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到此刻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乡父辈人的讲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改观,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据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同时国家还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忙。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倡导,很快国内的经济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以我的家乡郑州为例,在生活方面,据我爸爸说,四十多年年前,他和爷爷奶奶住在用稻草搭成的房子,用土泥砌成的平房下,的大人孩子穿得太破了,冬天穿不上棉衣,脚上穿着露脚趾的破鞋子,到了夏天,只能把破棉袄的套子掏出之后再穿,这些还是粗布做的,而且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台小小黑白电视机已是奢侈品,但如今彩电以不足为奇,透过屏幕人们大开眼界,旧日里岗了,人们热火朝天的盖起了平房、现焦房、以致楼房、家用电器琳琅满目,人们纷纷住进了温暖舒适的家。过去那种屋漏偏遭连夜雨的现象再也不见了,多雨季节,坑坑洼洼、泥泞、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不见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笔直宽敞的柏油路面。过去孩子们上幼儿园,家长只能骑自行车接送,如今家家买上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接送孩子。改革开放前我们家乡这都是爷爷奶奶告诉我们的,我才明白。而如今人们冬天里边穿的是保暖内衣、羊毛衫,外面穿着羽绒服,暖和极了,大人孩子人人如此。对于老年人,国家还给予了养老保险,以确保他们能够安享晚年,这也充分体现了党以民为本的方针!
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我们老人个性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而且近几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给老百姓办起了医疗保险,只需交纳一点费用,即可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而且看病住院70%、80%都是由国家支付,完完全全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着想。
在住房方面,以前一家人只能挤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房子里只有几件可怜的旧家具,要是能够宽松的睡一觉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连做梦都想拥有一套大房子。而此刻,我们家不但有了自己的大新房,而且还搬进了二层高的小洋楼里,各人都有自己的卧室,再也不用挤在一块了。而且房内也是装饰一新,各类电器一应俱全,电话、风扇、空调、冰箱、彩电、微波炉、液化气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前年还购买了一台电脑,宽带上网,并玩起了数码相机。今年将南北阳台用铝合金窗改造了一下,透过改造,房子的采光好了,空气也比以前更流通了,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最近政府对我们小区实行平改坡旧房改造以及三管改造和下水道改造等,都是政府出资,小区居民却分文未付,此刻居民用水更方便了,排水更畅通了,真是说不尽的称心如意。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教育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把师生们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解脱了出来,我们教师再也不要为升学率、各科分数而去绞尽脑汁地出难题、找偏题,去日益继夜地“看守”学生了。而学生呢,也无需整天溺在题海中而“痛不欲生”了。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生各方面素质在稳步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的彻底落实、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重点投入,家乡昔日那设施简陋,千疮百孔的破烂校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电脑室,实验室、电教室........再也不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空壳了。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更让人高兴的是国家推行义务教育,不但免去了学杂费,免费带给教科书,并对部分困难家庭的学生予以生活补助。使全国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直理解益,所有适龄儿童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学。而大学生入学政策的宽松也为我们带给了更多理解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交通方面也有了相当大的改观。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过程中,一条条干净而又标准的硬化公路把家乡的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甚至户与户之间连接了起来。再也不见昔日人们出门时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的尴尬情形了。如今,不管天晴下雨,人们都能够衣帽整洁地串门、上学。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偏僻的独家小院中喂养的家畜再也不要担心因道路不通而卖不出或被黑心老板狠心砍价了。
我们在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首次太空漫步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太空最后有了中国人的足迹;太空中首次飘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而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圆满结束,标志着我国在世界的历史地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紧之后是我们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即将闪亮登场,以更加出色的表现向世界再次宣告,中国已经真正的繁荣富强了!这天,我们迎来繁荣富强的好日子。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庞大,我们的祖国,将迎来大好时光!欣喜,在于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将会更强大!
