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8-14 15:12:39

第1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听了王建峰老师《数字与信息》,一课。我发现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前知晓,提前参与。因为要在第二天的课上向小组内成员或者老师汇报自己收集的信息,所以,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欲望,并且这种客观也“逼迫”他们必须带着思考去预习。这样的提前介入,使学生让思考的时间得以延伸,空间得以拓展,在课堂上交流的话题变多、思维的碰撞变多,发言时切入主题的能力增强。

2.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即是“质疑”的外在表现。王老师在课上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身份证号码得是18 位?”“怎样通过数字信息辨别身份?”尽管有些是有意义提问、有些是无意义提问,有些问题挖的深、有些浅,但相信,长期下来,学生的质疑意识必会增强,质疑能力必会得到提高,质疑习惯必会渐渐形成。一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年龄所致,学生预习达到的知识理解度,大部分还是停留在“鹦鹉学舌、表面模仿”层面。所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王老师通过一组有梯度的问题作为交流的话题,通过这个环节,对知识进行梳理,会弥补学生脑海中原有的知识断层,接续学生的思维脉络,使之条理的重塑在学生脑海,并且让数字背后的数学意义认识更加深刻。

4.了解了数字背后的信息,就是为了应用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于是,王老师给学生带来了一系列合适的问题情境:帮饭店编房号、破案等。这个环节即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再反思和巩固。 总的来说,这节课很好地对“生活性”和“数学性”进行了融合。学生学得有趣又学得深入!

第2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新课标教材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节课中会涉及到的“可能”、“一定”、可能性的大小、分数的通分等知识点学生在此之前都已学过的。

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等知识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

新课程实施已有几年的时间,几年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过程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本节课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活动完成后再让学生分组汇报结果。

2.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说说你们家都有哪些家用电器?各是什么品牌的?为什么选这个品牌呢?

一、情境导入

播放电影《首席执行官》片断:海尔砸冰箱事件。看了这段影像,你有什么感想?“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不但会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也会损毁一个企业的声誉,可见质量检测是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小小质检员,用我们的智慧找出不合格的产品。

出示3瓶钙片,说明:在这3瓶钙片中有一瓶少装了几颗,你能帮我找出是哪一瓶少装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

在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出示天平。说说怎样利用天平来找出这瓶钙片呢?学生回答后小结: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中,如果天平平衡则没放上去的那一瓶少装了;如果天平不平衡则翘起一端的托盘中所放的那一瓶少装了。

揭示课题: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轻一点或是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

二、“找次品”的解决方法

小组合作:从5瓶钙片中找出少装了的那瓶次品。

(合作要求:用手模拟天平,用5个学具当钙片。你们是怎样称的?称了几次?组长负责作好记录。)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用图示法板书学生的操作步骤:平衡:

11次5(2,2,1)

不平衡:2(1,1)

2次

5(1,1,1,1,1)

1次或2次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观察板书的图示法,思考: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呢?

三、探索最优策略

在9个零件中有一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呢?

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画图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2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2名同学分析填表。)

零件个数分成的份数每份的个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填表并板书:平衡3(1,1,1)9(3,3,3)

不平衡3(1,1,1)

2次平衡1 9(4,4,1)

平衡2(1,1)

3次不平衡4(1,1,2)不平衡1

平衡1平衡(2,2,1)

9(2,2,2,2,1)

不平衡2(1,1)

3次不平衡2(1,1)

9(1,1,1,1,1,1,1,1,1)

4次

引导观察:用哪一种方法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最少?小结:平均分成3份去称,保证能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数最少。

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应该怎样分呢?

全班合作:用图示法从10个和11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

(合作要求:将全班所有的小组分成2部分,一部分小组分析“从10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另一部分小组分析“从11个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小组内先共同讨论出几种不同的分法,再2人合作选一种(组内不重复)用图示法分析。)

指名汇报,投影展示学生的分析过程。

引导观察,感知规律: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不能对这个规律作出解释?

四、拓展提高

猜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更大时是否也成立呢?

