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1-13 16:04:34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

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

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的结构。

2、注重同偏旁的字。

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

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课文:

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2、有感情的读这句话,读出赞美的语气。

二、朗读感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作者都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庄严、美丽,宽阔的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柏油马路: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

立交桥:许多、有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读出立交桥的美)

名胜古迹和公园、高楼大厦:许多、风景优美。

3、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实践活动。

交流有关的北京变化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7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大地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当花儿,草儿,鸟儿,鱼儿们又活跃起来的时候,谁来了?(春天)同学们喜欢春天吗?谁能用歌声表达出你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呢?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春的颂歌,出示课题。颂就是赞美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歌的歌词就在我们语文书的第一课里。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课,想一想,是谁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把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记住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生初读课文。

2.请生读课文。正音。回答刚才的问题。是春风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板书)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生再读课文,思考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做上记号。

2.全班交流。

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给大自然送来了和暖的空气,也送来了勃勃的生机。(板书)

春风还唤来了毛毛细雨,给干涸的小溪带来新的生命。(板书)。

四、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1.学习课文2自然段。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2自然段,想想勃勃生机是什么意思,从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1)原野上,小草活力。(板书)

你感受到什么?(从率先、鲜绿、活力等词以及小草的姿态来理解生命力的旺盛。)师指导朗读。

(2)各种花朵春天已经来临。(板书)

你感受到什么?(从不甘示弱、纷纷、艳丽、漫山遍野等词以及省略号表示的花很多来理解。)师指导朗读。

2.过渡。

春风不光让草原上充满了勃勃生机,她还唤醒了沉睡了动物们。下节课就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那些春天中可爱的动物朋友们。

五、学写生字。

刚才我们见到了小草们弯腰,花朵们不甘示弱地宣布春天的来临,他们就来教我们写这四个字:弯、甘、宣、临。

1. 出示生字。

2. 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

弯:上扁下长,两点向外。

甘:也是甘甜的甘,第一横长,中间只有一横。

宣:宝盖头下面一横短,最后一横长。

临:左边是两竖,第一竖短,第二竖长。

3. 师范写。

4. 生练写。

5. 作业讲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春风给草原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还记得小草和花儿的样子吗?

生背诵有关句子。

二、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春天中的动物们又是怎样展现它们的活力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读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选出读得的同学,呆会向全班展示。

2.朗读展示。(展示2到3个小组)(视机板书)

小组代表读课文。

问小组内其他成员:你们推选他来读,从他的朗读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感受要说得细腻些。

既然你们体会得好,相信你们也能读得和他一样棒,小组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升华全文。

师:春天给世界带来了如此热闹的景象,请大家带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板书)

四、拓展视野,发挥联想。

这首春的颂歌其实并没有唱完,还有好多美妙的景象有待我们去发现,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还有哪些美妙的景象呢?

五、学写生字。

小鸟在枝头上唱出了清脆的歌声,蜜蜂探访花朵,小鱼追逐嬉戏,它们也来教我们写字了,瞧:(枝、脆、访、逐)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些什么呢?

1.出示生字。

2.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

枝、脆、访都是左右结构,不能写分家,脆、访左窄右宽。

逐是半包围结构,先里后外,弯勾从第一撇中间起笔,注意三撇的位置。

第七笔是点。

3.师范写。

4.生练写。

5.作业讲评。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1、复习内容:20以内的数

复习日期: 年 月 日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第一册期末复习教案。

复习重点:

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设计: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小学数学教案《第一册期末复习教案》。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第一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了解研究词语的途径与方法,在愉悦的氛围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

2.初步感悟词语的构成方式,掌握其中的两种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3.通过研究生活中的词语,走近国家政治,体验社会文化,感受城市建设,触摸时代特色。

教学重点

了解研究词语的途径与方法,初步感悟词语的构成方式,掌握其中的两种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

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拓宽研究途径

1.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上个周末我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周日上午,我乘地铁,来到了小白楼站,出地铁后向南行至大约500米,你猜来到了什么地方?(天津图书大厦)都有谁去过?

