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说教材:
这是《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中学生将认识这两种机械,并通过用测力计测量、比较的方法研究滑轮的省力情况。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希望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也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所以《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第一课时必须由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探究验证,从而进行观察,发现问题、总结结论,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说学情: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定滑轮的位置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但只要留心也能观察到,(现在建筑工地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在课前要搜集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升国旗实例出发引出定滑轮,最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说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科学概念: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动滑轮作用与定滑轮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5.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说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选择必须对学生有启发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根据本课知识特点,根据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2、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渗透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制定的三维目标,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1、回想星期一升旗情景。你注意到了吗?升旗手轻轻拉动绳子,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高空?(学生回答:有滑轮)
2、(出示课件)细心观察的学生发现,原来在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你知道这个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吗?(板书: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3、(出示课件)定滑轮的定义:像这种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科学探究
(一)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 (学生猜测)
2、请小组长领取实验器材。
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
请各小组参照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讨论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各实验组汇报实验方案,全班分析讨论并改进,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案。如下: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时所需的力的大小
链接定滑轮,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测出所需的力的大小
比较两次用力的大小
4.演示实验
5.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6、汇报交流:通过实验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学生用数据分析总结 多叫几个小组汇报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7、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定滑轮有哪些作用?(结论: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二)研究动滑轮
1、(出示课件)提问:“图片中的这些滑轮是定滑轮吗?”(不是)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指导学生从定义去认识并判断滑轮的种类
2、动滑轮的定义:那他们是怎样转动的?(板书: 随重物一起移动)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常使用这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你能给取个名字吗?(板书:动滑轮)
3、猜测:你认为动滑轮的作用和定滑轮的作用相同吗?(不同)会有哪些不同呢?(学生猜测)
4、反问学生:你们猜得就对吗?(学生说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请各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概括。
(1)组装动滑轮。将细线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重物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2)用测力计测量将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测力计测量将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大小。
6.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完成书中表格
7、交流发现: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用数据说明)
小结: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8、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定滑轮 优点:改变用力方向
缺点:不能省力
动滑轮 优点:省力
缺点: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三、学以致用,寻找生活中的科学。
1、谈话:同学们你能举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吗?
2、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选择使用动滑轮?(搬运较重的货物时就选择动滑轮,想站在地面上把较轻的物体搬运到高处就选择定滑轮。
3.引申的问题:要把一堆重800斤的石板运到5楼的建筑物上,你会用什么样的滑轮?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请各小组组长迅速把器材分类整理好归还老师。(教师清点器材,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
第2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自然引出“宽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螺帽,比较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明显提高。第二部分: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要求他们用感受尺子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发展规律,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实验,能积极分析并善于发现引起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各因素,能根据实验经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不断改进实验。能通过采集实验数据和实验验证等手段展开科学探究。
2、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乐于探究不同厚度的纸和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乐于通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完成实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亦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3、科学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和宽度可以显著提高纸条的抗弯曲能力。并能理解横梁平放和竖放的道理。
三、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纸的厚度、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教学关键: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
四、设计理念及基本思路:
本课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将实验探究、解决生活问题与课外延伸三部分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逻辑化、序列化、生活化、活动化。激趣引入部分:首先安排教师的演示实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引出纸条抗弯曲能力的因素也为引出课题做准备。自主探究部分:三组自主实验的设计,完全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服务,用填表形式展示实验结果,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合作,积极汇报,得出比较科学的数据。解决生活问题部分,出示建筑图片,目的是将学生的视角引向生活,让他们感受生活与科学的联系,又一次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体现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五、关于小课题的落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而实验能力正是创新能力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科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一直是科学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具体的问题有:实验材料难准备,学生实验难驾驭,小组讨论形式化,种种问题制约着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为科学课研究的小课题显的尤其重要,本节课中为了落实这一课题,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注重实验材料的收集与保管,填充与更新,发动学生备齐实验材料做好实验的前提保证。
2、注重制定明确具体的实验要求,起到约束学生有序实验的作用。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组设置了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观察员,最大限度的使每位学生有事做,有问题想,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
4、注重实验设计的目的性,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的效果:一节课中,如果实验没了目的,那么学生实验便乱了方寸,更别谈实验的有效性了。本节课我共给学生设计了四组不同的实验,目的各不相同,第一组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对比试验要控制的条件,抓住这一关键,紧扣这一核心,就为后续实验打好了基础,铺好了路,第二、三组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实验,通过这2组实验使学生看到宽度、厚度的增加能明显提高抗弯曲能力这一现象。感受尺子不同方法的放法让学生明白横梁为什么立放的道理。使科学道理回归生活。这些实验的设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目的性强,循序渐进的把学生带入了探究的天地。
第3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认识物体的科学方法。
2、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3、知道什么是液体?
