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景点导游词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10 15:22:09

第1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大明山风景名胜区。我是你们的导游小俞。下面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大明山。大明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临安县西南部,面积约29平方公里。风景区以大明山为主体,共有32峰、13涧、8瀑。大明山位于临安西部顺溪镇,别名千亩田,山颠平坦,广达千亩,故名。

《昌化县志》载:“大明山,县西九十里,其巅广千余亩,如平地。”相传唐宣宗微时,首隐居于此,赋诗明志:“穿山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山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此山多奇峰怪石,森耸峭拔,足称名胜。有白蛇岩、鹞子峰、隐将林、玉龙瀑。远望七峰如锷刺天称七峰尖;山顶清溪蜿蜒,游鱼细长如竹叶,称竹叶鱼;半山有瀑布,一泻而下,气势跌宕。许多古迹随着美丽的民间传说。有一巨石,平坦如榻,相传朱元障起义兵败至此,曾卧石上,故名“天子石”;朱元璋屯垦时曾登台拜将,故山顶有点将台;朱元障屯军千亩田,招兵买马,生聚训练,养精蓄锐,然后杀下山去,打下大明江山,故此山称为大明山。

大明山距黄山70公里,地形高差达一千余米,因而山高谷深,层峦迭嶂,群耸立,气势十分壮观。气候条件及地质条件与黄山类似,山色黟然若黛,宛如国画中的泼墨山水,奇松、怪石、云海、峰林层出不穷,称之“浙江小黄山”,然而大明山又不同于黄山,南侧几座1400米以上高峰及三处1100米以上的高山盆地,均由变质砂页岩及变质火山岩组成,山形平缓,林木葱葱,水草丰盛,流水清清,长年不断。溪水在高山盆地中轻轻流淌,一旦进入花岗岩区,便飞流直下,形成千姿百态的飞瀑。大家请看那里,大家可以过去参观一下,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各位团友,请随我来。现在我们已经置身于云海中了,请大家跟紧队伍。雾山云海是大明山经常可见的景色,特别是春秋二季,时而滚滚云海翻腾飞跃,将青山吞没;时而座座青峰又隐现于虚无缥缈的云山之中。夏季的早晨,特别是霁雨初晴,青山滴翠,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着白絮般的云海,丛丛峰林浮露于滚滚的云海之上,就象散布在大海中的瀛洲仙岛。

大明山的云海足以称奇,但那里的飞瀑群更是令人叫绝。飞瀑主要分布于玉龙溪和白蛇涧,在大明村汇合。玉龙溪水量充沛,水流湍急,于峭壁丛生的峡谷险境中奔腾北流,不仅山明水秀,绿荫葱葱,而且处处可闻响如壑雷的水涛声。玉龙潭的上游自千亩田北龙门口以下,垂直河床骤然增大,一公里流程落差竟达四百多米,溪水劈开万仞石山,飞流直下,形成四级瀑布,以龙门瀑布最为壮观。

第2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龙川不大,一条街缘水行。如果说这条水路是鱼的脊梁,两边的巷子就是横向排列的鱼骨了。很多老建筑和游玩景点,就在巷子里等着游人去发掘发现。沿水两边,有众多小商铺,一如全国众多古镇的模样。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小桥横跨水面,既沟通了两岸,又是水乡不可或缺的美景。

我们从公路下来,顺着河右边漫步。一个箭头指向胡柄衡故居。我心里一动,这不是上任领导祖父的家嘛。赶紧去看看,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嘿嘿,扬州东圈门的几间老宅子,也是常年关着,不对游人开放,可以理解。这座宅子,一定有上好的风水。它现在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在外面转转,没看到什么。

说到风水,不能不说在水街乡贤馆里看到的说明和导游讲述的故事。龙川从很古老的时候,就有为官作宰之人士。乡贤馆有一个长长名录。这名录到了明朝忽然一下子茂密繁盛起来,据说这样的发达,便是缘于风水先生的指点。龙川的居民,除了一户姓丁外,全部姓胡。沿着水的龙川地形,很像一条船。船儿会漂浮。丁姓人家便是定住不让船漂浮的守护。一棵古老的大榆树,是船的篙。好几百年根深叶茂的老树,稳稳掌控,船儿自然不会动了。老树边上,还栽种了一篷竹子,那是和老树一起定船的篙。

据说经过明代这位风水先生指点后,龙川愈发兴旺。有趣的是,那位姓丁人家,代代单传,已经达十六代。即便是独生子女时代,依旧生的是男丁。故事和传说,增加的是游人的兴趣。可是期间有关风水的讲究,我们不懂。古人对于这些,应该是天人合一的感应吧。

离开胡柄衡故居。远远一座巨大的牌坊高高矗立。恩荣“奕世尚书坊”,三门四柱五楼。主人是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和他的族叔胡富。胡富是户部尚书,胡宗宪是兵部尚书。除了这牌坊,文征明亲笔撰写的“奕世尚书”、“奕世宫保”等字,一直保留到今天,具有很重要的文物价值。胡宗宪相隔他的族叔胡富一个甲子考中进士,成为当地佳话。奕世尚书坊牌坊,是对他二人的褒奖。牌坊石质,彰显徽派石雕艺术的精湛。大大的恩荣,无言诉说往日的荣光。胡家两代尚书,恩荣了家族几百年。一道小桥的那边,还有一座少保坊,看上去少了尚书坊的古旧与豪华,同样是当年了不起的记录。

胡氏宗祠,是水街最大的看点。绩溪龙川的胡氏祖宗,追寻到遥远的古代。高大的歇山重檐建筑,令人望而顿生敬仰之心。这宗祠,有“江南第一祠”的称号。它始建于宋朝。明代胡宗宪又做了大修扩建。高大宏丽的梁柱,一进一进展示出来的纵深感,华美的雕刻等,为宗祠特有的肃穆和祭祀先人的庄严,创造了最好的氛围。为胡家光宗耀祖的先人排位,一排排立在那里,他们看得到后代更加的辉煌吗?正中央两排,是胡家先祖的神位画像,其中有一位女将军,精神焕发地位立其中。她打破了女子不入宗祠的传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巾帼。可惜在战斗中受伤,二十七岁便以身殉国。胡家的女子也了不起!

