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10:37:43

第1篇: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长城并不陌生,但是只限于名字而已,课前应多加以交流。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长城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资料,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提起长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过长城吗?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或见解感受,自由交流。)

2、引题: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灵魂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同来感受这伟大的长城。(齐读课题)

3、提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懂的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3)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入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资料交流,了解长城】

二、感知课文,识写生字

(1)结合文中的背景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入手,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是字词、朗读、心得等)

【设计意图:图文对照,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还了解到只有平时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展示学习成果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生字。(小组成员轮流读,相互纠正。)

(2)我会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有的读,有的到小黑板上书写展示)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

长城建造的那个年代,一时间学生思绪万千……

【设计意图:掌握了字词,激发了学生要学习课文的主动性,为下面环节的开展扫清了障碍。】

课内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pánxuánbǎolěizhìhuì

2.比一比,再组词:婉()凝杖魄峭

蜿()疑仗魂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

板题:长城以它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中外游客赞誉,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它的伟大吧。

2、创设情境,放开品读

(1)由学生交流怎样进一步读书。教师围绕解说引导激发。

第一段:读文看图,看图读文。

读中一观山势――崇山峻岭;二看长城――蜿蜒盘旋;三想画面――气势飞扬雄伟壮观。

问:读了这段,你们有话想说吗?

第二段:读文解图,认识长城。

从这段中你们读出了什么?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二是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三是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三段:走上长城,体验伟大

相机抓住学生的第一句朗读:在品味“站”“踏”“扶”中。

问:你是怎样走上长城的?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

读第二句:问:你面对的是什么?让学生走入情景,体会脚下陡峭的山岭,肩上沉重的条石。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读第三句,想象:你们从多少这个词想到了什么?从才上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不易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多少、才、智慧、血汗、凝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等词语,但具体付出了多少辛苦才建造成了这一世界奇迹却得学生透过文字去体会,所以这一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平台,“想象劳动人民建造长城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这样,学生仿佛回到了最初】

第四段:读出无比自豪

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设计意图: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融进作者的思绪与情感。】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五、练习:

读句子填空: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钱不到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写出了长城的长;“多少”和“长”说明。

2.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不过几十公里”表示路程;“不过两三小时”表示时间;“不过是些篇作文嘛!”表示说话者认为写作文。

你能用“不过”说一句话吗?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知道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家乡的枣树多、枣花香、枣的颜色美和收枣的情趣的。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关于红枣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到红枣你想到了什么?

2。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到枣的家乡去看一看。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写了家乡红枣的特点,枣树的生长情况,收枣时人们的心情,夸赞了家乡的红枣,寄托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3。每个自然段具体写了什么?

(1)枣的特点:皮薄、肉厚、色红、味甜。

(2)枣树多。

(3)枣花香。

(4)结枣多,颜色美。

(5)收枣的热闹情景。

(6)卖枣的情景。

4。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与整段有什么关系?其他自然段也有中心句,画出来。

三、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1。写作方法:总——分

2。枣的生长过程:

春天开花——七月枣熟——八月收枣——晒干卖出

四、提问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中喜欢的词语句子。

朗读课文。

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

反馈:效果良好,充分感受到了植物的美和作者的心情。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三)概括中心思想小结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

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体味文章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描写。

抓住语段要点,明白画竹的美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1分钟)

用歌曲《丢手绢》引入"游戏"的话题,进而引出丰子恺的《竹影》。

二、整体感知(5分钟)

教师出示抢答题:⑴速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参照"看竹影"这样的词语结构,写出其余三处情节。

学生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教师归纳:看竹影——描竹影——论竹影——悟竹影。(亦可对应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品读描写(15分钟)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分配任务:1、3、5组女生——旁白;1、3、5组男生——华明;2,4,6组女生——"我";2,4,6组男生——弟弟;爸爸——老师。

教师出示问题: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并谈谈你的理解?(提示:描写既包括景物描写也包括人物描写)

小组选择讨论的内容。教师进行干预,形成两组讨论景物描写,四组讨论人物描写(四组又分华明组、"我"组、弟弟组、爸爸组)

