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09:01:46

第1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2.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3.让学生积累描写人物的各类词语

4.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描写人物的看法

教学重点

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教学难点

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交流平台

(一)内容回顾。

教师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谁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交流(先自己说,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二)回顾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金钱的魔力》,并思考这几篇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

2.小组交流:

把这几篇课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找出来,推荐给大家,并说说理由。

你认为在人物刻画上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请分别说一说。

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在这次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人物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四)师总结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诵十六个词语,要求读准字音,把词语读熟。

2.谈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

3.再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是描写人物的哪个方面的?

4.组织学生分类说说自己积累的其他描写人物的词语

(学生把课前收集的一些描写人物的词语,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

5.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摘抄到好词本上,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成语故事

1.自由读《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典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2.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把成语写下来,并给同学讲讲这个故事。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日、月、水、火四个生字,并能读准字音。

2、正确朗读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3、感受到汉字造字的奇妙。

教学重点:

1、认识日、月、水、火四个生字,并能读准字音。

2、正确朗读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教学难点:

在趣味中学习,并保持良好行为规范

教学准备:

1、相形字的图片:日月水火牛羊石山。

2、多媒体课件。

3、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火星娃引入,带火星娃参观草原。Ppt出示牛羊马在草地吃草。

2、出示象形字激发兴趣。Ppt出示汉字。

3、出示课题:汉字多奇妙。

(二)出示课题:

1、师: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方块字!

2、听老师读课题,指名读课题。师:全班跟我读课题:汉字多奇妙。

二、整体感知过渡:汉字有什么奇妙之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课文的录音。放录音。师:你都听到些什么?我请举手姿势端正的同学回答。师:谁也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师:老师发现,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很认真地在听,老师要夸夸你们,棒棒,你们真棒!1、二听课文录音,再次训练听记。师:你都记住了吗?说给你的同桌听。学生互相说,说停就停!师:如果你的同桌把课文内容都记住了,请你夸夸他。

三、课文出示

1、听老师读,特别要注意听清红颜色字的读音,这些红色的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师:谁会读?指名第一个人,马上正音。师:你听得真仔细,把字都读准了,特别是这2字(出示卡片)水和日都是翘舌音。

①先听老师读日,仔细观察老师的口型。

②请小朋友们一起读,日日。开2小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③水也是翘舌音,谁会读?指名,分小组读。全班齐读。分生肖读。全班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师:通过刚才听听,记记,读读,这些字宝宝你认识谁了?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ppt出示拼音和生字。)指名3个。全班齐读。

2、我们小朋友真会学习,火星娃奖励你们一起去太空游玩,想去吗?(想)一起出发吧。跳火星舞。

3、再出示生字师:现在,你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吗?(ppt出示跳动生字)女生认一认,男生认一认。全班一起认一认。

2、回到课文指读。师:把书翻到第18页,准备:1、2、3。互相检查同桌的指读姿势:男生读书准备,(男生:左手),女生检查。女生读书准备,(女生:左手),男生检查。

五、再学习生字

(一)日

师:古代人用日一个字代表太阳,他们根据太阳的形状创造日字.Ppt:太阳图日师:日怎么写呢?请看屏幕。(同一页面出示日的笔顺规则)师:先写外面的竖,横折,再写里面的横,最后封口,横。小朋友书空准备,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师边写边说:先写外面的竖,横折,再写里面的横,最后封口,横。)小结:日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里再封口。

(二)月

1、猜猜这是什么字?生:这个字是月。师:你猜对了,古代的月字就像弯弯的月亮,逐渐变成现在的月字,里面有两横。月师:我们来找找月的好朋友。请举手姿势好的同学回答。

(三)水

1、出示水图水

2、水字,好像一条大河向前奔,分出许多小河流。Ppt出示媒体演示笔顺。举起小手,书空!小结:所以,水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

(四)火

3、师:水可以用来灭火。

①瞧,火烧起来了,先有小火苗,越烧越旺,就变成了大火焰。(ppt出示火的图片。)(ppt媒体演示笔顺)

②举起小手,书空!准备(生),跟老师一起书空一个火字。小结:所以,火的笔顺规则是,先两边,后中间。正好与水相反,水是先中间,后两边。

③火可是火星娃的法宝,它要和小朋友们比一比,谁组的词更多。一起比赛组词。

1、生组词。

2、让我们看看火星娃带来了哪些火字家族的词语宝宝?读词语,火。

五、复习生字

1、你们学得很认真,火星娃要和你们玩叫号游戏。

2、回课文读(ppt):小眼睛看屏幕,我们把生字再放回到课文读,老师相信这回更加正确流利。

六、句式训练

1、请你睁大眼睛仔细找找,接下来的动画里有多少象形字?认出来的大声喊出来!(ppt找到几个其中的象形字演示变化。)师:再读课题:汉字多奇妙。

②多字读得重一点,把奇妙的感受再读得强烈一些。再读课题。(若学生读不出来,听老师读,然后再读。)

③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读。(ppt:汉字多奇妙。)我问你答:问:什么多奇妙。生:汉字多奇妙问:汉字怎么样。生:汉字多奇妙

④在一句话中有什么和怎么样,就是一句完整的话,后面要加句号。(句号泛红)但这句话作为课题,句号就省略了!

