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5-16 11:54:29

第1篇:中考满分作文

时光真的过的很快,都注意到时间的脚步。

当妈妈把衬衫拿来时,我才知道夏天已经过去了,当妈妈把厚厚的羽绒服拿出来时,我才发现秋天也已经过去了。一切都是这样的悄悄地,悄悄地,期末考试也悄悄地来到了。

话说这一切来得都也太匆忙了吧。最近几天忙着排练话剧、背卫生知识竞赛,都让我忘记了时间,当今天张老师说最终的boss还有20几天就要来临时,我才知道时间如飞逝。

时间有时候很充裕,但有时也很紧迫。

切换一个镜头,回到刚开学的那个时候,一些事情让我哭笑不得——全班的暑假作业让我丢了。

该说这是件丑事,不应该拿出来“晒晒”但是,觉得这个错误应该让我牢记一辈子,我应该不希望还犯类似的错误的。

还记得第一次月考,满怀自信的进入了考场,也满怀信心的答了卷子。考的还不错啦,具体是第几名……对不起,我给忘了,不过那几天确乎是有点得意忘形,大大咧咧,不求甚解。我还满怀着希望能够再一次的荣登前几名的宝座。

但是,落后就要挨打,说的真的没错,被我超过的几位,真的是发奋图强起来了,期中考试让我大跌眼镜,还算是“远远”的落在的别人后面。我觉得我应该收敛一下了,不能只求细枝末节。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这句话说的确实是真的,是我所得到的道理启示,也可以说这是张老师给我的这个启示创造了条件。

前几天的成语竞赛,每个同学摩拳擦掌,狂背成语,都希望能在这个有趣又有挑战性的竞赛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当然了,这也算是张老师希望我们这些“文盲”能够积累多点的墨水吧,张老师的要求是“要质量高的成语”呵呵,我反反复复的斟酌了这句话,我确乎是意识到了张老师的用意——质量高的成语里必须会有关于做人、做事和学习的。张老师呵。真是用心良苦啊。让我们自己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我要感谢张老师,她给我创造的条件,让我偶遇到了这个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的脑子常常转动,常常流动……

明天张老师给我们班的学委下了个任务:把离考试的天数写在黑板上。

说实话,我对这种从航天倒计时学来的方法很反感,会让人有一种紧迫和不自在的感觉。当你轻松一下或者被某个笑话逗笑的时候,偶然看见黑板的字,心里会立刻凉了一大截。

黑板上的倒计时,就如同一个苹果,一天被咬下一圈,不久就会露出那个又酸又涩的苹果核。

紧迫了呵,我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全学生最伟大的事业上——为了期末而奋斗。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第2篇:中考满分作文

双手轻柔而细腻地压揉着眼前褐色的泥球,双眼彷彿逆发着炙热的光芒,有种创造新生物的渴望,嘻笑间不忘左顾右盼、观察同学们的进度和半成品的形状,在中学大班教室里的女孩微笑着,创作自己最纯真无暇的幻想。

一块泥巴色的陶土经过最华丽委靡的想像旅程后,有了美好的形状,它的一生在孩子脑海和巧手交织下有了精彩的故事。陶艺老师今天的主题是动物,于是,下课后的大方桌上放眼望去,尽是熊、猫、狗甚至有莫名巨兽的形态在众多作品里佔据一方。而安静沉默的女孩则让自己的想像驰骋飞扬,越过了苍穹和深洋,寻觅着心中最适合这块陶土的样貌,在一段反覆搓揉、压扁、搓揉、塑形后,她终于满意的笑了,原本如朽木一般不甚起眼的陶土变成充满自信和奇特外观的“动物”,但是,同样使人注目并且惊艳。

书柜上一件件烘干过的陶艺作品是害羞的初一女孩和世界的对话,她不擅与人交际,每次出门总是羞涩地躲在母亲后头,每次班上办活动总是安静地站在教室一隅等待别人的邀约才敢加入,面对人群,女孩往往是沉默且怯懦的,但是面对一团团看来有些骯髒的泥块,她却如获至宝,有了表达自我的管道。女孩喜欢沉浸在充满嬉闹和乐的教室里,她的小手与陶土和些微的清水对话,有时,她也会睁着灿亮的大眼睛看看隔壁的同学有什么不同而新颖的想法,然后创造出独特却不失风格的作品。