大厅中的木雕,荷花荷叶随风荡漾,荷塘里的鸳鸯交颈亲爱。大鹿小鹿母慈子孝,下山的狮子威风凛凛。梁勾处的蟠龙、孔雀等祥瑞栩栩如生。这多年保存依旧完好的木雕,实在不容易。据说这座宗祠四百多年间,没有一只蜘蛛。这是解不开的谜。没有了蜘蛛,便没有灰尘朦胧。宗祠得以清清爽爽,造化之功。

转出宗祠,外面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正是油菜开花时节。满眼的金黄蜂飞蝶绕,游人们走出严肃的宗祠,在大自然的美景里开怀畅笑。扑面而来的芬香在阳光下愈发明显。这难道不又是天人合一的最好表现?

水街,四水归堂。徽商最关注的便是水。沿着水街的所有,是胡家特有的选择。水街不仅仅是水。水街上有故事有传奇还有解不开来的谜。

第3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以“一曲溪流一曲烟”闻名的西溪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天然湿地的野趣美景和深厚古朴的文化底蕴,给这片古老的土地赋予了美妙和神秘的色彩。西溪?洪园有独特而迷人的自然风光,大量的桑基、柿基、竹基、鱼塘遍布,随处是溪流、河荡、泽地。荡中有岛,岛中有塘,港汊纵横,一派“梦里水乡”图景。西溪?洪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常龙舟胜会、十八般武艺”为代表的洪氏文化、五常民俗文化。

01、荆源访古“荆源”为乡土地名,“访古”即追寻原生态之西溪。荆源访古景观由移植的近50幢江南古建筑和五常原有的历史建筑组成,目前有部分建筑已建成,这些古建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着人们探寻的脚步,它所拥有的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汁原味的江南文化风貌,充满着原生文化的魅力,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体现。

02、洪园余韵洪氏家族是宋、明、清时期著名的“钱塘望族”,明尚书洪钟晚年归隐于西溪五常,建洪园,为休憩吟咏之所,槿篱茅舍,小桥横溪,此后洪氏家族在五常繁衍生息数百年,涌现出了洪楩、洪昇等一批历史名人。当年,洪钟承先世遗业,青缃盈积。构书楼,课子弟,闲与老农村翁究晴雨、话桑麻,怡然自乐。此次复建,尽现园内峰石崩云,花木扶疏胜景。体现宁静淡泊、远离喧嚣的归隐文化。

03、艺术集合村城市湿地艺术聚落,该村落以“重拾西溪人文记忆,创造当代艺术聚落”为理念,以西溪大人文历史文脉为背景,利用基地脉络分明、开合有序、野趣横生的湿地生态空间格局,主要包括“梦西溪”、“艺术家酒店”、“艺术创意俱乐部”、“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在内的艺术建筑空间聚落,凝塑西溪人文艺术精神内涵,成为杭州城市不可或缺的当代艺术基地。

04、寿堤“寿堤”是西溪“三堤十景”之一,西溪湿地公园内共有三条长堤,分别命名为“福、绿、寿”,与“福禄寿”谐音。“寿堤”是三堤中较长的堤,全长5470米,寓意与杭州市打造健康城市的目标相一致。将龙舌环绿、慈航送子、龙舟胜会、洪园余韵、火柿映波等众多的西溪美景串珠成链,构成了一幅西溪湿地中唯美的图画。

05、五常人家五常人家是体验西溪五常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区域之一。生动地重现了临水而居的湿地原住民的传统民居、原汁原味的生产工具和习俗,展示了湿地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风情。

06、秋芦飞雪西溪有“三雪”,桃为绛雪,芦为秋雪,梅为香雪。秋芦飞雪所处地理位置在蒹葭深处,四面河流溪水环绕,东面秋雪滩上芦花摇曳,一经风吹,花白而轻如棉絮,随风飞扬,如漫天飘雪。金秋时节,游人可以泛舟徐徐融入芦苇的海洋,也可以登秋雪庵弹指楼,观秋芦遍野,赏芦花胜雪,乃西溪一妙。

07、火柿映波柿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几千年农耕劳作形成的西溪湿地特定地貌。在西溪星罗棋布的池塘的塘基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柿树,光百年以上的老柿树就有4000多株。柿树既起着固堤、护堤的作用,同时也构成西溪一道靓丽的风景,尤其到了秋天,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柿子熟的时候,柿叶也变红了,这时更有芦荻互为映照,芦白柿红,令人心醉。游人不但可以在柿林中浴风徜徉,更可以一饱口福。

08、龙舟胜会自古以来,每年农历端午节,西溪四邻八乡之龙舟胜会于此,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至今长盛不衰。相传清乾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观赏蒋村龙舟,欣而口敕“龙舟胜会”。自此西溪龙舟声名远播。现在,每年端午龙舟胜会,深潭口和五常河道两岸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古戏台上戏曲、武术、舞龙舞狮精彩纷呈,水中几百条龙舟来往穿梭,试比高低,这项象征西溪人勇猛顽强,百折不挠,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

第4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乌镇是浙江的一个水乡古镇,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乡。据谭家湾古文化遗址的考证表明,大约在6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唐时,乌镇就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乌镇称“镇”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乌镇的建镇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运河穿镇而过,历史上曾以河为界分为乌、青两镇。河西为乌镇隶属于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隶属于嘉兴府桐乡县,至直1950年乌青两镇才正式合并,统称为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到今天。

乌镇景区是2001年1月1日正式开放的,尽管开发较晚,但是起步较高,保存得特别完整,整个开发过程坚持了“以旧修旧、整旧如故”的原则。现在景区里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并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把他们全部搬走,他们原来怎么生活现在几乎仍然怎么生活,乌镇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着的古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河名为东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连通京杭运河。河对岸的古民居里现在还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乌镇是一个真正的活着的水乡古镇。

在这边不远处可以看到一座特别有特色的石板桥——逢源双桥。跟一个成词结合起来就是说左右逢源的意思了,还可以看到在这座桥上面有一个廊棚,所以也称为廊桥,桥的下面还有一排水栅栏,在当时这排水栅栏相当于一座水城门的作用。

