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8-16 20:42:09

第1篇:地理说课稿

一、本课题提出的思路

此次出课正赶上高一地理总复习期间,第二轮综合复习基本,马上就要会考了,在会考考纲中有明显的规定,读图分析题占30分,以中等难度为主,属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必要将学生掌握得并不太好的内容综合复习一下,特制定了本课题。知识点涉及地图的定向、等值线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气候类型图的判读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但容量大,而且效果好。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图,地图的定向属于初中地理的内容,但有不少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另外这部分知识也是地理学科学习的基础知识,有必要进行复习,日照图的判读,是高中地理上册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也是每次考试必有的内容,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第一单元的掌握情况。会考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判读等压线图,在图上判断高、低压中心;空气运动方向;风力大小;天气状况等。气候类型图的判读也是会考的考点之一。因此,我将日照图的判读和等值线图的判读及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定为本课的重点;将等压线图的判读和日照图的判读定为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由于是专题复习课,应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说的话留给学生说,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导”的作用,并且要把学生的话概括起来,形成方法。通过练习,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一)地图的定向

采用三个练习题,让学生总地图定向的方法,教师及时总,概括出地图定向的基本方法: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向;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定向,同一条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同一条纬线表示东西方法。

(二)日照图的判读

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利用本人依自己思路制作的课件,讲清日照图的类型,然后让学生判断各种日照图中的晨昏线、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情况,最后总出日照图的读图要点:晨昏线的判断依地球自转而定,地方时的判断应在赤道上进行(日出6时,日落18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判定应掌握计算的方法。昼长情况应看该点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提高效率。

(三)等值线图的判读

从等高线入手,带出等压线,重点落在等压线图的判读上,引导学生判断高、低压中心、天气状况、风向和风力的大小;温带气旋中锋面的判断及锋面天气的判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参与,多说多写多做。

(四)气候类型图的判读

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应抓住基础知识,气候类型的分类和特点。具体区分时应掌握依据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判断,然后总方法,辅以练习。

四、题外话

这是一节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课,我觉得应该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及时将素材积累起来,形成备课素材库,以备后用。同一学科应制作本学科的网页,收集各单元、各章节的素材,积累起来,形成一种共享资源。同时,为本课题的题做好准备工作。

第2篇:地理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印度(二)》,下面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说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印度(二)是星球地图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九课,整个第九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不同类型的国家,印度是我国的邻国,与中国有同样的国情,人口多,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发展快速,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本节课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印度的气候,进一步分析印度的工农业分布、发展等情况,对学生了解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接着说一下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新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理念,制定如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风向和气候特点

2.会分析印度水旱灾害贫发的成因

3.说明印度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4.了解印度崛起的信息技术产业。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地图和资料,以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影响的利与弊为题,组织一场辩论赛,进一步探讨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2.展示地图,学生在图中讨论说出农作物的分布与当地降水、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关系

3.运用地图,组织学生自学找出印度的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然后分组讨论探究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资源的关系。

4.组织学生自学,用实例说明印度高兴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季风气候对印度影响的利与弊的辩论,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

1.印度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2.热带季风气候与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关系以及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我这样确定教学重难点是由于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强,侧重分析,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此阶段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分析事务缺乏全面性,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故把它们既作为教学重点又作为教学难点。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板图

以上是本人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来分析一下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大家知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制定教学方法之前,还必须进行学情分析,该阶段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印度自然地理知识,为本课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七年级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以及学情分析,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采用以下方法:

1.分组讨论、辩论法。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看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组织辩论赛,激发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

2.组织学生自学,适时进行辅导。

充分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对于教学程序的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分为导入新课、学习过程、课堂小结三步。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复习上节课内容,观看反映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巨大的图片,然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①印度是如何解决本国的温饱问题的呢?②其工业发展又是如何的呢?通过两个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进入新课学习。

一.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尽量想办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体教学设计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通过学生读图自学课文完成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风向和气候特点的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板图,在板图中师生再次共同探究。

第二步。组织学生以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影响的利与弊为题,展开辩论,探究印度的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通过辩论突破教学难点(相信印度的绿色革命内容学生辩论中也应有所涉及)

第三步。对印度农业与季风气候、地形关系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组织学生看自学课文,教师提问以下两个问题:

①印度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②印度农作物分布与当地降水、地形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能收到完成教学目标的效果,其中第二个问题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归纳出本组答案,然后师生共同点评,以突破教学难点。

二.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组织学生自学,看图和阅读课文,完成课本中的第1、2题,其中第三题涉及到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资源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另一教学重点,教师可采用先让学生看图9.31农作物分布图和图9.32矿场资源与工业的分布图,然后组织学生探讨,采用师生互动探讨的办法,由学生解决这一重点问题。

