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处工作总结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1-05 18:24:24

第1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第二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教科处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收交、审查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工作计划

8月31日至9月6日,收交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收交年级组工作计划;审查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学科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从收交情况看,历史、地理教研组还未交教研组工作计划,高一年级组未交年级组工作计划,交备课计划的有:高二语文、高一历史、高一地理、高三政治、高二政治、高一政治,未交的有高一语文、高三语文、高二历史、高三历史、高二地理、高三地理。从审查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的情况看,高一有16位老师、高二有16位老师、高三有13位老师将教学工作计划交教科处审查。从审查的情况看,大部分老师有了详尽计划和合理安排,基本符合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但也有个别教师书写简单,计划不严密、不周全,有应付之嫌。

从收到的年级组工作计划看,个别年级组所拟计划不像是计划,似乎应该为工作思路更科学,计划应该更为具体和可操作。

二、安排布置信息技术学科优质课竞赛活动

根据市、县信息技术学科优质课竞赛的时间安排,本周第一时间打印通知文件和单独告知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组姚明辉,请其告知其组员做好竞赛准备和密切关注竞赛时间,力争在县、市竞赛中拿到好成绩。

同时,教科处密切关注9月17日将在全县将举行的高中地理优质课竞赛活动,为确保我校地理教研组教师能在本次竞赛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第二周已组织地理教研组老师听被推老师徐玉梅示范课2节,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三、继续安排评委听第三期“青蓝工程”新教师上汇报课,结束该项工作

本周,安排文科5位评委专家听第三期“青蓝工程”新教师陈天菊老师于9月6日上午第四节在高二(3)教室上汇报课,按计划于第二周全部听完所有新教师的汇报课,并将听课统计结果报教务处郝利祥主任。

四、参加高二年级组任课教师会

9月2日星期三下午5:10,在科技楼四楼参加由高二年级组组长陈远荣主持的高二年级组任课教师会议,听取了高二年级组的工作计划,听取了高二级各科备课组长的工作汇报及打算,聆听了李校长、杨校长对高二年级组高屋建瓴的重要讲话,为今后指导教科处的工作奠定了一定思想基础。

第2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为更好地推动与改善日后工作,参照本学期初确定的本处室的工作重点与工作目标,现就本处室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举办教学开放日

本学期前10周,基本忙于教学开放日。本学期教学开放活动的组织难度与主题研究深度,比往年的任何一次都高。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局十分重视——包括卢局长直接参与听课、研讨;另一方面是因为研讨的专题十分具体——如何提高高三二轮复习课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在营造好的研究氛围的同时,又要保证研讨活动的严谨性,避免对高三整个复习节奏造成干扰;同时,还要突出研讨问题的专业深度与针对性,切实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所以,组织这样的一次教学开放活动,在智力和体力上,都是一种考验。

具体的情况与取得的一些成绩,已经在第10周的教师大会上进行了详细总结,在此不再重复。

需要提及的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本次研讨活动对于推动本届高三二轮复习的有效性问题。在确定本次教研活动方案之初,我们就有一个心理预期,即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推动高三的教研,让大家关注高三课堂,特别是关注第二轮复习的课堂效率,以期在佛二模中有更大的进步,最终在高考中实现新的突破。从结果看,在佛二模中,我们确实在广一模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让后期的备考信心更足,这就为今年高考保持辉煌奠定的基础。

(二)修订两个方案

本学期的十届二次教代会,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要修订并通过《佛山三中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评选方案》和《佛山三中学科比赛辅导、教研成果奖励方案》。

教学开放活动结束后,教科处在黄校、刘校等校领导的直接参与指导下,按时拿出了两个《方案》的修订案讨论稿。之后,教科处就两个讨论稿组织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将两个《方案》进行完善,最后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

两个《方案》的修订并通过,对于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的培养与评选工作,进一步规范教研成果的支持与奖励制度,都将有相对持久的作用与意义。

(三)评选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

为配合区教育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工作,根据区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考评工作的有关安排,结合我校骨干教师的现状与培训要求,本学期,教科处着手开展了骨干教师的考核与换届评选工作。经过多方宣传与发动,目前,共有54位老师申报了校骨干教师。本学期末将结束评选程序,9月份正式聘任。

与此同时,教科处对过去两届骨干教师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通过骨干教师成果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推动我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让骨干教师的示范力量发挥得更好、更充分。

(四)组织教研交流与学习活动

“走出去、请进来”是我校加强教研交流与学习的重要形式。本学期,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为配合公开周工作,教科处统筹安排各科组开展了“走出去”的交流活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语文等科组相继外出到石门中学、南海中学、华师附中、韶关一中等名校交流;高三备课组去了深圳实验中学、深圳宝安中学等名校学习高三备考经验。此外,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相继邀请了南海中学、石门中学、华师大等名校的高考备考专家到学校与老师们座谈或者为学生们开专题讲座。

本学期,还是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科组教研活动经费得到更好保障,进行了更合理的使用,为科组内部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利于教师间增进了解与合作,让教师团队更具活力与战斗力。

另外,还组织了一次科组长外出交流活动,利于增进了解与增强凝聚力,效果较好。

与此同时,精心安排好了市、区教研室对我校的两次教学视导工作,承接了佛山二模分析会会务工作。二模分析会共10个会场,参会人超500人,组织工作难度较高。还好,我们经受住了考验。

(五)自主开发校本资料

本学期,高三理科数学、生物、理科综合、文科综合(部分)等学科完成了第二轮复习资料的自编工作,并投入使用。至此,提了多年的“自主开发校本资料”的设想,终于在本学期迈开了坚实的步子,走到了具体实施阶段。

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资料的使用率很高,学生比较喜欢,使用效果较好。

(六)教研成果与辅导成绩

本学期,教师上校级以上公开课节,有老师篇论文获奖或发表;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有人获奖。

第3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又是一年芳菲尽,在此酷暑到来之际,一个忙碌而又充实的学期又已进入尾声。回顾一学期来的教科研工作,我们认为可以用两个词儿来形容,那就是“创新”、“有效”。本学期我们认真领会校长室的工作意图,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在校长室、各部门、各级部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创新课题研究工作,继续推动学校“情感教育”特色建设;营造学陶师陶氛围;认真组织各项论文比赛,组织并高效高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总结:

一、创新课题研究工作。

组织并开展课题研究是教科处部门的中心工作。本学期,教科处在开展日常研究工作的同时,在校长室的主持下,在其它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举办了xx市xx中心小学“情感教育”课题中期评估活动。学校还顺利通过了滨湖区特色学校A级验收,并在区授牌仪式上进行了特色创建工作情况的交流。学校“情感教育”特色在市、区级层面上再次得到了彰显和肯定。具体来说,教科处在开展课题研究、深化情感教育时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深化内涵,提高认识。

“情感教育”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形态?这是一个引人争议的问题,也是一个时时盘旋在我们头脑中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改的深入,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努力将之与新课程改革融合。围绕这个问题,我们组织学校全体老师投入到相关问题的研讨中来,为情感教育与新课程的深化夯实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2、整合课题,大胆创新。

迄今为止,我校各级各类的“十五”课题共有九个之多,这些课题在申报时并没有一个整体的、通盘的考虑,每个课题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的。由于课题数量较多,因此如何统筹协调,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收到成效,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在上学期对省级主课题的方案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本学期,教科处经过认真思考,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社会信赖学校,群众相信学校,孩子喜欢学校,我校也非常注重对外宣传工作。一学期来,向上级领导、各部门和友好学校投寄校刊,使他们对我校的工作有清晰的`了解。经过改版后的校刊,设计精美,印刷讲究,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好评。在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区校刊、校报评比中,我校的校刊无可争议地获得了第一名。

此外,教科处还撰写了数篇宣传学校“情感教育”办学特色的文章。这些介绍材料的撰写任务时间紧,要求高,我们都不厌其烦地一改再改,挑灯夜战、周末加班更是平常,因为我们的心里只有着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我们的工作能为学校锦上添花。

二、精心部署学陶工作。

我们对学陶,师陶工作进行了分解,根据分阶段目标,到目前为止,已做的具体工作有:

(1)创设浓浓的学陶氛围。在学校原有布置的基础上增加了陶行知语录和陶行知人像的宣传牌,并请各年级组老师在认真学陶师陶的基础上写心得,布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办公室学陶专栏,整个学校因此充满了浓厚的学陶师陶氛围。

(2)组织多样的学陶活动。我们下发了《给全校教师的一封信》,组织教师学习了《陶行知论课程》第四、五、六部分的内容,并设计了第四部分内容的练习卷;下发了一些通俗易懂的陶行知语录,请各位班主任老师利用晨会、班队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诵读、理解和背诵,使全校师生对陶行知其人其事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3)举行隆重的授牌仪式。经过多方联系,陶研会实验基地的授牌仪式终于在20xx年x月x日在我校简单而又隆重地举行了。参加活动的有市陶研会的领导,学校陶研工作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各办年级组长和教师代表。会长对我校的陶研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

此外,我校还向省陶研会递交了申请,希望能早日使我校的陶研工作能早结硕果。

三、认真组织论文比赛。

组织论文参评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通过组织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活动,老师们得到了荣誉,也得到了实惠。由于论文评比活动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知道结果,所以我们向大家汇报的有一部分是上一阶段的论文送评成果。

从本学期开学至今,教科处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选活动近二十多项,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学科方面的,有德育方面的,有电教方面的,还有班集体方面的等等。有些论文的投送时间在暑假里,有些论文的投送时间在开学初……不管如何,我们总是向全体教师明确要求,按时组织送交,做好服务工作。通过组织这些论文的参评活动,学校和教师的知名度都得到了提高。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我们教科处部门工作的理想和追求。创新就意味着要改变常态,要改变事物的排列组合方式,要我们克服思维定势,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求新求变,努力使工作好中求优。教科处每一学期的部门工作似乎变化不大,但因了创新,我们的工作就不是日复一日简单的重复,月复一月无谓的重复。正是因了创新,教科处的每一项工作在我们的眼中都是新的,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我们永远追求高效高质的教科研工作方法和管理、评价机制。我们希望教科处部门工作能对学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再上台阶,再创新高!

第4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科处以学校学年计划为指导,结合教科处的工作职责与特点,紧紧围绕“优化、突破”这一主题,从“教师专业发展、备科组教研与科组建设、课堂研讨与学情研究”等方面,务实、扎实地开展工作,寻求我校教研工作的突破。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教师,学校教研能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动力与水平。特别是对我校而言,如何尽快促进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如何让一大批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发挥指导、引领作用,这将是学校能否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良性、特色、跨跃发展的关键。本学期,教科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本学期,教科处进一步完善了“师徒结对”工作,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灵活的“师徒结对”形式。一位年青教师,可以选定一位师傅作为自己的导师,也可以拜几位老师为师傅;同时,学校聘请了冯敏仪、赖淑英等12位校级青年教师为指导教师(他们都是学校的科组长或区市省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分两组集中于教科处,就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当周安排的两位校级指导教师展开研讨。研讨的问题,有心理压力方面的、有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有学科教学方面的等等。问题富有针对性,探讨富有实证性,反馈富有时效性。这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和新任毕业班的年青教师,帮助尤其大。如潘玉雯、陈刚、田斌等老师,他们在各自的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因为他们的好学与勤奋,甚至在许多方面,超越了老教师

2.对“新秀、骨干、名师”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任务驱动更明确。

3.组织中青年教师举行教学设计比赛和说课比赛,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区市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在市获奖的论文较多),重视科组教师集体参加市学科基本功解题大赛,并以此为契机,夯实、更新老师们的学科基础。初步落实了教师学年“三个一”计划和公开课网上管理、公示制度。

二、加强科组、备课组建设

本学期开学初,学校提出,我们的教研活动,要在级组统筹、科组规划的基础上,让备课组成为核心、实体,切实提高学校教育科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本学期教科处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些努力

1.积极参加佛山市品牌学科评比,推进我校品牌学科建设,提升我校科组教研实力。我校已经有语、数、物、化、生、地、信息等七个学科申报了佛山市品牌学科,目前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各科组的热情很高、信心较足。各科组以此为契机,加强了科组资料的整理、科组经验的交流、科组教师的专业发展、科组特色的形成,提升了科组的教研水平,增强了科组的凝聚力、协作力和工作落实能力。

2.制定了《佛山三中备课组长岗位职责》和《佛山三中科组长岗位职责》,以文本的形式,明确了科组长、备课组长的具体职责,引导科组长、备课组长各施其职;同时,再一次明确了各备课组活动的形式、时间与地点,利于形成常规,也利于检查落实。本学期以来,备课组教学研讨的氛围较好,备课组成为学科教研实体的构想,在工作实践中得到初步的体现。

3.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加强科组、备课组与省内同类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学期各科组都组织了全体组员到省内一些学校听课学习,如语文科组去了清新一中,数学科组去了东莞实验中学,等等。老师们在听课、交流中学到了许多。在教学观念、工作热情、学科教研等方面,都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冲击,老师们工作信心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紧迫感与责任意识。另外,根据学校“加强与外校联考,提高教学竞争力”的构想,本学期高一高二备课组与深圳宝安中学、东莞实验中学展开了中段考试题交流,为实现真正的联考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三、加强课堂研讨与学情研究

课堂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和提升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而有效课堂的研究,就必须立足于对学情的充分把握。本学期,教科处试图在学情研究、课堂研讨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将教研的触角深入到学校工作的最核心之处。

1.加强了高三复习课有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刘闻主任的高三复习课“自主评讲”模式,汤涛老师的物理复习课模式等等,形成了我校的特色,并相继在不同范围得到推广,获得较高的评价。另外,区市组织的多场高三教学研讨活动,在本校召开。省考试院秘书与市教研室教研员及全市各科高考中心组成员,到我校展开专题教研。我校以此为契机,展示我们的常态复习课,听取各位专家的指导,加强高三有效复习课堂的精细化研究。

2.加强了高一级学情研究。针对我校生源情况的新变化以及本年高一生源结构的新特点,中段考后,教科处联合高一级部,对本级学生就“对学校、班级、自己的总体评价”,“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业、晚修、早读、文理分科”等问题展开问卷调查。之后,对调查数据作了详细分析,并形成了调查报告,为级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参考。

四、系统总结、提炼高三备考经验

编辑《佛山三中2009年高考总结》,总结了我校09年高考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四年我校的高考进行全面的总结,编辑出版《红棉争艳》高考专刊(第七期)。各班主任、备课组和级组提供的宝贵经验为xx届的高考备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总结了我校近几年高考成功经验,有些甚至成为我校的备考模式,为高考备考的可持续性提供支持。

教科处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也无法急功近利,讲的是“磨刀砍柴”,“慢火炖汤”。过去一学期,我们在工作上,作了一些尝试,有了一定的突破,但距离“科研兴校”的目标,还很远。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去突破。下学期,教科处要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从课题的开发与开展、教研氛围的营造、教师专业成长任务的驱动、教学公开周的举办、高三复习课的增效、高一高二教与学对“3+文综/理综”高考模式的适应等方面,谋求新的突破。

第5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我处在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科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题管理、校本研训等工作方面,一如既往地本着“引领、管理、服务”的原则,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要求,在县工作组的领导和校长室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研保障和理论支撑,基本达到了期初预期的效果。现简要回顾,小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工作

首先是在开学之初,指导各教研组和全体教师制订了教研计划和教学计划,让一切工作都按计划进行;其次是协同其他科室,对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督查,督促老师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期中、期末考试期间,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对老师的作业布置批改、教案撰写情况以及师徒结对材料、《教师成长记录本》等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查并作出评判,肯定优点,指正不足,以促进教学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

问题反思:学校工作教学为重,但通过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发现,部分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评改等工作敷衍现象严重,组长检查及反馈也未落到“痛处”,行政联系教研组对此现象反映亦不及时。最重要的是发现不良现象仅仅是一点点经济处罚,无跟进及改进措施……导致教师漠然处之。如何出台并有力执行能使教师自觉行之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值得思考。

二、校本培训工作

教师工作的本质,就应该把学习进修、教学研究与改进工作有机结合,用学习和研究的态度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校本教研所倡导的就是这样一种“工作、研究、学习一体化”的状态。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强调的是在个体反思基础上的合作和共享,学校层面上主要是组织解决教师教学和教研中的共识性问题,为此我处主要做了以下几件的事。