过桥以后,首先来到的是财神湾,原先这不叫财神湾,而叫转船湾,乌镇的水系比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栅头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头,所以当地人就在这儿开塘挖河造了一个能转船的地方,同时为了区别于其它的地方的转船湾,便借用前面的财神堂命名为财神湾。

回过头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药店,它的规模尽管小于杭州的胡庆馀堂,但是也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宁波药商陆庆馀创建的,并由他的孙子陆渠清将药店搬到这里,在柜台四周约有三百多只药材柜。

看完药店接着往前走,接下来看到的就是刚才所说的财神堂了,在乌镇历来都有接五路的习俗,所谓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财神,东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这一位财神就是东路的文财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为官正直,对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后来自己的心都掏给了商纣王,当时百姓为此很敬重比干,特别是一些商人,他们认为做生意就应该诚心诚意,象比干一样,所以比干奉为财神。

现在我们所走的这条街叫东大街,全长1300米,走的都是旧石板路,两旁都是古民居,整条街上还居住着350多户人家有将近1000的人口。望过去特别整齐干净,因为开发时把所有的三线两管全都下地了,现在两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电的,并家家户户帮他们装好了抽水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边的河里了,因此旅游的开发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环境。

第5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小邵欢迎各位朋友来到我们美丽的绍兴,今天我们要游玩的景点是兰亭,

知道兰亭很多人都是因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大家说对不对?其实在1600多年前,兰亭就是序多文人墨客所云游,谈诗论画的地方了,后来由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使兰亭更加闻名于世,甚至闻名于海外,那当然了,游兰亭,得首先知道兰亭的主人——王羲之。

今天来到兰亭。讲到王羲之,在这儿,把请允许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王羲之。王羲之,他出生(303—361)年,字逸少,原籍山东琅玡人,后居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书香门第,七岁时拜书法家卫夫人为师,一直到十二岁,起先他练的是正楷,就是用正体的笔划把文字写出来,在她年纪较大时,他开始创立自己的风格,后人将他的书法称之为“如天上的浮云受惊的神龙”被尊称为“书圣“,王羲之48岁任会稽内史,在公元353年,邀请当时41位有名的书法家举行了一种活动,称之为—修契,众人喝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是即兴挥毫,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这也是他书法艺术的顶峰,一直流传到今天,此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后因生病辞官,享年58岁,现葬于嵊州金庭。

各位游客大家前面看到就是我们景区的门楼了,大家把手中的票准备好,我们即将进入景区,大家看到我们比起以往变化蛮大的,

目前,兰亭的总面积是30000多平方米,距离绍兴12公里,不过再过一年可能就是现代兰亭了,先兰亭在投资扩建到后来的4—5倍,资金为8600万元。

兰亭中有三宝,第一是鹅池碑,当年王羲之在任会稽内史时,曾在这写鹅池两字,不过不巧刚写了一个鹅字,由于圣旨到了,没法子皇命大于天吗,搁笔接旨,当时他的儿子王献之看父亲出去了,就提笔写了一个池字,因此此碑上的两字各有千秋,鹅字瘦长,池字肥大,由于是出自两人之手的缘故,现今称此碑为父子碑,或二王碑。第二宝是兰亭碑,据说秦始皇到这里来种过兰花,汉代呢又在这里设过驿站,所以称为兰亭,。

很多人看到这路都有一个疑问,就是现在科技这么好,为什么没有修不完整,原因有二:让后人明白破坏性,记住这一历史教训,另一个是他的两个字是康熙皇帝所写,但是现在咱们可以仔细看这两字,已有明显的痕迹上来了,这是因为有许多游人听到这两个字是康熙写的,就要去摸一下,单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可以的,由于这个原因碑有被称为“君民碑”。

在此碑斜对面就是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及41位诗人举行了曲水流觞的地方了。“曲水流觞”之俗它是我国古代把除病根的一种仪式,远在秦汉、甚至更早就有了到了汉代,才确定是个节。每逢这一天平民百姓,帝王后妃都要举行这种活动后来渐渐变成了现在的临水宴饮。那么当时王羲之举行的“曲水流觞”就是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当时42位诗人在活动之后坐在水渠旁边,在上游放置酒杯,任期随流而下,杯停在谁的前面那谁就得座诗,故称之,当时众多诗人当众,11人作诗两首,15人作诗一首,其余都被罚酒,王羲之当年就是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据传,过了此活动以后,王羲之也曾想写出比这序更好的作品但一直无法超越。在流觞亭里面有一幅扇形图,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活动情景,1981年,三月初三,浙沪两省的27位书法家云集兰亭,建议建立“兰亭书会”82年经浙江文联批准正式成立一因此现在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举办兰亭书法节,中外书法家都要来此,饮酒咏诗。情况更胜当年。

第三宝就是兰亭的镇园之宝——御碑亭,此碑正反面都有书文,正面是康熙皇帝写的《兰亭序后面是1751年,有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写的一首即事诗,正面《兰亭序》28行,324字,其中最为精华的是20个之字,各有不同,每个字的笔画字型都没有相似之处,此碑完整无缺,在这里原来住着几个医师,是他们的功劳,此碑有两个皇帝的书文砸了岂不可惜,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涂成白墙。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在碑的一边就是王右军祠,此祠以王羲之的官衔命名的,在里面分别有廊宋元明清的各个朝代的临摹本,其中最像的是冯承素所临摹的神龙本,那么王羲之的真迹现在在哪儿呢?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中,当年李世民非常喜欢书法,就命令人去盗取,去世的时候下了诏书说死后要一同埋葬,所以我们现在在这看到的是临摹本。

在兰亭每年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兰亭书法节,同时在景区附近还专门开设了书法艺术学校,假如您对书法赶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去那边参观参观,当然也可以去学习学习,各位团友,时间过得好快,很快我们的兰亭书法之行即将结束,但愿各位在这儿旅游同时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同时小阳希望各位可以再次来我们绍兴玩,祝大家旅途愉快!