三.崛起的信息技术产业

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掌握,然后学生举例说明其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

最后是本节课的小结,我是这样小结的。

小结:

让学生分组小结,然后每组以书面形式呈现总结内容,与其他小组共享。

第3篇:地理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第__章第__节,题目是________.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就教材、教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展示一下我的说课设计。首先说教材。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在整个自然(人文)地理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贯穿本节很重要的一条线索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来指导生产生活。

其次说说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 有部分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知识原理性比较强。

2、教材安排上增加地图,减少文字叙述,主要是问了增强直观性,以减轻难度。这符合"地图是地理的语言""地理就是在地图上说理"的地理学科特色。

3、 教材内容有较强的比较性且知识前后联系密切,可采用比较法教学。

4、 学生在以前的知识中有相关知识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相关认知。因此,教材内容对学生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5、 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教材选材的实用性原则。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制定如下三位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

分析:

理解:

2.过程与方法: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对本节课所学的的地图及文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再把自己的观点或结论进行交流或当众表达。培养学生观察、读图析图能力、归纳能力;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竞争的能力。高中地理辅导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地理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渐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及科研,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通过对本课中原理性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每节课教师都在这些方面对学生有积极期望,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学生会逐渐具备这些能力,并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目标的确定及分析,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内容的重难点。

重点是:

确立依据:1.这部分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现实生活联系特别密切。

2.涉及到知识较多而且比较难以综合。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本节课问题时相对较弱。

难点是:

依据:1.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高一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较弱,难以理解。

2.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

以上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再说说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教学方法

"以学定法"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问题导学法: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按照问题去读图读书,先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且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3.以地图为载体的情景教学法:对这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将其制成富有动感的色彩鲜艳的画面。将繁杂的地理事物变成简单直观的图像,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地图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的线索,有助于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二、学法指导

新课程倡导 "教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有"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学习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课堂上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地理学习方法,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本节课的学法指导如下:

1.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及图表。培养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学会知识迁移,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去指导生产生活。

2.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包括图表、投影、视频等电化教学。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中所设计的教学法指导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法呢?接下来我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七个环节。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及建构主义中提到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他们都或多或少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些知识积累或生活认知"的理论,因此,我设计课前复习环节。提问的方法,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助于课堂教学程序的随机调整。

二、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地理图片。创造学习氛围,设置悬念,引入新客。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这样导入,可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讲授新课。

环节一:1、问题导学。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把重点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学生先自己完成问题。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对重点有不同程度的掌握。

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逐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2、教师点拨。教师根据刚才对学生自学情况的了解,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渐突破重点。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学生在每节课上课的前25分钟的时间,注意力最稳定。因此就在这段时间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在学生的自学及教师的点拨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逐渐到位。

环节二:1、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难点。

2、 学生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

3、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每节课的后20分钟,学生注意力逐渐不稳定。可以设置讨论活动,在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进行突破,不会的学生逐渐学会,已经学会的学生在向其余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提升了分析归纳、对比综合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四、巩固复习

在对重难点都学习完之后,教师提供两个比较简单的巩固习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主动探索学习,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让学生品尝到学会的滋味。

五、课堂小结

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然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知识体系。

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六、作业布置

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体现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延伸巩固。选做题选择开放性的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可以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基本上我在黑板上的主板书就是现在展示的这些。其余详细知识点在多媒体幻灯片上还有展示。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进行了说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问题导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地理图表作为本节课的主线。课程设计符合新课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特点,也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第4篇:地理说课稿

一、解读课标

本节课对应《地理课程标准》有以下要求:

1、位置与分布

1)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其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地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地形特征。

3)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的产业结构,描述其人口特点。

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二、学生实际

港澳是当今的热点地区,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而且已经具备了信息技术素养。从学生的心理发育来看,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背景仔细分析后,采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授课。

三、设计依据

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说出港澳的历史背景。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地形图说出香港的地形特征。

2、通过材料分析,说出“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并从特点入手,通过材料举例说明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举例说明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网络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重点: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难点: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七子之歌”视频。

2、上网查找“七子之歌”中的“七子”。

通过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引起学生兴趣,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二、材料查询

学生上网查找并说出港澳地区的区旗、区徽及历史发展背景。

通过上网培养学生网上获取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同时从历史背景和“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入手,达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又为下文港澳地区与内地优势互补埋下伏笔。

三、材料分析

1、学生在网上查看教师设计的中国政区图(港澳在中国政区中的位置)说明港澳在地理位置上与祖国的关系。

2、运用教师课件中的地形图,学生描述其地形特征。

3、通过教师提供的图表,学生分析并总结港澳“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

4、学生观看教师所给景观图片与视频,通过网上查阅,举例说明拓展空间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说出港澳的经济形式。

