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亲演讲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0-02 20:58:10

第1篇:感恩母亲演讲稿

 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为大家做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题目是“感恩母亲”。今天是五月十一日星期一。同学们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五月的第二个周日就是我们的母亲节。

有一个人,她永远站在你内心最深处,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她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母亲节是我们天底下无数个伟大母亲的共同节日。这个节日是对母亲的赞美和颂扬,是提醒我们时刻记住,感恩我们的母亲。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的体验,我们感激;母亲是我们茁壮成长,我们感激;母亲给予我们教育和开导,是我们获取知识和力量,我们感激。在我们的生命里,总会有困难和曲折,是母亲给予我们关怀和帮助,所以我们更应该感激。

现在电视上有段公益广告,是一位小男孩为自己的母亲洗脚的片断,我看了很感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个儿女能做到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或许有时会对一个陌生的人的一点关怀而铭记于心,却对母亲的博爱熟视无睹,嫌她唠叨,或因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然而,母亲却从不放在心上,永远在一旁默默地忍受;当我们做错事时,耐心地开动教育我们,当我们遇到挫折时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

同学们,可能你以前也嫌母亲唠叨,对母亲发脾气,不如让我们今天开始,从孝顺母亲开始,学会感恩,让我们记住天下母亲共同的节日——母亲节。当母亲空闲的时候为母亲洗一洗脚,为她捶捶被沉重的家务压弯了的脊背,给母亲一个暖暖的拥抱,一句温馨的祝福,一脸感恩的微笑吧!

可能会有同学很快想到,我要给妈妈买一份礼物,妈妈一定会喜欢的。这想法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还没有出来工作,现在我们用的都是爸爸妈妈的钱,买礼物给妈妈,这显然不是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心的最好方式。其实,有时候,表达孝意只需一些简单的话语,在妈妈忙完回到家里时,向妈妈问一声:妈妈,今天辛苦你了;在去上学的时候,向妈妈道一声“妈妈,我上学去了。”

在回到家的时候,向妈妈说一声:“妈妈,我回来了。”在妈妈做了好菜给咱们吃的时候,别忘了说一声:“妈妈,谢谢你做了这么美味的菜给我吃。有时候,表达孝心只需一些简单的动作:在吃饭之前帮妈妈盛饭,吃饭时先夹菜给妈妈,在吃完饭之后帮收拾碗筷,在妈妈忙碌时帮她分担一下家务,在妈妈忙碌完回到家里帮妈妈捶捶背……有时候,认真做好我们自己,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知错能改,取得好成绩,对妈妈来说,就是多一份欣慰。也有时候,多一点和妈妈谈谈心,和妈妈一起分享快乐与忧愁,对妈妈来说,就是一种温暖。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回家试试,向妈妈感恩,你的妈妈一定会为你而骄傲,你一定能体会到做孝敬妈妈的孩子的快乐。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就赶紧行动吧!老师相信懂得感恩的你一定能赢得大家的称赞。

谢谢大家!

第2篇:感恩母亲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从出生到长大是你们一直在照顾我,关爱我,你们对我的爱像路一样长,而我对你们的爱却像筷子一样短,在无数次爱的事件中,有两次让我终生不忘。

有一天晚上,我都准备睡觉了,但突然觉得头疼难忍,无法呼吸,妈妈以为是白天学跆拳道的时候撞到头了,在家里吓得六神无主,于是急忙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这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爸爸二话不说扔下手头的工作急忙跑回来了,爸爸妈妈把我送到中心医院,我的头疼得越来越厉害了,爸爸就背起我在几个科室间跑来跑去,最后做了一个CT,结果显示是哮喘复发从而引起大脑缺氧,这时爸爸妈妈才松了一口气,我偷偷的摸了一下爸爸的衣服,竟然都汗湿了,而这时已是深夜十一点,拿了药之后爸爸便把我和妈妈送回家,自己又去工作了,虽然平时爸爸对我非常严厉,可这个时候,爸爸对我的爱就像是一颗带着体温的糖果,温暖有又甜蜜。

“吃饭了没”?“作业写了没”?“上课好好听讲了吗”?天啦,唠叨大王又来了!我的妈妈和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唠唠叨叨的。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喝豆浆,然后妈妈就跑去买了一个豆浆机,每天晚上就把黄豆给泡上,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就起来给我榨豆浆,完了以后用瓶子装好,让我带到学校喝,一直坚持到我不喝豆浆为止。母亲对我的爱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碗豆浆,是每天的唠唠叨叨,因为那是母亲对我的一份牵挂,一份担心。

这就是我的父亲和母亲,平凡而伟大。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要感恩的人,有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生命,让我吃饱穿暖生活无忧无虑;有老师,因为老师交给我知识交给我画画唱歌。有朋友,因为朋友在我有困难的时候会向我伸出援手,所以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这个有爱的世界!

