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墨家墨子名言
刚天下者兵也(墨子)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墨子)
食者,圣人之所宝也。(墨子)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
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墨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万事莫贵于义。(《墨子》)
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墨子尚贤上》)
听其言,迹其形,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墨子尚贤中》)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仁人之所以坏事,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墨子)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墨子)
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墨子)
墨家与儒家的根本不同,在于两家的哲学方法和逻辑。儒家只注意行为的动机,不注意行为的效果,墨子的方法却恰与此相反,处处要问一个为什么。比如,造一所房子,墨子先要问为什么要造房子。知道了为什么,才能知道怎样做。知道房子的用处是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才会知道该怎样布置构造,使其能避风雨寒暑、分别男女内外。
或许是因为出身的关系,墨子的思想总体而言,可以看成一种平民哲学。墨子在他的体系中,始终以下层的普通民众作为原点,进而衍生出其他。墨子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
在墨子看来,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为依据。对于学习得到的知识,不应当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他强调要循所闻而得其义。这种把知识来源的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方法,使得墨子的.认识论在我国古代哲学领域里独树一帜。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俗称鲁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很可能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第2篇:墨家墨子名言
1、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2、备者,国之重也。
3、分享到微信
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5、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6、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7、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8、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9、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10、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11、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1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4、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5、志不强者智不达。
16、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17、 勇,志之所以敢也。
18、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19、重不为不义攻国。
20、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21、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22、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3、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24、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5、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26、万事莫贵于义。
27、兼相爱,交相利。
28、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本文标题:墨家墨子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