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11:31:46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自读自悟,知道"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从中感悟"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读书收获(能拟出小标题更好)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武松打虎,百听不厌;

(2)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

(3)答应买书,破涕为笑;

(4)买来新书,爱不释手;

(5)细读《水浒传》,无比喜悦;

(6)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2.小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作者就是这样写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楚。

3.质疑释疑。

二、引导精读,自读自悟

1.那么"我"究竟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呢?请找到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回答,‘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3)课件出示语句,品读感悟:

①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有些内容还不理解,我仍然津、津有昧地看下去。

(从中感悟到作者非常喜欢《水浒传》这本书)

②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看个没完。师生配合读这句话,学生谈体会。(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抓紧一切时间看,说明沉迷其中,对《水浒传》的达到痴迷的程度)

3这一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从"反复"一词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读的次数多,读得细致)

(4)把这些语句反复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三、引导质疑,感悟表达方法

1、结合课题,引导质疑。

课题是:童年读《水浒传》那么课文只写第4,5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不就行了吗?课文的第1、2,3,6自然段与中t关吗?

2、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摞文通过写童年的"我"读(水浒传》的情形,表达了"我"对这部书的喜爱之情。从文章的每个自然段都能体会安丁才《水浒传》的喜爱。第1,2自然段是"我"爱上《水浒传》的前因;第3自然段写了"我"为《水浒传》而哭笑,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第6自然段是"我"读《水浒传》后的好处,交代了"我"爱读《水浒传》的后果。文章围绕中浑然一体,所以少了哪一段,都不完美。

作者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反映"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这种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延伸

1.爱读书吧!读书会让我们受益无穷。请大家课外读一读《水浒传》这一名著。

2.童年的你读过哪些文学书?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

武松打虎,百听不厌;

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

答应买书,破涕为笑;

买来新书,爱不释手;

细读《水浒传》,无比喜悦;

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提问:达尔文是谁?

(他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人,是一位的科学家)

2、什么是“”?你能换一个词来代替它吗?

(有名,对,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他第一个对生物的进化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了上帝造人的谎言。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对生物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记着他的名字,这就是“”)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句: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达尔文的一个小故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插图,达尔文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考察)

2、简介太平洋:它是世界上的海洋,面积达17968万平方千米。

3、什么叫“考察”?(就是观察、调查)

4、你怎么知道这是一个小岛?

(四周是望不到边的海洋,达尔文站着的地方是一片陆地。所以这是在一个小岛上。)

5、那么,小岛上的气候怎么样?(经常刮大风)

你怎么看出来的?(花草树木在风中摆动得很厉害,海上的风浪也很大)

6、他考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研究昆虫)

对,他面前就飞舞着许多大蝴蝶。那么。他在这个小岛上发现了什么现象?

(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7、达尔文觉得很奇怪,你觉得奇怪吗?为什么?大家讨论讨论

(讨论后小结:除了“翅膀特别大”和“没有翅膀”的昆虫,就没有翅膀小一点的昆虫,这不是很奇怪吗?)

8、出示句子: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要么``````要么``````”两个连在一起用,表示在这两中情况中选择,你可以说一句这样的话吗?(如:我每天早晨起床,要么读书,要么背诗。)

9、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句:接下来我们去看一看达尔文有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用笔标出这一段有几句话。(四句)

2、指名分句朗读

3、出示一组句子,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达尔文捉来昆虫,观察比较,找到了答案。

(讨论后小结:第一句只是说了这么一件事,到底这项工作是容易还是困难,并没有说具体。第二句中的“许多”告诉我们达尔文捉的昆虫数量多、种类多。“反复”说明他观察比较了很多次,非常认真。“终于”说明他研究的时间很长,克服的困难很多,很不容易。)

4、你能看出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他仔细观察,认真研究,爱动脑筋。)

5、达尔文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呢?请读下面的三句话,看看介绍了几种情况。

(一边指导学生读好这三句话,一边根据学生的归纳板书)

翅膀刮大风结果

没有的不会飞不大可能淹死

发现特大的能顶住能生存下来

小的顶不住逐渐消失

(讨论讨论“不大可能、很容易、逐渐”等词语的含义)

6、齐读第三自然段

7、讨论;你能从达尔文的发现中看出什么?什么样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

(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

8、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段有几句话?(只有一句)

指导读好这句话: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师小结;达尔文进行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正是许多象这样的发现,才使他反复研究思考,发现了生物进化的奥秘。所以说这个有趣的发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你觉得达尔文有那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四、拓展练习

你还知道有哪些的科学家和他们的伟大成就?