第6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横店镇位于中国浙江中部的东阳市,与中国小商品城义乌相距36公里。距省会城市杭州160公里,距金华90公里,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

横店邮编:322118;代码:330783123。横店下辖横店社区、桥下社区、禹阳社区、禹山社区、屏岩社区、荆溪社区、南上湖社区、禹东社区、米塘社区、维风社区;六联村、七一村、八一村、绕溪村、烈光坞村、湖口村、马山前村、富贤塘村、五官塘村、联盟村、金马村。

自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累计投入40多亿兴建横店影视城,现已建成广州街/香港街、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梦幻谷、屏岩洞府、龙影之迷、明清民居博览城、华夏文化园、红军长征博览城等近20个跨越千年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成为年接待500万游客(20xx年数据)的国家AAAAA级景区和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被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称为“东方好莱坞”。

宏大的基地规模,丰富的拍摄场景吸引了海内外影视导演们纷纷率剧组前来横店取景拍戏。同时,为影视拍摄提供各类配套服务的行业也应运而生,既能提供专业制景、设备车辆租赁、道具服装化装等方面的服务,又有庞大的群众演员队伍。横店演员工会拥有二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被称为横漂一族的特约演员。20xx年初横店影视城被确立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

影视产业的崛起,也推动了横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横店影视城已成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方圆10平方公里的横店,拥有十余家星级宾馆8000余个床位,无论是高档酒店,还是基地宾馆,游乐园、夜总会、桑拿中心、演艺中心、健身中心、保龄球馆等设施配套齐全。游客将在此体验影视,享受乐趣。在横店,街市繁华,书店、网浙江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是横店集团成员企业,公司专业从事影视旅游经营,公司下属影视拍摄基地、旅游景区、饭店、旅游营销、制景装修等21家子公司,影视旅游从业人员20x多人。

横店影视城是国家旅游局首批AAAA级旅游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被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在这里诞生了《鸦片战争》、《荆轲刺秦王》、《汉武大帝》、《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黄石的孩子》、《投名状》、《功夫之王》、《木乃伊3》等400多部影视剧。

第7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大明山风景名胜区.我是你们的导游小俞.下面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大明山.大明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临安县西南部,面积约29平方公里。风景区以大明山为主体,共有32峰、13涧、8瀑。大明山位于临安西部顺溪镇,别名千亩田,山颠平坦,广达千亩,故名。《昌化县志》载:“大明山,县西九十里,其巅广千余亩,如平地。”相传唐宣宗微时,首隐居于此,赋诗明志:“穿山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山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此山多奇峰怪石,森耸峭拔,足称名胜。有白蛇岩、鹞子峰、隐将林、玉龙瀑。远望七峰如锷刺天称七峰尖;山顶清溪蜿蜒,游鱼细长如竹叶,称竹叶鱼;半山有瀑布,一泻而下,气势跌宕。许多古迹随着美丽的民间传说。有一巨石,平坦如榻,相传朱元障起义兵败至此,曾卧石上,故名“天子石”;朱元璋屯垦时曾登台拜将,故山顶有点将台;朱元障屯军千亩田,招兵买马,生聚训练,养精蓄锐,然后杀下山去,打下大明江山,故此山称为大明山。

大明山距黄山70公里,地形高差达一千余米,因而山高谷深,层峦迭嶂,群耸立,气势十分壮观。气候条件及地质条件与黄山类似,山色黟然若黛,宛如国画中的泼墨山水,奇松、怪石、云海、峰林层出不穷,称之“浙江小黄山”,然而大明山又不同于黄山,南侧几座1400米以上高峰及三处1100米以上的高山盆地,均由变质砂页岩及变质火山岩组成,山形平缓,林木葱葱,水草丰盛,流水清清,长年不断。溪水在高山盆地中轻轻流淌,一旦进入花岗岩区,便飞流直下,形成千姿百态的飞瀑。大家请看那里,大家可以过去参观一下,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各位团友,请随我来.现在我们已经置身于云海中了,请大家跟紧队伍.雾山云海是大明山经常可见的景色,特别是春秋二季,时而滚滚云海翻腾飞跃,将青山吞没;时而座座青峰又隐现于虚无缥缈的云山之中。夏季的早晨,特别是霁雨初晴,青山滴翠,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着白絮般的云海,丛丛峰林浮露于滚滚的云海之上,就象散布在大海中的瀛洲仙岛。

大明山的云海足以称奇,但那里的飞瀑群更是令人叫绝。飞瀑主要分布于玉龙溪和白蛇涧,在大明村汇合。玉龙溪水量充沛,水流湍急,于峭壁丛生的峡谷险境中奔腾北流,不仅山明水秀,绿荫葱葱,而且处处可闻响如壑雷的水涛声。玉龙潭的上游自千亩田北龙门口以下,垂直河床骤然增大,一公里流程落差竟达四百多米,溪水劈开万仞石山,飞流直下,形成四级瀑布,以龙门瀑布最为壮观。

白蛇涧自外兰塘缓缓流去,一进入花岗岩区,水流骤然湍急,形成五级瀑布,自上而下依次为剑池瀑、玉笏瀑、白蛇瀑、三龙戏珠瀑,瀑间有潭,潭中有鱼,长尺许,见人不惊。

现在我们在的这个地方,大家是不是看到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是啊,大明山怪石比比皆是,每一个怪石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有一尊“和尚取经”披着袈裟的老和尚正朝着西天翻山越岭;“金蟾望月”,一只千吨金蟾坐在山顶,望着日月星辰。然而,当您换一角度时,它又变成了千年石猴。从龙门口北行,一只大石龟跃然出现于眼前,当您走近细看时,发现乌龟变成了昂首的海豹,再退后一点看,海豹变成了鲸鱼,这就是奇石“龟豹鲸”。此外“凤凰蛋”、“玲珑石”、“大盆景”、“双桃石”、“鸡冠石”,造型各异,维妙维肖。如果说象形石仅是些玲珑小景,那这里的林立柱峰则令人惊叹!花岗岩峰林景观最为突出,有飞来石、金鸡报晓、金蟾望月、虎啸石、独秀峰等,尤以七峰尖为最。七峰尖就是由排列如北斗的七座尖峰组成的。其中有几座尖峰下的峭壁高达三、四百米。在陡立的崖壁上,流水造成的道道冲刷痕,犹如仙人拨弄的琵琶。独秀峰令人联想起黄山的梦笔生花,而其气势却使其有所逊色。特别是登上白蛇岩远眺七峰尖时,竟似看到了桂林阳朔的石灰岩峰林,雄伟壮丽,令人惊叹不已。“天门”洞开,疑是到了瑶琳仙境。当您登上这看来无法攀登的绝顶,鸟瞰这层峦迭嶂、滴翠青山时,仿佛自己真成了神仙。