过程与方法
1、会利用多种感官从多种液体中找出水。
2、能利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敢于合作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水的各种性质。
难点:选择器具将水运到远处的空桶中。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器材:空果冻盒4个、牛奶、糖水、酒、水
2、演示器材:塑料袋、不同形状的杯子4个
3、游戏材料:小杯子1个、长短不一的接水管2根、塑料桶2个、秒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认识水的重要性,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知道动物、植物的生存离不了哪些东西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课题并板书:观察水
二、分组找水、了解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把认识物体的经验上升到用科学方法的层次,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1、谈话: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四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是水、糖水、酒和牛奶,可忘了贴上标签。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给它们分辨出来并帖上标签吗?
2、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1)先在小组内讨论使用什么方法。
(2)观察过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贴上标签。
3、学生讨论、汇报。
4、教师引导小结:
先用眼睛看找到牛奶,再用鼻子闻找出酒,最后用舌头尝分辨出水。这里我们用到了认识物体的常用科学方法:看、闻、尝,当然还可以摸。但以后要注意,在不了解物体时千万不能随便闻、尝、摸。(板书: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用手摸)
5、谈话:我们大家都找出了水,可依据水的哪些特点呢?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分辨出的水,把你的观察方法和结果写下来。
6、学生组内观察并记录。
7、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并板书: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三、实验演示,认识液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1、谈话:现在请大家观察讲桌上的四杯水,都是什么形状的。把你的结果写在书上或画在书上。(出示装满水的不同形状的杯子)
2、学生观察汇报。(水可以是各种形状的,取决与盛水的容器形状,也就是水本身是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板书:没有固定形状)
3、谈话:是这样的吗?我们在来做个实验。
4、演示说明:将杯子中的水倒入塑料袋中,并利用不同的方法变化样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塑料袋是正方形的则水是……;如果塑料袋是球形的则水是……;如果塑料袋是像小猫一样则水像……。
5、将塑料袋弄个洞,让水流进容器。
6、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水在流动。)还有哪些物体是容易流动的呢?
7、根据学生回答后板书:容易流动
8、小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容易流动的物体叫液体。(完成板书)
四、团结合作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快乐,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1、谈话: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出示物品,提出要求:哪一组能把这个塑料桶中的水运到另一个塑料桶中,当然不能直接倒。)
2、学生分组讨论方法。
3、全班汇报(用管子吸、用小杯子舀)
4、哪一种方法好呢?
5、分组近距离演示,测时间。
6、距离较远,哪种方法快呢?学生预测后再试一次。
7、小结:近距离用杯子舀的快,远距离用管子吸的快。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补充。
第4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认识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陶瓷等。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点。
2.能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通过调查发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培养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观察和辨认不同材料做成的餐具。
教学难点:能辨认不同材料的餐具,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不同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不锈钢碗和勺子、陶瓷碗和勺子、塑料碗和勺子、木碗和勺子、纸盒子
教师准备:不同材料的餐具、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准备好的餐具,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那么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课题《不同材料的餐具》板书
二、观察餐具特点
1.各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知道呢?学生分组带着问题对四种材料的餐具进行观察,提示学生可用手敲,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方法。
2.学生小组边观察边进行讨论
3.汇报:你们的观察结果是什么?这些餐具都有什么特点?
