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学反思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30 13:23:47

第1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对于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本着要具备“扎实、厚重”的语文味的原则,使自己的课堂平凡中显匠心,平实中有深意。具体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

一、“精”——准确的目标定位

语文学习目标明确。没有变幻的形式和花哨的手段,平平静静地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语言。

学段学习目标明确。学生能读准读通的不指导,学生能读懂的不分析,重点指导学生易读错的生字,指导学生难度通的句子,重点分析学生思考不深入或有疑惑的语段。

课时教学目标明确。第一课时的教学,不因公开教学而丢弃初读,匆忙进入精读,也不为了突出初读而放弃精读的进程,根据学情充分初读,又适当精读部分内容,不疾不徐,从容有序。

二、“实”——扎实的语文训练

字词认读细腻扎实。学习伊始,引导学生准确辨析“椋”字的音与形,初读过程中队“栖”“棱”“翘”“和”等几个容易读错的字进行细致的指导,尽管他们是高年级学生,依然重视字词教学,凸显小学语文的基础性。

词语教学匠心独运。关键词语,如“翘首”既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意思,还出示另一句子,让学生知道“翘首”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变化;再如,通过猜测、媒体展示“排空而至”的意思;通过换词体会“投入”与“飞入”的细微差别。

写法揣摩自然有度。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字、哪些词、哪些句子用得特别准确、特别生动”;引导学生感受“数百米”等数字对描绘鸟儿归林壮观的作用;体会“一批一批”“浩浩荡荡”这些叠词对表现鸟儿归林声势浩大的独特效果;品味“排空而至”“投入”等词语的形象性和准确性;感悟作者在“倾诉”“应和”等处留有空白给人遐想空间的巧妙……

三、“活”——灵动的方法指导

关注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当学生用拆字法理解“翘首”,及时点评这种解词方法真好;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认为比较难读的地方、有疑惑的地方做做记号,教会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精读过程,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顺势指点,“三言两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写上批注”;如何朗读,通过范读,师生评议,让学生明白朗读要想到画面,用心去读,投入地去读,就一定能读好……

当然本课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做得不尽如人意,如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够娴熟、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者会不断探索,力求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有深度,更有灵性。

第2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我在《灰椋鸟》教学中从以下几点入手:

1、只有教师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全面思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并作出应对措施后,才能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课堂中去,才能把目光都集中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才能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感悟语言文字。

一开始可能受参考书和其他老师教案的影响,我在设计第二课时教学时直奔重点,仅仅围绕场面如何如何壮观展开学习。反复揣摩作者的意图,终于发现了一条情感变化的线索:作者由满不在乎到迫不及待想去看;由耐心地等待到突然看见时的惊喜;由初见时的惊喜到后来的惊叹、激动、兴奋;再由兴奋恢复平静后由衷的感激,可以说作者是一位善良美丽、文笔优美、情感细腻丰富的女孩。假如不循这一线索,学生怎么可能自然地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呢?所以,教学设计时,我将这些情感穿插在过渡语或小结语中。

老师与学生不同的地方在于比学生早学一步而已。要学生动情,老师首先得动情;要学生想象,老师先要有丰富的联想;要学生激情朗读,老师先要读得有情;要学生咬文嚼字,老师先要咬文嚼字。所以,我在“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排空而至”“不停地鸣叫”、“互相倾诉”、“翩翩起舞”、“似飞瀑”“如惊涛”……这些生动的词眼上停留回味了很久。

2、一堂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灰椋鸟》这堂课,由复习导入,重点学习三、四、五自然段。教学中,环节不多,但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分析不多,但圈点批注,感受颇深;文字不多,但热情朗读,声声入耳。我是这样设计的:

(1)初步感受场面的壮观与作者的喜爱之情。

(2)自由读课文,抓住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和联想到的,展开说说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其中,“排空而至”、“倾诉”、“翩翩起舞”、“百鸟争鸣”等词纷纷落入学生视线,感受谈得很是生动:“只有亲密的朋友、亲人间才会倾述心里话,这里的鸟儿在作者眼中就和亲人一样,多么感人呀!”“我感觉到穿着金红色裙子的少女正在跳舞,她们在比谁的舞姿更美。”“这么活泼可爱、配合默契的鸟儿有谁会不喜欢呢?”……正是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作为支撑,课堂上的朗朗的读书声,可说是非常令人激动,特别叫人兴奋。

3、体会作者对林场工人的感激之情,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灰椋鸟》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学生答:“徐秀娟。”我又问:“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吗?”许多同学摇头,只有两三位同学说知道。于是我出示了徐秀娟的事迹: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作者徐秀娟正是有这样一颗爱鸟、护鸟的心。她大学毕业后,来到了盐城自然保护区,开展越冬地鹤类驯养繁殖与研究工作。在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为了寻找、救护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在漆黑的夜里,徐秀娟在茫茫的滩涂上苦苦寻找,不甚陷入了沼泽地里,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说到这儿,我的语音有些哽咽了。)为了歌颂她,怀念她,艺术家为她创作了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按下了放音键,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我想:此时,她们一定有种酸酸的感觉。简介作者事迹,在《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如泣如述的歌声中,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中结课。

4、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我开始复习时出示灰椋鸟的外貌,到最后没有再出示进行比较,使课堂教学少完整;其次,在让学生想象说话时,学生思路较窄,我没有及时进行思维广度的引导,使课堂缺少了灵性;还有,在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上,我觉得自己的评价语言比较贫乏,对学生的激励性不够,使课堂语言少丰富。

第3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灰椋鸟》一文层次清晰,内容简单,我想孩子们一定能读懂,第一课时就进入主题了。

为了能让那些根本没有预习的人能仔细读一遍课文,我要求在别人读书的时候,每个人手上都要拿着一支笔,把自己发现的好词好句划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读完这一段的感受。这个工作在预习中很多人就完成了,请人读后,我就故意请那些常年不写作业的人说收获,谈体会。

读到第四自然段时,我请同学们自由谈读书收获:陈南竹说,从“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这句话看出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孩子们解读的非常好,尤其是巫鹏飞提的一个问题:“投入”这个词用得很好,鸟儿像顽皮的孩子回到了树林母亲的怀抱!

