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于幼儿的生活。公交车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大部分幼儿有过乘坐经历。我们也经常看到公交车上有很多危险或不文明行为,有必要帮助幼儿正确认识,提高文明意识。同时正逢今年我们昆山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行动中去。幼儿园纲要也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以此为指导,我设计了本次中班社会活动《送娃娃》。)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材分析,我从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在情境中了解乘公共汽车的基本规则,增强文明意识。
2.通过扮演角色、结伴游戏,体验遵守规则的乐趣。
(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在:了解乘公共汽车的基本规则)
二、活动准备
为了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内容,达到活动目标,我从物质、经验两方面做了准备:
1.物质准备:公共汽车模型一个;斑马线、红绿灯场景;《乘公共汽车》课件;幼儿操作卡片
2.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斑马线、红绿灯
(精心准备的物质材料为幼儿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氛围,提前的知识铺垫能使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更高。)
三、活动过程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活动过程,共有三个环节:
(一)自主协商,分配角色?——选选、演演,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情境游戏),了解规则??——(玩玩、说说,感知乘坐公交车的规则)
(三)(总结提升),(拓展思维)——听听、念念,。感受遵守规则的快乐。
第一环节,自主协商,分配角色
(1)首先让幼儿在门口集合,引导语:小朋友们,平时你们是怎么来幼儿园的?,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2)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做爸爸妈妈,乘公共汽车送娃娃上幼儿园。(请幼儿两两找朋友商量决定角色,谁做爸爸、妈妈,谁做宝宝)幼儿对自己来园的方式都比较熟悉,从幼儿的经验出发,能更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而让幼儿自主选择伙伴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自主的能力。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情景表演(情境游戏),了解规则。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让幼儿了解上车前的规则,在车上的规则以及车上的文明美德,因此,我分了三个部分来进行教学:(以上车、坐车、下车为情节贯穿,重点通过三个小游戏来达成目标。)
第一部分是排队上车,(体验上车的规则)。事先将汽车模型放好。我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你们有没有坐过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是什么样的?(重点了解有两个门:前门和后门)为什么要有两个门?乘坐公共汽车应该遵守什么?(规则)请幼儿手拉手排成两列纵队上车。
(2)师模仿售票员,引导幼儿依次从前门上车,找座位坐好。引导语:各位乘客请注意,请从前门上车,上车请排队,上车后请找座位坐好、坐稳,请照顾好您的孩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完全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幼儿了解上公交车前的一些规则,再让幼儿排队上车,(亲身体验排队上车的规则。教师模仿售票员的口吻,使游戏的情境性更强
第二部分是(观察判断),讨论(了解)在公共汽车上应遵守的规则。
(1)语言引导:我们在公共汽车上应该遵守什么规则,注意些什么?请幼儿自由讨论,再请个别幼儿说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引导幼儿在自己的已有经验上自主讲述,从而更好的激发了幼儿想说、敢说、有话可说。
(2)观看《乘公共汽车》课件,幼儿判断对错。依次播放多媒体。通过播放对比镜头,引导幼儿更强烈的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教师小结:乘坐公共汽车,前门上车,后门下车,依次排队,不要拥挤;坐车时不要把手、头伸到车窗外面以免发生危险;不能在车上大声说话和乱扔垃圾、吃东西,一定要遵守规则,才能保证安全。
(4)幼儿操作。从椅子下拿出小卡片,选出正确的乘公共汽车的规则图,贴在自己的身上。“家长”和“孩子”互相检查。通过幼儿操作小卡片这一小环节,更进一步的巩固了公交车的一些文明规则。
第三部分是情景表演:让座,引申对他人的关爱。
(1)中途上来一位老奶奶,(请一名老师扮演)考验有没有幼儿给老奶奶让座。
(2)讨论在公共汽车上,应该给什么样的人让座。(给老人、孕妇、残疾人、抱小孩的人)幼儿自由讨论。鼓励幼儿根据自身经验大胆讲述。
(3)汽车到站了,引导幼儿从后门下车,不拥挤,“家长”拉着”“孩子”,依次下车。这一环节让幼儿了解一些车上的文明现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更应是从小就培养起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细节,把车上可能发生的现象都考虑的十分周全,并在这一情景表演中把上一环节中说到应遵循的规则都一一进行表演巩固。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借用售票员的口吻与幼儿进行间接交谈,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环节(总结提升,拓展思维。)
(1)出示“斑马线”、“红绿灯”。过马路该走哪里?(斑马线)还要看清什么?(红绿灯)