第3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有利于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再加上电脑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借助生活经验已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但思维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组合图形的面积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为了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抽象到理性思考,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构建新知。正好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生不需要电脑操作,所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能将组合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通过归类比较,优化出简单的方法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发展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合具体的例题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简、最优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五、教学流程

1、拼一拼,认识组合图形

2、分一分,探究计算方法

3、议一议,总结提炼,突出重点

4、比一比,优化方法,突破难点

5、练一练、巩固梳理方法

6、读一读,拓展心灵视野

下面我将结合自我思考、同伴互助、教学实践、版本对比、网络互动等几个方面来谈我这节课的设计。

一、 拼一拼,动手操作充分感知,认识组合图形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应用、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能更好的认识“组图图形”并很好的对后面的知识进行衔接呢?在这方面网友们的建议给了我很大帮助,尤其是木秀于林和辉煌老师,他们希望我采用“直接出示外部轮廓,让孩子们从资料袋中找基本图形把它填满”的方法,其实之前我是不太赞成这样做的,一方面感觉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同时有局限孩子思维的意思,但在我的第三次试讲中采用后发现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感觉乐趣盎然。这样就为后面学习组合图形面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分议结合,总结提炼,突出重点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形成抽象的思维特点。在了解了什么是组合图形的基础之上,我提出:“这样的组合图形面积该如何计算呢?”这一问题,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利用老师下发的题单和图形学具,通过画、拼、摆等方式,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以前所学习过的几个简单图形,再通过把这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相加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对组合图形进行“分分合合”的过程中展现的非常充分。那么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到底有哪些方法呢?同学们在组内进行合作交流,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总结出不同的有效的计算方法。(出示课件):

① 分割法

② 填补法

③ 割补法

前两种方法学生掌握的非常好,但在试讲中并没有出现割补法,要知道这也是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于是我及时调整预设,在后面“做一做”中进行弥补。这个练习很生动形象的展现出割补法的作用和优势,学生会很自然的往这个方向去思考。通过这样的讲练结合的方式这样由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到合作研究,到全体汇报,再到练习补充的形式体现了探究知识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掌握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

三、比一比,优化方法,突破难点

新课程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但多样化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优化的基础,如何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是一个新的生长点。学生动手进行分割、填补方法探究的时候,多数学生都能把它分成两个基本图形,有的同学又继续分成了3个部分。在这个环节中究竟方法是巧是拙,渐渐让学生体验、感悟,总结出分成两个图形分法比较简单,且计算步骤少,优越性体现的比较充分,

在这种认知过程中揭示了组合图形的本质;在其他的分法中,找不到可以计算的数据,合情但不合理,这样仍然不行。深刻体会利用数据时转化图形的重要方面,实际上也是以图形为载体,对学生所进行的思维训练。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入:分解图形时要尽量考虑简便的方法计算,同时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解。发展学生有效分析数据的能力。

四、练读结合,巩固提升素养,拓展心灵视野。

在练习中体现基础、提升、综合等不同层次,并且在练习过后与孩子一同回顾课后练习题,在总结中让学生更加宏观的体会到不同问题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同时通过介绍两千年前古代数学家刘徽的相关知识,让数学彰显历史文化。

我的说课即将接近尾声。回首这17天的研究、上课、反思,再研究、再上课、再反思,收获颇多。这个收获不止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献计献策从而对于教材深层次理解的本身,也是自己针对于此权衡利弊,有力取舍而显示的果断、灵活的对大家的沟通互动。

感谢来我“家”作客的人们。可能“招待不周”请多多见谅。

赛课只是一种结果,而其间的过程更让人回味神往。

所以就算赛课过后也希望您常来。

因为赛课有终点,学习无止境!

谢谢大家!

第4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xx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xx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xx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xx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xx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让孩子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xx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xx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习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16、12)

2、交代目标: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习“公因数,xx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xx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学,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

第5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课标要求:

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

课标解读:

行为动词是“探索”, 指的是独立或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核心词是“规律”,本节课指的是有序思考的方法。

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排列方法,即有序排列,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去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教材是通过三个人排列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四个人小合唱固定一个人的位置又有多少中不同的排法,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通过列举等直观方法帮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及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其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及初步推理能力。

2、通过观察、研读、交流、验证等活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数学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探究——研讨”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

第三个环节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我提出了

“如果于老师带领我们班A、B、C三个同学到文登学公园游玩,最后我们四个人要排成一行合影留念,而且要把老师安排在左起第二个位置上,其他的3个同学任意排。想一想,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人排队和四个人排队且确定一个人的位置的排法总数是相等的,让学生意识到排法总数是不受确定的那个人的位置影响的。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有序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统一认识。

第6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教材分析:

《分数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真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比大小等知识,为后续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真假分数,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及商不变性质,再来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不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准备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设疑,揭示课题。