运用地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并鼓励学生读图讲解,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的习惯,并通过教师所给材料学生自主上网查阅,拓展学生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组成内地招商团与香港投资团分别叙述本区域的优势。用事例证实港澳与内地这种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

将知识融入轻松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深刻体会港澳地区与内地优势互补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能学以致用。

五、知识延伸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新加坡的图文资料,对比其于香港经济发展条件有何差异,环境保护实施有何共识,办一期新加坡地理小报。

将问题带到课外,学生通过自己的网上查阅,巩固本课内容。同时拓展学生世界地理知识的宽度,巩固“地理位置、人多地狭及城市为主题”国家或地区地理特征的一般认识和分析方法;进一步强化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最后本课在“中国心”中结束。

第5篇:地理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黄河”,我的说课内容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定、目标的落实过程、教后反思展开。

  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把目光从世界移向了中国,研究中国的疆域、人口、民族;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世界到中国是整体到局部的一个深入认识过程,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运用、拓展过程。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悬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的环境意识。从教材结构看,本课既是学习河流湖泊概况的延伸,又是以后学习水资源的基础。

  学情分析:

了解了地球、地图、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后,八年级的学生,基本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已经形成,具备了中国省级行政区、中国的地形、中国气候区等基础知识;掌握了读图、填图等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所以本节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黄河是母亲河,在歌曲和诗句中都有赞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但是具体的自然概况、母亲河的贡献、母亲河的忧患,好多学生仅仅是略知一二,所以这些具体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又全部是新鲜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表现自己,多创造机会和条件,学生就容易参与进来。

目标的设定:

有关“黄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身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根据课程标准,本节课从以下三个学习目标渗透学习方法:

1、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

2、利用资料归纳总结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3、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体会人地关系协调。

读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就成为本节的第一个学习重点;黄河下游地上河既是下游泛滥的严重隐患又是源自于中游的水土流失,因此,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体会人地关系协调,是本课第二个重点。一节课必须要有重点,但是不一定非要有难点,本节内容主要是读图掌握、归纳总结、分析体会,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所以没有难点的设置。

  目标的落实:

本节课学生通过读图、填图,归纳总结,分析体会依次完成三个学习目标。简要复习内流河外流河,引出所学内容,中华的母亲河-黄河,分为3个内容:黄河概况、黄河的奉献、黄河的忧患。将黄河比作母亲,有亲切感和感染力,引用歌曲《保卫黄河》烘托气势,学生背诵李白的《将进酒》前两句,体会古人对黄河源头和归宿的遐想,了解母亲河,我们必须要知道她的源头、归宿、流经地区,引出本节课第一个学习目标:

目标1: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

这一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读图、依次回答完成。以学生的读图、回答为主。地图是这一目标学习的重要依托,除了学生读图外,我把黄河水系简图呈现到黑板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目标,收放自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部分习题,巩固目标1。

过渡语:我们每个人的母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许许多多的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评价,母亲有贡献也会有缺憾,黄河作为中华的母亲,功在哪里?过在何方?由谁来评说呢?引出目标2

目标2:利用资料归纳总结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这部分主要通过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讨论黄河母亲留下的财富,归纳总结出三个方面主要的奉献:丰富的水能资源、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平原。

过渡语:黄河母亲给了我们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平原,为农耕提供便利的条件与基础,黄河无私奉献着,养育着她的子子孙孙,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怎能不骄傲!怎能不自豪!母亲有功,也有缺憾, 黄河曾是中国的忧患,她忧在哪里?患在何处?引出目标3

目标3: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体会人地关系协调;

引导学生自读49页最后一段,找出黄河的忧——下游的地上河,副板书地上河夸张简图,河水在地面以上流动,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投入地上河危害的讨论,紧接着,提出问题:地上河危害之大,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导学生自读51页“地上河”找出答案——泥沙淤积形成,进一步追问泥沙是从哪里来?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图“黄河流经哪一段产生的泥沙最多”得出结论:黄河在流经中游产生的泥沙最多,泥沙来自中游;深入提问:中游为什么会产生大量泥沙?学生讨论探究得出3点原因,这三点导致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每年有16亿吨的泥沙从中游输入下游,使得下游的河床每年增高10厘米,激发学生好奇心,算算十年增高了1米,学生感受黄河下游随时都有决口泛滥的危险。在此基础上又留下悬念:把如何治理黄河下游水患留作课后思考。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收获:

1、 将三个学习目标依次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每一环节都有目标的指导,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清晰的思路。