(2)带领幼儿边走边念儿歌:(今天我们真开心,公共汽车一起乘,遵守规则讲文明,人人都把我来夸!)(老师以)朗朗上口的儿歌(总结本次活动,有助于幼儿加深印象)。
(3)(引导感受:)幼儿园到了,今天爸爸妈妈乘公共汽车送宝宝上幼儿园,你们开心吗?因为我们都遵守了乘公共汽车的规则、过马路的规则,所以没有发生危险情况。小朋友们在幼儿园也要遵守各项规则,这样我们才会更安全、更开心。
(4)“家长”和“孩子”再见,引导“孩子”提醒“家长”上班路上遵守规则,注意安全。从应遵守公共汽车上的规则拉回到幼儿生活和学习中应遵守的规则,迁移了经验,(拓展了思维)也使活动具有完整性。
四、教学方法
下面我来说一下本次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1.形象逼真的情景法(情境法):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教师采用的大型教具就是一个自制的公共汽车头的模型,整个活动幼儿都是在这个大模型中进行讨论、讲述、操作等等,也因为教师创设的这个情景(场景),使幼儿(身临其境),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2.轻松互动的游戏法: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本活动正是以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始终扮演着“家长”、“孩子”的角色,老师始终是售票员,使幼儿充分融入情节,)因此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是很高的。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一直都是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帮助幼儿总结和提升,促进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
第2篇:说课稿
说教材
“DNA是遗传物质”是第一节“遗传信息”的第一部分内容。本节课内容主要通过介绍遗传物质特点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得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课程标准要求这部分教学内容达到B级,所以教材用事实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说学情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面,对遗传已有所了解。但是学生的这些知识,概念比较模糊,不成系统,对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也并不了解。在能力上,学生通过生命科学第一册的学习,已经对探究性学习有所熟悉,相关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已初步形成。这也为本节课化解难点,进行探究建立了有效的能力保证。但学生的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尚未形成,还需要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课堂中也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如今信息科技日益发达,学生们早已通过多种渠道获悉了DNA是遗传物质,因此会对这一问题不屑一顾。如果碰到这类情况,可以直接问他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从而引出作为遗传物质所需具备的特点和实验证明方法。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说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2)学生知道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学生能说出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基本结构,并能描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分析“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由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认识到生物的统一性,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学生通过学习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说设计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知识的普及,学生对于DNA是遗传物质的概念其实并不陌生。而且,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为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序,我将教材原先的结构体系稍加修改,摒弃直接的概念灌输,将其转化为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素材,着重体现出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通过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实验的假设、分析和讨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走上”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了解科学的认知方式,学习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活动空间,把知识的传递优化为科学的探究,让课堂充满活力,落实生命教育理念。
说教与学的过程
1、 情景展示,问题引入
教师首先播放各种生物亲代与子代的录像,设问录像中的子代为何能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或者说是什么决定的?然后师生共同分析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子代的联系,把目光聚焦在染色体上。通过让学生回顾染色体组成,设问遗传物质究竟是DNA、蛋白质呢?抑或都是?
