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体会:
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口算竞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同一时间内是男生算的多还是女生算的多?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我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们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在平均水深120厘米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有困惑:虽然这节课我课前作了精心的设计,由于我过重关注学习结果,就是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疑惑、困难等。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力争让自己的课堂有更多的精彩,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货。
第2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合理并充分地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首先通过创设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子让学生让学生看到平均分和求平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接着是对主题图的观察、讨论,在学生说出“移多补少”方法的时候,我紧接着提出13是他们实际收集的结果么,进一步强化求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并得出平均每人收集的3个相当于把我们组收集的矿泉水平均份,在用计算的方法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情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更好!创设合适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有合适的情境对于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和促进思维的发展,的确是个很关键的。
二、口算、估算、笔算相结合
教学例1时,我忽略了“估算"这一部分,因此我认为在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后,我直接引入了新的教学,应该在这里要学生们想一想:平均数会大于15吗?会小于11吗?那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呢?先确定平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就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后面的练习中虽然也让学生先估一估,但重视不够,因此在后来的作业中学生出现了求出的平均数计算超出所给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时也不知道是错了。因此强化估算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查。!
现在《课标》越来越注重口算、估算、笔算三者的结合,口算能力时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口算和估算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发展。所以我们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口算和估算技能的发展。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或选择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给学生创设运用口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多次经历口算和估算的过程,形成相关的技能。教学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这样更有助于笔算的教学。口算和估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也是口算和估算的一种应用。
三、在生活中体验平均数,并从平均数的数量中得到信息
让学生经历求平均体重的活动,经历测量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获得信息这个过程。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数据求3人平均体重,求2人平均体重,再求5人平均体重,这样可以在活动中加强巩固练习。我十分注意在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练习的设计注意了现实性,联系了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根据求出的各项平均数和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和统计的知识,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把平均数引进平时的日常生活,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理解数学就在来源于生活,数学问题就在身边,我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了很多关于平均数的信息,使学生感受到原来平均数用途这么大,国家大事中也离不了它。
第3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把认识平均数和学习其他统计知识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整理数据的结果,为了更好地描述数据的特点,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平均数。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教材在编写中,就通过统计图表呈现原始数据,尔后计算平均数,比较贴切地将求平均数嵌入了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利于学生自己体会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绘制统计图表与求平均数间的关系。当然,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学生看图自己收集求平均数所需的数据,还利于学生用统计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来 揭示平均数的意义,为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提供了感性支撑。
一方面引导学生比较“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产生求平均数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想到通过移动统计图的涂色方块,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怎样让学生想到“移多补少”的方法呢?
