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7-31 15:39:15

第1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一框。

本框题主要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这些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关于“培养学生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我确立以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命,培养生态伦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能力目标:掌握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3、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是重点。

(2)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对生命及大自然生物并不陌生,一方面,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另一方面,他们比较缺乏对生命领域的探索和思考。例如,有关世界万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关生命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认识尚浅。加上由于学生过分的“自我”关注,淡化了对周围事物、他人、社会的关注,对其他生命的漠视。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生动活泼、有针对性的教学,调动学生参与、体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对所学形成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从而达到知、情、义、行的统一。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感性思维能力较强,而理性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所以我主要采取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在参与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三.说教法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学生的求学的欲望,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到愉快”。根据七年级学生年纪小、认知能力差等特征以及以上学情,我使用了观察法、直观教学法导入新课,并融入音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思想品德课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情境气氛调动了学生注意力,角色参与激发了学生兴趣,师生互动使大家都得到了提高。

四、说学法

建构主义哲学认为:学习不仅是知识由外而内的简单的迁移,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但是我所教的学生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课前我会要求他们准备好有关动物、植物等生命体的实物或图片以备展示,收集人与动物感人的事迹,在班里与同学共同分享。做到人人都动手、动口、动脑,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做到所学知识真正内化。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录音谈感受,学生谈完感受后,教师再进一步对大自然进行描述,从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新课过程: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1)触摸生命: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动植物实体向大家展示,并介绍它们的成长历程特性,展示生命的价值。从而点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适当的补充或让知道的同学作补充,并对说得好的同学加以肯定,给予鼓励)。最后由我做小结。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认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本环节让学生与其它生命体零距离接触,通过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受到触动,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丰富,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2)感悟生命:我把事先准备的两幅图展示,一幅是各种生命自由生活、充满活力的图片;另一幅是没有生命、干涸贫瘠的土地。

提问:你们喜欢那幅图?为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生命的价值,感受到生命给世界带来的活力与美好,并点明主题:生命如此精彩,生命值得我们尊重和关爱。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1)看谁嘴快:看谁知道得最多:已经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珍惜动植、物?(如渡渡鸟、蓝马羚、大海雀、麋鹿、华南虎、扬子鳄、大熊猫等)

思考:这些动植物为何远离我们?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知道生命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关爱之前必先让学生了解其他生命究竟有哪些?它们的处境如何?

(2)图说环境:让学生观看《北京下土了》图片

思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你认为人类如何与大自然相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破坏自然带来的后果是必将受到自然的报复,从而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3)心灵碰撞: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或经历过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读过的感人故事等。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内心的感动,感悟到人与其他生命应该和谐相处(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教师小结:每种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4)出谋划策:如何保护日益遭受破坏的大自然?请你设计一条标语,提高人们的警惕。

设计意图:让学生为环保出谋献策,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极主动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5)自我选择:你希望参加的或经常参加的活动有哪些?A.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B.植树活动;C.学校开展的“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漫画评比;D.拒食野生动物:E.为救护濒危动物捐款;F.“爱我母亲河”环保行动;

提问: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如何对待周围生命方面你还有哪些仍要改进?

设计意图:一是要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二是要让学生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哪些做得较好,哪些仍要改进,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

(6)音乐欣赏:《天堂》

设计意图:体验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思想.升华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要珍爱生命,自觉在行动上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

(三)板书设计: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设计意图:重点知识的系统再现,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第2篇: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五个领域目标为依据,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协作,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热烈的气氛中,提高技能和体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增进学生对健美操的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动作节奏感、韵律感的表现力,塑造健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在快乐体育中,为

学生提供多项的体育活动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锻炼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 对象与教材:对象为初二年男生。教材为健美操和快乐体育。

(三) 教法与手段:教法: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提问作答、启发动机、分析诱导、思考讨论、分组练习、归纳小结等,来达到传授技能、提高体能、培养兴趣、激发参与的目的。手段:主要通过课件的应用,把全套健美操进行播放,学生观赏,老师点评,其目的是使学生对健美操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并通过课件学生进行动作的创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课的不同部分应用不同的音乐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动作节奏感、韵律感的表现力。例如:健美操——强劲迪斯科音乐、整理运动——轻音乐等。

(四) 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我管理得到能力。例如:健美操练习时由学生自喊口令,并为学生提供自主练习、协作练习的时间与空间;快乐体育,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保姆式”教学管理的理念,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的“主人”,充分体现体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五) 教学程序:

1、课的常规

(1) 常规导入:集合队伍、检查人数、着装。师生问好,处理见习生。

(2) 宣布本课内容任务,注意事项,导入教学。

2、愉悦热身:根据主教材的特点,主要以游戏的的形式进行,并由各小组自定(选)活动内容,可上课做过的游戏,也可学生自己创编的。

3、温故知新:对已学的健美操动作进行分组练习。目标:促进参与与协作

4、新授知识:学习健美操新动作。 目标:提高运动技能

重点:动作准确,规范化。难点:动作连贯 、协调有力、节奏感强。

5、协作性学习:分小组进行自练与创编。 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各自的做操风采。 目标:培养自信与个性。

7、快乐体育:主要安排了四个项目的活动内容——篮球、足球射准、健美操、羽毛球。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锻炼项目,并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

重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难点:使学生快活起来 目标:促进身心健康

8、恢腹身心:应用轻音乐,简单的舞步放松。

(七)预计效果与负荷:通过课的周密计划,采用合理的教法和手段。85%以上的学生应能较好地掌握动作,全面完成教学任务。预计最高心率可达到165——175次/分,平均心率为130次/分,练习密度为50%,强度指数为1。63。

(八)场地器材:篮球场、录音机、篮球2个、羽毛球5付、足球4个、哑铃3付,跳绳5条,小垫5块、挂图。

评析:本案例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说课的全过程,其最大特点是在教学的每一个过程都设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且把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体现在教学的主要环节上。

第3篇:说课稿

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去,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上去,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飞来看见了,低声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窦桂梅《落叶》课堂实录

师:我送你们三句话,第一句“我很棒”。

第二句话也送给同伴,把手搭在同伴的肩上:“你真的很棒”。

这个课堂和以往不一样,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有什么?

生:很多听课老师。

师:把这句话送给老师:“你们很棒,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真的真的很棒”。

(台下老师鼓掌。)

师:老师给你掌声,你明白了什么?

生:很光荣

生:很温暖

师;找到感觉没有?什么感觉,温暖中觉得很棒,就带着这个感受来一同走进课文,走进课文之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也就是这个季节最值得去的地方?在哪里?

生:落叶,红叶

师:听,快看了(香山红叶图)

师:想起一首诗吧:远上寒山石径斜……(师生一起背)

师:美不美?这片片的枝叶把香山打扮得真美呀。风呼呼地吹,天气越来越凉,这叶子就会?

生(有的做动作,有的用语言,落)

师板书:落叶

师:刚才我们看了香山的景色,感受到这片片落叶带来的美,现在送给大家两篇文章,在文章中感受落叶带来的美。

自己赶紧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尽办法去解决,这些方法老师不说,你们一定知道。

学生读书

师:有的同学跃跃欲试,想读了,看谁倾听别人的话像刚才那样用心。

(指名读第一节)

师:像他那样自己读一读这一节。

师:继续往下读,(指名读第二节)

师:他读“当作”读得真准啊,我们也这样读,齐读。

师:继续向下读,这个“当”在句中两次不同音,你都读出来了,真了不起。再读这句,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师:再往下读。我可听出来了,“藏”这个字她怎么读得这么准啊。一起读这个字,把它送到句子里再读。

师: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师:你们真的真的很棒。

师:看课文第一段,放声再读读。

师:这段话有个词特别好玩,重复了两次,发现了吗?

生:一片一片

师:读,再读。师在黑板上画一片叶子,这是一片。一片一片那就是两片了(边说边画第二片叶子)

生:不是,有许多,很多很多片。

师:言外之意我明白了,这一片一片就是好多好多,那再读读,把一片一片的感受送到句子中。

师:哎哟,她读这个“落”呀,我感受到了“落下来”

想象一下,怎么落呀?

生:慢慢落下来。

生:慢慢得一片一片地落下来。

师:啊,飘飘洒洒

生:随风舞动。

师:多有诗意啊,缓慢地落下来,就这样像小蜻蜓,小蝴蝶慢慢地舞动着,你再读这句话,那样那样地落下来。

生读

师:落得多轻松啊“落下来”

又一生读

师:这次风很大,一下子就落下来。

师:好的,咱们亲眼看看这落叶怎么落下来。放课件

师:一片,又一片,接着一片,把这样的感受加上你刚才的体会再送到这句话中,看着图读。

师:快看看啊,这一片片落叶都落到哪里去了?快读书,读下去你有新的发现吗?