1.基于“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构建的需要。我处与教务处、校办、总务处等科室合作,由县发展中心,陈芳老师和周晓晓老师牵头,我处分别在10月9日、10月10日、10月15日、1月7日组织了德育、语文、英语、学科的“三环五步”教学法的示范课和高一段文化课教师的汇报课。

问题反思: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活动在我校实践已2年多,的确让一部分上进的老师转让了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快速地成长起来。但是对于平均年龄接近中年的教师队伍来讲,完全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课堂改革,而非切实转变育人模式,必然显现被动参与多于主动践行,效果差强人意的状态。如何将外促转变为内驱,值得思考。

2.基于课题研究成果提炼的需要。我处与每个课题负责人进行个别指导交流,修改中期阶段成果报告。曾淑萍老师以“中职教师课程建设力提升行动的策划与研究”为题,为各课题负责人做了“课题中期阶段性汇报”的示范讲座。此外还邀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科研科张作仁教授、县发展中心科研科科长游小央老师、瓯海区发展中心科研科主任杨荣波博士亲临我校进行课题成果提炼的专项指导。

问题反思:每一学年,我处均要求各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上报微课题,想以此做为校本教研的抓手,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无奈多数老师仅仅将让本该与教学工作共生共长的科研工作看做任务指标或职称评审的标杆,“成果驱动”的研究远远多于“成长驱动”研究。近年来,前者也越来越少。老师只一句“我不会写、我目前不想做……”就“略过”所有作为一位教师应该为之的工作。如何通过引导和培训,让研究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值得思考。

3.基于“微课制作”的需要。我处聘请我校陈燕飞老师为大家做了一场关于微课制作的专题讲座,主题为:Camtasiastudio7.1.1

的使用方法。同时,曾淑萍老师以“微课程,我来了”为题,希望每位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和学生观。

问题反思:全体组长和多数老师强烈要求下组织的专题讲座,现场却呈现出一种“无奈”一种“失落”,看着“人去座空”,我只想问,老师啊!你们是如何站得稳那三尺讲台?如何组织让教师“坐得住”的培训,值得思考。

4.基于拓展教育教学视野和上级要求的需要。本学期(20xx.7.1-20xx.1.30)我处组织我校教师进行各级各类培训达212人次,其中浙派名师培训1人次,90学时以上培训55人次,省级以上专业教学能力培训4人,专业负责人培训1人,省级双师型培训5人,中外合作项目培训2人,课改项目培训16人。全校98.37%的教师获得本学期规定的12学时校本培训学时。此外还组织30多人次去兄弟学校参观学习。

问题反思:本学期,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耗资296663元,按一线教师人数184人计算,平均每位教师享受1612元的教育培训经费。其间不乏一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但也大量涌现为了学分而学习的应付式培训。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实现最大的学习效益,值得思考。

三、教研组建设与管理

1.召开3次教研组长会议,对教研组建设,尤其是骨干专业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提出要求和建议。

2.通过行政联系教研组,让行政走进教研组备课组,参与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讲座、指导、理念引领等形式,与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3.通过检查、月报公布等方式促进教研组活动正常化、常态化。本学期,大部分教研组的活动次数都达到8次,教师开出县公开课5节,市级公开课2节,市级讲座2次,县级讲座2次,县级“学为中心”主题汇报课14节,组内公开课38节,组内讲座23次。各组活动基本有序开展。

4.各教研组重视校本培训博客建设,能及时把教研活动过程性材料,如公开课教案、评课稿、活动反思等上传博客,利用博客进行教科研交流。截止20xx年1月30日,本学期共上传博文143篇,访客已达到XX人次。详情见校本培训博客。

5.本学期分别在期中和期末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汇总公布,落实科研奖励经费,激励教师将研究状态变成自己的工作常态。并通过完善教师个人教科研考核标准来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教研组整体科研氛围的提升。

6.根据《教研组考核条例》,对本校11个教研组20xx.1-20xx.6.30的教学科研工作进行考核,评出4个(语文、计算机、财会、音乐)A等,1个(数学)B等,6个(英语、综合、电子商务、美术、体育、服装)C等,指出教研组可以继续提升的空间,并给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

问题反思:各组活动在组长的组织下基本能够有序开展,但是从组长的月报反馈看:各组专业带头人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对本专业的发展缺乏长远思考,导致活动缺乏规划,日常事务性活动多于业务性活动,教研活动得不到组员的真正认可,使教科研工作缺乏实效。如何提升专业带头人的领导力和专业建设力,值得思考。

四、科研工作及成果

1.本学期积极鼓励和指导老师撰写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共送交市职成教论文X篇,县市教学设计27篇,县教育教学案例叙事反思X篇,市“教育创意项目”1篇。据当前数据统计,本学期教师共获得X个奖项,其中省级X项,市级X项,县级36项,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X篇,开发普职融通教材一本,并获市级三等奖。

2.本学期我们特别重视对课题的过程性指导。对21个微课题进行个别沟通指导,其中有19个课题顺利做了中期阶段报告,1个微课题做了中期汇报示范。对2个市级课题进行了子课题细化指导。对1个市“教科研管理与创新”推广课题进行了整体梳理,并在全市课题会议上做了中期汇报。指导2个县规划课题立项,3个县教学研究课题立项,16个微课题县级立项。

3.我校自20xx年申报XX市首批“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语文学科试点学校以来,在项目负责人陈XX老师的带领下,语文组全组齐心协力践行改进“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解决了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教学价值的转变,效果显著。20xx年11月被评为温州市首批课堂变革优秀试点项目单位。

五、骨干教师培养与考核

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骨干培训和外出学习听课活动,增长见识与能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本学年共有53对老师结成对子,新老帮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辐射作用,推动本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骨干教师共开出17次讲座,35节示范课。规范修订骨干教师考核制度。

六、其他工作

1.协助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县教育局和县发展中心,组织教师进行学科素养测试,上报校本培训和教师技能成绩,审核评定优秀教师名单并及时上报。

2.协助校长室对教师在省平台上的选课进行审核。完成省级双师型培训、专业教学能力培训、商贸负责人培训、中德干部培训以及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的报名工作。

3.认真做好20xx年教师培训及科室公用经费预算工作。

4.配合校办,及时做好先发展性指标验收材料、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统计表、中职学校师生技能提升统计表以及浙江省财政补助与市县职业教育发展挂钩考核材料。

5.按照校长室的要求,撰写了“表演专业”专业建设基本情况以及教学指导方案。

七、下学期思路与建议

尽管我校在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一些教科研先进单位和学校鼎盛时期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在许多方面还需要改进。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针对以上问题反思,切实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扬我校重视教科研的优良作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教科研一体化意识,落实好立项课题的科研工作。为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创设更广阔的空间,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开展研究性工作和开发校本课程的新途径。

第6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为更好地推动与改善日后工作,参照本学期初确定的本处室的工作重点与工作目标,现就本处室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作如下小结。

1.修订教科处职能

本学期对照泰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修订了教科处工作职能,进一步明确了本科室的工作职能与责任。

2.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大赛与教科研活动。

江苏省第x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初评;参加20xx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我的教改试验”征文活动;参加20xx年“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育管理论文”评选活动;参加第八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等。

3.组织教研交流与学习活动

“走出去、请进来”是我校加强教研交流与学习的重要形式。本学期,在学校大力支持下,为配合公开周工作,教科处统筹安排各科组开展了“走出去”的交流活动,本学期,还是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科组教研活动经费得到更好保障,进行了更合理的使用,为科组内部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利于教师间增进了解与合作,让教师团队更具活力与战斗力。

4.日常的教科研管理工作

本学期申请省级课题两个,市级课题六个,并已顺利开题开始研究;在研课题进展顺利,过程性资料详实,阶段性研究成果显著。但学期初制定的在全校开展微课题研究的计划未得到完成。

5.优学社团活动出彩

本学期优学社团在高校、高中学校的大力帮助下设计了专门课程让学生学习,学校为优学社团配备了最先进便捷的教学设备,为学生配备了初中所有教材,为学生量身定制了暑假计划,为学生的自学腾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7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科处紧紧围绕“立足教育科研,打造名师名校”这一总体目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新一轮的国家基础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素养,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管理,为营造学习型团体而努力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各教研组、备课组的帮助和支持下,对照工作计划,我们较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我校荣获十堰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光荣称号。在各类“五优”评比中教师获奖达65人次,其中国家级奖励4人次。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教研,促教学