用同样的方法学了课文第五自然段,周轶轩提到了这一段的写法跟原来学过的《听泉》中描写声音的那段文字很像,让人有回味无穷的感觉。

文章学到这儿,孩子们好像鸟儿一样在嬉戏,并没有感受到文章的中心,于是,让他们读了最后一段,再回到前文,细细赏析,是不是会有新的发现?

鸟儿与树林的感情,作者与鸟儿的感情,我们该怎么去认识,理解,分享,行动?

孩子们沉默着思考着,教室里突然寂静了

在沉默后,或者是爆发,或者还是沉寂。。。这节课,孩子的思维没有继续往前走,因为他们对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不了解。他们以为大自然天生就是和谐的

更让人担心的是,现在的课堂已经变成个别人的课堂,很多人都沉默着,有的倾听,有的自己解读,还有的左顾右盼,看热闹似的,这样每个人在课堂的收获当然也就不一样了,思考着的人是跑步前进的,如果习惯在课堂上做个听众,若干年后,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样的呢?现在的我们怎么去避免?怎么去引导?

第4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射阳县解放路小学 陈锭之

尊敬的领导、专家与同行:

上午好。昨天下午我有幸执教了读书班的一节研讨课《灰椋鸟》,这是苏教版五下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徐秀娟用优美的笔触向我们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以及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这篇文章以“灰椋鸟”为题,但是文章却没有落入俗套地介绍灰椋鸟的形态、习性、繁殖等常识,而是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灰椋鸟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因此,我们学习《灰椋鸟》,却不能只了解灰椋鸟。因为,在灰椋鸟的背后,有一群辛勤劳作的林场工人——作者在为鸟儿欢呼的同时,也在为林场工人而欢呼。其实,我们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对灰椋鸟的认识,走进一个美丽的故事——作者徐秀娟,为了救一只受伤的白天鹅,不慎落入河底,那年,她才23岁??因为有了林场工人的劳动,灰椋鸟才有了安全的家园;因为有了那个美丽的故事,所以这篇文章也就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在执教此文的过程中,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认知特点,打破以往的第一课时读读书、写写字的习惯做法,布置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了预读,基本扫除了生字词障碍,课堂上我先运用了多媒体开展知识抢答,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自由阅读之后,依据文章中几个关键词理清课文脉络,进入文章主体部分鸟儿归林的学习。然后着重引导学生

在与文本对话的,走近那些灰椋鸟。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抓住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的几个词语有层次的引导学生读书、品悟,进而体会灰椋鸟在林中生活的快乐、自由和热闹。通过自读自悟,领会、欣赏、想象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增强学生爱鸟意识。

在学法指导上,我紧紧围绕“读——画——品——想”四个环节,通过读把学生带入到百鸟归林,呼朋引伴,浩浩荡荡的壮观场面,结合几幅鸟儿归林壮观场面的欣赏,加深对灰椋鸟归林浩大气势的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较好的调动。这样的设计思路,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文本真切对话, “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多元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毕竟学生是阅读的主人,对于学生自己感知到的,自己所发现的,都应当给予鼓励和引导。作为教师在整个“对话”过程中,起着激活、指引、协调、保证的作用。如: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来感悟,通过句式来感悟,通过情境来感悟,力争使语文课堂成为个性张扬、灵性飞扬、生命律动的精神殿堂。正因为如此,学生都能谈谈自己的发现及感受,读得也比较投入、到位。 最后画面的欣赏,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场面的热闹和喧哗,而且对灰椋鸟的认识起到了拓展的作用,升华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情感。结尾,我用一个真实的故事音乐做背景习字,起到了情感的熏陶,进一步烘托了全文的主题。课后布置辨字、写词、造句和想象小练笔。

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一个是对第四自然段的解读还有点粗糙,如“投入”一词的情感因素在构想中有挖掘的的设想,但在课堂上没

能促成有效生成;第二个片段中学生的想象说话还不够充分,整堂课的节奏稍慢了一些,对开头的欲扬先抑式的满不在乎、文中的迫不及待和结尾“情不自禁的欢呼”这样的情感线索都有待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完善。同时对课堂的调控与火候把握需要进一步磨练。刚才胡老师说的师本位的意识还是浓了一些,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由于能力限制,场面较大的研讨课上的比较少,教学中的失误在所难免,简短的反思仅仅是管中窥豹,一己之见,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斧正。

第5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课末,教师总结,本文条理清晰、点面结合,将灰椋鸟归林、闹林的场面描绘得跃然纸上,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你能不能想象灰椋鸟早晨出林的场面呢?请你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个片段。

此练习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一在于引导学生恰当运用文中优美的词句,化为自己的语言加以灵活运用;二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条理清晰、点面结合、巧用修辞等写法模仿写作,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翟校长对我的课给予了点评,说我将品读中的“揣摩”表现到了极致。我知道,这是他的礼貌,他的宽容,他的鼓励。其实我的课上有很多的失误,很多的遗憾,还有我的调控能力和点拨艺术有待加强。真的很感谢进修校安排的这次活动,更要感谢我的导师——何校长,好好向她学习,加油!

第6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灰椋鸟》一文主要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壮观景象以及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灰椋鸟的赞美,对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所创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的赞赏。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文本的一定能力,但对场面“壮观”的感知不够丰富和立体,很难凭空想象群鸟归林的气势非凡。而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形象。于是我抓准语言训练点,体会作者使用动词的准确,巧妙,通过朗读带领学生想象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从而感受灰椋鸟。反思我的这课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扣《课标》,锁定目标

正如沈大安老师所说,拿到文本,首先要把文本读厚,然后再读薄。备课伊始,我反复阅读文本,感到阅读越多。于是,我静下心来进行梳理,找到思路,40分钟的课堂如何高效,如何不走过场,扎扎实实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终于,我大刀阔斧,精心取舍,确定了第一课时的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理解词语意思;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品读3、4自然段,感受鸟儿归林的壮观,体会破折号和分号的用法。

2、夯实字词,初步感知

高年级的字词如何在第一课时高效夯实,这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通读文本,紧紧结合生字和本课易错的多音字,重点指导,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语言环境结中体会,在比较中提升分析能力,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3、梳文脉,理思路