师:有的落到

生:地上]

师:看谁会说话,我用上了有的

生:有的落到河里

生:有的落到沟里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看谁会开动你的脑筋。

(画两棵树、画小河、小沟、院子、地上)

师:快请同学们帮帮忙,我这里有这么多迷路的孩子,她们要回到她们的家,谁来帮帮她们。(学生把河里、院子里、地上、沟里这些词分别贴到相应的地方)

师:看看啦,这些片片落叶让我们聊一聊,有的落到——(生)河里

有的落到——沟里,有的落到——地上,有的落到——院子里。

就这些地方?还有哪里?

生:田里,山里

师:你去落一片(生上来贴落叶)

生:房顶上

师:你去落一片。

生:落到树上……从高的树上落到矮的树上。

师:多会创造。

生:落到小朋友头上。

师:当你的小草帽,真有意思。

师:总之,我发现落叶无处不在,落在哪里,哪儿就是它的家。就这样,一片,一片,一片,谁来了,谁发现落叶在等候着它们了,快读书,读读告诉大家。

生:小虫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师:我明白了,小虫是爬过来,躲在里面(贴爬和躲)

生:小蚂蚁爬过来,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

师:我明白了,小蚂蚁是坐在当中(贴坐)

生: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

师:(贴

藏)

生:燕子飞来看见了,低声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师:(贴

飞)

师:这些小动物们,有的爬、有的游、有的飞、有的坐、有的就躲,现在你们就是这群可爱的小动物。

师:你是谁?

生:小虫

师:你是谁?

生:小蚂蚁

……

师:现在我们就体验体验,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小动物,我好喜欢你们这群可爱的小动物。注意了,一片叶子落下来,有的爬来……一个也没爬?

生:(爬)

师:有的动作真美哪,那么爬呀爬呀,可以在过道,放松。

师:有的游来

生:(游)

师:重来,游的太快了。

师:小燕子飞下来了。飞~

生:(飞)

师:蚂蚁坐上去,坐在叶子上

生:(坐)

师:刚才我们是慢动作,现在快,游、飞、坐、爬、游、飞、坐、躲……

生:(按老师的口令做着不同的动作)

师: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去抓你……哈哈,听好了,藏

生:(纷纷往桌子底下藏)

师:快出来吧,最后一个动作:坐

师:我可明白了,你们哪,这些小动物可太了不起了,刚才你们做的躲和藏的动作一样的,看来躲和藏有时放在一起可以表示一个意思。现在我把藏换个动作

躲开

生:(躲开)

师:还想演吗?这样我们挑几个扮演小动物,你可要用心体会,你就是它。

师:爬,游,飞,躲,躲开的躲,躲藏的躲

生(演)

师:开心吗?快乐吗?幸福吗?就带着这些感受送到句子里边,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能做到吗?把你的感受用声音传送出来。开始

生:读书

师(在胸前贴一片树叶)看看,我是谁?打个招呼。

生:落叶姐姐好

师:小动物们好,喂,我落下来了,你在哪里?你是谁?

生:读有关蚂蚁的句子。

师:放录象

师:现在把蚂蚁变成我创造性地读,谁来读。

生:我爬过来,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

师:你坐在船上都看到了哪些景色?你再把这句话创造创造

生:树叶落到沟里,我看见了,爬上去,把它当作船,我看见了小鱼,还看见了珊瑚。

师:那是在哪里,海里呀,再琢磨琢磨

师:喂,又一片叶子落下来了,跟你打招呼。

师:你是谁?

生:小虫

师:小虫怎么来的?

生:爬过来的

师:送它一个字(躲)你躲在我这里感觉如何?

师:放课件

师:你也创造,小虫变成我创造创造

师:你也躲在里面?

生:没错

师:把我当作什么?

生:温暖的被子

师:你住了几天

生:一百零一天

师:你感觉如何

生:温暖

师:你有感受,把它创造出来,说说

生:创造性地描述(略)

师:喂,你是谁?小鱼小鱼快来。看,它怎么来的,送它一个字,藏

你藏在我里面干什么?赶快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读出来。

生:(除了用我代替小鱼,还加上了,很温暖几个字)

师:你藏在里面干什么?有没有不同的?把你藏在下面做游戏的感觉告诉大家,让大家听出我在和小朋友做游戏。这样你这个藏的体会就有自己的滋味。

师:正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快看,谁来了?

师:燕子,你们好

生:树叶姐姐好

师:你们要到哪里去?

生:南方

师:谁告诉你们的?

生:落叶

师:你们特别助人,知道这个信息,又告诉你的伙伴,怎么告诉的?