区内林木覆盖率高,名贵树种较多,有珍贵的黄山松、成片的云锦杜鹃及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的夏腊梅。奇松是黄山一绝,但在大明山亦比比皆是。虽然这些松树未加任何修整,但千姿百态,争妍斗艳的景色则更叫人留连忘返。

如果大明山的上述奇绝景色已足以使人倾倒的话,那么,千亩田的景色则更叫人拍手称绝,赞叹不止。千亩田地形平缓,是一处群山环抱的小型山间河谷盆地,溪流由盆地中曲折回荡,铮淙缓流,仅在龙门口附近出现宽不足三十米的山口,溪流的山口冲出后便是龙门飞瀑。山坡上草深林茂,野花遍地,犹当初夏之交,山下已绿肥红瘦了,这里却幽兰吐馨,杜鹃盛开,色彩缤纷宛如凝霞,真是美不胜收;谷底土层深厚,水草丰盛。过去这里曾开垦出良田千亩,“千亩田”地名就由此而来。在嵯峨挺拔、峥嵘突兀的万仞崇山之巅,竟出现一派质朴幽静的山谷盆地风光。这不仅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就是在国内名山中也是从未听闻的。这里类似千亩田这样的山顶河谷盆地还有二处,一是与千亩田一岭之隔的里兰塘,标高1100米,现已建成高山水库,真叫高峡出平湖;另一处是位于白蛇岩的外兰塘另有云海、日出等天象胜景和拜将台、隐将村、慧昭寺、现代革命活动遗址等人文景观。大明山风景名胜区内还包括瑞晶洞、昱岭关、湍口温泉等处景点。今天的游程就到这,不知大家对我的讲解是否满意,欢迎下次再来大明山.谢谢!

第8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墨客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操作挖出的葑泥修建而成。后工钱了眷念苏东坡管理西湖的收获将她定名为苏堤。长堤卧波,毗连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加了一道娇媚的风光泽。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欢。

严冬一过,苏堤如统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穷柔情。最感民气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微风缓缓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断魂。

苏堤上还栽植玉兰、樱花、芙蓉、木樨等多种抚玩花木,一年四序,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而时序调动,晨昏晴雨,气氛差异,景致各异。如诗若画的怡人风物,使苏堤成了人们常年游赏的处所。南宋时,这里一度形成湖中集市。《武林往事》记实晴朗节前后游湖盛况时就写道:“苏堤一带,桃柳浓阴,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球,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斤斗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又有交易赶集,香茶细果,酒中所需。而彩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和鼓,噜苏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在在成市。“

苏堤长堤延长,六桥升沉,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清闲缓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名胜如绘图般睁开,万种风情,任人明确。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流: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眺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支解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来由猜疑是“束浦桥的谣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瑶池。

第9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宁波天一阁的导游。我叫鲍。你可以叫我“包道”。我们今天参观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最古老的藏书之一。之所以命名为“天一”,并不是因为图书馆的主人范钦决心把他的图书馆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图书馆,而是因为《易经》中有“天天造水”的说法。因为火是图书馆最大的恶,“水可以用来灭火”。这个名字无意中也意味着“世界第一”,后来真的成了世界第一图书馆。

你看,这就是天一阁,它的历史和文化在国内外都很有名。当我们后来走进去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最美丽、最有特色的景观。天一阁的园林是按照江南园林建造的。走进去,可以看到假山、水池、亭等各种建筑。嗯,一百个人见总比一个人好。现在我们去散散步,看看天一阁。来吧,各位,这边。

在这里,我们来到了东园。看,中间有一个小水池吗?它叫“迟明”。旁边有大假山吗?这座大假山是用海边的石头建造的。来,在假山附近,你好像闻到了海的味道?湖里有五颜六色的小鲤鱼在游泳。如果你把鱼食掉了,鱼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漂亮地在水里游了,而是会争抢食物。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尝试在那边买一些鱼食,但是为了保证池水的清洁,不要擅自扔其他食物!

我们再走这条路。这是天一池,天一阁最有名的景点。小水池旁边的假山是著名的“九狮一象”。“九狮一象”被誉为古代私家园林的古典园林,由福禄寿等吉祥的九狮一象组成。从不同的角度看,有点像女人照镜子。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像一个老人在放羊。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像田里的青蛙和拜佛的乌龟。

现在是空闲时间,请不要吐痰、乱扔垃圾和制造噪音。一小时后在门口见面。

各位再见。欢迎下次来天一阁。

第10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各位贵宾,欢迎您来太湖,来到美丽的游客中心。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与浙江省相连,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它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三大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太湖横跨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虎丘区、吴江区)、无锡市滨湖区、常州市武进区、宜兴市,其中大部分水域位于苏州市,分别由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管辖。

太湖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周边主要景点: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常州市)、太湖湾广场、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孝道园、万泽太湖庄园、竺山湖小镇、太湖湾度假村、国家龙舟竞赛基地;苏州园林、永慧寺、统一嘉园、玄阳洞、碧云洞、禹王庙、白马庙、罗汉寺、圣恩寺、东西山风景区、三元文化遗址;无锡影视城、灵山大佛、鼋头渚、自然公园、太湖仙岛、万佛塔、五女墓、小王山摩崖石刻、蠡园。

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林苏州,太湖八百里,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淼,峰峦隐现,气象万千。

