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9-05 12:11:13

第1篇:幸福读后感

去年的时候,《幸福了吗》这本书在我的周围引起了不小的骚动,白岩松的一举一动,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出现频率最高的谈资。作为央视名嘴,他一直以正直,聪慧,儒雅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决定拜读一下。

看看停停,历经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细细品味了一下整本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白岩松的人生经历来展开的,以不同的事件从不同的视角点出种种幸福。相比《痛并快乐着》,该书凸现了白岩松的成熟、睿智以及身在高处,却清醒、平和的心境,是一部解读“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重量级作品。《幸福了吗》是对当下光怪陆离的社会的质问,也是对人们久经炎凉而日益麻木的心灵的一种呼唤。在涤荡悲喜的故事中,在社会转型的阵痛中,在历史车轮的呼啸中,白岩松字里行间跳脱出来的,是对当下这个物质时代最迫切的追问:“幸福在哪里?”以及对每一个焦虑忙碌的现代人最善意的提醒:“你,幸福了吗?”。

白岩松以自己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所事所为、所思所想,生动深刻地记述了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的大事小情。有影像、有故事、有哲理、有思考,妙语警句,满目皆是。因为他岗位独特,有幸亲历重大历史事件;因为他能接触国家领导,当面向领导建言; 因为他痛并快乐着,思考写作是他的习惯;因为他身在名利场,却从不惧怕各种考验;因为他立足本职,思考着昨天今天和明天;因为他广交朋友,受到普遍的.信任和喜欢;因为他敢讲真话,敢于把实情写进书里边;因为他总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平静地向前!他的言论一向以有勇气、有价值著称。相比十年前,无论他的人还是他的书,让人感受到的是眼界,是心境,是胸怀。

对于我自己来说,什么才是幸福呢?我可以清楚的回答:现在的我就是幸福的。从小到大有父母疼爱,不开心的时候有朋友诉苦,做着一份自己喜欢别人羡慕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有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这么简简单单的就是幸福。当然,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其中肯定会有共性。所谓经历的事情多了,有些事情才会看淡,看真。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其实就在身边。幸福需要好好把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

第2篇:幸福读后感

20xx,是我最难忘的一年,父母离异,妈妈狠心离去,爸爸也不管我,年幼的我只能跟随奶奶生活,家庭毫无收入,爷爷也要常年吃药,奶奶在支撑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把我送人。在新的家庭里,虽然吃好穿暖,但我常常从梦中哭醒,于是一天我偷偷跑了回来,一进那熟悉的小院,我撕心裂肺地哭嚷起来:“奶奶,就是吃不好、穿不暖我也要跟着你!”看着蓬头垢面的我,奶奶顿时泪流满面。一把把我搂进了怀里。上学要交学费,吃药要交药费,买菜要付菜钱,从那以后,奶奶肩负双任,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时不时东拼西凑解决面临的经济难题,半夜醒来,我常常看到她眉头紧锁,老泪纵横,我虽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面对我,奶奶总是一张熟悉慈祥的笑脸,可那背后隐藏了多少辛酸的泪水呀!

由于特殊的家庭情况,在学校,我受到老师的处处关心,一天,她兴奋地拉着我和蔼地说:“冰洁,国家有新政策了,你们贫困生可以享受国家补助了!”“是吗!”我疑惑地望着老师,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肯定的说:“这是真的,下午让你奶奶来填表!”一上午,我觉得全身的细胞都浸泡在蜜罐里一样,通透的甜!一放学,我揣着满心的喜悦撒腿往家跑。“奶奶,奶奶,学校有补助了!”我连蹦带叫。“傻丫头,哪有这样的好事。”奶奶半信半疑地看着我。“是真的,老师叫您下午去填表格呢!”听了这样的话,奶奶激动地说:“好,好,原来免去学费,现在又有补助,好事成双,国家政策好,好呀!我们冰洁终于能轻松读书了。”

家庭经济负担减轻了,奶奶的笑容比以前增多不少,村里新建了一个门球场,我发现每次经过奶奶总不忘多瞟几眼,又摇摇头匆匆离开。奶奶的心事只有我知道,她多么想加入成为“飒爽英姿”的一员呀。在我的大力支持下,奶奶终于放下包袱,加入了老年门球队,还获得了许多荣誉呢,看着奶奶越来越灵活的身手,我真为她高兴。

对了,还有爷爷,由于年轻为家操心,他早早落下了毛病,手脚不利索,这不,村里新添了健身器材,体弱多病的爷爷有地方健身了,早晨,他总要去健身场扭扭腰,蹬蹬腿,清闲时还能去老年娱乐室打麻将呢?

