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1-23 19:04:09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新课内容。

1、引导看情境图,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图意。

2、听语境歌。学生学会语境歌。

三、教学声母jqx.。

j

1、读音:与“洗衣机”的“机”相似,教师范读,告诉学生读的方法。领读,学生体会练读,指名读。

2、字形及书写:看它的字形,编顺口溜帮助记忆:竖弯加点jjj。看j有几笔组成,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在书上描红。

qx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同上.

q的顺口溜:像个9字qqq。

x的顺口溜:一个大叉xxx,注意x的笔顺,先右斜,再左斜。

q和dp相比较:q-d,都是左边的半圆,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q-p,q像个9字,p像个反9。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字母卡片。

2、做找朋友游戏。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字母卡片:jqxuuml;。

2、在四线格内正确书写jqx。

二、教学jqx与uuml;相拼的书写规则。

1、出示幻灯片。演示过程:出示小熊;出示jqx;小熊摘下墨镜;小熊与jqx拉手。

2、教师边抽拉幻灯片,边讲故事。

有一天,小熊愚遇见到了好朋友jqx,高兴极了,赶忙伸出手,可是转念一想,不行,我戴着眼镜和别人拉手是不礼貌的,于是小熊赶忙摘下眼镜,先和j拉手,再和q拉手,最后和x拉拉手。(相机板书j-uuml;-ju、q-uuml;-qu、x-uuml;-xu)

3、指名说说juquxu后面是什么字母。

4、学生自由拼读。

5、指名拼读。

三、教学带调音节词。

1、出示:j-i-ji

(1)指名拼读,指名连起来读。

(2)看图理解词义。

2、出示:x-uuml;-xu

(1)指名说说xu中的第二个字母该读什么音。

(2)引导学生看图练读音节词huacute;xū。

(3)看图理解词义。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

2、读书上的音节词。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小鸟离开好朋友后哀伤的心情,唤发起学生热爱自然,爱惜生命的情感。

2、以本文为载体,学习本课七个一类字和一个二类字。

3、理解“聆听”、“究竟”等词语的含义。

4、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小鸟离开好朋友后哀伤的心情,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排课本剧。

教学准备:多媒体软件、照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一类字和二类字。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二、 师范读课文。

三、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 指名读课文

五、 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卡片

(2)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基础知识:

生字:

聆: L ling 左右结构 查耳字旁 组词:聆听 聆教 亲聆

融:R rong 左右结构 查虫子旁 组词:融合 融化 交融

戈: G ge 独体字 查戈旁 组词:戈壁 兵戈 干戈

伐: F fa 左右结构 查单人旁 组词:伐木 砍伐 伐树

斧:F fu 上下结构 查父字旁 组词:班门弄斧 鬼斧神工 刀斧

砍:K kan 左右结构查石字旁 组词:砍柴 砍刀 砍伐

吱:Z zhi 左右结构 查口字旁 组词:吱声 吱吱叫

锯:J ju 左右结构 查金字部 组词:锯齿 锯条 电锯

燃:R ran 左右结构 查火字旁 组词:燃烧 燃料 点燃

3:区别字:

燃( )据( )斧( )伐( )融( )

然( )锯( )釜( )代( )溶( )

六、认读二类生字 嘎(ga)

七、复习巩固生字

八、指导书写一类生字。

九、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生字,一字一行,组一个词。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软件,激趣导入。

二、教学新课: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的哪部分令你感动?找出来,画一画。

1、教学第一部分(1—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

思考: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了?

想象:小鸟唱什么歌?树会和它有怎样的对话?

指导朗读。

2、教学第二部分(6—9自然段)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部分。

思考:去年的树今年怎么了?

小鸟看到它的朋友,心情会怎么样?

指导朗读。

读了课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1、排练课本剧。2、搜集关于树木作用的资料。

第三节

教学内容: 1、指导造句

2、编故事、听故事。

3、教学“看图、读文、思考”。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指名读文。2、表演课本剧。

教学新课。造句:

聆听:细听

例句:学校里,我们聆听老师的教诲,一天天长大。

究竟:到底

例句:这只小鸟没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编故事、听故事。

1、发散想象:课文结尾省略的是什么?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1)小鸟为小火苗唱起了那支歌,小鸟唱到······

(2)小火苗听了小鸟的歌,想起了难忘的往事······

(3)小火苗听了小鸟的歌,想到从前的那棵小树又再生了······

1、学会聆听。

(1)听别人说话要有耐心,这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

(2)听别人说话要用表情回应。

(3)听别人说话要抓住主要意思。

(三)看图、读文、思考。

1、多媒体出示四幅图。

2、读文字。

3、你最喜欢哪幅图?

