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教学反思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9-20 16:02:31

第1篇:《我会》教学反思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无法按时开学。为响应国家号召,郑州市二七区辅读学校开启了“听课不停学”网络直播课堂。

今天是我第一次进行网络直播教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精细训练-手部力量。为了做好第一堂网络直播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提前一周,我认真学习了钉钉的使用方法,在办公群内试播课。但是,当开始讲课的那一刻,我除了紧张还是紧张。由于看不到学生,没有切实的互动,我总觉得自己在对着空气自言自语。没有学生的反馈,我说的话,我的教学内容学生有没有理解,我做的`示范,学生有没有跟着做。种种担心,在我脑海里不时地出现,导致我有时竟然忘了自己该说什么了。

经过第一堂直播课,我认识到,直播课这种互联网+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们不能像以往传统课堂一样进行上课,要习惯没有学生的互动和反馈。讲授内容时,要留有足够的间隔,给学生来理解,也要尽可能控制速度,留有足够的时间,给自己组织语言。

第2篇:《我会》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本领,探索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通过有趣的游戏,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增强"我长大了的"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每人准备一双了筷子。每人一个小盘。

2.老师为幼儿准备花生米、(或豆子)橘子、苹果。

3.《幼儿画册》上学期一第23页。

三、活动过程

(听故事)

(一)活动导入;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

小朋友我们刚刚听过了《小河马吃饭》的故事,小河马为什么没吃到饭呢?我们的小手懒不懒呢?对了,我们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用学过的儿歌来夸夸它吧。我有一双小小手,它是我的好帮手,能洗脸,能刷牙,穿衣服,会梳头,扫屋地,擦桌子,做手工,拍皮球。我爱我的小小手,它是我的好朋友。

(二)幼儿自由探讨使用筷子的方法。

1.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它能帮我们吃饭吗?我们用什么来吃饭?(筷子)现在我发给小朋友每人一双筷子,我们也学一学用筷子吧!(幼儿试着用筷子)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的?

2.总结拿筷子和使用筷子的方法:

两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间(准许个别幼儿习惯用左手),大拇指

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夹住外面一根筷子,无名指和拇指内侧抵住里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的下面。

3.组织幼儿讨论: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么?

老师:筷子可以帮我们用来夹菜、夹鱼等食物,在使用筷子时要注意安全,以防戳到自己或周围的小朋友;还要注意文明卫生,做到不敲打桌碗,不乱翻菜。

(三)游戏活动

练一练--我要吃水果。(教师指导幼儿用筷子,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看谁的小手本领大。比赛夹豆子看谁往自己的小盘里夹的多。

3.奖励幼儿,吃豆子。

4.做练习《幼儿画册》。

5.游戏结束,儿歌《小筷子》

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紧紧拿,不乱翻,不乱扒,不让饭菜满地撒。

四、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使筷子,还增强了自己要动手的勇气和信心,使幼儿在比赛中增强了动手的乐趣和会用筷子的自豪感。

附故事:《小河马吃饭》

小河旁住着小河马和他的妈妈。每天早晨,小河马都要围好饭兜兜,等着妈妈来喂饭。

邻居小青蛙看见了,就笑话小河马说:“呱呱呱,小河马,你都这么大了,吃饭还要妈妈喂,真难为情呀!”小河马听了,把头一歪,嘴巴一撅,说:“就要妈妈一天清晨,河马妈妈刚刚做好饭,小麻雀飞来报告说:“喳喳喳,小河马的外婆生病了。”河马妈妈一听急坏了,放下手中的.饭碗,就往小河马的外婆家跑去。

可小河马还等着妈妈来喂饭呢,等呀等呀,太阳都升得好高好高了,还不见妈妈回来。小河马饿得肚子咕咕叫,哭着说:“妈妈,你在哪里呀我要吃饭呀!”

小青蛙听见了,一蹦一跳地跑了过来,说:“别哭了,小河马,我来喂你吃饭吧。”

喂!就要妈妈喂!”

可是,小河马吃饭的勺子太大太重了,小青蛙怎么也拿不动。他只好拿自己的小勺子来喂小河马吃饭。小勺子太小了,小河马张着大嘴巴叫着:“不够,不够,太少了,你快一点喂呀!”小青蛙拼命地往小河马嘴巴里送饭,累得满头大汗,可还是填不满小河马的大嘴巴。“哇哇!”小河马放声大哭起来,“妈妈,你快来喂我吃饭呀!我饿呀,饿呀,饿死啦!”

小青蛙一着急,说:“小河马,你的手呢干吗不自己动手吃饭呢”

“我不会吃饭呀,我要妈妈喂!”小河马哭着,“妈妈,妈妈,你快回来喂我吃饭呀!我饿……”小青蛙也没有办法,只好帮着小河马一起喊:“河马阿姨,你快回来呀,你的小河马饿呀,饿呀……”