课始,教师直接出示两幅统计图,在男女生的`套圈比赛成绩出来后,在统计图中依次用磁性方块表示每人套中的个数,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完整呈现后,先让学生说知道哪些信息,这样呈现统计图后,学生在求男女生平均套中几个时,很容易就想到了“拿高的补给矮的”,“移多补少”法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过程中用磁性方块呈现条形统计图,有助于学生把握平均数的意义。教材在引导学生认识平均数意义的例题中,就呈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男生和女生分组参加套圈比赛,是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在组织学生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学宜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参加套圈的人数不一样多,用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进行比较不尽合理;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数据来表示男女生套圈的套中情况。当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每人7个是什么意思?用红色虚线画出“7个”在统计图中的位置。接着提问:实际每人套中多少个?引导学生将方块还原成原来的样子,与刚画的红线形成对比。并在教学活动中安排学生充分的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就能比较深刻地感受表示男女生套中情况的代表性数据的意义。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和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只有组织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克服重计算,重应用题解答,轻统计表的倾向。
第4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新教材较重视让学生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再应用于实际。基于这一点,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选取学生熟悉的教材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妈妈给两个孩子不公平的分铅笔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分东西要公平,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平均分,即感受到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在第二个层次如何得到“平均数”,我则采取让学生自己在分铅笔的过程中发现“移多补少”和“先求总数,再重新平均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这两种方法。
“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就选取学生熟悉的各门学科的考试分数来进行教学。教学时不仅让他们理解“平均分”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让他们体会到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再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已知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及其中两门学科的成绩,让学生计算出剩下一门学科的分数。因为这个例子学生非常熟悉,所以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5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首先我以一个小故事引入新课,小红去游泳发现游泳池边写着:此游泳池平均水深1。3米,小孩子请在大人陪同下游泳。小红身高1.4米会有危险吗?在孩子们的争论声中,让孩子们带着疑问和兴趣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在出示例1情境图后,当孩子们提出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后,我首先让孩子通过观察统计图探索如何求平均数。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其实这种方法也能够利用教材上的统计图很好地进行过程的演示;还有一部分学生数感较强,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怎样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不仅从比较两个“7”的含义,还原统计图的过程中理解它的“虚拟”。如何感知平均数的区间,让学生观察课件上最多最少平均线3条线之间的关系,再闪烁最多最少两条线,学生直观感知了平均数的区间,为什么平均数会出现在最多最少之间,学生用“移多补少”来解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表象已经逐步清晰起来。
一节课结束了,但是课堂上的问题和反思还是有很多,在这堂课中其实对于求平均数孩子们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对于平均数的意义学生也理解比较透彻,而这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求平均数和理解意义上,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比如说在计算求平均数时,学生可以通过本节课所学的移多补少的方法来简化计算,减轻计算负担,而我忽略了对孩子们这方面意识的培养。另外练习的层次不够鲜明,在求平均数的基础上再增加让孩子求总数该如何求,数学应该培养孩子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第6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去年3月,有幸听了杭州市胜利小学张浩强老师的一堂示范课------求平均数。听了后感触很多,很受启发。这是一堂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数学课,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创设情境:课前口算。
教师计时3分钟让学生在口算题单上口算,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按时完成。然后,教师宣布答案,生订正。
二、统计各小组做对的数量,引入平均数。
学生统计出各组做对的总数量,教师板书。师问:哪里个组最好。引导学生看出每个组人数不一样,不能看总量。师问:有没有其它办法。生说:可以求各小组的平均数,比较平均数。师问:平均数什么意思?在这里怎样求?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每个小组把各自的平均数计算出来,计算有困难的可以用计算器。生报平均数,师板书,找出第一名,师说:第一名是口算冠军,下课后合影。
三、引入生活: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平均数。让学生举例说。师问:如果我们要算一下在座每个教师的平均年龄,怎样算?
四、教师根据板书说明原始数据,让学生比较每个小组的平均数和原始数据,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办法估计平均数。引导学生归纳出:平均数不能比最大的原始数据大,不能比最小的原始数据小,而最接近中间数。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律估计各自小组的平均年龄,再计算。
五、练习书上2题和3题,每个同学独立完成,可以用计算器。
六、出示:据调查孙水河的平均水深是1、00米,木呷的身高是1、15米,木呷掉到河里可能被淹死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听了这节课,我深受启发。给我的启发有四:一是教师上课时要使用激励性语言,态度可亲,面带笑容,才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堂课上,得体的激励性语言会让学生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更加认真的去学习。本节课上,张浩强老师就使用了诸如:“城关的孩子就是不一样,速度很快”“同意他的观点吗”“你的眼睛水灵灵的,很亮”“你其实不要急,慢慢地说,你会说的更好一些”“够厉害的”“真厉害,你比我厉害”这些激励性语言。在他的调动下,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
二是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联系了生活实际,举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会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本课中,张浩强教师就让学生算本小组同学的平均年龄和平均身高。还出了一道学生熟悉的河流“孙水河”的数学思考题。这些都是学生生活里有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讨论起来就很有兴趣。
