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3-08 17:00:34

第1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好句,领会句子的表达方法。

2、积累成语故事和古诗。

3、充分发挥想象,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

习作。

四、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制作课件。

五、教学时数。

4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发兴趣,准备复习会认、会写词。

2、多种方式认读第一组词语。

3、认读、练写第二组词语。可以听写检查,也可以做选词写话练习。

(二)金钥匙。

1、用课件出示句子:“他们像麻雀一样蹦蹦跳跳,一会儿用这只脚,一会儿用那只脚。”

师:读一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交流:体会到孩子们兴奋的心情,生活的无忧无虑。

3、师: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小结:描写人物要细致、生动。

4、从课文《张潇洒》和《暑假》中,找出这类句子,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5、说话练习:给大家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人。学生互相评价。

(三)成语故事。

1、默读短文。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说说你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成语的理解。

3、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四)古诗诵读。

1、你知道刘禹锡的哪些诗?

2、用课件出示《乌衣巷》及注释。

3、生熟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4、交流,提出不懂的地方,老师加以点拨。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乌衣巷今非昔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人对此发出无限感慨。

6、有感情地读一读,背诵。

(五)布置作业。

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成语故事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成语是一颗闪亮的珍珠。不少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成语故事会”,看看谁读的成语故事多,讲得好。

(二)讲故事。

1、提出评比要求:

(1)表达清楚流利。

(2)讲得生动,有感情。

(3)理解成语的意思。

2、学生讲自己读过的成语故事。

3、组织学生评委打分。

4、评出优胜者。

第三、四课时

(一)导入。

读了《张潇洒》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张潇洒是个脑子里充满奇思妙想、敢于尝试的人。“小狗乐园”计划失败了,但说不定,不久他又开始了新的“工程”呢。你们说说,他可能又开始什么新的“工程”呢?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学生畅所欲言。

那好吧,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当一回作家,写一写张潇洒的故事。现在你就是文中的“我”,张潇洒就是你的同学,请你写一个小故事,讲讲张潇洒实施一个新计划的事。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大胆想象,故事要有新意。

2、可以将自己或同学做过的'事挪到张潇洒的身上。

3、写的时候注意要把人物写生动,把事情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写作文。

1、学生自己构思。

2、写作文草稿,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讲评作文。

1、再次明确习作要求。

2、分小组,学生互评。

①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小组内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让同学来评价,指出优缺点。

②教师巡视,收集一些习作修改的情况。

(五)全班点评。

1、教师挑选一好一差两篇作文,让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

2、发现优点与缺点,讨论如何修改。

3、修改自己的作文并誊写。

(六)将班上优秀的习作展示出来。

第2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学习《夸夸同学》的方法,通过一件事写一个熟悉的人,(如:老师、同学、亲友等)要写出这个人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1、讲述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作注意几个问题

(1)要选择一件最能发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写。

(2)选择的一件事,必须是真实的,要写清楚这件事的全过程,即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一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是全文的重点,尤其要写详细、写具体。

(3)要选有性格、品质特点的人来写

(4)以一件事写一个人,出了注意写好事之外,还要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里活动作为必要的描写,以使所写人物的形象鲜明,丰满文章活泼生动。

2、读一、二篇范文。

3、以“我的`××”写一篇文章。

第十一节、习作,复习写信

一、教学要求: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伯伯。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写信的格式和要求

(1)称呼:在第一行顶格解,称呼后面加冒号

(2)正文:另起一行,每段开头空两格,一般是先向收信人问候再把要说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写,写清楚。

(3)祝颂语: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你,再另起一行顶格写“身体健康”等祝福的话。

(4)署名:写在全文结束后,下一行的右下方。

(5)日期:写在名字的右下方。

2、选择事例。

(1)想想最近学生发生过一些什么事?家里发生过什么事?你觉得哪件事有意义,值得去告诉别人?如告诉爷爷,你的学习情况,暑假的打算。

(2)口述。

3、生动笔写。

第十二节、看图作文

一、教学要求:能抓住图画认真观察,展开想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过程

1、认真观察图画

(1)看看图上是什么地方,都有谁?

(2)他们在哪里?

2、讲述看图作文的重点

(1)要抓住图上的主要内容,要从图中看出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主要人物,分辨出主要的内容和次要的内容。

(2)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根据人物的表情、行为、想象出人物的音容、笑貌,想象出人物的语言、心里活动,根据事情的发生,想象事情的经过(发展高潮)和结果。

3、练习,看图作文

第十三、四节、综合练习,考查

一、教学要点:综合练习,考查

二、教学过程

1、把预先印好的试卷给学生。

2、按要求完成练习。

3、改好卷后进行评讲。

第3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点

1.细节描写在人物形象塑造人物个性体现上的作用。

2.体会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人物状态和思想活动。

3.了解中国古代话本、拟话本的特点。

(二)训练点

1.训练掌握以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的。

2.训练学生从精从巧方面构思文章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精神。

2.培养学生向善向真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冯梦龙,字犹龙,江苏吴县人。他广泛收集宋元到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进行整理加工、润饰、编辑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白话小说集,文学史上合称为“三言”。“三言”代表了自宋代到明代六百多年间白话小说创作的成就。

“三言”内容复杂,有些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宿命论思想的作品,但更多的作品是歌颂善者,同情弱者,鞭挞鄙者,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操及追求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是“三言”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代表明代拟话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师生共同赏析

1.编写全文情节提纲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出小说的情节提纲

参考示例:

①杜十娘欲从良情投李公子(开端)

②杜十娘筹赎资痴恋李公子(发展)

③李公子为千金背弃杜十娘(再发展)