第3篇:《我会》教学反思

幼儿上了幼儿园一学期多了,没有学会过怎么穿衣服,每到中午睡觉起床的时候,都需要坐在床上等着老师一一给他们穿衣服。

因此,这个活动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幼儿认识开衫和套衫,能够将套衫和开衫区别开来,根据区别来初步学习如何穿套衫和开衫。进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幼儿都很奇怪,为什么小周老师今天手里拿着两件衣服。接下来,我请幼儿来找找两件衣服的区别。可能是我一开始拿了一件大人的衣服和幼儿的衣服,幼儿把重点移到了衣服的大小,颜色上,而忽略了衣服是否开襟。于是,我临时问幼儿借了一件衣服,才慢慢的引导幼儿将注意力转移到衣服是否开襟上,一起认识了开衫和套衫,又认清楚了衣服的正面和反面。接下来,我一边示范如何穿套衫,一边朗诵儿歌。示范一遍以后,我请每一个幼儿手里拿一件套衫,一起来试一试,在做的`过程中,我适当的放慢了我念儿歌和示范的速度,让幼儿可以看得清楚老师的示范。

由于儿歌非常简单,所以幼儿一下子就学会的儿歌,几遍以后就能跟着老师一起念了,而且能够跟着儿歌一起来穿脱衣服,但是个别幼儿接受能力还是有些弱,需要老师的帮助。而在学穿开衫的时候,幼儿对于“盖顶子”这个动作充满了好奇,纷纷效仿。但是幼儿只顾自己尝试,没听清老师所讲的要领,所以做的动作不到位。这个环节我觉得也许请一部分幼儿上来和老师一起来示范,老师再适时进行指导,再请每一个幼儿来试试,可能效果会更加的好。经过这个活动之后,当天下午起床,我就请每一个幼儿自己穿衣服,有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够自己穿衣服,还有一小部分的幼儿需要老师的帮助或者整理。

第4篇:《我会》教学反思

我所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中两个板块,一个是“我会读”--《人有两件宝》,另一个是“展示台”--识字擂台。

“我会读”是阅读儿歌《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劳动和创造都离不开双手和大脑,少一样都不能进行。只有动脑又动手,思考又实践,才能做好一切事情。我在引入儿歌的时候运用了猜谜语的方式,因为猜谜语是班上孩子最喜欢的内容,这样的引入可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猜谜语的过程也是启发他们理解儿歌内容的一个过程,通过猜谜语的方式理解儿歌更自然更有效果。

由于在不久前曾跟孩子们学会了很有趣的“生肖太极拳”,于是在课堂中通过让孩子们展示可以适时地调整课堂气氛,同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双手和大脑缺一不可,引导孩子灵动地运用双手和大脑。

为了帮助孩子读准生字字音,我采用开“小列车过拼读关”的方式,这样,既能保持孩子的注意力,又能及时给孩子正音,为读准儿歌打好了基础。

在朗读儿歌的时候,我运用了自由读、男女分组读、六人接龙读、师生合作读、齐读、拍手读、闭眼读等方式,多种方式的运用,使学生越读越有趣,同时,个读与齐读的交替进行,既可了解到学生读的情况又能给孩子适时的读的机会和时间,保证了朗读的效果。

“识字擂台”主要是引导学生留心其他教科书,边学习边识字,可以一举两得,学了知识,又认识了生字。在引入课题的时候,我结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以鼓励肯定的语言引入,这让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让他们有自信积极地参加后面的一系列比赛中。

在第一场比赛中,我分别在数学、音乐、美术三本书中各选了一段话开展分组赛,当生字组成了句子后,在语境中孩子能较容易地读准字音,这一环节可让孩子比较容易地尝到成功,为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同时,我设计了让孩子自由选择朗读内容的`方式,让孩子有“我是学习小主人”的体验,能鼓励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第二场比赛,我以识字开花能进级的方式进行,可以鼓励孩子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

在最后的两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同桌合作方式,合作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教同桌识字,既能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也能促进学生思考概括自己的认字方式,同时通过“你教我学”的方式也可以促进同桌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5篇:《我会》教学反思

目标:

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得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习惯。

准备:

《漱口》挂图、自制大嘴头像、《刷牙歌》

过程:

一、大嘴的丁丁

今天,有一个小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我们看看他是谁?(出示大嘴头像)

他是大嘴丁丁,今天他吃了很多东西,吃得满嘴都是,我们看看有些什么?(白菜、萝卜、小鱼、糖、苹果)

丁丁又吃水果,又吃蔬菜,还吃了小鱼,是个不调试的好孩子。

丁丁说:"吃完东西了,我要去睡觉了。"可是嘴里有这么多的东西,很不舒服,现在我们想个办法帮帮他吧!

二、我帮丁丁漱口

我们一起来帮丁丁漱口吧!漱口需要什么东西?

播放音乐,教师帮丁丁漱口。上漱漱,下漱漱,左漱漱,右漱漱。

漱完口后,我们看看丁丁的嘴里少了什么?

三、老师教我漱口小朋友,我们看看自己的好朋友小嘴巴干净吗?