我将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八戒吃第一块饼的1/4,沙和尚吃第二块饼的2/8,悟空吃第三块饼的4/16,他们谁吃的多呢?以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这个环节设计学生动手折、画、标等活动,折出1/4,2/8,4/16,用彩笔在折的圆上涂出1/4,2/8,4/16,再用铅笔标出分数。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二、合作探索,寻找规律。

请同学们观察1/4,2/8,4/16;3/4,6/8,12/16这两组分数,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分数又有什么变化?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如果没有概括出“把0除外”就设计一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就顺势进行验证。推导出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巩固练习。

练习题的设计有简单到复杂,例:分数的分子乘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 ( );2/3=??( )/186/21=2/( )等这样的题,进行练习。

四、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小结分数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商不变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然后比较这两个性质的联系。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共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灵活迁移应用,触类旁通。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1)把5/6和1/4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2/3和3/4化为分子为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考考你:1/4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六、全课小结

现在让我们看板书,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比上眼睛想一想,觉得把内容记下了,就微笑一下,是不是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是呢?

第7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因此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针对五年级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所以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方法的多样化。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在新授部分展开过程中,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组合图形的趣味性,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说一说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拼一拼七巧板

3.看一看拼出的图形像什么?有哪些图形拼成的。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说一说,拼一拼,看一看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知识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明确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有关.

由此揭示课题:组合图形面积(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出示例题,请学生自主独立尝试解决“这面墙的面积”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我真正的转变们了教师的角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先进行独立思考,因为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交流是无效的,那样只能是学优生、思维敏捷孩子表演的领地,只有建立在每个孩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每个孩子才有话说,那样的小组合作才有效。在这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取更多的解题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汇报时用多媒体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演示出来,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 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

(2) 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梯形

学生边汇报,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后随即板书。其他同学能清楚地与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并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过来。

3.师生总结分割法。

接下来让学生自主观察比较上面几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后,再总结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分割法”这种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分割图形越简洁,解题方法越简单。

4.新授部分的练习:练习是为了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能用学到的新知进行迁移。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a.模仿练习,以割补法为主。

b.变式练习,渗透“添补法”。

(三)练毕校对,及时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们要考虑到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这样做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交流多种计算方法,使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选择最优的方法。

5 .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关于《组合图形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一方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8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之后,进一步的理解和加深,是它的综合应用,紧贴于生活,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

二、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与价值: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及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测量方案

教具准备:透明容器、不规形状的橡皮泥、石头、大豆、正方体、长方体。

四、学情分析:

五(1)班学生从组成上说,一部分属于原来中心小学的学生,他们学习认真、踏实、自觉,基础扎实,好学上进,而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各村学和教学班点,基础差、底子薄、生源杂,学习比较被动。对数学毫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年龄小,在他们身上还明显地存在着儿童的天性,好动、好奇、容易分散注意力、自控能力差等。所以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法分析:

我先用讲故事的形式,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不同方法和途径,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即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趣”和“测量”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两个着眼点。让学生从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一下子过渡到不规则的图形中,思维跨度大,具有挑战性。怎样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知,我采取三步走的策略:

①先选取橡皮泥测量,由于学生都玩过,很容易理解;

②其次,拿出学生非常熟悉的土豆来测量,由于土豆煮熟后和橡皮泥一样可以捏变形,也很快能找出结果。

③再出现石块让学生探索,发现简便易行的最佳方案。

④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和发散思维的方式在练习、巩固的基础上,结束本节课。

六、教学过程设计:(7个环节)

1、复习旧知,首先复习长方体(正)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说出共用的计算公式。

2、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谁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聪明吗?以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敢于和乌鸦比高低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时出示橡皮泥、土豆、石块等物体,从外形上得出规则和不规则体的概念,谁能说出它们的形状?这些物体、形状不像长方体(正)的形状那样规则,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称这样的物体为不规则物体,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板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提示课题。

3、提问: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看谁能想出办法?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方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鼓劢,让学生大胆探索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①估算;

②像皮泥捏成长方体(正);

③土豆煮熟后压成长方体(正);

④把石块(铁)磨成长方体(正)。

如果像石块、铁、鸡蛋等不易改变它们的形状或不允许改变形状的时候,该怎么办?提示能不能由乌鸦喝水的故事得到启发?引入第第⑤种方案。

教师演示:将石块沉入水中。(学生仔细观察):

①有何变化?

②讨论: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体积增加)

③增加的部分在哪里?与石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④石块投入水中后,什么在变?什么没变?(长、宽不变,水面的高度在变)。

⑤怎样计算石块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容器的长、宽、水的高度:原来水的高度

放入石头后水的高度

升高的水的高度

回答了以上的问题石块的体积=容器的长×宽×升高的水的高度。学生很轻松地找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说明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的原因。

以上是本节的重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路进行的,这样一来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4、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谁还能想出其它办法?