上述的种种状况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也就不会如此受惠。所以,这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代,要懂得珍惜、要维护当今社会,并应懂得知恩图报。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以前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此刻更是无法担负重任,但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用心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也就不辜负党和祖国的恩情。
因为自己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根在农村,所以,一向关注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30年,我忽然想起盘点我们家自1978至2008年间的变化,目的有三:
第一,总结。我们的变化中也许隐藏着农民改变自己命运的规律。
第二,温故。温故而知足,多想想自己艰苦的过去,人生的幸福感会强烈些、持久些。
第三,检讨。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人生短暂,30年做一次检讨,就应对自己日后需要什么、舍去什么更明晰。
1、人口比较。
1978年,我们家有8口人,分别是:祖父、祖母、父亲、母亲、我、妹妹、两个弟弟。
2008年,我们家还是8人,分别是:母亲、我、妻子、女儿、弟弟、弟媳、侄儿、弟弟。
人口变化:1979年祖母去世,1982年父亲去世,1990年祖父去世,1990年继父到插门来我家,2002年继父去世。1988年妹妹出嫁,1995年我结婚,1997年我育有一女,2003年弟弟结婚,2005年弟弟育有一子。
2、户口比较。
1978年,我们家8口人全部是农村户口。
2008年,我们家8口人,有6口人是城市户口,2人是农村户口。其中,我因为考取大学,户口迁移到城市,我妻子本身是城市户口,女儿随妻子落户;弟弟、弟媳、侄儿因为在城市买房,户口从农村迁到城市。
3、文化程度比较。
1978年,全家最高文化程度是我,小学五年级,其次是母亲和妹妹,小学3年级。
2008年,全家最高文化程度是我和我妻子,都是硕士,其次是弟弟、弟媳,都是中专。
4、收入比较。
1978年,我们家有两个半劳动力,父亲算一个,母亲算一个,我辍学算半个。父亲一天挣10个工分,母亲一天挣7个工分,我一天挣4个工分,全家一天共挣21个工分。我们村当年一个工分值6分钱,也就是说,我们全家当时月收入37.8元,年收入453.6元。我们家是村里有名的超支户。
2008年,我和我妻子,年收入超60万元,弟弟和弟媳,年收入20万元,还有一个弟弟在农村,年收入1.2万元,共计81.2万元以上。
5、资产比较。
1978年,我们家有三孔(连)祖传的土砖黑瓦房,价值就应在1000元以内,还有一件也是惟一的一件电器——手电筒。
2008年,我们家在乡下盖有两幢房子,一幢四孔(连)两层约400平米,一幢两(连)两层约200平米,还有42亩土地,其中40亩土地是我承租的,两亩土地是村里分给母亲和其中一个弟弟的。我们家(包括弟弟、弟媳)在城市里还拥有8处以上房产和宅基地,3辆小车,10台以上电视机,20台以上空调,5台以上冰箱,6台以上电脑,7部手机等,其他家用电器基本是一应俱全。
6、基本物价比较。
1978年,猪肉0.78元/市斤,大米0.12元/市斤,油条0.04元/根。2008年,猪肉10元/市斤,大米2.00元/市斤,油条0.5元/根。
7、生活、医疗保险比较。
1978年,大米、猪肉凭票供应,家里人多劳动力少,经常吃不饱饭。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走近你家门,青粥一大盆,端起你家碗,碗里照见人......”就是我家当时生活的写照。家里人无医疗保障,祖母的病、父亲的病就是没有钱治疗,或医疗水平限制,最后过早地离开人世。
2008年,物价有所上涨,但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一是我们挣钱的潜力仍处于上升,家庭购买力没有下降;二是,我们对鸡鸭鱼肉海鲜相对少吃,蔬菜水果买得多;三是,外面应酬减少,健身喝茶时间多。
我、妻子、女儿除了国家的医疗保险外,自己还办了相应的商业保险。弟弟、弟媳、侄儿或办理了城市医疗保险,或办理了商业保险。母亲和另一个弟弟,在农村参加了合作医疗。另外,我还为母亲和另一个弟弟购买了必须数额的重疾险。
8、家庭和睦比较。
1978年,家里虽然很穷,但父母很少吵架,一家人和和睦睦。1982父亲去世时,母亲35岁,守寡10年,一个人含辛茹苦地照料祖父、抚养我们兄妹,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兄妹,一家人穷并快乐着。
2008年,兄弟们依旧以母亲为中心,对母亲孝敬有加,婆媳关系也很好。母亲在城市、农村两头住,自得其乐。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说,穷人的孩子更就应善待咱的爹和妈!
我们家是农村的最普通的一户,也是村里最穷、最可怜的一户,多年享受村里困难户照顾政策,近30年,我们家在我们乡镇的变化就应是最大的。
第2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状况调查
系部名称:临床医学系专业:医学检验
年级:2008级班级:一班
实践单位:合肥市档案局,合肥市长江路,合肥论坛
实践时间:2010年7月25日至8月10日共16天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向档案局复印相关资料
调查资料:就改革开放以来合肥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查
我的家乡,她恬淡而又不失朝气,蓬勃而又不张扬。那里人杰地灵,早在三国时期她就因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而名声赫赫,包拯,李鸿章,杨振宁在她的养育下在各个领域为人称颂,她就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安徽合肥。
身为合肥人,我深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合肥的变化,我利用暑假走访了很多个地方,合肥长江路、合肥市政府档案局、还有我们合肥最具人气的论坛——合肥论坛。下面是我对此次调查的总结。
一、高楼林立,东西南北高架搭起明天的彩虹
十几年前,合肥最高档的小区是琥珀山庄,据街头的老合肥说,许多人还喜欢在那堆写着“琥珀山庄”的白色雕塑下照相。那时,对别人说自己住在琥珀山庄,真的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遍地都是平房,最高的只有六楼。此刻呢!改革开放的春风,社会的大发展让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小高层。2002年合肥房地产开始升温,城市的圆周仿佛一夜之间外扩三十里就像是变魔术一样,老合肥们激动地给我形容。有房地产企业到大蜀山下盖房子,有人嘲笑说:坐车都要四五十分钟到市里,房子卖给谁阿。仅仅两年之后,大蜀山脚下已经无地可卖,而开发出来的房子竟然都卖得净光(合肥话)。合肥人从此告别了平房,搬进了上辈人想都不敢想的高层住宅。1980年,合肥人均住房面积不足4.05平方米,然而30年后的这天,人均建筑面积到达29.28平方米,是解放初期的7.5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阿,我们的房子越来越敞亮了。2008年,祖籍安徽的王石拍拍光亮的脑袋,决定在家乡首府合肥隆重推出万科金色名郡,将万科著名的精装修理念,带到了习惯毛胚房的合肥。'2009年,著名的地产大亨万达也不甘落后,掏出数亿元,一举拿下芜湖路桥西侧的原美菱集团的黄金地段,也准备在合肥大干一场。种种的种种,我们合肥人民住上了满意的房子,这也是合
