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6 22:21:41

第1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学会认十五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发展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带挂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教师出示一封信,说:“小丁丁给大家写来了一封信,想读吗?”板书《我家住在大海边》

二、初识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小朋友指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

4.画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5.熟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2.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3.开火车读、个人读、同座读,多种形式读。

4、再读生字、组词训练、说话训练。

5、游戏识记。

四、理解课文:

师:大海边什么样子?

生:(天蓝蓝,海蓝蓝)

师:大海边有什么?

生:(月亮湾、打鱼船、老爷爷)请小朋友动手画一画。

情景感知,扩展思维:

看一看,有关大海的录相片。说一说,大海里有什么。

引申联想语言训练:

师:在我们祖国**的怀抱里,不仅有大海、还有高山、森林、草原、城市、农村、工厂、学校你能说一说这些地方有什么吗?

生:森林里有许多动物。城市里有许多楼房,学校里有许多小朋友。

扩展练习:

你能给丁丁写一封信吗?说一说,我们广饶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

生:略。

小结:

大海有无限的资源和财富,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大海,绿化环境,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课时

学生写字(略)

教案评析:

本课在教学时,完全从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每个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读信导课、游戏识字、动手画月亮湾、给丁丁写信等)使孩子在生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课在进行语言训练时,不仅完成了编者意愿的“大海里有什么”而且还扩展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有什么?”如“森林里有——”“草原上有——”学生联想积极,发言踊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你愿意给丁丁写一封信吗?说说我们这儿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可爱的美丽的。”学生马上来了兴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们说出了句句非常精彩的话,可以说孩子们用天真的眼睛,纯洁的心灵,灵巧的小嘴唱出了一曲广饶赞歌:

我家住在广饶县,

广饶是个好地方。

广饶有蓝蓝的天,有绿绿的树。

广饶有孙子公园和百货商店。

广饶有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

……

第2篇: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从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则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的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中年级强调“能够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本次习作设计力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任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搜集表示声音的词语、句子,并抄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声音》,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谈在课文中学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声音。)

是啊,自然界的声音美如天籁,只要用心去聆听,你就会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丰富。就让我们把在课下搜集的表示声音的词语在这里展示一下吧。(学生将自己课下搜集的词语进行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出词语。)

这些都是表示声音的词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声音,下面就让我们想一想,自己所喜欢的声音?和你喜欢的原因?可以尝试用上我们搜集来的词语。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激情。

1、思考:自己喜欢的声音,和喜欢的原因。然后和同桌交流。

建议:想的时候,可以先想想有哪些词语可以用在自己的话里,把自己喜欢的声音描述得更形象。

2、汇报。

(1)先说一说你喜欢哪些描写声音的词语,然后再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声音可以用哪些词语描写,再模仿一下自己喜欢的声音。请同学们评一评。

(2)把描写声音的词语用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中,组成句子,然后连起来自己先说一说,再和同桌说说。

小结:同学们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词汇,表达了自己喜欢的事物,真不简单。

三、出示图片,编故事。

过渡:刚才,我们都把自己喜欢的声音,向大家做了展示,有很多同学都说的非常好,用词准确,语言通顺。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这里有一些声音,请你们听听。

1、谁来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请你想象一下是谁的声音呢?说一说。(播放青蛙的叫声。)

2、学生回答:(青蛙的叫声。)

3、出示图片,和刚才想象的对比,观察青蛙的表情神态,想象它在唱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4、汇报。

5、把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整理成一个小故事,自己说一说,然后在小组里讲一讲,看谁讲的最精彩。评议,教师巡视。

过渡:一幅图片,几声蛙叫,通过我们的想象,成了一篇美丽动人的故事,多么了不起的创作呀!请再听,老师相信你还会有更感人的故事。

6、播放钢琴曲,同时出示图片。请同学想象……

7、汇报。

8、将刚才汇报的内容,自己再说一遍。

过渡:你们的想象真丰富,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下面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将这两幅图联系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吧。(两幅图同时出示)

9、同学们自由的想象,自己编故事,说给自己听。

10、汇报。评议。

过渡:两个原本没有任何联系的图片和声音,通过我们的想象,却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老师真的很高兴。同学们一定有兴趣将这个故事编得很完整。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来画一画,想一想,把故事编完整吧,相信你们一定行。

9、出示空白图片,请同学们在书上边想象边画,编故事。

10、在小组里编,然后选代表汇报。

11、将刚才我们自己说的话,整理一下,讲给同桌听听。

过渡: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声音,还自己动口动脑编故事,我们的收获真大呀!下面就请大家把我们刚说的内容,整理一下,然后选择一种写在作文纸上。