4、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说一 说、写一写。

去年的树

小鸟 唱歌

友谊

树—火柴— 火苗 聆听

四、板书设计: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会认“德”等12个生字。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探索未来的兴趣。

课前准备

有关宇宙知识的视频资料。

生字认读卡片。

趣味导入

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做过什么样的梦?给同学们讲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德,有一天他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梦。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好,我们来学习课文《阿德的梦》。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阿德的梦里有几件神奇的事情,都是什么?归纳总结,

板书:

火星旅游

定居月球

新型飞船

可视电话

掌上电脑

月球购物

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课文中的要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音。

汇报学习生字情况:包括字音,组词。

注意区别“型”和“形”。型,模型、新型。形,形状、形式。

系,多音字。系(xì),关系;系(jì),系鞋带。

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组长检测。

用生字软件检测生字认读情况。

合作学习,扩展知识

小组学习:先读一读课文,再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课文中讲到的科学知识(如可视电话、掌上电脑),在组内交流一下再向全班介绍。

汇报交流。(要求:先读一段课文,再说自己了解的知识)

你认为课文中写的这些事情会发生吗?说一说你心目中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巩固识字,练习朗读

老师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找出文中带这个生字的词语、句子,读一读。

指名分段读课文。集体朗读全文。

扩展活动

搜集各种你喜欢的有关未来世界的知识,大胆想象,设计出你想象中未来世界的样子。

汇报形式:图画、科学小品、手抄报等。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2》,改变了以往教材中单独学习单韵母i、u、ü及四声的形式,而同时出现了声母y、w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学习和认读。这样的安排,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减缓学习坡度,适应儿童学习认知的特点,增加对新知识的兴趣,我采取了以下步骤来完成教与学。

本课可采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i、u、ü”的认读和书写,第二课时可进入“y、w”及“yi、wu、yu”的认知学习了,具体措施如下:

一、童话引入,激发兴趣

在导入“y”和“yi”的新课学习时,我采用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导入新课:

星期天,小i(出示卡片i)一早醒来,就吵着要妈妈带她去欢乐谷游玩。小i的妈妈是大y(随机出示卡片y,指导读法)。大y妈妈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牵着她的手出门了,(这时出示音节yi),一路上,大家都和她们母女俩打招呼,称她们为yi(随机编顺口溜指导读法:大y小i一起走,还读i)。欢乐谷里的人真多啊!大y妈妈担心小i走失了,紧紧地牵着她的手,一步也不离开,所以“yi”是不分开的。

枯燥的内容,赋予极有生命的童话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yi”的四声在语言环境里的读法也是轻而易举的。

二、自编故事,积极参与

在第一步的激趣基础上,把学生分成4人学习小组,共同动脑,自编“w、wu”的童话故事,学生马上就能自如地编出相应的故事,还把读音编成儿歌:大w小u在一起,不分离,还读wu。但是在编“yu”的童话故事上,学生遇到了阻碍,这时,教师灵机牵引故事的上半部分:“小ü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没人带他出去玩,怎么办呢?小ü在家急得大哭起来……”故事的下半部,可让学生自由讨论续延下去。果然,就有学生初露头角了:

“y妈妈见了,连忙去叫小ü,小ü见了,咧开嘴笑了,把眼泪擦干,牵着y妈妈的手走了。所以,小ü和y妈妈在一起,两点也不见了,可以编作顺口溜:大y小ü在一起,去两点还读ü。”儿童的思维,儿童的语言,共同的参与,集体的智慧,当然有意外的效果。

三、动手操作,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各字母和音节的基本读音后,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游戏中巩固、加强、提高。

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反馈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说,学生动手拿卡片,如:

声母y,韵母i,音节yi。

声母w,韵母u,音节wu。

声母y,韵母ü,音节yu。

这个游戏可交替着进行,在动手过程中同时动脑,对相同读音不同意义的字母和音节的掌握,在卡片游戏中快乐地掌握了。

总之,拼音教学赋予教师的是情和智的统一与和谐,只要教师肯动心智,富有一颗童稚的心,定会事半功倍,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1、剖析教材;

2、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3、教学程序;

4、教法及学法指导;

5、作业训练;

6、板书设计;