肥人最骄傲的事之一了。
再说说合肥的交通。十几年前,合肥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是三孝口,而三孝口十字路口上的人行天桥更是合肥的为数不多的交通设施。那时站在天桥上留张夜景照片,是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合肥唯一的五里墩立交桥以前是合肥的景点之一,可又是被骂的最多的一处建筑。因为实用性太小,被老百姓称作不拿我们的血汗钱当回事。可现如今,合肥在大建设风雨洗礼后,三孝口天桥也成了长江路上唯一幸存的天桥。世贸中心烂尾工程摇身一变,成了金碧辉煌的CBD,东西高架及下穿马路解决了人们出行的困难,金寨路高架桥更是将堵车这一恶梦从此粉碎。传说中的神秘高铁最后进入布局与规划之中,即将开建。肥西的高刘机场也让咱合肥人拥有了自己的国际机场。合肥打造的滨湖新城将整个城市规划向近在几十里外的巢湖方向发展近期更是将巢湖并入了合肥的辖区。巢湖是国内五大淡水湖之一,汪洋的水面,离合肥其实并不太远。但是,合肥决定走向巢湖,却是2006年。
我们曾笑着说,都不认识路了。
回首30年前,那时候天安门上的柏油马路是合肥人想都不敢想的。石子路,那太平常,水泥路则已经令我们很满足了。
二、科技之光大放异彩,经济增长势不可挡
如果说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门户,那么合肥我认为就是中国的科技门户。在那里有享誉全球的中国科技大学,有几十个国家重点实验与科研院所。我国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那里创造的,有哪一个城市能拥有着两个太阳?合肥有!更夸张的是,这个只有一百多万城市人口的城市,却有五十多所大中专院校,每到寒假和暑假,大街上的年轻人就减少很多。因此,合肥也成为城市人均文凭较高的城市之一。克林顿在上个世纪提出进入知识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让我们这个科技城市有了自己的大型企业,也同时带动起了经济的蓬勃发展。
合肥在多个领域已经崭露头角,我市的自主品牌吹响了我们的经济号角。在汽车制造领域,JAC江淮汽车享誉全球;而在电器行业,合肥则有美菱,荣事达,格力,美的等集团;对于食品方面,恰恰瓜子早已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庐州(古时合肥的称呼),今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已到达户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15~18户,百亿元以上10户左右,有34户企业超过200亿元,1~2户已到达500亿元。想想30年前的合肥,万元户那但是不得了的。但是现如今,合肥的人均GDP就有42981元,
三、物质精神丰富,人们生活有滋有味
城市欣欣向荣,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以前的毛胚房,到此刻的复式高层;从以前的一双大脚游合肥,到现如今的奥迪马自达代步;从以前吃饱饭没事在家打麻将的留意翼翼,到现如今“走,茶楼见”,是阿,麻将打到茶楼里,又能够喝喝茶聊聊天,不亦乐乎,没事我偷着乐。
现如今,吃完饭,咱K歌去,早已司空见惯;明天咱试试另一家饭店的味道也见怪不怪了,谁叫咱此刻日子过的好呢!
当然,除了K歌,合肥人现如今还有很多选取。去画廊赏画,去歌剧院听歌剧。2008年奥运年那会儿,小区里锻炼身体的,健身房里健身的,都用心响应国家号召,赶上时代的潮流。
要说合肥的小吃,那但是全国闻名。贵妃凉皮,庐州烤鸭店里碰碰香的鸭油烧饼让本地人流连忘返,更让来肥旅游的外乡人忍不住多买点带走。龙虾一天街,人气那是一个高阿。经常是车满为患,本地的,省内的,还有慕名而来的上海浙江人无不对此数大拇指!
合肥人玩音乐玩得也是倍儿棒,解晓东就是我们家乡人。当然合肥人也很爱我们的家乡,《合肥的石头》、《挖芋头》、《泸州月》都是在讲述着家乡的种种。听着一曲曲家乡的乐章,万千思绪在脑中回荡。这就是我的家乡。
在这个网络的时代,合肥人又怎样能躲在后面呢。合肥人有自己的圈子——合肥论坛。合肥论坛是合肥人最爱去的一个地方,但凡没啥事,便会去那里看看热闹,顺便再拍拍几块板砖,乐和乐和。当然,这也是大家团结的地方,2009年初夏以来,“叶飞腿”、“环城公园女孩失踪”、“步行街凶杀案”、“天鹅湖溺水事件”等关键词充满了合肥的网络,大家互相提醒互相慰藉,又不时互相出出主意共度难关。很难想象,此刻要是离开了电脑和网络,许多合肥人的生活将会多么黯然失色!但是记得当年,电脑对合肥市民们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可十几年后的这天,合肥的孩子们在小学就必修计算机信息课,普通家庭则早已普及了电脑。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会立即在网络上得到迅速的反映和热烈的讨论。论坛更是反映民生的地方,很多人在那里指出政府一些不是个性正确的措施,我们的市委领导们也借此了解状况,及时纠错。
生活就是这么妙不可及。
四、环境优美,园林城市迎接四方兄弟
合肥自建市以来,只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绿化环境。合肥是最早一批园林城市之一,合肥的绿化,确实没得说。因为我们重视环境治理,改善城市卫生,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旅游事业。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达71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7.56平方米。在对环城园林作进一步绿化的基础上,于环绕古城的“绿色锦带”上新辟建了四处自然景区,被誉为“一根项链,四颗明珠”。
项链则是环城公园,这个据说是全国最大的开放式公园,被合肥人亲切地称作翡翠项链,也是合肥被首批评为园林城市的功臣。
合肥市打造的合肥两日游,也广泛受到大家的欢迎。包公祠里,包公,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包河的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水中绿荷飘香,让人流连忘返。包河独有的无丝藕,千年不忘向后人诉说包拯的铁面无私。大蜀山,合肥市里唯一的山,说它是山,它但是丈余。可合肥人仍络绎不绝,踏青,郊游,这儿不失是一个好去处。李鸿章纪念馆,杨振宁故居,五里飞虹还有天鹅湖都是中外游客必去的景点。
五、革命尚未成功,合肥仍需努力
虽然合肥的变化日新月异,但基础还是差了点。与周围的城市相比,我们还差得很远。我们还有许多问题要去解决,许多事要去做。一向困扰市民的堵车问题,虽然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还存在一些弊端;而新的问题——打车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如何避免出租车不打表漫天要价,拼车拒载,我想够让我们好好想想的了;内城下水管道系统老化,一下暴雨便水漫全城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还有如何更迅速地加快合肥的经济步伐,打响在全中国的名声,甚至打到国外去,挣老外的钱,这是我们过去致力于解决的,也是一向要去解决的。