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好幸福,手捧《建设幸福中国》,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惠民政策的春风已经吹到了千家万户,看到了许许多多像我一样贫困的家庭受到了党的恩泽,饮水思源,是祖国妈妈给予了我现在的幸福生活,这真是:免费教育受补助,幸福轻轻来敲门,泪水盈盈寸草心,天天向上报党恩!

第3篇:幸福读后感

许小念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的爸爸在她还很小的时候便有了另一个女儿,这使她变成了一个自闭的女孩。在班级里,她没有朋友,别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欺负她。陪伴着她的,是一个茶色熊公仔,还有一个胖乎乎的男孩霍雨欣。一场车祸后,小念幸免于难,可茶色熊公仔被她的爸爸拿走了,霍雨欣也转学去了美国,小念一下子失去了两个陪伴她的好友。不过,一位替小年看病的林医生送给了小念一个泰迪熊,并和她做了朋友。可是后来,林医生便不见了踪影。

横祸接踵而来,小念的妈妈因为右腿长了一个恶性肿瘤而截肢了,而小念却意外地再次见到了当年送她泰迪熊的林医生!可是却得知不久后,林医生就要去美国留学了,小念十分难过。临走前,他又送给了小念一个紫色的毕业生小熊,并告诉她:“你会有很多很多的小熊,也会有很多很多的幸福,拥抱小熊就是拥抱幸福。”

后来,小念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网名叫左手的男生。小念认识的一位阿姨告诉小念,那个网名叫左手的男生,年纪和小念一般大,可他是一个已经在美国工作的天才少年!一天晚上,小念正在和左手在网上聊天,左手告诉小念自己正在美国的世贸双子大厦内,而现在的时间正好是20xx年的9月11日,也就是美国遭到袭击的时间。小念到正好看到了直升机撞击世贸双子大厦的一幕,便催促左手赶紧走,左手在最后一刻打给了小念这样一句话:明白。小念,我是霍。走了!小念呆住了,她竟然一直不知道,一直和她聊天的人不是别人,就是霍雨欣!她在心里默默祈祷,霍雨欣能逃离这场灾难。

几年过去了,小念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她的妈妈去世了,她和小时候经常欺负她的'薛佳成了好朋友。在她16岁生日时,她收到了一个来自美国的大邮包,打开一看,她惊呆了,这是霍雨欣给她的,里面有许多只泰迪熊!林医生真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又或许,是小念的执著打动了天使,她拥有了许多小熊,拥有了朋友,拥有了快乐,当然,也得到了许多幸福,她终于拥抱到了幸福······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幸福其实就在身边,有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不幸福,那是因为,你没有去细细地去体会生活,忘了抓住幸福。哪怕你一无所有,有了幸福,你也会觉的生活十分快乐和富有。来吧,让我们抛去一切烦恼,放慢脚步,细细地感受生活,感受生命的每一秒,然后记住,要紧紧地,紧紧地拥抱幸福······

第4篇:幸福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封底的一段话:“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都由这类家长制造。”

触目惊心的一段文字,就这样肆无忌惮地印在封底。我不知道多少家长会读到它,读到的人中,又有多少会把自己对号入座,然后扪心自问:“我懂教育吗?我是不是也在制造失败的孩子?”