7、说课小结。

一、教材简析

《苦柚》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讲的是一位小姑娘以低廉的价钱把柚子卖给一位老华侨,并如实地介绍了自己的柚子,还拒收老华侨的赠款,受到人们赞扬的事,反映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该课与《古井》、《峨眉道上》、《渡船》构成一个教学单元。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在学习本组课文时,要了解一边读一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要知道读一篇课文应该怎样一边读,一边想,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并逐步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由于本课内容多以对话形式表现,并注重人物外貌描写,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中重点词、句、段,联系全文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做人的道理。为下篇课文《渡船》的学习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实际是小学语文基本功的同义词。这个基本功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而且是两者的结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生字新词,会用“赞叹、崭新”造句。

2、体会人物外貌的描写,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经过,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学会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3、依照课文,学写对话,突出表现人物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上述四项教学目标,既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性。

教学重点: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全过程,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体会老华侨被小姑娘真诚所打动时说的两句话的含义。那两句话是老华侨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对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心灵的赞叹,要正确地理解和体会这两

句话的深刻含义,必须联系上下文,分析小姑娘言行并反复地品味,才能领悟到,所以把老华侨说的这两句话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精讲多读,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阅读教学法,并辅以电化教学,通过个人读、集体读、轻声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在品析训练中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教学过程

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科学地安排教学结构。我们讲读一篇课文,都要把握住教学重点,讲读时才能省时高效。一般说来,课文重点句、段(中心句、段)明显的,可以用直奔中心的讲读方法进行教学,《苦柚》的重点句是明显的,运用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合理而科学的,所以我讲读这篇课文时,一开课就直奔课文的重点部分--第5节至第25节。讲读了重点部分,然后比较粗略地讲读开头第1节至第4节和结尾的第26、27节,这种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突出了重点,也容易突破难点,主次分明,结构完整,又节省了教学时间。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直奔重点(第5节至第25节);再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2)解决思考练习1和3中(1)题,并且用“崭新”造句。

第二课时:粗略讲读开头的第1-4节和结尾的第26-27节,解决思考练习2和3中的(2)和(3)题,并用“赞叹”造句。

第三课时:复述课文,理清层次,把握结构,概括中心,总结写作方法,布置作业。

下面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这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围绕老华侨与小姑娘的对话,抓住关键的语句,巧设问题激发思维,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课文的中心以及人物的品质,然后再居高临下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品析语言,内化语言,形成语言的能力。

讲读时我紧紧抓住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一)以老华侨与小姑娘的对话为主线;

(二)以读代讲贯穿始终;

(三)语言训练贯穿其中。

关于主线,我抓住这样几个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

1、幻灯出示:一边读一边思考,“苦柚能变甜吗?”听对话录音,在课文中划出重点词和重点句。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句子反映小姑娘诚实,善良?针对这个问题,我又设计这几个小问题:

(1)小姑娘怎样向老华侨介绍自己的柚子?

(2)小姑娘为什么劝告老华侨少买她的柚子?

(3)从上面对话部分小姑娘的语言中,你觉得小姑娘是怎样一个人?

借助这些问题,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接着指导学生带着赞美的感情读老华侨拉着小姑娘的手连声说的那句话,体会老华侨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以问促读”是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熟读精思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好办法。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理解词句,分析语言为中心,加强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的以读代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层层深入,使语言训练步步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大纲提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那这个能力和习惯是如何培养的呢?当然要靠读书训练。所以大纲又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而语言分析法和朗读法是语文学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旨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这两种方法,抓住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辨析句子,改换句式等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在品析中加深理解内容,提高语言能力。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朗读法教学,加强读的目的性,通过读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和对人物美好心灵的感悟,这样也避免步入串讲串问,耗时低效的误区。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通过课文教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本课,我指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联系全文,理解人物形象,学习做人道理。以读为主,以问促读,贯穿全课时始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结合幻灯出示的迁移题,让学生试说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五、课堂训练与作业设计

语文课要借助字、词、句、段、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已是大家达成的共识。本课教学中,听的训练是--听对话录音,把握朗读的基调,听同学朗读,听清问题,听出精彩之处。说的训练是——在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时结合幻灯出示的迁移题,让学生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等。读的训练是——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教学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作业设计,写的训练——抄写生字、新词。解释重点词语“赞叹、崭新、郑重其事、意味深长”,并用“崭新”造句。

六、 板书设计

板书不在多,贵在精要。精要的板书就是力求使静态的文字和符号变成学生头脑中积极而有效的思维活动。这就是“静中有动”。我在板书设计时,抓住老华侨买柚子(也就是小姑娘卖柚子)这个重点,在教学中紧扣“买”和“卖”,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学生再具体看板书,可以立刻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图示,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七、说课小结

我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两个特点:

1、握住教学重点进行教学。体现教学的目标性和实践性。

2、把握住训练重点进行训练。有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全面训练。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