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10:19:07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独立分析字的笔画,正确书写“巾、衣、本、牙”四个字。

2、听故事,讨论怎样才能见到雪孩子。

3、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的练习。

1、独立说说“巾、衣、本、牙”四字的笔顺并书空。

2、玩一玩“我说你写”的游戏。学生说一个字,例如:“以”,找另一个同学书空笔顺。

3、写字。看谁写得又准确又漂亮。

二、字形小魔术

1、出示“木”字,抽生读一读,书空写。

2、你能给“木”字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吗?开动脑筋想一想。(本、术、禾)3、出示“力”,请你变魔术,加两笔后让它变成另一个字。(办、为)

4、出示“巴”字,请你给它加偏旁,看能变成哪些字?(把、吧)

5、你还能给哪些字变魔术?

互相说一说。

三、读一读,继续往下说词语。

1、出示词语:青蛙、刺猬、熊、蛇,你觉得这些词语表示的是什么?(动物类)你还能说出哪些动物名称来?2、第二类:黄色、红色、绿色,是表示颜色的,请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3、第三类:围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请说说表示衣物的词。

4、你还能说出哪些词是一类的?

四、照样子说一说

1、例句: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2、句式:谁真怎么样?

3、请依照这种句式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九九歌》

1、自由朗读,看你从中能读懂点什么?

2、你知道这首儿歌讲的什么意思吗?

3、教师介绍有关节气的知识。领学生揣摩儿歌的意思。

4、读一读,争取能背诵。课后背给爸爸妈妈听。

二听雪孩子的故事。说一说,怎么才能见到雪孩子?

1、听老师读两遍故事,可让学生提一些关于内容的小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了。

2、分组说一说,怎么才能再见到雪孩子?老师不要讲太多的自然常识,让学生问、学生答。

3、试着把故事接着讲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三语文天地的学法指导: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1、想一想,你从这些字中发现了什么?

2、收集这样的字,写在本子上,再和伙伴们交流这些字的特点。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巩固生字,正确书写“屋、错、皮、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说中提升认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正确了,而且也读懂了这节课我们就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感情来,好不好?

二、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

现在,你们都是小燕子啦!你们到菜园里看了三次都有新的发现,高兴吗?小燕子们,赶快把这三句话读读(电脑出示三句话)看怎么读才能把你们高兴的心情读出来?你可以自己一个人练读,也可以几只燕子聚在一块儿商量商量。

1、学生自由分组练习朗读。

2、检查指导。

(1)哪只小燕子来读这句话。

(2)真高兴,还有哪只小燕子像他这样高兴地读这句话。

(3)第二次的发现谁来读。

你们真聪明!“妈妈,妈妈”读得很好,如果把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声音往上扬一点,高一点就更好了。谁再来试试。

(4)再读小燕子第二次说的话。

(5)读第三句“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口语交际,提升认识。

孩子们,为什么你们第一次、第二次没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次却发现了呢?你来告诉妈妈好吗?

四、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抽出要写的4个字。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重点指导“屋”和“错”。

五、拓展练习

照样子组词造句:

细(仔细)小燕子观察很仔细。

现()。

瓜()。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3.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4.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5.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教学准备]

电子幻灯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2.“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一块仙石——迸裂产石猴——成王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教学培养和增进学生的自渎自学课文的能力。

3、学习本课会认的6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

4、说说是怎样发明吸尘器的。

教学重点:

体会“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

教学准备:

304e小高的电子备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文章意思。

(1)课文写的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出示吸尘器图片)

(2)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读全篇。

二、自学生字,初步感知

1、自学生字新词,认清字形,把读音读正确。

2、抽读生字、新词,体会它们在句子里的意思。

3、检查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2)指定学生评估朗读效果。

(3)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交流讨论,感悟理解

学习第一部分(1——6):

1、出示第一幅图,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述的是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3、分角色读读。

4、思考:车厢里的乘客会怎样想?