美术馆里的画作、雕塑、空间装饰,电影院所播放的文艺片、爱情片、动作片,戏剧厅里所表演的舞台剧、歌舞剧等等,皆是一件件经过艺术家呕心沥血的创作,皆是一件件陶冶性情的作品,他们为生活增添无限想像与美丽,若是缺少了这些东西、生活将枯燥乏味。然而,除了陈列在大众面前巨丽或不朽、甚至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外,在某个中学教室里,大方桌上那些纯真充满想像且美好的陶土作品也正散发着不容忽视的光与热。

第3篇:中考满分作文

走过十六个春夏 你们牵住我的双手,我们就一起走过十六个春夏的幸福。 ――题记 左手深沉 六月天的光景,父亲总陪伴幼小的我坐在窗前,点亮一盏灯,我们一起等待暮色降临。父亲总用紫砂壶泡一壶菊花茶,袅袅蒸腾的水汽里有黄晕的灯光,映着我的脸颊。

这种时间里,父亲总会翻开一本书,用他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带我念诵那些古老的诗篇。是“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的画卷,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琴音,抑或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悠然。父亲深沉的声音里,这些文字甩开飘逸的水袖,踢开灵秀的裙摆,带我走进语文最动人的美好世界。 依然记得那些一起走过的夏夜里,父亲的声音,犹如蛰伏着的最温暖的海,又似轻轻漾动的晨风,一字一句,饱含对女儿深沉的挚爱。

右手温暖 阳光很好,我坐在阳台上的藤椅里,看母亲幸福地忙碌。 风里氤氲着金色的清香,母亲用拍子轻轻拍打着晾晒的被子,便有好听的声音一遍遍地响起。浮尘即是调皮的精灵,在空气里轻盈地飞舞。我于是化作慵懒的猫,浸没在这金色里,给母亲讲述一周的学校生活。每讲到好玩处,母亲便毫不吝啬地笑起来,她沐浴在闪闪烁烁的流光里,盈盈地笑,翠玉的镯子上有莹莹的光。在如水一样澄澈的早晨里,我恍惚觉得母亲是传说中的田螺姑娘,总拥有那么多温暖的魔法。 一起走过的清晨里,总有满世界的阳光,母亲的笑是流淌在我心间的诗意,永远不会厌倦的温暖。 远方幸福 “你在,就心安。”想起丁立梅的这句充满温情的话。时光荏苒,我们仨就这样手牵手,一起走过无数时光。 也曾有风雨,但我们紧紧依傍,便会有幸福的阳光。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满载了爱与暖,一直一直通向时光的尽头,通向远方幸福的原野。

父亲、母亲,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上,每一朵花都开放着“家”的真谛。 愿幸福长相伴,愿时光不老去。

第4篇:中考满分作文

随着“喔喔”的鸡叫声,方灵起床了。她猛然想起今天是教师节。方灵想着:年过半百的王老师起床了吗?他每晚都要改作业,备课,要到很晚才睡,那样王老师吃得消吗?王老师年纪大了,老年人容易得高血压,那该怎么办呢?就送老师一束野菊花吧,老师闻到了香味,就会心情舒畅的。

方灵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爬上坡顶,看,那里有好多野菊花呀!她一手采一手拿,不一会儿,已经采了好多。方灵捧着花向王老师家走去,一个趔趄,摔了下来。她本想回家清理一下伤口,可是去年冬天,王老师带病上课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她顾不了那么多,便急匆匆地向王老师家走去。

方灵蹑手蹑脚地来到老师窗前,踮起脚,探着脑袋向屋里张望,呀,老师的书房真简陋。在一张大书桌上,除了一个地球仪、一本台历和备课笔记及一副老花眼镜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方灵想:趁老师不在,赶紧把花放进去。可是,没有花瓶怎么办呢?她的小眉头拧成了疙瘩,哦,有了,在书桌的一角不是有个笔筒吗?

