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1-19 16:36:57

第1篇: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作为整理与复习中的综合应用,“设计运动场”需要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如需要用到比例、面积、体积、周长等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感觉在本节课的处理上有以下成功之处:

一、开门见山 提出问题

活动开始,我直接提出设计任务,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型运动场,并明确要求:共设4条跑道,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m,每条跑道宽1m。以此为起点,引出后面的设计活动。

二、小组合作 探究问题

此内容共分三步完成:

(1)确定跑道的有关数据,绘制平面图。

设计运动场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教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确定。教材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了学生讨论合作的结果:①明确跑道的结构:跑道呈椭圆形,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长方形的长是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直径。②确定数据。长方形的长即直线跑道的长定为50m,由此可以计算出最内侧跑道所在圆的半径约为16m。③绘制跑道的`平面图。根据确定的数据,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平面图,一方面是设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圆、比例等有关知识。

(2)确定建造运动场的有关问题。

运动场设计好后,接下来需要考虑建造运动场的一些问题。如,运动场要铺多厚的煤渣;跑道上如果铺塑胶的话,需要多少钱;确定100m和200m赛跑的起跑线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这部分内容教材以对话和文字呈现形式,提出要考虑的细节和相关问题。

(3)完善运动场。

运动场的主体部分设计好后,还可以考虑在其中加设一些其他体育设施。

以上问题,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只是对一些关键点进行了强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

学生两极分化相当严重,部分学生还是习惯当观众,不敢大胆发言,把舞台留给那些好孩子。如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还需要我多思考良策。

第2篇: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设计运动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体积、比例尺等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虽然没有波澜,甚至没有点睛之笔,但我感觉到像这样的常规课实在,特别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压力,学得实在。我想这就是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吧!

第3篇: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设计运动场》是一节综合活动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知识的涵盖量很大,包括平面图形、比例尺、体积和面积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可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提升。为了教学方便,在课前我搜集了一张运动场平面图,上课的'时候直接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开始,对整个运动场结构特点学生还是能够理解,也能求出场内面积和周长,后来到了求跑道,问题出现了,这个时候半径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许多学生都产生了疑问。我就借助于多媒体,把图形放大,帮助他们理解半径的变化,学生也恍然大悟。我也感觉到多媒体给我们带来的教学帮助《设计运动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体积、比例尺等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虽然没有波澜,甚至没有点睛之笔,但我感觉到像这样的常规课实在,特别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压力,学得实在。我想这就是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吧!

第4篇: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设计运动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的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积和体积、比例尺等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确定起跑线,起点和终点。还有每个跑道的'起点的不同,分别在前移多少米的问题。用煤渣铺厚20厘米用多少材料,如果每立方米煤渣170元,共用多少钱的问题,单位的统一。让学生一一解决。然后交流。掌握方式和方法。

回顾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互补。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压力,学得实在。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