师:好远,好远有只燕子,我们要把这个信息告诉它,给怎么说/

师:传出的声音送给它电——报——来-啦——

师:一起来,把手拿出来,离着你那么远呢?

生:读最后一句话(拉长声调)

师:有只燕子离我们不远不近,怎么告诉它

师:有只燕子就在我们眼前,你怎么告诉它

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师:现在我真的感觉到了,你看这落叶,落到这儿,那儿,有的当作伞,有的当作船,还有的当作屋子,还有呢,秋姑娘不仅当作这些,还当作一封一封的信呢。

师:看看,我都写给谁了,快来读读,写了这么多信,我都到哪里去了?你看同学们,我这落叶怎么样,不夸我两句

生;落叶还真有用处。

生:落叶会帮助我们

生:我能和你成为好朋友吗?

生:落叶,你真能干,我好想和你做好朋友

师:就这样,亲爱的同学们,咱们都在夸落叶呢,让我们一起唱给落叶,落叶也唱给自己。

课件出示:春来了

带着微笑

飞上树梢

风吹过

哗拉拉

我们舞蹈

风住了

静悄悄

我们思考

放假了

乘着风儿

带上奖状

回到大地的怀抱

小虫的屋子

蚂蚁的小船

鱼儿的大伞

燕子的电报

大地

亲爱的妈妈

在你的摇篮里

美美睡上一觉

师:是啊,大地,我亲爱的妈妈。在你的怀里,我们好好睡觉,来年的春天,我们继续舞蹈,继续思考,还给你们做屋子,写信,拍电报,马上就跟落叶说声再见,谁想读读它,放开声音,一起来

生:落叶

师:小小的落叶很不经意落在那儿,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快乐,摘下一片美丽的落叶送给最心爱的人,再见,后会有期。

第4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血液循环》是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9章第2节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人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血浆、血细胞、血型等知识,为本节课继续学习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以及血压和脉搏等知识做了铺垫。而本节课的知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这部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加生活中的常识和一些急救知识。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在经验储备上,对血液循环的直观感受极少;在知识储备上,上节课刚刚学习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部分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对血液是循环流动的认识模糊;在个性方面,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参加课堂活动,但是由注意力不集中。

三、说教学目标

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区分动脉血与静脉血。

2、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和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心脏的工作量,增进学生爱护心脏、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教学难点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变化以及两者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模型建构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归纳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导入。展示流感季节人们打吊瓶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都打过吊瓶吧?当我们扁桃体发炎时,打吊瓶医生会将针头刺入我们的静脉,那吊瓶中的药物是如何到达支气管发炎的部位的呢?引发学生疑问,引入本课。

这样的导入通过图片吸引学生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并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新课展开

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本环节分为2部分。

第一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分组就“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途径是怎样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接下来,我把写有心脏不同结构名称的纸片放在几个信封中,发给各个小组,请学生们用粘贴剪贴图的方式,完成“血液循环图”。之后我先在黑板左右各贴一张心脏结构示意图或画一幅心脏结构的板图,然后再请两组学生根据信封中纸条上的文字,按照教材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内容,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把纸条上写的文字,贴在黑板上图的适当位置,并用连线表示血液循环过程。这时我会让两个小组开展比赛,看哪组贴得准确、表示清楚、用时最短。在同学们结束活动之后,我会总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之后,我会结合血液循环的完整动画来强调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彼此联系着,共同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这样的设计,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形成自学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游戏的方式可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会知识,顺利突出教学重点。

第二部分:血液成分的变化。

组织学生继续观看血液循环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我会在黑板的血液循环模式图上做相应的颜色标注,继续提问:在上述两条循环途径中,血液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预设学生能说出当血液由左心室流经主动脉时以及血液由肺毛细血管网流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时血液颜色为深红色,血液流经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以及血液由右心室流经肺动脉时血液颜色为淡红色。

接着,我会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过程性的评价,并结合板书讲解动静脉血之间的转换,即:在体循环路径中的毛细血管网处,红细胞所携带的氧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在肺循环路径中的毛细血管网处,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通过这两条循环途径,血液将肺泡内的氧气运输给组织细胞利用,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到肺泡。

最后,展示动脉血、静脉血标本,区分动脉血、静脉血的颜色,设疑:动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吗?静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吗?通过这个问题,消除学生的知识误区,让学生学会区分静脉血和动脉血。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点,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导入时的问题:吊瓶中的药物是如何到达支气管发炎的部位的呢?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作答,预设学生能说出:消炎药→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经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支气管发炎部位。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解决导入时的问题,达到前后呼应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问题,也能检验学生本节课所学。