你瞧,方灵踮着脚,侧着身子,近了,更近了……她终于把花放了进去,小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啊,方灵送的不是普普通通的野菊花,而是一颗真挚的心。

第5篇:中考满分作文

爱无言,爱无义,爱只是会在你伤心时,给你提供前进的动力,而这一切,只不过在细微渺小之处。——题记

黑夜,孤灯,一人。

我默默地伏在桌子上,眼泪不争气的簌簌流出。所有的屈辱,所有的怨恨,都在这一刻,化作冲天的泪水,飞奔而出,染湿了卷子,染透了桌子,浸湿了灯光,浸透了整个绵绵的夜。不什么时候,门“嘎吱——”一声开了,我挺起身子,擦干了眼泪,装作一副坚强的样子。呵呵,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也能这么快的带上虚伪的面具了,真是厉害啊!

“喝点水吧,”母亲把水和削好的梨摆在了我面前,“如果实在不想喝水,就吃点梨。”听着母亲沙哑的声音中略带着一点敬畏,我不由的嘴角一咧,冷笑了起来。刚才刚发生了一场“恶战”,现在就变得这样,太让人讨厌了!我昂起了头颅,没有理她,她看了看我,蹑手蹑脚的把一件羽绒服披在我身上,是那样的轻,那样的柔。母亲一丝不苟,好像在做一件大事,我晃了晃身子,将羽绒服甩下身,母亲看了看我,摇了摇头,叹了声气,捡起了衣服。母亲的这一声叹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转过头去,仔细地打量起了母亲,这时,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这,这,这是我的母亲吗?

母亲的额头上散搭着几缕白发,白发在灯光下,夺目耀眼,好像在诉说着什么。母亲何时有这么多白发了?我搜索着记忆中的母亲,那时的母亲,满头秀发,黑黑的,亮亮的,可现在呢?唉——!咦,母亲脸上的皱纹怎么又多了?记忆中的母亲,脸上细腻柔滑,可现在呢?唉——!啊,母亲的手上怎么这么多龟裂开来的口子呢?记忆中的母亲,手是那样的温暖,温和,可现在呢?唉——!纳尼,母亲的眼为什么是通红通红的,难道……

看着憔悴的母亲,记忆的思绪,好像把我带到了一个我从未到达过的地方。

深夜,是谁,为我挑灯夜战,一直陪伴在我身边?

拂晓,是谁,为我准备早饭,一直伴我离开?

午后,是谁,为我储蓄钱财,一直希望我成才?

黄昏,是谁,为我布置晚餐,一直让我开怀?

一点点,一滴滴,汇聚在一起,成了母亲的身影,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母亲啊,都是母亲啊!而我呢,只是以为的埋怨母亲,不理解母亲,让母亲不断的老去,我,我,我……唉!

我猛地扑到母亲怀里,寻找着这久违的温暖,在这一刻,我卸下了所有的面具,放声大哭起来,这是释怀的哭声,真正释怀的哭声!

依旧是黑夜,仍是一人,但不同的是,窗外的路灯不知何时亮起,路灯闪着黄晕的光,像一只只萤火虫挑着一盏盏灯笼慢慢飞过。灯光被泪水散成七色,和平,温暖而绚丽。

夜黑,风高,漫漫黑夜浸着死一般的黑色,唯有孤灯两盏,淡淡的微光冲破黑夜的束缚,孤独自傲的照亮着前方,照亮着前行的路。

第6篇:中考满分作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也许每日只需扎进课本,“两耳不闻窗外事”,父母也常说,只要考进大学,就不愁没有饭吃。因而,那时的中学生书包一天比一天沉,眼镜片一天比一天厚,整日挣扎于枯燥的公式里,只为熬过考试。

