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导游词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09 15:22:12

第1篇:吉林市导游词

在吉林省吉林市东部,与小白山、朱雀山及小团子山合称吉林四大名山。风景幽美,是个度假胜地。 龙潭山是以位于西北角山麓一个称为龙潭的秀丽水池而得名。龙潭约长五十三公尺,约宽二十六公尺,深九公尺。叠石为堤,水清见底,每当皓月悬空,倒影荡漾湖心,那就是教人流连忘返的“龙潭印月”。龙潭又名水牢,相传古时有条孽龙给锁在潭底,铁链系于潭边一棵大树上,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潭东南有株古桦树,高三十公尺,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清乾隆帝北巡至此,封为“神树”。附近有龙王庙、关帝庙、龙凤寺等古建筑,可供游览。龙潭山顶巅,有一座高句丽古城,城墙高十公尺,城基宽十公尺,周长二千四百公尺,形势雄伟,是古代的军事城堡。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古城四隅各有一平台,南平台地势最高,俗称南天门,置身其上,吉林全市景物尽收眼底。高句丽是古国名,建国年代无可考。

龙潭山,壁立于松花江东岸,山势挺拔,景色幽静,树木葱茏,覆盖全山。龙潭山峰海拔388.3米,登上山巅可俯瞰全城。在清朝,因山东北侧的一条小河里盛产小鱼,所以龙潭山又被称作尼什哈(为满语,意为“小鱼”)山。在龙潭山上有龙潭山公园和高句丽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龙潭山城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吉林省著名风景区。龙潭山就是因龙潭山城和城中龙潭的传说而得名的。

龙潭位于龙潭山城西北角最低处,又称“水牢”。经考证是高句丽时代(另一说为辽金时代)戍守山城士兵利用山泉修建的备用贮水池。水池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9.08米,水深而碧,四壁用整齐的长方形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无论天气旱涝,水位变化不大,历经无数寒暑从未干涸。“龙潭”前有潭坊一座,曾悬有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德宗景皇帝御书“挹娄泽洽”匾额。池中水影空灵,四周林木清幽,有“龙潭印月”之美称,为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

关于龙潭的由来,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龙潭山周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渔猎耕织,安居乐业。有一天,忽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从天上降下一条孽龙,落到山间水池中。从此,老百姓称水池为龙潭,山也被叫做龙潭山了。这条孽龙经常呼风唤雨,发大水祸害山下的老百姓。有一年孽龙又发大水,淹没了山下的庄稼和房屋,老百姓四处逃命。一个叫林小妹的女孩也被洪水冲走,其父林翁拼命追赶,好不容易游到女儿身边。正要救起女儿,忽然一只受伤的燕子掉在林翁面前,林翁先救了燕子,再看女儿却不见了踪影。林翁及老伴失去独生女儿,痛不欲生。这时被救的燕子突然开口说话了,她安慰了老两口一番,并认林翁夫妇为父母。因燕子生长在龙潭,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龙潭燕。为除孽龙报达林翁夫妇救命之恩,龙潭燕决意飞往南海仙山求师学艺。三年之后龙潭燕功成归来,率领众燕子打败了孽龙,从此龙潭山下的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据说被降服的孽龙用铁链锁在潭底。早年曾有铁链系于潭边树干上,另一端深垂潭底。曾有好事者去拽链,刹时黑云密布,狂风大作,潭水翻腾。相传池东南原有一棵桦树,高9丈,胸径2尺,树杆笔直,枝叶繁茂。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东巡至此封这棵桦树为“神树”,每年春秋与龙潭并祭。解放后,有关部门曾对龙潭做过疏浚清理,在潭底出土过铁链和金代陶器等物品。

龙潭区旧名土城子。清初在此设尼什哈驿站(亦称乌拉站),为东、西、北三个方向大道的交叉点和邻近站的总站。光绪年间为吉林府辖下永智社之一部。1930年(民国十九年),属永吉县第十区。1936年吉林市江北区域增设江北、龙潭2区。1950年8月改称江北区。1951年改称第六区。1953年改称第四区。1956年改称龙潭区。吉化公司所属企业多集中于此区。

第2篇:吉林市导游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松花湖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距市区17公里,距省会城市长春120公里。松花湖风景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分为骆驼峰、北大门、五虎山、卧龙潭、石龙壁等10个景区。景色特点松花湖的形状狭长,长达200多公里,最宽处约10公里,最深处约70多米,蓄水量约100亿立方米。松花湖的湖身长,沟汊多,窄处两岸青山对峙,婀娜多姿;宽处烟波浩渺,万顷一碧;周围层峦叠嶂,林林葱茏;整个湖区的景色十分秀丽,因此成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处游览胜地。松花湖越往上走,湖越窄,山越越,石越奇,林越密。下游多岛屿,其中是大的五虎岛面积达五十公顷,由东西两岛组成,中有一桥相连。

