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造句 >鸿章造句

鸿章造句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6-18 09:26:21

“鸿章”造句摘选:

1、北洋系于一体,休戚与共,满朝清贵早已虎视眈眈,稍有差池,便是群起而攻,杨士镶不过是在点醒李鸿章而已。

2、与此同时,李鸿章积极与前线兵将联系,支持全力抗法。

3、从总体上看,李鸿章并不赞同康梁的思想,并且认为康有为他们的举动太天真,群情激愤之下,难免心浮气躁,很轻易把事情搞砸。

4、江宁攻克后,虽然晋封伯爵,但看到曾国藩封侯爵,曾国荃、李鸿章都封伯爵,他心里不舒服。

5、去日本之前,李鸿章为了寻求支持,确切了解各国列强的态度,再次奔走于各国使馆。

6、1895年之后,李鸿章像被水淹过的一座土山一样坍塌了,在此之前,这座山峦曾经气冲霄汉,巍峨耸立。

7、当伊藤博文驾驶着日本帝国这艘机帆船乘风破浪之际,可怜的李鸿章正身陷各种各样的矛盾泥淖中不能自拔。

8、就这样,李鸿章在他的晚年,以委顿而迟缓的方式,无奈而苟且地消磨着时光。

9、谁知,就在李鸿章乘坐的汽车快到驿馆时,人群中忽然窜出一名日本男子,在卫兵未及反应之时,朝李鸿章脸上就是一枪。

10、李鸿章在日本遇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各国纷纷谴责日本这种不顾外交人员安危的行为,日本一时显得非常被动。

11、李鸿章在这份条约上签字的手,一定是颤抖无力的。

12、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故。

13、日方还非凡在李鸿章的座位边安置了一只痰盂,大约是有意无意地提醒着大家,这位清国全权大臣已值暮年,垂垂老矣。

14、李鸿章是战败国的代表,也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伊藤博文却是战胜国的总理大臣,在年龄上也是如日中天。

15、从这样的情形出发,也许就比较轻易理解,为什么李鸿章会选择一条不彻底的方式了。

16、随从们纷纷借钱去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直隶总督李鸿章

17、舍不得孩子,打不了狼,这一回,李鸿章一定要使四座皆惊,安德海眉开眼笑。

18、天天,李鸿章都是在天津的直隶总督府关注来自各方面的情况报告,心惊胆战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

19、彼得堡的欢迎仪式更显盛大,俄国陆军元帅亲举黄龙大旗,外交大臣亲自引路,李鸿章乘坐沙皇本人的车辆,两边数万民众夹道欢迎。

20、尤其狡猾的是,伊藤博文此时隐藏了日军正向台湾开进的事实,企图在日军占领台湾既成事实后,再逼李鸿章就范。

21、情形正如李鸿章们担心的,数千年的规矩,岂可以说变就变。

22、不过,李鸿章可不敢长时期挪动,那是要吃官司的,弄露馅了,恐怕连脑袋也保不住。

23、理由是既然这颗子弹对李鸿章眼睛的正常工作无害,不如暂时留在体内,假如贸然开刀,将会危及李鸿章的性命。

24、在李鸿章看来,中国的改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势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分步实施。

25、对于李鸿章来说,这一场战争不仅仅输光了他的全部家当,也使得他关于清国中兴的希望彻底破灭。

26、他不希望中日停战,更不愿意看到中日议和,一心希望将战争进行下去,所以决定借刺杀李鸿章,挑起中日之间的进一步矛盾,将战争进行到底。

27、李鸿章可惜的是福建水师的全军覆没,人未出师身先卒,的确让人痛心。

28、李鸿章知道,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接二连三的打击,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数千年中积蓄的荣光和底气早已耗失殆尽。

29、到了苏伊士运河的塞得港,李鸿章受到了一位俄国亲王的恭候。

30、对于西方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轻重缓急,李鸿章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鉴别。

31、刘铭传调任台湾之时,李鸿章让刘铭传在淮军之中抽调骨干130多人,这些人后来在坚守台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2、光绪元年,李鸿章领命创设北洋水师,在天津设立海军营务处,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

33、清国的弱势,是李鸿章无法在谈判中取得主动权的根本所在。

34、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相见时,双方的地位和情况有了很大改变。

35、李鸿章对于中国现实和历史,还是异常熟稔的,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他当然会选择一条最稳妥也最现实的改良之路。

36、张卿云为官期间,清正廉洁,政声清明,后来李鸿章做主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张卿云之子为妻。

37、接着,李鸿章换乘俄国御船直抵敖得萨港,然后乘火车到达彼得堡。

38、李鸿章此时虽然内心里焦急不安,但表面上他显得十分镇定。

39、老于世故的李鸿章一下子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他变成了一只该死的替罪羊,而他努力所做的一切,都被毫不留情地否定了。

40、这对于极其重面子的李鸿章来说,心里自然畅快无比。

41、候客棚已不剩几个人了,而李鸿章表面上不急不躁,实际上他也坐不住了。

42、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

43、俄国给李鸿章接待规格之高,礼仪之完善,李鸿章所听到的阿谀之多,都似乎是史无前例的。

44、尽管李鸿章一直缺少庄子的诗意和潇洒,但在骨子里,他其实对于庄子的逍遥方式,并不抵触,相反,还非常羡慕。

45、李鸿章蛰居在贤良寺的同时,在京城,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46、光绪与翁同商讨一番后,只得改派李鸿章出使欧美。

47、李鸿章向朝廷的奏折当中说,假如水师得力,互相援应,何至于到处受牵制的地步。

48、1884年2月,法军进攻谅山,李鸿章淮军旧部、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

49、然而,李鸿章的这一急迫的建议并未得到朝廷赞同。

50、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满腹心事的李鸿章步出春帆楼,乘轿车返回驿馆。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