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2-27 08:45:41

第1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抗日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在鬼子面前宁死不屈、英勇抗争的动人故事。

围绕这一主题,课文分六个部分叙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由于本课篇幅较长,学习方法和前一课的精读课文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重视孩子方法迁移,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这篇课文,我在孩子们把握课文内容、给文章每一部分加小标题基础上,加强了重点语句的训练,读思结合,读中感悟。为孩子走进课文,与课文人物心灵对话,感悟小英雄雨来的机智勇敢、舍己救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课堂上我与孩子们共同欣赏了老电影《小英雄雨来》(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孩子们聚精会神,面部表情时而凝重,时而欢喜,和雨来同呼吸共命运。孩子情感得到升华,学习效果不错。

第2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2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预习探究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预习提纲: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B.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部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_______”划下来。

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

第六部分:雨来怎样机智脱险?

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3.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人物、重点细节。

合作交流

三、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1.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2.汇报预习的情况。

①会读多音字。本课多音字较多,哪位同学能读准字音。如:“还”、“弹”、“扎”、“拧”,在本课分别读“huán”、“dàn”、“zhā”、“nínɡ”。

②理解重点词。课文中有些词语,现在已不常用,如“晋察冀边区”、“扫荡”,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理解基本意思。还有些鬼子说的话,具有日语特点,如“这个,金的,也给你”,要注意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

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简称,察,察哈尔省(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两省)简称,冀,河北省简称。晋察冀边区是我抗日根据地之一。

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也有用石头的)。

推推搡搡:搡,猛推。推推搡搡就是使劲推的样子。

劫难:灾难。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要摔倒的样子。

鸡冠花:一种草本植物,开的花形状像鸡冠,通常为红色。

3、讨论课文的表达顺序。教师归纳板书:

雨来游泳本领高

夜校读书

掩护李大叔勇敢机智

智斗强敌热爱祖国

村民夸奖

机智脱险

4.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1)确定重点段:哪段最能表现小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段就是重点段。

(第四段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

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3)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①自愿读或者表演。②大家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书,体会小雨来的品质。

2.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部分。

品读体验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指导同学讨论、理解重点句子。

划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①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②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直朝后院跑去。

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因为年龄小,面对雪亮的刺刀,敌人以为雨来害怕,不顾一切朝后院跑去,实际上,雨来是为了把敌人引开,保护交通员。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这是一处细节描写。鲜血滴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句子未加任何雕琢,意思却含蓄深刻。这句话既写了当时的场景,又将鲜血和爱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会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

④有志不在年高。

志:志气、志向;年高:年纪大。有志气不在于年纪大,指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大小来衡量,只要有志气,年轻也能做出优异成绩。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的主要意思,3.指导归纳各段提炼成为小标题。

(1)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或游泳)

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

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或斗争)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

①游泳本领高

②上夜校念书

③掩护李大叔

④勇斗鬼子

⑤宁死不屈

⑥机智逃生

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句作小标题。引用原句要加引号。如:

①“望着妈妈笑”

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把缸挪回到原地”

④“什么也没看见”

⑤“有志不在年高”⑥“雨来没有死”

4.探究段间的联系。

①课文为什么描写还乡河景色美?

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脱险打下伏笔;

②课文为什么描述雨来上夜校读书?

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

③课文描写鬼子阴险狡诈和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有什么好处?