更使人惊叹的是湖岸的陡峭岩壁和奇峰异石,虽然形态各异,却有共同的风格和特点,都由一根根黑色的六万石柱集合而成,如同无数根巨大的筷子捆扎在一起,垂直湖南腔北调而立,长短不一,排列有致。

冬季的松花湖别具特色,尤其是冬季沿江十里长堤的冰雪树挂景观,为国内罕见。风俗习惯吉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吉林地区还有著名的“二人转”(又称作“唱蹦子”和“吉剧”)。风味特产白鱼,鳌花鱼,鳊花鱼,人参,貂皮,鹿茸。交通概况松花湖离吉林市20公里,有班车从市区直达湖区。

第3篇:吉林市导游词

吉林省简称“吉”,省名源于吉林市,省会长春市。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

吉林著名旅游景点:长白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吉林雾凇;松花湖;吉林北山寺庙群;朱雀山;长春净月潭;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官马溶洞。

吉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暂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是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每年的12月开始到来年的2月都可以有幸看到雾凇,最佳观赏时间是12月底-2月初。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腹心地带。北接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辖长春市1个副省级市、吉林市1个较大的市、四平、通化、白山、辽源、白城、松原6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电影文化旅游,吉林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城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汽车产业旅游,吉林是中国最早、最大的汽车生产、科研基地,在全国已有广泛的影响。目前,由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合资将建成汽车博物馆,并大力发展汽车展示、汽车科普、汽车娱乐等项目,建成多功能一体化的汽车文化公园。第一汽车集团已开放汽车生产线,它将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第4篇:吉林市导游词

古池“龙潭”而得名,

龙潭山山势雄伟,呈卧龙形西东走向,西边峰峦陡崤,苍山翠绿,拔地而起,东路绵延逶迤,掩映于群山之中,龙潭植被很好,草木繁茂,有近百种,120株乔、灌木生长,其中百年以上的草木就有130余株。

龙潭山中的龙潭,又名水牢,在龙潭山高丽城西北角处,是与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贮水池,传说有条孽龙被镇在潭中,故有其名,潭水主要由雨水或积雪流聚而成,因潭下有泉眼,池水才永不干涸,潭四壁以花岗石壁砌,钱方形,每当皓月当空,寒潭碧澄,夜月当空,倒映潭心,素有“龙潭印月”之美名。

龙潭山有一处建于公元4—5世纪的军事城堡,为高句丽古城,雄踞悬崖壁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为古代一处重要的军事城堡,依稀可辨昔日容貌,古城西南角处,有一用花岗岩石块垒筑,至于盘岩上的圆形池,周壁如削,深为3米,雨后亦不积水,俗称“旱牢”,疑为古代储存物质的地窖。

龙潭山公园不仅拥有幽雅别致、奇峰异石的自然的景观,还有历史人文遗迹,再加上动人的传说,令游客人慕名而来,留恋忘返。

第5篇:吉林市导游词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全国唯一的市与省重名的城市。吉林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2个特大城市之一。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幅员面积24894平方公里,总人口422.8万人,有23个少数民族。

吉林市历史悠久,气候宜人。公元14至19世纪,吉林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

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绕。土地、水利、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79立方米。

吉林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随处可见,松花湖和龙潭山鹿场被列为国家级景点。吉林市还是冰雪体育旅游城市,冰雪体育设施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城区内有两座滑雪场,多处旅游雪场。中国吉林雾凇冰雪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地方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经过50年的发展,吉林市已经成为以化工、电力等行业为主,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199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3亿元(乡及乡以上);吉林市还是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总产量达到261万吨;市场流通日益繁荣,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市场230个,商业网点近10万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7亿元。

近年来,吉林市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利用外资步伐加快,经济技术合作健康发展。投资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在载体建设方面,相继建立了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三个省级开发区。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吉林市把展现山灵水秀、风光优美的城市风格作为城市建设的总目标,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以造型别致的建筑物为点缀,从整体上提升了吉林市的城市形象。道路、桥梁建设成效显著,公用设施日趋完善,住宅建设步伐加快,园林绿化面积逐年提高,向世人展示了古老江城的勃勃生机和多姿多彩的魅力。

吉林市积极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业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向未来,吉林市将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开放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立足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强化教育、科技基础,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工农贸旅协调并进,市县乡村一体发展,使吉林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到21世纪中叶实现城市现代化。

第6篇:吉林市导游词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三面临水、四周环山。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接壤,南与浑江市、通化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3636平方公里。

地貌特征:吉林市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的形势。由于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以及江河的侵蚀、剥蚀和堆积,形成了中山山区--低山丘陵区--峡谷湖泊区--河谷平原区的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地理景观。

