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总结
x月x日早上,xxx院阳光社会实践队调研组携手岭师数计院追梦社会实践队调研组在高州大坡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活动。在活动中,老人们与两支实践队的学生相处融洽,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敬老院。
作为阳光实践队调研组成员能够参与到这次有意义的活动,我感到非常开心。还记得,刚到达养老院看到的那一幕---一座两层楼房的敬老院几个老爷爷在大门口看着我们,脸上流露笑容,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老爷爷的热情。走进养老院,看到了老人们生活的.环境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我们都感到很心痛,晚年的孤单惆怅没有儿女承欢膝下的他们只能在敬老院的世界里相伴余生。
为了更好与老人们沟通,我们实践队成员走进厨房,为老人们包云吞煮午饭。我们齐心协力,为的是让老人们感受到我们的心意。在此过程中,有一老奶奶执意要和我们一起包云吞,她那双手并没有因岁月的磨练而变得笨拙,反而比我们都更加有劲有力。记得她说过,有我们这些学生去看望他们,他们会很开心很感恩。一句简单的感谢,让在场的我们都不禁相视而笑了。
活动结束了,而我获益良多。关爱孤独老人的公益事业仍需要不断发展,我坚信我以后还是会支持坚持关爱孤独老人的公益事业。
第2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总结
我参加了院里的公益活动,虽然是仅仅是搬画板,但是我觉得我学习到了很多,首先在精神层次,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公益活动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公益活动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公益活动是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的一部分,我们所担任的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我们应该要求自己通过社团活动诸如公益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同时在公益活动中,也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公益活动就有部分体现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益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公益活动课,我和班级同学负责整场画板的搬运,可谓人少任务重。我们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配合默契、互帮互助,逐渐缩短公益活动时间,提高公益活动效率,提高公益活动质量。
公益活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公益活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公益活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公益活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最后要感谢给我们这次机会的组织者让我学到了蛮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第3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总结
社会公益活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无偿的义务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习惯,培养他们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自我服务和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现将公益活动的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一、主要内容
1、救助校内贫困生活动。贫困生救助工作在的教育局高度重视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班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我校政教处根据我校特殊情况认真开展贫困生救助活动。虽然捐款数目以一元、二元为多数,但是同学们都特别积极,愿意为这些贫困生奉献一片爱心。从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也体会到了友情的温暖。
2、我们为留守儿童包粽子。我校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3、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我校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各项制度,采取了各项措施。xx年的端午节,这些孩子不孤单了。因为同学们和老师们在食堂热火朝天地给他们包粽子呢。
二、活动特点
1、准备较充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如学生会提前从家里带好包粽子的绳子、粽叶,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密切配合
多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如在活动中,学生会各部门及各班负责人推选参加活动的人员。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少先队负责人就已经将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
4、活动影响范围大
在校内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达到了此次公益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活动结果及意义
1、活动虽然小,却含义深远,反响良好。让学生们动起来,体验生活的良好效果得以彰显。
2、我们以最小的费用高质量的完成了社会公益性的活动。
第4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总结
我校慈善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慈善协会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热情参与下,慈善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我校慈善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学校慈善教学工作计划,以大力弘扬慈善“播放真情,传递爱心”的教学方式,在加大慈善宣传力度上求落实,在丰富慈善内涵上求创新,现将我校这一阶段的慈善教育活动汇报如下:
一、学校为促进慈善教学工作能有序开展。
学校健全了慈善教学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并加大对慈善理念的宣传力度,先在师生大会上学习《慈善读本》,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慈善读本》进校园的重要性,增强全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先后印发慈善宣传单1142份,发放《慈善读本》400本,并对慈善宣传采取日常宣传与专题宣传相结合,采勇多种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慈宣传,全校师生慈善意识不断提高,并对学生中的慈善行为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在各学科中落实慈善教学工作,积极探素慈善活动内涵。
学校把慈善文化的教学列入学校的总体计划利制度中,要求《慈善读本》教学工作与传统文化进校园相结合,语文教学中要发挥日常文言诗词、《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发展“慈善文化”,加强“仁爱、利他”等思想观念的教育,使学生在“是非、荣辱、善恶”面前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明辨是非、善恶,正直高尚的人格。从而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慈善意识,并不断激励自己修身养性、多行善举,把这种体现慈善文化的“心理积淀”带向家庭。在思想品德课上学校要求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授课内容中增加慈善理念、慈善行为、典型人物和事迹等内容,发展思想品德课促进人际和谐的功能,促使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让学生在掌握思品课本知识的同时,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从而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弥补自身道德认知的缺陷,纠正平时行为中的错位,使自己健康成长,也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事业,在班会课上通过学习慈善文化,让全班学生明白,平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有的责任是什么,使全班同学相互之间的产生从事慈善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
三、慈善为本、善举为先,积极开展慈善课外实践活动。
学校在提升全校师生的慈善意识上,积极引导全校师生主动参与慈善活动。学校针对我校七年级8班三名学生捡到3万元的事情,在全校开展慈善专题班会,针对九年级8班学生归还岐中学生钱包等物品,通过建立“校园慈善排行榜”、评选“慈善之星”等形式,培养学生参与慈善公益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表彰、奖励慈善先进个人,引导和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学校针对学生中近视人数偏高,由政教处联系科学用眼专家来我校为全校师生讲座,并积极与同仁眼镜行联系,免费为学生验光、配镜673副,慈善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我校慈善教育的制度化和经常化。学校也在党员中定期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在师生中开展“慈善公益周”活动、学校团委建立和完善学生慈善社团组织,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成立慈善类学生共青团,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先后召开“慈善”主题演讲活动和创文签名活动,安排武东、侯波两位班主任为全校师生开展“关注另一个世界,世界需要慈善”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慈善是每个人的责任”的慈善主题班会观摩课,活动采用“寻找比你弱小的人”,“制作慈善地图”、“慈善绘画展”等形式,增强了中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懂得善良的心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利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组织学生去北环路打扫街道和绿化带,更好地发挥校园慈善爱心改善环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