现在老师来教你们漱口。(出示漱口他)

幼儿边念漱口儿歌,边做动作。

四、我会漱口

讲解漱口时应注意的地方

播放音乐,幼儿漱口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漱口,漱口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觉前不吃甜食都能使我们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吃东西香香的,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棒棒的。

反思:

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第6篇:《我会》教学反思

三年级人教版第六册第八单元都是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这些课文都是古代先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所以本单元的习作自然也就要考察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从整体上说,这节想象作文指导课我充分注入了新课标的理念,很好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我在指导的过程中都给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并努力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张开想象的翅膀,不受任何限制地任意翱翔。

1.以“变”激趣。

小学生写作文时最大的难题就是没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缺乏实践活动,还缺少观察兴趣。此课中,我便以儿歌、动画片、图片、故事等各种设计,让学生在我创设的情境中把目光投向神奇的变化,不断发现、捕捉在生活中有趣和值得关注的事物,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这样,学生可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来想象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即使是平常的小事物也可写出新意来。

2.以“问”导说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我就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在进行《假如我会变》作文指导课的时候,问到:“你想变什么?你变成之后想干什么事?你会怎么做?”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边想象边思考,循序渐进。

3.以“说”助写

想象性作文凭借儿童的想象展开,但儿童在想象时,情节较为抽象、模糊,可能只是一个大概的过程和结局。所以,在学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轮廓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围绕情节想具体。除此之外,由确定材料到下笔成文,中间需要一个说的过程,我口写我心,我心写我口,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想象的情节说出来。在此过程中,语言与思维呈互动状态。说的收获与启发也促成了写的酝酿,将积累材料与化成文字之间的梯度大大缩小。在这个难点上,我让学生个别说,同桌说,分组说,甚至最后我还自己参与说。说的过程既是个体一次写的酝酿和尝试,也是不同个体间的一种互相启发,能使学生互相影响,不断补充,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内容。

4.以“评”促改

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作后讲评我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欣赏。让孩子互相欣赏作文中的好词好句,被欣赏的学生感到荣耀,整个欣赏的过程也成为孩子写作的动力。第二步是挑刺。挑刺一般着力于“句病”。第三步是训练。在欣赏中学习,在挑刺中修正。

当然,本次教学也存在着不足。在点评习作这个环节,我没能及时抓住学生提出的看法进行适度展开并加以引导,可见课堂的生成处理尚有欠缺啊!

第7篇:《我会》教学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在社会领域的人际交往能力,3—4岁的幼儿喜欢和熟悉的人交往,交往教被动,不会主动与人打招呼,所以教师要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小班幼儿应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朋友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交谈,从小养成主动打招呼的良好习惯。

打招呼是每个人每天会遇到的事情,对于刚入幼儿园三个多月的小班小朋友来说,学会打招呼也是常规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宝宝,平时都是一个人在家里,同伴交往的时间比较少,跟别人语言交流的机会也少,所以这时候的宝宝,在人与人之间打招呼的态度上很被动,不知道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更不知道打招呼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事情,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要在宝宝萌芽的状态时就抓住教育的.契机,小班的社会活动应以游戏的成分开展,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宝宝的情感体验,达到教育的效果。

于是,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里,我以幼儿观看视频为导入,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为起点,将问题抛给幼儿,通过两个明显的对比,让幼儿在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初步判断是非的能力,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目的在于初步懂得主动打招呼要注意的几个地方。但在这个环节中,大部分幼儿只能看着图片说出打招呼要注意的几点,所以在这里我做了调整,加了一个儿歌教学,编了一首简单的、好上口的儿歌帮助幼儿记忆,从而提高他们的意识。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让幼儿扮演小兔子来亲身体验打招呼,前一次的活动中,幼儿一下子从自己的角色转入小兔子的角色,马上又要进入情境练习打招呼,很多宝贝有点适应不了,所以在这次的活动中我进行了调整,让幼儿戴上胸饰以后像小兔一样跳一跳,让幼儿逐渐过渡到角色的转换,这样幼儿容易接受些。在第三个环节中,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强化了打招呼要注意的几个地方,为了拓展他们的经验,我又加了个环节,让他们知道,打招呼时除了会说到这些语言,还有哪些也是经常会说到的,这样能帮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锻炼自己,从而提高自己打招呼的技能。

同时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的引导不足。如当我问题提出以后,他们的回答较为胆怯、不自然。作为老教师,我应该耐心的多问一遍,让孩子完全放松,完全融合进来,这样活动的效果会更好。

第8篇:《我会》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用途,感受筷子的多样性,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学习使用筷子,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重点:

了解筷子的本领,探索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活动难点:

学习使用筷子,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各样的筷子若干、带壳花生、PPT课件活动环节:

一、谜语导入。

"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

二、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制作材料和作用。

1.特点:(出示一双筷子)请幼儿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筷子像两根小棍儿,上边粗、下边细,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圆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圆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多样性:(出示多双筷子)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筷子,说一说有什么不同?(长短,颜色,材料)

3.作用: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

三、介绍筷子的起源。

你们知道筷子是怎么来的吗?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吃东西都是用手抓,可是煮熟的食物很烫手。于是人们就随手采摘细竹子和树枝来捞熟食吃。那时候的人们都住在荒野、茂密的森林和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就是树木、竹枝了,所以,小棍、细竹枝经过人们一代一代的传递,筷子就逐渐出现了。

筷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用筷子吃饭,能锻炼手指动作,使手部活动灵活,并能开发智力。使人越来越聪明。小朋友,你们想来学用筷子吗?

四、学习使用筷子。

1.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先将筷子像老师这样拿在手上,细的一头向下,粗的一头向上,且两只筷子的两端要对齐,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夹住,将中指放在两根筷子之间,这样,我们的筷子就能够自由的开合,夹取东西了。

2.幼儿练习拿筷子:每个幼儿用右手拿一双筷子,按老师讲解的方法学拿筷子,练习用筷子夹小纸团,老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启发幼儿说一说:什么东西好夹,什么东西不好夹?为什么?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夹?还是拿下面好夹?为什么?