4.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用科学用语,并总结、讲解。
5.拿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填写活动手册。
三、做游戏巩固练习
1.“神秘的盒子”游戏。只能描述餐具或材料的特点,教师回答“是”或“不是”,最后猜出盒子里的餐具是什么。
2.根据之前总结的四种材料的特点,说一说用这些材料做碗和勺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四、交流和总结
提问:四种材料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总结。
五、作业
1.回家可以和父母继续做“神秘的盒子”的游戏巩固练习。
2.可以在家里在找一些别的物品观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六、板书设计
不同材料的餐具
材料特点
不锈钢碗反光光滑、坚硬
陶瓷碗光滑、坚硬
塑料碗光滑
第5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一、主题确定
我们确定了以教科版科学四上教材《天气》单元为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以学生实际观测、记录分析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能力为主题的教研课题。
本次四位一体教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课题制定阶段;课题实施阶段;课题延伸及成果展示阶段。《我们观察到的天气》一课,是我们对第二阶段中开展关于云量、风和气温方面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汇报。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具备了初步搜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证据,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而《天气》单元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的关于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对一段时间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的统计和分析,还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可以真正提高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一段时间内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过程与方法:对一段时间内收集到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对一段时间内观察到的天气信息(气温、风向和风速、云)以各种形式进行汇报。
2、难点: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主要活动方法分析
本课题探究以对观测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加工整理为主要研究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和分析交流。重点解决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问题。采用的具体活动方法有:
1、数据记录法:
学生每天记录电视或报纸中天气预报内容,利用所学的天气符号画在自己的《天气日历》中;在每天跟踪记录天气的过程中,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天气是在不断地变化着,激发研究天气的兴趣。
通过参与观察的途径,采取小组合作用学生们的感官和自制的观测工具对天气现象进行持续观测,获得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同时进行较全面的`记录,用以作为感知和分析秋季天气变化特点的依据。
2、资料查询法:
通过上网、查资料、询问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与学生自己观测到的天气现象进行对照,加深学生对天气现象的理解。比如:只依靠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在对云的认识上,学生很难区分拍摄到的云属于那个种类,这时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不同种类云的相关图片,与自己拍摄到的关于云的图片相对照学生不但能区分不同种类的云,还对不同种类云预示不同天气有了更深的理解。
3、持续观察记录法:
对一株植物、一种动物以及周围的人群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进行观察,利用文字、图片加以记录,感受秋季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4、数据统计分析法:
利用柱状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对这段时间里观测、记录到的有关云量、气温、风力和风向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学生生活地区天气的概括性认识。
六、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
此次教研活动要求学生对较长一段时间的天气进行观测、记录,由于学生对于观测方法、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难免在实践观测中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对每一天布置的内容第二天都及时的检查,发现问题团队成员集体讨论,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最佳方案。而后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在过去一段教研中对一下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各个小组同一时间的温差较大。
分析原因
1、测量的位置不同,有的在向阳、无风的地方气温就高。
2、温度计质量差、不准确导致较大误差。
3、读数时生没有水平视线看读数,读数据方法错误。