中山山区,位于吉林地区中、东部和东南部,是全市主要林区和特产区域。南有长白山地龙岗山脉,档南有龙岗山脉的余脉富尔岭,东北部和呼兰岭。松花湖东有老爷岭,湖西有摩天岭、南楼山、肇大鸡山,皆为中山山群。山区中有1000米以上高峰110座。最高山峰南楼山,海拔1404.8米。

低山丘陵区,分布在蛟河、桦甸和舒兰市、永吉县的中部。山岭海拔300400米,少数山峰高600-700米,是开发较早的区域。森林已经逐渐减退。除占地1748平方公里的吉林市城区外,蓁区域是全省重要的农业、林业、畜牧、渔业及工矿区。

峡谷湖泊区,分布在丰满电站大坝到白山水库上游金银别的沿湖、沿区区域,是丰满、红石、白山三大梯级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地貌区域,环境幽美,景色状观,是大有前途的能源、特产、渔业、旅游综合性经济开区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经济区。

河谷平原区,分布在松花江中游、永吉县北部、舒兰市中部及松花江支流的局部地段。一般海拔170-220米,耕地集中,土壤肥沃,适宜农事耕作,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区。

吉林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辖4区(昌邑区、船营区、龙潭区、丰满区)、5县市(永吉县、舒兰市、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辖78个乡镇、71个街道办事处。

第7篇:吉林市导游词

吉林松花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有限公司,是2012年3月份经吉林市政府招商引资成立的松花湖风景区管理企业,担负着投资建设景区基础设施,整顿规范景区和游船经营秩序的重任。正在投资建设东岸码头、湖畔景观带、大型文化广场、五虎岛游乐城和八仙岛朝拜圣地。建成后,松花湖将以“休闲避暑第一湖”的形象,迎接海内外游客。

五虎岛游乐园由吉林松花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自2012年8月开始建设至今,更新改造原有破旧设施,改造恢复部分2010年水毁设施,共安装建设悬挂式过山车等大型游乐设施7个,中小型游乐设施10处,包括餐饮、游乐世界、休闲长廊及珍稀名贵动植物观赏等。

五虎岛既有悬挂式过山车、高空飞翔等惊险刺激的游乐设施,也有双层旋转木马、大型沙滩游泳场等老少皆宜的娱乐项目,另有五虎岛野生动物园、西哈努克钓鱼台也进行了改造维护,园区建设于山青水秀,依山傍水间,气候凉爽,是为游客打造的一个便捷,舒适,全面的游乐场所。于2013年7月建成,是省内最大的主题游乐公园,是“中国北方游乐第一岛”。

第8篇:吉林市导游词

古池“龙潭”而得名,龙潭山山势雄伟,呈卧龙形西东走向,西边峰峦陡崤,苍山翠绿,拔地而起,东路绵延逶迤,掩映于群山之中,龙潭植被很好,草木繁茂,有近百种,120株乔、灌木生长,其中百年以上的草木就有130余株。

龙潭山中的龙潭,又名水牢,在龙潭山高丽城西北角处,是与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贮水池,传说有条孽龙被镇在潭中,故有其名,潭水主要由雨水或积雪流聚而成,因潭下有泉眼,池水才永不干涸,潭四壁以花岗石壁砌,钱方形,每当皓月当空,寒潭碧澄,夜月当空,倒映潭心,素有“龙潭印月”之美名。

龙潭山有一处建于公元4-5世纪的军事城堡,为高句丽古城,雄踞悬崖壁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为古代一处重要的军事城堡,依稀可辨昔日容貌,古城西南角处,有一用花岗岩石块垒筑,至于盘岩上的圆形池,周壁如削,深为3米,雨后亦不积水,俗称“旱牢”,疑为古代储存物质的地窖。

龙潭山公园不仅拥有幽雅别致、奇峰异石的自然的景观,还有历史人文遗迹,再加上动人的传说,令游客人慕名而来,留恋忘返。

第9篇:吉林市导游词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吉林省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约5~1万年前出现的“寿山仙人洞”、“榆树人”、“安图人”、“青山头人”,是吉林省古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远在舜、禹时代,吉林省境内的古代民族就开始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具有隶属性质的贡纳关系,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有比较明显的大陆性。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与石化、农产品加工为三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医药、冶金建材、轻工纺织具有自身优势特色。吉林具有丰富、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东部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雄山托天池,林海藏珍奇”,是世人瞩目的神奇之地。有关长白山天池怪兽的传说更是为其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冰清玉洁的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中部的长春净月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潭水清澈,森林浩瀚,被称为日月潭的姐妹潭,其规模堪称亚洲人工林之最。西部的通榆向海自然保护区,在中国七大湿地中面积最大、生物物种最丰富。

乾安泥林千姿百态,趣味横生,人称“狼牙坝”,又因恐怖多怪,被称作“魔鬼之谷”。由于吉林省曾经是满清入关前的主要活动地,也是历史上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发祥地。现在还留有不少的古迹,如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农安辽塔,长春的伪皇宫、吉林的文庙,敦化的“渤海古国”、黄龙府等。

