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导游词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2-23 20:35:46

第1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乐山景区游玩。我姓付,大家可以叫我付导游,希望我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也希望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弥勒佛,从头到脚通高71米,肩宽24米,头的直径长10米,耳朵7米长,嘴巴和眼睛长3.3米,眉毛和鼻子长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宽8.5米,头上发髻有1021个。

是谁给我们带来的这笔财富呢?请和我一起来到海师堂看看。乐山大佛是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建到唐贞元803年竣工。

请看中间一座雕像他是修乐山大佛的第一代人。为什么要修建大佛呢?因为乐山位于三条江交汇处,水势很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现象。海通禅师看不下去就想修座大佛镇住水患。可是却没有钱,便四处化缘,一个贪官看他化缘这么多钱,想敲诈勒索他,可海通禅师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贪官让他把眼睛挖下来看看,就不再要他的钱。海通禅师一手拿刀一手拿盘子,真的把眼睛挖了下来。这个贪官看了,吓得魂飞魄散,飞快的逃跑了,可是乐山大佛修到肩部时,海通禅师就圆寂了。

过了十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俸金20万,把乐山大佛修到膝盖处便调到京城任官了,工程又停了下来。

过了四十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俸金50万两继续修建大佛,到803年才把乐山大佛修完。

听了我的讲解大家对乐山大佛有了初步的认知,让我们通过九曲栈道去乐山大佛的脚下看看吧!

九曲栈道有173个台阶,最宽的有1.45米,最窄的只有0.6米,沿着台阶可以看见各种崖壁上的佛龛,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佛龛是与大佛同时修建的。

上午的行程到此结束,祝大家旅游快乐!谢谢大家!

第2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带你们游玩的导游,我姓胡,大家可以叫我胡导,我们这次的旅行社是大熊猫旅行社。我的电话是:1345060712。这次为我们服务的`司机是林师傅,我们的车型是国际大巴,车号是:粤A·049C。我们的旅游时间是早上8点出发,地点是乐山大佛,我们的整个游玩过程安排是:游玩一天,然后明天中午回广州。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岩壁上,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传说唐朝初年,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有个老和尚叫海通。当时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所以海通老和尚决定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使来往的船只不再受害。

好了,乐山大佛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希望你们在游玩的过程中玩的开心。请大家拿好自己的物品,谢谢你们的配合,再见。"

第3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您好,欢迎来到乐山大佛游玩。今天有幸陪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雕刻在四川省乐山市城东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江汇处。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真不愧是“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尊山。

传说乐山大佛的修建人的海通和尚,当年水里有个水怪,把来往船只吞没。于是,海通请了许多石匠,一些刻千佛,一些刻大佛,用了整整90年时间,终于把大佛刻完了,海通也死去了。

1996年,乐山大佛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成为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不少人千里迢迢赶来看大佛,对大佛下拜。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遗产,请各位游客朋友注意,不要乱丢垃圾,不要在文物上乱涂乱画;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想到不要想。

祝各位游客玩得开心愉快。

第4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我叫苏民阳,大家可以叫我苏导游,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去参观参观吧!

从远处看巍峨雄伟的大佛,站在它的脚背上人们显得那么渺小,就像一只只蚂蚁爬行在大佛上。它建于公元713年,从它脚底流过的三条河分别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它们并称为“乐山三江”。古代的时候,乐山三江交汇的地方,水势相当的凶猛,常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于心不忍,于是他四处化缘,筹得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挡这汹涌的江水。一位财主想到这笔钱,海通和尚对他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并挖出自己的一双眼睛,财主一看吓得从此再也没有难为他。他召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历时九十年,乐山大佛才大功告成。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耳朵长7米,每个耳朵可以钻进两个人;肩宽24米,头的直径竟然有10米,它的手指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相比,就是和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一百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它的大鼻梁犹如高高隆起的一座桥梁。圆圆的脸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半长,嘴角微微向上翘着,显得那么和善、那么神奇;眼角微闭,似乎在沉思什么,它到底在沉思什么呢?大家可以自己发挥想象……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用“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来形容它一点儿也不过分。它就想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中外游客。我真诚的希望你们能在这里得到美的享受。祝大家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第5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叫王乾颖,大家也可以称我为王导。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乐山大佛风景区,乐山大佛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它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花了大约九十年时间。现在我重点介绍凌云寺和大佛的创始人海通禅师自剜双目启建的故事。

