第1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
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
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
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
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第2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哲学家朱熹把它从《礼记》四十九篇中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内容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实用的学问,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甚至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劝人们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为上要不走极端,无不及亦无过之。其中也体现了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词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小人却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言行时时刻刻都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做事肆无忌惮。行中庸之道,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调;拉得太紧,就容易绷断;只有松紧度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生亦如是。
对国家来说,“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我们国家也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难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说明坚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难的。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我们渐渐不再是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忙碌,还为了名与利,为了无穷无尽的欲望去忙碌,变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欲望的奴隶。
只有学习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欲望所困扰,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第3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第4篇:中庸读书心得
上学的时候读《中庸》,根本读不懂;听老师讲,反而更加糊涂。现在在《师资建设》工作了,渐渐的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中庸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中,不偏不倚,庸,平常。既不过分也无不足。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中庸》里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实际上把所有儒学都讲完了。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养不是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无不是自然合乎规矩道德。道理说起来不难,理解也不难,只是做起来难。我们大多习惯于跟自己的`思维打交道,思维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态,不是很容易抓住。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中。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好好体会《中庸》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第5篇:中庸读书心得
前段时间,我再次阅读了《中庸》,读后再次感到颇有所获。更深的体会到高中的物理老师的话“每次读诸子百家的东西都会有新的收获,其中尤其是《老子》、《中庸》、《孟子》、《荀子》为最。”
记得最早看《中庸》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处于懂事和不懂事之间的状态,朦朦胧胧中依稀能够窥探到《中庸》中所阐述的思想的一角,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一次又一次的重读《中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渐渐的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在遇到我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或者是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泡上一杯清茶,静静的读一读这些中国古典思想的精华,慢慢的自己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就会又是豪情万丈,身上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这一次是因为在训练院辩论队的新队员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觉得他们的实力和我的预计相差太远,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一点一点的练,但是辩论赛又迫在眉睫。那几天的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放弃还是应该坚持。分析了很多很多之后我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自己事情不少,考研、找工作、社团??现在在加上这样的辩论队的训练。放弃的话我自己不愿意,毕竟我当初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带领他们打完比赛,不放弃我又实在不知道最后等待我的结果会是什么。
翻开《中庸》开篇的话就让我迅速感觉到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弃有有悖于“庸”,为了自己的的一点事情,放弃了辩论队那么多的师弟师妹的期望有悖于“中”。我应该做的'是坚持做好我应该做好的所有事情。一切的一切我只要尽力去完成就好了,结果远不及过程重要。之后我明白了我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急功近利。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完成现在应该做的所有训练,新生杯的比赛只是为了明年的院际杯的预演,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事情的铺垫。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眼前一点问题而烦恼。
之后我在辩论队中给他们的训练就是很简单的要求,首先是完善自己,做好一些表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多读多看多学,这样正好是符合人类千年以来总结的成功的经验的。
第6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还可以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举止、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总之,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
中庸之道与没有原则、人云亦云不同,这是一种必要的协调必不可少的关系。在职场中很多时候往往需要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职场也是一个大家庭,如果一味地讲究个性,没有团体合作意识,会搞得一团糟,也不利于集体的发展。因此,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保持一个中庸之道,确实在是明智之举。
第7篇:中庸读书心得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第8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第9篇:中庸读书心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是学习国学经典《中庸》的心得体会,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长的引导下欣赏了此书。我的心灵如开启了一条缝隙,智慧的阳光使我顿悟,现将自己的一点点片面的看法写下来,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给予包涵。 《中庸》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通过读此书,让我认识到了它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作为教师、长者,我们的确比孩子更深切、更准确的了解了生命,但我们当中又有几个真正的寻到了最本真的道、最准确的道呢?或许,很多人与我一样仍在寻找。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们又是否扪心自问敢不敢承负如此之巨的挑战。
作为敬德修业的君子应谨言慎行、战战兢兢,通常,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一旦自己独处时,就会丧失警觉心,从而做出不该做的事。却不知,人间私语,天若惊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们都见过走钢丝这一杂技,走钢丝就象征我们一路的修行,身下是万丈深渊,每走一步都要胆战心惊,因为稍不留神,必会坠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会被外界欲望、名利勾引而堕入地狱之门,人往往忽略一些细节,其实,在最隐微之处更易显现,就如同黑暗之中一点灯火,却是那么清晰明亮。俗语讲:细节决定成败,多少人不注重细节,从而导致人生惨败,与机缘擦肩而过,由于一时疏忽,结果满盘皆输。给人生带来败笔,更甚者带来生命之忧。又有多少人谨小慎微,保全生命,赢得机会,所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英国青年和德国青年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并从钱上跨过去;而德国青年却两眼放光,兴奋异常的捡起来。十年之后,再相遇时,英国青年一事无成,贫穷落魄;而德国青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从这个故事中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李一冉老师的《中庸》十大智,从不同角度解读人生,开启我们的智慧,进而过智慧人生。“智者乐水”篇,让我们明白智者乐,仁者寿,游戏人间三昧,清静无为安详,念念无滞,止于至善。“智者剖析”篇,分析智慧种类,领悟大智之妙,不断提升智慧境界,超越自我,成就永恒。“智者源头”中让我们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相,正本清源,人性回归,倘若找到生命的源头,就不会走到生命的尽头。“智者不惑”篇则让我们看到人生在世,迷惑丛生,只有明白真理大道,走出人生困境,才能过不惑人生,品人生精华。“知人者智”则是一门处事哲学,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始终立于不败之境地,使我们人际关系和谐,事业辉煌,人生圆满,“明辨是非”篇则能够让我们明辨是非曲直,妙辨不争,恒顺众生,烦恼不生,看破放下,自在解脱。“通权达变”告诉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如如不动”“显仁藏智”等都有很多的大智慧,让人受益匪浅。所以,此书不看,一生遗憾,此书一读,智慧涌现。
教师如果希望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发展,那么,我们只有从完善自身做起,拿出一颗真诚干净的心,不为私利,去为孩子描述一个真实生命的形状。有句广告语说得很棒,“和你在一起”,老师每天与纯真的孩子在一起,绝不是发号施令,宣布清规戒律,来管制、约束孩子,而是要让他们感知一种互相尊重的真诚的生活,感受心与心的交融,让他们慢慢理解,真实生活就是平实无华中泛着不息的快乐。
作为教师,读了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懂得“人类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实现这种和谐之本就在于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创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享受学习的美与快乐,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中庸》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护照,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中庸”之人,我不禁感到,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真是任重而道远啊。因此,我们更应该以德为尊,亦慎其独,完善自我,立好榜样,心心交融,让孩子们更容易地进入生命的正确轨道。最后让我们共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吧!