5、假如你就是一名乘客,你会怎样做?布斯是怎样想的?

学习第二部分(7——14):

1、根据课后的默读提示自学课文

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妈妈说的话对他有什么启发?后来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再说说自己对“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这句话的体会。

2、全班交流

(1)理解句子:“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压进去呢?”

(2)妈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3)出示第二幅图,看看布斯在干什么?文章中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

默读这个自然段,画出描写布斯动作的词语,体会人物的品质。

(放找蒙趴吸取)

放声朗读,体会布斯的执著精神。

(4)你觉得布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三部分(15):

1、齐读课文。

2、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对布斯说些什么?

3、这件事对你思考问题有什么启发?

作业:

1、积累“词语花篮”。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采集发明小故事。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

学习邓亚萍为了祖国的荣誉而奋勇拼搏的的内心世界和丰富情感。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画出文中的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讨论、分析:

联系电视中运动员获奖时的画面,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邓亚萍历尽艰难,取得胜利后的万分激动的心情。

理解庄严、徐徐升起、激动、等词语。

课文主要写的是谁?他为什么能够为祖国争得巨大的荣誉?

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是怎么说的?

她为什么将荣誉归于祖国?

她又是怎样报效祖国的?

总是说明了什么?

谈谈其他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迹。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资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维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沙漠的图片。

哪些同学了解“沙漠”?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

2.板书课题:7、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既然沙漠是荒无人烟的穷山恶水,为什么会有绿洲呢?)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听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2.自读课文。

(1)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①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②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③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

④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同学依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指读小黑板上的生字。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恶劣侍弄适宜培植纵横交错穷山恶水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要求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破词破句。

师生一起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句子重点指导:

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地上没有—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④检查自然段段意,了解情况。

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指导写字

“夸、劣、宜”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

“价、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良”要居中写。

四、作业

1.描红。在习字册中描红、仿影。

2.誊写词语。(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内容。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身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抓住“到处、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及的情景)

(3)练习说话。

引导用“星罗棋步”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到处、白茫茫、星罗棋布、绿洲、城市”等词要重读)

指名试读,全班齐读。

2.细读第2~6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在这茫茫无边的沙漠中,布满厂象征生命的绿洲。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让俺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理解课文内容。

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情景吗?从哪儿看出人们很顾惜花草树木?

③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

(2)细读第3自然段。

过渡: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俺们可以看出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而这迷人的绿洲却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同学们不由要问,这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呢?俺们一起来看下文。

①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用“——”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②理解同句。

a、指名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相机理解:穷山恶水)

b、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相机板:朽“买来、挖去、填土、埋下”等词,同时理解“恶劣、适宜、纵横交错”等词语)

c、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板书:有了……才……)引导用“有了……才……”练习说话。

③指导朗读。

(3)细读第4—6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后说说自身感觉到了什么。

②默读课文。在能表示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词句下画上圆圈。

③练习感情朗读。(边读边感悟:通过“雨雾洒下来、淋得干干净净、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等词语的朗读,体会阿联酋人民保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3.细读第7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这段告诉俺们什么。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渎课文。

2.比一比,再组词。

浇()漂()侍()宜()

烧()飘()待()宣()

3.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千干净净()()()

4.写出近义词。

培植()适宜()美丽()侍弄()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读写“绝妙、境界、银光闪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热血沸腾、痴迷”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巫峡各种不同的雾,体会巫峡如梦如幻的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

体会作者抓住各种雾的特点来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巫峡各种雾的特点,想象雾的景象。

教学难点:

体会巫峡各种雾的特点,想象雾的景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3男孩,别哭(板题)

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好,请同学们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读读课文。

2、读了课文之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哪些自然段记叙了这件事?这件事为什么让作者如此记忆深刻?父亲在什么情况下对儿子说了这句话?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4、学生自学课文。