3.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一样新本领,能用筷子夹住这么小的花生,真是不容易。要是你们天天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都用它,你们的小手会越来越灵巧,脑子会越来越聪明。

4.讨论:

平时我们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

(筷子不能指到别人的脸上,以免划伤。不能拿着筷子跑,以免碰伤别人和自己。不咬筷子、不把筷子含嘴里,以免戳伤喉咙。)活动延伸:会夹花生的小朋友尝试夹花生粒,比一比谁夹得多、夹得快。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兴非常高,而且幼儿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个别幼儿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饭,所以不太会使用筷子这种食用餐具。可是我发现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团结友爱的精神,会作用筷子的小朋友会帮助她旁边不会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任务,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兴。另外,幼儿气氛活跃时应多提一些有启发教育性的问题,另外,平时说话我的语还有些快,但在教学中我会克服这样的习惯,让幼儿能够充分领悟老师的意图,并做到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这样的教学氛围会使教学效果更好。今后,如果再让我上一次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害怕孩子们玩筷子时不小心互相碰到或出现意外,这样会束缚孩子们这方面的自由。同时也会避免让活动的激情,影响幼儿学习的动力,把玩作为了主要的目的,应该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第9篇:《我会》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些简单的应急方法。

2、学会关爱自己和周围的人。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编排好情境表演(见"教学材料")。

2、幼儿用书:《我会这样做》。

活动过程

1、师幼观看情境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做。

教师:如果你遇到了这些事,你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同伴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当奶奶突然生病时,可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如果找不到爸爸、妈妈,可以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在外面和家人走散了,可以在原地不动等候;也可以找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寻找。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能开。

2、讨论常用的紧急电话号码。

教师:如果我们遇到一些紧急事情时,可以使用哪些电话号码?

幼儿交流,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号码。

师幼讨论:打紧急电话时应该说什么?

师幼共同小结:打紧急电话时要说清自己家的地址及所发生的事情。

幼儿完成幼儿用书《我会这样做》上的操作。

3、玩模拟游戏"拨打紧急电话"。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紧急电话的接线员,一组做报警的.人,学习如何拨打紧急电话。交互进行游戏。

幼儿交流游戏中的感受,如报警的人是否说清自己的地址以及发生的事情等。

教师(提醒、强调):紧急电话不能随便拨打,在遇到紧急事情时才可以拨打。

教学材料:

1、小朋友和奶奶在家,奶奶突然发病。

2、小朋友和妈妈在游乐场玩,由于人多,找不到妈妈。

3、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第10篇:《我会》教学反思

感觉这阶段的学生对生字基本能掌握,每次不等老师讲完书写要求,早早就在本子上写完,但效果不好,错误多,字乱,涂改多。于是,本学期把教字重点放在写好、写漂亮上。

比如在教《5 古诗两首》时,要写的`生字很少,只有四个,便让学生拿出生字本,和我一起练字,强调写一个就停下来,对照书本和黑板上我写的一遍,努力做到一个比一个好。

也许是看老师也在黑板上认真练字,学生们写得也像模像样,期间,我不时地提醒,要像个书法家一样把样子端出来。四行字10分钟不到,已经写好。收上来一看,效果还不错,错误几乎没有,字也漂亮。

决定以后这个办法多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生字的书写作业。

第11篇:《我会》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学习分类。

2、学习侧身滚→朝指定方向侧身滚,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3、体验参与的快乐。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参与的乐趣,体验活动的快乐。

(难点)朝指定方向侧身滚。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若干(多于幼儿人数),大筐2只,情绪图标2个(开心和不开心),摄像机、电视机、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活动,激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有很多的水果娃娃到我们

(2)班来做客,你们看看都有些谁呀?”(教师一一出示各种水果)

二、自由探索,引发幼儿的好奇。

1、幼儿自由探索。

①“水果娃娃要和我们来做游戏啦!请每位小朋友拿几个水果来滚一滚,看看哪些水果娃娃会咕噜咕噜滚?”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提问:你拿的是什么水果?它会咕噜咕噜滚吗?)

2、学习分类。

“来来来,让水果娃娃们休息一下吧!老师这儿有两个筐,筐上有两个图标,请你将会滚的水果娃娃放到开心的筐里,不会滚的水果娃娃放到不开心的筐里。”(幼儿学习分类)

三、亲身参与,体验活动的乐趣。

1、幼儿自由探索……侧身滚

“让我们也来学学水果娃娃咕噜咕噜滚吧!”(幼儿在场地上自由滚,教师提问个别幼儿:你刚才学哪个水果娃娃了?)(活动实录)

2、幼儿观看录像

“你们刚才都学许多水果娃娃滚了,你是怎么滚的呢?老师这儿有一件宝贝(摄像机),它把你们刚才滚的样子都拍下来了,你们想看吗?”(幼儿看录像)

3、再次探索——朝指定方向滚

刚才ⅹⅹ、ⅹⅹ、ⅹⅹ小朋友滚得可真棒,我们也来学一学,请这几个小朋友先滚到那边去。”“你们来做小老师,看看谁滚得最棒!”(幼儿再次探索,练习朝指定方向侧身滚)

4、游戏——进一步巩固朝指定方向侧身滚

①到小猫家作客:“滚累了,我们坐下休息一会儿吧!”“呦,这儿是小鸡的家,找找还有哪些小动物的家(小鸭、小猫和小鸟)你们想先到谁家去玩?”“我们就滚到小猫家去吧,学学小猫走路。”

②按幼儿意愿滚到小鸭、小鸡和小鸟家,学小鸭、小鸡走和小鸟飞。

四、玩玩吃吃,愉快地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和水果娃娃交了朋友,学会了新的本领,你们高兴吗?水果娃娃们都滚脏了,请你们每人去拿一个水果娃娃,我们去洗一洗吃水果喽!”