①逆方法;

②装满水。再次鼓励学生。

5、巩固练习:由生活中的数学又返回到实际应用。

例:出示小黑板

铁块的体积=底面积×高 由此可得到另两个公式:

底面积=体积÷高 高=体积÷底面积

让学生活学、活用,达到一题多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最后应强调水的体积与铁块体积的单位统一。(L=dm3)

6、小结:本节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理解了,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是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要求。

7、作业布置:

P55第1、2题,2题作为课后思考题:也是对本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如何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2、刚才的实验中,只能长水吗?

第9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平均数的应用(二)部分推测整体”是五上统计章节内容,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一个统计量,在应用中,平均数除了可以用来比较同类数据的整体情况,当需要“大数据”的整体情况时,我们一般还可以用部分平均数来推出整体的水平,或者用来归纳、分析、预测全体的情况或趋向。

二、说学情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的概念、计算以及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教学的,之前,学生还学习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分析、描述统计数据的能力。通过本节课串联的问题情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可以使用部分的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中,理解运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整体情况的方法。

2、初步体会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全体的情况时选取的部分样本要具有代表性。

3、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部分平均数来推算整体的情况。

教学重点:理解利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总体数据情况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部分平均数来推算整体的情况。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大致划分为为三个环节,即谈话引入,探究方法、深入探究,合理应用、实践体验,巩固新知。

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以下特点:

1、为学而教的学习内容组织。第一环节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自身特性入手,创设情境,引发认知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内在探究学习动力。

课始,设计帮小巧解决“瓜农难题”和“花农问题”这两个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瓜农问题”:我们的小伙伴小巧今天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瓜农有一批西瓜,大大小小共500千克,还给你提供了工具称称,怎样才能又快又比较精确地推测出这批西瓜大约有多少个呢?有什么好方法吗?“花农问题”:一块2000平方米的郁金香,如果以市场平均每支郁金香3.00元计算,这片郁金香能收获多少元?你能帮他比较准确地推测出来吗?围绕着“怎样又快又准确地估测出整体”这一核心问题,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揭示数学概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在对比中完善问题解决的策略第二环节在学生初步掌握整体推测部分的方法后,媒体再次呈现“瓜农”和“花农”问题,通过提问““两农问题”在解决过程中的相同之处?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再交流、归纳、补充,完善对此类问题解决的策略。

在学生掌握方法后,画风一转,又给出一道“精密零件”的例题,“求精密仪器的总重量?”预设学生“中招落马”:随机挑选几个零件,求平均重量。2000×平均数,引导学生重新审题:“精密零件”个个重量相同,直接称一个,乘2000即可。此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再次引发思考:什么情况才要用部分平均数去推测整体。

3、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第三环节巩固阶段的习题设计从判断到应用,如情景辨析:

(1)用10月1日到7日上海迪斯尼乐园的平均日客流量来估测十月份这一个月的总客流量。

(2)学校捐书义卖活动,老师随机选出五年级10个同学,用这10个同学平均每人捐书的数量估测全年级同学捐书的总量。

(3)广播操比赛,把我们班级的男生按照广播操队伍排列后,用前5名男生的平均身高来估测我们全班男生的身高情况。

通过辨析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整体是否合理?学生内化新知。

应用环节,解决废纸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渗透环保教育,综合性较高,有利思维磨砺。

整个练习应用环节,我尝试让学生去分析辨析,不仅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比较、思考,从而对运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总体水平有更深的认识。

第10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由具体的数和用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大量接触到的是有关具体的数的认识和运算,对字母表示数虽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接触,但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不理解。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我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数学模型,从而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对这节课的设计我们有这样的几点思考: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下学期的方程,它不但对后面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生活和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课的教学中渗透着“转化”思想,遵循主体性原则,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的规律。然后教学运用这个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定下了这一课的主要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单,明了,快捷等优越性。

2、让学生在探索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过程中,逐步建立用各种符号来表示数的意识,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上我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从具体事例中逐步进行抽象概括;三是注重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方式方法。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二、引入课题。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体会到符号化的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所以上课开始我就提出问题:谁知道中央电视台的台标怎么表示?谁知道UFO表示什么意思?WC,这是什么标志?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中央电视台、不明飞行物和洗手间都用字母表示?也就是说用字母表示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明确这些字母的表示简便、易记,方便人们交流。

紧接着,出示扑克牌A,J,Q,K,提问在扑克牌中它表示什么?

