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7-31 14:09:27

第1篇:《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教材特别强调0不能作除数,之前老师也经常提到这个知识点,但对于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原因何在并没有详细讲解。为了深入明确这个问题,我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0÷0=(),5÷0=()这两个算式,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再汇报原因。学生就发现0÷0=()的答案太多,因为任何数乘0都等于0,就找不到固定答案;而5÷0=()又找不到答案,因为0乘任何数都不等于5,从而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第2篇:《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讲授时,我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再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解。如:在讲解乘法的意义时以一道学过的乘法应用题引出,“一个花瓶里插3朵花,4个花瓶里一共插了多少朵花?让学生充分思考,再观察、分析、比较由乘法算式转换成除法算式所发生的变化,用自己的话总结出除法的'意义,从而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我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用各种辅导手段来调动积极性。通过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悟出知识的真谛,以求得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再体验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引导语言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在总结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候不够准确。改进措施,规范自己的专业语言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第3篇:《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听了顾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堂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其中包括

1.复习课,不应该是老师生硬的给学生不停的灌输整个单元的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整理。学生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要不老师清楚的多。对于普遍觉得有难的问题,可以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将单元内容用知识网络来构筑。先有学生自己梳理,可以加深印象。然后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点,最后全班进行整理,查漏补缺。最后全班进行整理。这样将知识网络形成之后,可以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3.导入新颖,以语文古诗进行导入,提出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环环相扣,联系紧密。能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活动运作。

4.让学生自己畅谈自己的想法,发挥了学生自主性

5.课堂上不断运用鼓励性的话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这些都是我要在今后的课堂中要学习的宝贵的经验。但是我认为在这节课中,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时间过长,并且代表性不是很明显,导致后面练习的时间很少。

第4篇:《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加法计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上过学前班或幼儿园大班,对于10以内的加法,他们已经很熟练了。但是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5以内的加法及计算。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用中学。在本课中注重了一下几个方面:

1、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味,数学化,自主性,情感化和趣味化。如:在练一练的2道小题中,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看算式说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和思维的灵活性。在探讨“3+2=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先独立思考,动手摆小棒,主动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时,针对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想到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3、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魅力。在教学中,我尽最大可能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客观分析,并用各种方式对他们作出较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他们。同时较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初步形成。

4、注重培养学生说完整话,提数学问题的习惯。如:让学生观察图并把图意完整表达出来及提出数学问题等。

不足之处:

1、学生的倾听和回答习惯还需要加强培养。

2、学生互动学习还有待于训练。还有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计算方法)较好地与同学交流,在今后教学中我会先培养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一起分享,怎样通过同桌合作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难题,使学生学会初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3、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巧妙的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高调;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是为学服务的。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