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10 16:51:46

第1篇:《我们仨》读后感

人在,家在。人散,家只是客栈。

聚与散,尤如一场做了万里的梦。

正值清明时节,读杨绛先生著作《我们仨》。杨先生将本书分成三部分,看着目录中的三个标题,“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的眼中已有泪。人生尤如梦一场。杨先生从梦讲起,讲了一个长达万里的离别梦。

开篇首段,她说,“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踪影,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锺书不知道哪里去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害怕失去陪伴自己的眷侣离去,自会做如此的梦,这是因爱才升起的梦。

第二部首段,她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第二部的梦,读来,让人真的很心酸。杨先生用诗意幻化的笔,用精妙入胜的结构,诉说着一个让人辛酸的故事,她如在梦中,伤心欲绝,浑浑噩噩,以耄耋之躯奔波于病重的爱人与女儿之间,白发人送黑发人,永失所爱,何等悲戚!她写道,“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第三部开头,她说,“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过往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温馨的场面很多。1941年暑假,锺书辗转回到上海。两年不见,圆圆好像已经不认识爸爸了,他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的监视着。晚饭后,圆圆对爸爸发话了,“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锺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读到这段文字,含着眼泪在笑。

本书的最后,杨先生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想,杨先生在回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一定是带着泪幸福着。我还想,杨先生现应已寻得归途,“我们仨”已经再相聚。

正清明时节,哀悼逝去的先人们。

第2篇:《我们仨》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

牋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牋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牋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牋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牋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第3篇:《我们仨》读后感

一本书,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前段时间因为杨绛女士仙逝,忍不住又重温一次她的《我们仨》。这本书是她写来怀念逝去的爱人和女儿的。很敬佩杨绛女士,一个女人在80多岁高龄时失去挚爱的亲人,伤痛之余,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用爱写出了这本书,让亲人们在她点滴的回忆中渐渐鲜活起来,陪她继续走下去,也让旁人看到了他们一家幸福的生活。我想,在这本书里,除了看到杨绛女士的坚强睿智,还能学到些什么?

人的一生要有热爱的事业。

钱钟书先生和夫人杨绛女士从年轻时就热爱文学,热爱读书,而且他们对待文学不仅仅是停留在兴趣的层面,而是当做毕生的事业来追求,在出国留学的时候,在有了他们的女儿的时候,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讨生活而奔波的时候,在解放后有了安定的环境的时候,在xxx那个人人自危,扭曲了人性的时候……无论顺境逆境,他们都坚持读书,并且是有计划的读书,写书。他们有着这么丰富的精神世界,且也正因为有着这么丰富的精神世界,才支撑着他们从容地渡过坎坷的一生,支撑着杨绛女士在家人离去时仍然坚强,并且文学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尊重爱人,子女,给家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曾经在出国的轮船上,钱钟书和杨绛只因为一个法文读音而吵了一架,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两人都觉得不开心,而且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规定,于是他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后来在钱钟书工作的问题上双方发生分歧时,杨绛女士是这么说的“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而在女儿的大学学校的选择,就业的选择,结婚的选择,杨绛也都是这么做的,充分尊重了女儿的决定,而女儿也没有辜负父母,为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了终生。

杨绛的精神也时刻鼓舞着我,因此,每个人都应记住一切你曾经拥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拥有的,寄希望于你即将拥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这本书中充满的不过是生活的片断,对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听到过一滴怀念的泪水?坚强,在坚强中得到了磨练;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赋予以色彩;哲人其萎,所谓增哀思者,乃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活着、活着,坚强、充满希望地活着。“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一切终究会改变;改变的代价是高昂的,然而我们必须付出以执着。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当我们将真心付出,我们的后代必会受益。

第4篇:《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这本书是我很久以前看的了。依稀记得在书店里拿起它时,我就被它简约大气的封面给吸引到了。棕色铺满了整个封面,有三个大字大大方方摆在中间我们仨,最上面还写了Mom、Pop、圆o,这就是杨绛、钱钟书和他们的女儿钱瑗的故事。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杨绛先生用温馨浪漫的语言去描绘了老两口老去之后,女儿和他们一起过日子的幸福温馨。回忆起他们生活的种种,总是让人感觉嘴里心里都被浸在了蜜糖里。他们的家庭里带着宠溺包容,互相尊重扶持着。就像里面的一段话,说实话,我做的菜他们从未嫌过,只要是我做的,他们总叫好。这回,我且一心一意的做一顿好饭,叫他们出乎意外。一面又想,我准把什么都烧坏了,或许我做的好,他们都不能准时回来。因为——因为事情往往是别扭的,总和希望或想象不一样。,杨绛先生想要为丈夫和女儿做顿饭,因为女儿出门了,多年没有下过厨房的她便思索了起来。简简单单的话语,我却看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独特的感情。

