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建议书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6-18 15:20:35

第1篇:公司建议书

投 资 建 议 书

前言

在投资一个项目之前,投资决策必不可少。而作出一个投资决策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为什么要投资的问题,另一个是如何投资的问题。从投资政策依据、行业依据及公司发展依据三个方面可以回答为什么要投资的问题;从投资发展规划、投资收益预测与分析、投资风险分析三个方面可以解决如何投资的问题。对于本项目而言,所涉足的房地产行业,既是充满暴利的行业,同时也是风险很大的行业。因此,前期投资决策就显得至关重要。

概要

一、 投资背景——政策及经济依据

对房地产投资开发环境全面、客观的把握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前提条件。武汉市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房地产的投资开发,同时房地产业相关制度的逐步出台与完善为房地产投资开发垫平了道路。

武汉是一个拥有数百年的历史和800万人口的大城市,数度被评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城市”之一。武汉市新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带动武汉经济的再次腾飞。

(一)产业政策

- 1 -

----土地政策

武汉市成立了土地资产经营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全新的土地资产经营模式。武汉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大了土地收购储备力度和土地市场建设的规范。努力营造公开、公平、规范的投资环境,使得武汉市土地资产经营取得良好的开局,据统计20xx年累计实现土地经营收入50余亿元。

武汉市土地级别基准地价获得省国土资源厅、物价局批准20xx年,市区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成果获批准通过,该成果是武汉市有史以来第一次编制完整的土地级别基准地价体系。

以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为手段,武汉市新一轮旧城成片改造开始启动20xx年,武汉市通过投入巨额土地收购储备资金,逐步加快了旧城成片改造的步伐。20xx年武汉市还将推出30余块共计3100多亩土地的集中挂牌交易,并实行每两个月挂牌交易一次的制度。供应的土地以旧城区10片土地为主,包括汉口永清街、新华西路、汉阳南岸嘴、月湖桥片等一些位于武汉市较好地段、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地块。

----金融政策

20xx年新增的房贷应该以房地产按揭贷款为主截至20xx年底,全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高达7200多亿元。在20xx年商业银行新增的贷款中,房贷仍占很大的比重。银行贷款占房地产行业开发资金的比率达75%以上甚至更高。可以说银行的支持程度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仍是生死攸关。

- 2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房地产信贷要实现“软”着陆中国人民银行于2

003年3月20日发布的《20xx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考虑到当前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住宅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情况,房地产信贷政策应采取“软着陆”的办法。

新按揭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开发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市场风险大。对开发商来说,商品房的预售使得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就可获得大部分甚至全部资金,从而减轻借贷压力,投资迅速回笼。如果封杀期房按揭的政策出台,无疑对期房的销售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此政策如果出台,将导致开发资金的链条断裂,期房销售形式将消亡,楼市将进入现房时代。但目前武汉市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受到较大影响。

近年来房地产贷款种类不断增加,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相继推出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推出大大繁荣了房地产市场。武汉市1996年开始开展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0xx年又扩大贷款范围和贷款种类。据统计,20xx年我市公积金归集8亿元,同比增长13.2%;发放8亿元,增长27%。20xx年商业贷款总金额达230多亿元,同比增长52.31%;20xx年个人贷款总余额为94亿元,同比增长86.76%。

----行业审批政策

从20xx年开始,武汉市规划国土部门以实行依法行政6项制度为重点,大力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这六项制度是规划国土并行审批制度、建设项目批后公示制度、违法建设通报制度、重大建设项目批前听证制度、行政执法行为投诉制度以及行政执法责任目标管理制度。将原有335个审批环节精简到236个,缩短审批时限1/3,取消、降低、调整和停收6项行政收费。

- 3 -

从20xx年11月份开始,武汉市建筑工程交易实行“一条龙”服务 “一条龙”服务大大减少了办事程序,提高了效率。

----产业发展规范政策

进一步力促《关于进一步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政策》年内出台

加强房屋安全管理,贯彻《住宅室内装修装饰管理规定》

全面推进物业管理,完善《武汉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理》

(见附表:20xx年武汉市出台的房地产政策一览)

(二)武汉市房地产行业发展水平

----发展阶段回顾

- 4 -

----开发量及销售量

从武汉市房地产开发量(见附表)来看,施工、竣工面积稳步增加20xx年武汉市房地产施工总面积为1690.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2%;其中,住宅13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8%,占总面积的82.08%,住宅中的经济房面积140万平方米,占总施工面积的8.3%。20xx年竣工总面积为633.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其中,住宅522.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占总面积的82.55%,住宅中的经济面积70

第2篇:公司建议书

为配合公司的内部管理,提高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跟进公司的五年规划目标,结合目前情况,提出如下个人建议:

一、规范企业部门设置,完善管理体系

1、为响应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公司应切实设置招投标部,组织专业的招投标专业技术人员,对公司所承担的项目择优选择专业分包及劳务分包单位;对北京市招标项目进行跟踪撑握,对中标可性比较大的项目进行投标,开拓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

2、取消资料部的单独设置,由综合部代替;资料部应与项目部合二为一,做到技术与资料相结合。企业在成立项目管理班子的同时,在项目内部设置专门的资料员,项目竣工验收后,资料统一交公司综合部存档;

3、加强工程技术与商务造价的配合,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本项目的总承包合同及各分包合同,对合同内各工作面的界线划分做到心中有数。认真研究、挖掘对公司投资、费用有利的相关条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认真收集现场资料,适时对总包、甲方及管理公司提出相应的变更、洽商与索赔,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二、在企业长期发展规划下,员工要制定长期发展目标

作为一名员工,为自己做个周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必要的,具有很大的意义。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可以督促自己不但的去学习,使自己不但的去成长。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激励员工在企业中长期干下去,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

第3篇:公司建议书

尊敬的公司领导:

20xx将尽,20xx也将近!在此,本人对公司20xx年的改革提出如下珍贵意见!

1,将公司玻璃大门改为欧洲古典式双扇红木门

2,将前台撤销,让秋秋穿一欧洲宫廷晚礼服站大门口,只要一来人,甭管有事没事,开口就是:“may i help you?”一口流利的英国伦敦腔!倍儿有面子!

3,公司里面地砖全换牦牛毛地毯,毛还不能高不能低,不多不少刚好0。8cm的!颜色得用青色和金色搭配!

进口一律得换拖鞋!拖鞋还得统一颜色和款式!市面价低于100美金的你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4,所有柱子改为圆柱形的,全给刻上紫金花!

5,所有员工一律不带工牌,换带勋章!勋章得找德国的工匠手工制作!长方形的,上边一公司标志,周围弄一小花,名字用金漆给喷上,还得用标准的隶书。一出门,往人堆里一站,不用说话,别人一看这勋章:“这哥们儿,牛!”

6,公司员工还得统一着装,男的全西装,女的全旗袍!而且甭管近视不近视,全给带上无框金边眼镜,而且全得名牌!稍微次一点的,你都不好意思说,别人一问:“哥们儿,眼镜啥牌的?”“我……我……我……暴……暴龙的”说着就脸红!

7,从里到外,衣服裤子鞋子袜子,除了阿玛尼就是皮尔卡丹,脱了老人头就是三枪!

以上意见,务必采纳!

第4篇:公司建议书

本人进入XX公司已两年,针对公司目前内部管理的现状,个人认为,综合起来,需要改善和打造的在于三大方面:品质、执行力、凝聚力。作为企业生存之根本的品质,应包括工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部门沟通不畅、脱节以及工作和布置的任务偏差、不能按时完成、工作效率不高,在于执行力不强,究其原因在于标准、监督以及职责心的问题;工作中的进取性与职责心在于企业凝聚力的打造,即人心的凝聚问题。

以上种种,需要规范公司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再辅以贴心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打造高效率的团队。执行并持续改善公司的内部管理,应当是制度化的硬性管理和人性化的柔性政策相结合,约束和激励双管齐下,解决人心的问题。

鉴于此,对于内部管理改善,初步构想及建议如下:

一、当务之急,是设立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内部管理工作,包括如下资料:规范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工程部施工质量、工程进度控制管理、促进设计部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加强对采购部日常工作规范、进一步优选适宜的供应商以及激发技术部员工工作进取性。

二、加强执行力和凝聚力。执行力和部门沟通不畅首先是公司的'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即各部门主管)的问题,要使员工有凝聚力需要先从部门主管开始。如果各个部门主管以及公司管理层都无法凝聚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整个公司的执行力只能是空谈。

三、整顿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制度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对主管职责、权利清晰定义,对各岗位工作职责明确定位,对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清晰界定。如果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不清晰流畅、不严谨,便会出现各自推诿职责的弊病,任务布置下去没有效果,还是不可能有执行力和凝聚力。当然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理顺了以后,需要老总大力推动,奖罚分明。

四、建设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及薪酬制度。要由过去的“用人管人”向“用制度管人”进行转变;从“以人为本”向以“执行为本”转变,从“以岗位为本”向以“目标为本”转变;从“以职能导向”向“以流程导向”转变,两者兼容。实行统一的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全体成员的行为,才能构成客观公正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组织秩序。

五、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它的管理作用主要是经过精神引导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是一种柔性的因素。培养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逐渐经过价值观构成对员工的行为规范,构成企业较强的凝聚力,最终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并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