作为一个新手家长,我曾被五花八门的早教理念迷了眼。冯德全、王财贵、杜曼……似乎所有的人,都在为孩子寻找最优的教育方案。可是,这些早教法,真的对儿童有益吗?他们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吗?每次看到那些“神童”、“小天才”的故事,我的心里总是有一些不安。我常常想,那些孩子,他们真的会拥有成功的人生吗?他们幸福吗?我无从得知。我所看到的是,现在我们那些普普通通的孩子,也都很不幸福。他们的幸福,似乎被人拿走了。

我不想把我的儿子培养成所谓的“天才”,只要他快乐幸福的长大。可是,我也深知,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如果不用心“培养”孩子,也许他将来真的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就像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里所说的:“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那么到底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接触了蒙氏,我才感觉找到了真理。在李跃儿的教育方法里,处处可见蒙氏的影子。尊重、自由、爱,缺少了这些,教育生产的,真的只能是“失败者”吧。可悲哀的是:在这么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有多少家长会去读皮亚杰、蒙特梭利和卢梭;相信冯德全的人倒很多吧,可惜只是一场骗局;而李跃儿的画室,不仅仅是学画的地方,俨然成了一个心灵治疗的诊所……

作为一个家长,不懂教育,制造的还只是一个“失败者”;作为老师,如果我不懂教育,制造的就是一批又一批的“失败者”,想到这儿,我不寒而栗。我真怕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兢兢业业误人子弟”的那一类教师,就像李跃儿所说的当初的自己。

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作为教师,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第5篇:幸福读后感

我看过的书不少,涉及到哲学方面的书却不多,但《幸福之路》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书中作者运用通俗而富有哲理的语句,对“什么使人不幸”、“幸福是可能的吗”及“幸福的人”等论述,深入透彻地阐述了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来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往幸福之路的人生道路,同时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让人受益匪浅。以下将浅谈一下我对这本书的体会和领悟:

《幸福之路》一书是1950年荣获诺尔文学奖的英国著名作家罗素先生所着,当时评委会旨在表彰他的'“哲学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贡献”。罗素先生在这本的序言里:“在以下篇章中找不到深奥的哲学原理,也找不到艰涩的博学深思,我的目的仅仅在于,通过但愿是普普通通的东西的感悟将一些议论收集于此。

我相信,通过我在本书中做出的努力,许多不幸中的人将会变得幸福甜蜜”。序言里简要的阐述了书中论述的是他自己生活实践的结果,是他的观察积累而成的人生感悟。因此上,这本书通俗易读,对于追求幸福的人们有启发作用。在整篇文章中,罗素先生先分析了“不幸福的原因,而后讨论了幸福的原因。在篇章上半部分通过大量事例论证了忧郁、竞争、疲劳、嫉妒、犯罪、被虐、畏惧和舆论是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和现象,形成人们不幸福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质;

在篇章下半部分首先分析了快乐的可能性,然后论述兴致、情爱、论家庭、工作,闲情、努力与舍弃,最后论幸福的人,在整篇文章里,罗素先生以通俗而富有哲理语句,结合自己经历证实过的看法归纳起来,以书中所言:”一个幸福的人,以客观的态度安身立命,他具有自由的爱和广泛的兴趣,凭着这些爱和兴趣,同时凭着它们使他成为他人的爱和兴趣的对象,他获得了幸福“。

因此上,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只有读懂了自己,读懂了生活,他就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同时也就感觉到:幸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在《什么使人幸福》的文章中,罗素先生对什么使人不幸的外在形式、因素及对自我专注的三种最普通的类型:罪人、自恋者和夸大狂进行的论述,得出了造成不幸的主要结论”这

第6篇:幸福读后感

张永琛的《幸福还有多远》以长相漂亮、心底善良的卷烟厂女工李萍追求幸福的经历做线索,揭示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于幸福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主人公李萍在内外交困之际,将一条征婚启事塞入烟盒,把命运交给了上天,愿意给吸到这盒烟,拿到这张纸条的男人做老婆。结果,年过四十,妻子已死的部队首长吴天亮成了中彩之人。他按图索骥,找上门来。李萍在反复思考,犹豫再三之后到了部队与吴天明成婚,并过上了衣食无忧、备受呵护的官太太生活。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天堂般生活,李萍却觉得不幸福。她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寄生虫,她渴望工作,渴望劳动,她心怀追求和梦想。她觉得一个人靠着自己劳动,那才是幸福。丈夫为了爱妻生活的充实一些,无奈之下派手下王小毛给李萍送些书来看,以打发时间。一来二去,王小毛和李萍产生了姐弟恋情。后来,王小毛专业回到地方上,李萍依然舍弃了养尊处优的`优越生活,毅然和吴天亮离婚,追到以承包出租车为生的王小毛跟前,心甘情愿与之结合,住着租来的房屋,干着摆烟摊的生意。直至王小毛死了,她还深深爱他。在她看来,幸福不是物质的富足,不是养尊处优,被人宠爱,而是和自己爱着的人在一起。幸福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精神的满足。

