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山里的孩子》优选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1-15 14:35:54

第1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山里的孩子》优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健壮”、“漫山遍野”等词义。

2、懂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的。

3、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对山里孩子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找出总起句,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行文脉络。

三、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你们到山村里去过吗?了解山里的孩子们吗?说说你们了解的山村,了解的山里的孩子。

(二)课文录音

(三)学课文,

1、自读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

(2)说山里孩子是怎么样的?

2、反馈。

3、生字新词的学习

(1)正音:甸盈歇跃充

(2)形:形近字组词

键()蹬()歇()盈()

健()登()渴()盆()

(四)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自由读:你发现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2、回顾怎样读懂总分段式。

3、按步骤自学总理解中心词“健壮”

4、细读这一段:山里的孩子怎么会长得这么结实、健壮呢?

读中体会,读中交流。

5、理解“满山遍野”:读课文,从课文中句子来理解。

想象说话:他们在山冈(),他们在竹林()……

他们到过这么多地方,赶过这么多事情,怪不得长得这么结实、健壮。用欢快的语调读好第4句。

6、感情朗读、

7、试背诵。

(五)作业

1、扩词

登()()()

印()()()

盈()()()

跃()()()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和表示怎么样的词

一()野花()一()凉茶()

一()鸟叫()一()客人()

一()动物园()一()翠竹林()

五、教后记

今天这堂课,我觉得上得很有味道。特别是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是,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满山遍野”,在读中来悟“结实、健壮”,觉得特别好,很大气。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点写具体的。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3、巩固复习字词,理解“向导、热情好课、充满”等词的词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1.复习引入:

(1)趣味引背:

(2)回顾学习方法

2.学习课文第2段

(1)用这样的方法,自学课文第二段

课文第二段是按()写的。总起句是(),中心词是(),分述部分是第()句,从()、()、()三方面具体来写。

(2)读后反馈校正。

(3)读中感悟,句子比较,体会山里孩子的热情。

他们迎接进山的客人。

他们笑眯眯地欢迎进山地每一位客人,为客人当向导。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茶。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心窝里。

比一比,哪句话更能体现山里孩子的热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3段。

(1)出示填空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理解“幻想”

(2)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他们充满幻想。找到有关句子进行充分朗读。

小组内先读在推荐同学读。

重点评价朗读:表现山里孩子满怀希望、蛮有信心的样子。

(3)连起来读分述部分

(4)山里孩子幻想真多呀!课文哪个词说明这一点?

(5)启发想象:他们还会有哪些幻想?

(6)要是山里孩子这些幻想都能实现的话,山村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4、分组齐读课文这三个小结。

5、讨论:山里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呢?

教师充满激情小结: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新鲜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培养了他们那样的胸怀,那样的气魄。

齐读最后一句话。

6、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收获?

7.作业

1.完成作业册

教后记:

第三课时

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进一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能仿照第三段,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一、听写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式进行:

(1)先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然后组内推荐一名

(2)各组推荐比赛

(3)评出优胜

2、背诵课文

三、读写迁移

教师启发:山里的孩子结实健壮、热情好客、充满幻想。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从小就有把自己的家乡装扮地更美的打算。我们城里的孩子也充满幻想,也希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地更加美丽。围绕“城里的孩子,心里充满着幻想”这一总起句说话、写话。

六、教后记

第2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山里的孩子》优选教案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点

(1)因为他们经常参加( )、( )、( )、( )等活动。

(2)因为他们( )家乡所有的动植物,爱好广泛。

(3)因为( )都有他们的( ),到过的地方很多。

2、通过有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对山里孩子的欣赏之情。

2、他们到过的地方很多,你从哪里看出来?(体会省略号)

3、组际开展朗读赛。

(三)、第三段

1、第三团汇报。

第3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山里的孩子》优选教案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主要从( )方面看出来

(1)他们想象着,让果树( ),让鲜花( ),让小草( ),让小溪( )。

(2)他们还想给动物们一个( )的家。

2、你也是山里的孩子,你还会幻想什么。

2、山里孩子的幻想是多么的美好,就让我们带着他们的美好愿望来读第三段吧。

3、孩子们想象了大山未来的奇异景象,抒写了自己对大山对家乡美好的愿望,我们也是山里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美好愿望,请展开想象的彩翼,模仿这一段按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来谈谈自己的愿望,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谈几方面。

