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1-06 16:46:33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讲述自己的故事。

2.放飞假想,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个性。

3.让学生乐于、敢于、善于表达,集中注意力倾听他人发言,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设计:

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你们会讲故事吗?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进行讲故事比赛,可是有一个问题难住了它们,咱们去帮帮它们,好吗?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出示“续编故事”要求。

1.师生齐读要求。

2.读文字“春天里……”一段后先发挥自己的想象,编成一个小故事。

3.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听听别人是怎么讲的,可以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宽学生思维。

评价总结

1.小组推荐优胜者参与全班交流。师生进行点评。

预案:

(1)如果可以种太阳就好了,于是,他找来了一个花盆,装满了土,挖个洞,放在阳光底下,心想:“明天就会有好多太阳长出来了!”

(2)这样,花儿就吸收不到充分的阳光,让太阳妈妈再生几个太阳宝宝吧。

(3)牛牛想:“我拿个一盆子把阳光吸收起来,等花儿需要它时再把它放出来,那该多好啊!”

2.说说你最喜欢谁编的故事,夸夸他(她),有么建议对她提出来。

3、评选出“故事大王”,奖“小笑脸”。

师生评价:我们的小笑脸应该奖给谁呢?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尊重学生,进行奖励。

4、师评价小结: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听,小动物在夸你们呢!

(放录音:谢谢同学们,你们真棒!)认真倾听,取长补短,为学生提供一个交际环境。

享受学习乐趣。

学生参与评价,公平、公正。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1、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1节,学会部分生字、词,知道鱼游水面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第2课时: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第3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延伸。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头饰:小白兔、小鱼儿。

一、揭示课题,读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1、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出示新词:

you qi guai jin men hen tou tou qi yan 游到 奇 怪 今天 闷得 很 透 透 气 燕子 o wei chao shi chi bang zhan 哦 为什么 潮 湿 翅 膀 沾了 zhu cai di 小水珠 才能 很低很低 lai a 出来啊 kong 空中 啊 di a 那么低啊 空 kong 有空

3、学习生字:奇、怪、今、闷、很,重点指导:奇、怪、闷

三、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2、反馈。

四、精读第一节。

(一)出示小白兔的话:

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①读句子。

②比较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小鱼,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自由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两个小鱼说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读时连起来。

今天说明小鱼平时在水里游,今天表现不同游到水面上来了,很奇怪。(板画:鱼游水面)

看图: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样的?

(眉毛上翘,眼睛瞪大,耳朵竖起,手指点着)

③有表情地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同桌,对镜子读。

集体读叙述部分的话,一人读小兔的问话。

(二)出示写小鱼的话: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小鱼说时,特别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2、多种形式读。

(三)连起来读第1节

1、教师问:谁来读小白兔的问话?谁来读小鱼的回答?戴头饰,叙述部分一齐读。

2、四人小组合作读,一人读叙述,一人读小鱼,一人当小兔,一人评述,看哪一组效果最好。

3、抽一组,戴上头饰读,评。

五、复习巩固:

1、教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又长了哪些本领?

(1)口头练习: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巩固生字:奇、怪、今、闷、很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按课文内容填空:下雨前,小鱼在水里(),游到()来了。

3、课后查询还有哪些现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七、板书:

要下雨了

鱼游水面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把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写正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小姑娘独立自理的精神,培养独立自理的能力。

3.学生懂得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

教学过程:

一、从孩子的切身体验入手,导入课文

1.问:长大了好不好?长大的感觉怎么样?

课上,老师让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共同来感受长大的感觉。

2.适时引出:有一位小姑娘却不愿长大,我们一起去认识她,好吗?板书: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阅读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让学生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品味内涵

四、联系学生生活,拓宽延伸学生思维,畅谈收获

1.人们对小姑娘有什么评价?从书中找一找,读一读。

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自己会做哪些事,会帮别人做哪些事,让学生谈谈做这些事的想法。

3.教师应适时地表扬那些独立性强,懂得关心照顾别人的学生,鼓励每个学生都尽自己力量使家庭、班级变得更好,让学生懂得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长大”。

五、识字、写字,渗透学法

1.认读的生字。(课件出示)

①用猜字游戏,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②在课文中标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2.学会的生字。

①认读。

②掌握字形,了解字义。(注意让学生认识卧、养、虚)

③规范书写田字格的字。

六、课外延伸,思想认识再次升华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主要写了春雨能促使万物生长,少年儿童在春雨中植树,绿化祖国。