我紧紧抓住“这其貌不扬的灰椋鸟在林场究竟上演了怎样的表演让作者为之惊叹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灰椋鸟重点写了什么场面”?问题一抛开,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很快找到了“归林”,此时,我顺势引出“闹林”,并板书之前的“等候”,之后的“感受”。这样,围绕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很快掌握了文章的层次。

4、抓动词,感“壮观”

在重点段落的学习中,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了解灰椋鸟归林的.先后顺序,从“黑点 移动”到“一小群投入”到“一大群一大群排空而至”,最后“互相应和”,感受场面的壮观。我尤其抓住课后的习题,确定了更加细致的语言训练点:通过动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实践中学会运用,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归纳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学生的朗读层次还不够明显,需要引导,教学的过程前半段紧些,可以多放点时间用在朗读上。对于课堂的随即生成,如何引导、点评的精妙,还需不断学习,积累经验。

第7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大坝中心小学 鲍文东

《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写的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的敬仰之情。文章第二段是重点,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形象,将灰椋鸟归林的活动与自己内心涌动的感情同时描写,交融渗透,合为一体,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上,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复习引入。

一开始在导入时我的想法是围绕第一教时灰椋鸟的外形入手,然后直奔重点,围绕场面如何如何壮观展开学习。反复揣摩作者的意图,终于发现了一条情感变化的线索:作者由满不在乎到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由耐心地等待到突然看见时的惊喜;由初见时的惊喜到后来的惊叹、激动、兴奋;再由兴奋恢复平静后由衷的感激,可以说作者是一位善良美丽、文笔优美、情感细腻丰富的女孩。假如不循这一线索,学生怎么可能自然地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呢?所以,最后在教学设计时,我抓住了作者没看灰椋鸟之前是怎样想的,看了之后又怎样想呢?然后引出第六自然段,从反问句入手,先让学生改成陈述句,然后因势利导,切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二、感悟归林时壮观场面

即学习第4自然段。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的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交流时,相机出示相关句子,然后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排空而至”、“数百米长”、“巨大”、“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来体会。在指导朗读时,先练读这些重点词,读出壮观之势,再将词语放入到句中进行练读。在指导学生理解体现壮观场面的一个关键词“排空而至”,其实也是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一个词时,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排空而至”,看了录像之后,不用教师过多地解释,学生自然明白了词义,还读出了壮观的气势来。紧

接着安排了想象练习,“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还有的呢?”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各种形状的队伍脱口而出。接下来我相机安排了分角色朗读,师引读第三自然段,一组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其余同学读“大部队”,再次让学生通过读感悟壮观。过渡: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让我们看到了这样壮观的画面,她还听到了什么?引出第四自然段 “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一句,先播放鸟叫声,引出“倾诉、呼唤、应和”,理解“倾诉、呼唤、应和”内容时,我设计想像说话:如果你就是一只灰椋鸟,你会倾诉、呼唤、应和些什么?这一情景创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实现了个性化阅读,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另外此句中的分号的用法,我的处理是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换成逗号或句号行不行?学生通过比较觉得不行,明白这里分号表示并列关系,不能换,最后再让学生分组读一读这个句子,体会分号的用法。最后在完成本自然段教学之后,我通过多媒体播放灰椋鸟归林时的动画录像,让学生以给录像配旁白的形式来完成第四自然段的背诵。边想象画面边背诵这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今后背诵学生就能应付自如了。

三、感悟归林之后的热闹之情

如果说第四自然段教学时我牵得比较多的话,接着第五自然段的教学,我则通过组织学生“读、划、品”与文本真切对话,教师则在一旁提醒,让学生形成读书动笔的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首先课件播放,师配乐引读“夕阳已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们还不愿过早地安眠,它们又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找自己喜欢的写鸟的句子多读一读,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全班交流时,我相机出示两句话。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让学生回到一开始灰椋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进行比较朗读,抓关键字眼“看”,感悟夕阳映照下,如翩翩起舞的少女般的灰椋鸟的美丽。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看了之后爱上了灰椋鸟,从而对灰椋鸟更添喜爱之情。再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好这句话。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想像,这声音如——似——。这样热闹、欢快的百鸟争鸣图,作者被它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欢呼什么?这一情境的创设,旨在让学生抒发出内心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读、找、品、悟”与文本真切对话,学生自主学习,收获不少。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能自己感知、发现,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激活、指引、协调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感悟、通过句式感悟、通过情景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最后以填空的形式再现文本,让学生通过体会文章结构来记忆文本。这又是另一种记忆方法。

四、升华爱鸟之情,深化文章主题。

教师谈话回归到第六自然段,作者想法的变化正是情感的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通过问题:读之后想到了什么?再结合“观赏”一词的赏析,明白作者情感的变化其实不仅因为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归林之后的热闹,更是因为想到了人,即对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的感谢,对人们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赞美。进而使学生受到爱鸟、护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教育,突出本节课的主题。然后联系到文章作者徐秀娟,她出生养鹤世家,从小就喜欢鸟,喜欢动物。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她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爱鸟的人。最后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内容的深情讲述和音乐的欣赏,升华学生的爱鸟之情,让学生永远铭记徐秀娟的一句话“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环节不多,但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分析不多,但圈点批注,感受颇深;文字不多,但热情朗读,声声入耳。不足仍然很多,自认为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写作方面的引导不到位,其实在学习四、五两自然段后只需要用一句话对写作方法上强调一下,引起学生注意,为学生今后写作做好铺垫。而我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教学过程中渗透了,但未总结,所以学生很难有较深的印象。更多的不足,期待各位的发现,静候各位的指导!

第8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案例]

以下是《灰椋鸟》(苏教版国标本第10册)(苏教版试用修订本第11册)紧扣“俱乐部“一词的教学片断。

师:灰椋鸟归林后叫得是那么欢快,请从第5自然段找出这句话。

生:(出示并读句子)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师“俱乐部”是什么地方?里面该有些什么?