⑤你还知道:_______多奇妙。(什么)

六复习词语

1、太空中又这么多的星星,快来读一读。

2、读出儿歌,到火星。九、奇妙的汉字无处不在,只要用心观察,虚心请教,你就会认识更多的汉字。

板书:汉字多奇妙(贴)日月水火月光月亮月饼

第3篇:语文教案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童话,这个单元以科学常识为专题编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设计理念

“字词”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明了字词的含义,并且慢慢学会运用。

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

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写自己想写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句子;动画:静静的水、流淌的水、奔腾的水,灌溉田地、冲毁房屋。)

2.学生准备:画一张自己心中的水,课前准备好写字卡。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画水,交流图画

导语: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把画拿到投影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课前画水,不管画得单调还是复杂,那都是学生心中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学完之后,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更多的想象。

二、猜谜,认识水

1.范读,猜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猜“我是什么”。

2.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自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第一项:云雨雹子雪

第二项: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第三项:睡觉散步奔跑唱歌跳舞开大会

第四项:温和暴躁

(2)动动脑:

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我会变”“我的家”“我的活动”“我的脾气”等。)

设计意图:这是对整篇文章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文章,简单了解水的多种表现形式。“动动脑”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接下来,我们要对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三项合并为一项来自学。)

2.自主合作学习。

(课件中出现学习伙伴,提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①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②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③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④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协调。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提示:以下是预设内容,顺序可以改变。)

(1)“我会变”。

①“我学会了字词”。

出示词语:飘浮碰到雹子

A.(课件中出现飘浮的云彩)填空:云在天空中。

B.(课件中出现一只小船在水上)填空:一只小船在水上。

思考:“飘浮”和“漂浮”有什么区别?

C.(课件中出现雹子)问学生:这是什么?(许多孩子都没有见过雹子)

D.用“碰到”说一句话。

②“我是小小朗诵家”。

第一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

第二段,“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

个人读、评价、练读、个人读。

③“想象的翅膀”。

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

板书:冰、霜……

(2)“我的家”“我的活动”重点指导朗读。

①“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课件出示静静的池水)

现在,我们也累了,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用自己睡觉的安静来体会池水的安静。)

个人读、比赛读、悄悄地读给你的同位听。(读出池水的安静)

②“在小溪里散步,”(课件出示静静流淌的小溪)

谈一谈平时散步的情景,读出溪水的悠闲、轻快。

个人读、练读、齐读。

③“在江河里奔跑,”(课件出示奔流的江河)

说一说你对江河的认识,读出江河的奔腾气势。

练读、读给同位听、个人读、评价、齐读。

④“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谈一谈见到的跳舞、唱歌、开大会的情景。

(课件出示海洋)让学生感受一下海洋的气势,读出海洋的波涛汹涌。

个人读、评价、练读、个人读、齐读。

⑤齐读这一段。

说一说:读这一段时声音、语速应该渐渐怎么样?

练读、个人读、小组合作分句读、评价、齐读。

⑥“想象的翅膀”。

想一想:我的家还在哪里?我还有哪些活动?

板书:稻田里水杯里水管里天上……飞舞慢跑……

设计意图:低年级语文教学应重点放在朗读上,用较短的时间把自然科学知识解决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朗读和识记字词。一、二自然段比较活泼,也比较容易读。难点是第三自然段,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不同、气势不同,所以读的感觉也不同。通过课件出示实物和联系生活实际来引领孩子们感悟,慢慢提高朗读能力,形成语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朗读体会和比较中,慢慢感受到朗读的技巧,学会朗读。

【教学总结】

本课是一篇主要用拟人手法写作而成的科学短文,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类的利弊关系。

一、成功之处

1.谜语导课激发兴趣。采用了有关天气的谜语进行导课,迅速引出对新知的学习。

2.字词教学自主扎实。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完成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带拼音拼读,去拼音指名读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上,只在重点处点拨,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字形特点。

3.整体感知方法得当。采用关键词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使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桃子,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4.细读文本灵活多样。第一、二自然段时,我选取三个表现水的形态变化的重点语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辨析形近字。这些做法能够巧妙地化解本节课教学难点。