78年,邓小平在深圳画了个圈,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他的家乡也画了个圈——皖江经济带(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安徽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我们都说,合肥的机遇来了。
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让我们放飞理想,勇于探索,勇于拼搏,团结一致,求实创新,我们的国际大都市之梦,不远了。
我更相信,在合肥人共同的努力下,什么都挡不住我们的脚步,合肥的明天将更加完美。
第3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三十年前相比截然不同……
听我妈妈讲,此刻的太湖市民广场在她小时候还是一片菜地,新江南花园还有此刻的家乐福那里都是一片低矮的平房,更别说前面的五星家园居民住宅小区了,能够说是荒郊野外了。此刻呢,一个个规划整齐的居民小区鳞次栉比,周围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呈现的是一派繁华的都市景象。
妈妈小时候生活物质匮乏,一些生活必需品如米、油什么的都需要凭票供应,肉阿水果阿都是不可能想吃就能吃到的,书包就是用的那种帆布的军用书包,小学五年就用一个书包,铅笔要用到短得握不住了还舍不得扔。五分钱一根的奶油冰棍对小时候的妈妈来说已经是美味了,去王兴记吃一次馄饨、小笼包就是打牙祭。这种生活对此刻的我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此刻满大街的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豪客来……各种各样的小吃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我们追求的不再是能吃到什么,而是要追求吃得健康吃得环保了。
30年前,哪家有台黑白电视机是很让人羡慕的了,而此刻每家的家用电器都种类齐全;30年前,家里有一部自行车已经是很好的了,而此刻满大街的私家车已经十分普及;30年前的校园,教室里除了黑板课桌椅以外什么都没有,此刻有投影仪,有饮水机,有电脑,各种各样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此刻和以前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呀!
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变化令世人瞩目,我们生活在一个富强,幸福的时代要格外珍惜,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富饶强大,令我们的祖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永久屹立不倒。
第4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人们常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此刻我觉得还能够再增加一句:“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舒适的生活。”因为自从改革开放后,我们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影响贵州30年最大的事件是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从1999年开始到此刻,带来了三个方面的重大影响: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西部大开发增加了贵州人的自我认发同感,带来了人才的回流。二,透过西部大开发,贵州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三,透过西部大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此刻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些都是此前不可想象的。
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前奏。贵州是敢于为先的一个地方。从1978年开始,最先做的事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对以往的思想障碍进行清理,是奠基性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思想基础。
教育解放:1978年的时候,贵州省招收研究生不足百人,本科生不足万人。今年招收的大学生是10多万人,有20多万人报考。这个大学规模的变化,当然也是随着基础教育、人口的变化而变化。贵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11.5%,全国最低。但1997年以前,贵州的这一比例才百分之两点几三点几。
改革前:
1.人民生活困苦,温饱无法满足
2.住房成为问题,出行是步行或者是自行车
3.道路狭窄,交通不便
改革后:
1.生活发生变化,温饱自足,吃讲究营养
2.住房追求舒适,穿讲究时尚
3.出现公路、铁路,出行方便
贵州经济发展的方向:
建国以来,个性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开发带动战略,使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幅度基本上持续在9%左右,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全国经济总评中,贵州省可谓是突飞猛进。
贵州省城市经济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城市经济变化趋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30年的发展,贵州城市经济产业结构逐渐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如图2显示,一产和二产比重已分别从21.06%、55.97%下降到7.22%、47.52%;三产比重从22.97%波动上升到45.27%。这证明,城市经济产业结构渐趋优化。
贵州城市经济三大产业比重变化趋势:城市经济占全省的比重上升。我们选取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指标,分析城市经济在贵州全省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如图3显示,1978年至2008年,城市人口从553.95万人增加到934.89万人,所占全省比重从20.62%上升到24.65%;国内生产总值从46.68%增加到49.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从18.85%波动上升到45.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从46.00%增加到63.49%。这些都证明城市经济已成贵州省经济的重要构成。