二、交流反馈

1、童年时代,作者独自挑着柴禾,冒着大雨走在蜿蜒无尽的山道上,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找出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1)雨悄悄从身后而来,像一张阴暗之网,一下子就奖我罩进去了。(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作者由黯淡到失望的心情)

(2)山雨打湿我的头发,浸透我的衣服,钻进我的柴禾里。(用排比的方法,写出我对山雨的厌恶和无奈。)

(3)山雨沙沙无边,冷漠地下着,没半点怜惜之情,我哭得更伤心了。(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我孤苦无助的心理)

(4)雨浇灭了我的哭声,在山中没有半点回音,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写出了自己无比绝望的心理)

2、感情朗读第四段,读出作者的感受。

过渡:在作者最绝望的时候,父亲出现了,想想作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惊喜、激动)读出这种感受。

3、父亲到来后,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齐读。说说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

(1)“嗨,男孩,别哭,我们回家。”

由父亲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男子汉,要学会坚强,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学会停止哭泣,想办法积极应对。

(2)然后,父亲像扶起一棵被雨淋趴的庄稼那样将我扶起。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疼爱,抚慰我绝望的心。)

齐读五、六自然段,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是啊,父亲在我最绝望最无的'时候给了我鼓励和安慰,这一刻令我终身难忘,为什么?

(因为从这一刻起,我懂得了作为男子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去面对,想办法战胜困难。)因此,我一直把父亲这句,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并且还把这句简简单单的话送给儿子,并且把它当成是一种成长的标志。为什么?

就是教会孩子从这一刻起学会坚强,像个男子汉。对于成长中的人,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学会停止哭泣,想办法积极应对。所以说它是一种成长标志。

三、拓展延伸

那么,我们如今面对的还是山雨的困扰吗?那么,我们现在有什么困扰呢?我们又如何去应对?

(与老师、父母勾通,升学的压力与兴趣爱好的矛盾,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等)

应对办法:1、保持良好的心态。

2、遇事多与朋友交流,寻找解决办法。

3、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四、总结全文。

我们再一次读读这句话,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课文什么地方还出现了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能照应课题,是对全文的概括与升华。)

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这件事情的?那么,一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一起读一读。(概述我们儿时挑柴禾时常巧遇山雨。)

面对山雨,作者是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孤苦、无奈的心理)

虽然面对山雨是常有的事,但作者为什么对10那年遭受山雨的事情却让作者终生难忘呢?(因为从那一刻起作者明白了男子汉要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应对困难。)

因此,作者把父亲所说的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并把它送给儿子。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句话吗?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句话。

2、是啊,同学们,人生的道路很漫长,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无论遇到怎样的苦难,我们都应勇敢地面对,积极想办法应对,勇敢地战胜困难,做生活的强者。下面,老师把这几句话送给大家,愿它们能在你失意的时候,让你从中得到力量。

第8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材说明:

本次口语交际属于情景交际,教材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交际的话题“安慰”;二是话题的内容和范围,即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安危,怎样安慰;三是要掌握好安慰别人时的态度、语气;四是口语交际市的练习形式及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使学生懂得怎样安慰别人,使其学会关心、帮助需要支持的人。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3、指导学生善于。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能够从上支持他们。2、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利用挂图,呈现机组需要安慰的画面,如,同学生病了、考试失利的、家里发生变故的……然后引出话题。

2阅读课本,弄懂焦急的内容和要求。

(1)自由读,看看有几层意思,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地说说。

(2)弄懂题意后,教师示范练习,尤其让学生注意安慰时的态度要真诚,语气要有分寸。

3、即兴表演,自由练说。

(1)自主寻找合作伙伴。(2)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3)分角色练习,小组内表演。

4、交流汇报,集体评议。

(1)弄清楚每组所选的话题,以便有的放矢的表演,。

(2)评议时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要从内容上、表达的态度上、语言的表达几方面去。

5、教师要采用一定的鼓励手段。

6、进行。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