4、发现有的小组没有实地观测,只是凭感觉确定温度数值。
应对策略
1、在背阴的地方气温就低。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必须在背阴、通风的地方测量。
2、教师对每一组的温度计进行检查,更换误差大的温度计。
3、教师又重新演示读温度计的方法。
4、教师及时进行纠正,教育学生必须用科学的数据说话。
5、教师再次重申测量的时间分别为7:00—8:00、12:00—1:00、2:30—3:00、4:00—5:00。
(二)不能准确的确定风向、风速。
分析原因
1、观测地点选择在了建筑物中间或高大植物附近。
2、风向标、风速旗制作不规范。
3、观测时风向不定。
应对策略
1、带领学生选择空旷地带测量风向、风速。
2、指导学生选择符合教材要求的材料制作风向标、风速旗。
3、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并指导学生测2分钟之内保持时间最长的风向就是本次要测的风向 。
(三)数据加工整理和分析不够“准确”和“到位”。
分析原因
1、受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的影响,使得我们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流失了许多宝贵的资源和成果。
2、个别学生不能持久、认真地进行观测、记录,应付了事。
3、学生观测、记录、数据整理、分析能力不强。
应对策略
1、提供给学生有结构材料。
2、课堂上教会学生观测、记录方法;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课后和学生一起观测,对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3、对学生制作的图表及时检查、评析,指导学生对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在整个前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对天气进行了一定时期的实地观察、记录并利用所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这些活动使他们懂得了用科学的数据可以证明天气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能力。
第6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难点:提出问题从中筛选出问题并制定方案进行研究。
三、教学准备
透明胶带、指纹卡、白纸、表格、放大镜、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看画猜疑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谈话:在上新课这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幅画。猜猜这都是哪些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说说你的理由。
2.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许多信息,可用来辨别不同的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3.揭题: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指纹。(板书课题:奇妙的指纹)
(二)搜集指纹
1.指纹奇妙吗?奇妙在哪?说说你的理由。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吗?(记录问题)
2.既然我们想对指纹进行研究,怎样把指纹展示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3.老师展示拓印的指纹,共同探讨制作方法及注意示项(课件出示活动建议:不要反复按、不要移位、不要涂太多铅、把手擦干净。)
4.请同学们在指纹卡上按顺序印下自己两只手的指纹。
(三)小组研究
1.看,同学们的指纹卡真像一幅艺术品。在我们这节课上,利用你们的指纹卡
可以解决哪个问题?
2.好,现在就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自已想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出示研究记录表)
3.小组讨论,汇报
4.全班评议修改方案(评议团要边听边思考,他们这组的研究方案可行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5.小组确定方案
6.小组活动。如果有说不清楚的,可以画下来。
7.小组汇报: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8.有哪组研究了指纹的样子吗?展示交流
9.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可以把指纹大致分为三类。(课件出示)板书
10.师:同学们研究的真仔细,看来指纹真的是很奇妙。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指纹吗?
(课件出示:指纹保险箱、指纹考勤机、指纹锁、指纹鼠标、指纹优盘)
11.教师介绍利用指纹破案的案例
(四)课后探究
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已经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指纹不仅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画出许多妙趣横生的画,这一切都要你们去发现。
小学二年级科学说课稿范文三:动物怎样生活
课堂回放
上课铃响后,同学们手里拿着记录表,有序地走进不一样的实验室里。当同学们发现桌上栩栩如生的猫的标本、鱼缸里活泼可爱的金鱼和乌龟、鸟笼中上窜下跳的鹦鹉、青蛙和蜻蜓生动形象的图片后都禁不住地叫起来,由衷地喜欢上了它们,对它们的观察、了解更为迫切。
为了保证观察的时间,同学们按照个人喜好自主的结合为六个研究小组,以获得充分的对一种动物的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观察,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秘密。
“说说你们发现了小动物的什么秘密?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作补充。”
观察猫的人数最多,虽然给他们提供的是猫的标本,但同学们平时对猫的了解颇多,发言很踊跃。
“我们看到的是只黄猫,它身上有厚厚的毛,很浓密,手摸上去很光,很柔顺,很舒服,还掉毛呢。”
“是啊,这标签上写的是1999年做成的标本,时间好长啦。”
“这个猫标本的皮毛是真的吧?”
