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9-12 07:56:10

第1篇: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陈太丘与友期》处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25课,语文第一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宏观的全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第一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情感与态度: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四篇古文,由于我班学生基础差,如何教学,促进学生学好本文,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是老师思考的重点。

三、说课型定位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古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突出探究性。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法

阅读法读时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探究法交流读时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五、说学法

朗读法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熟读背诵。

合作法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所探究的点,进而形成开放式话题。

六、说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活动目的

导入

导语引人

展示课题

渲染气氛,促使学生思考

整体感知

范读,引导学生勾画重点词语

1、听朗读

2、自主学习课文

3、朗读,

4、掌握重点字词

5、初步疏通文意

6、复述课文

7、表演课文

1、出示教学目标

2、多媒体显示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3、多媒体显示补充省略部分的意见,并作强调。

生自主读文,独立解决问题,师引导讨论解决,并总结解决字词的方法。生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评价,老师指导点拨,统一意见,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分析质疑

提出问题

1、小组讨论

2、集体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3、指导背诵课文。

1、出示问题

2、多媒体出示无标点的原文

在学生再三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指导学生掌握背诵古文的技巧。

合作探究

1、老师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质疑。

2、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点拨。

1、学生讨论,提出可探讨性的问题。

2、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老师点拨。

3、请学生谈谈从这则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归纳出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参与讨论,以便掌握情况;老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归类。老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争辩,不一定要求统一对问题的认识。

拓展训练

1、完成表格。

2、阅读《世说新语》里另一个故事,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拓展训练

巩固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同时适当的扩大知识量,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设计说明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将“礼”、“信”和《论语》联系起来,体现了文章中人物思想之“本”,使学生对“儒家”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做到深入浅出。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就不会因为只解决一篇短小的文章显得单薄。

2、去掉文章的标点符号,还古文之原貌,请学生朗读。这一设计使学生更多的认识了古文,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反应较好,较新鲜。

3、对于课文的研讨,设计由学生自己讨论出问题,再讨论解决问题,突出体现了两个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强调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符合课改的要求;而老师参与讨论,并适时点拨、引导、小结,体现了师生交流,由于学生是在没有框架的情况下发问、研讨,这就对起引导作用的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学生课本剧的表演,使学生对本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学生的主体性。

5、花较短的'时间,请学生谈谈学习的感受,进入文本,再从文本中走出,高于文本。这一设计,看似简单,却在整个课堂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没有了老师最后“力尽声色”、略显乏味的小结,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使整个课堂凸现“学生为主体”这一特点。

6、作业的设计,讲究了课内、课外的衔接,讲究由浅到深,讲究运用、积累知识。

附:板书设计

对话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 对话的过程:友人发怒,元方对答

对话的结果:友人惭引,元方不顾

第2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天起,他们就用好奇、搜索的眼睛,欣赏着妈妈的笑脸,甜甜的布娃娃,悠悠的蓝天和五颜六色的玩具,这些都给孩子带来了无比愉悦的心理体验。再长大些,他们就带着这架“眼睛摄像机”到公园、到动物园、到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去游览,更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眼睛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可是,有时眼睛还会带给我们错觉。

如:旋转的理发店标志灯、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吸引了一双双惊奇的眼睛,难道灯也在长个子、霓虹灯也会跑步、做游戏吗?《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了中班的科学活动《眼睛变魔术》,本活动是根据北京教材中心“爱护我自己”之活动一“保护小眼睛”所设计的延伸活动,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

活动目标:

1、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对错觉游戏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重难点:

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并能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二、说教法

本次活动教师将以关怀、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并运用游戏、演示、提问、操作等方法,努力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有新奇的发现,获得情感和探究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孩子是天生的发现家,生活环境中点点滴滴的变化都逃不过孩子敏锐的眼睛。活动中,幼儿通过看看、说说、玩玩,探索发现教师提供的错觉游戏材料,感受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索的欲望。

四、说活动程序

在以往的活动中,幼儿已充分了解了眼睛的保护方法。本次活动将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四个环节来组成。

第一环节:即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将以轻松、愉快的“指指点点”游戏,引入课题,使孩子自然进入活动状态。

第二环节:教师将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为幼儿变魔术,在“变、变、变”的神秘气氛中,快速地变出一束色彩鲜艳的花来吸引幼儿。这时我适时引导并提问:我变出来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我变出来的是一束花呢?(引出眼睛),接着,我将进一步提问:我们的眼睛都有什么用呢?你的眼睛看到过什么?此环节重在使幼儿了解眼睛的作用并发散幼儿的思维,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产生“放眼大自然,世界真精彩”的美妙感受和情感体验。

第三环节:教师以诗一样的语言,总结幼儿看到的现象,向幼儿提出疑问,顺利向下一环节过渡,“看见花儿红的是眼睛,看到叶儿绿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一定没错吗?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教师适时出示图片)以疑问的语气发问:这幅图片上有两组圆,这两组中间的两个圆是一样大呢?还是一个大?一个小?这时,孩子可能说一个大,一个小,我就采取比比看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喔!原来两个圆是一样大的,这时,教师将以肯定的语气告诉幼儿,这就是眼睛给我们造成的错觉,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眼睛看到的错觉。接着我继续请幼儿观察花瓶图片和转筒,请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继续体会错觉现象。这时,孩子们的操作探索欲望已被充分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玩一玩、试一试,难道眼睛真会看错吗?从而顺利进入下一环节:操作、探索、发现。

第四环节:探索、发现。我是这样引导的,“眼睛还会变魔术呢?老师准备了许多有趣的玩具,请小朋友动手玩一玩,用你的小眼睛去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现什么?教师逐一介绍操作材料,然后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发现。之后,我请幼儿悄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大家一起来谈谈自己的发现,共享错觉游戏带来的快乐,体会眼睛看到的奇妙感觉--错觉。生活中也有许多错觉现象,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感受,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接着,我请幼儿欣赏生活中有关错觉现象的录象,并和幼儿进行交流。

活动的结束部分

我是这样设计结束语的:“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错觉现象,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在轻松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愉快离开活动室,满怀一双双探索、求知的眼睛去发现、寻找现实生活中的错觉现象。活动以开放性的谈话,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第3篇:说课稿

说教材: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说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的设计,首先是质疑课题,根据问题再解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声像资料等制作课件,鼓励学生课外自己主动搜集资料,目的是希望补充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轻松地读、想、说、划,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说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手段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医护人员的高尚品格。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重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医护人员的高尚品格。

说学情:

非典离孩子们已很久了,对于那个特殊的时期他们感觉很陌生,这对理解课文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说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口罩、歌曲。学生:有关“非典”的资料、橡皮泥、彩笔

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口罩和医护人员工作的多媒体课件

[导入富有生活气息,旨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真切感受。以聊天的形式将学生轻松的带入文本,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二、新授

1、整体感知

(1)读课题,学生质疑。

(2)带着“怎样的眼睛”这个问题把课文读通顺。(板书:美丽动人)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那么,从课题质疑一下子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带着问题边读边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2、精读课文

(1)再默读1-2节,划出有关的句子。再结合资料库的信息帮助理解为什么眼睛美丽动人?

[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后,并收集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积累了一定的形象的感知,再次阅读课文,使文本的内容更鲜活了。]

①为什么愤怒?又为何如此冷静?(播放多媒体课件)

②有一些医护人员在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媒体展示:王晶等。背景音乐)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