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

第3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四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的最长的一篇课文,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除了感受雨来的人物品质,还把练习速读作为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环节自我认为是处理的比较好的。第一,要求学生在快速初读课文之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一幅小英雄雨来的宣传图片,让学生通过看人物肖像图片谈谈自己对雨来的印象,本班学生课堂上有些拘谨,所以一开始学生反映不是很好,学生很少进行这方面的锻炼,举手的同学不是很多。而我对他们算是较为了解,所以我并不着急,而是尽力地去等待他们的思考,并简单地给予提示,比如:看看雨来的表情怎样?说明什么?姿态怎么样?能感受到什么?经过这样的引导和等待,学生的思维慢慢活络起来,开始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了,“从这张图片我能感受到他是个乐观的小孩子。”“他是个勇敢的男孩!”“能感受到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从这里我能感受到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不能太着急,一定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并给予实时的帮助,才是教学之道,哪怕是这样的教学中微不足道的小环节。第二,教学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目标就是给课文的各个部分加小标题,说实话我以前的教学这课时一般是喜欢看教参,教参上就有现成的小标题。觉得教参就是权威,一般在教学时板书标题肯定是在学生说完之后,把教参上的小标题板书出来,从而让学生认为我们的老师给出的答案才是最好的。可是这次我是尽力地让学生自己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在学生的小标题中我觉得有个比那教参上说的更好,更有概括性,比如,课文第六部分的教参上给了一个小标题是“机智逃生”,而班上有个学生却说了一个“英雄再现”的小标题,啊,孩子的说的真好,说明他对课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我就把他的小标题板书在黑板上,看着这个学生兴奋的表情,我也很高兴。其实,语文的学习不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吗?这就叫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啊。课标一再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不能再觉得自己是知识的灌输者了,一定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师生关系。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7

小英雄雨来》这一篇小说内容很长,很多学生看到之后都心生畏惧,但有了前一课《夜莺的歌声》的铺垫,学生无论是在概括文章内容也好,给文章概括小标题也罢,又或者是体会人物的情感,都比之前显得更为简单一些。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思考的重点在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让学生学有所获。根据本课的问题特点,我在设计整个教学时,从小说的三要素来设计,即情节、人物和环境。首先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脉络结构,再此基础上,给文章的六个部分拟小标题,然后在小标题的基础上拟定这篇小说的情节曲线,加深孩子对小说情节的理解,抓住课题“小英雄体会雨来”的人物形象。

本节课,为了能更加让学生自主学习,我设计让学生根据前一课的学习方法,迁移运用,概括文章内容,归纳小标题,充分让学生自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小组交流讨论,进而在全班交流汇报,体现了课堂学习的协作性,实际的课堂反馈也是出乎意料得好,我想,这一部分也归功于学生的认真预习。

遗憾的是,由于自己课堂教学进度掌握得不够紧凑,导致两个难点没有做好:

一是没有强调自然环境描写对小说整体的烘托作用;

二是没有让学生进行课堂拓展,语言训练,由于这两篇课文都是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原本可以让学生模仿着课文的写法,进行发挥、想象,加深记忆,但这现在只能放在下一堂课中。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今天的课堂又让自己成长了不少,也算是自己的“一课一得”吧!

第4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教学时,我将“英雄”一词贯串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②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

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交流。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与日本鬼子作斗争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表现的句子,以及敌人引诱不成,恼羞成怒,动手责打雨来的部分,边找边读,边读边体会,让学生深入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他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

讨论第二个问题,则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除此之外,引导学生读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在读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并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二、成功之处(与原文不符)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特别是能够表达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践,通过分析交流,去深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情感、意境,充分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为了读书,可以放弃同龄人快乐的游戏;为了读书,可以忍受书店老板的白眼甚至蔑视的驱逐;为了读书,想尽千方百计,藏于别人身边,冒充别人的孩子,“巧借下雨天留客天”的机会;为了读书,经常忍饥挨饿,饱受站立之苦……学生在课堂上能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受作者爱读书的感染,也萌生了“多读书,在书中寻找乐趣”的想法。

三、不足之处

在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好方法。我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这一环节中,由于自己时间把控得不好,没有放开手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展示的机会,这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把“体会雨来机智、热爱祖国的品质”融入“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中,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雨来的机智,明白雨来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5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后阻止学生讲故事。“体会雨来机智、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时把这一问题融入“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中,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雨来的机智,明白雨来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他上过夜校,受过爱国主义教育,也明白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那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也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6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一个最突出的写作方法——反复。教学中,我就这一写作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加以指导。

为了强调某一个意思,突出某种情感,文章的作者往往将某些词语或句子重复使用,称为反复。《小英雄雨来》中多处出现了反复,它的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突出人物形象

例: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句子中的词语反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鬼子军官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露出的气急败坏的情态,表现了敌人穷凶极恶的性格特征。反复的妙用,成了塑造反面人物的点睛之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增强抒情效果