五、作业

1、练习复述课文

2、准备好有关科学家的一个小故事,下堂课开一个小故事会。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以竺可桢的“日记”贯穿整个教学,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日记”反映竺可桢的工作生活,反映竺可桢的人格精神。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与“日记”有关的重点句段。

2、深读课文,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能力。

3、感受竺可桢坚持不懈的精神、治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教学过程

一、日记导入

1、课件出示:

1974年2月6日,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局报

2、指明读。

同学们,这,不是一段普通的文字;这,是气象学家竺可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颤抖的笔写下的最后一篇日记!(板书:日记)

3、教师读(感情深沉,速度缓慢)

4、同学们,竺可桢的`日记,不是普通的日记;竺可桢的日记,凝聚着他毕生的心血!这节课,咱们一块走进竺可桢,走进他的日记。全体起立,请同学们带着深深的崇敬之情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

二、日记数量

1、同学们,(指着屏幕)像这样的日记,课文中还有吗?请大家快速用笔划出来。指名读。

课件出示: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树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见。”

“5月1日,柳絮飞。”

…………

2、两个省略号划进去了吗?这儿为什么要用上两个省略号?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

从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本加在一起有近千万字!

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

3、同学们,竺可桢从191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开始,就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天气和大自然的变化是他每天必须记录的内容。由于战争的原因,只保存了从1936年1月1日到1974年2月6日(逝世的前一天)的日记,共计38年又37天,这期间没有一天的空白,而且,日记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一笔不苟,令人叹为观止!

三、读懂日记

1、同学们,当四十多本日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一页一页地翻阅竺可帧的日记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天气吗?仅仅是大自然的变化吗?(不是)

从气象学家竺可帧的日记中,我们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要求从课文的语句中找出“依据”。(弹性设计)

参考:

(1)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日记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2)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3)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

(4)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是大自然的保护神。

(5)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6)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物候学与农业生产有着的密切关系。

(7)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科学的治学态度。

(8)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9)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研究工作上。

(10)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为科学终身奋斗的信念。

重点句段交流,并指导朗读。

(1)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只有在他病得不能起床时,才根据天气预报作记录。

这里的“如此”指什么?

(2)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刻都在细心地观察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他的笔记本,是一本大自然的日记。

从“巡逻”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哨兵的任务仅仅是巡逻吗?

竺可桢还是一位大自然的保护者。

(3)他从街道两旁许许多多大树上发现第一片绿叶,在喧闹嘈杂声中辨别出第一声蛙鸣,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哪些词语你觉得特别重要?说说理由。

背诵这一段话。

末尾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在夏天、在秋天、在冬天,竺可桢还观察到什么?请你仿照这段话,选择一个季节,也写一段带有省略号的话。(直接写在课本上,作为读书心得)

(4)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数据,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几十年如一日”,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71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

四、日记情怀

1、同学们,气象学家竺可桢留下的日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日记我们永远也看不完!他逝世后,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他的日记,书名就是《竺可桢日记》,这在我国的科学家中是第一次。

2、最后,咱们用《竺可桢日记》中的一段话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尾:

(课件出示)

“我们应达观为怀,有生必有死,这是科学规律,我们生活在这一伟大时代,我们生逢其时,一生可以胜过古代千载,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课件出示竺可桢的黑白照片)同学们,竺可桢先生为人民的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将永远怀念这位治学严谨、锲而不舍,充满爱国热情的人民科学家。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描写细腻,诗意浓郁,哲理深刻的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不少散文,有了一定的诵读和初步感知能力。初一的学生散文学习的障碍主要在于含蓄的语言的理解,但初一学生又具有好胜心强、好想象的能力。因此,敢于探索、积极思维、合作交流的互动气氛容易形成。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完全可以培养起来。

【设计理念】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学生实际,语文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全体,突出学生为主体,努力引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问题的提出具有探究价值,并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根据新教材散文教学的特点,突出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获得知识积累与高尚情感的熏陶感染。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一组画面:百花盛开,百鸟争鸣。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也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的生态环境。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多少情趣!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情趣。其实,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鸟岂止是人类的朋友,简直就是疼爱有加的儿女。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是一位这样的作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珍珠鸟》。

1、自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导入课文;

师:先请大家用你最充满爱的声音朗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师:大家悦耳的声音,传递给老师这样一个信息:同学们都是富有爱心,心地善良的孩子,对小鸟一定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对吗?

师: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你的思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随老师一起来到一个美丽奇特的地方。

(师播放一组轻音乐,伴随着鸟欢快的叫声)

(生闭上眼睛,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在老师的描述中感受珍珠鸟的美丽与温情)

师:更神奇的是,今天,还有两只还从遥远的澳洲大森林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做客呢?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一看吧。

师展现出自己画的珍珠鸟的图片,栩栩如生。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大家喜欢这两只小鸟吗?

生:喜欢。

师:是啊,看到这么美丽可爱的小鸟,谁又能忍的住满心的欢喜呢?同学们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想走近珍珠鸟了吧?或许想跟珍珠鸟来一个亲密接触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珍珠鸟的温情与美丽吧!