太湖横跨江苏、浙江两省,但作为风景区,最精华的部分则在距离无锡市区18公里处的鼋头渚。1994年10月25日,我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正式通车。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和周边拥有多家三、四星级的农家乐餐厅,游客不仅可以饱尝吴地传统的农家菜肴,还可品尝到镇湖地方特有的渔家菜系,如红烧野生甲鱼、太湖杂鱼和各式野味家乡菜,如果再喝上一壶农家自酿的花酒,那更是人生一大惬意之事。在景区内,您还能品尝到具有浓郁田园特色的农家菜饭、土鸡汤、鱼头汤,或者亲手烹制您从湖中钓上来的鱼虾和下田采摘到的新鲜蔬菜。

您还可以登上青云号画舫,与亲朋好友一起游湖赏景、品尝一顿味道鲜美的太湖船宴。

太湖蟹,生长于太湖水域,亦称螃蟹,其背壳坚隆凹纹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脐,雄尖雌团,内有硬毛。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龄蟹性腺成熟,便成群结队顺流东下,至江海交汇处的浅海中,繁殖而后终生。次年初夏,孵化后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户,经多次蜕壳,逐渐长大,次年便成大蟹。1949年以后,因沿江建闸,蟹苗难以洄游,1966年起以人工流放蟹苗,1公斤蟹苗可出成蟹3—4吨。

太湖三白:白鱼、银鱼和白虾,构成了太湖标志性的味觉体验。最惬意的方式是在太湖湖畔的船餐厅品尝“太湖三白”,一湖水色,秀色同样可餐。

酱排骨:守着一条历经沧桑的古运河,品尝这道最经典的锡帮菜,排骨的浓香与历史的沉淀滋味同样让人回味。

鲜笋:太湖西岸不仅有百亩茶园,还有千顷竹海。鲜嫩的竹笋不仅是可口的菜肴,还有奇妙的药用功能。

绣花锦:一个雍容华贵的菜名背后实际却是一道相貌清秀、口味清爽的家常青菜,不过这道青菜的鲜嫩可不是在哪里都能尝到的,要不它也不会成为南浔。

莲子:随手买一只翠绿的莲蓬,剥开嫩绿的莲子,取出乳白的莲仁——那满口的清香便是最新鲜的太湖之味。

第11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下渚湖,又名防风湖,位于德清县城武康郊区,中心湖区面积约1890亩,相当于1.26平方公里,整个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

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态各异,隐伏岛屿台墩600余座。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弯弯绕绕,就像走在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里了。

这里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鸭群息,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湖东西两侧有防封山、禹山,山上有许多古迹。湖中有道观山、和尚山,两山中间又有扁担山相连。

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下渚湖的四季风光是很恰当的。春风拂面,丽日高照,桃红柳绿,碎红乱点,湖畔春晓;夏日炎炎,湖水澄碧,绿荷翠裳,云浮半空,南风徐徐,清凉气爽;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红叶送雁,苇风芦影,山高水长;霜林冰岸,瑞雪飘飘,湖面上下,银装素裹,湖幽神怡,流连忘返。游船沿曲水通幽的港道前进,游客可近距离观赏大片野生芦苇荡,风舞芦荻,波光滟影,颇具野趣。芦苇丛中野禽栖息,野鸭、白鹭、沙鸥等飞禽随处可见,水鸟成群,自由出没于湖上水草间。这里的自然植被葱郁,有大量野生鸟类禽类繁衍生息,与湿地原生态共同呈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美景,令人赞叹不已。

第12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各位团友:

你们好。

欢迎来到杭州宋城。

宋城是杭州第一个主题公园,也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仿宋建筑群。自1996年5月开业以来,宋城已先后被评为浙江十佳美景,杭州十大新景观,并加入了国际 娱乐与主题公园协会。

我们首先来到宋城门外的九龙广场。矗立在门前广场上的是九龙柱群。因为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几千所的华夏文化,是龙的文化;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是龙的历史。九龙广场的九龙柱群是宋城的一大奇观。九龙柱高10米,直径1米,在上面雕刻着龙生九子的传说。每根柱子上刻着一大一小的母子盘龙。龙柱取材自山东曲阜九龙山,和山东孔府的龙柱为同一石材。每一座城池都有镇城的宝物,九龙柱就是宋城的镇城之宝。大家也许已经看到大门前的两只麒麟。麒麟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喷火吃铁的神兽。龙部、总是和水联系在一起,麒麟则代表了火,所以设计者让龙和麒麟一起守卫宋城的大门。

进入宋城,我们来到了《清明上河图》画卷的中部---城楼广场。整个宋城的主体就是《清明上河图》再现区。它依照《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画面,再现了当时京都的繁华景象,表现了当时市井、饮食、文化、航运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在后面的行程中,我将一一为大家介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历代柱,这里总共排列了22根柱子,从两汉、南北朝、两广两宋直至清代,包括大家最熟悉的华表。众所周知,柱子是建筑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的象征。

现在大家到的是月老祠。月老祠并不少见,但中有建在宋城,才算名副其实。根据马书田所著《全像中国三百神》等书的记载,月下老人就是在宋朝才正式成为青年男女虔信膜拜的婚姻之神。相传曾帮助一个名叫韦固的孤儿成婚,系红线的婚俗也是因这个传说才逐渐流传开来的。大家请看这边的证婚墙,每一个在这里结婚的新人都可以把自已的名字刻在墙上,我们在每年的结婚纪念日寄上纪念品,给他们送上宋城的祝福。

再请看这边。这是宋代诗人李清照,她的诗词端丽柔婉,感人到深。这是与李清照同为婉约词大家的柳永。他是流才子,据主为此还耽误了科举功名,以至于一生坎坷,所以,在他的词中,不仅有对“红颜薄命”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有对自身命运多艰的感慨。

大家脚上的这块土地本身了具有相应的灵气。这儿本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庙宇,因为雷火而毁于一旦,从此荒废,再也没有重建。这棵千年古樟也同时烧死,只留下枯焦的枝干。到了宋城开工兴建,原本打算把它挖去,结果就在月老祠开如做基础的时候,枯树发芽,很快长得郁郁葱葱,于是我们把它保留下来。那块巨石名为“海誓山盟”,下面那一块为“永结同心”。这也是宋城对所有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大家请看这位眉目慈祥、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就是月老。如果是情侣,不妨请月老赐福,为你们系一条无形的红线。这副对联贴切地道出了月老的心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是和合二仙的塑像,代表着和睦安详。与他们相对的是刘海戏金蟾,步步吊金钱。两边的壁画分别是《白蛇传》中的许仙和白娘子、《西厢记》里的张生和崔莺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还有李清照吟词和嫦娥奔月的场面,均取材于我国古代的爱情故事。