生:是人们唱歌、跳舞的地方,是快乐的地方。

生:俱乐部应该有灯光,有舞台。

生:应该有音乐,有歌手,有跳舞的人,当然应该有观众。

师:对呀!俱乐部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是放松心情、自由快乐的地方。看这“天然俱乐部”有这些吗?再读第5自然段,并联系上下文,圈画出有关语句来说说。

(生自由读书后交流)

生:晚霞就是天然俱乐部的灯光。“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整个刺槐林。”这句话让我感觉到灯光是绚丽多彩的,映在树叶上的阳光随风跳动,真像闪烁的五彩灯光。

生:第2自然段这样写:“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可见,水杉落叶就是俱乐部华贵的绒地毯。

生:归林的灰椋鸟就是舞蹈演员,它们身着金红色盛装在翩翩起舞,扑棱棱飞起就是它们优美的舞姿。刚刚落在枝头的又成了观众。

师:精彩!除了在进行舞蹈表演外,还有歌手呢?

生:“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叽叽啾啾”可以看出有的灰椋鸟就是歌手,有独唱的,有对唱的,有大合唱的;有的灰椋鸟是乐手,有独奏的,更多的是在齐奏雄壮的交响乐。

师:那灰椋鸟会唱怎样的歌?奏怎样的曲呢?

生:它们唱的应该是幸福的歌,奏的是欢乐的曲。因为它们仿佛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是在庆祝自己的节目。

师:是呀!鸟儿们在为快乐而歌唱。那它们为什么会如此快乐呢?

生:因为林子大,成了鸟的乐园。

生:人们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得鸟儿有了幸福的家园。这人造刺槐林就是灰椋鸟的家,成了它们的天堂。

师:可见,灰椋鸟不在为自己的快乐歌唱,还在为林场工人歌唱,唱的是感谢的歌。

[反思]

这个围绕“俱乐部”一词组织的教学环节,引发了我如下的思考。

一、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文本价值观。

《灰椋鸟》一课的作者徐秀娟,爱鸟,为鸟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感人至深。因此,很多老师都把文本价值观定位在“爱鸟”这一层面上,因为作者爱鸟,才把看似平常的灰椋鸟写得如此活泼可爱,才把灰椋鸟归林写得如此热烈壮观。教学也往往以“爱鸟”为主线展开,最后都会拓展作者徐秀娟动人的事迹,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歌曲,着力表现作者对鸟儿的爱,用生命去爱。

但细读课文,会发现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教师钻研教材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的过程。细读文本,文字中处处展现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体现了灰椋鸟的活泼与可爱、快乐也幸福。作者想通过对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快乐场面的描写,来表现出“鸟与林,林与人,人与鸟”的和谐,从而表达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从整个单元教材的安排和课后练习的设计,可以看出编者入编课文的初衷也应该在此。如果我们过分拓展作者用生命去护鸟、爱鸟,虽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但显得过于悲凄,与文本所表现的快乐不相融,也偏离了文本的中心,背离了作者的目的和编者的意图。

这个教学片断紧扣“俱乐部”一词,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在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过程中,感受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感悟到鸟儿的快乐,体会到鸟儿发幸福与林场工人植树造林的关系,认识到“人与鸟”的和谐。

二、课堂要有效对话,深层感悟。

这个教学环节是学生品读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经历一个“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过程。紧扣“俱乐部”这一“薄薄”词儿,从生活中的俱乐部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深层对话,这样又把“俱乐部”读得丰富、厚实、灵动起来。

可见,有效的对话首先要抓住像“俱乐部”这样“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领”作为对话切入点,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对话,才能把课上出厚度,上出灵气来。这样的课堂也是新课程追求的一种“快乐的俱乐部”。

第9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1、抓思路,悟写法

所谓思路,就是作者构思文章的顺序,也就是文章的脉络。摸到了思路就如同找到了开门的钥匙。正如叶老所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其真。”文章的思路是在词句段的有序组合中表现出来的。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课文层次编排的顺序。例教学灰椋鸟归林壮观的场面描写时,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后”,从“先回来的鸟”写到“后到的鸟”,先写看到的,再写听到的,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写作应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记叙。

教学灰椋鸟闹林的场面描写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写了几只鸟的翩翩起舞的场面,又写了百鸟争鸣的场面,

  2、学内容,悟语言

学生的词语匮乏是写作的一大障碍,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除了不会在生活中摄取材料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想说没词。目前,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词句的解释而忽视词句的运用,这是不妥的。阅读中的理解是学习语言的初步,而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更是掌握语言特点和规律的具体体现。学生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他们积累,鼓励他们运用。如:

(1)感悟灰椋鸟归林时的气势大的词。

(2)品味句子的写得好,感悟拟人、比喻、对偶的修辞的运用。

(4)“呼唤”和“应和”,师生的合作表演

(5)文字变为诗歌的排列形式,感受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对仗工整,诗一般的语言的魅力。

象这样的题用意是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取出来,在语言实践中使这些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10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本篇散文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课文虽长,课结构清晰,当我在黑板上板书:“归林前”、“归林时”、“归林后”三个小标题后,学生一下子对这篇长长的课文有了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马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来了。

(一)壮观场面

先让学生细读课文,用笔找出能体会出百鸟归林的“壮观”的词句。“不动笔墨不读书。”自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交流时,相机出示第四小节,学生重点抓住“排空而至”、“数百米长”、“巨大”、“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来体会。指导朗读时,先练读这些重点词,读出壮观之势,再将词语放入到句中进行练读。接着,我设计想象说话:如果你就是一只灰椋鸟,你会倾诉、呼唤、应和些什么?这一情景创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实现了个性化阅读,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二)热闹之情

“夕阳已渐渐西沉,灰椋鸟们还不肯过早地安眠,林中又会是一番别样的景象。”轻声读第五自然段,找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一读,在同桌交流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全班交流时,我相机出示两句话。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让学生回到一开始灰椋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进行比较朗读,感悟夕阳映照下,如翩翩起舞的少女般的灰椋鸟的美丽。从而对灰椋鸟更添喜爱之情。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好这句话。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播放鸟鸣声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在欣赏时边让学生想象,这声音如——似——。这样热闹、欢快的百鸟争鸣图,我们能不被它感染吗?此时的你会情不自禁地欢呼什么?学生抒发出内心的感情后,配上优美的音乐,带上喜爱的情感,齐读第五自然段。

学生通过“读、找、悟”与文本真切对话,学生自主学习,收获不少。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能自己感知、发现,在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感悟、通过句式感悟、通过情景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第11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自认为有如下几个闪光点:

一是《灰椋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无论是词语的使用,还是语言的表现力,都具很强的鉴赏性。所以要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来品味这篇优雅的语言,但一堂课仅40分钟,如果面面俱到,处处涉及,反而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处处无痕。因此,一定精心取舍,抓住几个训练点,再由点到面,把语言文字的锤炼落到实处。

第一是“排空而至”。学生交流到这个词的时候,大抵能说出灰椋鸟多而壮观。但只是感性认识,也许还是从词面上猜出来的,并不能深入其精髓,在潜意识里想象出那样的画面。我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其它能展现这样壮观场面的词。如:一小群一小群,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加上课件演示,精读感悟这些词的妙处,让学生想象,直观感受壮观的气势。让学生反复读句子,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最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感受到灰椋鸟是守纪律,有灵性,团结和睦的鸟。在学生感悟的同时,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第二是我紧扣“俱乐部”一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先对俱乐部有个感性的认识,俱乐部是一个大家放松心情,寻求快乐的地方,接着让学生来说说俱乐部了可能会有什么(学生的答案应是五花八门的,舞台,绚丽的灯光,多姿的舞者,欢乐的音乐……)然后走进天然的俱乐部,首先师生对话:这个俱乐部在哪里?(在刺槐林和竹林里),所以文中称它是(天然的俱乐部),再重点读感悟拟人句,比喻句:这个天然的俱乐部里有灯光吗?学生结合文本(有,夕阳的映照就是灯光)有跳舞的人吗?(有,一只只,它们在翩翩起舞。)有美妙的音乐吗?(有,百鸟争鸣声,呼朋引伴),让学生想象灰椋鸟怎样呼朋引伴,从而感受鸟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在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过程中,深入研读,深层对话,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感悟鸟儿的幸福快乐。如:“假如你们是鸟儿,怎样倾诉一天的见闻和收获?”“谁能学学鸟儿们起舞的样子“让“俱乐部”在孩子的眼里逐渐丰富、厚实、灵动起来。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把课上出灵气,上出滋味。

二是抓“顺”作者情。

走近“灰椋鸟”。作者开始写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不喜欢灰椋鸟,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看了关于灰椋鸟的录象,却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住重点词句感悟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如“排空而至”,想象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再听范读,让学生想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师生的进行对话。从作者“情不自禁地欢呼”入手,体会作者的感情,以“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反问,引导学生体会“天然的俱乐部”,感受灰椋鸟的快乐、自由。再请学生想象,我此时会想些什么?从而与前文形成对照,体会此时作者眼中的灰椋鸟的可爱。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特别是“天然”和“人工”的对比。在结束之时,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徐秀娟的事迹,再请学生听《真实的故事》,最后,再朗读作者的姓名让学生体会先抑后扬的写法。

三是抓准文本价值观。

教师要真正读懂作者的心意。徐秀娟写下《灰椋鸟》,其一,想表达自己对鸟的喜爱之情,其二,想表达对林场工人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其三,要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如果不能准确地领会这三点,那该文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价值。首先,我抓住最后的反问句,引出人、林、鸟三字,然后用圆圈圈出,让学生来思考它们的关系。我还查阅了大量的关于鸟类生存的资料,然后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取出几个令人揪心的数字,取出一句特别平凡的话语“鸟类灭绝的速度非常惊人”,然后我把这些资料重新组合,再让学生说说当今所见的现象,这样的适度拓展,自然生成,升华了主题,一切都在缓缓之中进行,却深深透入孩子们的心底。

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思我的教学,还有几点不足。

一是对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当学生在头脑中初步构建了“排空而至”的场面后,没有再回到课文中找出表现场面壮观的句子,让学生尽情地说出气势大,规模大,有纪律性。以上是我对第一处生成的再设计。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地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说画面不真实。我可以追问他为什么。我想: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机智的应对,让课堂的“旁逸斜出”都能为我所用。

二是我的教学机智。课堂上,让学生为护鸟广告时,我看了下时间不够,但我还是按照原计划,最后没有了小结的时间,造成时间不够,没有把课上完整。

第12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灰椋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鸟散文,文章重点描述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第二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第四、五两个自然段,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谈谈这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读中品悟。

(一)体会归林时的壮观。

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我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抓住“盘旋”、“投入”、“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重点词句来体会壮观,然后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体会后再朗读。另外还启发学生想像的思维,灰椋鸟飞回来时在林中倾诉、呼唤、应和,想一想如果你是一只归林的鸟儿,你会倾诉些什么?又会怎样呼唤同伴和儿女?学生在说话练习的同时又能更深刻的感受到归林的场面壮观。飞回来会说些什么,又会怎样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的,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如何应和,让他们随着作者的描写而进入到作者的心中。

(二)感受归林后的热闹。

课文第五自然段写了灰椋鸟闹林的情景,画面很优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闹林图,指导学生读文想象、体会,并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练习:“此时每一个人都被感染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升华。

文章最后一段写了作者欣赏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后发出的感想,也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我让学生读后谈体会,接着介绍作者的情况,播放动化课件《一个真实的故事》,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对鸟、对大自然的爱,激励学生的爱鸟、护林的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人文教育,也使学生对作者的感情有更深的了解,学生受到的感染很深。

二、美中不足。

整个教案设计脉络较清晰,教学起来也得心应手,但还有一些地方存在不足。如应启发学生想象鸟儿们会在林中倾诉、呼唤、应和些什么,而我只是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鸟儿,会倾诉什么,会怎样呼唤;在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上,我觉得自己的评价语言比较贫乏,对学生的激励性不够,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不够活跃。

我想,要上一堂感染学生的课,老师要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当然创设情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够自己感悟到语言文字蕴含的情趣,才会真正被课文所感染。我想,今后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方面还要多加努力。

第13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灰椋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与一般的写小动物的文章不同,它介绍的不是灰椋鸟的外貌、习性等等。而是向读者展示了百鸟归林的壮观、温馨的场面和闹林的热烈欢腾的场面。我将第一课时定位在整体感知全文,重点品读和感悟文章的第4自然段,所以,我将教学定位于“品读感悟、读写结合”。一方面通过品词析句、情境体验、想象画面等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场面描写的方法、修辞的表达效果等,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并迁移运用,仿写练习,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以下谈谈在本课中的具体做法。