文中的吴天亮是一个好人,他认为自己身边的人都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他追求的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幸福。

丽萍的姐姐李岚,她认为幸福就是物质的富足。所以,她挖空心思要找个有钱有势的丈夫。她人为幸福是靠强硬的手段巧取豪夺,不择手段得来。结果,她落下个可悲的下场。

丽萍的好友靳英,则认为只要我爱了,无论他爱不爱我,我为他怎样付出都是幸福的。

李萍的哥哥则认为和共患难的妻子孩子,一家三口不离不弃就是幸福。

父母辈呢,则认为为人不做亏心事,子女孝顺,生活顺利就是他们的幸福。

这本书让人看出,幸福是个人心中的一种感受,每个人追求不同,对幸福的感受也不同。其实幸福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幸福就在你身边,幸福就在你手中,幸福就在你心里,幸福无处不在——明媚的阳光让人幸福,关切的话语让人幸福,亲人团聚让人幸福,关切的话语让人幸福,久别重逢让人幸福,感恩他人也会让人幸福……如果你感觉不幸福,是因为你还不知道,没感觉,不珍惜幸福而已。会感受幸福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幸福。

第7篇:幸福读后感

最早认识周国平是一次帮同事的女儿买周国平的书,了解了他的人和书。然后从图书馆借了周国平的《生命的品质》,有散文,有断片,文体较多,所以没有很深的印象;再有老师送我一本精致小巧的书《风中的纸屑》,里面的文字和书一样的精美;但让我真正了解和喜欢周国平的应该是老公买回来的《智慧引领幸福》。

虽然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是毛边书,给人感觉是用一只大老粗碗吃现代精致的小菜,给人有点不搭调的遗憾,但这不影响文字的阅读,不影响思想的深刻,不影响对作者的崇拜和对这本书的喜爱。

拿到一本好书,我喜欢先跳跃式的翻阅,就象在大海中嬉戏,随手掬起的就是一朵洁白的浪花,而我知道还有更多的浪花在海里跳跃。而这种片断式的文字更适合如此的看,看那一段都是浪花的翻跃,珠珠晶莹,朵朵美丽,让人不忍掬起,又不舍放下。有时会对某段文字,字字品位,句句感悟,遐思万千;有时会感觉某段话就好像是写给自己的,给迷茫的自己指点迷津,给忧伤的自己鼓励安慰,给胆怯的自己信心和勇气;有时看着看着就忍不住的惊喜,这就是我想说的话,只是我还没想明白,他就说明白了;有时看到一句话似曾相识,好像在那看过或者谁曾说起,我又非常的赞同和认可。

这种跳跃式的阅读直到一本书基本都翻阅完了,我才开始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毯式的阅读,生怕错过那句经典。而第二遍的阅读又是一番感受,这种经过人生的积淀,又从心灵流淌出的文字,读多少遍都觉得滋味犹在,依然引起思想的震撼,依然感受到生命的呼唤。

读这本书感觉如遇智者,他说了你想说却总也说不明白的话语;他解答了你一直耿耿于怀的.疑惑;他化解你了心中时隐时现的纠结。一句话或让你豁然开朗、或让你会心一笑、或让你怅然若失,如此的文字让你觉得你懂了作者或者说作者读懂了你。

或许从看《风中的纸屑》开始,我也喜欢上了这种片断式的文字,开始了自己片断式的思考和记录。这种写作方式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抒发,一种随意的思考,一种细致入微的发现自我。《智慧引领幸福》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这种片断式的记录需要一种智慧,一种思想,一种厚积薄发的功底才能引人深思,促人自省。在这样有着生命的文字中,感受豁达,感悟释然,体会人生,体味真情。而要拥有这样的智慧,要写出这样的文字,需要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无法行万里路,但幸好我可以读万卷书来充实自己,让读书来引领智慧,让智慧来引领幸福。