在宋城中,财神殿和月老神祠相对而建,可谓是独具匠心。财神的出现本来就迎合了世人对金钱的追求,因此财神在历朝历代都是最受崇拜的偶像,也在情理之中。

这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宋樟,它植于宋代。野史记载,当年喜好出游的宋高宗赵构,就经常携带妃嫔来到此处,依树踞石,享受野趣。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宋城的城门楼,我们右侧的塑像就是张择端先生。800多年前就是他,怀着对往划繁华都市的追思之情,怀着“国破山河在”的无限感慨,创作了《清明上河图》。张择端为创作此画,曾经三到杭州,第一次是北宋时,杭州正是“钱塘自古繁华”的景象,而原稿在靖康之乱时不幸遗落。后来他又随皇室南迁临安,此时的张择端眼见的景物,自然不可避免地揉进了他对故都的思念。大家都知道,金兵入侵之后,随着皇室南迁的还有数以万计的文士,工匠、艺人,因而它在客观上促成了南北文化的交融。直到今天,杭州的语言,饮食,文化及市民心态都多少都留下了样文化的特征。

城门楼高20米,完全按照原画上的样式建造,因而不同于单纯的外形上的仿古,而是内在的得现,具有很高的价值。比如方形城门,据专家考证,国内仅有两处,其余的古城门都是我们常见的围棋形。

进入城门,就走上千年古道。我们脚下的石板,是特地从杭州宋皇宫遗址,复兴街一带搞咸工程的地下挖掘物中收集的,都有上千提年的历史,走在千年前就已凿成的石板铺就的古道上,您是否会有时光倒流的奇异感觉,仿佛真正回到了千年之前的大宋王朝呢?

穿过千年古道,我们就行走在宋城的“城区”。这里就是南宋官窑的小作坊,原址在杭州凤凰山,其所有的产品原来都是宫廷专用的,所以才有“官窑”的称谓。而今在宋城重建,其产品自然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了。南宋官窑出产的瓷品有以下同几个特点:胎薄,造型简练,端庄,釉彩晶莹凝厚,表面经过烧制有不规则的纹片。官窑瓷以粉青色最为珍贵,质感如玉,历来被更为我国古代瓷器的珍品。游客可以现场参与,制作小动物,小器具,留作纪念。

和瓷器一样,酒也可以算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酿酒的作坊。技师们用精选的大米和取自宋城四眼井的优质泉水作为原料,经20多天的发酵,再用这架古老的榨酒机榨,然后放在蒸缸中蒸熟,成品酒就酿好了。这样酿制的酒清醇可口,没有任何添加成分,适量饮用,对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这也可以说是宋城的特色产品,平日喜欢小酌几杯的朋友不妨一试,同时也欢迎参与,不知道您酿的酒是否会风味独特?

前面我闪就到了孙家正店。宋代的酒楼,如果称为正店,就说明是高档的酒(]楼,通常只为达官贵人服务。据文献记载,北宋都城开封人口多达百万,商业繁荣,是当时北方的经济中心,而正店也只有72家。大家请看孙家正店的彩楼。彩楼就像现在的霓虹标牌,是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也只在宋代流行。这种彩楼也同样按照《清明上河图》制作。孙家正店现在已经推出一系列宋菜,欢迎大家品尝。

对面就是王员外家,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王员外家与孙家正店同是全图中最华美的建筑之一。它建有两层的彩楼,雕梁画柱,与后面简陋的店铺形成鲜明的对比。古代仕子的人生得意不外时的婚嫁习俗。宋代的婚龄一般是男15、女13以上,婚嫁礼仪相当完备,有时甚至近于繁琐,但出因此具备了独特的魅力。它分为定亲,迎娶,拜门等三大步骤,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换贴,相亲,送聘,拜堂等内容。有的流传至今。这里不这有许多喜庆用具和俗规的展示,表演。如果各位有兴趣也可以参与这项活动。

这两边是工艺作坊,有竹编,根雕,木雕,全部由我们自己制作,具有很高的纪念价值。

这里是年糕店。年糕是中国南方过年过节的主要的食品之一。你可以亲自动手磨米,蒸饭和打制年糕,品尝自己亲手制的年糕。

这里是装裱店,里面陈设了文房四宝,古玩,字画。还提供装裱字画和修得古代字画的服务。西泠印社集园林与人文之精化,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展品年代由汉到清都是西泠印社的藏品,瓷器,木器,铜器无一不具,其中又以瓷器,字画为多。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到里面细细欣赏。

这是草鞋铺,看它前面陈列的犁,耙,蓑衣,斗笠这样典型的农家摆高,您是否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在这充满乡野气息的小屋里,套上一双草鞋行走,相信会别有一番情趣。

这是剪纸铺,剪纸是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师们单凭一张纸,一把剪刀,就能够剪出非常精致的图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新近创作了“宋城十景”,您不妨购买几件留纪念。

文化是宋城的灵魂,它在表现自然山水美、园林建筑美、民俗风情美、社会人文美、文化艺术美上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它模糊了时空概念,缩短了时空距离。宋城是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追忆与表述,它应该成为一座寓教于乐的历史之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第13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矛盾故居在桐乡市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是一代文豪茅盾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面积有60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前后两幢,前幢是3间平屋,是茅盾的卧室、书房、会客室等,有一别致的小庭园。后园有1934年茅盾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和手植的天竹、棕榈。据称这所房屋是用《子夜》稿酬所建,式样仿日本住宅。后幢是二层小楼。

整个建筑采用我国传统的木构民居形式,简朴无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邻有茅盾母校立志书院,现为纪念馆,收藏和陈列着包括茅盾小学时代作文本在内的大批文物与图片,连同修真观戏台、唐代银杏、昭明书室及典型的水乡古镇风情,融汇成一部生动的茅盾研究活辞典。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桐乡乌镇人。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早年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早年曾参加“五四”运动,组织文学研究会,“五四”运动后投身文学事业,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后接办《小说月报》,成为倡导现实主义文学的阵地。1930年与鲁迅等组织左翼作家联盟。建国后当选为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并任第一任文化部长,也是历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第14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亲爱的各位旅客:
大家好!