第10篇:吉林市导游词

清朝中期前的吉林管辖占外东北大部分的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库页岛。现在的吉林不是原来的吉林。当时的吉林还有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当时中国最大的岛屿库页岛和现在鄂霍茨克海、日本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清初,自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为吉林省设制之始。其所辖范围包括现今省境中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域。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会设在吉林,辖区跨今吉、黑两省大部分地区,清政府设立吉林将军辖区管理外东北大部分。俄国沙皇强迫中国清政府分别于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中国外东北—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东、库页岛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还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1954年区域调整后的吉林省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北连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东南有图们江、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半岛相隔。

松花江是东北的主要大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内最大的河流。其流域为东北平原腹地,沃野千里。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发电;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农业区。松花江带来的冲积土形成松辽平原,自该省中部延伸向西部,与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和辽宁的辽河平原相接。

长白山脉在省境东南部连绵起伏,一直延伸至朝鲜半岛北部。主峰白头山海拔二千七百多米,是中国东北部最高山峰。白头山四周有众多火山遗址,长白山天池(火山堰塞湖)便是遗址之一。长白山脉的熔岩高原为茂林覆盖,植被范围从海拔六百多米伸展至一千八百多米,是中国植被较好的林区之一。长白山气候湿润,全年降雨量达一千多毫米,其中以山上的降雨量较多,较山下多一倍;山上的溶雪期则比山下迟两个月。山区的冬季长达七个月。吉林省因位于北纬四十一度以北,严冬来得早。降雪期由十月至翌年四月,长达七个月。在吉林出现的树挂(即雾凇),也始于十月至翌年三月,不过树挂以“数九寒天”(即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时最壮观。省会长春为全省的交通枢纽,以铁路干线为主,贯通全省各地。

京哈线(北京至哈尔滨,途经长春)纵贯南北;长白线(长春至白城,远至内蒙古阿尔山)和长图线(长春至图们市,衔接牡图线至牡丹江)横贯东西;此外,尚有沈吉线(沈阳至吉林)、吉舒和拉滨线(吉林至哈尔滨)、平齐线(四平至齐齐哈尔)、四梅线(四平到梅河口)、梅集线(梅河口至集安)、浑湾线(通化至白河)等。航空线由长春和吉林市通航全国各大城市。省内的公路网也非常完善。内河航运遇以松花江为主要航道。

第11篇:吉林市导游词

长白山仙人桥温泉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的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县境内、海拔530m的长白山腹地。距长白山天池130公里,锦江大峡谷110公里,距第二松花江10公里。北邻靖宇县,南靠临江市,东接长白县,西有白山、通化两市,温泉度假区地处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之中,周围多山川河丘陵,也有小片河谷和平原,属于典型的大陆高山气候,特点是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是上山观天池、下山浴温泉的理想场所。

温泉度假区有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硫酸钾钠高温氡泉,它是国内罕见的氡泉,可与德国的维希矿泉和我国临潼温泉相媲美。温泉中含有碳酸根、氡、氟、钾、镁、钙等60多种化学元素,这些元素进入人体后,参与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起到镇痛、脱敏、止痛、安神镇定、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可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类风湿、皮肤病、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慢性胃炎、胃溃疡、术后康复等120余种疾病,是康复疗养的理想圣地。

吉林省长白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有限公司,是一所硬件设施齐全、服务广泛、经营体系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成龙配套的综合性旅游度假企业。公司占地总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拥有医疗宾馆接待中心、氡泉公寓、迎宾搂、贵宾楼、嘉宾楼、度假山庄六个独立的食宿接待场馆;一个温泉游泳健身会馆;一处康复楼及二个疗养院(吉林省林业温泉疗养院、吉林省煤矿职工疗养院)重组后成立的理疗康体中心。

第12篇:吉林市导游词

吉林省简称吉(省会长春),',北纬40°52'至46°18'。地处中国东北中部,,东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以西为松辽平原与西部平原。本区属于温带湿润—干旱季风气候。夏季短而凉爽,宜避暑,冬季长而寒冷,宜观冰雪、雾凇及开展冰雪活动。春秋期多风,年均气温2—6°C,1月为—20——14°C,长白山区更在—23°C,7月为16—24°C。年平均降水量400—800毫米。有汉、朝鲜、满、回、蒙古、锡伯等民族。林业发达,汽车制造业占重要地位。旅游资源:长白山是本省旅游资源的主要优势。它有茫茫林海,巍巍高山,其自然环境和生态保存完整,因而成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并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