3、小结作业

课堂的最后,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布置如下作业:画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简图,标明其中动、静脉血。

七、说板书设计

第5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蒲公英》,为把这篇课文的教学说明白,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会蒲公英》是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片精读课文,本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共14个自然段,采用象征的手法,写出了山里的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年级的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按照新课标对高年级阅读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我把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准备采取“自学互教,讲练结合”的教学法,运用媒体辅助,引读激趣,适时点拨,讲练结合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品读探究,圈点画注,读写结合等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并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蒲公英》是一篇优美的精读课文,属阅读教学课型,《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对本课教学我坚持”以读为本“的基本理念,运用”整体感知,理解内容,升华延伸“的教学模式,抓住”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进行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好的板书设计是作者文本的思路,教师引导的思路和学生学习的思路的浓缩,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做到简洁美观,既能概括课文的结构与脉络,又能揭示课文的中心,同时还体现了我教学过程的重点思路。

以上是我的教学预设,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十分注意学生生成性的状况,做到以学定教,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谢谢!

第6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教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印章篆刻设计稿评选》。

我从五个方面说明:

一、依据现状说选题。

现代人匆忙的生活节奏及粗浅的国学知识,已很难领略到篆刻的美妙之处。作为中华儿女,有责任传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会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实现篆刻艺术进校园,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篆刻艺术展览评比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学生们对篆刻有了粗浅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师生讨论后确立了活动课题——《印章制作我最行》。

二、关注发展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因为本节课是中期交流课,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经验水平,我整合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设计印稿,能用摹印法设计印稿,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小组中,能协助老师组织策划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参与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能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班上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印章的制作方法,形成持久、稳定的工艺制作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和责任感。

重点:通过竞赛形式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印稿设计在印章制作中的重要性。

难点:指导学生根据活动中获得的材料进行创作,合理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三、讲究策略说方法。

《综合实践实施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关系。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重难点的提出,整节课我以情境体

验,竞赛探究法为主,赏识激励等多种教法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体验中学、探究中学,欣赏和感悟相互渗透,合作探究贯穿始终。

为追求显著的教学效果,我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让学生更生动直观地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四、求实求活话流程。

下面我详细地谈谈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新课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就像小孩子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那样,它是那么的引人入胜,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有奔头。在播放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印章图片时,激发他们想一较高下的兴趣,拿出自己的作品和同学们比较比较。这样的导入,既引出了课题,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各抒己见做评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本着这一教学理念,我设计了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各抒己见做评选。展示本次竞赛活动的规则及要求。明确的目标会引领学生有效的完成任务,为后面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评选开始时,先在本小组内对本组成员的作品进行评选,让学生们在小范围里互相交流,提取不同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品,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班级的竞稿评比。每组推选出的优秀作品通过展台展示给大家,学生们由小组赛稿时的竞争对手转变成评委。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创作的想法,评委们也要谈谈对作品的想法以便大家共同提高。在这期间我对小评委们没有指出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以指导。最后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了班级最佳作品。对在评选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我将自己刻制的印章制成书签分赠给各活动小组,以资奖赏和勉励,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活动,突出综合课程的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小组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思维得以碰撞,方法得以交流,在这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中能力目标得到了层层递进的落实。

五、纵观全课说总结

纵观本次活动,我和学生一起走过了一段快乐的求知路。活动中,我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引进课堂,并积极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活动,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相信有了孩子们那份求知创新的心,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发扬光大,更加辉煌。

我的说课结束了,在我的说课中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7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秋天的雨》是小学语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本组“秋天”这个专题,使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本节课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课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那些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给学生在理解上带来了困难,因此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运用语言,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趋于成熟,但抽象思维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学生对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课文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也给学生带来了挑战。

三、教学目标

针对这样的教材,教学目标的制定,我将依据新课标总目标和三年级阶段目标,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因此我特别依据新课标新课标三维目标制定本课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体验锻炼了学生的朗读技巧,提升了形象思维能力和画面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美,感受语言美,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这节课中,我确立了“以读为主,读讲结合,会意入境,情境交融”的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反复品读,感受秋雨的美;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秋景之美。在学法指导方面,我采取由牵到扶再到放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地个性化阅读中,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包括如下环节:

(一)复习字词,问题导入。

首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齐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让学生将字词熟练于心,为接下来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再通过多媒体情景引出课题。