第8篇:幸福读后感

有幸读了陈振林的《幸福是粒小青豆》这一故事集,说句实在话,第一感觉是故事太平实了,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绚丽夺目的词藻,没有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更没有高瞻远瞩般的说教,它仅仅就是一个又一个来源于生活的小故事,可当你读完,却总是能在心里留下些什么,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心灵受到触动,比如有关父母情、有关兄弟情,有关友情,甚至仅仅是人性中的些许善良。对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则是那篇《旧衣裤》……

通常的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渲染父母是如何爱子女的,子女成长的每一步都少不了父母那深沉的爱与叮咛,当你咿咿呀呀学语时,但你蹒跚学步时,当你第一次背上书包步入学校时,但你第一次离家走向社会时,背后总有一双不舍与牵挂的眼神在一直注视着。在《旧衣裤》中,作者则另辟蹊径,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来描写父母之爱。年老的父母时常问中年的儿子要些儿子穿过淘汰的'旧衣裤,说是穿旧衣裤挺好的,丢了也是浪费。儿子想当然地认为父亲说的在理,于是在过年时打包了一大包旧衣服带回老家,但是没隔多久,父亲又要儿子的旧衣服时,儿子产生了疑问,年老的父亲哪能穿掉这么多旧衣服呢,况且儿子的个头没有父亲的高,很多衣服带回去也是穿不上的。在孙女的一次回老家时,谜底被揭开了,奶奶悄悄地告诉孙女,“你爷爷要你爸的旧衣服,不是为了穿啊,他经常想你爸,他一看到你爸的旧衣服,就感觉看到你爸爸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之动容,人们更多的关注与歌颂父母作为父母的伟大,可有几人能够关注到他们作为平常人本身的这种情感需要?儿女大了,自然有了自己的小家与工作生活,同时,也意味着从父母那个家中分离出去,有了分离,就有思念。年老的父母不可能直接地说出他们的思念,他们怕儿女担心,怕耽误儿女工作,怕影响儿女生活,可是这种思念却如流水一般,是剪不断的呀!所以,有了顾左右而言他,有了寄情于物。故事虽然是别人的故事,但何尝不警醒我们?

再回到这本书中来,《幸福是粒小青豆》里大多都是这种语言平实,来自于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平常而又不失意味,它温暖而又不失力量,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你和我。幸福大抵也如此吧。

第9篇:幸福读后感

做老师两年以来,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做老师,你快乐吗?幸福吗”面对班级的平均分,学习上不去的学生,教师的压力也日渐增多。当工作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之后,整个人都觉得倦怠了。现在,大多数的老师没有幸福感,因为每天要忙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备课,上课,等等……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名目繁多的检查,真的感到心力交瘁。

当我读完《幸福地做老师》一书之后,也想了很多,自尊、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只有幸福地做老师才能让学生幸福。我想,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的路上,在行走途中,错误地把星座当做目的,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造成人生的混乱。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调整自己的思维,每日早晨早早来到学校,有人会问“你不觉得累吗”也许又是会身心疲惫,但一想到学生们的笑容和听到的朗朗读书声,累,但也凝聚着快乐。因为,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的进步,感受的是他人所体验不到的做教师的幸福。我发现有时候心态决定一切,如果我们每天都心存报怨,心怀厌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会看不顺眼,一切工作都会显得了无生趣、索然无味;

书中的很多案例令人感动。感动之余又不禁想到自己,如果有人问我:“你会真正的喜爱自己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我是一名职业教师,我的职业道德中要求我们必须爱我们的学生。这不正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吗?可是细细想想吧,我们的教师行为是否与说的相一致?就比如面对问题学生,您自己是否能有足够的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一些表现出色、成绩优秀同学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经常捣乱的同学的火冒三丈。反观自己,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真正喜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书中还说到要学会欣赏你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那么,就让我们幸福的阅读吧,不去为了写读书笔记而阅读,不去想着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我想说的是,任何一项创造都是需要代价的,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勤的汗水与泪水来滋润,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第10篇:幸福读后感