④杜十娘怒投江愤绝李公子(高潮结局)

2.研读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语句

师生共同研读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语句,看看哪些典型细节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参考示例:

杜十娘:

杜十娘暗积百宝,为从良作物质准备:计激鸨母,脱离火坑;假托借银备车船——这些细节一步一步地显示了杜十娘虑事的周密和细致,突出表现了杜十娘的机智。

李甲愈穷,杜十娘心头愈热;面对夜归的李甲,杜十娘“曲意抚慰、满斟热酒、抱持怀间、软言抚慰”——杜十娘随时随地精心呵护自己的爱情,表现了她的善良多情。

冷笑讥讽负心郎,梳妆别人世,三掷珠宝,抱匣沉江——这些细节表现了杜十娘美好理想破灭的悲愤绝望的心情,更表现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贞刚强的性格。

李甲:

贪恋美貌,惧怕老爷,动辄疑惑,流泪不语—&mdash 高中学习方法;怯懦自私、动摇不定。

千金卖十娘,见珠宝则大悔——重财轻人、见利忘义。

孙富:千金夺佳人——阴险狡诈、卑鄙无耻。

注意:

在师生共同分析鉴赏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明晰:杜十娘与李甲、孙富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杜十娘的高尚人格,使杜十娘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高高矗立在读者心中。

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分析鉴赏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蕴涵的情感。

四、总结、扩展

明代的拟话本,一般都具有故事完整,叙写委婉,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的特点,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描写技巧的进步。同学课外赏析“三言”中其它优秀的篇章,认真体会上述特点。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几篇“三言”中的小说,并做简要的读书笔记。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按方位顺序观察、介绍一个地方。

2、初步学会抓住每一方位的主要事物及其特点。

3、能语句通顺、连贯地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学懂例文,能按方位顺序通顺、连贯地介绍一个地方。

教学难点

能抓住每一方位主要事物的特点写。

教学准备:2课时

教学目标:学懂例文,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按方位顺序写的段落?它们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朋友们也完全有能力拿起笔来把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按方位顺序向大家介绍介绍。能写清楚每一个方位主要有什么?语句通顺、连贯就行了,对自己有信心吗?

二、学懂例文《我的小房间》

1、读例文,讨论:(1)读了例文给你什么感觉?

(2)例文的哪几句按方位顺序在具体介绍。

2、结合插图再读例文。

(1)用“△”标出小作者介绍了小房间里的哪些方位?

(2)用“○”标出每个方位主要介绍了什么?

(3)例文除了写什么方位有什么之外,还写了什么?(告诉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描写,这样就能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你的介绍对象了。)

3、例文的开头、结尾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4、小结写作方法和要求。

(1)按方位顺序写——有条理。

(2)什么位置有什么,它是怎样的(或有什么用)——写清楚。

(3)有开头、结尾和自己的.感受。

三、确定习作内容,交流。

1、确定介绍什么地方(学生对自己的房间和教室比较熟悉,可任选其一,但不必硬性规定)。

2、在草稿本上写写习作大纲,打算按方位顺序介绍什么的什么。交流。

3、按大纲补充具体内容,注意:

①尽量说出每一处物品的特点、用处。

②有开头和结尾,最好加上自己的感受。交流。

第5篇: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5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导入

1.范读课文,学会体会诗的意思。

2.讲解诗意。

(1)介绍诗的作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诗共四行,两句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 觉晓:天亮)

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 啼:鸟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3.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

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小结

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

二、学习新知:

第一节

验收责任

请学生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第二节

教学责任

朗读背诵课文,学会诗中的生字。

一、亮责任

背诵默写课文,学会诗中生字。

二、落实责任

教学过程

1.范读课文,注意停顿。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请学生反复读诗,在注意停顿的基础上,注意生字读音。

3.请学生背诵课文。

4.指导生字。

(1)复习旧字。

浇 民 耳 帝

(2)请学生说出新字。

晓 眠 闻 啼

(3)指导重点字。

晓:右上角最后一笔为撇,没有点。

5.看图读诗,体会文中意境,注意语气。

三、验收责任

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5 春 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第三节

教学责任

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再让学生练习写一写。

收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一、亮责任

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并能写成一段话。

二、落实责任

1.指导学生说话。

(1)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2)花、草、树有什么变化?

(3)小动物有什么变化?鸟及自己所见到的动物有何变化?

2.教给学生说话方法。

(1)注意说话次序,回忆上次《春天》看图说话的次序。

(2)要加进想象和形容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

3.广泛让同学练习说话。

(1)单个说。

(2)同位子说。

(3)请同学到前面说。

4.提出写话要求。

(1)格式。

教学过程

(2)注意标点。

(3)不会写的字用音节代替

三、验收责任

写一段话。

第6篇: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片断),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作业。

3、通过,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写有讨论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习作7第一、二教时总第95、96教时

一、谈话导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天,我们毕业》这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再过一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也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今天,我们就来写一话别的。

板书课题:话别--写给......

二、引导审题

1、看到文题,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话要对谁说。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4、讨论: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个明确的中心。此外,要注意是“话别”,所以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1、怎样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又要有真情实感呢?我们光看文章的片断,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写的?

2、自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

(1)例文主要写了哪些事?

(2)从这几件事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感情?

(4)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思考: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板书:

表达真情实感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4、教师:例文抓住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事例,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眷恋沈伯伯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选材

l、同学们己经想好了要写给谁了,请大家再再回顾一下: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个人给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具体的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情?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或场景来表达你对这个人的眷恋之情。

4、集体评议,教师点拨。

五、完成习作

1、学生,教师个别辅导。

2、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指导修改。

3、誊写习作。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