开门见山导入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

让幼儿自由探索,给幼儿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间,发挥每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用图标来表示,让幼儿能够直接感知到分类的层次,给幼儿以直观的印象。这里的分类没有划一的标准,只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学习分类,“开心和不开心”拟人化的语言适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形象的`话语引导,让幼儿有参与活动的欲望,幼儿在自由地学习各种滚的方法。

使用现代化媒体,将

幼儿自己的形象直接展示,能够牢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再次探索,有一定的目的,练习朝指定方向侧身滚。

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练习朝指定方向侧身滚。利用游戏情境,让幼儿不觉得有多次练习的疲劳。按幼儿意愿选择小动物的家,充分体现了尊重孩子的教育理念。

在洗水果,吃水果中让幼儿愉快地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供了观察、比较的材料,幼儿通过亲手实验,自己观察、分析、比较,然后教师再帮助他们得出结论。这个过程犹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为幼儿提供了积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机会,并使他们体会到"有所发现"的喜悦。

第12篇:《我会》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学习简单的、合理的配餐方法。

2. 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3. 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 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 事先请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下一顿昨天晚上吃的晚餐的食谱。

2. 材料准备:

(1)制作一套相关的课件。

(2) 米、水果、蔬菜、肉、鱼、蛋等食物的图片。

(3) 食物标志图若干张。

活动过程 :

一、以谈话口吻引入活动。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胖胖和瘦瘦(出示图片)。

二、观看课件,帮助幼儿了解正确的饮食结构。

1.引导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分析两位小朋友偏胖、偏瘦的原因。 (胖胖和瘦瘦每天主要吃的食物品种和数量。)

师:为什么胖胖会这么胖,瘦瘦会这么瘦呢?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每天都吃些什么?

原来,胖胖是因为吃的太多了,瘦瘦是因为吃的太少了。

2.幼儿介绍自己昨天的晚餐食谱。

师:小朋友,我们每天都吃好多不同的东西,下面请你们来介绍一下昨天晚上吃了些什么?

三、通过交流讨论、课件分析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人体对食物的需求。

1.认识食物金字塔。

师:我们人每天需要吃很多种类的食物,但是每样食物需要的多少是不一样的,有的需要多吃点,有的却要少吃点,把这些食物都列出来,就像是一个尖尖的金字塔。

2.幼儿观察食物金字塔的构成,引导幼儿了解人体每天需要的各种食物,并渗透不挑食、不偏食的教育。

3.根据食物金字塔的提示引导幼儿为两位小朋友选择合理的食物。

师:你就觉得胖胖应该少吃点什么?瘦瘦应该多吃点什么呢?

四、幼儿学习配餐:

1.教师介绍所提供的材料并提出配餐要求。

2.幼儿尝试配餐:教师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参照“食物金字塔”的提示及修改后的食谱调查图表,自配一份晚餐。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分析食谱:

(1)教师组织幼儿集中交流自己搭配的食谱。

(2)教师借助投影仪引导幼儿分析几份有代表性的食谱。

(3)小结,自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我把自己扮演成为一个餐厅经理的样子,设置一种全新的情景,让孩子首先是感兴趣,让孩子真的融入到我设置的情境中,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参与性,给他们提供的食品并非真的实物,而是图片、模型、文字等,因为大班有的孩子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识字量,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也有助于每个还得都能得到相应的成功,在此活动中,我还让他们两次进行配餐,让他们在对合理膳食有进一步的认知,在此环节中我只是灌输什么是对的,而不去追究孩子到底错了没有,只是一步步的引导,让他们把正确的搭配变成他们自己的需要,在评选“最佳配餐”中也是让幼儿对知识的内化的一个过程。而且整个过程教师没有更多的参与,主要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自己去根据配餐原则去解决问题,孩子们已经有了关于配餐的知识和经验,在平时我给他们讲述的也比较多了。作为老师就应该相信孩子,他们有能力去完成。

让幼儿自己制作水果沙拉或者是蔬菜沙拉,我也是忐忑了很久,害怕孩子出意外,万一把手割伤了怎么办呢?但是我在准备了创可贴的情况下还是让孩子自己做了,因为大班的孩子需要你承认他,他们已经有了非常强的自主性,但是结果是没有一个孩子被割伤,虽然有的孩子比较胆小,承担摆盘、出谋划策等工作,我想也是自我肯定的一个过程,这个时期的孩子都有“我能、我行”这种想法,当老师的一定不能去遏制,相反的应该去鼓励,去表扬,去肯定,就算是被割伤了有怎么样呢?至少让他得到了一种痛的经验,下次更注意!

