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描写清明的诗句
1、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4、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7、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8、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9、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10、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11、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2、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13、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5、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16、时霎清明,载花可是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17、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18、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9、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0、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1、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3、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4、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25、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26、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27、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8、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29、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30、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3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2、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33、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3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35、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36、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37、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38、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40、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1、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第2篇:描写清明的诗句
1、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2、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3、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5、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6、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7、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8、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9、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0、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11、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12、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13、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14、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5、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6、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8、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9、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0、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21、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2、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2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25、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6、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7、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9、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0、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33、西园日日扫林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4、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35、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36、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7、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8、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40、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41、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43、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4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4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6、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47、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48、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49、时霎清明,载花可是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50、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第3篇:描写清明的诗句
1、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清明祭诗》
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宋)王禹俏
3、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
5、立刻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6、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7、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折尽长条倚春雨,为君垂泪小窗边。《清明祭诗》
8、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清明》
9、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宋)程颢
10、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清明祭诗》
1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唐)韩翃
12、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13、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14、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长安清明》
15、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16、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清明》
17、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
18、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19、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清明祭诗》
20、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唐李峤
21、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2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23、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24、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清明》
25、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唐)张继
26、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唐白居易
27、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夜》唐白居易
28、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29、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
30、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