三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比如张浩强老师上的这节课,重要的不是平均数的含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过程。张老师就让学生经历了统计的过程,而不是一来就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张老师上课时创设情景——口算比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然后通过解决“哪个组最好”让学生去统计做对的题的数量,在比较时学生认识到必须求出平均数才能比较出谁最好,从而引出怎样求平均数。
四是教师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体现主体性教学的课堂,你不知道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会怎样去回答这个问题,有时回答的话语不着边际,有时会有奇思妙想,有些是老师完全没有想到的。这时,就要求教师课前认真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认真听学生说话,听懂孩子们的每一句话,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思考,理解每一个学习信息。这些信息存在着有用与无用、重要与次要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鉴别能力,根据知识结构的需要进行分析综合,从而选择、重组已有信息,为学生指引思维的方向。然后还要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知识,才能驾驭好课堂,不至于到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应对。
第7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平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
全面。
收获三: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第一道题目,三次分苹果是对平均数算法的巩固,以及在过程中的算法优化;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进一步理解;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平均数,体会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而最后一题是平均数的应用。这几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听取多位前辈的评价和建议后,对平均数这一堂课感悟更深。现总结如下:
(一)平均数的理解不够。
这是一堂概念性的课,而这一个概念又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在抽象中把握概念呢?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平均数方法的计算,而忽视了或者说少重视了对于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悟的时间不够。
在第二环节的第三层次“回顾与总结”中,教师强调地较多,而没有给予学生多的时间去参与、去感悟,使学生的理解很粗糙、很浮夸。这一环节的不当处理,使学生在解决“篮球队员身高问题”时出现了“篮球队员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的误解,仔细考虑,终其原因是对“平均数意义”的不理解,平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平,而不是每个人的实际水平。
如果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慢慢地参透“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的范围”等,那么学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上完这节课后,我思忖中,是不是出一些简单关于平均数概念的判断题,使学生在判断中去悟平均数。
(三)语言过于抽象。
诚如商城小学时教导所说,平均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教师抽象的语言去描述抽象,那学生如何理解?是的,在本堂课中,很多关于平均数的描述过于抽象,比如说,“在每组数据中,可能正好是平均数的,像男生队中的----,也可能在一组数据中没有正好是平均数的,就像女生队,它们或高于平均数,或低于平均数。”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反复琢磨,使学生有易于接受理解。
(四)课堂内容不扎实。
《平均数》这一内容是一堂“种子课”,何为种子课?就是说这一节课是接下来学习“众数”“中位数”等其它概念的起始。这一内容必须上扎实了,上好了,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一节课,上下来的总体感觉是太过于粗糙,走马光花,该深入时没有透。比如说,对于最后一个练习,可以突破书本上的问题,给学生多一些思维绽放,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回答“要使橘子的平均销量超过苹果,周六应该卖出多少箱?”在讨论中使学生理解“平均数是很敏感的,只要一天有变化,平均数就会改变。”
一堂好的课必须反复磨练,只有多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记者问一位数学老师,您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出色。这位数学老师只是浅浅地回答,我用一生都在备这堂课。是啊!每一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8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进行了课前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
同时,本节课也对学生的学情、学法进行了分析。平均数是在第一个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教学,创设比赛情境,自然产生用“平均数”进行评估的需要。然后用各种方法求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特点。最后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本节课教学后感触较深的是对于练习进行了一番设计,使原本零散的练习变得有情境有次序。如巩固练习阶段:学了平均数,你会对我说什么?分开3个小练习。
(1)当我很矮时
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小李同学身高140厘米,篮球技术特别好,想要参加篮球队。但是看到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时,他很难过。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
生1:别难过,160厘米只是平均身高。可能有人比160厘米矮。
生2:平均身高160厘米,并不表示每个人的身高都是160厘米。
生3:只要篮球技术好,身高矮一些问题也不大。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李强同学表示很高兴。
(2)当我长高时
师:打篮球长得快,小李身高长到170厘米。有一天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小李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7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怎么不对?小李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80厘米。所以,小李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
(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
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
师:谢谢你们的正确建议,小李平安长大,现在他参加了中国国家篮球队
(3)当我很高时
出示国家篮球队平均身高:200厘米。
某家大酒店如果按照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来订购新床,合理吗?
预设:
生:不合理
师:为什么啊?