无来由地喜欢苏芩这个人,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也许一是被她的名字吸引,或许是在电视或者哪里曾一睹她的真颜,被她的优雅所惑,总之,看到她的新书就忍不住想要拿来读一读。婚姻爱情的讨论,就像一道道无解的数学题,无论你怎么写都是写不完也道不尽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爱情观也带来不同的爱情故事,而这些或平凡或热闹的爱情到了苏芩的笔下,就是一次又一次释疑解惑的时候。我想,即使号称专家,也未必就全是正确的时候,但是苏芩的文字,有时我们可能并不一定是为了要从那里面找到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被她文字中无时无刻不透露出来的女性美所吸引了。女性对于爱情的渴望远远要超过男性所能想像的,这种梦或许从我们听到的第一个童话故事时就开始了,少女时期更是对未来充满了粉红的期待,到了婚姻中,又依然会比男人多一份细腻的需求,即使是老下去了,爱情之火也永远不会在心中熄灭,女人似乎天生就是爱情的追随者,所以我们常常说的“飞蛾扑火”与女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几乎同出一辙。所以无论我们走到人生中的哪个阶段,都依然会喜欢看关于爱情的电视剧,喜欢读关于爱情的小文字。这本书相较于前不久出版的那本书,我认为更胜一筹,这本里面是一篇一篇的小散文,小故事里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看似是爱情的小菜,其实却是女人活得更美好的金玉良言。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太让人喜欢,不仅封面以粉红为衬,即便是内页也以粉红的边边为托,每每翻书,都顿觉眼前如此清新,也顿觉日子粉红得如此轻松,更有读下去的欲望。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是从女孩到女人的心灵成长课,从公主到女人的蜕变,从爱情的魔幻中到自我成长的蜕变,从爱情到婚姻的蜕变,成长看起来轻松,却是一堂堂不得不修的课程。书的设计很有趣,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或许这既是告诉我们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也是说不必急着将书一口气读完,每天一章,既吸收又消化,让自己的成长变得优雅而从容一点儿。对于爱情中的女人,或者女人中的爱情这个永恒而古老的话题来说,无论说多少遍,以多少种角度来讲都是不够的,时代不断地产生新的物种,爱情的观念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所以我们对于爱情的修炼也是永远无穷无尽的。

第11篇:幸福读后感

最近读了贝特兰。罗素的《幸福之路》,他的思想在现在看起来依然是那么先进,那么贴近现实,这让我感觉很震撼。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在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幸福的指数却在不断下降。每个人都在抱怨生活的压力过大,读过此书后,我的内心反而变得充实很多,明白了如何才能踏上。

印象最深的是作为封面的插图:飞机失事,下面是白雪皑皑的高山,飞行员穿着全套滑雪装备、踩着雪橇,悠然自得的跳伞而下,准备来一次刺激的高山速滑……题注是“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播弄的可能性也越小,因若他失掉一样,还可以亡羊补牢,转到另一样上去。”

幸福其实不那么困难。不是爬上了山峰,才是成功地幸福。生活的幸福来自平衡。尽量多地拓展你的生活,发展你的能力,关心、帮助、改变更多人的命运,这样每一天都会洋溢着幸福。

在他的书中,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实用的道理。论婚姻、论情爱、论竞争、论妒嫉、论工作。每一论都没有脱离生活的主题。

记得有人说过,我们读书,其实是在读自己。看小说的时候寻找着自己的影子,总想从别人的结局里预知自己的结局,或是,得以知道自己该怎样选择。看《幸福之路》,整理这些被自己圈点出来的.部分,一字字打出来,发现,其中的许多正是自己认同。太多的共鸣,太多的回味无穷。原来看哲学书,自己沉思,是件如此享受的事情。于是,书架上摆上了更多这类书籍。其实,它们并不枯燥,甚至很有趣,更别提其中给人的启示。

罗素首先用了半本书讲不幸福的原因,其次用余下篇幅讲了人幸福的可能。当孜孜以求“幸福之路”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也许追求的恰恰是相反。“如果方向不正确,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多避免些不幸福的原因,幸福就要简单很多。大致来说,我边读边对照着我自己,确实有道理。但一片混沌的大脑还无法清晰的总结,只能说出目前残存的印记。

罗素还讲到很多,关于孩子,关于爱情,关于犯罪感的等等。还有一个是,要培养工作的“自尊”。这点很有道理,工作的时候感觉不幸福是为什么呢?你做着你不喜欢的,你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你没有自豪感、自尊心,这就已经进行了自我的否定。罗素甚至建议那些工作感觉不到幸福的人,抛弃一切去一个体力劳动的地方,为基本需求而耕作。不过,如何培养工作的自尊,我还不曾学会。