2、 特点分析,比较剖析
为了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将DNA和蛋白质做对比来推断,通过参看书上对应的表格,比较同种生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不同种生物间的DNA含量特点。学生通过对比推断DNA最有可能是遗传物质,教师指出最后还需要通过实验来直接证明。
3、 材料探究,过程展示
进行科学研究时首先遇到的是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教师这时设问生物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既然都含有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合适呢?你能试着说出几种生物吗?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很多,课本上介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则是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实验之一。然后通过图示,教师引导学生讲出噬菌体结构和繁殖过程。
4、 合作讨论,分组探究
要想研究DNA和蛋白质谁是遗传物质,就要把他们区分开来。怎样证明只有噬菌体DNA进入而没有蛋白质分子进入细菌呢?在整个探究过程的初始阶段,学生可能无从着手。教师这时可以做出必要的提示或恰当的引导,如教师引导学生找出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怎样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教师可让学生设想一些方法,回顾学习光合作用时用到的同位素示踪法。分别假设两种侵染情况下,用同位素示踪法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设计了一份学生练习,让学生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分别假设三种侵染情况下,用同位素示踪法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逐步带动学生主动进入探究过程。
5、 反馈运用,归纳整理
从实验得到: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繁殖过程中,联系亲代和子代噬菌体的物质是什么?子代噬菌体的形态、特征是由什么物质决定的?假设第三种侵染情况,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结论。并归纳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5个步骤。(感悟严谨的探究过程)表明噬菌体是通过DNA控制后代性状的,也即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6、 拓展设计,知识梳理
是不是所有生物都象噬菌体一样,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呢?教师介绍几种人类生活中常见的RNA病毒,结合时事介绍甲流病毒。学生认识甲流病毒的结构后,思考能否也用实验来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然后通过学生整理,教师归纳,小结本课。
说教学效果
这是一堂以学生探究为主的课,与教材原有设计有较大的突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我这堂课的最大收获。
课中我花大力引导学生质疑、释疑的环节,让学生们在已有认识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未知,得出结论。这些都让学生很快进入特定的学习状态,可谓非常有效。设计的学生练习纸,既能辅助教学内容,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过程,还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从教学目标的完成来看,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各个知识点,这能从练习纸中体现出来。在过程和方法上,学生能了解科学家的整个研究过程,对探究性学习有了一定的熟悉,相关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学生的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能力也逐步形成。
说改进设想 为了达到锻炼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体验科学思维这一目标,在整堂课的讲授过程中,刻意加重了学生自主分析、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个人认为这是我这堂课比较成功的部分之一。我认为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改进:
一、前半部分讲述遗传物质的特点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举例,做好引导,而不是一味平铺直叙,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除了用图示,最后也可以用动画形式,让学生在总结的时候感觉更加直观生动。
三、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情况应该更灵活一点。比如在课中学生有回答不到点上,要给予适当的引导。
第3篇:说课稿
1、谈话导入,引出活动主题。
⑴师:今天我们大(1)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让我们请它出来。
⑵教师出示手偶“猫”,问:看看它是生活在城市的野猫还是农村?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野猫的城市,看看野猫是怎样介绍它的城市?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初步熟悉故事的内容。
⑴播放FLASH故事动画,要求幼儿认真聆听。
⑵提问:
①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②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③野猫告诉小动物们城市有什么?
3、分段欣赏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启发幼儿发现以及纠正故事中野猫所犯的错误。
师:我们再来看一次故事,想想野猫先介绍城市的什么?再介绍了城市的哪里?
⑴播放课件,欣赏故事第一段后,教师提问:
①野猫主要想介绍城市的什么地方?
②它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
③它用这种方法斑马有什么感觉?
⑵播放课件,欣赏故事第二段后提问:
师:我们接着看野猫介绍了城市的哪里?
①野猫为什么在花奶牛身上画来画去,野猫想介绍城市的哪里?
②花奶牛是怎么说城市的?(让幼儿体会很痒很痒的感觉)
⑶播放课件,欣赏故事第三段后提问:
①提问:这次野猫用了什么方法介绍城市的什么?
②小动物们这次又对城市产生了什么印象?
4、组织幼儿讨论,启发幼儿解答森林里动物们的疑惑。
师:野猫介绍的城市小动物们喜欢吗? 如果你是从那辆汽车下来的小朋友,你会怎样介绍我们的城市(斑马线、地图、抽水马桶)?(出示PPT)
师:今天小朋友们介绍了我们的城市,野猫介绍的城市是一个很痛、很痒、很臭的地方,小朋友介绍的城市是安全,方便,干净的地方。请小朋友们把我们的城市介绍给更多人认识。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一起画画我们的城市。
故事《野猫的城市》
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它们都没见过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 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只野猫。动物们见了,一起围着问长问短,想请它说说城市的事情。野猫可得意啦。它摇晃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皱着眉头说:“城市太大了,我怎么能用嘴巴讲得清楚呢?忽然,它拍拍脑门,“有了,让我来比划给你们看吧!”野猫先让斑马躺在了地上。它告诉动物们,城市有许多马路,人们过马路要踩着斑马线走。接着,它就带领所有的动物从斑马的身上走了过去。斑马躺在地上觉得受不了,站起来踢踢脚,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
野猫又叫小鹿驮着它,站到了花奶牛的身旁。它对动物们讲城市很大很大,有一种地图就象花奶牛身上的图案,这一块那一块表示不同的地方。野猫边说边用手指在花奶牛身上画来画去。花奶牛忍不住呵呵地笑着躲开它,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
野猫想了一想,又拍拍脑门说:“对了,城市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城市里的爸爸都喜欢坐在抽水马桶上看报纸。”为了说明这点,它让大河马张开嘴巴当抽水马桶,自己坐在上面,又拉开小鼯鼠的两手装出读报纸的样子。森林里的动物们看得目瞪口呆,谁也说不出话来。正在这时,大河马闻到了一点不好闻的味儿,它打了个喷嚏,把野猫狠狠给扔了出去。哎哟,野猫刚落地,就听见小鼯鼠轻轻地咕哝,“看来城市是个很臭很臭的地方。”野猫讲的城市没人要听了,森林里的动物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
有一天,一辆城里来的汽车开进了森林,车上下来了许多小朋友。动物们远远望着他们,都在想一件事,“城市真的象野猫讲的那样吗?”