我现在为大家介绍凌云寺。凌云寺据有浓郁的文化,凌云寺寺宇轩昂,苍楠翠柏、修竹茂密、花木扶疏,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士墨迹、碑刻众多。有历史悠久的珍贵佛教文物700多件,有唐代至今的摩崖诗文、石刻、佛龛、碑刻350余通,古今楹联150余副。头每年接待游客众多,信众百万余人,香火十分旺盛。

接下来我再介绍海通禅师自剜双木启建的故事:一日,嘉州郡守听说海通手里有一大笔钱款,就带了一大批随从前来讨要。海通面对威胁,毫不畏惧,断然拒绝了,他斩钉截铁地说:“自目可剜,佛帐难得!”海通的高傲和轻蔑激怒了贪财如命的郡守,郡守恼羞成怒的说:“那你就剜出来看看。”这时海通就剜出了自己的眼珠,放入到一个铜盘,拿到郡守面前。郡守顿时大惊失色,吓的魂不附体,仓惶逃下山去。

现在我们游览完了乐山大佛,各位游客就要回到酒店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一个愉快的心情!我相信,我们还会有缘相见的!

第6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胡潇宇。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世界最大的石刻坐佛——乐山大佛。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依山而建的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城东。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宽10米,头上有千余个发髻,头顶可围坐百人。大佛耳长7米,耳朵里可容纳两人促膝谈心,大佛肩宽24米,一枚指甲就像一只大的圆桌面,而大佛的脚背更是大得让人吃惊,长10.5米,宽9米,简直就是一个小广场!大妈们可以在这儿跳广场舞。

走近大佛,向上望去,就会发现大佛的头部和身上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都是暗藏的排水系统,以避免被水冲蚀。

关于乐山大佛,还有个感人的故事。唐朝时,一位名叫海通的和尚,看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海通看到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石山刻造佛像,定能制服水妖,使过往的船只不再受害。”他召集人力物力修凿,前赴后继经过几代石匠的辛勤劳动,历时90年,这座倚山而凿的大佛终于建成了。

大佛面露慈容,双耳下垂,两手平放在膝盖上,显得雍容大度,气魄雄伟。

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我们伟大的祖国,名胜古迹绚丽多姿,这些美丽的画卷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里。下面是大家自由游览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保护文物,爱护环境。

第7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去参观乐山大佛,请大家向我指的方向看,那就是一位广州游客发现的巨型睡佛。右边的鬼城山是它的头;中间的凌云山是身子;左边的乌尤山是双腿。令人惊已的是:乐山大佛竟不偏不倚的坐在睡佛的腋部深坳,真真应验了"心即是佛,佛在心中"的佛家之道,也形成"佛中有佛"的绝妙奇观。好了,请大家带上

随身用品,随我一起走去一睹大佛的尊容。

各位朋友,现在不仅我们心中有佛我们眼前同样有佛,我们眼前的这尊头与山齐脚踏三江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高71米,10多里都可看见,它头长14。7米、宽10米、头上的发髻有1012个最大螺髻可放一张大圆桌。它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还高出3倍,比过去人们认为的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帕米杨大佛还高出18米,难怪当年诗人戈壁舟会发出:"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感叹了。

好了,各位朋友,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很多有关大佛的许多知识,想必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独领大佛的风采,感受大佛的神秘,下面时间由大家自由活动,请注意安全。

第8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将带领你们来游览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之一的乐山大佛。请大家游览时爱护公共环境,不要乱丢垃圾矿泉水瓶,果皮等,不要乱涂乱画。谢谢。

好,现在我们就开始游览吧。欢迎各位到四川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第9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在一起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之一的乐山大佛,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俞,大家可以叫我小鱼儿。希望能和你们一起旅途愉快。