主峰白头山周围多火山遗迹,长白山天池为著名的火山湖,兼有瀑布。这些都使其成为吉林省最主要的旅游资源。此外尚有向海、莫莫格等自然保护区,皆为水草丰茂、珍禽集中之地,这些地区都是游览、滑雪、登山、疗养的好场所。松花江及松花湖,绰约多姿,其雾凇(俗称雪挂)构成一个悬珠堆玉的世界,全国闻名。辉南、靖宇之间的龙岗火山群为中国第二大火山群,包括72座火山。文物古迹中以有关高句丽古国者最多,如集安县高句丽都城“国内城”、广开土王碑及洞沟古墓群、吉林市龙潭山高句丽山城等,为了解高句丽历史提供了大量资料。而敦化县敖东城、六顶山墓则是渤海国的遗迹。长春伪皇宫是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近年因人们对“末代皇帝”的兴趣,这里已成为参观重点。朝鲜族是吉林省特点最明显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服饰、居室别具特色,节日期间举行摔跤、荡秋千、压跳板等活动,民族歌舞欢快热烈,柔美而刚健,“长鼓”,“扇舞”、“顶水舞”、伽耶琴演奏等是传统节目。

地方文艺:吉剧流行于长白山、松花江一带,生活气息浓郁,表演朴实逼真。“二人转”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一般只须两个演员,载歌载舞,便于及时表现民众心声。

饮食文化:吉林菜肴以用料名贵、营养丰富、有滋补医疗作用为特点,常用人参、熊掌、飞龙(榛鸡)、麟面(驼鹿鼻子)、猴头(蘑)、哈士蟆等,味厚而不腻。长春市的真不同酱菜、鼎丰真糕点,吉林市的白肉血肠、清蒸松花江白鱼,四平市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延边的朝鲜冷面等,都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风味。

第13篇:吉林市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去游览吉林市著名的松花湖,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松花湖的情况。松花湖在吉林市郊,40多年前,吉林市修建了著名的丰满水电站,电站大坝高达91米,长达1000米。大坝将松花江拦腰截断,于是在其上游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松花湖。松花湖的形状狭长,长达200多公里,最宽处约10公里,最深处约70多米,蓄水量约100亿立方升,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大人工湖。

松花湖的湖身长,沟汊多,窄处两岸青山对峙,婀娜多姿;宽处烟波浩渺,万顷一碧;周围层峦叠嶂,林木葱茏;整个湖区的景色十分秀丽,因此,成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处游览胜地。松花湖越往上走,湖越窄,山越陡,石越奇,林越密,有人认为其景色颇具黄山之美,漓江之秀。

湖中有许多小岛,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大的一个岛叫五虎岛。据说,从空中俯视,这岛的形状有如5只老虎在水中嬉戏,因而叫五虎岛。游松花湖最好是夏季,这时乘船上行,凉风习习,暑气全消。越往前,周围群山绿意越浓,环境更加宁静,空气更加新鲜,会使你感到特别舒畅。除了夏季以外,在其他季节游湖也可以欣赏到不同的风光。在冬季,四周群山银装素裹,湖水结冰,面平如镜,在这个时节,可以上山打猎或凿冰捕鱼。春季,湖岸山崖,野花竞放,充满生机。秋季,层林尽染,火红的枫树、橘红的橡树、金黄的落叶松、米黄的白桦树,使你视线所及,处处彩色斑斓。在松花湖沿岸有森林面积达21万公顷,其中有水曲柳、椴、桦等天然林和红松、白松等人工林。山林中盛产人参、五味子等药材,还有山葡萄、山核桃、榛子、蕨菜、蘑菇等特产。松花湖的鱼产也很丰富,有白鱼、鳊花、鳌花、鲤子、鲫鱼、白鲢等,其中白鱼,鱼体扁长,肉质鲜美,被誉为松花湖的无上佳品。鳊花肉味鲜美,做鱼汤最好喝。游松花湖吃鱼餐,喝鱼汤,是一大享受。

[到达松花湖]

丰满水电站

丰满水电站建于第二松花江上,松花湖的出口处,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水电站之一,初建于1937年,

1943年第一机组开始发电,发电规模较小,至解放前夕又遭破坏,处于瘫痪状态。建国后经政府大力修复并加以改建,始成今日规模。

水电站坝高91米,坝长1000多米,使湖水形成67米的落差,飞流直下坝下江中,如白练悬挂,喷珠溅玉,十分壮观。现有发电能力为55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8.9亿度,属于中型水电站。

骆驼峰

骆驼峰是离电站大坝较近的一个景区,山形如一头蹲伏水边的骆驼,形象维肖。石龙壁在湖泊的中段,离电站大坝约40公里,在这百余米宽的湖面两岸,耸立着6公里长、20多米高的石壁,其倒影映入湖中,如蛟龙卧波,神态生动。从石龙壁往南,有金牛坡、云波岸、鳌花台等景点,有的如老牛望月,有的如