科室牵头安排,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两周一次的听评课和集体备课活动,四周一次的教研组课题研究课活动仍然是月考评的重要内容。本学期,为进一步落实教研常规,教科处要求每位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必须实行签到制度,各组均安排有活动落实人对听评课、集体备课进行检查记载,每月一考核,把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情况与当月津贴奖金挂钩。同时实行教研活动一票否决制,凡教科研常规没有落实或有临时性工作不完成的教研组、备课组或教师个人一律不得参与教研先进组或先进个人的评比。教科研工作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落实。扎实有序的教研常规工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我处在本学期先后开展了首届中老年优质课大赛和“红旗名师”的评选活动,经过精心组织和科学的考评打分,樊彬、余玲、陈国丽、文砚四位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我校评选出的第四届“红旗名师”,朱延青、孙涛等老师分别被誉为“生本课堂能手”和“课件制作能手”等称号,邓敏慧、盛建忠、张赛宁、吴明忠、田继凤等教师在中老年优质课大赛中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高效的课堂效果而分别获得大赛的优秀奖。目前,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校教师教科研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以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科研素养

为提高教师科研素养,保证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本学期我校继续实行课题研究责任制,各组教研组长是课题研究的第一负责人。各教研组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四个一”即每学期初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确定课题研究计划;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研讨课;每月向教科处上报“课题研究情况月报表”及相关研究材料;每学期末召开一次课题总结会,及时总结、搜集材料。教科处为正在研究的课题设立了专档,一题一档,每月检查、督促研究的进程和实效;在课题申报、课题研究及课题验收等各个阶段,教科处组织评审组并聘请专家,对课题的研究及时给予指导,为确保实验顺利开展,早出成效。将研究任务定组定人,结合研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现“有效课堂”活动,学校积极组织教师投身课改实践,努力开发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实录等科研成果,通过以上努力,我校教师科研素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本学期十堰市级课题《在语文活动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和《初中数学探究发现式教学研究》均已结题。现今,我校教科研课题已结题6项,正在研究的课题达7项之多,课题研究范围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德育工作等各个方面,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已达到85人,超过专任教师的81%,教研活动普遍受到了教师的重视。教研成绩硕果累累,本学期我校教师“五优”评比获奖53人次,朱延青、孙涛、李均生等老师辅导的学生在参加第24届十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三、加强继续教育,培育一流师资

继续教育涉及到每一位教师,本学期我们以构建“学习型学校”为宗旨,认真落实第三轮继教要求,认真安排落实了信息技术高级培训、普通话培训、新课程上岗培训等集中培训。同时,结合我校实际,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校本培训工作。

1、积极组织、引导教师上网学习。提升教师专业化理论水平。

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学习,统一为网上学习,学习面扩大了,知识量增加了,教师学习也更加便利了,对于各级教育部门下发的相关教师集中培训的通知和要求,教科室首先积极学习,领会精神,然后再及时、准确的以多种方式传达给广大教师,并严格敦促和引导教师上网学习,通过以上努力,全校教师均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成功,并积极而有序地掀起了新一轮的网上学习的高潮,教师们在专业化理论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电脑操作的技能也整体上了一个台阶。

2、推广“三型十环”培训模式,落实校本培训工作。

(1)加强宣传,明确目标。为帮助每位教师确立自身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我处组织了“三型十环”培训模式的学习;制定了可供教师选择的红旗中学校本培训课程菜单;下发了公共课教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的方向制订出自学计划。(2)加强常规管理,落实继教任务。继续走研训一体化的道路,以备课组为单位,教师每月必须参加两次集体备课、两次听评课活动,每月撰写一篇教育叙事或教学反思。继续采用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除校长引领、专家讲座外,还组织教师们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所有培训学习活动教师必须在《教师发展报告册》上做好笔记,作为继教登分依据,每月一检查,纳入月考评。这些工作的开展,促使每位教师关心自己的继教学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推进了校本培训“四自”管理模式的形成。

3、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月”活动,塑造良好师德师风。

按照市教育局统一布署,我校开展了“爱与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月活动。首先,认真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师德学习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然后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师德问题,联系实际,开展“怎样做一位人民满意的教师”讨论,要求人人撰写心得。依据教育局要求的教师师德“五禁止”、“十提倡十反对”,认真进行自查自纠自改活动。实行师德情况月报告制度,各年级组每月向学校做汇报,发现不良苗头及时防范整改。在学生和家长中进行了广泛的师德师风调查,依据调查结果给每位教师画像打分,对师德优秀的教师上报表彰,对有违师德的教师进行通报批评,并将评议结果予以公示,记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同时,我们还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座谈,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发现教师中存在的师德问题,及时予以纠正。通过这些活动,我校教师中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乱收费、乱办班等不良现象得到了有力地遏制。

4、搭建平台,加大奖惩,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凡由上级通知要求参加的各类培训、学习、交流会,我校每次都派人参加,并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必须写一份学习汇报,讲一节观摩课,在组内交流,达到学习一人培训全组的目的。

四、积极营造“学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坚持“推行、普及、提高”的推普方针,积极营造“学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教科室成功承办了一台以“爱与奉献”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再次掀起了学说普通话的热潮。

总结了本学期所做的工作,头绪虽多,基本上都完成了工作任务,但距学校的要求,距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特别是新课改校本课程开发及“十一·五”课题申报等工作有待加强。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的总体目标,增强服务意识,在学校教科研工作、校本培训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旗中学教科处

20xx年6月

第8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

1、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工作。利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文章。本学期来我们先后翻印了各种学习材料近三十篇。着力强化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介绍,帮助教师提高认识、拓宽视野。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还以问卷的形式对相关备课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笔试检查。高一外语、高二外语、高一数学等备课组学习效果良好。

2、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早在去年寒假,我处根据校长室的部署,布置教师撰写“我与新课改”论文。开学后我们收到论文60多篇。其中陈校长、吴校长、路良基等老师的论文已先后在《盐阜大众报》上发表。在教育创新与课程改革论文大赛中,路良基、张永林、孔祥群、闵俊兰、顾乃春、杜官恩、赵伟、刘凤、马龙开、马庆龙、乔元俊、曹志仕、蒋守培等同志踊跃参与,积极投入。在去年组织的“师陶杯”竞赛中,我校的孙卫东、周红梅等五位老师受到省教育学会的表彰。

3、本着“搭建教研平台,促进教师成长”的观念,进一步办好校内刊物《阜中教研》。目前《阜中教研》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探讨教育教学经验的有效载体,成为展示我校教师教研水平的窗口。有不少教师的文章已从《阜中教研》走上全国的各大报刊杂志。

4、正常开展常规教研。每周三晚上的教研活动已经制度化、规范化。以说课为中心的教研活动得到强化。说课已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认同接受。强化了考核力度。每周三我们处室均安排三个人一同检查,及时反馈,及时量分。在此基础上,我们逢双周开展了教研组活动。虽说教研组活动经常受到其它活动的干扰冲击,但每次活动都很实在,程式规范,内容丰富,对整合学科的教学力量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5、组织教师走出去听课学习,走校本教研之路。本学期来,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去徐州参加省教学观摩活动去山东省泰安市参加全国物理教学研讨会。去市内的东台、上冈等学校参观学习。每次学习都有汇报交流,做到一部分教师学习,大家受益。

6、“请进来”,让大师走进校园。本学期,我们请盐城中学的徐蓉老师和楼主任就说课的方法作了具体示范。虽说时间不长,但广大教师受益良多。我们请盐城师院艺术系的刘荣主任为高一年级的部分同学作了“艺术是什么,艺术在哪里”的专题报告,深受学习的欢迎。