2.我来到天津图书大厦三楼,有一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你知道是什么类别的书吗?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套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xx年9月出版的《辞海》,收录词条127200余条,许多词语曾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又悄然地离我们越来越远;许多词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又闯进了我们的生活。这学期,我们遨游了汉字王国,从这堂课起,我们一起遨游词语王国。从这星期开始,让我们一起走近生活中的旧词与新词。

(板书:走近生活中的词)

二、自主合作探究

1.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词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你觉得在这几年里,有哪些词语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谁能举个例子?

2.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搜寻你的记忆,把你们想到的生活中的旧词、新词写下来。

三、平等对话探究

请小组成员拿起笔来,在你们所写的词语中,圈画出三个新词和三个旧词。一会儿,我们来分享交流。

(在对话中,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别梳理出四条线:居住环境的变化,出行工具的变化,通讯方式的变化,国家政治方面的词语)

1.体验社会文化

(1)平房──大杂院──四合院──胡同──商品房──小区──物业

(2)看了这些照片(出示四张胡同的图片),用一个词来说──胡同。

(3)谁在胡同里住过?住在胡同里,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记忆?

(4)一位日本人是这样解释胡同的,谁来读一读?(出示幻灯片)

有位在中国多年的日本人多田贞一,1944年曾写了本《北京地名志》,说:胡同相当于小通路、横街、小巷等。

(5)著名作家汪曾淇是这样赞誉胡同的,谁来读?(出示幻灯片)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摘自汪曾祺《胡同文化》

(6)胡同,不单单是一个词,更是一种文化。胡同的命名也留下了沧桑痕迹和历史情怀。

弯曲的就叫(九道弯胡同);

有棵大树,就叫(大树胡同);

形似袜子,就叫(袜子胡同);

对着水沟,就叫(大水沟胡同);

有一间白色的平房,就叫(白房子胡同);

地处河边,邻近摆渡,就叫(摆渡口胡同);

出门对着桥,就叫(桥口胡同);

毗邻窝棚,就叫(窝棚胡同)。

2.感受城市建设

(1)说说出行工具吧,你们出行,现在坐什么?过去呢?

轿子──马车──洋车──私家车──地铁──轻轨──城际铁路──动车组──磁悬浮列车

适当引导:看过《康熙微服私访》吗?官员出行做什么?(轿子)

像轿子一样的汽车,叫什么?(轿车)

自己家里的汽车,叫什么?(私家车)

(2)看一组照片(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和京津城际铁路)你看到了什么?知道它们的时速吗?(最高速度分别为430km/h和350km/h)

(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在中德两国总理的推动下,20xx年年底在上海建成,从上海的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站,全长30公里,只需短短8分钟。)

(3)读一读这段话。

北京开往天津的城际高速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条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公里的客运铁路。

(4)阅读了两幅照片,阅读了两个词语,阅读了两组数字,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5)阅读这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地下铁路──地铁高速铁路──高铁

(6)词语和某些衣服一样,也有缩水的现象。原本三个字或者是四个字的词语,为了叙述的方便,往往简化成两个字。(板书:词语可以缩减)

城际铁路──(城铁)公共交通──(公交)

3.触摸时代特色

(1)说说我们的通讯方式和通讯工具。

结绳记事──烽火传信息(烽火戏诸侯)──鸿雁传书──飞鸽传书────打电话──BP机──大哥大──手机──QQ聊天──发送电子邮件──家校通

(2)说了这么多词语有没有感受?

(3)看一组,有没有发现?(出示幻灯片)

BP机QQEmailIQWTONBA

(4)谁来读一读?

词语当中有这种现象:许多简单的英文字母常被直接应用在我们的文字中,而不再经过翻译。(板书:词语融合字母)

(5)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词语融合着英文字母?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出示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特点,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能再说出几个与此特点类似的汉字。

3、引导学生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

教师出示几张可拆分部件的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观察,分析例字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字十分有趣,分分合合可以变出很多字。今天,就让我们来做做拆字游戏。

2、出示例字,请学生仔细观察,并动手写写,你看到有几个汉字,就写几个。

3、小组内展示并统计,看到了几个汉字。

4、汇报结果,教师板书小结:立、古、早、克、章、兄、儿、十、音、日、口。

5、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哪些汉字也能拆分成不同的熟字。

6、展示讨论,师生共同评议正误,并适机表扬、鼓励。

7、教师出示部分已学过的汉字,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例:锦、鹂、嬉、崭、蹦。

二、结合方法、体会识字

1、学生思考:通过这种拆字方法,对我们学习汉字有哪些好处,并可举例说一说,全班同学共同思考、评议。

2、教师出示几个生字,让学生观察思考。孬、冀、绺。

三、复习巩固

1、学生思考:通过游戏,我们认识了汉字的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ミ、光、军这三个部件,看能组成几个字,有的字没学过,看谁会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词语接龙游戏,巩固词汇量。