生活中很多的矛盾、很多的冲突,原来已经有前人好好地思考过了。捧着这本书,感觉是人生的一份厚厚的财富。

第12篇:幸福读后感

我最喜爱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了,它阐述了在生活上喜或者悲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正确看待事情,尤其要记得关于幸福的提醒,它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现实生活上,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会一帆风顺,或许是遭到意外,或许是碰到绑匪,或许是破产的危机,这些都会给你造成灾难或者损失,甚至使你一无所有。这时,有的人悲痛欲绝,怨天尤人,有的人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我们就应以乐观的态度应对人生中的.一些灾难。“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正因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钱没了能够重新赚过,至少,我们还拥有健康的身体,这也是一种幸福呵。“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能够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正因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

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就应说上帝对你有多重视,它就可能让你的人生有多磨难。记得有作家说过: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它个性青睐你的话,缺陷也就大些。我们一出生就没有了选取的余地,那我们就唯有勇敢地去应对,发奋地去奋斗,经过了这些挫折之后,就会有好日子等着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人生就是这样,先苦后甜,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人,从呱呱坠地起就要对每一件事情认真负责,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完成每一件事,正因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意外,这些意外可能随时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人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长,如果每件事情都马虎了事,就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存活下来的使命,因此我们要做到,认真活好每一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算是某天遇到点什么意外,也对得起自己,不枉活了一次。

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灾难降临时,要提醒自己坦然乐观地去对待;志得意满的时候,也不好忘了提醒自己,灾难随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我们要加倍地珍惜幸福,享受幸福。要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幸福都会存在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我们的生活会更多彩,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

第13篇:幸福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我非常有幸读到《美丽中国幸福起航》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近30年来的丰碑历程,和未来10年发展的方向。它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面我就这三部分谈谈我的感想。

上篇《跨越辉煌中国》主要讲述了从20xx年我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到20xx年的青藏铁路建成再到20xx年和20xx年先后举办了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甚至到20xx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强国。在这短短的十年当中,可以看出我国又向世界迈出了豪迈的一步。这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最骄傲的地方。

中篇《风采感动中国》这部分主要讲述了许多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生命的英雄,读了他们的感人事迹以后,我的内心如同浪潮一样汹涌澎湃.最令我感动的是“最美妈妈”吴菊萍,这位见义勇为的阿姨拯救了一个从10楼坠下的2岁小孩妞妞,导致了她左手尺桡骨粉碎性骨折,让我惊叹不已!她的.善良、勇敢、无私,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人们的向善之心,呼应着这样的善举,敬意和感动汇成了暖流。有时,我甚至在想她这么做到底图个什么,值得吗?但看到这么多的英雄人物,这么多英雄事迹我也开始独自思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也正是有了他们的一颗颗奉献精神,世界才充满了爱,才有了这么多人受益。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向他们学习,争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帮助身边的同学和需要帮助的人们。学习吴菊萍阿姨那种大无畏、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至少在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多为别人着想,关心和照顾好这个大家庭,为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而增添一份力量。

下篇《展望美丽中国》这篇从高科技开始然后依次讲述了我国的建设。在未来的10年里我国通过科技的发展会给人们不断的惊喜,未来的科技更是会给人类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和科研前景。那时,我们的学校将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校园里的绿色植物长得郁郁葱葱,五彩缤纷的花儿随风摇曳,好像在告诉我们拥有的这样的学习环境势必应该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我们的祖国虽然现在很成功,但是我们不可以就此罢休,要继续努力,向着第一大强国而奋斗,就像我们文章中前面一部分提到的英雄人物一样,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当中只要每个人都伸出自己的双手去扶别人一把,给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洒下爱的种子,不久的将来就会开出幸福而美丽的花。让我们为实现美丽的中国起航吧!

第14篇:幸福读后感

一盘幸福饼,成为了这本书的语录。从相遇到相知,在经历了别离之后的离别成了这本书的最后的结局。或许,“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成为了这本书的走向。也许“众里寻芳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为了这本书的写照...

从打开书到合上书的时间,不过三天。合上书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爱情的伟大,也看到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生离死别。有过这样一首歌叫做《幸福拍拍手》,每每唱出来,都觉得出奇的怪,明明幸福与拍手之间毫无关系,为什么总要将它绑在一块呢?而现在,回想回想,倒是认为拍手不过只是传递幸福的方式罢了!