城市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的变化趋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1978年至2008年,贵州城市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建成区面积从76平方公里上升到822平方公里,城市供水管道从230公里上升到7720公里,供气管道从451公里增加到2694公里,实有道路从184公里剧增到3837公里,城市排水管道从214公里上升到4796公里,公共交通运营数从326标台上升到4715标台,客运总量从7053万人次上升到103383万人次,园林绿地面积从1037公顷增加到41841公顷,主要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均成倍增长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贵州省要充分利用城市在信息和服务业方面的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城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第5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此刻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城市的发展变化,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家乡的一分子,我记录下了我眼中家乡30年来的发展变化给我带来的深刻体会。
30年来,家乡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1.住房条件此刻社会一大热点问题就属住房了,确实此刻的住房问题不容乐观,但跟过去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听老一辈人讲述他们那个时代的住房状况,我们这一辈则是十分幸运的了。在他们看来以前门前的路很窄,终日阴暗着,难得在屋里见到阳光,最怕的是下雨天,雨水总是要流进房屋里,然后那样的潮湿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生活极度不适。此刻可好了,道路宽敞、整洁,门前也是出太阳就见阳光,且相对于以前极差的治安状况,而今可真算得上是太平盛世了,门前晾的、晒的,从来都不会丢失,到附近串个门子、溜达溜达,也从来都不用关门的。对他们而言,不仅仅住房拥挤而且环境也不好。过去这50平方米的老房子住着祖孙三代7口人,家中不要说添置家具,平时就连家人来回走动都觉得拥挤。但那时很多家庭都是这样,慢慢地有了上下两层的“将军楼”,再之后小户的商品房问世了;此刻两室一厅,三室一厅,跃进层,甚至别墅各式各样的房子可多着呢。此刻有的退休老人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些花花草草,有的养几只小猫小狗,生活的十分惬意舒适。这种条件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2.穿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穿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大多数老百姓穿着的衣服都是做的,布料凭布票到商店购买,女孩子要是有件的确良的衣服可了不起,服装都是以灰、蓝、黑3种色彩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着装开始追逐潮流与时尚,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牛仔裤、连衣裙、吊带裙等等不但款式新颖,而且色彩亮丽。此刻男女老少穿着又讲究起质量来,棉、麻、丝穿着舒适、吸汗透气。过去不仅仅没有款式多样的衣服可供选取,就连仅有的几件衣服也要省着穿。那个年代一双鞋,一件衣服穿几年是很正常的,实在穿坏了没法再补了才会换新的。过去人们注重的仅仅是生存问题,此刻人们注重的才是生活。
3.生活环境此刻我们正推行新的医保体系,能够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不再为看不起病而担心。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以前百姓有病不能及时治、不能有效治。此刻不仅仅医疗技术进步了,百姓自身的防病意识也增强了,国家还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我们兴化而言,市委、市政府对后街背巷的整治,公厕、垃圾房的重新修建,彻底铲除了蚊蝇的生存场所,从而无形之中控制了疾病的传染,减少了百姓不必要的支出。
4.教育事业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们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仍然记得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近些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到达1000万人以上,录取新生更是达500万名之多!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根据父辈们的回忆,以前教师队伍学历低、待遇差、转行的个性多,很多人都说老师仗着有一点知识,便尖酸刻薄,所以当年教师在社会上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知识的力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大家普遍认同“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而教师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教师开始被人们用最秀丽的词语去描绘,甚至被讴歌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在以前哪敢想象阿!最实际的便是工资翻了无数倍,这让教师们工作更加有信心、有斗志。
5.物质生活此刻的生活给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方便,便利。而在过去什么都是按人定量分配,而且要凭票购买,粮票、布票、糖票、豆腐票此刻市区大超市就好几家,里面吃喝玩用
应有尽有,什么生活用品都能够买到。改革开放使我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改革开放”了。过去一天三餐只求把肚子填饱,那时候食物品种少,平时都是以素菜为主,哪敢挑剔吃什么呀。之后条件好了,大鱼大肉的,每个人都是开怀尽情地吃,大家也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挑剔起来。时间长了,营养不均衡,各种所谓的富贵病也出来了。这些年,对于吃,大家又都推崇健康食物,什么五谷杂粮、荤素合理搭配。此刻商场里的家用电器是琳琅满目,供市民选取。过去谁家嫁女儿,要是具备了“缝纫机、自行车、手表”这三大件但是让人骄傲得很的。现如今不要说嫁女儿,就数数一些老人家里,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可都是基本家当。电器功能越来越齐全,有些还没有坏,就淘汰换新的了。
