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8-15 13:01:16

第1篇: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年月日》。

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时分秒以及上册学习了“24时记时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而教材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简单归纳等过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通过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德育。

在这基础上我确定了: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教学难点: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先通过一个谜语“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年历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来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第一层次初步认识年月日

你能在年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吗?用笔圈出来。

请已经找到生日的同学圈出自己的生日。指名学生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

继续观察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那怎样把刚才发现的一些有用的信息整理出来进行研究呢?在小组内议一议,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汇报方法。请同学再进行比较,用哪种方法来整理最合适?教师小结。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填在书上的表格里。认识大月和小月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利用表格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xxxx年的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说自己的生日在大月还是小月。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观察年历卡,通过独立思考发现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给学生的学习活动留下了较为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列表、阅读教科书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又促使学生主动地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2、第二层次记住大月和小月

请同学用彩笔给表格图色。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很快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教师参与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组织交流。如果没有学生交流利用拳头来记忆大月和小月,则由教师讲解。指名用拳头数一数。(口诀:七八两月换着数,七月以前数单数,八月以后数双数)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表格里的大月、小月涂上不同的颜色,目的是让学生主动的发现大小月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排列规律记忆哪个是大月,哪个是小月。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游戏进一步记住大月小月

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老师说月份,认为是大月则学生站着,小月则坐着。经过一定的训练巩固后我在说2月,学生可能会有一愣,出于观望状态。这时再次揭示2月的特殊性。并让学生计算xxxx年一年的日子,并在小组交流

算法。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活动,把刚在通过找规律来记住的大月小月来进行一个巩固,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究一年有多少天,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铺垫,留下伏笔。

三、重要节日的

想想做做1让学生圈一圈并交流。(从儿童节引入让学生说说)并记忆

想想做做2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时候进行讨论记忆,知道这三个重要节日。

你还知道那些重要节日?让学生说一说,拓宽学生对重要节日的认识。

结合孩子及家人的生日,说说值得纪念的.日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儿童节入手,一起回顾一些重要节日,既丰富了孩子对节日的认识,也让孩子通过这一找的过程加深对年月日的认识。

四、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不但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还让学生对一节课的活动进行发思,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把课堂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本节课在教法的选用上,我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多动口交流,通过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的合理运用,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以上就是我就《年月日》教学流程的初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当修改教学设计方案,调整教学进程,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服务。以上是我就《年月日》一课的说课内容,其中一定还存在许多不恰当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板书

大月1、3、5、7、8、10、1231天

一年12个月小月4、6、9、1130天

第2篇: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展示的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本学期新增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好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

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来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接着,他们可以用尺量或用对折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获得新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我认为本课时的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是:学生通过观察、验证,自主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新知,同时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观念。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图形新授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本理念下的六步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来设计本课。

一、预习:完成前置作业

教师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及重点,布置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完成前置性作业,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定向: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齐读

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目标的理解。

三、讨论: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是为了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明确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使讨论变得更加高效、具体)

2.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形成小组的意见。(这样设计能够让学生充分交流,交流不同的理解、认识、方法,同时可以纠错,优生帮差生释疑解惑,继而确定前置作业的正确答案。)

四、交流

1.指名小组台前汇报、交流学习情况。(这一环节主要是汇报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解法、答案,通过这一环节初步生成这一节课的主干知识)

2.其他小组适时补充不同的方法。(这一部分设计主要是解决在汇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通过学生不断的展示、质疑、补充,教师择机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适当点播、提炼等。最后形成知识,主要通过这一环节,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检测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折一折、剪一剪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六、总结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节课学习的收获,是一个知识的反馈过程,通过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再一次回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

总之,本节课我们十分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动手“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从而发现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同时学生通过动手“做数学”,获得数学知识,体会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了能力。