第二部分,我们仨都失散了。杨绛先生做了一个万里长梦,现实与梦境相交叉着。从杨绛先生踏上古驿道的那天起,就意味着钱钟书先生的生命将要殆尽。她用梦境的形式将她的悲伤缩小,她在梦里她在现实里她都陪着钱钟书先生度过了生命里最后的时光。直到女儿生了病,她便开始了照顾着丈夫和女儿的道路。虽然他们最后用死亡的方式告别了杨绛先生,但是最后的时光依旧美好,虽然悲伤但却也算的上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最终,杨绛先生送走了爱女,也送走了相伴一生的钱钟书先生,他们的离去让整本书充斥着淡淡的悲伤情调,前段有多温馨,后段就有多悲惨。她在文中这样写到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最后这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了她一个人,她在展望着,她一筹莫展着,她不知如何是好。

她一个人,在思念着这个家庭,她思念着她的丈夫女儿以及他们幸福的日子。

第5篇:《我们仨》读后感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我是个平凡的人,看着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也是真的体会到生活对任何人都是一贯残忍的。

钱钟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入了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杨绛先生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而谈,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娶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从照片上看,杨绛不算漂亮,老年后,发现他们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简单地从杨绛散文中知道,他们家也曾处世交,于是结成亲家,不管当时是否以爱情为基础,这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

很喜欢杨绛先生在书末说的那段话: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这段话,饱含着人生以及岁月所带来的真谛,颇有一种无奈叹息之感。

第6篇:《我们仨》读后感

他们两老了,爱做梦了,做了一个万里长梦。

父女两人闹的可爱,都在向杨绛先生告状,一家人的温馨跃然纸上。

这是一条古驿道,写不尽道不完的离愁别绪在此堆叠。没有折柳惜别,就这样三个人走着走着就成了一个人了。

阿圆是忙碌的,一边是学校的事务,一边是父母。为人子女,而她还有自己的婆家,那个她和大伟组成的甜蜜的家。我们都会如此,抽不开身去理会公务,分不开心来关心家人。而她匆忙的身影下,是一副旧病复发的躯体。

杨绛先生和阿圆每天都走尽古驿道,寻找那条小船看望她的丈夫,她的父亲。顺着驿道走下去,每天都在变换客栈。寻到311,踏上长堤,踏上斜坡,踏过跳板,他们三个人重逢了,团聚了,这就足够了。没有过长的陪伴,又该分别了,只好匆忙告别,明日再见。

阿圆去忙学校的事了,只能每周日一见。她放心不下杨绛先生那刚缓过来的身体,也放心不下船舱里那躺着的父亲。没有办法,面对生活,我们不得不学会妥协,再有不舍,也得迈出步子,抽身离开,任凭心儿在这里挂念。

柳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阵风,叶子一批批落了下来。春风还没有吹,柳条已经发芽,远看着已经有了绿意,柳树在春风里,飘荡着长条。然后飞絮蒙蒙,飞上一两个月。没过多久,叶已成阴,然后又一片片的黄落。

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了。

阿圆也病了,得一年多才能缓过来,短暂告别,便进了医院。

驿道上,长堤上,跳板上,只有杨绛先生的身影。

一场场梦,将杨绛先生带到了阿圆的病房,看到了那里的两床一人,听到了大伟与医生的对话。阿圆是有人缘的,花朵越来越多,与病友也相处颇好。

钱老开始发烧了,杨绛先生不得不将阿圆的情况告诉他,哪怕是梦里的情形。他两的梦很相似,都是关于阿圆的。

阿圆回来了,来看钱老了,可他让她回去,回家去。阿圆的脸上满是笑容。千叮咛万嘱咐后,阿圆走了。带着祝福走了。她可以休息了,好好放松放松了。

杨绛先生的胸口仿佛有什么东西掉了出来,慌忙捧起,又送入胸口。

杨柳又绿了,又黄落了。

长堤不见了,斜坡不见了,跳板不见了,连同那艘小船里的钱老也不见了。

杨绛先生再也找不到那艘船了,找不到钱老了。记忆模糊了。隐隐约约记得钱老曾在下船前嘱咐她“绛,好好里(好生过)”