老师点点头,说:“大家说的是猫身体上的一些特点,关于猫的身体构造特点还有补充的吗?”(引导学生由平时凌乱、无序的观察到科学探索中的“有序观察”)
“猫的眼睛白天眯成一条线到了晚上会很亮,是为了能抓住老鼠,。”
“猫的胡须还比较长。”
“猫的尾巴总喜欢向上卷起来,卷成一个圈。”
“猫的鼻子总是湿湿的。
“其他方面有什么补充吗?”
“猫还会上树,爬得可快了。”
“猫上房子也很快的。”
“我知道猫爱吃鱼和老鼠。它每次发现老鼠后很快地抓住,不是立刻就吃,而是故意让它跑了再抓,和老鼠玩玩,然后再躲起来吃。”
“猫也有脾气,高兴时就跳到你的身上让你抱;不高兴时,就躲起来。
“猫吃饱了,喜欢玩线团,在筐子里玩。”
……
“我们小组观察的是乌龟。我想问一下,这只乌龟是老师您养的吗?”
“不是,是四(2)班陈泰宇同学养的。继续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它生活在水里,身上有一个壳,上面有些花纹,身体不算大。有四肢爪子,还很坚利。”
第7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说教材
热胀冷缩是指物质遇热膨胀和遇冷收缩的性质。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有些水泥路在冬天的时候会裂开;茶壶里满壶的水在烧开时会有水溢出来等等。热胀冷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乒乓球踩瘪了,可以浸在开水里烫一下,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变大就会重新鼓起来;果酱瓶的铁盖子拧不开,我们只要把瓶子倒过来放在热水里浸泡一会,玻璃瓶和铁盖子放在热水里都会膨胀,但是玻璃膨胀小,铁盖子膨胀大,瓶口和铁盖子之间的缝隙就会变大,瓶口就容易拧开了。一般物体都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是有些物体不是变化比较小,我们很难看出来;有些物体变化比较大,可以用肉眼就能看出来。
中班的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不断增强,他们会很惊喜地发现这个世界很神奇:为什么袋鼠爸爸会生孩子,我们的爸爸不会?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外星球有没有和我们一样的小朋友?等等。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提出的问题也都是以“为什么”为主,他们关注现象,更关注现象后面的科学道理。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究周围的世界,他们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中班孩子对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有遇到过,但是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经验还不是很系统,很科学,因此在中班开展“热胀冷缩”的科学探索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整合、梳理、提升这方面的知识经验,还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理念。
●说目标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教学活动内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积累热胀冷缩的经验。
2.知道热胀冷缩与生活的关系,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其中“发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积累热胀冷缩的经验”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我将提提供各种操作材料,在活动中通过幼儿猜测、操作、记录和交流来解决重难点。
● 说准备
根据活动的目标,我提供人手一份的瘪乒乓球三个、杯子三个、记录纸一张,每人两个笑脸贴纸,大记录纸一张,ppt
1.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瘪乒乓球、杯子,是为了让幼儿进行实验,感知热了能使物体膨胀的现象,这份材料很好地体现了《纲要》所提倡的“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让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记录纸的设计很简单,但是它的提供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记忆实验的结果,让孩子有据可证,更让幼儿学会尊重科学的实践和真理。
2.笑脸贴纸是让幼儿将自己的猜测或是实验结果展现在大记录纸上,便于教师和同伴的统计。大记录纸可以将幼儿的猜测和操作结果进行汇总,便于幼儿直观地了解同伴的想法和实验结果,并便于更好地进行相互交流。
3.Ppt的内容是由一个生活录像短片“怎么办”和“热胀冷缩在生活中应用”图片组成的。录像短片是为了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图片是为了帮助幼儿扩散思维,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说过程
第一个环节:引出课题
采用看录像短片的形式,将生活中现实的场景展现在幼儿面前。通过一个小朋友的困难,激发幼儿帮助他的愿望,继而激发幼儿想出各种办法使乒乓球变圆。通过这一个环节幼儿的交流,教师能较好地了解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
第二个环节:猜测实验
通过幼儿的猜测,让幼儿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在同伴和教师面前,允许孩子出错。
接下来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崇尚科学,形成让事实来说话的观念。当然,实验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变化的过程,需要孩子仔细观察,从而发现“热胀”的现象。
通过记录实验结果,让幼儿尝试简单的记录方法,学会看简单的记录表。
在交流中,让幼儿了解同伴的想法和经验,促进幼儿间的交流。
教师的小结是对生活现象的科学提炼,让幼儿初步感受科学的严谨性,了解物质的这种现象是“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三个环节:讨论交流
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让幼儿对自己观察到的生活进行表达,教师能从中了解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也能引发幼儿对生活更积极地观察和探究。
通过ppt的展示,图片的直观性更能让幼儿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这么广泛,科学无处不在。
第8篇:小学科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物质的变化》。本课是属于物体与物质范畴,针对六年级这样高年级的学生展开教学的,学生经过“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来进行这方面的学习,物质的变化主题已进入第三层次,通过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到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学生对于一些物质存放久了,就会发生变化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认识和知识储备,比较熟悉物质不是一尘不变的,都是存在变化这个观点,但对于这些变化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科学上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分类等等在系统认识上还是比较模糊的。