以上就是我们三年组教师对这课的浅薄理解,不当之处,还请专家、领导批评指正,下面请张凤玉老师为我们做课。

第3篇: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三年级上册第25——27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是在学生认识了整千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通过操作、合作探究、讨论等形式,学会了对一般四位数的认识,掌握它们的读法和写法,并理解这些数的具体含义,为今后五位数、六位数------的学习作了知识的准备和学习方法的铺垫。同时,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数的含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理解这些数的含义,掌握其读法、写法。

2、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态度。

3、培养学生大胆思维、积极实践的精神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教材从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注意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以加强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例题先借助计数器,让学生按照数的组成认、读、写各数位上非零的四位数;接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借助计数器,自主认识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两个零的四位数,结合数的组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学会相应的读和写。然后让学生根据计数器上算珠表示的数,试着读写末尾有两个零或中间、末尾都有一个零的四位数,并通过交流、比较,确认读写方法,加深对数的理解。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第1——3题的练习,让学生由直观到抽象,进一步巩固一般四位数的认、读和写;接着,教材通过“想想做做”第4、5题,让学生联系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读、写数,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读、写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教学难点是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

[说教法和学法]

一、以旧引新,促使知识迁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千以内数和整千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数经验为基础,以旧引新,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迁移,并激活学生思维。

二、适度开放,促进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利用知识的迁移,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手、口、脑并用,自觉去探索,去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的含义及读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三、联系生活,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课前的搜集资料,到新课的展开,再到课内的交流信息,每一环节的设计处处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引新

1、谈话:小红家今年要搬新家啦!他们全家打算为新家添上一些新的家用电器。瞧!他们一家来到了商店。

2、播放录象:琳琅满目的家用电器。

对话:

小红:妈妈,快来看呀!这儿的微波炉好便宜啊,只要365元,我们买一台吧。

妈妈:好哇。

录象暂停,师板书:365,让学生读一读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说说它的含义。

3、继续播放录象:小红一家来到了洗衣机旁。

对话:

小红:妈妈,你看,这台洗衣机多漂亮呀,不如我们也买一台吧,这样你就不用自己洗了。

妈妈:真是个乖女儿。

录象定格画面:一台洗衣机及2365元的标价。

4、师设疑:你知道这台洗衣机多少钱吗?小组内试着读一读。(板书:2365)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再现学生生活中购物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新课展开

1、教学中间没零的一般四位数

(1)组内活动:试着读出“2365”这个数。

(2)全班交流:

读一读:指名几个学生读。

比一比:365与2365这两个数的异同。

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出2365,体会:只要在365的基础上,再在千位上拨2颗珠子就是2365了。

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

写一写:先指名说写法,师范写,学生练习。

(3)小结: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二千三百六十五。

●由于学生已有了千以内数的读写这一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注重的是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在独立尝试中学习新知,体会四位数与三位数的区别和联系。

2、教学中间有零的四位数

(1) 继续播放录象并定格在空调及“3052”的标价上。

(2) 师设疑: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数有什么不一样吗?

那么,这样的数你会读吗?还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

(3) 学生活动:读、拨、写。

(4) 交流:你是怎样读的,怎样拨的?

(5) 指导写数,强调:哪一位上没有就用0表示。

师:现在正值冬季,商场正在打折,原价3052元的空调现价只要——(画面出示打折以后的空调价格“3002元”)。问:你知道是多少钱吗?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生1:三千零零二

生2:三千零二

归纳小结: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只读出一个零。

●这一环节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探索知识,感受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学“试一试”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同桌互说自己的想法。

(3) 讨论比较:7400和7040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 小结:一个数中间的零要读出来,末尾的零都不要读。

●这一环节教师由扶到放,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深化知识,在尝试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新知