生:姚明身高超过200厘米。睡不下。
师:看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这三个练习以身高为情境,灵活应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练习1对平均数与平均分进行了辨析;练习2利用平均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练习3利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对平均数的应用进行了一个斟酌。
点滴反思,聚少成多,一点反思,一点成长。课堂教学不止,专业成长不息。
第9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加权平均数是教学的难点。难在对“权”的理解。从小时侯开始,学生心中的平均数的定义就是数相加再除以个数。而加权平均数的特点是并没出现所有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只是给了权数,这就引起学生的困惑,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巧引“权”字。从特例入手。举一个班级一次数学测试成绩,有些成绩多次出现,让学生求平均成绩。此时会出现方法的不同,教师继续引导,若两个班级人数相同,各个班级的平均成绩也有了,如何求两个班级的平均成绩?若两个班级人数不相同,怎样求?再举学生身边的几个例子。
这样,很自然引导学生从计算方法的不同上升为两种平均数的定义。
二、重析“权”字。从三个角度,(1)表示数据出现的次数;(学生已理解)(2)表示数据所占的比数;(3)表示数据所占的百分比。(可以由已举的例子各个数据的次数引导学生将它们改写成比、百分比的形式加以分析)
这样,将“权”的三个角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确“权”的实质。
三、多练“权”字。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好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能够总结出算术平均数实际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各个数据的权数相同。
这部分知识作为初中数学的一个学习内容,专门介绍了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在具体教学时,我对它的感觉总是有些两难:觉得它既不是难点又是难点。
一是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计算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是计算算术平均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比较简便的算法。可以类比小学数学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代替,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从而减小了运算量,也比较好理解。在讲解加权平均数中第一种类型时,可以类比学习,这里的“权数”是数据出现的次数,学生理解并不困难。所以可以说它并不难。例如,计算小组平均得分:6个95分,5个84分,3个100分,1个75分,该组平均成绩为多少?
二是教材中在让学生体会了上述加权平均数后,给出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但这里的“权数”往往是用连比的形式或是所占百分比的形式体现了一组数据的重要程度,并且用一道例题改变其中的权数,讨论哪个人会被录用的问题,通过此例反映了权数的差异对结果(平均数)的影响,显然权重不同,最终导致了结果的不同。由此发现,对“权数”的理解是否到位,制约了计算公式的运用。课堂上学生能仿照例题的模式去解决类似问题,但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这样做的道理,而且,只要稍加变化学生就会出错。所以,它又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中我发现在学生运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解题时,导致出错的原因就是直接弄错了哪些数字是“数据”,哪些数字是数据的“权”,因而错用了公式。这是学生的难点,也是课堂教学中要重点突破的地方。首先要弄清学生对“权”重的理解不到位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有差异,对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高低不同;大部分学生认为该内容看起来简单易学,兴趣不大。小学学生已经学习过(不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习惯于用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总个数来求得平均数这一计算方法。在学习加权平均数时,易局限于以前的思路。
针对学情,在教学中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典型练习,训练要充分。加深学生对问题中的“权”重的理解,分清“数据”和“权”,从而减少错误的出现。想要学生准确的理解加权平均数中的“权”,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学习中的思维定势,对比小学所学的(不加权的)算术平均数和现在的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及联系,其实不加权的平均数并不是真正的“不加权”,而是各个数据的权重相等,都是“1”,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所有的算术平均数都是加权平均数,再以适当的实例让学生对“权”的理解更加深入,只要学生真正明白“权”重的含义,也就可以突破学生学习的疑点,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第10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今天有幸到郑州大学参加《第六届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会》,刚好是著名教师牛献礼老师讲观摩课,从他的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
牛老师讲的是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以记数游戏导入,在游戏环节不但台上的学生积极参与,听课老师也都积极记数,十位数只有两秒钟的显示时间,看谁记得多,并将记忆正确的个数标在旁边,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同学们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牛老师仍以记数游戏的记录情况为例,给出两位同学三次的记数结果,让同学们思考“如果用一个数代表第一个孩子三次记数的整体水平,用什么数比较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让学生说出用哪个数可以代表第二个孩子三次记数的整体水平,并说出原因,牛老师不断地引导同学们思考和发言,让同学们真正感知“平均数”的内涵。
通过学生的不断叙述,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水平,可以将一组数相加再除以这组数的个数求出平均数即“总数÷个数=平均数”;也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更直观,借助动画演示,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既不可能是一组数中最大的数也不可能是最小的数的真正原因,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继续让学生猜想如果再玩一次,这四次的平均数与前三次的平均数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并思考“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牛老师借助动画演示,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平均数的特点:“一个数变化,平均数就会发生变化,平均数很敏感,它与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巩固练习环节,牛老师又结合生活实际,以体操比赛的规则为例,让学生明白为了防止平均数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影响,往往计算平均分时会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这样会比较公平,同时又让同学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这节课,牛老师主要让学生去思考、去想办法,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计算方法、特点,真正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中来。这样的课堂真正让学生参与进去,真正让学生动脑思考、大胆参与,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数学的方法,起到了让学习真正发生的作用。