活动结束了,我想这次活动在他们心中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13篇:《我会》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运用肢体表现的动作。

2、培养幼儿身体的节奏感和能快乐的与同伴合作。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4、巩固和加深对眼睛作用的认识,了解眼睛损伤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活动准备:

八音盒一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导入活动。

(1) 做第一套广播体操。

(2) 音乐:对列入场

2、基本部分: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和一段优美的舞蹈。请小朋友们看看! (幼儿欣赏)

(1) 提问:小朋友刚才看到了什么? (小娃娃跳舞)那我们也来学学这个娃娃跳舞好吗?(幼儿开始学跳,提醒幼儿速度要慢) 再提问:你做完以后又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引导幼儿说出转)你是怎么转的?(…) 教师总结:小朋友说的很对,那听我来说:小朋友和娃娃都是用自己的身体顺着一个方向转圈,这就叫旋转。(请幼儿再次尝试 )

(2) 全体幼儿坐下休息,我们讨论一下,除了用身体做旋转以外,还可用身体的什么地方旋转。(幼儿讨论,回答,并请幼儿进行示范)。

(3) 全体幼儿起立:音乐: 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将说出的旋转动作结合音乐做一遍。(做完后,小结,再来一遍)

(4) 启发幼儿相互结合着做旋转的游戏。 教师:刚才呀!每一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用自己的身体部位旋转,那如果两个两个小朋友,三个三小朋友,或是更多的小朋友在一起,还能旋转吗?(我们试一试,请小朋友找一下自己的小伙伴讨论一下)教师对每一组小朋友进行指导。 音乐:待每组小朋友准备好后,教师放音乐,请每组小朋友而跟着音乐做自己的动作

3、 结束部分: 每组的小朋友做的都很好。 教师:小朋友刚才只玩了其中的一个,还有好多,小朋友都可以玩!(提醒幼儿游戏可以互换…) 延伸活动; 各种旋律的物品: 球、木棒、椭、螺帽、沙包、瓶子、风扇。

活动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就有平移、旋转、对称的变换,本单元就是贴近现实寻找数学知识,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而在研读教材和实际授课中发现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和抽象以后的平面图形不能很清晰的辨别出来,从这里我意识到在教材研读中,对于“题目”要正确的领悟,本单元的课题就是:图形的变换,这些变换在实际的物体(也就是立体图形)能够实现,并且存在,那么平面图形也可以经过这些变换得到美观好看的图案,特别对于“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学生分辨的不够清晰,在后续练习课加强。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旋转的生活实例,如关门、摩天轮、旋转木马等,让学生感知旋转的含义,通过观察钟表和风车的运动进一步理解旋转,“旋转”和“平移”一样,是一种运动的过程,是一个动词,而“旋转”强调的是物体绕着某个点或某个轴转动的过程,“平移”强调的是物体沿着某条直线的移动的'过程。

通过观察钟表指针的转动,掌握旋转的三个要素:点、方向(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角度,并学会将这三个要素合并起来描述一个物体的旋转情况。

难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的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思考,讨论交流,然后教师示范。进一步指导学生练习巩固,练习层层递进,先画一条线段的旋转,再画一个简单图形的旋转。

本节课成功的地方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了学习的内容,复习铺垫很到位,基本上将上节课遗漏问题解决,并成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方法上的基础,备课和课堂教学中体现以课本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围绕教材进行备课和教学。

遗憾的就是没有进行高浓度的课堂总结,课堂把控时间上有待提高,尽量规范和精简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学生的把握不足,好的学生吃的不够,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又没有很好的照顾到,另外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不足,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在课堂上尽量留时间让学生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希望今后教学中能够因材施教,真正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上有所发展。

第14篇:《我会》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道倾听、观察、动手尝试、不懂就问等多种学习的方法,并初步尝试在自己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2、了解学习的多种渠道和不同途径,并初步尝试拓展自己的学习方法。

3、学习正确的请教别人的方法,并不将以向人请教作为难为情的事。

二、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老师是第一次来来到10*班和小朋友一起参加学习活动,所以我就特别想成为10*班同学交朋友,欢迎吗?

交朋友的第一步干什么?彼此介绍自己,互相认识对方。你们先介绍,还是我先介绍?

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并送小礼物:金牛迎春。喜欢吗?

师:是不是特别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学会的吗?剪纸这个本领是我的老师教我们的,后来工作后,我仍然很喜欢没有放弃,工作之余也经常刻刻剪剪,不断练习和坚持,现在就十分的熟练了,所以今天我就将“牛年吉祥”想作为见面礼送给大家。

我们就从一声亲切的问候开始:

师:小朋友们好!

生:老师好!

(一)活动一:课堂展示,畅谈学习的快乐

通过刚才介绍,小朋友们一定已经大致认识了我,现在让老师也来认识认识你们,好不好?

1、班级里谁广播操做得最好?

是怎么学会的,又做得那么标准?(看录像,仔细观察)

2、谁书读得最好?

读得真好,谁教你的呀?(听老师的示范,不断练习)

看来,我们同学们学校里、生活中学到的东西可真不少!(板书:学习)

(二)活动二:课堂实践,总结学习的方法

1、有没有小朋友和老师一样爱做手工,班里谁的手工做得最好?

A:1】采访学生:你都会做什么?今天教我们全体小朋友做一件折纸作品,敢不敢?

(提醒学生老师该做到什么?学生该做到什么?)

2】学生开始讲解做飞机的过程。(实物投影)老师给认真学的小朋友发小海星(小耳朵、小眼睛、小话筒、小手、)

3】采访做得成功的小朋友:你是怎么学会的?(板书: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动手试一试、)

4】是的,仔细观察能帮助我们…… 认真倾听能帮助我们……,所以仔细观察、认真倾听这两样学习方法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作用可大了!