2、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备工具,将黄河水系图画到黑板上,这是与自己以往课堂的一个差异,较有新意,这样也更有助于河流水系相关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读、说、记黄河概况的相关知识,学生说老师写,其实是,教师配合学生逐步把目标1的主要内容落实到黑板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恰当,学生容易集中精神,顺利完成目标1的学习。

3、 本节课未用多媒体,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共同探究相结合、教师板书的形式进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4、 本课的第三个目标是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提出问题-思考-讨论-探究-深入思考-感受,层层深入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从下游的忧患问题追溯到了中游的环境问题,既分析了原因又为下节课了解中游打下基础,这一过程中同时也渗透了人地协调的环境意识。

5、 针对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本节课在学习方法格外强调了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及分析,这些与读图、填图相结合,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生成,再加上恰当的引导学生就容易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以上这几方面还需要我在以后的课堂中结合实际进一步的完善,有选择的加以利用。

在实践中也发现自己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

1、 这节课由于停电,未用多媒体,课堂缺少了一点直观性。例如, 刚开始的三个班,引课时歌曲《保卫黄河》的气势烘托的不够,后面的三个班采取合唱歌曲的形式效果较好。以后在不能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我就应该灵活处理,把学生调动起来,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

2、 由于对课堂上某些环节讨论时间安排不够恰当,导致刚开始的三个班最后剩余的时间不是很合理。熟能生巧,导致时间不合理,最大的原因是自己还没有达到非常熟练的地步,今后在这方面需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3、 课堂语言对一节课至关重要,语言缺少感染力,过于平淡,就会导致课堂缺少活力。目前,在语言这方面,我还需要做很多功课,在平时的每一堂课都要格外注意这个问题。

4、 在分析了黄河忧患的原因之后,共同感受地上河危害之大,激发兴趣之后,把如何治理黄河的水患留作课后思考,给本节课留下了悬念,但是,最后的总结还可以更详细。例如,可以把下游忧患与中游的环境问题的因果关系写到黑板上,这样本节课就会更完整,学生对黄河这部分知识也会有初步的整合过程,也会为下节课节省时间。

以上这几点是我在今后的课堂尤其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6篇:地理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背诵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

(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7分钟,一共40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xx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xx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

第7篇:地理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地球自转及其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人教版)《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框的课文,本节教材的内容有:地球自转和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很大的弹性。我是这样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等知识看作学生已初步具备的知识,因为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第二:不要学生系统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只要了解“地理现象”;第三:不是要求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

本节内容较简单,为了使学生能获得感性知识,教材安排了演示地球自转的小实验和一段阅读材料“是地转还是天转?”引出了人类研究地球运动的历史,让学生理解了一个简单的现象是靠人类不断探索、研究得到的,使学生提高了对科学知识的重视性。

2、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2)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能用地球仪科学地解释昼夜更替现象。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之能把教学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相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限于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对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较为困难,所以把地球自转和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作为本节重点.采用播放地球自转视频的方法使学生直观地观察.

教学难点:

由昼夜更替而产生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这是地球自转的另一个事实。但是学生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对不同地方时间差异较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的方法,以便于学生系统的理解.

二、说教法

1、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初一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十分喜爱的网络,生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例如播放地球自转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地球自转运动情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3、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

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

到学习的目的。

3、做:使学生自己动手作演示实验,从现实实验中获得感知。

4、记:即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识记本节重点知识。五、教学程序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了四个环节:情景导入、探究新知、活动应用、巩固小结。

(一)情景导入

创设“是天转还是地转?”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由讨论得知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在运动,那么怎么说明地球在运动呢?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身边有关现象入手去思考.学生也许会讨论多个方案,我原本计划就案说案,可为了突出地球自转方向,所以准备结合学生案例,准备二个例子:

(1)当你坐车快速向前行使时,看到路旁的树、房子是怎样运动的?

(2)当你坐船快速向前行使时,看到船外的风景是怎样运动的?

(3)当看到外界景物使静止的,说明了什么?

从而引出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在自西向东运动。看外界静止只能说明二种:一:二者都没运动:二:二者同步运动。从而也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地球在运动而我们却观察不到。

为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地球自转,让学生观看地球自转视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情况,主要从三个方位:正方位(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顺时针)。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转动自己手中的地球仪,做以下练习(播放课件)。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且具有一定难度,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地球仪和小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三)活动应用

创设生活情景:同一时刻,在美国的姨妈和在中国的畅畅的问候。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在解决本节重点的同时也解决了本节的难点时间差异的问题。

该活动还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在把知识技能视为仅供记忆和存储的定论,而认为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判断、自主选择的能力和品质。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向学生生活的世界回归。

(四)巩固小结

最后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归纳本节主要内容,教师总结,以板书形式列到黑板上,重、难点内容用彩笔重点表出,以巩固本节知识。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