7、本学期来,我们狠抓了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每位老师结合自己任教学科及自身的兴趣特长,确定一个研究课题。有许多老师以讲座的形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生进行了交流。管明星、吴昌岭、陈尚国、孙怀东、顾永中、俞翔、许长楼、顾海燕、孔祥群等老师的报告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8、本学期是奥赛的收获季节。高二化学、生物、数学等学科的预赛工作都已结束。从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我校的预赛成绩良好,参与辅导的几位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尤其是曹志仕主任,身兼双班数学,班主任还负责教务处的部分工作。但竞赛辅导一着不让。管明星老师教学任务也很重,但竞赛辅导工作认真负责。尹利群老师作为一个女教师,虽有繁重的家务缠身,但对教学工作她从不马虎,总是认真对待,追求卓越。高一年级奥赛班的几位老师工作也十分出色。

9、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新课程改革,我处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在《盐阜大众报》上开展了“阜中杯”“我与新课改”的征文活动。另一方面,利用每周学习时间不断翻印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系列文章。从课改的背景、目的,新课程的模式,以及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等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与县新华书店联系,为绝大多数学科的教师发放了新教材,努力使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熟悉新课改,研究新课程。

二、表扬

本学期,我处成员有多人任教高二,但大家都能团结紧张地开展工作。周为仲主任作为高三年级的年级部主任既要思考年级部的方政大略还要任教两个班的高三物理。王大浪主任,任教高三数学,将守培主任任教高二双班物理;孙俊同志任教高三物理;曹迎春主任任教高一奥赛班语文。他们的工作都很繁重,都在超负荷运作。但对各自的本职工作都能认真负责,出色完成,实在难能可贵。

三、今后打算

1、进一步加强新课改研究,努力与新课程接轨。

2、继续加强校本课程研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3、进一步抓好奥赛辅导工作,务求扎实有效,力争出精品、上层次。

第9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一、着力抓好课题研究,促进学校德育建设

1、搞好“四库”建设,提高资源利用功效。“四库”即实物库、基地库、文本库、网络库。本学期,教科处依据对各库的资源形式及类别,资源搜集的途径及主体,筹建库的方法、步骤及人员分工等方面所作的安排,积极推进“四库”建设:(1)精心组织全校师生收集各类乡土资源,、注重方法,加强检查,注重实效,及时将各类实物资源归库到位,并会同课题组成员数次商讨落实实物库的具体建设问题,包括实物库的设计、资源的摆放、标签的制作等;(2)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社区德育基地”挂牌,目前已正式挂牌三个,即“五峰特校“德育基地”、“五峰福利院”德育基地、“五峰新桥公司”德育基地。同时组织部分实验教师和学生参加活动,引导各班搞好活动后的主题班会,及时收集整理各班班会活动资料;(3)协助文本库成员收集师生的乡土资源文本资料,注意归类归档;(4)协助网络库成员设计网络库栏目模式,并在校园网上及时开辟“乡土德育”专栏。目前四库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已实质性发挥作用。

2、加强过程引导,确保课题研究质量。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教科处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个别实验教师研究积极性不高、档案意识不强、研究方向不对路、所写研究文章乡土气息不浓等,教科处加强了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引导力度。一方面在开学初、其中考试后、学期结束时集中组织召开三次实验教师会议,另一方面还不定时与部分实验教师个别交流。通过与实验教师面对面交流课题研究情况,教科处不断调整研究过程指导策略,对研究中的亮点及时肯定与推介,对存在的问题与课题领导小组成员一同把脉,会诊解决。

3、注意成果汇总,便于发挥辐射作用。这里的成果主要是指各位实验教师关于课题研究的“八个文本”,即一个计划,一个阶段总结,一篇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三个实验案例,一篇实验心得和一篇结题材料,同时还有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活动资料和学生的部分成果。教科处给每位实验教师建立了一个资料夹,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收集整理实验教师研究经验和活动过程资料,汇总实验教师研究成果,认真总结研究经验,并及时在校园网上进行宣传和交流,让这些研究成果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提高学校德育水平。

4、撰写结题报告,作好结题工作准备。教科处在课题业务小组的指导下,费了不少精力认真阅读30多位实验教师的研究论文、研究案例,调查报告,共计100余篇。从中精心挑选典型材料,在此基础上于12月份开始拟定结题报告提纲、撰写初稿,完成初稿后,又虚心请教,多方听取建议,反复修改,目前修改工作还在进行中,到下期开学方能定稿。

二、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竭力宣传师生成果

1、办好〈一中教育〉。〈一中教育〉从xxxx年创刊,目前已编辑出版10期,每年2期。〈一中教育〉创刊后,及时宣传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教研成果,对于激发广大教师的研究热情和动笔意识,推动学校教科研究水平的提高着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在〈一中教育〉上还刊发了不少学生的优秀文章,这也极大地激励了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办好〈一中教育〉第11期,本学期教科处以征稿与约稿的方式相结合,精挑细选,现正在编辑中,可望下期开学发放到师生手中。

2、办好校园网教研园地。本学期,教科处为了在校园网上更好的宣传我校师生的各类研究成果,加强对内对外交流,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提供更便捷的途径,认真审阅稿件内容,并及时上传更新。本学期教科处在校园网上传了近70余篇文章,内容有乡土德育相关的文章、“我的教育故事”交流内容、青年教师演讲竞赛稿、各类教育教学案例等,还有学生的部分优秀文章。

三、精心组织多样竞赛,营造育人竞争氛围

1、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演讲竞赛。为了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促进青年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构筑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教科处在12月份举行了一场精彩的“书香伴我成长”青年教师演讲竞赛。本次竞赛共有11位青年教师参赛,11位青年教师的演讲各具特色。经过角逐,杨卫老师以她的落落大方,肖宁波老师以他的博学多才赢得了在场评委的一致好评,夺得一等奖。以开展演讲竞赛的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成长,在我校近年来还是第一次。

2、组织教师参加县级论文竞赛。在12份,教科处积极响应县研训中心组织的论文竞赛活动,认真宣传,积极发动,精心挑选。最后,我校共提交了八篇文章,一等奖三篇,二等奖四篇,三等奖一篇,其中蔡大群、冯小青、文红艳的论文获得一等奖。

3、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案例竞赛。老师们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典型案例。为了促进老师们从繁杂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理性思考,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工作实效;也为了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科处在20xx年元月组织了一次教育教学案例竞赛。本次竞赛注重评奖的公平性,包括评委的选择,分数的统计均实行回避制度。典型的案例,理性的思索,给人启示。经过认真评选,田明娥、李红梅、杨卫、文红艳获得一等奖,张浩、田晓波等六位老师获得二等奖,另有10位老师获得优秀奖。

四、认真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开展学科讲座活动。9月份,教科处和语文组特别邀请到了土家青年诗人邓俊松,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创作>讲座,一中师生近300人在讲座现场聆听了邓老师精彩的讲座。邓老师以诗为例,深入浅出地道出诗歌创作的技巧,特别是邓老师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强调创作源于生活,土家这块土地是诗歌创作肥沃的土壤,让学生倍受启发。邓老师还寄语各位同学,要热爱土家这块土地,了解土家文化,热爱土家文化,弘扬土家文化,做土家文化的宣传者和传承者。邓老师诙谐深刻的讲座让我校师生获益非浅。

2、参与组织“李阳疯狂英语”讲学活动。在10月份,我校有幸邀请到“李阳疯狂英语”讲师团来我校讲学。在主管校长的指导下,教科处与教务处联手组织了这场讲学活动,周万立老师激情飞扬的讲学,人文精神的渗透,不仅让学生们领悟到了新的英语学习理念和方式,也让学生们受到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

3、开展“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动。为了充分发挥我校各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11月份,教科处牵组织了一场“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动,共有5位骨干教师参加交流。钟玉英老师的爱在细节,蔡大群老师新的教育理念,田明娥老师的爱生如子,吴谦老师的激情不老,郑年忠老师的教学艺术,让老师们进一步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

五、全力做好各项服务,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1、组织好公需科目培训。本学期开学时,教科处及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县劳动人事局开展的“演讲与辩论技巧”公需科目培训,确保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

2、编辑好赏识教育案例。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学初着手收集赏识教育典型案例,并编辑成册发放到老师们手中。

3、开展好继教学分登记及继教证的审验。开学初认真细搞好各位教师的公需科目培训学分登记;学期结束时,应劳动人事局的要求,认真填写老师们的各种培训情况,并交县研训中心和县劳动人事局审验。