幸福是永远的,爱是永恒的。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不奢求拥有它,只是不想失去它...

只是幸福这个字眼太过伟大,我并不理解...

一双羊毛袜,只是不想你忘记我。

一双羊毛袜,只是你对我的挂念。

书中说,真正的理由十分自私,我挂念在冰天雪地里的他。

我理解了,幸福与爱应该是拥有的。

一串玻璃珠,只是你送个我的礼物。

一串玻璃珠,只是你对我的祝福。

我又理解了,幸福与爱,就是美在无法拥有。

我又开始迷茫,那幸福与爱到底是拥有还是无法拥有?

有人说:“我学到了寻找幸福的方法:限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设法满足他们。”

又有人说:“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也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

在光明的世界里,总有黑暗。而且,从黑暗走出来的人,才真正懂得光明的可贵。社会上不只充满了幸福,因为不幸,所以会有幸福。

这次,我理解了,原来幸福与爱最美丽的地方,就是无法拥有。

叶散的时候,你明白欢聚。

花谢的时候,你明白青春。

令爱与幸福永恒的,是别离。

唯一可以战胜光明的',是回忆。

我们所放下的尊严,个性,固执,都只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不要忘记被蒙蔽的幸福。不要忘记的就是瞬间沉浸在高贵中的自豪,自己亲身体验的幸福,比起在含糊不清的盲目自信中长年醉生梦死的幸福也好的多。我们要慢慢学会爱自己,因为,幸福,不需要别人成全。

人生如朝露,何处无离散。

第15篇:幸福读后感

当杨一帆问老师树怎么画时?老师并没有一板一眼的按着树枝、树干、树叶、树根去分步描述,而是用孩子的口吻说“你瞧,拿上笔,这样,呜、呜、呜乱绕,三绕两绕,不就长出一棵树来了么?”只有“孩子”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只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他把作业变成乐趣。我尤记得一次送小侄女去学钢琴,那的老师说的是,既然先到了,就去玩起来吧,而不是你去练钢琴、你去弹钢琴。还有《死亡诗社》里的基汀老师,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诗歌课时,让学生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书中的绪论撕掉。在朗读着惠特曼“哦,我!这个问题不断重演的生命在载运无信仰者的绵延的车厢中在充满愚蠢人的城市里身处其中的意义何在哦,我!哦,生命!答案是你在这儿,使生命存在,使其有一致性,使这个强有力的戏演下去,而你能贡献一首好诗歌”时,又怎能拿着一套理论让学生们去解读呢?朗读,忘我的朗读,在操场上朗读,在山间朗读,用生命朗读。这才是教育,这才是智慧的教育,这才是爱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育不是溺爱,但更不是“严教”。李跃儿也曾是一位糟糕的母亲。会把儿子赶出家门,会抓住儿子的胳膊怒吼,会让儿子因恐惧连拉裤子都不敢吱声。幸好,她终能领悟到棍棒是不能成材的,甚至连人都成不了。读书笔记我对照着文中的反例一遍遍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愤怒咆哮的时候,是不是太过严苛,是不是凶起来像不可遏制的泼妇。孩子是需要赏识的'。就像许久前看的那个视频,一杯水会因为别人夸它纯净而更加纯净,别人批评他污浊而日益污浊。这让我想起《地球上的小星星》中尼克老师对伊夏父亲说“在所罗门岛,当原住民想用森林里的一部分来耕种,他们不会将树砍掉,他们只是在树的附近聚集,然后开始对着树大声的辱骂,不用几天的时间,树就干枯了……”更让我想到自己有一次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小侄女学习自觉性不高,贪玩。小侄女事后对我讲“姑姑,你好不好在外人面前说好话。我都和我同学说,我小姑姑要来,我老期待的。”我愣了一下,自责自己不当的言行,也庆幸小侄女的勇敢,更由衷地生出一份敬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还有许多许多让我感触颇深,更有许多许多值得我去接受、去反思、去实践。能读过这本书是我的一件幸事,我希望这不仅是我的幸事,也能成为更多人的幸事。每位老师,每位父母,都应该读一读,如果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还回去,如果没拿,也能让孩子更幸福。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