5】怎样做到仔细观察?(学生演示)认真倾听?

小结:小朋友刚才说的都是学习的方法,我们发现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快地学会本领。

B:1】我也看到了有些同学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动手试一试吗?但是还没有学会折纸飞机怎么办呢?(板书:可以不懂就问)

(三)活动三:突破难点:学习请教的艺术

1】你可以向谁请教?

2】模拟向同学请教,请教时要注意什么?注意请教时要有礼貌,被请教的同学要热情地教别人。请同学到旁边去教他。(教的同学可以自己亲自示范也可以,让那个同学做,你来指导。)

老师提示:学习中不懂向别人并不是一件难为情的事,出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不耻下问。

3】 在学校里,你还可以向谁请教?向老师,有哪些同学敢向老师请教的?为什么不敢?

播放老师的录音:

老师:孩子们,老师最喜欢那些不懂就问,能虚心向老师请教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是肯钻研的孩子,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向老师或者别人请教之前,一定要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在自己实在无法解答的情况下再向老师和别人请教,不要动不动就问别人。

4】现在你敢了吗?请刚才最不敢向老师请教的同学来上台试试。老师会怎么说呢?通过刚才的演示,知道“请教别人”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5】刚才我们知道在学校里可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那么在生活中你还为了什么事可以向谁请教过?

(四)活动四:大胆尝试:开展网站学习

1】小结:刚才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不懂就问。请自己仔细回忆,也可以看课本P59找找,或是看看自己刚才得到的小海星,你还有哪些学习法宝想和小朋友分享?(看书:经常提问题,坚持练习……)可以看看你手上的`小海星也可以回忆一下,今天的课堂上你都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呢?在生活中你都经常使用哪些学习法宝,学会了哪些本领?

2】听了小朋友们的发言,发现大家尝试的学习方法可真多,有的是每天坚持练习,有的虚心向长辈请教,其实学习的方法很多,小朋友们可以不断的大胆尝试多样的学习方法,在今天交流的方法中,你有没有没有尝试过,或者很少尝试的学习方法?

3】那好,我试着用用互联网帮助我们学习好吗?学什么呢?仍旧学折纸飞机。(教师操作电脑,引导学生网络学习步骤)

(五)活动五:课堂延续,送学习的礼物

师:和大家一起参加了学习活动,老师有了新发现,原来在我们的身边学习方法很多很多,学习方法的作用真大!我们学习一样本领经常会使用到很多种方法,我还发现有些同学擅长仔细观察,有些同学擅长于动手做做,但是我认为,只要你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你就一定能学会更多的本领。

师: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活动,你都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收获呢?

师:那好,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你做的小飞机,可以写上你觉得最好的学习方法,或者最感兴趣的学习方法,最想推广的学习方法你送给你最想送的朋友。回忆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礼物是怎么送的?(有礼貌,双手送,还可以说上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快结束了,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看见小朋友们运用了多种的学习方法学会折纸飞机,让小飞机能载着大家的好的学习方法飞进更多小朋友的生活中,心灵中,让大家学会学习,共同进步!

《我会学习》教学杂谈

每次上完一堂公开课,总会有一种感觉:学到了不少,自己成长了不少。从这学期的开学初接到任务至今过程中,自己也经历着各种的困惑曲折,但是我想正是有了这些困惑与曲折才让备课过程“痛苦并快乐着”,接下来我想结合自己备课过程几个小故事来谈谈自己对这堂课的构想与认识。

《我会学习》是浙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的内容,这是对第一课《我爱学习》一个延伸和递进,同时也为第三课《兴趣和坚持》做好学习方法上的准备。当认识到这一课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后,我就着手开始备课,因此我的教学小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第一个小故事:让一切从心开始

每次拿到公开课的课题时总会不自觉地翻看教参,看看教参中定的目标是什么?

在教参中建议上2课时,原来的教学目标3条:

显然1、2条属于第一课时的,第3条属于第二课时。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参所提供的2条教学目标上够了吗?我不禁问自己:孩子原有的知识和对这个学习方法的认知水平是怎样的?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哪些是有价值或者说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我想这就要求老师走进他们的心灵,感受他们的生活,如一年级的孩子知道上课要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等,但有时却做不到,甚至不会做;一年级的孩子缺乏整理和归类,不知道这些就是帮助自己学习的好方法;一年级的孩子有许多如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还未尝试和知晓;一年级的孩子有时不敢向老师请教;一年级的孩子对请教的礼仪掌握得并不多;一年级的孩子爱动不动就问别人,自己不动脑筋……这种种的一切却成了我确立教学目标的最好依据。于是,我调整:

增加:3、学习正确的请教别人的方法,并不以向人请教作为难为情的事。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第二个小故事:我拿什么吸引你——我的孩子

我总是在想,如果课堂上的老师能想一块磁铁一样吸引学生,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在确定目标之后,我就不断地问自己:我拿什么吸引你——我的孩子?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点:

1、 谈话中的智慧

课前谈话,尤其是公开课的课前几分钟现在已被很多上课老师重视,它往往是拉近学生与老师,为本堂课开展教学进行铺垫的绝好时机。在这堂课前,我采用和学生交朋友,互相介绍认识作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同时谈话的内容从老师的兴趣爱好开始,从老师如何学会剪纸这一本领的现身示范开始,让学生在看似随意的聊天中,明了学习是终身的,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让人学会更多的东西。我认为,无痕的教育才是真正理想的教育。