例: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这是句子的反复,抒发了大家见到雨来活着之后的万分欣喜和激动的感情。反复的作用,把人们又惊又喜的情态、又疼又爱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深化中心思想

例:“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雨来的识字课本上的两句话,作者精心地选择它,并安排在师生的诵读中,它会深深地拨动读者的心弦。反复地使用,也暗点了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它起到了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望学生在今后阅读中能够辨识,在写作中能够应用此方法。

第7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体会雨来机智、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时把这一问题融入“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中,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雨来的机智,明白雨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上过夜校,受过爱国主义教育,也明白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那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也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2、尊重“需要”,注重“了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查阅资料、或播放影片、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我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我找来《小英雄雨来》的影片,当鬼子威逼利诱雨来时,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愤怒的眼神紧紧地盯着鬼子;当鬼子把明晃晃的钢刀架在雨来脖子上时,我眼前出现的是孩子们挽起袖子,握紧拳头,绷紧筋骨,跨步上前的动作。孩子们个个激情满怀,愤怒不已,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学生体会到雨来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对雨来怀有深深的敬佩之情。

第8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是本学期学生第一次接触小说。

一、从预习入手。

这篇小说很长,学生一看就产生了“眩晕”的感觉,很多学生对我说,刘老师,你知道吗,这篇文章有42个自然段。很多学生还不知道,小说是不能以自然段划分的,只能按章节理解。如这篇小说本身就已经被改动过了,文章的标题就是很好的切入点。在此,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拟标题。用较快的速读阅读课文,了解内容,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时,我都会对阅读时间做出要求和限制,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只要学生能够基本概括本部分的内容,语句通顺即可,不必强求一致。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拟出一游泳本领高、二生夜校读书、三掩护李大叔、四勇斗鬼子、五宁死不屈、六机智逃生;也有的同学用了课文中的语句做了小标题:一望着妈妈笑、二我们爱祖国、三把缸挪回原地、四什么也没看见、五有志不在年高、六雨来没有死。

二、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感受小英雄的伟大。

这篇课文讲述了雨来虽然顽皮,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果敢、坚强,机智的同敌人作斗争。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内容,但对于每一个点是如何具体描述的,学生并不清楚,这是小说的特点,高潮部分是最吸引人的,我决定放手然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精读。学生抓住雨来掩护李大叔一段,找到了“溅”这个字,从这个字中,学生体会到雨来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对雨来怀有深深的敬佩之情。

三、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讲故事大赛。

有利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根据本组教学的内容的特点,我们组织了“心目中的小英雄”故事大赛。学生把搜集到的中外抗击侵略者的故事先在小组内互相互评,再推荐展示,学生都对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感叹不已。

四、推进运用。

我为祖国做什么?让学生进一步抒内心之所想。

在教学中有几点也需要注意:

1、不要讲得太多。有时和学生聊的比较投入,围绕一个话题会浪费时间。

2、学生理解故事内容较真。说明这是个小说,小说的文章特点与纪实文学有着差异,故事来源与生活。

第9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篇小说,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很值得小学生读。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

2、让学生广泛收集课文外的其他英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雨来是一个英雄,但不仅仅是一个人。让英雄的故事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

3、这篇课文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是很值得学生效仿的。周立波先生曾评价说:这篇文章写得有骨头有肉,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领悟这个写作方法,引用了周立波先生的这句话。但在分析,理解课文的同时,这个写作特点的渗透不够,感觉没有水到渠成的效果。怎样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自然而又有效地渗透写作指导,将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方向。

第10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

第一、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

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

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与日本鬼子做斗争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表现的句子,以及敌人引诱不成,恼羞成怒,动手责打雨来部分,边找边读,边读边体会,让学生深入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他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学生的情绪一直被文章精彩的情节所牵引着,他们时而紧张,时而愤怒,不光读得好,体会得也很不错。

讨论第二个问题,则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他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其次,抓住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提示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这如花的家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坚定信念的原因。除此之外,这篇文章中其他几处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我也引导学生去读,在读中去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并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不管学生以后能不能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我想就这节课而言,学生应该是有所收获的,我觉得足矣。