第3篇:感恩母亲演讲稿

总有这样一个温暖心灵的动作;总有一句话触动心弦;我的世界里总有这么一个人。——铭文

记忆深处,似乎总有一个身影在为自己忙碌,要么为我洗衣服,要么为我做饭,要么为我打扫房间.放大,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再看那佝偻的肩膀和肥胖的身体,不是我妈,再仔细看,那奶奶是谁?

额头上刻着几个沟壑,上面写满了沧桑的故事,而眼角几个鱼尾纹暗示着我老了,手上厚厚的茧提醒着人们,这个女人受了太多的苦。奶奶,一个有我四分之一血统的亲戚,一个在我被大家指责的时候什么都不告诉我的人,一个在我考试不及格的时候叫我加油的人,文化水平很低。她不懂普通话,不知道“abc”是什么,但她知道在考试前给我准备好饭菜,在我写作业的时候轻轻关门。这是最微不足道的关心,但也是最真诚的`关心。

房子门口有几块地,是她用锄头挖出来的。我不是很理解她的想法。我问她为什么这么累。她说:“省一点就是一点点。”结果是省了几个菜的钱。晚上给爸爸缝衣服的时候,即使眼睛不好,也不想开灯,就为了几块钱的电费.这样的奶奶被冠上一贫如洗的名号一点都不夸张。

“嘿(昵称),叠被子。”“喂,帮我穿针,我看不清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耳朵每天都在唠叨这些话“你烦不烦?”我觉得很烦,有时候会无缘无故的大喊大叫,在心里嘀咕几句发泄愤怒。但是,事后,我会很内疚,舍不得看到奶奶伤心。但是爱过和吵过架才是最亲的!

小时候奶奶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一切都是对的,但是渐渐的奶奶眼中的小人有了自己的想法,渐渐的疏远了奶奶。后来小男人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周一到周五学习,其余时间吃饭睡觉社交,奶奶就忘在心里某个地方了。这个小个子就是我。

其实有时候心血来潮,帮奶奶做点家务也会是“你赶紧去学习吧,不管你做什么。”这种话追溯一下。以至于过年的时候,他们回来的时候都说:“姗姗!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奶奶。”是的,我成绩好的时候我奶奶很开心。这个想法深入人心后,奶奶的关心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现在看来我错了很久了。

我一岁的时候,“快来叫奶奶。”

我五岁的时候,“快来,奶奶有糖给你吃。”那些糖果是便宜的水果,但是奶奶从来没有吃过。

“姗姗,快来,我十岁的时候。奶奶给你买了件新衣服。”(衣服脏到我都不想穿了,但是那件衣服的价格比奶奶四五件衣服的总和还多。(

“姗姗,你十四岁了,还年轻。你长大了我就享受幸福了。”

但是长大是什么概念呢?因为你,我的生活有了糖果味;因为你,我的天空星罗棋布;因为你,我的世界变得完整……我能为你做什么?

谢谢!因为你。

第4篇:感恩母亲演讲稿

母亲是我最熟悉的形象,是我最亲近、最尊敬的人,但却不是那么容易用文字描述的,怕我用不起眼的笔写不好,反而会失去它的真实性和芬芳。

我经常听到很多人写自己的母亲时说“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我既不羡慕也不嫉妒,因为我能说出同样的话。

母亲对我们的爱随处可见,所以在孩子心中已经习惯了。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我妈老是批评我们。这个不是,那个不是;总是唠叨,应该是这样,应该是那样,从来没有觉得妈妈爱自己。我知道,我不是那种从小懂事的孩子。

记得长大一点后,曾经看过一篇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大概是《父母必读》年,讲的是父母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等等。当时我很生我妈的气,暗暗发誓以后不会像你这样对待孩子。但是,当我有了女儿,自觉不自觉地给她讲了上千条指令,她的唠叨程度丝毫不亚于她母亲,甚至有时候她生气了,她才真正开始理解和感激母亲的艰辛。

我妈当时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爸很开明,所以我妈从小就上私塾和学校。他爷爷和爸爸都是学者,所以我妈妈读过很多书。但是,当年“女子无才则德”,父亲早逝。家里没人支持一个女生继续读书,她十几岁就辍学回家学家务。