为此我从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科学探求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 能用简单器械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纪录。
4、 会查阅书刊及利用其他信息源。
5、 能反思自己的探求过程,将探求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6、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科学知识:
1、 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2、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想知道,爱提问。
2、 愿意合作与交流。
3、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4、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六年级的学生对学“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解释事物现象方面会有更多自己的见解,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想探求的问题,并能运用实验、观察等手段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绝对不希望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却更希望老师能跟着他们“走”,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就更注重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营造一个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毫无压力下,从学习研究中充分抒发自己的见解,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我将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认识典型的化学变化作为本主题的教学重点,而将通过实验探求物质变化的秘密应该是学生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
本课我安排3教时来完成,我将为学生准备必要的媒体资料以及实验所需要的实验用品等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本课的学习活动。
本主题可以分为三各部分,每个部分一课时。
第一部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变”来“变”去的盐,认识可逆的变化,认识青铜器的生产,制造蜡星星等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这是什么变化,科学定义这一类变化——物理变化的根据。
我打算采取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他了解到向盐这样变来变去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以及物理变化的特征等等,培养他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能力以及学会搜集整理所学知识的得出结论的能力。
第二部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常见的铜生锈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小组的质疑方式,让他们从各个方面了解到金属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并试着自己得出如果是一种化学变化的话,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培养他们合作交流自主设计实验这样的能力。
第三部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看燃烧的蜡烛,让学生知道化学变化会伴随着什么样的典型特征。通过这些典型的特征变化,联系生活中的其它变化,最终得出:只是形态上的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我打算采取利用科学欣赏的形式再现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拉瓦锡的实验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画的形式对研究物质在燃烧中会发生哪些变化有直观的印象,探讨在此过程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原因,对以后进行实验重复验证蜡烛燃烧的变化,有着积极的暗示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的形式,让他了解到科学的结论具有可重复验证,培养他们今后养成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因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倡导以探究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实验的过程中既可以使其对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有了直观地认识,同时又可以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过程中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于以后养成通过实验自主探究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习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下面我就从教学过程方面来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根据学生的经验以及兴趣爱好围绕“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首先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 “活”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多地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的机会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第一课时:“变来变去的盐”需要为学生准备:酒精灯,蒸发皿,烧杯等,“煮海为盐”、“青铜器的制造”的教学的短片。