5.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本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贴近儿童的语言,不断的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板书设计独特新颖。我的板书设计图文并茂,不但用贴图展示了水的六种变化后形态,还用四个字卡展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二、不足之处

1.识字环节漏掉了“躁”的教学,导致在开火车读字卡时进行补充,占用不必要的时间,影响后面教学。

2.朗读指导时,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需再凝练。

总之,作为一名教研人员长期与教师对话,能够有这么珍贵的与学生近距离的课堂接触,将平时积累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难能可贵,一节课下来,我为之感到收获颇丰之余,体会到教学研究任重道远!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冀中地道的构造特点。学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地道战的发生及作用。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进程:

一、理解单元要求。

二、导入新课文,提示课题。

“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样了解“地道战”的?

三、课堂预习。

1、默读课文。

2、各自小声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思考预习题。

4、提出不了解的内容。

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诵课文。

2、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全文可分几段?

(1—3)(4—7)(8)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讨论交流。

(1)为什么称“扫荡”?

(2)敌人为什么修封锁沟、封锁墙?

3、总结第一段段意。

(讲了地道发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

六、作业:

1、朗诵课文。

2、思考文后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地道的构造特点和地道战的历史位置。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进程:

一、温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词。

2、有感情朗诵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读后讨论。

(1)地道的式样和特点是在第几自然段讲的?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想方设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怎样凑合敌人的进攻的?

(4)人们在地道里怎样进行通讯联络?

“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加引号?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3、总结段意。

(这段主要讲地道战的特点。)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句读第三段。

2、这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了什么?第二句讲了什么?

3、这段话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诵全文。

五、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依据课文第二段的内容,画一张地道示意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2、理解记叙办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进程:

一、温习引入。

交流地道示意图?!

二、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

2、举例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3、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中心?

(这篇课文通过讲冀中地道战的发生、作用,以及地道的构造特点,表现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三、理解记叙办法。

1、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将中心表达出来的?

2、讨论。

3、小结:学习课文有条理地记叙。

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厕”“虚”半解围。

2、默记本课生字,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3、指名读本课呈现的生字新词。

4、用“如果……就……”“不但……还……”造句。

(指导结合句式理解词语用法。)

五、作业:

预习《赤壁之战》。

第5篇:语文教案

灯谜又叫谜语,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灯谜是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对联之外的又一种文学样式;是我国人民训练思维和学习语言的一种巧妙形式,也是民族性、群众性、趣味性很强的娱乐项目。灯谜可分字谜、词语谜、诗句谜、人名谜、用品谜、地名谜等几大类,又以字谜居多。

灯谜谜面的设置和谜底的猜射,一般都要注意“别解”“会意”的特点。如儿童不宜(打一字),它的谜底是“奇”;用的就是逆向会意,大了就可以。又如古代的交通事故(打一成语),它的谜底就是“人仰马翻”;用的就是接近联想,那时的车是马车,出事故后,当然是人、马翻仰了。再如佛言不必信(打一字),它的谜底就是“弗”;用的就是字义别解,“佛言”与“佛”有关,不可信,就是“弗”(不可)的意思。再如七品芝麻官(打词曲文体),它的谜底是“小令”;用的就是别名替代,“七品芝麻官”就是“县令”,而“县令”,不就是一个“小令”吗?而“小令”又是语意双关,词曲中也有“小令”,指字数在58字内的词或散曲。如果我们知道了谜底的范围,还可以采用筛选的方法,如评讲作文(打常用文体),我们就可罗列出常用文体类别——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从而确定它的谜底是“议论文”。

猜谜不仅可以训练我们联想、想象、推理的能力,使我们思维更富灵活性和创造性,还能使我们对文字、词语、文体、文化、作家作品等方面知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深入。下面是笔者为中学生设计的一组灯谜,谜底就在中学课文中,请同学们猜猜看:

一、字谜

1.此地一为别(打一字)

2.传言不可信(打一字)

二、成语谜

1.世界上人马最少的军队(打一成语)

2.独身(打一成语)

三、人名谜

1.劝君更进一杯酒(打《封神演义》中人物)

2.上天入地任我行(打唐代诗人)

四、文体谜

1.言师采药去(打常见文体)

2.零售白酒(打古代诗体)

五、诗句谜

1.小燕不喜豪门住(打课文中诗句)

2.约见于珠峰(打杜甫诗一句)

六、作品谜

1.万家乐,乐万家(打法国名著)

2.鸟宿池边树(打唐宋八大家散文集)

参考谜底

一、1。十2。专

二、1。单枪匹马2。自成一家

三、1。比干2。李白

四、1。童话2。散曲

五、1。飞入寻常百姓家2。会当凌绝顶

六、1。《人间喜剧》2。《临川先生文集》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