A、自由准备B、与在座的老师交流C、完成作业本

(设计意图):课文1、2、3自然段虽然结构相同,但语言却是各有特色,所以在按读懂总分段的方法掌握了总分段式后,根据各段的特色寻找不同的训练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以上汇报过程的安排只是教者的一种思路设想,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汇报顺序随机调整。)

五、总结全文

1、本次的采访汇报已接近尾声,通过本次活动,使大家更深刻地了解了那一群山里的孩子,可我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

2、出示: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

A、把大山比做什么B、为什么把大山比做母亲,说明了什么C、有感情朗读

3、小结:是的,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新鲜的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锻炼了他们那样的体魄,是大山培育了他们那样的胸怀、气魄,他们在大山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朗读指导

山里孩子健壮的身影在漫山遍野游乐时要读出欢快、高兴的语气

山里孩子接待客人时要读出他们的满腔热情;

山里孩子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时要读出他们满怀希望,蛮有信心的语气气。

(个别读抽读齐读)

二、结合板书,说说山里的孩子有怎样的性格?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三、指导背诵

1、找规律:结构相同(总起分述)

2、分别写出了什么特点?分几方面来写?

3、试背。

四、 练习

1、 动词搭配

爬 山

采 数

拾 松果

登 蘑菇

2、 用自己的话把第2段写具体(围绕总起句山里孩子热情好客)来写一段话。

第4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山里的孩子》优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2、3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点写具体的。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3、复习巩固字词,理解“向导”、“热情好客”、“充满”等词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用总分方法写的一段话。

难点:读懂2、3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点写具体的

(三)课前准备:录象、录音

(四)教学过程

1、读读第1段,说说学习这一段的方法。

2、学习第2段。

(1)初读感知,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写?

课文第2段是用( )方法写的。总起句是( ),中心词是( ),分述部分是第( )句,从( )、( )、( )三方面写具体。

(2)自学这一段,完成填空题。

(3)反馈、校对。

(4)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山里孩子的热情。

① 他们迎接进山的客人。

他们笑眯眯地欢迎每一位客人,为客人当向导。

②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茶。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心窝里。

比一比,说一说哪一句更能看出山里孩子的热情好客;抓住带点词体会。然后指导读好这句话。

(5)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说说这段写什么。

3、学习第3段。

(1)按第2段的填空题,自学这一段。

(2)校对答案,辅导难点。

估计学生对这一段的第2句话的'意思难以概括,可引导学生读句子思考:“果树结果、鲜花开放、小草翠绿、小溪欢跳”这是一个怎样的环境?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概括。(舒适)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他们想为家乡人们创造一个永远舒适、美好的环境,用满怀激情的语调读出山里孩子满怀希望、蛮有信心的样子来。

(3)有感情地朗读分述部分。

(4)山里的孩子幻想真多啊!文中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充满)想想,他们还会幻想什么?

(5)小结:要是山里孩子的这些幻想都实现的话,山村将变得更加美好。他们是多少热爱自己的家乡,多么有理想啊!

(6)齐读。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4、学习第4段。

(1)结合板书,复述前三段内容。

(2)山里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呢?读第4段,这句话把大山比作什么?从哪儿看出?

(3)小结: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的新鲜的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培养了他们那样的胸杯,那样的气魄。

(4)带着山里的孩子对大山的热爱之情读这句话。

(5)以“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为总起句看板书复述全文。

5、学生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山里的孩子》优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课文前3个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具体山里孩子特点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总分段。

教学难点:

展开合理的想象,用总分方法谈谈自己的愿望。

教学方法:

个别、分组、尝试、鼓励、游戏。

教学组织形式、意图:

文章有3个自然段,分成3组是为了教学的需要。

学情分析:

总分段式学生并非初次接触,但是这篇课文从几方面来写具体总起句较难归纳,所以应引导学生经过有效的讨论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合作学习提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2、 了解课文1、2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的。

3、 培养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懂总起分述的一段话。

教学难点:

第一自然段总起分述的关系不很明显。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

2、 是呀,山里的孩子可真爱劳动,这节课就学习课文;山里的孩子(揭题齐读)

3、 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 自学课文要求

1、读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标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想想想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4、问提几个不懂的问题。

三、 检查自学效果

1、 提出不懂的地方。

2、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同桌互读)

3、 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后学生评议。

4、 说说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四、 讲授新课

1、 先学第一自然段。找到结实健壮的这句话划下来,齐读。

△健壮是什么意思?

