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周记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2-05 08:57:57

三年级周记 篇1

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没有别人可以代替,多姿多彩的人生就是因为有了个性,才会越发的灿烂精彩。当然我也有自己的`个性,这也让我的生活更加有趣。

我的个性可以用两个字表示:吝啬!

去年夏天,我们一家人去三门岛旅游。那儿的海鲜真是特别的好呢!于是,老妈说要买几斤海螺肉回家尝尝鲜。我们来到海产专卖市场,一家店一家店的看。我们进了一家店,老妈问:“响螺肉多少钱一斤啊”“100元一斤。”店主笑兮兮地迎上来,“要不要来一斤啊”我气急了,这哪值啊,摆明了要敲竹杠嘛!

我拉着老妈就跑进第二家店。我问:“这响螺肉怎么卖啊”“80元一斤。”那店主眼皮子也不抬一下。哼!我又不高兴了,这什么态度啊有没有把顾客放在眼里啊我又走出店门……

“走了一个上午啦,就买50元一斤的那家吧,我累坏啦!”老妈在后头喊着。我见老妈累了,就说:“您回酒店吧,给我40元,我买给您看!”我一副斗志昂扬的样子,少花10元,累也是值的!老妈拗不过我,扔给我50元就走了。我又看到一家店,上面写着响螺45元/斤。我对老板说:“这响螺40元卖给我一斤行不行”“小妹妹,我们的价钱已经很低了!”“可我只有40元,老板,你就卖给我一斤吧!”“唉,算了算了,40就40!”。哈哈!成功了!幸好老妈给我散钱了,不然就不能圆谎了。

我提着响螺,心里美滋滋的,回到酒店,老爸还夸我是小经济学家呢!

我就是我,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三年级周记 篇2

昨天是家乡赶集的日子,正好是周六休息日,妈妈让我们回家吃饭。在我们家乡赶集的时候比过年还热闹,家家都有好几桌客人。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赶集了,有好吃的,好玩的, 还有马戏看。已经有十多年没有看过那么热闹的场面了。

吃过饭,和同事约好一起上街逛逛。大街上热闹异常,街道两边都摆满了摊位,有服装、日用品、各种饰品,每家都使出各种招数招揽顾客。人越来越多,从各个方向涌来,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我们只能随着人流往前走。我们走了一半,实在太挤了,决定回家。其实东西很便宜,一件衣服只要二、三十元,但质量也一般,所以也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虽然这样,每年赶集的日子还是人很 多,大家也不是为了买东西而去的,好像形成了一种习惯,到了那一天,有时间的话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聊聊逛逛。

三年级周记 篇3

初冬的清晨,我们艰难的起床。为今天的行程——游石竹山。

“石竹山”。听别人说,那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就凭这句话,让我对这美妙的石竹山有好奇之心。

要进大门。我们加快脚步。进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舒服极。路旁栽满花儿,它们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石竹山可真会打扮自己啊:古木为衫,白桦为裙,野花作为绣花鞋,山林里还是鸟的天堂,静下心来,还能听见鸟儿们在窃窃私语呢。

走进石竹山里。有好多人在诚心念佛,热闹不凡。

石竹山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晶莹耀眼,美丽极。

望着石竹山的一切,真是美不胜收啊!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再去一次!

三年级周记 篇4

在我的脑海中,我背过不少名言、名诗和名句。但我印象最深的却就是高尔基先生所说的“我扑在书籍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因为这句名言既通俗易懂,又形象逼真地再现了读书人对求知的渴望。对以前不爱读书的我来说,既就是激励,更就是鞭策。

记得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自我感觉语文成绩还不错,看不看书并不重要。但进入三年级,我的语文成绩却始终在低层次徘徊,尤其就是对阅读题更就是一筹莫展。在一次单元考试过后,妈妈耐心地和我一齐分析语文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妈妈说:“课堂学的知识就是基础,但课外阅读也很重要,平时要养成多读书、善思考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面,这样你的语文成绩才会慢慢提高。”听了妈妈的教诲,我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慢慢地书成为我的'好朋友。