从而强调:字母不但可以方便简捷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称和标志,还可以用来表示具体的数,揭示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这个地方,我分成不同的层次来进行教学

首先,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和学生一起观察思考:摆1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呢?怎样列式?你能接着往下说吗?摆1000个呢?摆10000个呢?

追问:照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请你们观察这些算式,能不能想出一个表示方法来概括所有的情况?同桌互相讨论。

接着师生共同探讨式子中的一个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一个×3呢? 强调:式子a×3不仅表示出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还表示出了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不管摆几个三角形,小棒根数总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

师接着追问:这里的a可以是哪些数呢?除了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还可以用哪些字母的表示三角形的个数?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在这个关系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同时让学生知道同一个数量,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字母表示。

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说一说:刚才的1×3,2×3……等等,这么多的算式,只用一个a×3就表示清楚了,你有什么感受?这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

这时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字母来表示一个变化的数,还可以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简洁地概括出两个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其实数学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

引出例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首先通过问题让学生思考例3图形上也有一个a,与刚才的a有什么区别呢?从而让学生知道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问题中表示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例题让学生说出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教师板书。引导学生观察周长计、面积计算公式,公式里用了几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这里能否用一个字母表示?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在同一个问题中,不同的数量一定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关于简写的部分安排学生自学,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1,最后在利用课件强调在简写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时,需要注意的规则。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比较2x和x2的区别,补充对比练习:x =3 、 5 、 2时2x和x 2的值

我把例2调到了后面,教学时,我主要是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字母B和280-B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意义的理解让学生明确字母B可以表示那些数。然后再出两个B表示的数字,让学生算出280-B的结果,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知道;只要知道了字母的具体数值,就能求出剩下的千米数,同时亦能根据字母表示的意义明确他的取值范围。

三、综合训练,深化理解。

1、练一练2我把练一练的第2题以猜年龄游戏的方式呈现先提示学生:妈妈比玲玲大2 8岁。

让学生推算在玲玲不同年龄阶段时,妈妈的岁数是多少岁?并说说是怎样算的。例如:玲玲1岁时,妈妈是29岁,算式是:1+2 8 =2 9(岁)2+2 8 = 30(岁) 3+2 8 = 31(岁)等等,接着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概括出同学们的所有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2 8.在这种含有字母的式子中a表示玲玲的岁数,2 8是妈妈比玲玲大的岁数,所以a+2 8表示妈妈岁数是a+2 8岁,同时还可以表示妈妈比玲玲大2 8岁这个数量关系。

紧跟着拓展一下:妈妈比玲玲大28岁,当妈妈8岁时,你能请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玲玲的岁数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b-2 8最后再让学生讨论A、B可以表示哪些数。这里老师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

2、想一想:(1)3、4、x、6、(2)3+M=15,让学生探讨这里的x、M表示什么数?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字母既可以表示确定的数,也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

五、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2、你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历史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11页“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一个个三角形 Ax3根小棒

一个数 一个

字母可以表示 数量关系 一个×3 280-B

公式 S = A×一 C = A ×4

运算律 A + B = B + A ......

存在的不足

1、重点不突出。在每一个环节之后,教师应及时小结,这样,学生的思路更清晰,课堂的重点也更突出。如:猜年龄之后应重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这样对后面的练习学生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2、难点要分散。本节课看似简单,在实际上过之后发现,用字母表示定律、公式这一内容在本节课出现,学生掌握不牢,虽然动口、动笔写过一遍,但在课后的验收中只有十位同学过关,而且课上时间不很充裕,草草收场。

结合试讲中存在的问题,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做了相应的调整。在本班讲这一课时,把用字母表示定律、公式放在了练习课中,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时间充裕,针对本班的中下生不时地提问、追问、反问,并及时地总结,学生对本课的难点掌握较好,并且做了大量的练习,书上的、聪明数学的题也都做完了,教学效率较高。在下一课(练习课)中,用字母表示公式就有了充裕的时间,说一说、写一写、记一记,课后验收正确率大幅度提高。

通过这两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如果每节课都能不断的反思,在总结中提高,那么我们今后的每堂课将变得更加有效。

第11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负数》,它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理解生活中负数的应用,拓宽数学视野。同时还能扩展对数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自然数、整数的意义。因此《新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调整到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