6.道路交通和父辈们相比而言,我们这代人是幸福甜蜜的一代,享受了太多的幸福时光。因为幸福,所以在我们的脑海中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或许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就我自身来说,道路交通的发展变迁,着实让我深深地感到震撼。小时候,记得跟着爸妈坐汽车去外地亲戚家,总是把大多数时间浪费在路途上,不是路途遥远要转车,就是路况太差颠簸得难受,要是碰上晕车那更是要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也越来越发达。此刻去附近的扬州、南京都能够当天来回,就算出省游玩也是很方便,能够把时间都放在享受游玩的乐趣上。
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忆往昔,看今朝,天翻地覆!对于这种完美的生活我们要时刻懂得珍惜,并且为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前人已经给了我们完美的生活,我相信我们留给后代的生活会更加完美。
第6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对于一个90年代末出生的我来说,要谈改革开放30年的感受,确实有点陌生。但从大人的口中和参观完市图书馆后,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从简单的一日三餐到“绿色食品”,从粗衣土布到名牌服装,从石屋土院到入住高楼,从泥泞山路到私家小车,无不体现出了时代的更替和社会的进步
在衣食住行中,我想说说“行”。听太婆说60年代人民生活都很贫穷,买脚踏车简直就是奢望,尽管去上班的路很长,个性是下雨天,人走在泥路上,粘土粘满了双脚,十分困难。
但也舍不得买辆车。
奶奶说:“70年代爷爷化了100多元钱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拥有一辆车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他像对待宝贝一样对待自己的车子,下雨天还不舍得骑,有人借也不想借给别人。”
随着家里条件的不断改善,妈妈6岁时就很幸运地拥有了一辆童车。在当时村里是轰动的事。妈妈可威风了,她骑着车在前面,一大群小孩跟在她后面跑,这辆车承载着妈妈完美的回忆,所以至今她都舍不得扔。20世纪90年代初,脚踏车进入了普通人家,那时摩托车已经悄然兴起,由于工作的需要,爸爸化了2万8买了一辆红色的踏板摩托车,神气地开着弛来奔去,那时正好爸爸妈妈还在恋爱中,爸爸骑着摩托车经常带妈妈去兜风,引来许多人羡慕的眼光。这一骑就骑了10年,直到2005年它才“光荣退休”。于是爸爸又买了一辆小轿车福特福克斯,有了小汽车就是方便,我上学不怕风吹雨淋,放假一家三口去自驾游……
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的变化不正是改革开放30年社会的一个缩影吗?相信今后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快、更完美……
第7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万物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的家乡——上杭县湖洋乡,是位于闽西的一个偏僻的乡村,她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根据和村里老人的印象,结合自己自懂事来对家乡变化的记忆,得出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变化。首先,交通变发达了。家乡人走过羊肠小道后,走出了比较宽敞的马路。又从坑坑洼洼的黄泥路,走出平坦的柏油路。再从狭窄的的柏油路转成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路的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跟着改变。人们从步行到用自行车,再从用自行车改乘三轮车,然后进步到搭出租车,开小轿车。车辆的增多,宽敞的路显得热闹了。个性是逢年过节的,小小的乡村,竟能堵车堵上几分钟。
其次,田里种的作物种类多了。随着科技的进步,殷实、勤劳的家乡人明白了该怎样让付出的劳动有更大的收获。家乡的土地因为一向种植水稻,显得贫瘠,收益也不多。加上家乡水源比较不足,家乡人开始明白只种植水稻行不通。近几年来,家乡人除了种植水稻,还种植烤烟、花生,玉米等。在收获的季节,家乡的田里不仅仅能望见金黄色的稻田,还有一大片的硕果园,和家乡人喜悦的笑脸。第三,高楼多了。家乡人一向延续着住土坯瓦房。这样的房子一般只盖两层,冬暖夏凉,很适合居住。但是房子盖久了,赶上梅雨时节,房子就潮湿起来,有时墙角还会冒水。若赶上狂风暴雨,瓦没盖好的房子,会漏得一屋子都是水,泥墙如果长期受雨水腐蚀,还会有倒塌的危险。为此,家乡人害怕一向雨天,个性是晚上下雨。直到近几年来,两层以上的砖房如雨后春笋般盖起。家庭更富裕些的,还粉刷墙壁,贴上华丽的瓷砖。咋一看,与城里的别墅没多大区别。高楼的建立,是家乡人不再害怕雨天,更不用在下雨天急急忙忙找瓶瓶罐罐盛屋顶漏的雨水了。家乡人一向延续种稻谷,那时候没砖房,稻谷要挑着到离家远的地方晒,下雨了要急忙赶过去收。在晒谷坪上,大家收稻谷那场景可谓热火朝天。近几年,可看不到这景象了。大家都把稻谷晒到自家房顶
上,望见天色不对,就会及时收起来。
第四,教育程度高了。家乡的老人们常说,他们百分之八十不识字,有的连自己的名字怎样写都不明白。而和父母同辈的长辈们,他们也说,小时候穷得连吃饭都吃不饱,学习更是奢想了。好一点的,能上个小学毕业,而上大学,是离他们很远的梦。加上那时候,兄弟姐妹比较多,上个学还要带小孩,读书就难顾上了。建国后,个性是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家乡上大学的孩子从一个到此刻的几百个。小小的乡村,不时飞出秀丽的凤凰,跳出农门不再比鲤鱼跳龙门难。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更是让家乡人有了坚实的受教育保障。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正是改革开放,正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轨迹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正是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此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当改革
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我的家乡人民也用心投入到建设家乡,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中去。30年来,家乡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跟着党走在时代的前列。一项项骄人成就印证着改革开放所激发出的巨大活力,穿着更加舒适高档化、食品质量明显提高、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出行逐步方便快捷、家用设备趋于电器高档化,这些在30年前的人们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此刻看起来都理所当然的了!