现在,我们坐在车上,我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乐山大佛的来历故事。在唐朝,有一个和尙,叫海通。在乐山大佛没有修建之前,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凶猛,常常在这里造成船毁人亡悲剧。海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去凑集金钱,造乐山大佛,在路上时,遇见一个贪财的人,向海通索要钱财,海通告诉他:“我不可能给你金钱,我宁愿把眼珠子挖出来给你!”那个人不信,海通真把眼珠子挖出来,给了那个人。后来人们知道海通死了,悲痛万分,十几万人一起造了乐山大佛……好了,故事讲完了,也该下车了。

现在,我们正走向乐山大佛,他原本高108米,现在被雨水大自然风化后,只有71米了。以前,发生过三年自然灾害,许多饿死的人尸体流在了三江汇流之处,满江都是尸体,大佛不忍心看,闭上了眼睛,流下了眼泪。

看这就是乐山大佛,有兴趣大家可以沿着栈道下去看一看,下去的时候要小心,这栈道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人能通过,带小孩的游客请看管好您的孩子,有高血压的老人最好不要下去。还有,游客们下去的时候千万别摸大佛的脚,否则,工作人员就会罚款300元,并让你抓到下一个摸脚的人,才能离开。下面的时间请你们大家自由观赏,希望下次有机会碰面,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第10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5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被毁。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唐代崇拜弥勒佛。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布袋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第11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在四川省的南部,周围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为“乐山三江”。

你们看,这就是乐山大佛。它有七十一米高;耳朵有七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三点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五点六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的头的直径竟有十米,有五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五点四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跟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的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二十八米,宽八点五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一百多人呢!乐山大佛的头上的发髻一千零二十一个。难怪有人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是七一三年建造的,已经在这里矗立了一千二百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边阴坡处,周围草木茂盛,地质结构稳定。大佛在江湾地段,隐藏在山中,减少了风雨的打击和流水的冲刷,让红砂岩的风化变得缓慢。

传说乐山大佛是一个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是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于是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海通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就这样,人们一锤锤的修造了九十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今日离别后,何日君再来。留下你的情意,带走你的垃圾。希望下次再来,我还是你们的导游。游客们,拜拜!

第12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保心旅游社的小佳导游,很荣幸当上大家的导游。今天,大家在我的导游下,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中外闻名的乐山大佛。

请大家这几座山像什么?不知道吧!这就是世界巨型女睡佛。共有400多米长,而且乐山大佛正好在睡佛的心胸处,这真是天设地造的巧合!我们过了这座山就可以看到大佛了。请大家随我来,这就是举世无双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从公元713开始动工,经过了三代的工匠精心雕刻,至公元803年时才完工,一共用了90年才雕刻完毕,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乐山大佛通高71米,我们看大佛的脚,比家里的床大几倍;在抬头看一看大佛的头,长14。7米,宽有10米。在头顶的一个个螺鬓,一个就有你们家的方桌那么大,在想想有1021个呢?在脸的两旁有一双长长的耳朵,耳眼里可以进两个人呢?

游客们,如果你们早上5点起床还可以看到大佛发出的佛光呢!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请大家慢慢游玩。

第13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北距成都160余公里。它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大佛,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被近代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等景观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上千尊石刻塑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第14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那么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00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相传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那么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15篇:乐山大佛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佳蓉。我们的目的地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它是一尊最大的佛象,也是刻石大佛。

大家看乐山大佛体态均匀,头与山齐,通道70米余,它的鼻子长20米,眼睛长1.5米,高150米余,高大坚固。是用世界最坚固的泥土筑成的。大佛头顶有螺髻1021个,实则以石块一个一个的嵌成的。

从大佛的左侧看,它的耳朵是不是很大呢。它的楼道长5000米,高有50多米。游客们站在上面千万要小心呀,摔下来可就不好办了,听到了吗?

游客们站在乐山大佛上面是不是想拍照呢?现在全体解散,一起拍照吧,2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

乐山大佛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再去细细游赏。对了,不要乱丢果皮纸巾……要爱护环境。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