教材选用了“气温”和“海拔”这两个熟悉的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掌握负数的读、写法。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认为学生对“海拔”的认识比较陌生而且有难度,所以,改变了教科书原有的编排,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水果批发市场的物品记录单引入教材,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探究负数的知识。同时将“海拔”高度等知识在练习应用中呈现出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负数,能认、读、写负数。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出发,我理解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对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进行比较。

四、说教法和学法:

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负数意义。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来进行:

1.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4.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下面,我就来具体阐述教学环节以及我的设计意图。

一、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课前我设计一个热身游戏,名字叫《截然相反》。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说一句相反的话。比如:上――下、哭――笑、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转来了2名同学――转走两个同学、存了300元――取出300元、运进2吨――运出2吨等等。这样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又与所学的负数有直接联系,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负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数学来源于生活,作为教者应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给予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课的开始,利用课件,创设水果批发市场的情境:运进苹果2吨,运出香梨2吨。从管理员小王的物品进出单入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运进2吨”、“运出2吨”,比比谁记录得既简洁又准确,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有的.用符号“√”,“×”、相反方向的箭头;有的用“笑脸”,“哭脸”;还有的用文字说明等,当然也有学生用正数、负数尝试着区分。虽然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但本质上都与正、负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适时地引出负数的数学史话,向学生展示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学家们对负数探索与研究。

在欣赏数学史话的同时,我引导学生适时反思:在这么多方法中,你最欣赏第几种?通过反思与追问,寻求统一、简洁、通用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学生由被动化主动,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并逐步符号化,学生认识逐渐清晰。

然后利用课件,让学生感受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并描述性的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读法与写法。

二、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温度计是学生认识正、负数的有效载体。教学中我利用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某日的天气预报,介绍温度计的基本知识,提出两个问题:你认为温度计中哪个刻度最重要?温度计中的这两个5表示的温度一样吗?通过问题激起学生用正负数来表示的欲望。

学生的智慧在指尖上。操作练习可以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教学时,我首先拨动温度计,让学生知道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接着,又设计了一个反向练习,让学生拨出上海5℃和北京-5℃,也就是零下5℃。如此,改变教材直接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方法,让学生拨一拨,可以化静为动,通过小小的“拨”,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也就是在温度计中0刻度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感悟到: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则用负数表示。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兴趣盎然,既将正数、负数、零有机地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中,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教学难点。紧接着设计一个基本练习,写出三个地方的温度,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初步感知正数、负数的大小比较。

三、回归生活,拓展运用——应用负数。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生活。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电梯中的正负数:比如去五楼开会和到地下二楼,应按哪个键?

2.海拔中的正负数。因为学生对于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课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

3.存折中的正负数。让学生解释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练习,提出存折上还有多少钱这一问题,渗透正负数的运算,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数学。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课堂的总结和延伸可以帮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激发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负数,并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各位领导、老师: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学生在知识性目标方面应该能够很好地落实,同时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数初步地形成知识系统,对负数的知识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情感性目标落实到位。

以上就是我对《认识负数》这一课的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正,谢谢!

第12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教材分析】

《打电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十册P132页的教学内容。本堂课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学生分析】

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归纳推理能力。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优化”、“化归”的思想。

【教学重点】

寻找打电话以及类似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培养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设想】

1.合理使用教材,遵循课本教材。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这个数据太大,难度较大,从几次试教证明教学效果不好,本教学设计改用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

2.在“比较”中“优化”规律。

本课时在寻找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差异,设计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个通知”的方案,有“分组通知”的方案,当然也会出现“所有人不空闲”的方案。通过对这三种方案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通过“要通知500个人需要的时间?”这个问题,让学生对发现的规律进行横向比较,从而体验到翻倍这一规律的价值所在,同时也在比较中优化了规律。

3.在“游戏”中体验规律的存在。

本节课,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我特意在二个地方设计了“游戏”这一环节。首先是在课前谈话过程中,和学生一起玩“找朋友”这个游戏,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另一方面可以初步渗透“打电话”的规律,为解决本节课的难点服务。其次是在理解最优打电话的方案的时候,通过表演这个方案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个最优方案的形成过程,主要是照顾到班级后20%学生对这个方案的理解。

