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云中君

句文网    发表于:2020-12-07 21:17:31

九歌云中君,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九歌》九篇当中的一篇,诗风依旧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而诗歌中的人物云中君,民间大多认为他就是云神,下面是关于这部作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原文和翻译。

九歌湘夫人屈原

离骚 赏析

云中君:

云中君,一说是云神,如王逸、朱熹、胡文英、蒋骥、陆侃如、马茂元等。王逸《楚辞章句·云中君》注:“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马茂元等(《楚辞注释》)亦说:“‘丰隆’、‘屏翳’一神而异名。‘丰隆’是云在天空堆集的形象,‘屏翳’则是云兼雨的形象。因为天雨时,云在太空一定堆集得更厚,以致遮蔽了日光,天显得晦暗不明,所以叫‘屏翳’。”“云中君,犹言云中之神。”并说“云中君指云神,后世注家大多无异词。”似乎云中君为云神已成定论。

九歌云中君原文:

浴兰汤兮沐

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九歌云中君翻译:

沐浴兰汤满身香,穿上华丽若英裳。

云神回环停云端,神光灿烂正盛旺。

安居云间之宫殿,可与日月争光芒。

驾龙车穿五彩服,天上翱翔游四方。

神光闪闪从天降,忽又疾飞返云端。

高瞻远瞩超九州,恩泽四海功无量。

思念神君声叹息,忧心忡忡黯神伤。

九歌云中君介绍:

云中君,是楚人所祭祀之云神。据考古资料证实,1977年在湖北江陵天星观一号出土了一批记录楚人祭祀及卜莁情况的竹简。其中记载了楚人祭祀“云 君”。学者们已肯定“云中君”即“云君”,是云神。云、雨、雷、电本是极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在原始神话思维中,云神、雨神、雷神、电神也往往互相转化、 互相替代、互相混淆。云神“云中君”又叫“丰隆”(即雷神、电神)和“屏翳”(即云神、雨神),道理就在这里。

赏析:

此篇是一首祭云神的诗歌,云中之神为一男性,号“云中君”,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俱不可从。此篇无论人的唱词、神的唱词,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乞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一往深情,溢于言表。

屈原个人资料: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因上奏不被楚王接受,他满怀忧愤之情,跳入汨罗江(一说丹江)自尽。从而,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一说丹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楚辞了解:

《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书中充满了大量道家的哲学与气息。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安徽西部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九歌云中君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