12、出示习作要求。

(一)、(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有真情实感

(二)、让学生独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选择学习。确定题目和文体。

(三)、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文本开始写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四、交流评价

1、认真地读读自己的习作,把不通顺的地方自己进行修改。

2、四人小组互赏,推荐一篇佳作。(点评者要做到:你最欣赏哪一点给他提一个意见。)

3、佳作评赏:推荐好的文章,师生共同赏析探讨。

五、总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让我们的`笔下生花,华丽的文章迟早会跃然纸上的。

附板书设计:笔下生花

声音的词语:哗哗噼里啪啦咕咚叽里呱啦扑通

喀嚓唧唧喳喳哗啦叮丁咚咚呼噜

美文欣赏:

习作一

雨天

清晨醒来,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我听着雨打在窗户玻璃上的声音和房檐哗啦啦流水的声音,感觉是那么和谐动听。

我好想化作雨滴,和雨水一起汇进清澈的小溪,唱着歌,哗啦啦地向前方流淌。流过草地,流过山冈,流过森林,到处小鸟欢唱,花儿竞相开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突然,我们闻到了一股又酸又臭的气味,一条暗沟里流出了一股污水,挤进了我们的中间,把我们污染了。从此小溪下游再也没有树高,再也没有花香,到处是死气沉沉的荒凉。人们认识到了这是自我毁灭,于是建了一座净化水厂,暗沟变成明渠,污水变成了清澈甘甜的琼浆,小溪又变成了欢乐的小溪,溪水流过的地方,又成了森林、小花、昆虫、小鸟的天堂。

窗外,雨还在下着。但我想像的翅膀还在飞翔。雨水滋润着理想,而理想一定能实现。

点评:

小作者由雨声展开遐想,将自己想像成一个小雨滴汇入一条清澈的小溪,接着围绕小溪从被污染到重新被净化的过程,细致地描写了周围景色的变化,体现以环保为中心的主题。最后小作者由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进一步点出文章主题。小作者合理的安排,丰富的想像,有序的描写,使全文更加美好充实。

习作二

夏日的风

清晨,当第一缕夏日的风吹进花草丛中,花草顿时随风摇曳,翩翩起舞,空气里充满了浓郁的花香。这时,泥土也不示弱。于是花香掺和着泥土的芬芳,弥漫在清晨这纯净的世界里,沁人心脾,让人感到惬意……

白天,烈日炎炎,空气里仿佛有一团火。小草蔫了,树枝也耷拉着脑袋。在田野里劳作的农民,更是汗流浃背,沉重地喘着粗气。他们此时多么需要风啊!这时,风来了,拂过万物轻轻轻地来了,好似一股清凉的甘露沁入人们的心田。霎时,人们情不自禁地立在夏日的风中,任凭风掀起他们的头发。不一会儿,当他们全身都有了凉爽的感觉时,不禁高兴得脱口而出:“好凉快!”

傍晚,虫鸣鸟啼,风吹得树叶飒飒地响。这时,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绿树阴下悠闲地下棋,风轻轻吹起棋盘纸,也轻轻地吹进了他们的心扉。

晚上,凉风习习。孩子们躺在沙滩上,光着肚皮,赤着脚。风吹到肚皮上凉丝丝的,痒呼呼的,他们不禁“扑哧”一下,笑出了声。在晚风的轻拂下,孩子仰望天空,挥动小手,咿咿呀呀地数星星。

啊!这夏日的风,这可爱的风,你是一个美丽的小天使。

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的风的习作,小作者笔下的风善解人意,令人喜爱。作者抓住了夏天风的特点,按时间顺序描写风与人的关系,突出了夏日风的可爱。“清晨的风,徐徐吹来,传来‘花香和泥土的芬芳’;白日微风拂过,给人以凉爽;晚上凉风习习凉丝丝地抚摸着孩童……”词句优美,构思巧妙,表达了小作者愉悦的情感。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板书“好伙伴”,理解“好伙伴”。提问:怎样的朋友才是好伙伴?

2.读课题,质疑。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过渡:是啊,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字音。

巡逻汪汪叫拨开焦急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读议结合,理解、感悟

1.朗读全文,思考:谁和谁是好伙伴?