4.多样练习,渗透“化归”思想。

所谓“化归”,可以理解为转化和归结的意思,一般我们都理解为“转化”思想。理论上理解为“化归”方法是指数学家们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最终获得原问题的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简单地说,化归就是问题的规范化、模式化。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打电话”展开,探究“打电话”过程中的最优化方案及随之而产生的规律。像这样的规律不仅蕴藏在“打电话”这一事件中,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有这一规律的存在,“打电话”只是这些事件的缩影。因此,在练习中,我呈现的是有关植物生长方面的练习和实际生活中“找朋友”这一游戏的练习,将这两个事件中蕴藏的规律转化到“打电话”这一事件上,让学生运用已经知道的规律使问题得到解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想办法通知7个人,,这是个紧急通知,怎么办?学生会考虑到许多现代通讯技术进行通知,这时教师就提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通知,而且每分钟可通知1人,一共需要几分钟呢?怎样通知呢?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设计电话通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考虑到让学生理解这个内容本身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书本的例题做了适当的修改,将15人,改成了7人,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展示自己设计方案的同时,与其他同学的方案进行比较,让他们从逐一通知到分组通知的比较中感受到方案的优化过程,从而擦出智慧的火花,由此而猜想“要通知到这7个人,时间最少要几分钟呢?怎样设计呢?”帮助学生找到最优的通知方案,一方面通过游戏理解这个方案的优化所在,另一方面为班级后20%学生理解这个方案服务。

三、探索规律,应用规律

探索这个最优方案中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首先以游戏做铺垫,通过“如果再多给你1分钟,最多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呢?”让学生产生猜想,在图示和游戏的基础上学生会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方案中规律的存在。其次,让学生在表格中发现规律。学生在以前已经

接触过找规律这个知识点,并且也有了找规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们凭借已有知识会发现表格中所蕴藏的规律。再次,通过归纳、优化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每一次通知到的人数是前一次人数的翻倍!

在应用规律的时候,我通过设计基本练习、重点练习、拓展练习等几种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13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教材学情分析:

倒数的认识属于新课标教材中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认识范畴,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整数、小数、分数,会计算分数乘法,具有一定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本课的教学为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倒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主动通过参与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辨证思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快速找到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

二、教法学法

1、指导思想: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

2、学法:指导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交流。

3、教法:发现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

三、教学流程

1、情境引入,激趣揭题

(1)“学生做倒立”引入:“谁来说一说,这位同学的倒立的姿势和刚才正立时有什么不同?”

设计目的: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倒立在暗示本课的倒数的特征,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伏笔。

(2)口算练习。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课题:《倒数》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什么是倒数?a:分子分母倒过来的数是倒数。就像刚才做倒立一样。

b:只要乘起来得数是1,就叫倒数。

设计目的:根据学生产生不的同意见,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必要时适当引导,得出倒数的真实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倒数关系:生:×=1。引导学生说出:的倒数是,的倒数是,和互为倒数。(同桌互说)

设计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生生互动,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热情,强化学生对倒数的理解,从而突破了理解倒数意义的难点。

(3)判断题:

设计目的:分别根据倒数意义中“乘积”“两个”“互为”三个关键词设计,深化理解倒数意义。

(4)求倒数方法:依次给出真分数、假分数、整数1,0及带分数,小数,必要时进行小组讨论,得出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0除外),只要把它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设计目的:真分数、假分数、整数、1,0,及带分数、小数,层层深入,由易到难,一般到特殊,在学生碰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做一定量练习后再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水到渠成,这是本节课处理教学重点的特色设计。

3、巩固与提高

“你说我写”活动方案:学生两人一小组,甲任意说一个数,乙写出它的倒数,然后调换过来,乙任意说一个数,甲写出它的倒数。

设计目的:再次把所有学生调动起来,课堂气氛达到**,巩固求一个数的倒数,突出重点。

四、板书: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0除外),只要把它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设计目的:简单,明了,既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又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14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对本课的理解和思考

1、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地位和作用

梯形面积的计算是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知识的学习,能满足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需要,要进一步学习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基础。

本单元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做基础的,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通过割补、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继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又是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做基础的。最后是梯形的面积,既可以转化成三角形,又可以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做基础。三种基础图形面积计算的联系比较紧密,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组合图形的面积更是以这些基本图形为基础来计算的

2、对学生的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

五年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十分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梯形的特征和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知道了拼摆、割补、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也理解了数学的“转化”思想。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学生能力的增长点:

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让学生理解由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方法来求面积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操作与观察,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困惑点:

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否能呈现多样,即使方法呈现多样,公式推导存在困难。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

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组探索、讨论、归纳等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探索性和方法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图形的转化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三、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1)提出问题、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2)迁移类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3)有放有收、捕捉学生课堂生成。

4)练习梯度、促使学生各有所获。

四、对教法、学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引导法、尝试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

学习方法:本课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情境引入

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了解车窗的形状,

师:车窗的玻璃是什么形状?要做这块玻璃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让学生明确要求梯形的面积。)

师: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有没有计算公式呢?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迁移类推、主动探究

1、回顾旧知,深化“转化”思想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的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它是怎样的推导出来的?