第11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一课教学中,可运用语言本身的特点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例如,对芦花村(故事发生的地点)景色描写段落的品味:“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通过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再逐句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最后连起来读,并进行前后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芦花村的景色的优美。

要知道,小小的芦花村只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一小部分,和芦花村同样美,甚至更美的大片河山正遭受着日寇的蹂躏。教学中,突出芦花村的的美旨在引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感情自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碰撞。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必然会燃烧起来。

在教学中,可用板书突出雨来在夜校里学习的内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再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感情。把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爱和对自己祖国的爱直接连起来,为揭示雨来的英雄行为做铺垫。板书和有感情朗读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无疑也熏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在重点段(鬼子把雨来捆绑起来,对他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坚强不屈)可先安排学生默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课文中哪些词语把鬼子的丑态色画出来了?一边讨论,一边在黑板上作“鬼子”、“雨来”的对比板书,把敌人丑恶嘴脸和雨来在敌人面前的坚强不屈清晰地提示出来。在本课教学中,要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学生通过课文本身的词语、句、段看到了敌人的凶残,领悟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不屈。

第12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是这样来设计和实施教学的:

一、课前预习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三遍,标上小节,圈出生字,画出生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试着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予以理解,同时思考预习提示里的问题。充分的预习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文中出现的生词较多,尤其是拟声词,如:“哐啷、咕咚咕咚、屋里哇啦”等都比较难读,还有“弹、扎、拧”三个多音字要处理,因此在检查生字词环节用时较长。然后让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并根据提示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因为采用了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降低了难度,既避免了学生看着课本长篇大论的复述故事的情况发生,又让学生很轻松地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感悟英雄形象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之后,让学生抓住“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这个重点问题来交流,学生也能抓住关键句子来说。紧接着让学生浏览每一部分的内容,并定个小标题,由于时间不多了,我几乎没让学生读,便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的总结,可能学生课前预习的比较充分,因此,概括的小标题很精练。

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上时间分配不合理。生字词学习用时过长,课文学习比较仓促。整节课前松后紧。

2、重点不突出。没有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进行品读、感悟、交流。若能让学生抓住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品读,学生对雨来的英雄形象和爱国精神感受会更加深刻。

3、自主学习体现不充分。如“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概括小标题”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讨论交流,再汇报,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第13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一看到这个题目,内心就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雨来的故事,在我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它伴随着我走过小学,走过童年的时光。今天,又重拾雨来的故事,内心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篇小说,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很值得小学生读。教学之后有以下几点反思:

1、长课文怎样教?要抓住重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上课时,我重在引导学生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课文写了雨来的几件事?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趁势引导孩子用概括每段内容的方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练习加小标题。

2、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

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日本鬼子做斗争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表现的句子,让学生深入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他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学生也是乐此不疲。

讨论第二个问题,则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他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其次,抓住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提示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这如花的家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坚定信念的原因。

3、让学生广泛收集课文外的其他抗日小英雄故事,让英雄的故事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

4、这篇课文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是很值得学生效仿的。周立波先生曾评价说:这篇文章写得有骨头有肉,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领悟这个写作方法,引用了周立波先生的这句话。但在分析理解课文的同时,这个写作特点的渗透不够,感觉没有水到渠成的效果。怎样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自然而又有效地渗透写作指导,将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方向。

第14篇:《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文章由六部分组成,要求学生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通过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在这篇课文前,有一课内容相似的精读课文《夜莺的歌声》)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将近花了2课时都未能完成教学任务。(讲述课文背景的相关介绍)或许是自己比较投入吧?加上我们班有许多学生都看过《小兵张嘎》《鸡毛信》等故事片,我就联系他们的已有感知进行点拨,使他们能树立更明确的爱国意识。我这样处理或许不太合理(时间不允许,进度要落下很多;又拔高了要求,超出本课的目标),但最起码,学生的感情目标是达到了,而且效果不错,我个人觉得本单元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体验战争时代的孩子的生活、爱国精神等,我想也算达到了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