云波满天,有的如鳌鱼戏水,各尽其妙。再往南,湖越窄,山越陡,石越奇,景亦更为幽美。将军崖巍然陡立,南天门高入云天,“无嘴鹰”兀守湖畔,美松岩苍松满坡。还有牡丹飘香的牡丹峰,蜂巢满山的滴蜜峰,岗峦连绵的三十三峰,一槌擎天的棒槌峰等,千姿百态,胜景天成。人们来此一游,无不赞叹这大自然造化的奇妙。

五虎岛

松花湖中有一百多座岛屿,玲珑别致,形态各异,如一批明媚的珍珠镶嵌在绿绒屏上,又似朵朵出水芙蓉浮现于碧水池中。岛上绿树婆娑,湖水清澈见底,环境幽雅,景色秀丽。

五虎岛是松花湖中最著名的一座岛屿。岛在离电站大坝17公里的湖汊处,又名五虎山,面积约0.5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岛,中间有桥相连。岛名的由来,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条恶龙在此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当地人民深受其苦,于是奔向长白山求山神救援,山神派一只老虎下山与恶龙搏斗,虎不敌而退回山中,又唤来四只猛虎,五虎同斗恶龙,恶龙大败南逃,逃至石龙壁前,遇山崩压死于石龙壁下,五虎也因受伤过重而相继死去,遂形成了五虎山。故该岛形状犹如五只东北虎嬉戏于湖水上。现在五虎岛上已建起了连水桥、望湖台、造型别致的五虎亭廊、古朴典雅的鱼味餐馆,岛上林木葱茏,野花飘香,岛下沙滩连片,碧水涟漪,成为一个游泳、垂钓、泛舟、野餐的理想之地。每当春夏季节,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金龟岛

金龟岛也是湖中一个著名岛屿,面积仅500平方米,离电站大坝不远,因其形状似一只大龟凫于水上、有头有尾、神态酷肖而得名。岛上绿树满崖,岛中建有一座金山亭,红柱黄瓦,气派不凡。蘑菇岛在石龙壁下游,不但岛形似蘑菇,而且岛上林木深处长满蘑菇,环境清幽,景色殊佳,现在已辟为一个景区。花砬子岛在湖的南部,岛上怪石林立,松柏挺秀,山色青绿,湖水深碧,美景如画。故有“胡之骄子”之誉。尤其一到金秋季节,枫叶火红,层林尽染,衬以蓝天、白云、青松、碧水,使大自然更显得五彩斑斓,绚丽夺目。

松花湖林区

松花湖周围山地森林茂密,莽莽苍苍。林地面积约450万亩,占湖区总面积的72%,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既有原始林、天然次生林,也有人工林。树种多样,阔叶树有柞、杨、桦、榆、柳、椴、槭、胡桃楸等,针叶树有红松、白松、鱼鳞松、落叶松、云杉等。步入寂静的山林,犹如来到绿色的海洋,使人心醉。每走一步,脚下像踩在厚厚的海绵地毯上,头上不断传来百鸟啁鸣,声声悦耳,眼前不时出现野兔、獐子、孢子、野狸、刺猬等小动物,一窜而过。还有松鼠在树上探头探脑,竖耳细听,稍有声音,即窜逃无踪。大自然的生物动态,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山林中还盛产各种名贵药材,如人参、黄芪、贝母、党参、天麻、瑞香、五味子等,堪称“百药之乡”。其他野生植物名目繁多,每逢花开之日,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幽香扑鼻,灿烂缤纷。山葡萄黑紫浑圆,挂满林间枝头,所酿山葡萄酒甘醇可口,风味独特,遐迩驰名。松蕈如一顶顶小伞,开张于松林之下,鲜食干食味均鲜美。山蕨菜也是一种名贵的野蔬,早在唐宋年间即已有名,清代时曾列为朝廷贡品。松花湖畔生长的蕨菜,从未受到污染,品质尤佳。还有松子、榛子、木耳、山核桃等,都是著名的关东特产,可以随手采摘。林中有一种蛙类所产的蛤蟆油,能滋补强身,是高级营养品。

阿什哈达摩崖碑

阿什哈达摩崖碑位于松花湖下游江东岸阿什哈达屯临江的花岗岩峭壁上,是松花湖风景区内一处著名的古代摩崖石刻。碑分两处,均刻于明代。一处坐北朝南,刻于断崖绝壁之上,高1.35米,宽0.7米,高出水平面10米。另一处与前碑相距约30米,坐东朝西,高1.22米。两碑均筑亭保护,亭前砌有石礅,便于游人观赏和休憩。碑、亭、石礅沿江修筑,倚崖壁立,气势巍峨,造型雅致,成为湖边一个景点。

两碑碑文均记载着在15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先后三次(公元1420年、1425年、1432年)派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率军在此造船运兵运粮及修建龙王庙等史实,是研究当地历史的珍贵资料。