第4篇:说课稿
说课内容:
(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口技》选自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单元。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文化生活”,5篇课文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代生活的一些侧面,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古代生活的认识。
这一单元的重点要求通过朗读,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体验,领会作家对“文化艺术”的感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通过描写口技表演者摹拟深夜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火起、救火的情景所发出的精彩声响,以及宾客沉浸其中、如痴如醉甚至以假为真的反应,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文言文字词的落实积累,特别积累古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 领会口技艺人高超的表演技艺。
教学难点:本文表现手法的探究——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
三.学情分析
这是七年级下的一篇课文。这一时期,同学们已经学过了十多篇文言文了,有了一定学文言文的基础,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
初一的学生求知欲强,所以课堂的气氛比较好调动,如抛给他们问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再启发他们自主地寻找答案。
另外,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
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
(二)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本课制定如下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积累本文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如:模拟声音的词语,表时间的词,古今异义,多义词等。
2.培养领会文言文课文内容的能力。
3.学习本文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及其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中辨析,辨析中朗读;领会中积累,积累中背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深切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情。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学法
1、 辨析法:指导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用分点或者拉网的方式将同类词语进行归纳、辨析。在反复操练中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 朗读法:在辨析、归纳的基础上以各种方式朗读,明了意思,领悟写法。
可以这样说,书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 勾画圈点法:引导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4、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二.教法
1.以朗读带辨析,以辨析促积累,由浅入深,实现知识积累与能力训练的结合。新课标中要求中学生能“读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所以教学重点设为读,背,大量积累。
2.用词语辨析带动全篇的教学,每一组词既提示了一个知识点,又形成一个积累板块,可谓思路清晰,步骤明快。让学生对课文逐步形成完整而有规律的认识。
学法与教法的设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
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语文教学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所以在本文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设计了辨读法,以文言文为训练材料,以引导学生朗读为主要手段,通过不同角度 辨析朗读,以达到辨析字词、积累知识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 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请1-2名学生表演一段口技, 再鼓励其他同学予以评点。进而出示课题 。
之后,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口技漫谈》,了解口技的渊源典故 。让学生说口技表演含义 ,教师作相应的补充介绍
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入则是第一槌, 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样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了口技的魅力,而且训练了他们的丰富想象能力,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二.简介作者与作品
在这一环节,我将告诉学生:作者林嗣环是清朝福建晋江人。其作品《口技》屡屡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为家乡泉州争得荣誉。
这样的介绍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更提高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三.四辨四读
⑴辨声音,知情节: 引导学生辨析描摹声音的词语,并且感知故事情节,
1.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口技表演者模拟了哪两段时间的故事情节?请列举每段情节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学生思考后复述情节并列举表示声音的词语,教师出示幻灯片明确。
第一段情节: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
犬吠 欠伸 呓语 大啼 含乳啼 拍而呜之 絮絮 初醒声 叱大儿声 齁声 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 咳嗽
第二段情节:深夜,失火到救火:
大呼 齐哭 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 力拉崩倒之声 火爆声
呼呼风声 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 泼水声
2.当堂积累
让学生结合注释,掌握“犬吠、欠伸、呓语、拍而呜之、絮絮、齁声 、作作索索、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曳屋许许声” 这些描摹声音词语的的意义 。
3.教师指导朗读:
采取教师范读与学生仿读相结合。辅以教师评价与朗读技巧的点拨 。力求再现口技模拟的声响场景。
⑵.辨时间,明变化:引导学生辨析表时间的词语。
1.要求:跳读全文,标出表时间的词语 ,根据注释加以分类。
学生查找并发言。
教师出示幻灯片明确:
① 表突然发生:忽
②表几件事同时发生:一时
③表两件事相继发生:既而
④表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是时
⑤表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少顷、未几、俄而
2. 指导朗读:朗读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时间的变化。为了避免朗读形式的单调,根据男女声音特点,女生齐读第2段,注意用舒缓的节奏表现深夜的宁静;男生齐读第4段,要用急骤的节奏表现出火警高潮时的紧张。
⑶. 辨反应,品精妙:辨析表现听众反应的词语来领悟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
1.思考:面对逼真的口技表演,听众的反应如何?