一、情境激趣

1、开课不久,我就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百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原先并不起眼的一只鸟儿竟有如此壮观的景象,孩子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于是学习课文的情趣也被调动了起来。

2、鸟儿归林后,那一声声呼唤、应和,那充满幸福的倾诉,让人不禁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和谐,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我创设了情境与学生共演,学生的情趣被调动起来,整个课堂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3、在课的结尾,随着《一个真实的故事》哪凄婉的音乐声响起,加上我向学生介绍作者徐秀娟爱鸟的事迹,再现了这一感人的画面,此时,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自然就在情境中得到了升华。

二、读中悟写

1、抓思路,悟写法

所谓思路,就是作者构思文章的顺序,也就是文章的脉络。摸到了思路就如同找到了开门的钥匙。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课文层次编排的顺序。例:在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立即要求她们找出文中描写鸟儿的归林的段落,理清课文描写的总体思路;教学灰椋鸟归林壮观的场面描写后,教师引导

学生理清写作顺序: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后”,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整群整群”,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描写,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写作应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记叙。

2、学内容,悟语言

⑴在指导学习灰椋鸟归林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找出描写鸟儿归林的句子,读一读,划一划,边读边悟,把感受写下来,再和大家一块交流。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通过批注式阅读,学生圈画出了许多重点词语,并能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学生在朗读时也正突出了这些词“排空而至”、“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为什么要突出这些词,通过讨论,学生品味到“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这些词都具体说明了鸟儿的“排空而至”,而这些也正体现了鸟儿归林的壮观,这样,学生经历了读一读、品一品、再读一读几个环节,更深一层领略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和课文语言的精彩。

⑵在指导学习灰椋鸟归林后鸣叫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找出描写说话的词语——“倾诉、呼唤、应和”后,创设一个大家庭的情境,在表演中领悟三个词语的意思,并从中体会到作者将鸟儿在倾听鸟儿鸣叫时,将它们想象成会说话、懂感情的人,体会这些语言文字给我们营造了这么一幅温馨、幸福、快乐的画面。

三、以写促读

本文作者在写灰椋鸟归林场面时,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才会使人读了文章之后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写结合的点。教师在教灰椋鸟倾诉,呼唤,应和时,先由师生合作创设了“呼唤”,“应和”和“倾诉”的情境,进行想象表演,既理解了这三个词,又引导感受了母子间、伙伴间的情意和温馨、幸福的画面。此时,既训练了语言的表达,又进一步体会了鸟儿之间就像朋友、家人一样,互相倾诉着,呼唤着,应和着,让学生感受到了浓浓

的情意。随后,在理解完分号的用法后,进行了想象说话练习,既让学生学习运用了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学会使用分号,又为人文的朗读感悟做好了铺垫。

第14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一、钻研教材,成竹在胸,随机应变

怎样才算一堂好课?游彩云老师说:真正的好课应该是灵动的、智慧的、动态生成的。只有教师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媒体的运用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全面思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并作出应对措施后,才能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课堂中去,才能把目光都集中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才能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感悟语言文字。

一开始可能受参考书和其他老师教案的影响,我在设计第二课时教学时直奔重点,仅仅围绕场面如何如何壮观展开学习。反复揣摩作者的意图,终于发现了一条情感变化的线索:作者由满不在乎到迫不及待想去看;由耐心地等待到突然看见时的惊喜;由初见时的惊喜到后来的惊叹、激动、兴奋;再由兴奋恢复平静后由衷的感激,可以说作者是一位善良美丽、文笔优美、情感细腻丰富的女孩。假如不循这一线索,学生怎么可能自然地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呢?所以,教学设计时,我将这些情感穿插在过渡语或小结语中。

老师与学生不同的地方在于比学生早学一步而已。要学生动情,老师首先得动情;要学生想象,老师先要有丰富的联想;要学生激情朗读,老师先要读得有情;要学生咬文嚼字,老师先要咬文嚼字。所以,我在“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不停地鸣叫”、“互相倾诉”、“翩翩起舞”、“似飞瀑”“如惊涛”……这些生动的词眼上停留回味了很久。

课堂上,我把目光集中到每个学生身上,关注他们表情的变化,倾听他们发言的内容,了解他们体会的程度……然后,该激励的激励,该点拨的点拨,该调整的调整,该示范的示范。比如,四、五两个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是一样的。如果说第四自然段的交流还受我“牵绊”的话,第五自然段就完全放开了学生的嘴。当他们谈到鸟儿翩遍起舞、百鸟争鸣后,应显得激动不已。所以,此时,当学生提到“……,竟情不自禁欢呼起来。”时,我立刻调整原来的设计,让学生说说此刻我会欢呼什么呢?

二、淡化分析,咬文嚼字,逐层感悟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要学的不是“写的什么”,而是“怎么写的”。《灰椋鸟》这堂课,由复习导入,重点学习三、四、五自然段。教学中,环节不多,但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分析不多,但圈点批注,感受颇深;文字不多,但热情朗读,声声入耳。我是这样设计的:1.请同学听录音朗读,初步感受场面的壮观与作者的喜爱之情。2.自由读课文,抓住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和联想的到,展开说说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其中,“排空而至”、“列队飞行”、“倾诉”、“翩翩起舞”、“百鸟争鸣”等词纷纷落入学生视线,感受谈得很是生动:“它们像一支支很有纪律的部队一般。”“先一小群一小群飞来的鸟儿就像前锋部队,它们一路打探敌情呢!”“只有亲密的朋友、亲人间才会倾述心里话,这里的鸟儿在作者眼中就和亲人一样,多么感人呀!”“我感觉到穿着金红色裙子的少女正在跳舞,她们在比谁的舞姿更美。”“这么活泼可爱、配合默契的鸟儿有谁会不喜欢呢?”……正是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作为支撑,课堂上的朗朗的读书声,可说是非常令人激动,特别叫人兴奋。3.将话补充完整:我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水到渠成。有想与鸟儿同欢的,有为作者感到高兴的,有欲翩然起舞的……4.体会作者对林场工人的感激之情,简介作者事迹,在《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如泣如述的歌声中,在“爱鸟护林”的宣言及签名活动中结课。