青山滑雪场

青山滑雪场又名松花湖滑雪场,位于丰满水电站的西南侧,松花湖畔的大青山上,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冰雪联合竞赛基地。大青山海拔984.3米,最大坡度32.6度,积雪覆盖面有2.5平方公里,雪质优良。场内建有两条滑雪跑道,一条长3050米,一条长2600米,还有一条长1776米的单人吊椅式空中索道,高悬其上。山下地势平坦,绿草如茵,设有更衣室、休息室;备有滑雪用具、木爬犁等,供滑雪爱好者及游人租用。每年12月至翌年2月为滑雪最好季节,来此运动和游乐者不绝。1988年,松花湖以吉林松花湖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第14篇:吉林市导游词

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吉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孕育了古老的民族和文化。吉林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2个特大城市之一。

吉林市历史悠久,气候宜人。公元14至19世纪,吉林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

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绕。土地、水利、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79立方米。经过50年的发展,吉林市已经成为以化工、电力等行业为主,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吉林市还是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总产量达到261万吨。近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吉林市把展现山灵水秀、风光优美的城市风格作为城市建设的总目标,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以造型别致的'建筑物为点缀,从整体上提升了吉林市的城市形象,向世人展示了古老江城的勃勃生机和多姿多彩的魅力。

鲜明的山水风光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吉林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空间广阔。松花江低回慢转,呈S型穿过市区。四面被龙潭山、小白山、朱雀山、玄天岭环抱,如神话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拱卫,还有西团山、东团山两座古文化遗址遥遥相望,山水之势,天造地设。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江水,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龙潭山鹿场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景点。

吉林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市区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孔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揉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

吉林市是我国颇具代表性的冰雪体育旅游城,城区内有冰上运动中心,北山、朱雀山旅游雪场,松花湖和北大湖滑雪。当你翩然于雪野山色之中,定会领略山的奇伟,雪的浪漫,飞索凌空,雪道纵横,群山连绵,莽莽苍苍。投入这大自然的怀抱,犹如进入银色的梦幻之境。

第15篇:吉林市导游词

吉林市,中国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中国唯一省市同名城市。全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

吉林市,一座充满荣誉和骄傲的城市。她获得的主要桂冠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大中国名城、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未来10年最具竞争力城市等。

中国吉林市——适宜人居之城

吉林市,满语称“吉林乌拉”,意为沿江之城。清朝康熙皇帝东巡吉林写下的《松花江放船歌》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诗句,使吉林市又有“北国江城”之称。

青山碧水环绕。吉林市,一座山水城市,由江而来、沿江而走、依江而展、因江而美。“四面皆山三面水,十里长堤分外美。欲问天堂在何处?不在苏杭在东北。”这是张学良将军1929年来吉林市时的由衷赞美。城外“青山环绕如画屏”,“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犹如四神拱卫。美丽的松花江呈反S型穿城而过,“一城山色半城江”,正是对吉林市美景的动人写照。俯瞰吉林市城区,犹如天然的太极图形。

生态环境优美。吉林市,森林覆盖率达54.9%,在中国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中首屈一指,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城区人均绿地面积9.23平方米,高出中国国家标准3.23平方米。沿城区松花江两岸的百里“清水绿带”,几十处水岸精品浑然天成,风格迥异的长桥横卧江波,高楼鳞次栉比,雕塑精致典雅,绿树参差有致,花草争奇斗妍,形成了著名的城市生态走廊和天然氧吧,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文化底蕴深厚。吉林市,是史前文化发源地和中国满族发祥地之一。清朝末年吉林巨商牛子厚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京剧科班,培养出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一批京剧艺术大师,吉林市因此被誉为“中国京剧第二故乡”。在当代,吉林市文化发展更是精彩纷呈:吉林市歌舞团连续13年荣登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参加了张艺谋歌剧《图兰朵》、中国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等大型演出活动;吉林市拍摄的多部电视剧连获国家级大奖;深受市民欢迎的特色文化活动走在全国前列。

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吉林市,围绕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等方面,大力实施民生民利工程,全市建立起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实现了更加科学规范的城市管理,开展了“平安吉林”创建活动,为人们安居乐业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

中国吉林市——投资兴业之城

吉林市,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充裕的人力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高效优质的服务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自然资源丰富。吉林市,人均水资源4000立方米,是中国平均水平的1.8倍,是中国北方城市平均水平的5.4倍。发电总装机容量472万千瓦时,年发电量130亿千瓦时,占中国东北发电总量的55.5%。林地面积165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1.56亿立方米,是长白山天然绿色特色产品的主要产区和集散中心。耕地面积66.5万公顷,粮食年均产量9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2.6倍,是中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境内发现各类矿产资源82种,其中镍、钼等8种矿产储量居中国前10位。