我的意图是先通过问题“我们知道盐能溶解在水里,溶解在水利的盐还能‘变’出来吗?”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前经验,积极的根据生活经验积累进行猜测:得出盐水是能变回盐的。如果学生在此遭遇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回想水的汽化现象”给学生进行提示。此时再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自己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媒体出示中国古代人“煮海为盐”的历史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和媒体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分离水与盐的方法和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演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酒精灯学生生活中不常见,又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实验操作,同时考虑实验的安全性,为了更有效率的进行实验所以由教师演示规范,再让学生通过小组通过合作实验进行学习。他们会发现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提取出来,这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继而进一步思考最终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变化过程是可逆的。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变化过程的相关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可逆变化的认识,并且做好资料的记录和整理,养成实验中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并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通过青铜器的制作过程的录像资料简介以及如何利用可逆的变化之作蜡星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的意识。
第二课时:失去光泽的铜镜,我将为学生准备铁丝、细砂纸、吸水纸、白磁盘,出土铜镜的短片等
铜镜失去光泽,铁钉上锈等金属生锈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事,关键是如何了解他们上锈的秘密。我通过录像短片让学生直接思考,来预测原因,在此基础上考虑怎样提高实验设计比较金属生锈与否的实验,深入到它们的里面,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概念。通过进行对比实验进行研究,通过金属存在的环境差异,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因为此实验当堂课不能完成,所以此时教师可以延迟评价实验的结果。
我的意图是在学习过程中有竞争才有进步,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使他们的探究热情空前高涨,争相尝试各种方法。学生的实验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给予肯定,从而使学生明白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多种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了科学的探究能力,获取了知识,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生锈的铁和铜等让学生了解铁与铁锈、铜与铜锈的区别。这个地方学生可能从很多方面进行比较,比较杂乱且有的毫无价值,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表格让学生从颜色、光泽、软硬等方面进行重点观察,让他了解到这种变化是产生新物质,并不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为以后第三颗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根据金属都会生锈的现象,以及生锈的秘密,回想在生活中人们是怎么来处理金属生锈的问题的,让科学回应于生活。此时可以通过补充这方面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防锈措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铜镜失去光泽是一种可以看得见的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而生活中很多的化学变化人们不容易察觉,所以在第三个部分设计了常见的燃烧现象让学生进行分析。
第三课时:蜡烛的燃烧,我要为学生准备:蜡烛、烧杯、澄清石灰水等、拉瓦锡实验的短片
蜡烛的燃烧非常常见,但越是这样人们越有可能认为是理所当然而不去思考他所蕴藏的科学含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的设计意图是:先通过一个问题:“在生活中的常见的燃烧的现象,就以蜡烛燃烧为例在此过程中,蜡烛燃烧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燃烧前和燃烧中蜡烛的变化,猜测燃烧掉的蜡烛变成了什么。在此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果失火了,应该赶快用湿毛巾来灭火。之后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如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方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实验:
(1)罩一个烧杯与燃烧的蜡烛上方,看烧杯有什么变化
(2)罩一个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看烧杯有什么变化
(3)用一个白瓷板置于燃烧的蜡烛上方,看白瓷板底部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考虑燃烧掉的蜡烛是不是什么都没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质疑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然后通过录像重放当年拉瓦锡验证的燃烧的实验,通过这样直观的实验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燃烧的本质。了解到燃烧会产生新的物质。同时让学生结合前面的所学拓展了解还有那些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通过前面的学习,让学生在所学基础上讲物质的变化的种类进行分类:
一类像盐水转换为盐那样,是可逆的变化,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一类是像金属生锈和燃烧现象一样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让学生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是否产生新的物质。这样就将普通常见的现象总结成为一个普通的规律,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科学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仅仅从课堂上来解决问题,所以我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收集有关物质变化的资料,让学生回去完成。因为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的能力也是科学课所必备的,在下一堂课进行交流汇报和讲评,这样就使科学课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同时也为下个单元整理信息,让我们更有效的学习,作铺垫。
出示板书设计。
物质的变化
盐到盐水:可逆的变化 物质形态发生改变,不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
铜生锈
铁生锈 :不可逆的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燃烧
我的设计是从现象到本质,让学生清楚物质变化的分类依据。
以上是我对《物质的变化》这一主题的教学思路,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