一场场梦都会醒来,噩梦也是。

杨绛先生醒来了,以为那是个梦,醒来后和梦里又没有了区别,阿圆走了,钱老走了,无论是梦里还是现实,三个人成了一个人。三里河的家已经不是家,而是一个客栈了。

他们两的万里长梦是属于三个人的,梦终会醒来,人终会离开。而那切身的爱,切身的痛让我感同身受。

第7篇:《我们仨》读后感

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化作成了一位近百岁老人对家人绵绵的思念,由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时所著的《我们仨》这本书,通过回忆录的形式追忆了这个与世无争的学者家庭饱经战火、疾病、政治、生死的洗礼,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在《我们仨》中,杨绛眼里的女儿钱媛,懂事、聪慧、好读书,是自己“平生唯一杰作”;丈夫钱钟书是一个纯粹得近乎单纯的文人,他一生所爱,唯有他的书、他的家。在书里,他是学问的宠儿,在家中,他是精神的领袖。钱钟书眼中的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前后去世。“剩下的这一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读罢《我们仨》,感慨万千。从杨绛做的“长达万年的梦”,感受到的是她对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的爱与思念。在英国和法国的求学生活,不得不因为高昂的生活费用而精打细算,但对生活仍然是那样的富有情趣。亲自下厨学习做饭泡制红茶,一起款待好友,双双街头散步,一起游览“探险”,一起读书学习,一起研究文学。杨绛怀孕并生下他们的女儿钱瑗时,钱钟书对妻女的关爱和疼惜,无不让人为之动容。杨绛记录女儿钱瑗幼时“与父亲玩闹”等趣事,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是夫妇二人对女儿深深的爱与希冀;钱瑗在文革期间为能够顺利回家探望父母,迫不得已写了与父母“划清思想上的界线”的大字报张贴在楼下,到家后又为母亲缝制衣物,给父亲送上爱吃的夹心糖,女儿钱媛的孝顺与体贴也令人感动。

读《我们仨》这本书,一个个残碎的梦境,一件件细碎的小事,在黑白间杂的夜幕下,如一粒粒星辰,以爱作线串起,熠熠生辉。从杨绛先生的书中,领悟了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家庭生活,她的从来不抱怨,偶尔争吵想办法解决问题。前期我也读过《围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在这里我想说,家庭是幸福的港湾,是人生最后、最好的庇护所。如果你爱家,就读一读《我们仨》吧。

第8篇:《我们仨》读后感

夜色笼上来的时候,下雨了。今年北方的雨水不多,一场雨尤其珍贵。路灯下,斜斜的雨丝雀跃着落地生花,远望,真是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呀!

雨夜寂寂,与书相伴,闻得一味书香,倒也别有一番韵味。不开电视,不玩电脑,放下手机,走进书房,从书柜里选一本喜爱的书,在雨水的滴答声中,如一条自由的鱼儿,悠闲地畅游书海,渐渐地入迷,走进了书里的黄金屋。

在这样的雨夜,手捧一本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忘情地品读下去。先生是一个精神上的贵族,在她的笔下,生死离别如梦似幻,笔调平淡,如诉家常,可细品,每一个平凡的字符,都爆发出惊世骇俗的力量,令人震撼。不平凡的一生,如涓涓细流,道出人世沧桑,却又超然物外,孤清中渗透着深深的怀念。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多么简单的快乐?却在简单中寄寓深意。多么和谐团结的一家人?却又不得不尝尽磨难。然而,无论有多么困苦,人在,家就在。家在,快乐就在!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一个平和而恬淡的学者家庭,一个简单而丰富的人生长梦: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直到最后“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令人生生地心疼。经历了怎么样的波澜壮阔,才能有如此豁达的精神境界呀?这一生,每一处困境,每一次磨难,每一回心碎,每一秒泪落,都是一次朝圣,是一场灵与肉的修行。这一路上,要把喜怒哀乐一一尝尽,要面临生老病死的轮回。欢乐有时,悲痛也有时,历经八十一难,才修炼成九九归一的淡定和从容。