全诗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和小朋友在雨中植树,绿化祖国的活动。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春雨的特点和作用。准备纸和画笔。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醒、蒙:是后鼻音。

洒:声母是s,不是sh;右边是“西”,不是“酉”。

醒:左边是“酉”,不是“西”。

蒙:秃宝盖下不要丢掉一横。

2.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带有三点水的字较多,可归类指导,使学生掌握这类字的写法。

染:下面“木”字的横是长横,撇、捺要伸展,把上面的部件托起。

蒙:共13画,注意下部要尽量写得紧凑。

(三)词句教学

理解词句,可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再想一想课文写了春雨中的哪些特点,然后结合课文和观看投影片理解。“飘、洒、落、降”,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点红”是指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染绿”是指柳树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滋润”是指庄稼得到雨水的灌溉;“唤醒”是说青蛙经过冬眠醒来了。

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来领悟春雨的特点和作用。

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词语:

飘洒点红染绿唤醒淋湿庄稼蒙蒙细雨

(四)朗读、背诵指导

句式相似、节奏感强是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要引导学生把读和悟融为一体,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在朗读时感受春雨细微绵密的特点,以及使万物恢复生机、充满活力的作用和小朋友把握时机,在雨中绿化祖国的行动。

全诗四次出现“春雨沙抄”,要读得稍轻、稍慢,前后略做停顿,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人感受到它“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细如牛毛,飘飘洒洒”,可利用挂图、多媒体演示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以轻柔缓慢的语气读出春雨的特点。

“点红、染绿、滋润、唤醒”四个动词要读得清晰而略微拖长。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地读出来。

在分句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春雨飘洒、滋润万物和绿化祖国的顺序,进行背诵。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词语解释

沙沙春雨的声音。

如好像。

树梢树的末端。本课指树枝。

柳芽从柳枝上刚刚长出的嫩芽。

点红促使桃花开放。

染绿本课指促使柳芽变绿。

蒙蒙细雨雨点很细很密的小雨。这是春雨的特点。

飘飘洒洒雨细如毛,飘飘悠悠下落。

沾湿使衣服有一点湿,而不是“淋湿”。

绿化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滋润增添水分,促使庄稼长得更快更好。

课文理解

这首诗先讲春雨的样子“细如牛毛”。接着讲了春雨对万物生长的好处:使桃花盛开、柳树发芽、庄稼滋润、青蛙醒来。最后讲了春雨一下,我们又可以种树了,又可以加入绿化祖国的行列。我们少年儿童要抓住春天的大好时机,多多种树,美化我们的祖国。

重点词句

“飘在果林,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在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淋湿我的帽沿,沾湿她的花褂。”

这一段话,具体描绘了春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神奇、美妙变化,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们对春雨的无比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示例

7春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了解春雨的特征与作用,教育学生珍惜春光,开展种植活动,为绿化祖国做出贡献。

教学步骤

(一)欣赏歌曲,揭示课题

1.放歌曲《春雨沙沙》,学生边听边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谈。

3.板书课题:《春雨》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生字词反复读。

2.默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习生字词,小组内读卡片。

(三)议读

1.同桌读,互相正音,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2.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四)感情朗读,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1.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的语气、语速和节奏。

2.学生练读。

3.朗读比赛:各小组选一人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教师发评分卡。

5.师生共同评议。

(五)结合插图,品词析句,理解课文

1.学生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梳理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

3.师生互动,实破重点、难点。

(1)春雨有什么特点?

点击课本,结合图让学生认识到:“飘、洒、落、降”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通过对“点红、染绿、滋润、唤醒”等词语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春雨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配乐朗读全文

1.放音乐,点击课本,展示《春雨图》。

2.自由练读。

3.学生配乐朗读。(指名)

(七)扩展练习

1.想一想,春雨还飘落在哪些地方?它还带来了哪些变化?

2.搜集描写春雨的古诗、儿歌、歌曲等。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懂得朋友、邻居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人与人之间应宽容相待。

2、 理解“深夜、抢修、赶”等词的意思。

3、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出朋友邻居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人与人之间应宽容相待。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看老师的脸上挂着微笑,说明老师今天很高兴,能够认识这么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你们认识我高兴吗?给我一个微笑好吗?这样我就有信心上好这堂课了。板书:脸 这个字谁会念?