2、山里的孩子身体长得结实、健康、强壮,这是为什么呢?读读第一自然段,认真想一想,轻声说一说。

3、讨论2~4句

(1) 句式:因为……所以……或……是因为……回并板书:爬登采拾

(2) 听老师读第三句,说说漏读了哪几个词(每一朵、每一种),为什么不能漏?

(3) 满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问,说说哪些地方有他们的脚印。这儿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4) 他们在这些地干什么呢?说一说

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他们在山冈( ),在竹林( ),在小溪( ),在草丛( ),在( )( )……

(5)他们到过这么多地方,干过这么多事情,怪不得长得这么结实健壮。读时要稍有力些,不但要读得精神饱满,同时还要读出热爱山乡之情。

(自由读指读评议师生读)

4、小结:这段话,先总写山里孩子是结实健壮的,这叫总起句。然后分三方面具体描写,这叫分述句。像这种写法,叫先总起后分述。刚刚我们是用读、找、想、说的方法学懂的。

下面我们用同样方法学懂第二自然段。

5、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总起句划下来。

6、课文有是从哪写方面来写他们的热情好客,请同学门读读第二自然段,想好后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7、全班集体交流、讨论

(1) 他们的热情好客表现在哪里?(抓主要词语:笑眯眯欢迎每一为当向导请歇歇脚递上)

△ 多热情的山里孩子,该用这怎样的语气读。

(2) 想象一下,客人来了,他们会对客人怎么说,怎么做。(用自己的话说)

(3) 出示句子,自由读,你能说出好在哪里?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 是呀,喝上着甘甜、清凉的茶,客人们多舒服,多高兴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

8、这段话也是用先( )后( )的方法写的,我们也是用读、找、想、说的方法学懂的。

五、总结

1、读1、2自然段。

2、 说说你学懂了什么?

六、 作业: 抄写生字(自己认为较难的多抄写几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边投影移出课文插图边述:昨天,我们慕名驱车来到大山,初识了一群山里的孩子,虽然是初次的见面,但是他们的形象已经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谁愿意来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那群山里的孩子。

1、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热情好客。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充满幻想。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句出示)

2、把三句话并成一句话,连起来说说山里孩子的特点。

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热情好客,充满幻想。

〔设计意图〕: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在单元练习中有要求,这里利用课文的例子进行训练,为后面知识的掌握起到铺垫作用,同时也落实了文后的练习。而且从山里孩子的性格特点入手,能够很自然地展开教学。

二、自学课文

1、山里孩子的这三个特点十分可贵,现在让你们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他们的生活,去更深刻地了解他们,不过临行之前,我们还要准备一下,先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来全面了解一下所要采访的对象,快速默读全文。

2、选择写自己所欣赏的特点的段落按读懂总分段的方法进行研究。

(1)回忆读懂总分段式的方法。 自行研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内容,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分组合作学习

有句话说英雄所见略同,那么下面让有共同欣赏眼光的小记者组成一个记者团,共同去完成本次的采访任务。(拿出合作学习提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有效讨论,使独立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并趋向正确,从而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掌握了总分段式,提高了学习质量。

四、集体学习

各记者团都已完成了任务,而且大有所获。下面各团来汇报一下采访结果。

(一)、第二段

1、第二团汇报。

第6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山里的孩子》优选教案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具体表现在以下( )方面

(1)客人来了,( )地( )客人,为他们( )。

(2)客人累了,请他们( )。

(3)客人渴了,给他们( )。

2、通过表演来表现山里孩子的这一特点。

3、你们的汇报十分精彩,通过表演让我们见识了山里的孩子热情好客。其实作者对山里孩子的描述也十分精彩,下面我们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再现人物形象。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句子: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象清泉,象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A、体会比喻句B、体会为什么这么甜C朗读

(3)集体合作读第2段

(二)、第1段

1、第一团汇报。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