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大变化,难道不是中国在发展的一个缩影吗?可想而知,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是多么的迅速。然而,一个国家,只有持续社会稳定,才能在经济上有所发展。家乡的巨大变化,离不开建国后,党和政府一方面保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基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还从实际出发,为让农村的经济有所发展,颁布并施行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
近几年,家乡的变化更是显著。家乡的土壤适合种烤烟,家乡人因地制宜。许多家乡人和烟草公司签了合同,大面积种植烤烟,并学习先进的烤烟技术,改造烤烟房,确保烤出高质量的烟。由于家乡的地形原因,土地都属梯田类型,在中上部的土地种植的庄稼,收获的时候运输不方便。今年上半年,乡政府在征询大家意见后,在土地聚集处开了一条直通最高处田地的马路,这样家乡人就不用担心土地太远,运输不方便了。
而且,家乡的孩子们也不用愁上学了。中国从2007年春季开始免除1亿5千万名农村儿童的学费,并且,家乡是少数民族乡,而少数民族的孩子除了不用交学费外,还能得到伙食补贴。这样,更多的孩子,有了安心上学理解教育的机会,有了实现梦想的机遇。家乡人的文化水平也普遍提高。
这次调研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家乡人的淳朴和勤劳。在家乡人亲切的言辞中,了解到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变化的巨大。这次调研,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活在一个安定的国家里是多么的幸福。国家的安定,让国家的发展成为可能,让我的家乡有如此喜人的变化。有一首歌唱得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家乡的变化,让我明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家乡的这天。
今年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喜庆之年,同时也是我国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改革发展确定的任务十分繁重。祖国和家乡的变化来之不易,,作为祖国后备军的一员,有职责有义务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而奋斗,将其持续下去且发扬光大。
第8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2013-04-0200:10:55)转载▼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好处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贴合中国长期发展的国内和国外状况,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有利于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下面从我的家乡——广州在改革开放的前后变化和成就说明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州向世人展示着发展的速度和力量!30年来,广州人以开拓者、创业者的豪迈勇气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发布报告,评选出中国10个变化最大的城市,其中,广州超过了香港、上海和北京。如今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前,广州的经济并不发达,综合实力远低于在全国大城市中,依然是落后,不能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比;而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改革开放后,由于广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珠江出海口,珠江流域的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华南地区,都以珠江作为水利交通的主干线;其次,广州和香港、澳门这两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临近,得到了必须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最后,广州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荟萃着岭南文化的精华,有其吸引人的独特风俗。这三大优势都为广州在改革开放时的发展带给了助力。
就数据而言,1980年广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6.12元,到了2007年则增加到22469元,增长了37倍。同时,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如今繁华的天河城、珠江新城在30年前还是一片片农田,当时广州最高的建筑物是白云宾馆,只有27层高。而居民出行主要依靠自行车和公共汽车。30年后的这天,广州市区里基本没有农田了,广州的城市面貌在变迁,城市功能在扩大。这就是广州30年的城市变化,今日的广州城与昨日的广州城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荒地转成了商贸中心,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广州大型交通枢纽设施建设也飞速前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也初步构成。而在城市人口与面积方面,改革开放前,广州只是一个拥有200多万人口的中小型城市。而如今,广州总面积已经到达7400多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60多万人,还有400多万外来常住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都市。总之,改革开放为促进广州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这就是改革开放对我们家乡的改变,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成就。
人民生活
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津津乐道地追求“三大件”。目前,各种高级先进的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都纷纷进入百姓家庭。文化娱乐消费也逐年升温。2007年广州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3268元。据广州市城调队的调查资料显示,广州市居民家庭的一些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均居全国十大城市首位。着力改善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建立健全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在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2007年,全是职工年人均工资达40187元;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9元,比1978年增长49.8倍,1979~2007年年均增长14.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249.8元增加到2007年的8613元。
住房建设
30年来,广州住房建设成就斐然。从2000年起,广州市彻底取消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几级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广大劳动者购买房屋开辟一条稳定的资金渠道。加快了公有住房租金改革的步伐,公有住房出售迈出较大步伐,广州1989~1997年共售出公房32.6万套,公有住房出售比重达60%以上。经过30年的发展,广州市房地产业趋向成熟,人民居住水平日益提高,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82平方米增加到1995年人均住房面积的9.2平方米,跃居全国十大城市之首,并提前到达建设部提出的2000年大城市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把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财政投入政策和优先供地机制,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贴合有关规定的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根据房地产市场状况,合理确定商品房用地供应规模,重点保障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适度发展限价商品房,进一步改善住房供求关系,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用心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和危破房的改造,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
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事实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建立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忙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广州正逐步构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带给服务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各类人才在有序的流动中寻找最佳的配置方式。建立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机制,努力扩大就业率,降低失业率,率先扩大就业援助对象和范围。广州市下岗失业人员女35岁,男45岁就能够获得就业资助,比国家规定的女40岁、男50岁范围扩大。
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喜人的成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大大提升。同年调整提高了全市50多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和生活补贴,人均增加253元。2008年农村低保水平到达202元,人均月补差83元。全市农村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同时,各级财政加大投入资金,对2006年6月底前的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人均发放生活补贴108元,将没有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农转居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领域,改革开放都其都有或多或少的推进作用。30年前,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30年来,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开创了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30年间,广州GDP增长45倍,成为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增长50倍,已进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富裕区;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成为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礼貌城市”。广州改革开放30年伟大实践,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一切,都有赖于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因此,务必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
第9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我的故乡在临沭,那里人民朴素,笑容和蔼,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市不大,但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岁月如梭,似乎只是在转眼之间,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小小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个性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办公楼更是鳞次栉比,一列列火车横贯家乡,家家住进了新楼房,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现如今家家电脑、电视、电冰箱样样不少,生活水平也是显着提高,家乡让我刮目相看,在不经意间,我们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入了小康社会,大家不愁吃穿,生活物质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长。
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我和妈妈不仅仅谈起祖国的变化,妈妈回忆起过去——那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泥土简简单单踩成了一条狭窄的马路,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留意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睡觉的地方是睡在干干的茅草上,没有蚊帐,晚上蚊叮虫咬,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门前是一堆堆的牛粪,又臭又脏,一脚踩下去,脚也不知转成了什么样……以前,家乡人民很穷,住着破烂不堪的茅草屋,上面的瓦片好一片,坏一片的,一到下雨,雨水仿佛都想来凑热闹,房子里全是雨滴,大家只得连夜挪动家具。那时的校园是一座破旧有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一块玻璃也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春天,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嘀嗒”的雨声与琅琅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合谐的曲子……
往事的一切不堪回首,自从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破旧的茅草屋转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泥泞的小路转成了条条柏油马路……人们利用资源,盖了公园、盖了大桥……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
不仅仅我的家乡在变化,我的祖国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1年7月13日晚,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最后要揭晓了!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中国人最后以完美的理念从众多国家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前不久,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首次太空漫步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太空最后有了中国人的足迹;太空中首次飘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这天,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这天,我们迎来繁荣富强的好日子。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庞大,我们的祖国,将迎来大好时光!欣喜,在于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将会更强大!