学生交流、教师用课件演示推导过程,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

2、小组合作,归纳推理

指导操作实验,推倒梯形面积公式。

(1)师:梯形的公式能不能借助前面学过的图形面积推导方法来研究呢?

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

(2)反馈交流,学生反馈和课件同步。

(3)导出公式。

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原梯形的两底是什么关系?

②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原梯形的高又是什么关系?

(4)不同推导方法的交流,教师评价。

3、生活运用、实例解答

①出示例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拿出大坝模型,认识横截面,使学生明白大坝横截面是一个平面。

③学生试做。

④订正。提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除以2”

(三)交互反馈、巩固练习

(1)第89页做一做

(2)第90页的第一题

(3)科技小组制作飞机模型,机翼的平面图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组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

(4)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如图)。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积多少平方米?

(四)开放延伸、拓展训练

(1)第90页的第3题

(2)第90页的第4题

第15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的学习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

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教学难点:

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准备:

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习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平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为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16篇: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的“图形的平移”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内容(教材第25—26页)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平移到指定位置。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初步体会了平移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图形的平移。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为今后进一步探究平移知识打下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结合课标要求,根据我班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能总结出平移运动的特点。

目标2: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学习重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学习难点:如何通过数格子定点的方法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教、学具准备:本节课的教具准备是课件。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初步学习了将一些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而本课要求学生动手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然后判断图形平移前后的方向和距离。因此,对于我班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

三、说教学模式

鉴于以上学情分析及本课在数学中的地位,我确定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点拨,所有的问题都由学生独立、合作完成。

四、说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对学情的分析以及对教学模式设计,本节课我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

我采用的是复习引入,通过复习三年级上册“平移与旋转”知识,学生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不陌生。为了帮助学生回忆准确的数学概念,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直观动感的优势,先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进一步建立这种运动的具体感性认识,并让学生回忆知识建构过程,再过渡到运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平移运动的过程。因而引出课题后(并板书),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环节二:探究新知。

第一步:多媒体出示本课情景图,使学生对原图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学生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提供一个直观的印象。虽然学生没有画图的经验,但是能够简单的表述出图形平移的过程,所以先让学生在已有的观察经验基础上,自己探索画一画平移后的图形。第二步:第一次对比淘气、笑笑不同的画图过程,发现受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的影响,学生虽然对于点的平移比较容易把握,但是容易把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误解为两个图形间的距离。所以这里,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明确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要以某个点做基准,去数这个点平移的格数。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在研究和思考中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第三步:第二次对比,我用课件形式动态的比较了淘气和笑笑平移后的图形,这时学生很容易就对比出哪一个画的正确,相信原来画错的同学也一定会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错误。接着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数学活动空间,使学生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活动,真正掌握画平移后图形的方法。同时通过展示作品和小组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四步:通过学生的对比和动手操作,总结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设计意图:点是构成平面图形的基本元素,平面图形的变化是图形上每个点发生了相同变化的结果,所以,要深入研究图形的变化在某种变化下的性质,应该从研究点的变化开始。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环节三:针对性练习。

设计意图:体现理科教学特点,精讲多练。我国杰出数学家苏步青曾说:“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索。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可见做习题的重要性。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也是一节课的重点体现。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分为课题(在黑板的左上角)及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体现。

六、说课堂评价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本节课我对学生的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

对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上,我结合学生平时数学学习表现,在本节课的活动

1、活动2中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情感态度的评价

在情感态度的评价方面,我主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数学思考及与他人合作、表达、交流情况进行积极评价。(软评和硬评相结合)使学生拥有积极的数学学习状态。

七、说课后反思

本节课安排设计整体较好。课件、习题设计也符合五年级学生特点,可操作性强,能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整节课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表现得非常棒。

2、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良好。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前面梳理知识点时费时间较多,导致处理后面延伸题有些仓促,也致使巩固练习课件中的注意事项没有给孩子们讲解。

2、语言表述方面,旗杆误表述为旗把,口语运用太过于随便。

3、整节课语言欠精炼,对学生的软、硬评价不够。

最后就今天课堂上最不该发生的事向各位领导及同仁表示,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该让手机在课堂上响起,真的十分抱歉,望各位领导及同仁谅解。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领导、同仁予以指导。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