整堂课的教学,紧扣重点,以学生的想象感悟为主,教学生咬文嚼字,从而对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有了深刻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身临其境般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感受到作者那颗水晶般透明美丽的心灵。

三、投入激情,真诚微笑,融洽自如

课后,学生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当时,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课堂气氛突然间紧张起来。可我发现老师依然微笑着,笑得那么真诚,那么灿烂,终于有人举手了,一个,两个,……越来越多了。后来的课,大家上得都很轻松,仿佛忘记了背后的客人老师。

也许是对课文琢磨多了,也许是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信心,这堂课上,我发觉自己从头至尾都没有一点儿紧张。除了需要皱眉的时候,我一直在笑。虽然我的笑容不美丽,但我知道,真诚的微笑让我、让我的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发挥了最佳的水平。

真诚的微笑,再加上激情的语言,更能打动学生的心扉,点燃学生精神的火焰。如在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后,总能及时小结或评点:“多么恰当而又生动的想象,你将来也一定能写出像课文一样动人的文章。”“这些鸟儿多美、多活泼、多惹人喜爱呀!爱鸟的同学请读一读这两句话。”课末,我动情地说:“同学们,鸟儿们如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听着徐秀娟感人的事迹,此时此刻,你还想和大家说几句吗?”“多么爱鸟的孩子,请把你的名字写在‘爱鸟护林’小队名单上吧!”

轻松自在的课堂,对谁不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课末,一首《一个真实的故事》飘荡在教室上空。我轻轻唱着,眼里渐渐盈满泪花;孩子们看着感人的MTV画面,忍不住跟着我哼了起来,他们的眼圈红了……我循着作者的情感线索带着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最后又跳出文本,帮助他们深刻体会作者对鸟、对大自然不平凡的爱,激励学生的爱鸟意识、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人文教育。

我想,要上一堂感染学生的课,老师吃透教材,读文生情以及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够自己感悟到语言文字蕴含的情趣,才会真正被课文所感染。

第15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欢呼时的情感,增强学生爱鸟意识。课始,我利用谈话方式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重点段落第四和第五自然段,特别针对“投入”、“排空而至”、“浩浩荡荡”、“倾诉”、“百鸟争鸣”、“似……,如……”等重点词、句的理解、品味、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体会后再朗读。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不足:首先,我开始复习时出示灰椋鸟的外貌,到最后没有再出示进行比较,使课堂教学少完整;其次,在让学生想象说话时,学生思路较窄,我没有及时进行思维广度的引导,使课堂缺少了灵性;还有,在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上,我觉得自己的评价语言比较贫乏,对学生的激励性不够,使课堂语言少丰富。

第16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其中文章的3—5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对灰椋鸟的归林以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起,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形象。反思我的这课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抓“实”几个点

《灰椋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无论是词语的使用,还是语言的表现力,都具很强的鉴赏性。所以要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来品味这篇优雅的语言,但一堂课仅40分钟,如果面面俱到,处处涉及,反而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处处无痕。因此,从教者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大刀阔斧,精心取舍,抓住几个训练点,再由点到面,把语言文字的锤炼落到实处。

点一:“排空而至”。学生交流到这个词的时候,大抵能说出灰椋鸟多而壮观。但只是感性认识,也许还是从词面上猜出来的,并不能深入其精髓,在潜意识里想象出那样的画面。所以我带领学生从生活中提取这样的场面,尤其是暴风雨来临前乌云密布的情景,让学生想象,直观感受壮观的气势。有了这样真切的体验作支撑,再次走进文本时,所有的感悟就不会是凭空而来的。接着我让学生找出文中其它能展现这样壮观场面的词。(一小群一小群,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再精读感悟这几个词的妙处。他们不仅展示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而且有力地表现了灰椋鸟还是一种守纪律,有灵性,团结和睦的鸟。在学生感悟的同时,他们也能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点二:“俱乐部”。我紧扣“俱乐部”一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先对俱乐部有个感性的认识,俱乐部是一个大家放松心情,寻求快乐的地方,接着让学生来说说俱乐部了可能会有什么(学生的答案应是五花八门的,舞台,绚丽的灯光,多姿的舞者,欢乐的音乐……)然后走进天然的俱乐部,首先师生对话:这个俱乐部在哪里?(在刺槐林和竹林里),所以文中称它是(天然的俱乐部),然后生本对话:这个天然的俱乐部里有灯光吗?学生结合文本(有,夕阳的映照就是灯光)有跳舞的人吗?(有,一只只灰椋鸟,它们在翩翩起舞。)有美妙的音乐吗?(有,百鸟争鸣声,呼朋引伴声)同学们想听听这样美妙的乐声吗?在学生激情高涨时播放百鸟争鸣声。

语文姓语,以文载道,以文学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性作用。以上两个片段的教学,我紧扣关键词、重点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在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过程中,深入研读,深层对话,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感悟鸟儿的幸福快乐。“排空而至”、“俱乐部”在孩子的眼里逐渐丰富、厚实、灵动起来。有效的课堂对话,就应抓住像“俱乐部”这样的“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领”作为对话的切入点,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才能把课上出灵气,上出滋味来。

二、抓“顺”作者情

编者在课后设计了一个习题:比较两句话,说说“观察”和“观赏”能否颠倒位置,为什么?编者的意图是什么呢,备课中,必须有所考虑。原来这两个词正是作者那细腻的情感变化所在呀,原来看灰椋鸟貌不惊人,所以不感兴趣,后来在一个电视录像的吸引下,对灰椋鸟产生了兴趣,于是在兴趣的支配下,来到林场,只想仔细看看灰椋鸟归林的场面,是否像录像中展现的那样。所以开始作者用了观察这个词。但后来,亲眼见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那如精灵的鸟儿,那热烈欢快的声音深深地打动了作者,更震撼了作者,所以在仔细观看的同时,还在用心欣赏着眼前美好的事物,产生了美好的感受,所以作者此时的情感理应上升到观赏的层面。如何把这个一种情感的变化呈现给学生呢?第一次备课时是在学完第四自然段之后就引出观察、观赏的比较。但从课堂效果来看,不仅使学生感到突然,也给听课老师带来突兀之感,仿佛是硬塞给学生,但学生却不愿接纳。看来,是时机未成熟,学生还没品出滋味,又怎能说出滋味呢?第二次备课,课初,我轻描淡写提出观察,在认真看了归林、闹林的场景之后,让学生尽情欢呼。在学生一阵惊叹之中,我重新请出“观察”,让学生来体悟,“此时还仅仅是观察吗?”在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观赏”一词时,我知道,“观赏”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符号了,它成为了有呼吸,有脉搏的灵性之物。作者在“观赏”一词中所承载的情和意已叩击了学生的心。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段都含情”。语文教学就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牢牢抓住文中的关键词、重点句,说说、议议、品品,让学生在品中感悟,从而积蓄情感,积累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那学生就会和老师一样,感动于作者的语言,感动于作者那由不感兴趣、到欣喜、到被震撼的情思。