杨绛先生哀而不伤的笔触彰显大家风范,坚强的人格魅力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

在这样的雨夜,一本书在手,《我们仨》如一抹暗香,在心头袅袅。雨夜很短,雨夜又很长……

第9篇:《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读了两遍。第一遍是两年前,在书店里,站在书架旁边,从头到尾速读完成。这本不到200页的书(其中还包括五十来页的附页照片)对我这样一个读书很快的人来说,算是很轻松的事。当时为什么没马上掏钱买书?可能是还看到更好看的书了。

前些日子总算还是惦记着这本书,终将买回了家。第二遍是从这个周末开始重读,今天早上边做早餐边读完,一字一句,认真地读。离上次的速读有一段时间,但杨先生并不华丽的词章表句仍丝丝入扣地牵动我心。

故事内容很简单: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第10篇:《我们仨》读后感

我用了十多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很感人的书,叙述的是关于亲情、回忆、思念的故事。这本书有三个部分主要写的是我们俩老了到我们到我们仨失散了到最后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哭了好几次,仨人杨绛先生一人,到九十二岁高龄时还在孤独、寂寞中度过,那时还强忍着自己内心的伤心、孤单写下了这本书,当时杨绛先生的心情应该很复杂吧,写这本书之前也应该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杨绛先生是有学识的,勇敢、坚强嗯。

我们仨,就是一个家,无论在哪,只要在一起,就是家。杨绛先生他们仨是血脉相连,相亲相爱的,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最终却没有换来想要的幸福。换来的却是生离死别,但却抵挡不住杨绛先生对他们的思念。

《我们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的是杨绛先生的梦境,虽然是梦境,但可以读出真切的感情,往后读时也可以发现第一部门是看似梦境却又好像不是梦境,因为梦境里的东西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杨绛先生总是梦到钱老。梦到他们俩人一起散步,散着散着,钱老就走了,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在那里。醒后钱老总是安慰她说“我怎么会丢下你一个人走呢”。

第二部分杨绛先生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阿媛,丈夫钱老先后离去的过程。在梦境中她梦到阿媛得病了,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后来病情加重,但还是那么乐观。一九九七年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钱老去世。我们仨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命运待她真是不公,在她年迈的时候,理应享受天伦之乐了,但她女儿却离去了,杨绛先生本想享受天伦之乐,却白发人送黑发人,更痛苦的是接连钱老也离去,只留下她一人。但她又是多么的坚强,她坚强地活了下去,又振作鼓起勇气写下了《我们仨》。

第三部分,杨绛先生回忆了他们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杨绛先生在书中提到,她总说“我最笨,什么都不会,是最没用的人”。但我觉得她是勇敢的,坚韧的,明亮的。也是唯一一个作为女性却让我们称为先生的人。

人世间不是小说不是童话故事,结局也不可能会是“从此,他们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人世间是没有永远的,因为人的一生是坎坷的,只有到暮年时才会有一个安顿的居处,才会觉得幸福、舒适。

但杨绛先生却白发人送黑发人。阿媛走了,钱老也走了,独留杨绛先生一人,做着一个很长很长的能。在梦里有家,有他们仨,他们还像平常一样生活在一起,但那只是梦。最终,杨绛先生也走了,他们仨又団聚了。留下的《我们仨》读完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杨绛先生,我们永远会记着你,记着你的勇敢,记着你的坚韧,记着你的明亮。

第11篇:《我们仨》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第12篇:《我们仨》读后感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读了三遍,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真的要忘了钱老和他女儿圆圆离开我们已很久了。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入了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杨绛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而谈,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从照片上看,杨绛不算漂亮;老年后,发现他们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简单地从杨绛散文中知道,他们家也曾处世交,于是结成亲家,不管当时是否以爱情为基础,这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

钱老是名人,而在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真的要感谢杨绛先生!

祝愿杨绛清静地度过晚年,更祝他们仨再相聚没有生离也没有死别。《我们仨》我还会再读下去,陪伴我一生。

第13篇:《我们仨》读后感

在林林总总的小说、名人传记之中能找到封面如此别具一格的,实属罕见。泛黄的封面起了毛边,给人带来一种历史的凝重感,但同时,也带来了雅致、自然之风韵。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抽出些时间,看看这一本需要慢慢咀嚼的书。读了杨绛先生的,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了今天为止,我只读了一遍,我只是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

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讲的是一个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60年间的缘起缘灭,因为离合,就成了一段段的故事。在我读到伤心处时,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时,我会欢笑;读到离别处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时,我则会认同。总之,它能牵动你身上的每一根神经,能将读者到会那一段往事之中。