(二)精读课文,理解体验

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问题,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接着通过比较、讨论,让学生将秋天的美的感受读出来。

第二自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段落,我先让学生默读找到描写颜色的词语,并完成填空。接着我采用了情感朗读法,符合《新课标》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我会和学生共同得出结论秋天的雨具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在此环节中,我还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比喻句的写作练习。这一设计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接轨了,为了让学生有物可写。这样的设计循序渐进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通过男女比赛读秋天的各种香甜的气味从而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课文第四自然段,文字妙趣横生描写了深秋中各种动植物过程中准备过冬的场景。我采用填空的形式把握文段内容并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秋天欢乐的气氛。

通过前面几个自然段的学习,学生们对秋天都有深刻的感受(美丽、欢乐……),自然过渡到第五个自然段: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就此也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秋天美,感受语言美,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最后一个环节,拓展、积累、升华感情:拿起笔写出、画出多姿多彩的秋天。

第8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托班是幼儿开始认识自己,学习与他人互动的重要阶段,也是各种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听,闻,摸,看是幼儿常用的认识事物的方式。给幼儿提供多种感官刺激的机会,促进各种感觉器官灵敏性的发展,也是此阶段教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这个读本无论从图画还是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开展的,从封面上小熊抱着一个礼物盒,就开始让孩子们猜测里面会是什么?再到读本中的3至5页,小熊通过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最后摸一摸,一连串的动作,让孩子们很自然的就可以说出相应的文字,很直观,而且宝宝们也很随意的去模仿其中的动作,而且乐其不惫,很自然的让幼儿学会了五官的用处。最后,礼物的惊喜,又让孩子体会到猜对了和成功有一样的成就感。

所以我觉得这个绘本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绘本,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说目标:

(一)教学目标:

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且游戏与幼儿自己可以亲身参与所得来的经验是老师用多少引导语都不一定可以到达相等的效果,根据这些,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初步理解故事的简单情节和内容。

2、能力上:练习用自己的一句话讲述画面内容,并可以用五官做出和小熊一样的动作。

3、情感上:从《取礼物》的游戏中体验快乐和惊喜。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中提到:练习用自己的一句话讲述画面内容。因此,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

本班幼儿在五官上对鼻子和耳朵的用处在认识上还不是很好,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可以用五官做出和小熊一样的动作,来加深宝宝对他们的用处认识。

(三)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的教授,我作了以下准备工作:

1、为了引出课题,我为幼儿准备了小熊的头饰,来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

2、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大书《儿童节的礼物》,这是为了让幼儿能清楚地观看和理解故事的简单情节和内容。

3、我还为幼儿准备了一个礼物盒和绸带,里面有很多的食物和平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生活用品,这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加的真实和充分的体验惊喜和快乐。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我尝试从书的第3页开始,让幼儿自己观察看到了什么,它在做什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并模仿它的动作,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第一阶段的知识铺垫,联想自然就丰富起来了。如当小熊拿着礼物盒放在耳朵边时,可以让幼儿先模仿,再想是在做什么?后再说。第4页,第5页也是一样。

(2)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看完第5页我就问:“礼物盒里面到底是什么呢?”“谁会送它礼物呢?”“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小熊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做做、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启发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

(1)启发谈话法:幼儿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这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2)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纲要》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四、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戴上小熊头饰,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在看看、说说、想想、做做中阅读大书。

3、完整的梳理一次故事。

4、游戏:取礼物。

1、戴上小熊头饰,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先戴上小熊头饰,采用创设悬念的手段,吸引大家看大书的欲望,所以,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2、在看看、说说、想想、做做中阅读大书。

这个环节我始终围绕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幼儿讨论:你看到了什么?它在做什么?怎样做的?(让幼儿通过先联想到自己平时什么时候这样做,看到后模仿出去,会怎么样?继而说出小熊在做什么)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自由讲述的形式,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3、完整地翻阅大书。

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简单情节和内容,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妈妈为什么要送小熊礼物?小熊又是怎样知道是什么礼物的?然后再一起翻阅大书,浏览小熊到底是怎么做的故事画面。鼓励幼儿幼儿用自己的一句话讲述画面内容,从而达到练习说话的目的。

4、游戏:取礼物。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所在,也是根据故事内容而设计的,它既可以让故事的情节发展得比较完整,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并能让幼儿在表演中获得礼物和惊喜,充分地抒发他们的快乐情感,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一起探索教学捷径,一起快乐成长!谢谢!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