此刻,每当做完作业,我总爱一头钻进书房里,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书使我入迷,让我忘记了一切,我好像变成了书中的白雪公主、美人鱼、灰姑娘、小红帽……有时因为沉醉于读书,经常会忘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有时在梦里还会与书中主人公对话呢。这时我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废寝忘食”,也更深刻领悟高尔基“读书饥饿论”的这句名言了。

一段时间下来,我的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体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周记和阅读。此刻写周记再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阅读题也能够较快地领会全文。我想学习上的进步都就是得益于我热爱读书的好习惯。读书既增长了我的知识面,也给我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我爱读书!真想扑在书籍上,像吃面包一样吸收书的营养。

三年级周记 篇5

星期天,天气阴乎乎的,特别凉爽,爸爸决定带我去动物园玩。

一进大门,我就看见了金鱼馆,金鱼有很多很多。有彩色琉金,有银白狮头,有红兰寿,还有彩色泡泡。

我们先去了熊猫个,看见两只大熊猫正躺在大床上懒洋洋的`睡懒觉。然后,我们又去了鹿区,有麂鹿,有梅花鹿,还有几只小白鹿。我看见几只小白鹿和梅花鹿都是独角,我好奇地问:“妈妈,小白鹿和梅花鹿怎么少了一只角?”妈妈告诉我:“另一只角是在换新角,等过一段时间它会慢慢的长出新的小角。”

最后,我们去了珍禽馆,我们看见了仙鹤。它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真是太美了。

今天,我真是大饱眼福,看到了好多好多的动物。

三年级周记 篇6

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当“劳动委员”这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我很爱劳动,也很爱干净,看同学们在清洁环境中学习我感到很高兴。

有时,我就会看到有些男同学在座位上玩卡,我感到很为难,经常要想一些办法帮助他们。

现在,我不当劳动委员了,但是我在家还很爱劳动,一到周末,我就会帮助爸爸妈妈做很多家务劳动。例如:擦地板、擦桌子、丢垃圾、洗碗……很多很多。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我爱劳动。

三年级周记 篇7

清明节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准备过清明节的东西,有鞭炮和香烛、有祭拜的贡品和吃的干粮。

清明节早上,我们一大家人把这些东西搬上汽车,爸爸把车开到山脚下,停车之后,大家分别拿好东西,向山上的祖坟出发。山路弯弯曲曲,很难行走,我跟在爸爸后面,只能手脚并用,慢慢爬行。

我们越走越累,但就是都在赶山路,不好停下休息。因为今天就是清明节,就是我们晚辈怀念已故的祖先,时间不能推迟。大家好不容易到达了祖坟前,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爸爸拿着镰刀把坟墓上面的杂草都割掉,伯伯拿着锤子把坟墓前不平整的石头给打碎了,扔到一边去。叔叔拿着铲子要了一块新土放在坟墓的'上面,此时各个同心协力,做好祖坟清理工作。我也不休息,帮助妈妈捡干草。

等到这些事情做完了,妈妈就把一堆干草给点燃了,再点燃蜡烛和香足,把鸡肉、猪肉、鸡蛋放在坟墓前面的空地上。大人们就按照从大到小的辈分依次站在祖坟前,双手举香足,开始鞠三个躬,嘴里默默的祷告,再一一插香。

大人们插完香,轮到我们小孩拜祭了。我也要学着大人那样去做,妈妈站在我身边,悄悄地告诉我:“请老祖宗保佑你身体健康,学习进步,长大成才!”原来就是我们祭拜祖宗时,就就是将美好的心愿告诉祖先,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可以安心,为我们高兴。最后我们开始放起了鞭炮。我们小孩就在旁边观看鞭炮。“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宣告祭拜祖先活动结束了。

就这样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过了,然而我的心中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