使我大有感触。它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可以说是一本充满着人世间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剧本。角色都是如此鲜活,即使化作了文字还是如此活灵活现,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似的。我们便好比从窗户纸的孔隙中,悄悄窥视着一户书香门第内,一天天发生的不同故事;即使主角中已有人遽归道山,尽管这故事并不惊心动魄。于是,从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中,我们仿佛从今天返回了昨天,看看那过去的人,听听那过去的事。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给了杨绛最好的回忆。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的,在作者那里是一种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流下眼泪。

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痛定之后,只剩下满纸洞彻生死的达观…… 这可是我找了好几篇 拼起来的 蛤蛤

第14篇:《我们仨》读后感

轻轻推开近代文学的大门,她优雅端坐,笔尖在纸上划过,淡蓝色的墨迹上跳跃着生命的精灵,带她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一个世纪老人,缓缓地行走在岁月里,历经百年沧桑之后,念念不忘的仍旧是“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所以她决定用文字来回忆那曾经燃烧着情感与生命光辉的岁月。

无论身居朱户或者柴门,唯有情感,才是最值得珍爱的

一个是文学才子,一个是旷世奇女,常人眼中他们的生活,应当是“琴棋书画诗酒花”,然而杨绛先生却更多的回忆了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初入社会,英国求学时的笨手笨脚,兢兢战战,与迎来小生命时的敬畏感恩,温馨知足,到变为“牛鬼蛇神”时的艰难困苦,却苦中作乐,以及后来疾病缠身时的相依相守,牵肠挂肚。娓娓道来的小故事似乎就是这人世间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真实显照。那些细细琐琐的俗世俗物也许不足以勒之于铭,却也萦人心胸,久而芬芳。

1997年,被杨绛视为一生杰作的女儿钱媛因病离世,次年,丈夫钱钟书也随其后,亲人的相继离开,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一场相聚相离的梦也是这一家人一起走过的后一段路。而如今梦醒了,她能做的只有“我一个人回忆我们仨”。

与世无求,与人无争,方能顿悟生活。

我们都是两手空空而来,最终能带走的也不过是曾经走过、看过、想过、惑过、求过、爱过、给过的回忆罢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争不抢,不慕名利似乎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社会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强行推入了快节奏的生活中,似乎只有奔跑着才能到达终点,只有争的头破血流才叫生活。而杨绛先生无疑就像一股清流,她可以为了自己的兴趣放弃了美国韦斯利好学院的奖学金。也可以在饱经忧患之时,把世态炎凉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后来,她更是在百岁之时感慨道:“人生最妙曼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细细读完这本书,会发现他们这一家人真的是朴素单纯,如兰芷,如清水,不为浮尘所动,只求内心安然。

书的最后,她慨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美好的事物总是很轻易地就失散了,但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记录下永恒的回忆。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世间除她之外,大概再无人能担此盛誉。三毛曾问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杨绛正是用毕生回答了这个问题:“远方并不远,只要我们仨相聚相守,远方就在脚下。”

第15篇:《我们仨》读后感

余读书不求甚解,匆匆读完,浅谈感想。本书乃杨绛先生92岁高龄所做,述其家60余年风风雨雨、点点滴滴。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杨绛先生以老人之梦启笔,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梦中凄凄惶惶。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这是个“万里长梦”,似梦非梦,以梦写实。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古驿道上相失。杨绛先生多次描述杨柳,多秃柳寒柳落叶,留人难留,想必伤心至极。

“提上的杨柳开始黄落,渐渐地落成一颗颗秃柳。我们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

“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已经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要飞上一两个月。飞絮还没飞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然后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

“阿圆住院时,杨柳都是光秃秃的,现在成荫的柳叶已开始黄落。我每天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一步一步小心地走,没完地走。”

“杨柳又变成嫩绿的长条,又渐渐黄落,驿道上又落满落叶,一颗颗杨柳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

至亲已逝,三里河的家已不复是家,不过客栈尔。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先生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夫妻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后辗转法国求学,1938年回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反”运动、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直至爱女钱瑗和丈夫钱锺书相继去世。不论时局如何变换,这个小家始终不变的是对家人的挚爱以及对读书和工作的热情。

解放前夕,等待解放,没有选择逃跑。“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

文末悲恸,令人感伤。“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