阅读——是我妈毕生的向往。所以我妈妈很重视我们的学习。还常用一些古语,“头吊梁,锥子刺股”等。给我们重火力和强钹。但当时我们无法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充耳不闻。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妈妈很明确的分配我们挑水。当我们看到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宁愿自己摘,也不愿意打扰自己。我妈说:“你看书读到一半不能打扰我。”。妈妈不会挑水,所以妈妈挑水的姿势很特别。她总是抓不住两边水桶的平衡。她双手捧着面前的杆子,弓着腰,看起来很挣扎。小时候不理解不爱妈妈,但是觉得很好笑。有时候我们玩恶作剧。看到妈妈在叫我们,我们立刻拿起书假装。

我妈妈很努力,也很乐观。不管生活有多艰难,她总能以极大的热情忍受,从不抱怨。那是我们小的时候,家里吃不饱,妈妈就到处开地,种瓜种菜,这是必须的。那时候大家都没有饭吃,土地很宝贵。哪里会有空地?母亲种瓜的土地大多有脸盆那么大。而这也是我妈一点一点做出来的。母亲经常在石头上建造土地。有时候我不会用铲头刨,但是我只能用铲头挖两遍泥,然后用手把里面的小石头挖起来,然后用手把里面的草根捡起来,而里面大一点的石头,我妈会捡起来放在外面,然后坐下来耐心细致地搭地。有时候看到这块地的土有点薄,妈妈就用手从其他地方补充。妈妈的脸上满是泥,她一点也不觉得脏。她还时不时用沾满泥巴的手做头发。我妈妈对土壤非常友好。

母亲的土地往往是一块地,只能种一棵瓜苗,母亲也很满意。我妈在种地的时候,也喜欢给我们背儿歌:“小蚂蚁爱劳动,整天辛苦劳作,找吃的搬进洞里,舒舒服服地过冬”。

其实我妈也是在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激励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妈妈总是很努力,从来不显得急躁。有时候割草柄被割破了,血流不止。回家找块抹布包着,然后继续剪。这些场景至今记忆犹新,但是小时候我们从来不关心妈妈,什么都不多想,什么都想当然。只有长大了,我才会经常想:我妈也是女的,我妈年轻。我妈这么小的时候,就有这么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韧劲。我妈开地种瓜,用手铲土的时候,明显没有顾及自己的形象。她心中最大的支持是孩子们的衣食。现在有时候,看着妈妈粗糙的手,内心觉得可怜。

妈妈做事总是很有兴趣,很用心,能从困难中找到乐趣。比如每个瓜苗种几个瓜,都要一个个称重,时不时夸夸其谈。家里的母鸡都有自己的名字,红鸡,白鸡,大眼鸡。一只母鸡一年下多少蛋有时会记录在笔记本上。妈妈的笔记本叫“户口本”,总是挂在墙上。家里的东西总是井井有条,随手可得。它经常为邻居提供很多便利。

我妈是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的,但经历了这么艰苦的生活,我妈能够自如应对,从来不觉得害怕困难和烦恼。从学会挑水、磨人、联网开始,妈妈们就会把别人能做的,别人不能做的家务都做了。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我妈为了给我们做制服衣服,经常会四处看看,用纸剪下来。以后再这样剪。过年的时候,我妈总是先给邻居家的孩子做衣服,准备好了就亲自送过去。她把剩下的布条打包,一条一条送过去,还要说很多客套话。做不好就穿了之类的。其实在我妈心里,不是客气,是真的对自己不满。因为我妈总觉得自己的切割技术不“有经验”。这可能也是我妈心里的一个遗憾,以至于当时社会上到处都是“裁缝培训班”的时候,我妈还是很渴望学习的,那时候她才55岁。

我妈总是这样。她可以为别人做点什么。她很开心。

妈妈真的很会种瓜种菜。当时是生活所迫,现在真的成了妈妈的爱好。妈妈现在77岁了,但是院子里摆满了蔬菜。进了母亲的院子,蔬菜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根韭菜,一根菠菜,四季豆,黄瓜,老白,生菜,香菜,应有尽有。它们都根据季节而变化。我妈告诉大家:“我的食物不使用杀虫剂。”我们都取笑我妈,“看,我妈又开始打广告了。”。

放假的时候,我们都回家,我妈就早早的把菜挑好捆好。一方面给我们,另一方面借我们的腿出去给她分。有一次,我们都回家看到一堆新鲜的蔬菜。姐姐说:“妈妈,你能把这道菜给我吗?”妈妈马上说“好的,谢谢”。这句话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第一,我们妈妈说话总是很正式,从来没有这么搞笑过;第二,我辛辛苦苦种的菜被别人抢走了,谢谢。事后想想还是觉得好笑。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