第11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着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实际问题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操作、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在教学时,践行“导、学、议、练”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模型——解释应用,深化理解——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导: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引入概念,使学生感受平均数的必要性。
课的开始结合实际问题航模比赛中“派谁参赛”,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讨论,在认识冲突下,认识到比较其中一次的成绩不合理,在比赛次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它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要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类似问题时,自主的想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这样导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很自然的引出来了。但是有的地方老师的适时引导不是很到位,比如2个11的意义一样吗,这里就欠引导。
二、学和议:创造有效的探究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在课堂上我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计算。有部分学生数感较强,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学生肯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是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不理解。移多补少的方法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画一画、算一算,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每份一样多)。在前两次磨课过程中有让学生用小方块摆一摆。由于摆到时间过长,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所以就直接用统计图画一画,而没有用小方块来摆。怎样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0、11的含义,还在统计图中理解了它的虚拟。
三、练:精心设计练习,进一步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本节课练习的设计难易适中,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并发展思维的能力。练习突出层次性,使之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内化。练习题既有知识扩展又有方法提炼的,如飞机试飞的成绩的题目既探究出平均数的范围又巩固了平均数的求法;练习题的设计还要有弹性,拓展练习歌咏比赛的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都有收获。练习题中过河的问题处理的不是很到位,应该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12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
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第13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平均数。平均数这个概念早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接触过,并做过简单的练习题。今天的学习是更深层次的挖掘关于平均数等量关系的一个变化。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学习重点应该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简单的小数,图形的表示能够较好的理解并吃透。但还存在一部分同学对其平均数的意义不理解。其实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并不是每个数都是这些,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是这样解释,依旧有同学无法理解平均数概念。而在例2的教学中,虽然部分同学无法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这样求平均数,这也是一点进步。例2是通过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使学生明确: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对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的应用还是不错的,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运用公式求出平均数,对于求总数的运用,就会有个别同学无法找到关系式的正确运用。
第14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这节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基本上就是按照: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但是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孩子提供了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这节课的设计与传统课有以下不同:
一、目标的着眼点不同。
这节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呈现方式不同。
这节课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在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用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不同。
现在的课是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四、师生交往方式不同。
现在的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五、应用形式不同。
今天的教学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孩子们用平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
第15篇:平均数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一直纠结于下面两个问题:
一、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合适?
《平均数》这一知识蕴含的内容不少,具体有:平均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作用、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平均数的优缺点等等。
这么多的内容在一节课上实现显然是有困难的。那么该如何划分课时呢?我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人的理解,把本课划分成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解决平均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作用等三个知识点,第二课时解决其余的。
课后议课,同事们指出这样的容量安排稍微显少,建议再丰富一些。我也有同感,只是无论加入什么内容,我都感觉不能水到渠成、浑然一体。
二、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降低理解的难度?
《平均数》有很多抽象难懂的语言,如:平均数可以表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对一组数据有很好的代表性;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等等。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话的内涵?思前想后,我觉得“意会”不失为帮助学生理解的一种好方法。如:为了让学生感悟到“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一含义,教学例1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从而让学生“意会”到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并不真实存在。
课后明显地感觉到这样的处理显得肤浅,应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总结,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