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2-22 08:41:45

第1篇: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和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地方课程工作计划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2、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学生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初一语文课,本册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初中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强,但他们都对新事物充满了兴趣,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有极强的可塑性。另外,由于初中和小学和学习情况截然不同,所以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较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所以在本学期开始,就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五、本学期教育教学具体工作:

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首先要从思想上扭转学生以往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培养学生多动手,动脑的优良习惯,课堂上精讲多练。

2、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各自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督促为实现目标切实地进行刻苦学习。

3、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精心准备学案,充分利用学案。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4、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充分了解学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第2篇: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40人,男生22人,女生18人。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热情高,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能按时完成作业,并爱好课外阅读。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会自主识字;词句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的词句,能基本熟练运用逗号、句号、感叹句、句号等标点进行写作文,但是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除此之外也存在不少问题:有部分潜能生学生,作业马虎,学习态度不端正;不主动不自主,做事拖拖拉拉,学习常需要人督促。基础知识薄弱,形近字没区分好,常易写错字,粗心大意,阅读能力不高,理解题目、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有待提高,写作审题不准、词不达意等各方面还需多加努力。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三方面上,提升优等生,扶持后进生。

二、教师情况分析

这是本人任教以来的第二个学期,对于新老师来说,基本上熟悉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理念等。虽然在教学上还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本着积极进取、谦虚学习的正确态度,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和师傅、其他老师的沟通学习,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争取做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正楷字帖。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11、继续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习作有兴趣。学习观察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继续学写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顺,学习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练习由大作文、课内片断和课外小练笔组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书写规范、整洁。

4、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6、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8、完成课内习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教学: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这是个非常大的难点。

2、阅读教学:

能初步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3、习作教学: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从本学期开始,我将学生要掌握的300个字分布在每一课时完成,我把学生分为三组:较好的学生;中间型学生;较差的学生。较好的学生只能出现错误占我布置任务的10%;中间型学生为要求40%;较差的为90%。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颖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6)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装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装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2.略读课文的教学:

先由学生装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习讨论、交流,

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成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以学生装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习作教学:

1、多读。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小学作文。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积累优美的语,句,表达方法)。

2、多练。学生在完成教材中习作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写作机会,抓住写作时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完成习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多评。教师要把权利下放,改变以往的习作评价观念,指导学生合作,进行自评、互评,在评价过程中学习并积累写作方法。

第3篇: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六、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二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第4篇: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级的学生共52个,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习习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

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

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四)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

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五)广泛适用性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四、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

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五、教学注意点:

1、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发现学习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2、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认字要领,不做过多的结构分析,根据识字规律,不过早脱离语言环境,承认学生差异,不追求课课清,人人清,转变学习方式,不局限教材课内识字,加强语言积累。

3、阅读教学要落

实识字、写字,重视朗读教学,强化语言积累。

4、语文园地要注意题型变化,重视积累语言,引导课外延伸。

5、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互动性,并注重儿童的童趣,创设情境。

六、教学措施:

1、正确地把握好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4、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5、、引发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6、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七、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而这册的识字量这么大。因此,我想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第5篇: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高一备课组共有陈秋景,陆宁昌,王富娥3位教师,经过集体讨论,备课组成员就高一学年如何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一教学教育质量。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XX年高考考试手册对高一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注意新课讲授与阅读理解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夯实的有机结合,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优化语文学习习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2,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念,以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

3,强化教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第二学期要抓紧时间,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2,使用好教材,精心备课,加强课堂有效教学:在课文设问上,读与写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3,作文教学加强课前指导,精心选题,课后精心批改与讲评。

四,具体措施

1,备课

(1)内容要求:

①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各自的优势,轮流主讲,精心进行备课(备试卷重点难点解读,教学过程方法设计,课后训练要点设计/试题命题思路,作业情况反馈),并多和区内兄弟学校联系,搜集筛选信息,保证备课质量。

②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③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夯实:如每天名句积累,每周一节课外古诗文阅读指导。

④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结合教材进行长期阅读名人传记,后进行阅读交流。

⑤集体备课固定时间:每周一下午1:30;地点:高一办公室。其他时间随时。

(2)备课计划详见进度计划表。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针对教材自读篇目或教材延伸部分)。每周阅读佳作美文,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作文范例,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写有思想境界,朴实文风的作文)。

3,辅导训练

(1)内容要求:

以古诗文迁移阅读和文学文化基础补充为主,在早自修和补课时间课堂讲练,测试反馈。周周补课辅导能有收获。

(2)训练计划

①1—10周:古诗文自测试卷讲评分析。

②12—18周:补充的试卷讲评分析。

4,作业与考试

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1)内容要求:教什么考什么,关注课内,迁移课外。

(2)训练计划:

①做好一课一练,每周一次课内自读,拓展训练,精选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②1—4周:设计月考试卷,第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③5—11周:期中复习练习;期中复习迎考。

④12—15周:期中试卷讲评;设计月考试卷,第15周月考,试卷讲评分析,做好月考试卷典型错误的反思性订正监督。

⑤16—18周:期末复习练习;期末复习迎考。

5,强化语文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名篇名句和文言基础积累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用好早读课和加课,落实每天五句名句积累和课内背诵内容,提高古诗文的阅读积累。

6,强化作文训练

填写学生成长手册;确定学年补考名单;第二十一周6。29—6。30小结备课组工作,整理高一备课资料。注:①*此表若有变动,以实际情况通知为准。

第6篇: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下一页更多精彩“初中教学计划”

第7篇: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为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重点借助对必修3和外国小说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戏剧等阅读单元;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

二、工作重点

1、坚持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既要有统一协作,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3、严格要求与悉心关怀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4、讲练考结合,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

5、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具体措施

1、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注意“阅读”与“写作”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文言文模块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培养多种思维能力,总结写作方法,并充分利用我校有效资源——阅览室,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自觉积累的意识和习惯,读写结合,本学期安排八次写作训练,着力于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进度(针对文言文教学)

每周一篇周记,一学期内大作文5—6篇,小作文5—6篇。

其他计划如有变动再作安排。

第8篇: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的要求,便于正常的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期继续任教七(6)班语文,这个班共有学生70人,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对朗读技巧、文字的处理毫无积累;

2、阅读理解能力不高;

3、写作水平还待进一步提高;

4、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极差,这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

二、本课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本课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本课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下)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本课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

第9篇: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新课堂改革,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现将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阐述如下:

一、教材简况

这册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成。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六个单元之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不纳入课时计划,供学生自学。

本册教科书六个单元分别是:人生轨迹(传记、回忆录)、心灵之声(散文诗)、关爱自然(科学文艺)、民风民俗(记叙文)、古代生活(古诗文)、古代生活(古诗文)。其中一、二单元属人与自我板块,三、六单元属人与自然板块,四、五单元属人与社会板块。

这六个单元是阅读部分的组元,都是按照不同的内容专题兼顾文体组成的。综合性学习部分,原则上与阅读部分照应,它们分别是:献给母亲的歌、寻觅春天的足迹、科海泛舟、到民间采风去、古诗苑漫步、背起行囊走四方。实际上,每一个单元是一个综合性语文实践系统,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阅读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实践系统。

二、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240、241班有学生110人,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平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经过一个学年的新课堂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两个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同年级同科目成绩。上期期末考试240班56人参加考试人平89。2分,及格率98%、优秀率39%,100分以上的12人,241班54人参加考试,人平92。4分,全班同学全部及格,及格率100%,优秀率40%,100以上的10人。让我特别高兴的是240班,我是上学期才接手的班,记得刚接手时全班竟有16人不及格,这次期末考试只有4人不及格了,上100分的同学比241班还多两人。短短一个学期的努力就与241班缩短了距离。思想状况方面,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比较积极,学习习惯也比较好,仍有一小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没有能够形成,上课不能够积极回答问题。

两个班有大部分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真刻苦,学习情绪比较稳定,较能自觉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部分的学生属于鞭策进步型,此类学生平时能够配合老师的教学,但自觉性和定性不足,他们希望有好的成绩,但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此外,有少数几个学生属于后进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对学习不感兴趣,需要老师再三督促才能勉强完成作业。

三、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本学期,着重培养的是学生阅读记叙文、抒情散文、科学文艺作品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根据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确定具体目标如下: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问题特征,注意多种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应用,揣摩和品味文中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品味抒情性的语言,通过朗读、背诵,积累一些名言警句以及一些优美的文学片断。

3、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包含的民风民俗,进而对自己周围的生活有新的文化发现。引导学生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注重人文关怀。

5、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了解一些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文化品位。

6、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习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通过综合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7、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

8、坚持写日记。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片断开始,多写一些贴近生活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9、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10、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有大多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握常规教学,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注意教改难点的挖掘和讲授。

2、全面贯彻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订好计划,上好课,认真批发作业。

3、作业布置适中,搞好课外辅导,利用自习课,课外活动的时间,搞好优生优培,差生转化工作。

4、搞好教研教改,定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讲、评一体化活动。

5、精心进行单元策划,定出单元知识的处理方法,设计好单元过关测试题,并作评析,总结时反馈、纠正。

6、充分利用图书橱,加强学生课外读书量,并且加强学生的练笔活动,大作文8篇,并设生活、材料积累本。

7、作文命题,结合单元学习精心命题,力求扣住教材,全面训练。

8、平日上课注重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使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室,以调动学生学生语文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五、教学设想

对于教材所选作品,应当以朗读为主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的思路,进而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形成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当与应用挂钩,通过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