可事实上,像这样学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多半没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只会死守教条,毫无应变能力。经济体制一改革,“铁饭碗”被打破,他们就成批成批地失业了,只能再学习,寻找再就业的机会。究其根源,原因至少有三点。第一,是学生、家长的观念陈旧,从未考虑创新的价值,认为只要死读课本就够了。事实上,中国现代150年来,正是这一思想作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第二,教育体制的陈旧,过去一味强调应试教育,大大扼杀学生的创新机会,以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社会的要求。第三,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价值导向有偏差。认为好学生就是“高分”,一味追求片面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正因为这些,国家也看到教育的问题,大胆而及时地改革,“减负”出台,创新教育的推行,都反映出社会对中学生新的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首要的就是要富有创造性,要培养创新精神。事物的更新,历史的推进都离不开创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带来鲜活的动力,能扫除迂腐的陈见,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课本是基础,扎实的课堂学习是孕育创新的摇篮。有了一些知识和思维方法,我们才能去思考去创造。每年,全国都有数千件发明出自中学生之手,这正是他们创造的结晶,且不论其自身的价值,这种创新意识正是社会大力提倡的。20世纪初,热血沸腾的中国青年发动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吹响时代进步的号角。我们处在2l世纪之初,应继承这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在以后工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创新,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发展的灵魂。我们要抓住时代给我们的机遇,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自主地去创造,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尝试,都会让我们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我们要让创新成为新时代中学生的“形象代言人”。

第7篇:中考满分作文

一、留心生活,由小见大法

由小见大,是指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所刻画的形象进行取舍、浓缩、强调,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在作文时,我们常常选取的是小角度,叙述的是小事情,描写的是小场景,刻画的是小人物,但这并不决定我们写出的文章立意必然肤浅。善文者,虽然选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能表现出大的思想、意义。中考作文中,考生不妨借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小人物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二、善于类推,由此及彼法

由此及彼,即运用发散思维,由此物联想到彼物。针对此类立意的文章,作者可以通过横向组合的方式展开笔墨,在横向拓宽中表达主旨;也可用板块式行文,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支撑文章的主旨,从而使文章的主旨更为丰厚,更为深刻。

三、关注热点,由浅入深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时,考生要聚焦生活热点,揭示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及时代性的社会问题,由浅入深地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象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四、展开联想,由实到虚法

由实到虚,是指从眼前实在的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描述所选对象的表象,而且要揭示其蕴含的精神实质,即由对现实中某一事物的描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虚拟内容。由实到虚法能使习作的立意更加深远。

五、追根溯源,由果导因法

凡事有因,无因不成果,有后果则必有前因。因与果的联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果导因,是指我们由所描述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其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采用此类立意法,往往能使文章主题突出,底蕴深厚。

第8篇:中考满分作文

早上起来,两只成茧再次闪亮登场,一只金黄色,一只米黄色。女儿满心欢喜而又小小翼翼地把它们从纸盒的角落剥下来。和昨天那两个白色蚕茧摆在一起,它们俨然就像四个亲兄弟,只是肤色有很大差异。

其实,在我看来,什么颜色不重要,重要的是茧给我带来的收获。这收获有意料之中的:目睹了春蚕结茧的全过程,了解了很多蚕的知识……也有许多收获是意料之外的:蚕带给我的生命的启迪,蚕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心情,蚕给我和我的朋友们带来的惊喜和谈资,蚕让我摆脱了多年来对这种条状虫子的恐惧心理……

真没想到,小小的蚕,能带给我这么多的震撼和感动。我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生命都是美好的,都是尊贵甚至是至高无上的,生命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深深敬畏。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校园里那唯一的桑树依旧繁茂,上午我一个人来到操场上,面对桑树,站了好久好久。昨夜的一场大雨令眼前这棵沐浴在朝阳下的桑树更加翠绿清新、悦目赏心。一阵风过,桑叶哗哗作响,如梵婀玲上的名曲,流淌着动人的乐章。

生命是多样的,“我非蚕,安知蚕之悲喜?”万物皆有其生命的本色和规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切皆由心造。网友巧黛留言:“如果人生能像春蚕那样,以吐出如此美丽的丝、做出如此惊艳的茧作为终结,那不是很圆满吗?”是啊,蚕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分外美丽;而再长的寿命,如果没有质量,那意义又何在呢?

相对于最初两个蚕宝宝的离去,我现在不再难过,我开始正视“蚕生”。守着四个蚕茧,我心底的是祝福。我明白了,蚕的快乐就是有朝一日能破茧而出,从而孕育它们的下一代。而我的悲戚纯属多余,庸人自扰罢了。“爱它,就要尊重它;爱它,就要祝福它!”想到这儿,心中郁结的伤感蓦地释然了。

只要能尊贵而高傲地活着,生命,不在其长短。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