指导学生朗读2、3、4段。一名学生朗读模拟声音的部分,其他学生齐读表现宾客反应的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表示听众反应的词语。
教师出示幻灯片明确表示听众三次反应的词语。
第一次反应(由睡到醒):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既表现听众的陶醉入神之态,又有心领神会之状。
第二次反应(由醒到睡):意少舒 稍稍正坐
表现听众的入情入神。
第三次反应(失火救火):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既有神态动作展示又有情感心理的暴露,表现了听众身临其境。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与工具书掌握和积累这些词语。
3.在掌握的基础上思考:听众的反应属于哪一个角度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明确:侧面描写。表现了口技人的高超表演深深吸引与感染了听众。从侧面烘托了表演的戏剧效果。
⑷.辨道具,悟高超:通过辨析显示道具简陋的词语来领悟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以及首尾呼应的写法。
1.思考:模拟如此千奇百怪的声音惊险万状的场面,口技人是通过哪些道具表演的?朗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标示相关词语。
学生朗读后回答。
教师出示幻灯片明确:一桌 一椅 一扇 一抚尺
2.思考:道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明确:如此简单的道具开头交代,结尾强调,结构上首尾呼应。 技巧上以道具的简单反衬声响的繁杂,用4个“一”呼应5个“百千”,以一当百,烘托出口技人表演的不凡,应证了口技人的“善口技”。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单向对学生的“培养”活动。教学关系也成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记。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
以往教授文言文时常见的模式是老师译学生记,这对学生来说是被动的。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就是一个装水的容器,被动地等待老师把知识注进去,这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自身发展都是不利的。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辨析法,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系统知识,而且掌握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正确、流利,有情感的朗读,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感,以及丰富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意, 全面把握文章思想也有积极的作用。我在四辨中辅之以四读,引导学生在归纳辨析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吟咏融入情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由此,我认为“四辨四读”较好地落实了教学重点,同时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三辨积累。通过归纳辨析同义词语,辨析一词多义的词语,辨析古今异义的词语来完成本文重点文言文词语的积累。
⑴.归纳辨析同义词语。
①群响毕绝——众妙毕备:各种
②妇抚儿乳——妇拍而呜之:轻轻拍打
③变色离席——满坐寂然:坐席
④大啼——百千儿哭:啼哭
⑤一时齐发——百千齐作:发出
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夹百千求救声:夹杂
⑵.辨析一词多义的词语。
①妙 ②指
③绝 ④坐
⑤乳
⑶.辨析古今异义的词语。
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宾客意少舒 ④虽人有百手
⑤两股战战 ⑥几欲先走
⑦当是时 ⑧以为妙绝
⑨不能名其一出
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对文言文的理解要求是能够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并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重点掌握常见的 文言实词 和虚词。根据新课标精神,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除了归纳出本文要求重点掌握的关于声音、时间、观众的反应的词语。还从同义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三个角度归纳辨析重点的字词。
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同类词语,最终教师出示幻灯片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或学生自主学习,默而志之;或小组检测,合作探究;或教师抽查,学生抢答。切实达到领会与积累的目的。
四.朗读巩固:在以上辨析积累的基础上回顾全文,全体抑扬顿挫的诵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情,我布置了这道作业:观察并思考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民间艺术家的表演、手艺人的技艺和口技艺人一样值得我们钦佩?我们学习林嗣环,把这些民间艺术记下来,写一小段类似《口技》的文章。
(五)评价与反思
《口技》一课,我尝试运用辨读式教学方法,它是以引导学生朗读为主要手段,通过从不同角度辨析朗读,以达到辨析字词,理解内容,积累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得好,能使课堂模式富于变化,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
在实际教学中, 改变了学生原有文言文学习的单一被动的方式,取得了成效,收获了创新的喜悦。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完文章后,长长地吁了口气,有紧张,有激动,更有无限的赞叹。
课后,我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行为, 我认为采用辨读式教学,老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要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做好读书卡片,上课时才能收放自如,资源共享,既不费时又能环环相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深层次的思考,辨读式教学在系统复习中,也许不失为一种更好的教学手段,因为它可以进行分点式或拉网式训练,如让学生进行同义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方面的归纳、辨析。这样,每一个知识点,形成一个积累板块,思路清晰,步骤鲜明,学生学起来系统而有条理,记得牢固而又全面。
第5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 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借助经验,认知钟面。
(3)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5)欣赏。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借助经验,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三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四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找朋友。2: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3:生活情境体验。