我们来到的地方是著名的普陀山。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成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东部,拥有“海佛天国”“南海圣境”之称。大家在游览的时候不要乱扔垃圾哟!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嘿嘿,名字是不是很奇怪呢?但是,当您来到寺前肯定会奇怪地问:“寺庙的大门关着,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就有一个故事:乾隆皇帝装作平民来普陀山游玩,晚上想进普济寺,要求把门的小和尚打开门,小和尚拒绝,他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乾隆没办法,自豪从旁边的侧门进去。回宫以后,乾隆下了圣旨:从今以后,普济寺的大门不能打开。就持续到了现在,只有国家领导来才能打开。

旅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进入法雨寺,就可以看到九龙壁,九龙壁是用六七十块优质青石组成的,是一个了不得的工艺。

各位旅客,普陀山之旅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欢。

第15篇:浙江景点导游词

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首。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宋朝苏轼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苏东坡曾有诗云:“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苏堤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苏堤长达二千余米,两旁遍植桃柳,四季景色各异,每逢阳春三月,柳树成烟,掩映湖面,风趣横生。有诗为证: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苏堤由南而北有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杭州人将这六座桥俗称为“六吊桥”,民间有“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歌谣。解放后六桥重新加固并拓宽,桥栏杆全部采用青田雕刻民族形式图案,保持古桥原有风貌。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路。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曲院风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下面我将带大家游览代表西湖夏景的曲院风荷。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被称之为“曲院荷风”。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来曲院逐渐衰芜。到了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改“曲院荷风”为“曲院风荷”,并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当时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如今的曲院风荷是一九八三年以来逐步建成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和滨湖密林五大景区。公园周围有岳飞庙,郭庄,杭州植物园等,组合成西湖北线常年游人密集的游览热线。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我们现在所在的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大家看,荷花都绽开自己一朵朵的粉嫩的花朵,莲叶田田,菡苞婷婷,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此时感受曲苑风荷的情境,真的就是“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如果登上那边的迎薰阁远眺,便可见到“接天碧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风景。而乘坐游船行走在荷花边,看着那五分碧叶,四分荷花,更留一分与水,暑气一扫而光。清风徐来,荷香阵阵,是不是觉得所有的烦恼都化为乌有了呢?

几多名品,数首赞歌,西湖如西子,淡妆又浓抹;荷花比佳人,意境亦如是啊,你看宋人杨万里的一张大图,“红白莲花共半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平湖秋月

我们现在所到的地方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了。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一是湖中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是在湖中赏月;二是历史上南宋皇城遗址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是在山上赏月;至于在西湖岸边,首推这月白风清、水天一碧的平湖秋月了。平湖秋月景区东临白堤西端,南濒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而是指秋夜于湖中泛舟尽揽秋风明月的情景。这可以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虽在唐代时就建有望湖亭,但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建景碑亭于其左。新中国成立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加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

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曾说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月光下的西湖,山溶水意,一派清绝,有多少人为之陶醉?平湖秋月三面临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真是“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啊。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道出了平湖秋月平日赏景的绝妙之处啊!

断桥残雪

白堤尽头的这座单孔石拱桥就是著名的断桥了。这座桥看起来虽然很普通,但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却是最大的。在《白蛇传》中,白蛇娘子与许仙在此雨中相逢,借伞定情;又在此邂逅重逢,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因这段人与妖之间的奇情奇事,断桥名望冠于西湖且蜚声天下,享湖上第一情人桥之誉。断桥之名得于唐朝,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断桥,是1941年改建,50年代又经修饰的。

“断桥残雪”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也有人说,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多情的画家取残山剩水之意,于是拟出了桥名和景名,后一种说法似乎更可取。明末的张岱却别立一说,他在《西湖梦寻》写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树皆合抱,行其下者,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他认为“断桥残雪”,事实上是说月影。

“断桥残雪”景致确实美不胜收,然而在断桥上观西湖雪景,更是销魂。每当雪后初晴,伫立桥头西眺北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铺琼砌玉,湖山晶莹朗澈,些许冷艳,些许凄清,胜却喧哗热闹、绿浓红盛多多,名列西湖十景当之无愧。难怪古人常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了。

当然,断桥观景,不止冬日雪残时分,明末画家李流芳曾说:“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可知,断桥观景,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花港观鱼

各位游客,这就是杭州著名的花港观鱼公园。它位于西湖的西南角,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为一处以花、港、鱼为主要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式园林,是观鱼、赏花的好地方。据记载,从前在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有一条小溪流经此处流入西湖,叫做花港。水因山名,地以水名。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为花港了。而“花港观鱼”名称,源于宋朝。当时,有个内侍官叫卢允升的,在这花港侧畔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花园别墅,称为“卢园”。园内栽种奇花异木,叠石为山,凿地为池,引花港水于其中,畜养异色鱼数十种,于是游人萃集,雅士题咏,颇及一时之盛,堪称胜观。南宋宁宗时,宫廷画院画师祝穆、马远等创立西湖十景名目时,就把卢园观鱼也列为西湖十景的一景,题为“花港观鱼”。从此,这偏于西湖一隅的私家花园,就闻名遐迩了,成为西湖著名的游览胜地。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旧时的花港观鱼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今天的花港观鱼公园占地20多万平方米,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等景区,是杭州人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也是外地游客的必到之处。自20_年公园免费开放之后,更是游人如织。我们现在所在的红鱼池,是全园的主景,池中放养着数万尾金鳞红鲤,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驾设曲桥,大家可以在桥上投入食饵或鼓掌相呼,然后倚桥栏俯看,可见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戏水。微风过处,沿池岸的花木落英缤纷,飘浮于水面,好一幅“花著鱼身鱼嘬花”的动人画图,无人不起羡鱼之情。在这里纵情鱼趣,真是鱼跃人欢,其乐融融。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