第10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我出生在90年代末,家乡在董马村。以前没有电气设备,要与远方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靠信件,这种方式又慢又不方便。听我的外婆讲,以前我的家乡很贫困,一大家人都挤在一件小小的茅屋里,里面的光线很暗,没有暖和的衣服穿,一件衣服要打好多补丁,并且大的穿了,小的又之后穿。村子里的人是吃不饱、穿不暖,农民们靠抢公分、分粮、分钱。一年到头分的粮食,不够吃,钱也不够,有时连盐都买不起吃。村子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每逢雨天泥泞不堪,人们走路都要从山上绕道。孩子们在破陋的教室里读书,也有孩子因交不起几元的学杂费上不了学。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下,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原先村民们挤在狭小阴暗的老式木房子里面,此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红砖青瓦房,并有了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有的还建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以前窄小的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此刻转成了宽阔的水泥大道,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此刻我回家能够坐着小车直接就到家门口了。小康示范村使整个村子焕然一新。此刻的孩子们都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并且国家免减了书杂费,村子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村民们都有均衡饮食。还能够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里开始有了电视机。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集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精彩节目,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彩的明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我的家乡的确变化了。我认为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立足此刻,展望未来,实现梦想,都是十分重要的。家乡的变化就是很好的见证。
第11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在我家门前有一家欧尚大型超市,买起各种各样的商品可方便了,如果要买食品,就到食品区,如果要买服装,就到服装区,如果要买生活用品,就到生活用品区……
可听外婆说,在三十年前买东西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如果要买服装就要到服装店,要买食品就要到食品店,比此刻买东西累多了。
此刻除了种类齐全,购物也很方便,以前要买什么都要和营业员说。而此刻买东西就没这么麻烦了,各种物品都放在你的面前,想要什么,就拿什么。
还有一个就是购物人性化。在以前买东西经常是拎着大包小包购物。此刻不用了,能够拿一个小推车,把要买的物品全部放进去。
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第12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弹指一瞬间,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体会并不深刻,然而在父辈的交谈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改革开放30年间的巨大变化.比如家乡的路,家乡的房子,家乡的小河,家乡的交通工具,人的生活......都在变化。
听老一辈人说,以前他们住的都是简陋的茅草屋,只要一下雨,盆盆罐罐都得派上用场,因为外面下大雨里面在下小雨,而此刻,简陋的小屋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宽敞明亮的砖房。,居住环境的改善还伴随着家具及家电的更新换代,以前哪家有个收音机已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而此刻,彩电,冰箱,电脑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电器,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话,手机也已不再是奢侈品,数字电视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走进家家户户.
听老一辈人说,以前,在农村里人们做饭用玉米杆,豆秸,枯草以及稻草之类的东西当柴火烧,碰上雨天,低矮简陋的厨房里经常浓烟滚滚,呛得人咳嗽不止,熏得人泪流满面.从村头到村尾到处都是袅袅的炊烟.而此刻全村都不见了炊烟,原先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饭锅,电磁炉,液化气灶等等,厨房里都装潢得洁净,明亮,烧菜煮饭的家伙也越来越高级,连装油,盐,酱,醋的盒子,也越来越精致了!
听老一辈说,以前,家乡的路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走起来十分地艰难,运输方面及不方便.而此刻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家乡泥泞的土路被改造成了宽阔笔直的水泥路,这样交通运输就更加方便了,家乡的特产就能卖出去了,这样更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三十年祖国的改革开放,我们的校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听老一辈人说,以前的校园设施简陋,连坐的凳子也是自带的,有许多学生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导致不能上学,此刻,我们的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了,校园的设备齐全,有宽阔的操场,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近几年,国家还推行了义务教育,免去了学费和杂费,使家庭经济潜力有限的学生也能高高兴兴的上学去.
三十年前我们的祖辈经过了多少风险,经过了多少艰苦历程,使我们的祖国强盛兴旺,三十年后的这天,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用心去体会此刻的惬意生活,将来我们也要用我们的头脑和双手来强大我们的祖国,来建设我们的家乡!
第13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个性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些处在农村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出生在90年代末,家乡在董马村。听我的外婆讲,以前我的家乡很贫困,一大家人都挤在一件小小的茅屋里,里面的光线很暗,没有暖和的衣服穿,一件衣服要打好多补丁,并且大的穿了,小的又之后穿。村子里的人是吃不饱、穿不暖,农民们靠抢公分、分粮、分钱。一年到头分的粮食,不够吃,钱也不够,有时连盐都买不起吃。村子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每逢雨天泥泞不堪,人们走路都要从山上绕道。孩子们在破陋的教室里读书,也有孩子因交不起几元的学杂费上不了学。以前没有电气设备,要与远方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靠信件,这种方式又慢又不方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里开始有了电视机。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集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精彩节目,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彩的明天。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下,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原先村民们挤在狭小阴暗的老式木房子里面,此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红砖青瓦房,并有了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有的还建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以前窄小的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此刻转成了宽阔的水泥大道,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此刻我回家能够坐着小车直接就到家门口了。小康示范村使整个村子焕然一新。此刻的孩子们都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并且国家免减了书杂费,村子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村民们都有均衡饮食。还能够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我的家乡的确变化了。我认为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立足此刻,展望未来,实现梦想,都是十分重要的。家乡的变化就是很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