1、读数

师:小红一家逛到现在,收获还真不少,因为商店里价廉物美的商品实在太多了。让我们跟着小红一家再一起去逛一逛吧。

播放录象:出示各式各样的商品及标价,如:29寸彩电3500元、抽油烟机572元、冰箱2408元、电脑6080元、家庭影院5008元等。

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读一读。

2、写数

(1)给数拍照—“想想做做”第1、2题:师在计数器上逐一拨出“5237”、“4803”、“6005”等数,学生在本子上写出来,并说出各数的组成。

(2)“想想做做”第3题:师读出商品价格,生写数。

3、比一比:(结合“想想做做”第4题)

(1)同桌两人互拨互读,并写下来,看在规定时间内谁读得多、写得多。

(2)胜出的小朋友可以得到老师送给的精美图片留作纪念。

●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既获得了知识,又得到了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深深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内活动

1、谈话:生活中的数无时无刻不在,它能使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了解社会。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的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新闻发布会,将你收集到的数和信息与班上的同学一起来分享。

2、学生交流信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经历搜集—交流—体会的过程,感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几千几百几十几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谈收获及体会,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第4篇: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王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三年级数学上册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一、温顾复习,查漏补缺,为本节课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课堂开始王老师以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作为铺垫,让学生回顾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些知识,还有就是知道周长的定义,为后面计算周长买下伏笔。

二、情景引入问题导学。

设计了一个十字绣的图,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计算给十字绣装边框需要多长边框,从而引出问题,开始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探究新知,方法多样,学生为主,总结概况得出结论。

探究新知时候,给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让学生根据刚开始的知识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并小组合作用摆小棒的方法解释方法,让学生明白每种方法的原理,尤其是在推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时,通过摆小棒重复解释了公式的含义,学生一目了然。后面用同样的方法推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整个过程教师一直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最后总结概况周长公式。

四、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和提示性语言非常丰富,发人深省。

课堂一开始教师就给学生提出了两条课堂的建议,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课堂也不是的鼓励和反馈学生的回答,聆听别人的建议等等。提示长方形周长公式中的小括号时,也没有直接说明,而是间接引起学生的关注,印象深刻。

建议:

1、长方形周长公式中还有一种2个长和2个宽的计算方法也需要给学生渗透一下,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帮助。

2、练习题的设计跳跃性较大,最后一个题难度较大,建议可以拆分成几个题逐步渗透思想和方法,层层递进,让学生更容易掌握。

第5篇: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由于在家里受到娇惯,独立做事少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时间观念淡薄,不知道珍惜时间,学习、生活懒散、松懈。然而,这些学生面对的社会,将是越来越讲究效率,快节奏运行的,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保持课内与课外教育的一致性,特意结合第五单元时、分、秒的内容设计珍惜时间这一节课,促使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把道德行为进一步深化。

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观察、动手操作、比较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班队活动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活动的目的,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明白道理。

本次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亲身体会,自主发现

(三)依托生活,自主探究

(四)实践应用,寓练于乐

(五)文化熏陶,情感升华

注意从学生的出发,因此课堂各个环节的设计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活中有关的问题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再加以总结,从而逐渐建立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行为知识,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活动过程。同时,课堂教学流畅、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氛围,渗透守时、惜时教育。抓住他们的好奇心,通过动手、合作、体验学习等学生比较感觉兴趣的活动,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达到活动的教育目标。,让学生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1、活动开始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现实生活场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让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进行学习。

2、通过故事《一分钟》提出问题,鲜明地揭示教育主题,指导学生讨论完成,引起共鸣,深化道德认识。使学生懂得对于他们来说,一分钟也很珍贵。从小树立时间观念,抓紧时间做好每一件事情,成为时间的主人,养成惜时的好习惯。

3、拓宽知识、深化明理,为了深化主题教育,巩固教学要点,在学生有了一定认识、初步明理的基础上,记格言,用格言做书签,

4、让学生在积极、多元的评价中建立信心、感受成功。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用积极、及时的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亲切的鼓励、由衷的赞叹能激励他们克服困难、继续探索,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能给予他们肯定的暗示、无穷的力量。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着教学活动。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