小组进行讨论3分钟。小组进行黑板展示2分钟。

教师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点拨、归纳,提示学生注意:景物描写的艺术化、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的童趣。

四、略读文段(10分钟)

教师导学:老师刚才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生动的描写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还有四个自然段几乎没有涉及。尤其是5、6两个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话语,介绍了画竹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

全班齐读第5、6段。

教师出示问题:⑴第5自然段说的是画竹之难,画竹难在何处?请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⑵第6自然段开头提出了问题: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请就文章内容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五、当堂抽测(9分钟)

1.教师口述抽测题目。附题目: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用带"竹影"一词的三字词写出四处情节。⑶五个生字词。

2.学生完成题目,交换批改。

反思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有层次和梯度,还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展现更多的语文味。例如朗读的教学,我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缺乏语文味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能用普通话进行流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领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后,能在朗读中准确反映出来。在提供给学生的学案中,不仅大环节上从易到难,而且每一个大环节的细环节也是从易到难,而且很多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如果填空的内容较多,我就将其分成几个细点,写出其中的一些,空出一些,让学生在有所提示的情况下能较好的完成。

第5篇:语文教案

一、导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在野外,仰望天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谁写的什么诗?——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齐背这首诗: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天上的幸福自由来反衬现实生活黑暗。从而表达了作者憧憬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也是星星的诗——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而这首诗中作者又借助星星来表达怎样的思想呢?

二、整体感知:

1、导入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提示: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寒冷残酷的现实的厌弃和憎恶。

2、分别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并想一想这两节诗在形式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一):

光明与美好的意境对比寒冷和残酷的意境

追求和憧憬厌弃和憎恶

注:像这样两节诗所表达的内容相反或相近,形式相近,两节诗形成对偶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我们把它叫做“变奏曲”。(再举例来说明,如音乐。)所以,标题中的“星星”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而“变奏曲”揭示了诗歌的结构。

三、局部品味探讨:

1、分组:分别找出每一节诗所描绘的意象是哪些并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从其特点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提示:

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弹

——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

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可怕残酷——黑暗残酷的象征。

2、重点品味以下诗句的含义:

(1)、为什么说“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提示: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的美,每一个人都希望每天把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谱写下来,这种愿望就像星星一样的明亮,像像蜜蜂一样酿造出来蜜一样的甜。

(2)、“谁不愿一,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荧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验该句的含义)

提示:讨论板书:

晚上湖

黑暗(残酷)和平(自由、舒畅)

睡莲——象征着人的安闲自在。把夜晚的宁静、平静、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和梦的美好感觉。

(3)、“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这个比喻揭示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提示:“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环境一定是无人打搅,十分宁静。“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一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在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从而反衬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把“鸟落满枝头”比作“星星落满天空”,形象的揭示了“光明”的美好。

(4)、“闪闪烁烁”是用来描写什么的?为什么作者却用来描写声音呢?

提示:——痛感手法。

A、视觉的;

B、“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和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的“闪闪烁烁”相通。而“朦朦胧胧”的白丁香就像声音一样时断时续,隐隐约约之感。所以,这种用描写听觉的词来写视觉的方法叫做“痛感”。

(5)、分析:“寒冷中寂寞的燃烧”、“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夜晚冻僵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粒瘦小的星”、等词句的含义?

提示:(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历来讲解。)

A、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牺牲。(在残酷、黑暗中失去幸福、美满的生活。)

B、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谱写自己的悲惨的人生。

C、将要坠落,使人害怕的情景。令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D、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

E、残酷的社会无情的摧残着地上的生命。使这些小生命像星星一样的陨落。

四、布置作业:

(一)、阅读第一节诗完成:

1、字词略

2、这节诗写出了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它可以分为三层,请具体概括每一层中作者所抒发的美好意象世界。

A、B、C、

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答:

3、“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

4、按照例句形式仿写句子:

如:春之生机勃勃;夏之————-——;秋之————-——;冬之————————。

5、每当仰望夏夜灿烂的星空,你一定有不少遐想。请仿照“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诗句抒发你的感受。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