三、抓“醒”学生心

教师要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观,要真正读懂作者的心意。徐秀娟写下《灰椋鸟》,其一,想表达自己对鸟的喜爱之情,其二,想表达对林场工人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其三,要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如果不能准确地领会这三点,那该文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价值。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课文,是需要被唤醒的”。这里的唤醒,不是教师对课文的孤芳自赏,不是教师对课文的独自解读,而是在轻轻的呼唤中让孩子自己习得,那如何用文来唤醒孩子,让和谐从孩子的嘴里轻轻流出呢?我在“是否要拓展”上徘徊了许久,最终决定还是要拓。首先,我抓住最后的反问句,引出人、林、鸟三字,然后用圆圈圈出,让学生来思考它们的关系。我还查阅了大量的关于鸟类生存的资料,然后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取出几个令人揪心的数字,取出一句特别平凡的话语“鸟类灭绝的速度非常惊人”,然后我把这些资料重新组合,让它们在《无间道》那感伤的音乐声中缓缓升起。这一环节揪住了孩子的心,改变了课堂的温度。它带来的心的潮润,对课文主旨的把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适度拓展,自然生成,升华了主题,一切都在缓缓之中进行,却深深透入孩子们的心底。这也许就叫教育无痕吧。

外来的“营养”,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使语文更为健康红润而诱人。譬如,课堂和音乐,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适的音乐非但不会伤害语言,而且还会让这篇文章在孩子心中保持的更长久,让该文所具有的人文性历久弥新。

结束了这一课,我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基础上,悄悄陶醉于自己的设计。但当我静下心来,再次回到课堂,我才猛然发现,这堂课太顺了,一切都是那样的水到渠成,可是,每个孩子真的都动起来了吗?都悟出来了吗?都喜欢上了灰椋鸟了吗?我不敢下这样的定论。因为课堂上我曾听到异样的声音,只是我害怕不顺,而不敢深究。课堂上曾有学生认为,池塘里的很多的小蝌蚪在一起,那就是“排空而至”的场面,也曾有学生认为我播放的鸟叫声很吵。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思我的教学,还有几点不足。

其一:我漠视了课堂宝贵的生成资源。以上两点我在课堂理应把它们抓住了,而且要把它们抓好。如果重新回到课堂,在学生说到池塘里的很多小蝌蚪是排空而至的场面时,我会让她把排空而至再读读,从字面上来猜,可能是什么意思?当对词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时,再让大家想象这样的画面。当学生在头脑中初步构建了“排空而至”的场面后,再回到课文中找出表现场面壮观的句子,让学生尽情地说出气势大,规模大,有纪律性。以上是我对第一处生成的再设计。第二处生成,同样不可漠视。当我播放完音乐,有学生说很吵时,我应该把它抓住,也许是因为我录制的鸟鸣声不够清脆,也许是那个孩子还没有入情入境,总之,他在课堂上真实地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了,我可以追问他:你能说出“吵”的近义词吗?作者怎么说的?找出“喧闹”。为什么作者没感觉出吵呢?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我想: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机智的应对,让课堂的“旁逸斜出”都能为我所用,让生成的资源成为真正启智的“武器”。

其二:我的教学机智。课堂上,让学生为鸟类学大会设计护鸟宣言时,我看了下时间,离下课还有四分钟,我也知道时间太长了,但我还是按照原计划,让学生来说一句护鸟宣言。其实我可以把这四分钟,充分利用起来,对学生的设计有一个过程性的指导。首先,让学生想一想,有一个静静思考的时间,也是细细揣摩的时机。半分钟后,让学生拿出笔写一写,这是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一分钟后,交流。如果学生的宣言还是很长,我就要来一个现场指导:同学们,护鸟宣言就如广告语一样,既要简短精炼,又要寓意深刻,这样才能给别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老师刚才想到了一条:保护鸟类,共建家园。相信同学们能设计的更好。如果这样来重新设计最后这一环节,我想:那天的课堂一定会是精彩纷呈,生生间智慧的火花也会不断迸发。

第17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灰椋鸟》这篇文章与一般的写小动物的文章不同,它介绍的不是灰椋鸟的外貌、习性等等。它向读者展示的是百鸟归林的壮观和温馨的场面和闹林的热烈欢腾的场面。而两处场面描写条理清晰、点面结合、生动细腻,所以,我将教学定位于“读写结合”。一方面通过品词析句、情境体验、想象画面等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场面描写的方法、修辞的表达效果等,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并迁移运用,仿写练习,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以下谈谈在本课中读写结合的具体做法。

第18篇:《灰椋鸟》教学反思

1、仿例子,练表达

本文作者在写灰椋鸟归林和闹林场面时,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才会使人读了文章之后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写结合的点。教师在教灰椋鸟倾诉,呼唤,应和时,先由师生合作创设了“呼唤”,“应和”的情境,既理解了这两个词,又引导感受了母子间、兄弟间、伙伴间的情意。此时,再引导孩子模仿抓住“倾诉”想象表演说说倾诉的内容,既训练了语言的表达,又进一步体会了鸟儿之间就像朋友、家人、爱人一样,互相倾诉着,呼唤着,应和着,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情意。随后,“好像……又像……”的教学也渗透了这种写法。这个说话练习,既让学生学习运用了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又为人文的朗读感悟做好了铺垫。

  2、导课外,重延伸

阅读巴金的《鸟的天堂》的作业,再次体现读写结合,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