4、搞好普通话等级模底工作。张贴宣传县研训中心的文件精神,组织教师自查普通话等级情况,并对不不合等级者作好登记,及时上报到县研训中心。

5、做好教研成果登记工作。经过老师们的努力,本学期老师们的教研成果颇丰,数量多、质量高。其中国家省市发表文章共计23篇,国家省市县级获奖12篇次。本学期,数学组的老师们精心编写了40多万字的《自主学创新练》教学辅导资料,质量高,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已准入学校使用。《一中教育》也有20多篇老师们的文章发表。由此可见,我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氛围已经形成,以研促教,已形成老师们的共识,部分教师正在向“学者型”教师迈进。

六、尽心搞好其它工作,服务学校工作大局

1、配合教务处组织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2、配合教务处、学生处组织好新进教师培训会议。

3、协助组织召开宜昌市xxxx届高考政治备考会。

4、认真准备材料,向中央教科所积极申报“中国特色教育项目学校”。

5、搞好各项教研活动宣传工作,本学期教科处向校园网上传教研新

闻八次,向县电视台宣传我校教研活动情况五次。

今后教科处将采取措施,增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研究热情和动笔意识,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的指导力度,提高老师们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将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实效,为老师们服好务。

第10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全面建设十大工程,深入践行三微课堂”理念指导下,在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广大教师共同努力,教科处人员勤奋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保证了教科处工作顺利开展,现对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理论培训,努力转变思想观念

教科处同志带头学习、超前学习,及时将值得关注的好文章、好的理论材料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及时阅读讨论。开学一个月来,共印发了《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营造高效课堂的几种方法》、《课堂上若干细节问题的处理艺术》、《师语九忌》、《赏识是教师手中最奇妙的力量》等教师培训材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强势推进“基本功过关活动”

为了强势推进课堂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我处协助校长室制订了高效课堂验收表,对课堂的具体环节作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制订了高效课堂星级学习小组及星级学生评比标准,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学习,掀起一股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良好势头。

为了在全县课堂教学改革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二月中下旬,我处组织中层以上干部高效课堂的示范课活动,共有来自县内外近三百余名老师观摩了这一活动,吴向忠校长身先士卒,亲自上示范课,观摩老师对我校强势推进课堂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三、四、五月份,我处还组织了学校核心听课组、分期分批对中青年教师进行过堂教学进行过关验收活动。

三、基础年级奥赛工作有序进行,高三年级奥赛再次实现省一等奖大满贯

在各位教练员的努力指导与参赛同学的奋力拼搏下,20xx年奥赛一等奖人数与20xx年相比实现了倍增,20xx年奥赛正有序进行,已结束的5月份生物奥赛中我校共有六人获省一等奖,获奖人数列盐城市第一名(盐城市共有十八人)。高二数学学科通过年级竞赛已经选出了五十人的集训队,目前正在进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竞赛辅导,物理、化学学科因以奥赛班为基础,在知识拓宽上下功夫,为组建集训队做准备。高一年级在以奥赛班为基础,通过学科竞赛,组建兴趣小组,为奥赛集训队组建打基础。

四、认真抓好备课组建设,狠抓集体备课和听、评课

1、强化备课组、教学案审核组建设

注重备课组、教学案审核组建设,确保教研活动实效性并督查到位,每次集体备课,确保两次考勤,一个主任督查,将以“听课评课,上微型课”为主的教研活动抓细抓实,并辅以定期新课程理念知识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能力和课堂能力。

2、加强备课组长队伍建设

备课组长是备课组的核心,学科教研质量和学科教学质量好坏,备课组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教科处通过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备课组长业务素质。为促进备课组长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积极有效地开展备课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提高备课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备课组长考核条例,对备课组长的奖惩有规可依。

3、为顺应新课程、新高考要求,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形成具有阜中特色富有成效的方法和教学模式,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有效教学氛围,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我校将听课作为一个重要抓手,每周骨干教师开设示范课,其他老师开设研讨课。一把手吴校长身先士卒,坚持每天听课,从开学到期末听课超过二百节,中层干部每周听课也都在四节以上。绝大部分老师听课都超额完成了学校要求。中层以上干部除在网上及时公布外,还能及时和听课老师交流,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坚持点录、评课,促进教师教学快速发展

我校每周安排点录五节课,语数外为必录课,其他学科为挑录课。常规的任意点录课形式以外,我们还根据当时学校教学调研情况,有针对性的点录部分教师的课。点录课由教科处点名和登记在册,电教科照册录像。录像必须在每周四前完成,周五教科处核查和了解录课情况并安排教研组或年级部点评所录课件。每周点评情况教研组或年级部以表格的形式汇报教科处。

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论文撰写比赛,继续推进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处先后组织数学老师参加市教科院论文竞赛,省“师陶杯”论文竞赛等,竞赛结果将与下学期揭晓。

组织我校老师参加县局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成果丰硕。其中周红芹等13位老师荣获“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张艳红等四位老师获“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加大课题研究力度,努力推出教育科研新成果。协助学校对吴校长主持的省级十二五课题进行开题,并对曹子清、解吉普两位老师主持的省教育学会课题做好开题相关工作。另有六个市级课题正在有序研究中。

七、加强教师培训,对外交流有序开展

1、组织名校名师来我校开设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先后邀请如东中学、栟茶中学一线名师来我校为各科开设了示范课,还邀请兴化中学、大丰中学语、数、外优秀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

2、利用请进来的专家对教师适应新课程进行全方位培训

本学期,我们分别邀请了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著名作家吴光辉、哈工大曲铁军教授、南京大学徐信民教授、湖南教育出版社黄元书记等数十位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提高老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一系列的大脑风暴使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收到极好的效果。

3、大面积走出去,拓宽老师的知识视野

本学期,学校组织近二百人次老师分别去张家港梁丰中学、如东中学、通州中学、邗江中学、海门中学、栟茶中学、无锡天一中学、山东昌乐二中等省内外名校,以及市内四星级高中参观学习。通过深入课堂听课、交流、察看校园,感受各校浓烈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校园文化,达到拓宽老师的视野,提升层次的目的。

4、切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根据学校“名师工程”“青蓝工程”要求,提高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配合学校切实加强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以及教坛新秀的培养计划,让他们承担带头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任务,为他们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提供平台,促进学校整体的内涵发展。

八、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开学初,教科处全体同志对高二年级开学“五个一”工作中教师教学常规进行了认真检查。本学期教科处所有同志深入各个年级听课,对高一高二年级主要学科的教学起点进行了调研,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有关备课组,对高三年级复习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对策和措施。教科处所有主任都参与各年级部的管理工作。配合教务处对高一、高二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中的薄弱班级,薄弱学科进行了全面视导,共听课近三十节,召开了五十余人次的座谈会,查看了相关资料,并及时的将有关情况进行反馈。

本学期先后四次检查对高一、高二年级老师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备课中备学生预习展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面内容,从检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老师能按学校要求,根据高效课堂结构进行备课,但也有少数老师备得比较简单,有应付现象。

第11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20xx学年是我校教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10届高三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社会各届关注。校教科处积极贯彻上级教科工作会议精神,为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进行理论探索。围绕“贴紧实际抓基础,求是交流提水平”展开课题研究。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具体来说,教科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

一、课题研究

1、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评奖工作

本学年有两个课题结题。夏敏老师的《高中数学选修专题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由于准备的充分,荣获20xx年度宁波市基础教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宁波市教研室)。王雪分老师的课题因故推迟结题,准备在下个学年度结题参加下个课题的评奖活动。

2、选择优秀课题,向上一级审报立项课题。本学年度在校级课题的基础上选择优秀的输送到上级申报课题立项。陈欢夸老师的《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普高的实践策略研究》在鄞州区立项,王耀鹤校长的《农村普高学生自主学习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在宁波市立项。

3.重视课题的过程管理。针对立项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课题的活动,并做了详细的活动记录。带课题组成员到山西新绛中学取经学习,请宁波市教科所所长、宁波教育学院的校刊编辑以及我们鄞州区的教科室专家到校想课题指导。与此同时我们教科处老师对相关的课题组成员进行每月一次的课题培训。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轰轰烈烈。