1.找朋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2.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3.一天中的两个9时,使学生了解一天24个小时,时针走两圈。结合生活情景,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拨自己喜欢的时刻,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联系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第五层:欣赏
通过有趣的动画欣赏,使学生知道怎去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并加以诗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生动地体难时间的宝贵。
第六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第6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会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2)会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了解尺规作图的原理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基本技能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关于角平分线的判定,并体会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4、基本活动经验:体验从操作、测量、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得验证几何命题正确性的一般过程的活动经验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进入八年级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难点是:
(1)对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中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正确理解;
(2)对于性质定理的运用(学生习惯找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来解决,结果相当于对定理的重复证明)
教学难点突破方法:
(1)利用多媒体动态显示角平分线性质的本质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加深印象,从而对性质定理正确使用;
(2)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多媒体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进行学习。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主动式探究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多思、多说、多练,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
教学辅助手段: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多媒体PPT课件,几何画板软件教学,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观察,并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发现变化之中的不变。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出课题
出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问题1 如图,要在S 区建一个广告牌P,使它到两条高速公路的距离相等,离两条公路交叉处500 m,请你帮忙设计一下,这个广告牌P 应建于何处(在图上 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 000)?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利用信息技术既生动展示问题,同时又通过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学生动手画图,猜测并说出观察到的结论。李薇同学很快就回答:“在两条路夹角的平分线上,因为由昨天我们学习的角平线的性质定知道到角两边路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其余同学对这一回答也表示了认可。此是教师提问:角平分线的性质的题设是已知角平分线,结论是有到角两边距离相等,而此题是要求角两边距离相等,那这个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吗?这二者有区别吗?”学生晃然明白过来这二者是有区别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只要后者是正确的,那李薇同学的回答也就可行了,这便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由此引入本节新课。。
[设计理由]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为后续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储备。
(二)、主体探究,体验过程
问题2交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中的已知和结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个新结论正确吗?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结论,并用文字语言阐述得到的性质。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追问1你能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吗?
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证明后,教师强调经过证明正确的命题可作为定理。教师归纳,强调定理的条件和作用。同时强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结论的验证,信息技术在此体现其不可替代性,从而更利于学生的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思维。
追问2 这个结论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这个结论可以判定角的平分线,而角的平分线的性。
质可用来证明线段相等。
(三)巩固练习,应用性质。
让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分步来解决课前所提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蕴含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让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在教学中,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体悟,给他们一个空间去创造,给他们一个舞台去表演;让他们动脑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去描述,用自己的手去操作。这种探究超越知识范畴而扩展到情感、价值观领域,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为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判定证明完后,我让学生回头来解决问题1,对于问题1的解决作了如下分解:在问题1中,在S 区建一个广告牌P,使它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
(1) 这个广告牌P 应建于何处?这样的广告牌可建多少个?
(2) 若这个广告牌P 离两条公路交叉处500 m(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 000),这个广告牌应建于何处?
(3)如图,要在S 区建一个广告牌P,使它到两 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的距离都相等。这个广告牌P 应建在何处?