2、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脸红?(知道自己做错事的时候;生病发高烧的时候;运动的时候;化妆的时候;……)

4、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也曾红过脸的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公鸡的剪图。(小朋友你们好,欢迎我来你们班作客吗?怎么没有掌声?你们看看我的脸是什么颜色的?知道为什么红了吗?这节课就一起来找找原因好吗?板书:红了

5、 读课题。

6、 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二、学习1——4自然段。

过度:小朋友预习的这么好,老师就奖励小朋友看动画片。看完后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大家。

1、 看动画课件1。(邻居与公鸡的对话内容)

2、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

板书:公鸡、鸭子、松鼠、兔子

引导学生观察到鸭子、松鼠、兔子都向公鸡鞠躬了,说明它们对公鸡很有礼貌。

3、 公鸡与兔子、鸭子、松鼠是什么关系呢?请打开课文找找答案。板书:邻居(理解意思)

4、 动画片里公鸡与邻居的对话又在课文的哪里?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课文找一找。用“——”划出邻居说的话,“~~~~”划出公鸡说的话。

5、 练读邻居说的话:

(1)学生反馈找出邻居说的话。出示:这是一群( )的邻居。(有礼貌)

(2)指导朗读:出示邻居说的三句话。从哪看出有礼貌?你们喜欢谁就把谁说的话,做的动作学像。谁也能像小白兔这样借借篮子?学得更像一点;鸭子、松鼠又是怎样请公鸡帮忙的?(要求边读边做动作)(指名读、齐读)

(懂得向别人借东西要有礼貌)

6、 面对这么有礼貌,诚心诚意请求帮助的邻居,那你们会怎么做?

7、 可公鸡又是怎么说的?出示公鸡说的三句话。

8、 练读公鸡说的话。要求边读边做动作。板书:不肯帮忙

9、 你们觉得这只公鸡怎么样?出示句式我觉得这是一只( )的公鸡。

10、分组分角色表演。组长是导演,哪组表演得好就请他们上来表演。要求表情丰富,动作到位,语言流利。

三、学习第5节。

过度: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当公鸡的邻居遇到困难,公鸡不肯帮忙,当公鸡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的邻居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1、 看动画课件2。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 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更可怕的是在什么时候?(理解“深夜”的意思。)邻居们可能会在干什么?

3、 公鸡它会叫些什么?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可怕的情景读出来?

4、 在一个狂风暴雨的深夜,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刮跑了,公鸡的叫喊声把邻居们从梦乡中惊醒过来。他们又是怎样做的?

5、 看动画课件3。提问:邻居们是怎么做的?(理解“赶”、“抢修”的意思)怎么抢修?为什么要抢修?所以邻居们就赶来了。说明什么?

6、 现在,你又觉得这是一群( )的邻居。

7、 公鸡望着他的好邻居,他会想些什么?

8、 看课件。问: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你觉得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公鸡?

9、 最后公鸡知道自己错了,这真让人替他高兴!

10、没过多久,动物居委会要评选好邻居,你们说要评给谁?

出示奖状 奖状

_______________ 被评为_____________。

四、课外延伸。

学了课文后,大家都要去做别人的好邻居。小朋友肯定也有好多的好邻居,在班会课上,你们就来谈谈你们的好邻居吧!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教学准备

了解《水浒传》

教学过程

一、齐声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谁?—鲁智深,干什么?—行侠,在什么地方?—桃花庄)

二、再读课题,你还想了解什么?(鲁智深为什么要在桃花庄行侠?结果怎么样?)

三、学生浏览课文,简要回答提出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说说鲁智深是怎样帮助刘太公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述课文内容

预设目标

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教学重难点

鲁智深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准备

了解《水浒传》

教学预案

一、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感受人物的精神形象

1、读课文第3 ~ 7 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鲁智深语言的句子。

2、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注意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形象。

示范指导:

智深一听,心里觉得很奇怪,嘴里故意说:“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不会是因为我来打搅了你吧。”

(1)学生读句子,思考:“闷闷不乐”这个词写出了刘太公怎样的神情?

(2)从“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中体会到鲁智深怎样的品格?(观察细致,对人真诚热情)

(3)鲁智深的到来“打搅”了刘太公吗?他明知刘太公是个热情待客的人,为什么还要这样说?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什么?(将刘太公闷闷不乐的原因主动揽到了自己头上,让刘太公主动告诉他烦恼的真正原因,这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所以鲁智深是一个粗中有细、知勇双全的侠士。

(4)再读鲁智深的这句话,在朗读人物语言中想象人物的形象。

3、指导学生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体会鲁智深其他的语言,感悟鲁智深的精神形象。

二、演绎故事,再现侠义英雄气概

1、精读鲁智深行侠仗义的部分,边读边琢磨人物的动作神态。

2、扮演角色,演绎“行侠”情节。

3、学生自主评价各个角色的表演情况

4、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再给人物画像,让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鲜明的印象。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智胜巴依的故事,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出示:阿凡提的头像,问:“这是谁?你们有没有听过有关与他的故事?