二、加强队伍建议,加快教科研报刊建设

1、完成了对校刊的更新工作。为了显示五乡中学的办学特色,充分体现五中精神,本学年我们把学校的校刊刊名《教研新圃》改为《五音谱》,校刊的理念定为:谱写五乡中学教育教学之乐章。确定主编为王耀鹤,副主编为车海波、任瑞,各个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编委。

2、重新命名年度论文集。为了更好的与校刊的理念吻合,一年一次的年度论文集被命名为《五音杂谈》。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老师阐述各自对教育和教学的看法,我们强调百花齐放,不拘一格发表对教育和教学的不同观点。

三、做好论文的整理、推荐和发表工作

1、对上学期的教师论文进行挑选,选择有一定质量的论文进行对外交流。除了结集出版《五音杂谈》第一、二期外,还给老师提供论文发表的平台。陈文波、陈意娜老师的论文在鄞州教科研杂子上发表,沈佳老师的论文《评课过程中的高中有效英语课堂探索》在鄞州教育网上发表。叶丽英老师的《非逻辑情节链》和汪洁丽老师的《唯求旷达》收集在区《灭里的事业,美丽的新》征文选集中。

2、鼓励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比赛。本学年度在区教研室获二等奖论文有4篇,三等奖6篇,市三等奖以上3篇。

3、努力向省级以上刊物推荐我校教师论文。向《文教资料》刊物推荐发表论文3篇,向《考试周报》推荐发表2篇,《学生新报》、《中学教研》、《体育世界》、《考试报》等各1篇。教师自己发表的有车海波老师的《农村高中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研究》在《中国校园文学》20xx年第九期刊物上发表以及王奇老师的《在纠错中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在《少年智力开发。数学专页》第52期上发表。

四、搜集信息,提供服务

为更好面对高考改革,为教师教科研工作做好服务工作,科学引导教师的教学方向,教科处积极关注高考改革的新形势,为教师提供有关选修学科方面的有关信息和研究论文。教科处汇编下发了《教科信息高考专辑》给高三教师,并从众多的考前辅导文章中选择两篇下发给全体高三学生。

五、搞好教科处常规工作

配合教务处做好教学的常规工作,期中期末的听课本统计和备课本的检查。

六、存在不足之处

1、教师研究意识淡薄,总忙于手头的教学,为教学而教学。

2、缺少研究方法,对自己的研究不够主动。

3、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含金量不高,遇到上交材料,总是借助网络参考。

第12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教科研工作:

前期工作:上学期初,李炳乐主任把相关材料进行移交,在向李主任请教的基础上,我对全部工作进行了梳理,制定了工作思路。课题研究工作有两项,一是进行立项和结题,二是进行中期的督促和协调工作。课题研究的目的也是两项,一是借此提高老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保证顺利结题,二是加强课题与教学的融合,使其为教学服务。课题研究不搞假大空,与实际脱节的课题不搞。

20xx年底,我校上报3项市级课题和4项县级课题,申请结题,研究情况得到专家的认可,全部通过,结题率100%。在研课题有两项市级课题,张继利和高华军老师主持。一项省级课题和四项市级课题正在上报立项中,等待批准。

下步打算:

1、待立项结果公布后,组织有关老师开会,协调安排下一步研究工作。

2、每两月进行一次课题督察,推进有关工作,收集有关资料,以备结题。

3、根据上级精神,及时组织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撰写,保证结题效果。

优秀生培养工作:

我负责过两届卓越班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多次向高中部郑兆勇主任请教,在此基础上,及时和初三年级主任沟通,为本届毕业班的优秀生的培养制定了相关策略。确定辅导教师,划定优秀生名单,设置辅导课程和辅导时间,出台保证辅导实施的相关纪律。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观察,结合几次大考,效果很好。

下步打算:

1、距离中考不足两个月,教师的介入性辅导一般在五月上旬结束,可用于辅导的时间不足一个月,因此下周将组织辅导班老师,召开一次专门会议,研讨最后一旦时间的教学工作。

2、每周听一次社团活动课,和一位辅导教师沟通一次,交流互换意见。

3、思考绿色成绩的实施。现在我们在进行的仅仅停留在专业文化课知识的拓展与加深,没有在学生其他能力培养上做出尝试,例如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和课外知识的吸收。

4、鉴于我们目前的理解和认识,很难做出大的改变,因此,请学校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优秀高中生的培养策略,都会对我们的工作提供思路。

第13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了,我在教务处和教科处的领导及同志的关怀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

能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

教务处及教科处工作非常琐碎,为了搞好工作,我不厌其烦地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熟练掌握了办公室的协助工作,明确了工作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思路,能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在这一年里,我本着把工作做到更好的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地完成以下本职工作:开学配合教务处的领导完成高一新生报名工作;各项考试的考务工作;各个学科计划、总结材料收集并存档;下载有关教学方面的新闻并存档;上传每周的备课活动预报表;检查备课组的备课活动、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作好记录,收集材料并存档;写每周备课活动、教研活动简报;负责各备课活动教室、多媒体教室的清洁卫生安排及检查;收集市级区级论文并上交;每天按时到岗,到岗后收拾整理办公室、并做好办公室清洁,等等。

三、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时间,坚守岗位,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总之,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个别工作做的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的进入一个崭新的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14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20xx学年第一学期,我校教导处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市课程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闵行区教育局要求,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校长室的领导下以及学校各部门支持配合,较好地实现了学期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学校20xx年2月被批准为闵行区拓展型课程区级学科教研训基地,学校沈秉权老师荣获了第四届上海市青教赛中市一等奖佳绩,学校的科技、体育等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如校击剑运动员获市十四届运动会女子佩剑团体金牌一枚。具体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点工作实施情况:

(一)基于问题,改善学校教师教学考核工作细则,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

本学期,学校继续采取校级骨干教师自愿申报制,按照上一学期教育教学所发现的问题制定出本学期的常规性评价指标、内容,教师自愿原则,期中接受中期两线(教研组、年级组)检查,期末上缴过程性资料并接受最终评价。在上个学期教学检查中,发现组内公开录像课流于形式,很多老师都是为了一节录像课而上课,上课和听课的意义和价值都不大,正是基于这个问题,本学期各个教研组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不仅考试学科,包括非工具学科,覆盖到所有教研组,现在全校教师百分之百参加了“同课异构”活动,有些课,如历史、物理学科的老师还跨了自己任教班级开课。每次开课,大多都请了教研专家来做点评指导,帮助老师打开思路,老师之间也可以说是“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同时,学校还改革了听课评价表,将听课评价作了校本化处理,引导老师除了关注教之外能不断关注学生的学,对教材能做校本化处理。

除了同课异构公开课之外,本学期学校区级骨干教师申报前签写骨干教师协议,其中包括志愿成为教学师傅项目的承担人,并在自愿原则,通过双方教师认可前提下,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师徒之间每周听课2节以上、师傅指导徒弟出好一份试卷并进行试卷评价等等,并做到有制度、有评价、有成效。师傅不仅仅帮助徒弟上好公开课,更重要的是在平时提高家常课的质量,提高自己基本的教学能力。同时,在对教师尊重、鼓励和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师徒之间在不同程度上共同进步,逐步突破瓶颈问题。

(二)基于发展,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校本团队合作体系效能。

教师专业发展最理想方式是合作发展方式,为此学校把教师专业发展与制度发展结合起来。本学期教研组建设中,重点改进了《教研组长考核条例》,强化教研组长学科质量意识,提升课题研究素养。各教研组在本学期,能根据上学期出现的问题突破一个工作,如上学期工具学科教研组发现学生作业答题不规范等问题,在本学期重点做了学科作业规范,教研组长们分期培训了各个班级的学科课代表。学校按照学期初各教研组提供的各年级作业汇总表对教师批改作业情况进行随机抽查,而对学生也结合学生电子平台评价结合学生考核给予评价。

另外,在校本教研方面比较突出的:语文教研组将教研组把备课组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以骨干教师为组长,进行了三大板块的教学研究。教研组通力合作,集体合作帮助九年级,另外又成立四个小组,研究近5至10年的中考卷,按文言文、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作文的出题方向、出题类型等进行研究,以使九年级教学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为中考打胜仗做准备;数学教研组每位教师暑假中将所教年级的每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拓展,及与中考相对应的习题,开学初基本梳理完成上传整理共享;艺术组的老师们通力合作,带头给全校的教职工做艺术人文培训,精心准备的三次讲座,效果颇佳。