2、能转换“把字句”为“被字句”,注意句意不变。

3、熟练、有感情地朗读《小花鹿》并背诵。增强学生想象力。

教具准备

“小花鹿”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我会接

1、出示书本例题:父亲——亲人——人生。让学生观察:“词语接龙”的游戏规则:前一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是后一个词语的前一个字。

2、根据例题往下接,例:人生——生日——日出——出生。全班同学共同思考,参与,对不正确的答案要及时纠正。

3、从老师开始,用“看见”这个词,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个一个往下接,哪儿接不下去了,后一个帮忙接上。

4、4个小组展开“夺红旗”比赛,同一个词语看哪一组接得又快又好。

二、读读说说

1、教师出示例句:太阳会把浅水洼里的水蒸干。浅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学生观察思考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判别正误,得出结论:两句的句意相同,但语序变化,“把”字改为“被”字。

3、出示例句: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学生思考,结合上一道例题:太阳把┅┅蒸干。┅┅被太阳蒸干。把太阳蒸干的对象提到句首。这一小题:把他扔进大海里的对象放在句首,“把”改为“被”,句子改为: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4、教师出示例句:小洁把面包纸扔进垃圾箱。学生找出动作执行者,被执行对象。试着说一说,变一变。

5、学生自己找“把字句”并且自己说一说,改为“被字句”。看谁说得好,说不好的大家一同来帮助。

三、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短文,不认识的字结合字音熟读。

2、教学“淘、犄”引导学生结合“小发现”的方法来记忆字形。引导看图,理解“犄角”。

3、学生说说本文讲的是什么?

4、学生朗读,请一个同学来扮演小花鹿,戴上头饰,表现出快乐、淘气的样子,其他同学朗读(有条件的可配上儿童歌曲)。

5、“会走路的小松树”指的是什么?朗读词组:美丽的森林、淘气的小花鹿,活泼的小山羊、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6、用竞赛的办法,看谁先把短文背下来。看谁背得流利、通有感情。

6、 动手画一画:会走路的小松树。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初步了解多义词,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合作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我的发现”有两项内容:一是识字,让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认识6个生字;二是读六个带有“张”字的词语,体会“张”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意思,即一字多义。日积月累这里包含三个内容:“我会读”要求读一些常用词语,在积累词语的同时巩固生字;“读读背背”要求读背一首小诗《花园果园》。 “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从电视上认识的汉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知识较好,所以学习语文园地一时较容易,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

学生: 生字卡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学习自识字。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可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再加以归纳。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

3、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本处列出的字中,发现其它的识字方法,还可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课外看见的字。

4、生字条中的7个生字,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巩固、检查认读和识记情况。用生字卡片巩固,通过读词语巩固。如:评比、家访、挤进、邮车、局长、轿子、钱包等。

这个教学安排中出现的识字方法,同学们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并学会了应用,发现规律不会很难,可以联系口语交际把意思表述完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识字的两种方法,并练习运用。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让学生说说还知道有关春天的什么词语(如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等)。“万、颜、百、欢”是本组学的生字,要注意巩固。

2、“我会写”要求看拼音写两个句子:①春天来了。②小朋友们长高了。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拼音,比一比谁先知道要写的是什么句子。然后想想要写的字是由哪些笔画构成的,这些笔画应该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教师可示范写一两个字,再让学生自己练写。写完一句后,评一评,再写第二句。句子末尾的句号可提醒学生注意。

充分注意激发、调动和保护学生写句子的兴趣,注意打好写话的基础,特别是认真写字的习惯。

三、“读读背背”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如有不认识的字,引导学生回忆,让他们向别人请教。“村”是本组学的生字,要注意巩固。然后,让学生简单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最后,用竞争的办法,看谁先把短文背下来。背诵时,注意不要用唱读的方式,而要用正常朗读的方式。

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