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次相州,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安石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主要写诗人观景怀古,感慨当年的曹操,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将次相州
作者:王安石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将次相州注音:
qīng shān rú làng rù zhāng zhōu ,tóng què tái xī bā jiǔ qiū 。
lóu yǐ wǎng hái kōng lǒng mǔ ,qí lín mái méi jǐ chūn qiū 。
gōng míng gài shì zhī shuí shì ,qì lì huí tiān dào cǐ xiū 。
hé bì dì zhōng yú gù wù ,wèi gōng zhū zǐ fèn yī qiú 。
将次相州翻译:无
将次相州赏析:
相州即今河南安阳市,王安石与柳子玉同为送伴使送走辽使后,回程途中特地凭吊了曹操所建的铜雀台,在向相州进发途中写下此诗,可见王安石对曹操是肯定的。王安石认为曹操“功名盖世”,有“英雄惜英雄之感”,表达了对曹操的崇敬之情,如今其墓难寻,难以凭吊,想当年曹公功名盖世,死前遗言却是“分衣裘”一类家庭琐事,不免儿女情长,想来令人感叹。
荆公《将次相州》一诗,很可能是后来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说的源头。 诗从诗人由远及近“将次相州”的角度写起。所以第一句是远眺,“青山如浪”。第二句还是远观,所以可见大景物――“铜雀台西八九丘”――是八九个山包。接着,荆公开始议论。三四两句讲坟头历经沧桑,五六两句感叹魏武功业。最后两句引故书,言魏武死后诸子把他的“衣裘”“既而竟分之”,淡淡感慨在不言之中。 诗是说:快到相州了,远远望着漳水旁边的邺城故地,很多山包绵延起伏,其中哪一个是曹操的坟头呢?数百年沧桑,曹氏早已尸骨无存,坟前的骐驎也早已埋没了。想当年曹公功名盖世,死前遗言却是“分衣裘”一类家庭琐事,不免儿女情长,想来令人感叹。
个人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1042年(庆历二年)进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74年(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1076年(熙宁九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