2、 奖励中的技巧

课堂中的及时奖励经常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的一个手段,对于低段的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适当的课堂奖励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记得第一次试教时,我用了大家都经常适用的那种小红花和笑脸进行奖励,发现也许是老师们用得多了,还是因为这些东西随处可买的原因,这种奖励也是纯粹地为奖励而奖励,学生的兴趣并不大。于是我在考虑如何让这种奖励的为我这堂课服务?紧紧围绕着上课的内容,在奖励的同时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小红花换成了小海星,在小海星里面还加上代表各类学习方法的小工具,因此,这不仅是得到了小海星,更得到的是老师对你这种学习方法的肯定。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发挥它最大的功效,从而来真真实实地提高课堂的效果。

3、 情境中的体会

情境教学是我们品德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会学习中,我该如何来创设这堂课的情境?单纯的让学生谈谈曾经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这会使课堂空洞无光。我想到了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学习的情境,这个情境中不仅需要有学习的过程,而且要能马上呈现学习的结果,进行学习方法的现场的解剖,进而进行指导深入。我想到了让小老师来教小朋友折纸飞机这个特定的情境,折纸飞机很易教也很易学,让每个学生来亲自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体会不同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能在这个创设的情境中真实地再现和发掘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有针对性对学习进行指导。所以,在品德课堂上我们应多创设一些简单易行的教学情境,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课堂上的模仿

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老师和学生中的很多举动言语都为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一个特性。如课中,先讲清请教时的注意点,请学生示范,后请全体同学模仿着请教。再如上课结束前,老师请同学们互赠礼物,这期间的礼仪学生就是课前老师向同学们送礼物进行模仿。我认为,给学生一个规范的示范,让学生学着做,比单纯的讲授更有效。

第三个小故事:孩子得到了什么

每一次课后,我都会问自己,学生学会了什么?教与不教有什么区别?上完这堂课后,我也对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再让我们回到课前我的调查中,是否解决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困惑:

如果此时此刻让我说上一句上课感言的话,我最想说的是:也许今天的课有着许多的缺憾,但是这些缺憾给我们提供无尽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缺憾吧,因为它将成为我们明天奋斗的目标!

第15篇:《我会》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种实物按标记有规律地交替排序,会在操作中讲述出排列的序列,并能正确使用单位量词。

2、激发操作学习的兴趣,发展观察力、比较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将两种实物按标记有规律地交替排序。

活动难点:

学习利用数量上递增和递减的方法排序。

活动准备:

教具:蔬菜卡片:茄子、西红柿、菜椒、黄瓜、萝卜、蘑菇等。

标记:XXXXXXXOXOXOXOOXOOXOOXXOOXXOO。

纸偶:青菜奶奶一个。

学具:作业纸每人一份;胡萝卜、蘑菇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探索各种排队的方法。

1、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师:小朋友,青菜奶奶今天过生日,邀请蔬菜宝宝来做客,可是它有一个要求,蔬菜宝宝必须按要求排好队才能参加。

看,谁来了?(出示茄子一个跟着一个排队的图片)茄子宝宝是怎么排队的?

师:一个接着一个可以用这种标记来表示。

出示图标XXXXXX

2、了解一个一个间隔排序。

出示图标XOXOXO

师:这个标记和上面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会是哪种蔬菜来排队呢?

(出示西红柿和菜椒间隔排队的图片)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师:原来(XO)这两个标记表示两种不同的蔬菜,他们是一个一个间隔排队的.。

X和O除了可以用西红柿和菜椒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蔬菜表示呢?

3、了解一个两个间隔排队。

出示图标XOOXOOXOO

师:看,这个标记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

又有许多蔬菜宝宝来了(出示黄瓜、辣椒),青菜奶奶请他们按照这样的顺序排队去它家做客。谁愿意帮助他们的?

幼儿上来操作,集体检查后读:一个两个一个两个。

这两种蔬菜除了这种排列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幼儿探索、操作,集体评价)

小结:排队的方法有很多种,一个接一个排、一个一个间隔排、一个两个间隔排等。

二、小组活动:按标记给蔬菜排队。

1、还有许多蔬菜宝宝也想排队呢,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请幼儿先看一看、再说说自己操作纸上的标记,然后给蔬菜宝宝排队。

2、完成作业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正确。

三、游戏:按标记排队。

出示图标XXOOXXOO

师:你知道这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吗?(表示两个两个间隔排队)青菜奶奶也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做客呢,你们想去吗?

等会儿小朋友去邀请自己的朋友一起按标记排队,开火车去青菜奶奶家做客好吗?

幼儿分男女组玩开火车游戏,幼儿相互检查。

活动反思:

“排序”是数学中较为复杂的概念,幼儿学起来往往缺乏热情。而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较突出,我设计、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青菜奶奶过生日”,本活动围绕青菜奶奶请客这一线索,幼儿通过直观的图标:XXXXXX知道一个接着一个排序、XOXOXO知道一个一个间隔排序、XOOXOOXOO知道一个两个一个两个间隔排序、最后XXOOXXOO邀请小朋友一起两个两个间隔排队。活动环节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渐增加难度。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直观的教具、灵活的形式,诱发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使他们在学习中有快乐感和探究欲。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