2、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于阿凡提的故事——饭钱。

板书:饭钱

二、整体感知

1、听教师范读,思考(1)故事中写到了哪些人物?(2)故事中写了阿凡提的一件事?

板书:阿凡提卡子

穷人巴依

2、交流,自由读课文。

3、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不理解的内容划出来,标上小结。

(一)学习1——4节

1、填空:穷人( )阿凡提帮助,阿凡提( )地答应了。

2、交流:“恳求”、“爽快”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个词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应)

3、指导读出“恳求”和“爽快”的口气。

4、那么穷人遇到了什么事?他当时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5、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1——4节

6、你觉得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5——9节

1、那么阿凡提又是怎样帮助穷人付饭钱的?同桌分读。

2、(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为哪几步?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示: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兴地交谈着。

问:巴依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交谈着什么?为什么显得那么高兴?

3、想象表演

4、巴依是怎样用智慧战胜他们的呢?通过朗读,读出语气。

5、阿凡提拉着穷人大摇大摆地走后,巴依会怎么想?

三、做个聪明人

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帮助穷人呢?

第8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熟背成语,积累成语。

2.熟背古诗《鹅》,增加语言积累。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教具: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语

1.审题。

2.自读成语,把成语中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3.通过读成语,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师进行补充。

4.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尽量用上我们才学的这四个成语。

⑴同座位互说。

⑵指名说,评议。

5.开火车读成语,齐读成语。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古诗《鹅》

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读一读。

2.出示挂图:对照图,再读一读诗,边读边想象读中的鹅的样子。

3.指名读。

4.指说说诗句的意思。

5.写得多么有趣!我们一起把这鹅的可爱读出来。

6.指导背诵。

⑴自背,同座位互背。

⑵指名背,评议。

⑶齐背。

三、教学生字

1.审题

2.认清3个生字,说说书写顺序。

3.这3个字在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教师范写。

5.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观察图画,根据问题说几句连贯的话,学会道歉。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揭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

二、指导第1幅图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初步理解图意。

⑴图上有几个?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

⑵指名说。

⑶再次看图,分步细说。

2.分角色扮演第1幅图的内容。

⑴指名上来表演。

⑵你们对表演的同学满意吗?怎样说才会令人满意?

⑶生在评议的同时,相机让他们表演。

3.小结。

通过讨论,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道歉,道歉要及时,要有诚意,有礼貌,还要知错就改。

三、练习反馈

1.依照以上步骤,指导学生说另处三幅图。

2.任意选一幅图用几句连贯的话说一说。

3.指名说,互相说。

第9篇:小学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六:太阳是大家的

学习目标

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同步阅读中的诗歌《地球只有一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教师导入: 你们看,这是谁?(展示:太阳的笑脸),今天太阳也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热情地和太阳打声招呼!

2. 你们还知道有关太阳的知识或者故事吗?板书课题。

反馈预习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考一考:同桌互相读 。

3.认一认: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帮一帮:四人为一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5.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朗读感悟

1.读一读:自由读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帮一帮: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3.说一说: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并结合第二小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除诗中所写的之外,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指导学生仿照诗句进行补充,如:她使庄稼茁壮成长,

4.朗读最后一节,结合插图,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a.从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阳、盼望太阳的描写中,感受太阳是大家的;

b.太阳是大家的,人和人是平等的,各国人民要友好相处。

5.议一议:提出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

第二课时

感情朗读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说一说: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 想一想:每小节诗写了什么,全班交流。

练习背诵

1.练一练:用最快的速度练习背诵。

2.比一比:小组内同学互相背诵,比比准背得准确。

3.背一背:指名分小节背诵,其他同学默背。

交流感受

1.想一想:学习了这首诗以后,有什么感想。

2.谈一谈:说说自己的感想或收获。

3.说一说: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自由表述。

学习生字

1.记一记: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快速记住生字的字形,同桌之间交流。

2.教一教:请学生做小老师,教记字方法。

3.写一写:请学生自己先来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再来读读同步阅读中的《地球只有一个》这首诗歌,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