师: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我们该怎样来读呢?请大家推举一位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

生:我认为应该用情来读,用一种喜爱的感情来读

师:是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情感,就有了灵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设想读者如文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读之,由文入情,就会与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心相应的境界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想了解的内容?或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用你最喜爱的语气来读一读。

(生自由择读)

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接力赛读,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能读出播音员的水平。老师挑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师播放轻音乐,师生进行接力读。)

师:几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连老师也甘拜下风了

请大家开动脑筋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样照顾它的?你能把与之相关的语句说出来吗?小鸟还怕我吗?说出相关的语句?

(重新为它们加工鸟巢;按时添食加水;按捺自己的好奇心决不轻易打扰它们的生活。)

2、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3、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是的!信赖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有了它,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有了它,我们的生活中定会多出许多美丽而温情读故事。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

(齐读此句)

三、美读片段,感受“美好的境界”

(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一般为6──16小节中的片段,教师配乐创设环境。

四、迁移拓展

师:读《鸟的天堂》,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正当我们陶醉在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中时,突然,我们看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画面。但是,它是事实,客观存在。是我们人类的残忍和贪婪使我们失去了鸟儿对我们的“信赖”,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我认为是“爱”!让我们一起唱一首爱的颂歌,让爱之泉流淌在我们心田,流淌在万物之间吧!

那么,请拿起你的笔,为保护动物写下一句标语,来表达你的心声吧!

(生自我发挥)

五、教师小结

听着同学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我的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幅温馨的图画来:

鸟儿们又在快乐的歌唱了,小动物们又在自由的奔跑玩耍了,大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了。

六、布置作业

(出示多媒体)

1、摘抄文中你认为的精彩语句。

2、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尽力记录这一过程。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

3、能讲述故事,从而认识到鱼翁是个有勇气、有智慧的人。

教学重难点:

1、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在朗读中体会鱼翁是个有智慧、有勇气的人。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鱼翁和魔鬼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鱼翁和魔鬼的图片,学生对比,认识到魔鬼的凶狠、可怕,鱼翁在魔鬼面前显得十分弱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鱼翁和魔鬼。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认字情况。

3、班级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认读词语。

5、反馈:同桌一起读词语,看谁是学习的好伙伴。

6、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7、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选字组词或说话。

3、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学生自由说。

4、教师指导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6、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二、流利的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生自主质疑解疑。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1、2两个自然段。

(2)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想象当鱼翁捞到这个黄铜瓶子时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魔鬼的语句,读一读。

(4)看到这个魔鬼,你有什么感觉呢?这时鱼翁会想些什么?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到九自然段

(1)同桌朗读这一部分。

(2)从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自由回答。

(4)魔鬼是怎样对待渔夫的呢?它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5)指导朗读第三到五自然段,思考:魔鬼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呢?鱼翁呢?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然后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6)鱼翁是怎样对付魔鬼的呢?

(7)分角色朗读六、七、八、九这四个自然段。

3、分角色熟读对话。

4、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5、班级汇报表演,集体点评。

四、拓展延伸

1、鱼翁靠什么战胜魔鬼呢?

2、你喜欢这位鱼翁吗?

3、这个故事带给你什么启发吗?

4、齐读课文。

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课外阅读其他童话故事。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来概括人物的特点。

2.理解寓言的寓意。

3.通过加提示语中人物的神态、言行、以及心理活动,深入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介寓言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寓言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寓言往往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被人们称为“理性的诗歌”。

2、揭题

出示课题,投影片。解释辕辙

让学生查字典,然后利用投影的插图,形象地指出具体的事物,有利于深入地理解。

二、整体导读课文

1、初读课文,要求读通,并且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概括的说说课文的内容

3、再次读读课文,要求:用数字标出课文主要写了几组对话?说说你对课文中的人物留下的印象。

4、反馈。

三、深读、探究

1、指名读课文中的对话,集体评价,读得怎么样?

2、想象当时的情景,尝试给人物对话加上当时说话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至少选择一组)

3、按照选择的对话的内容,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进行合作、交流、评议、完善。

4、集体交流、优化。

朋友他

(1)急忙、好奇不紧不慢、慢条斯理

(2)奇怪满不在乎、不屑一顾、若无其事

(3)焦急心不在焉、不以为然

(4)无可奈何不耐烦

心理活动略

5、有感情地朗读

四、讨论体验

1、加上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好还是不好?

2、不加提示语,有感情的联系朗读。

3、自己寻找学习伙伴进行汇报。

五、拓展

1、课文中最后,主人公扬长而去,他的朋友见了其他人会怎么说?

如果你在那个场合,你会怎么说,怎么想?

2、读一读课文最后的一个小节,说说自己的感想。体会寓言的寓意。

3、作业:找寓言拓展阅读;写读后感;寻找生活中“南辕北辙”的例子。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