工业基础雄厚。吉林市,是中国“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石化、汽车、冶金、能源、农产品加工、非金属矿产等传统产业体系,碳纤维、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基础电子及电力电子等新型产业体系。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在国内同行业占有重要位置。以中国一汽吉林轻型车厂为主体,以轻型车、多功能车、经济型轿车为重点,吉林市到2021年将形成10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国际四强炭素企业,工艺技术等代表着中国炭素行业的最高水平。吉林市还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认定为唯一一个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到2012年将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碳纤维生产应用基地。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15个省级开发区、北部工业新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吉林—深圳产业合作示范区以及正在建设的中国吉林(新加坡)新型农业合作食品区进一步增强了项目承载能力。到2021年,吉林市将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基地:中油吉林石化公司销售收入率先超过1000亿元;除中油吉林石化公司以外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汽车产业形成1000亿元产出能力;冶金产业全力建设北方精品钢和全国最大的冶金炉料生产基地,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中国吉林(新加坡)新型农业合作食品区按1000亿元产出能力和30万人口新城市高标准规划建设。

区位优势明显。吉林市,位居东北亚地理中心,是2009年12月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直接腹地和重要结点,南接沈阳,北通哈尔滨,西靠内蒙古,东临朝鲜,已开通的吉林内陆港与辽宁大连港实现“无缝对接”,辐射范围不仅包括东北,还可通达中国内陆,远及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国家。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和即将启用的吉林机场,长珲、沈哈高速公路,长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连接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吉林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投资环境优良。吉林市,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诚信型”政府,树立“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构建了“零距离、一站式、全方位”的“绿色通道”体系和跟踪包保服务体系。吉林市的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为投资兴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作为中国东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吉林市拥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6万人、技术工人32.4万人。此外,全市46所大中专院校、11所职业技校,每年还可向社会输送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近4万人。

中国吉林市——旅游休闲之城

吉林市,群山环抱,碧水绕城,天赐禀赋,地呈吉祥,被誉为龙兴福地、雾凇名都、陨石之乡。

浩浩江水的浸润、茫茫林海的簇拥,造就了吉林市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春可踏青品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山花浪漫,城外群山峡谷成了踏青的好去处,尤其是松花湖冰雪消融后的开江时节,伴着祭江萨满古老的歌谣,满江满湖的鲜嫩水产成就了中国北方著名的开江鱼美食节。

夏可避暑度假。盛夏时节,沿江两岸百里生态公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移步易景、美不胜收。距市区仅17公里的松花湖,水域面积550平方公里,碧波荡漾,青山叠翠,令人叹为观止。中国著名诗人贺敬之游览松花湖后赋诗:“水明三峡少,林秀西子无。此行傲范蠡,输我松花湖。”炎炎夏日,江滨湖畔,松花湖休闲度假旅游节、雪花啤酒节拉开帷幕,为市民送上无尽的清爽和惬意,使吉林市成为誉满中国的避暑度假胜地。

秋可观枫赏桦。秋季来临,满目葱绿的江城转眼间披上了绚烂的盛装,灿若丹霞的红叶谷,静如处子的白桦林,沿着落英缤纷的山路,采摘天然的山乡美味,让人流连忘返。每至深秋霜降,中国规模最大、红叶品种最多、色彩最迷人的吉林蛟河红叶谷,层林尽染,色彩浓淡相宜、亮丽夺目。此时,长白山红叶旅游节盛装开幕,各地游人纷至沓来。

冬可赏凇戏雪。隆冬时分,中国北方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唯有吉林市区的松花江依旧碧波荡漾,呈现出“一江春水碧,两岸雾凇凝”的独特景色,这就是与泰山日出、黄山云海、钱塘潮涌并称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的吉林雾凇。严冬晨曦冉冉,朝阳灿灿,松花江岸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堪称中国北方风光之最。享誉中外的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海内外宾客。吉林市还是闻名遐迩的滑雪天堂。北大湖滑雪场,2007年承办了第6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全部雪上赛事。亚洲滑雪联合会主席李胜原先生盛赞“北大湖滑雪场的资源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一流的!”。朱雀山、北山等十几座城区滑雪场,环境设施完备,让游人在绵绵雪山中飞扬驰骋,体验运动的欢乐激情。

令人称奇的是,就连一颗在太空生活了亿万年的小行星,竟也情有独钟扑奔而来。1976年,吉林市境内降落了一场陨石雨,方圆近500平方公里的范围没有伤及一人一畜和建筑物,堪称世间奇迹,其中最大一块陨石重达1770千克。从此,这颗世界最大的石陨石就成了吉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至今已有300多万人次观赏了它的丰姿,有幸实现了“手可摘星辰”的梦想。

让吉林市走向世界,让世界拥抱吉林市!中国吉林市,一座更加文明开放、繁荣发达、富裕殷实、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快速发展!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