这样有梯次的设问为学生最终解决问题1作了很好的分解,学生独立解决这道路问题也就变得很简单了。同时在分解问题(3)时,有学生说作三角的平分线找交点,有学生反驳说作两条就可以了因为第三条角平分也一定过这个交点。此时老师及时提问任意三角形的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个角的平分线上吗?那么我们来作下面的探究。
(教师出示问题2:如图,点P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M, CN 的交点,点P 在∠BAC的平分线上吗?这说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什么关系? 这样提出问题连惯性强,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和不断对知识的渴求探索中。
(四)归纳小结,充实结构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2、通过本节课你了解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学生归纳、梳理交流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与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作业,必做题:教材习题12.3第3、7题; 选做题:课时通上选做部分题。
[设计意图]设置必做题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应知应会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必须完成。选做题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尽力完成,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高,达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三个整合点,层层深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注意适时的点拔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切实能够达到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根本目的,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也使课标理念能够很好地得到落实。
第7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食物的主要成分的检验》。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说教材: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这节课是属于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第十个主题单元《健康的身体》中的内容,这个主题单元涉及到运动、休息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平衡与健康等内容。本节课就是营养与健康内容中的一节,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学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的检验方法。本节知识是为学生学习“食物与健康”有关内容做准备,学生只有在了解了食物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讨论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均衡膳食等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主要营养物质: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的检验方法 。
2.学会运用简单器材进行简单科学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一检验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方法”,初步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葡萄糖、脂肪、蛋白质,养成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的意识。
2.通过“活动二:探究日常食物中的一些主要营养成分”,尝试运用检验物质的方法鉴别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提高处理信息、获得结论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伪劣的分析,使学生建立起食品安全关乎人的健康意识,树立起科学发展应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害人的思想。
2. 养成用科学探究的结果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证据支持假说)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运用所学的方法检验日常食物中的一些主要营养成分。
2.进一步掌握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
【难点】1.检验时有些实验操作要注意安全(如班氏试剂检验葡萄糖的加热实验操作)。
2.对于实验中不同显色结果的理解与解释。
说教法:
本次教学比武的主题是“证据支持假说”,围绕这一主题,我用“大头娃娃”引入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家长给婴儿饮用牛奶?”,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建立自己的假说,而后随着教学展开,当学生得到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方法后,再让学生探究常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其中就包含牛奶),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来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假说。本节课在充分准备实验器材、被检验的食物和有关资料的情况下,以实验探究为主,教师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改变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说学法:
本节通过学生阅读、观察、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亲自操作,不仅使学生获得食品检验的感性认识,并得到实验技能的锻炼与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力图促进学生以主体参与、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流程:
理性知识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因此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是“假设”的形成,也就依赖与学生对相关感性经验的理性分析(思维过程),所以本节课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七年级学生对周围事物已有一定的认识,对一些社会现象已形成一定的看法,所以教学开始用“大头娃娃”事件引入,让学生建立起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家长还给婴儿饮用牛奶呢?”让学生讨论知道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健全,能消化吸收的食物有限,猜测牛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怎样证明?从而引出课题《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二、观察,交流理解食物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淀粉的检验,六年级时已学过,在此先复习一下,重点是学习检验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方法。先让学生阅读书本,知道这些物质的检验方法,预测可能有的现象,而后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应明确讲清操作步骤及要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对于有些要领应重点提示:如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特定试剂加入前后颜色变化;酒精灯加热时学生应注意安全,对于有些食物在检验前先要制成溶液等。学生重点关注是:教师的操作及特定试剂名称及加入前后现象的不同,及时做好记录。
三、运用所学方法,检验常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提供四种食物(豆浆、牛奶、米汤、苹果汁),让学生猜测里面主要成分是什么?各小组选择一种食物进行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活动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将学生的活动报告汇总在表格中进行展示。有个别小组检验时结果不同,教师应注意启发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对于进行多次尝试的小组,进行表扬。个别食物中脂肪的检验本堂课所学方法不能检出,通过收集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来获取信息。最后教师将完成的这四种食物主要成分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要给婴幼儿喝奶粉?”,通过观察比较学生一下就明白了“牛奶的营养成分较其他食物齐全,所以婴幼儿要喝牛奶”,用证据支持假说。
四、拓展与延伸
最后就“毒”, 让学生对生产它的厂商提一些忠告,让学生知道科技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类,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使学生建立起食品安全关乎人健康的意识。
第8篇:说课稿
一、课标要求及教材安排
《穷人》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