2.课件出示:护林员带着猎狗回来了,乌鸦“哇哇”叫着迎接他们的快乐情景。

3.乌鸦是怎样与马哈多和猎狗成为好伙伴的?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有关段落读一读。

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然后师生讨论汇报。(如:朗读文段、表演读、分自然段读、讲故事等。)

重点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中句子“马哈多把乌鸦带回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以及第4自然段,体会马哈多爱护动物的好品质以及马哈多、猎狗与乌鸦一起生活的快乐。

5.课件出示:护林员马哈多愁眉苦脸地坐在地上叹气和乌鸦在焦急地飞来飞去的情景。

启发:马哈多和乌鸦干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吗?

(预设学生提问:“叔叔,你在担心什么?”“您有什么事不开心?”“乌鸦你在天上飞来飞去,有事吗?”)

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关心别人,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5~10自然段,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怎样了。

6.学生朗读文段,画出使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7.学生汇报,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朗读句子

“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读出担心焦虑的语气。

“那乌鸦也飞进飞出,焦急不安”“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抓住“焦急不安”“飞进飞出”“一次一次”,读出焦急、关切的语气。

8.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各抒己见。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农”、“当”的写法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师出示“辛苦”,教读。

你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圈出带红色音节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5、抽生教读生字。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抽生读,齐读。

7、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当读到“午”时进行扩词,从而理解“日当午”。)

8、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9、齐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5、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1、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师贴稻穗图,画篮子)

2、抽生上台拾稻穗,然后反过面贴于篮子里。

3、你打算把带哪个字的稻穗送给谁?为什么?

(二)指导写字

(出示“农、当、汗、午”)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2、重点指导“当”,认识小字头,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

指导“农”,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五、总结全文

(板书)

悯农

辛苦

教学点评: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教师在设计时可以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现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生字的学习,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第5篇:语文教案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教学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①梳理课文内容。

②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③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疏通文意。②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研读课文(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1、教师导学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①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生活简单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

②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书:

探讨真理保持安宁集中目标

思想理念{不图财富环境需求{追求自由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珍惜时间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2、重点研读

①研读内容

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词语、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a.“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b.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c.“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d.“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e.“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f.“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g.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h.“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②品味语言

a.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b.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三、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四、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五、教后反思:

第6篇:语文教案

【教具准备】

1、配乐(似清泉流过的音乐)。

2、藏有生字的5个句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股、缝”等8个生字,会写“瓦、泉”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学习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月字旁的写法,“然”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同学活动

读课文识字

(1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我读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读得太重,生怕破坏了这美丽,因为我喜欢这泉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泉水吗?那我们借助拼音来读一读吧。

2、(出示课件)这一课的生字都躲在下面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们还能认出来吗?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出示“我会读”图标:

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绚烂的世界。

⑵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⑶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⑷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身美丽的身影。

⑸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1、我们也喜欢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2、自由练习读句子:

轮读句子。

强调不带拼音的生字,“塔”声调,“脆”平舌。

朗读感悟

(20分钟)

1、(出示“我会读”图标)小朋友,我们读读课文吧,读完后我们来交流交流,把我们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我们自身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自身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2、同学们读得很美,这一课的插图也很美,让我们在音乐中来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吧。

3、小朋友,让我们自由地、尽情地来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身喜欢的局部背诵下来。这么美的课文,谁不喜欢呢?假如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诵下来吧!

4、出示“读读背背”图标:

我们来试着背背吧。

1、齐读后交流:

⑴泉水愿意奉献,“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⑵“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联系上文理解)

⑶“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泉水乐于助人。

⑷泉水很团结,还很快乐,他们总是勇往直前,“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

2、欣赏插图。

3、自由读、同桌互读。配乐读。老师引读,男女生轮读。练习背诵。

4、试着背诵。

指导写字

(3分钟)

1、小朋友,我们来观察一下“股、脆、塔、杜鹃”,这几个字词是要求大家既会认又会写的字,你有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2、小朋友,谁知道这一课要写的字词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我们练习写写这个词吧,写两遍。

4、谁还想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

5、我们大家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6、小朋友,请大家先在书上把这几个字词临写两遍: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自身写写看。

1、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2、杜鹃是一个词,一定要按词连写。

3、练习写“杜鹃杜鹃”。

4、“瓦”我认为不好写。

5、书空。

6、练写。

扩展延伸

(2分钟)

1、激发同学自读《我会读》中的小诗。

2、小朋友,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儿什么呢?1、自由组合自读“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2、⑴我喜欢泉水,假如这泉水是一个人,我一定要和这个人做好朋友。

⑵我想向泉水学习。

⑶结合实际生活谈如何向泉水学习,为身边的人做点自身力所能和的事。

【板书】

水池……

平地……

果园……

山谷……

大海里见

(目的:引导背诵)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