(三)进一步健全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学校继续加强目标管理,形成教学管理的目标网络体系。本学期进一步改革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将教学质量监控分析设置各层面“预警线”,学校进一步凝聚各个层面的力量,力求各教师共同体能通过团队合作式的教研活动优化备课、上课、辅导等环节的教学行为。

从本学期六、九年级质量监控考成绩反馈看,学校教学质量整体发展比较平稳,六、九年级整体在区域内处于中位。但六年级作为学区内学校,学习困难生客观存在,部分学困生由于长期养成的“厌学情绪”表现突出,尤其是行规上的表现令我们老师着急和担心,下学期一定要稳控极差低分率;七年级整体平稳,但两级分化也在下学期有所加大;八年级在困难中前进,部分学科整体稳定有进步,但有些学科整体班级差的情况存在;九年级的的老师本次的进步让大家看到敬业和认真付出的收获,但部分学生学科翘角现象不容忽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一个都不能少和一个学科都不能差的双重压力下,整体看我们虽有进步,但仍一刻都不能放松,积极追求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四)加强课程建设,拓展型、探究型工作有突破。

学校上学期成立了课程管理专门部门:课程开发部,本学期,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很有成就,学校被批准为闵行区拓展型课程区级学科教研训基地。学校根据拓展型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本学期根据教师的特长开设的拓展型课程共29门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平台。

探究型课程本学期有了长足进步,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探究型课程研究小组,探究型课程有计划、有研究、有反思,运转良好,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探究型课程教学任务。本学期也接受了探究型课程教研员随访检查。

二、难点工作实施情况:

(一)基于提高,进行双向细目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针对上学期教师质量分析中普遍重视考试结果,忽略考试命题研究的现象,学校组织了各个教研组都在积极开展命题研究的活动,在命题考试问题上,学校严格规定不允许太多考试,同时规范每次考试,力求提高每次考试的效益。今年暑假以及明天寒假,各考试学科教研组组员都分工合作开展学科考试某一部分的命题研究。本学期,期中考试前(第7周),学校推行了考试联系单制度,进行了“背靠背”命题的阶段测试。开考备课组向命题备课组提出申请,主动告知本备课组近期教学情况和命题考核需求;而命题备课组则告知考试命题方案设想等。考试结束,通过反馈考卷使用情况和小题的质量分析,进行考试信度效度和教学情况的反思。

在学校活动过程中,发现如何学会使用双向系目表来正确命题,考后如何利用双向细目表回归课堂,对教和学问题的分析和反思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问题主动向区教师进修学院进行了“如何科学和规范命题”的按需调研申请活动。学校非常感谢本次按需调研中的专家建议,并将根据这些建议来改进下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以规范制订“双向细目表”入手,从研究课标、教学基本要求、考试手册入手,不断改进教师课堂行为,提高学校教学有效性。本学期,学校尝试运用“双向细目表”命题科目是六校联考初三物理、初二英语、初一数学学科以及校阶段测试初二物理学科。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下学期初组织全校教师青教赛,并将命一份初三学科试卷为内容,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项目化研究有起步。

以学校区级重点课题《构建校本合作团队体系,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为抓手,通过扎实开展“教学有效性”项目化研究,推动教学研究工作,实现学科教学的增效减负,提高学生对学科教学的持续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性,借鉴已有的课堂观察与工具等经验,通过团队合作式课堂观察,以改变传统听评课为重点,带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课堂观察反馈改进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本项研究数学教研组工作最为扎实,其他教研组将在下学期进一步跟进。

三、其他工作实施情况:

1、进一步组织好了五校校级联动等其它工作。

本学期,为了进一步提高五校联考的试卷质量,从五校命题存在问题出发,改革了五校联合命题考试卷评析,摈弃假话空话,为老师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提供了合理参考意见和建议。组织学生参加20xx学年五校数学、英语、理化知识竞赛组织工作。同时,做好新基础、校际合作教研组等合作交流校际联动活动。

2、、初三毕业班工作起步平稳。

本学期,做好初三年级专项计划书。通过逐次分层管理、分层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根据期中考试、质量监控考成绩,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提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各环节有效性,加强教师共同体沟通交流,调动师生积极性,加强学科辅导工作。另外,按照区规定的时间节点,认真组织初三学生完成网上报名等相关报名工作,加强政策导向的宣传。从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考看,本届初三年级整体比较平稳,但低分率问题突出。

3、进一步规范教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本学期出台了《20xx中学课堂教学安全责任书》《20xx中学课堂教学“突发安全事件”处理流程》《20xx中学课堂教学应急预案》《20xx中学学生管理平台(作业)要求》等,旨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规范管理。

4、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随班就读等工作。

存在问题:

1、教学常规检查中仍发现“补教案”“复习课=做练习”等问题。

在上学期常规工作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突出:

(1)备课问题依旧突出,甚至部分教师仍存在检查“补教案”的现象。

(2)复习课,教师考卷代复习或反复“炒冷饭”问题突出,课堂效益不高。

2、课堂教学仍存“经验主义”等现象。

(1)老师们普遍关心学科的成绩结果,而对于课堂质量、试卷评析、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研究等缺乏教研反思。

(2)老师易忽略学情分析,只是凭经验将知识点或者答案再次分析一遍,无暇顾及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3、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团队合作组织,但校本团队合作体系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反思改进:

(一)常规工作基于问题,力求改进有成效。

(1)备课校本化处理,提高备课环节实效性。

(2)听课推行“邀请课”听课制度。

(二)重点工作基于发展,务实抓好,力求达成度高。

第15篇:教科处工作总结

第四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教科处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在高三年级组开展竞教竞学主题活动

第四周,根据大方一中15—16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中“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计划与安排,教科处组织了高三级语文学科“诗歌鉴赏”同课异构教学竞赛活动。语文组全体教师分别聆听了黄敏、赵华义两位老师的诗歌鉴赏课,由于时间安排不过来,张超老师的竞课将于下周与学生竞学活动一道举行。竞教竞学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让师生围绕着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工作和学习,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带动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学校今后教育教学的工作常态。

二、完成xxxx年省教科院课题申报工作

xxxx年省教科院课题申报工作,我校从开始宣传到收集汇总,耗时数月,共收到7位老师的课题申报材料,经学校研究,决定不批准高三级老师申报课题,最后以杨校长的“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总课题,吸收高一、高二级教师刘xx、彭xx、吴xx、徐xx、刘xx、王xx、李xx、谌xx、彭xx9位老师作为课题组成员,完成大方一中xxxx年省教科院课题申报工作。

三、召开第三期“青蓝工程”总结表彰会

9月18日下午5点10分,大方一中在学校综合楼三楼会议室召开第三期“青蓝工程”总结表彰大会,11位在“青蓝工程”帮扶活动中做出积极努力的优秀指导教师受到学校表彰。

大方一中“青蓝工程”帮扶活动起始于xxxx年3月,迄今已成功举办三期帮扶活动,受益青年教师80余人,经过指导教师精心辅导和帮助,已有60多位青年教师出师,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甚至成为学校的学科教学骨干。

在第三期“青蓝工程”帮扶活动中,有11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是:语文组的高xx、王xx;数学组的罗xx、任xx;英语组的周xx、郝xx;化学组的姜xx;地理组的李xx、刘xx;政治组的李xx、陈xx。第三期“青蓝工程”帮扶活动,采用徒弟上汇报课,教科处聘请专家评委对汇报课进行打分,执教班级学生对其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最后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进行综合评定等办法,依据汇报课专家评委评分占70%、学生评教占30%、教研组长对该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表现进行综合平定等办法,这11位青年教师符合出师条件,经学校研究决定,准予出师。学校希望出师的各位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不断努力钻研教育教学业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早日成为学科骨干教师和名师,为促进大方一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结表彰大会由学校教务处主任郝xx主持,学校教科室、办公室以及第三期“青蓝工程”活动师徒双方等30余人参加了表彰大会。

四、继续到教研组、备课组参与教研和听取备课活动

本周,到语文教研组参加语文组教研活动,到政治组参加高一政治备课活动,到语文组了解和收集读书活动方案,在地理教研组就徐xx老师的优质课和地理组老师反复研磨、商讨。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