第10篇:中庸读书心得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为人处事应该多替他人考虑,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应该多做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他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职场中人与人相处并不像有些人说的全都是尔虞我诈、欺上瞒下,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真诚相处的。同事之间产生了矛盾,不要针锋相对、一味地去挑对方的毛病,那样只会伤害同事之间的感情,无利于职场和睦。首先应该检讨自我一下,自己是否有什么过错,是否对对方产生了伤害,站在他的立场上审视自己。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难,对人对己都是有益的。
第11篇:中庸读书心得
翻开自己的随笔,读《大学·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当时自己喜欢背《论语》,觉得那些简单的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有着愈久弥新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之所以,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学习和读书的教材,在于,这些经典有与时俱进的魅力,让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我们,都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
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
第12篇:中庸读书心得
对于环境的理解是随着时间而逐步改变的。有段流传很广的名言是这么说的,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周围的环境,就要想办法努力改变它;如果不能够改变环境,那就努力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就想办法再换个环境试试。树挪死,人挪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如果换个环境仍然没有办法适应呢?照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最后会得出一个什么结果。虽然有点哲学上一辨到底的意味,但有些东西把牛角尖钻透了之后,反而知道该如何轻松面对了。就象经历过的人,无所畏惧。但这种无所畏惧和无知者无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后者是初级阶段,前者提升的层次更高,视野更开阔。
中国人讲中庸之道是有道理的。老祖宗几千年的东西,毕竟对后世有所启迪。以前对于中庸的理解非常的片面狭隘,总以为是抹杀个性之事,这其实是不懂得如何通过中庸求同存异,扬长避短。中庸之道,个人的理解,更多的是为了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找到彼此承接的平台,哪怕对方与你的差异完全是一南一北,你仍然可以从个人爱好,或者是某些不为人道的小秘密找到话题。
更多的时候持有中庸这样一种态度,可以急事缓办,可以将不好办的事情改变过来,扭转局势。以退为进,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在战场上,一个人在没有学会如何进攻敌人之前,先学会保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著名的股神说得非常有体会:投资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保存原有资本,第一条如此,第二条、第三条同样如此。
什么样的光芒最长久?不是突然一现的流星之光,只有恒星那并不太强的光,夜夜可见,永远在天空中闪亮。又想起登高必跌重,一步步行去,踩踏实了,最为稳妥。
中庸并不是放弃自己的立场,虽然许多时候中庸意味着保持中立,但中庸绝不等于平庸。怕就怕,过于聪明,起点不高,看得不远,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自以为是最误事。因此才会有“难得糊涂”这样精妙的语言。
中庸是一种处世态度,它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标。因此,学会中庸,给自己更广阔的天地,中庸与雄心壮志并不矛盾。年轻时候爱走极端,随着阅历的增多,逐步明白了,中庸,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回旋余地。
第13篇:中庸读书心得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第14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为《四书》之一。
其成书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世人以一种“中庸”的处事态度来对待日常的一些事情。其作书初衷与其他的著书之人并无异同,都是在强调一个实用性的原则,即要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中有颇多名句仍为历代名家所称道,亦流传百代而不衰,足见其价值之高。不仅是在文学方面,更是在道德与文明的形成方面。或许这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在古代被列为四书之一,供广大的士人学习。
《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用以助成“五达道”;“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而对于我们而言,其中的部分内容只能是作为学习时的参考与了解。比如,五达道里的君臣关系,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了,最多只是能部分地影射道上下级关系之中。而其它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也应该剔除掉,认真地挑选并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体会与感悟:在今天,《中庸》甚至还没有一篇论文长,但是它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却是当今的.任何一篇论文也无法代替的。因为其中包含的引导性的东西,在当时而言是适时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聚力的,是具有深远而无法替代性的。
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中庸之德”,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我所必须做到的。
第15篇: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习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本文标题:中庸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