这篇课文主要讲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你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是: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法学法:
新课程十分强调“感悟”,强调悟性的培养,强调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悟读”需要支架,所以教学这部分内容是我所抓的支架就是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描写和渔夫提出抱养孩子的语言描写。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桑娜抱回孩子和渔夫同意抱养孩子的部分。
上课开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质疑,突出学校“问题引领”的课题模式。根据学生提问,教师整理出“渔夫和桑那是怎样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为引出下文和理解下文奠定了基础。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悟读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的:
首先让学生通过问题引领,自读课文,找一找描写桑娜抱孩子和渔夫作决定的句段并作批注。待学生找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后,重点指导学生品读了两处句子。
第一个句子是“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指名读后,让学生围绕这句话提一个问题,“桑娜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觉得非这做不可?”然后小组交流解决。让学生明白桑娜抱回孩子并不为什么,完全是发自桑娜淳朴善良的本质。并让学生读出这种体会。设计意图是使阅读更加自主,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第二个句子是“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首先让学生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然后让一位同学试着有感情地把这些语句朗读给大家听。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评读的方式,加深了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同时,指导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了学生语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这一处的心理活动描写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体会,学生明白了桑娜由担心、害怕到坚定的复杂心情及这些心情产生的根本原因----桑娜一家很穷。 再一次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并要求学生读出桑娜紧张、担心、害怕、后悔到下定决心的心理变化。学生自由练读后,再次指名读,教师加以评价。使朗读经历了由“初读到品读到感情朗读“的过程。通过悟读,进一步体会到了桑娜善良的美好心灵。
我又是这样引导学生悟读描写渔夫语言的句子的:
首先让学生找一找能够体现渔夫善良品质的句子。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个句子的含义。把思维的方向指向关键词。
“熬”,让学生思考“熬”字说明什么?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了一个“熬”字,表明了渔夫收养孤儿的决心。通过这个熬,让学生想象将来渔夫和桑娜的生活将怎样?(干活会更累,生命受到威胁。)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再读一读渔夫说这句话时的动作、神态。让学生围绕描写渔夫神态的语句提问,(想一想渔夫严肃什么?忧虑什么?“是个问题“指什么?)再一次地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接下来,通过桑娜心理活动和渔夫语言的对比,感受两个人面临的同样生活困境和两人同样的坚决举动——抱养孩子。从而感受穷人金子般的心灵。
在品读句子的同时,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即通过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接下来,要结束课文,我引导学生将板书和题目联系起来思考,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再次思考,直击:课文讲了渔夫和桑娜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可题目为什么是《穷人》呢?下节课探讨。
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问题引领,拓展学习。为下文学习奠定基础。
附:
板书设计:
9、穷人
环境描写
桑娜
渔夫 美好心灵
这样设计板书,意在给学生一个认识——桑娜和渔夫面临同样的生活负担,做出同样的选择,他们同样的善良。
第9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包含面广,可以从其中三个方面入手,这样就不会觉得内容空洞。引导学生对大树的图片展示、创作实践、自编故事进行丰富联想,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本课内容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所需课时一课时。
2 、教学目标:
(1) 美育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2) 知识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的用自编故事、绘画方式等去表达对大树的情感。
(3)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1) 在本课中,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是重点
(2) 在认知大树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表现大树的同时培养学生画面构思的完整性,又是本课的难点。
4、 教具准备:课件、画纸、画笔等。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开始教师歌曲《好大一棵树》导入,引出课题,把学生带进树的故事,并且感受到树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形成保护树的意识。
(二)教师引导、赏析图片。
我用课件展示绘画中的大树作品
(1) 欣赏绘画中的大树,让学生知道大树可以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去表现
(2) 欣赏教材中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仅可以画整棵大树,还可以针对大树的某一部分进行创作绘画。
(三)讨论交流,启发思维。(2分钟)
我提出:“那你们喜欢大树吗?喜欢大树那些地方?一起说说,小朋友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树叶、树根、树枝、、、、、、为下面的绘画打基础。
(四)创作实践活动。(7分钟)
学生体验创作快感,其特点是让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创作时还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作能力,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五)课堂表演,自编故事。(7分钟)
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大树的故事,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此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六)播放学生作品(3分钟)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创造自信心,也让学生赏析到美术语言表现的多样性。
(七)课后拓展(1分钟)
有关大树的用途有很多。小朋友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发挥想象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大树。
四、板书设计
大树的故事
生长姿态 颜色 外型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的教学内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五、说教法
1、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大树的美,创造大树的美,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力。我采用情境教学贯穿始终: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探究学习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六、说学法
“学”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采用以下主要学法:
(1) 欣赏、联想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初步认识人与大树的关系
(2) 交流合作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让学生仔细思考讨论合作,然后随意交流、发言,这样的学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民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中成长。
(3) 表演法:学生用语言或动作,表现大树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七、小结
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不受时空制约的,美术课教学同样不应局限在40分钟之内。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课后生活实践中,在有意无意地积累着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本身对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