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孔子的名言
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5.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6.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8. 道不同,不相为谋。
9.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1.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12.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第2篇:孔子的名言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名人名言
过,则匆惮改。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第3篇:孔子的名言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6、过,则匆惮改。
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9、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12、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7、巧言令色,鲜矣仁!
18、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19、听其言而观其行。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2、德不孤,必有邻。
23、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5、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26、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7、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8、匹夫不可夺志也。
3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0、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41、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4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6、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8、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9、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5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第4篇:孔子的名言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道不行,秉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4.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5.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1.君子以当仁不让。——《论语》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5.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第5篇:孔子的名言
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善治民。莫善于礼。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5、吾何执?执射乎?执御乎?吾执御矣。
6、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7、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8、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9、朝闻道,夕死可矣。
1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1、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12、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6、以约失之者鲜矣。
1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9、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0、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1、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22、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2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4、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第6篇:孔子的名言
1、过,则匆惮改。
2、四、孔子劝学名言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5、刚、毅、木、讷近仁。
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9、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不学礼,无以立。
1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8、礼之用,和为贵。
1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21、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5、不学诗,无以言。
2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3、三、孔子做人名言
3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8、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9、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4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43、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5、放于利而行,多怨。
4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0、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5、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5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5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9、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1、一、孔子名言
6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6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6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6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0、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1、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2、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7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75、(“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6、有教无类。
7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7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1、巧言令色,鲜矣仁。
8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8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8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9、听其言而观其行。
90、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9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92、巧言乱德。
9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94、二、孔子人生名言
9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9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9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03、不迁怒,不二过。
10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0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06、道不同,不相为谋。
10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8、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0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第7篇:孔子的名言
1、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9、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1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6、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8、刚、毅、木、讷近仁。
19、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1、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2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6、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7、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8、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1、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32、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3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8、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3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0、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2、巧言令色,鲜矣仁。
4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5、听其言而观其行。
4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8、过,则匆惮改。
49、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5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52、巧言乱德。
5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4、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5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5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7、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5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5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60、不学诗,无以言。
6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62、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6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4、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6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7、放于利而行,多怨。
68、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6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2、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7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5、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7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7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80、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8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4、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8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8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9、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1、不迁怒,不二过。
9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9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94、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9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96、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97、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9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00、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0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0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10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0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05、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10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7、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08、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09、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10、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1、有教无类。
11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1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14、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15、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11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2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21、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22、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2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1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2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1、道不同,不相为谋。
132、不学礼,无以立。
第8篇:孔子的名言
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听其言而观其行。
7.(“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第9篇:孔子的名言
23、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5、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8、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3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7、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8、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39、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0、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41、子曰:“有教无类。”
4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4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第10篇:孔子的名言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5、朽木不可雕也。
6、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6、是可忍,孰不可忍?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29、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2、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5、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7、过,则匆惮改。
3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9、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6、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5、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5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7、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5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6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6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64、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6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6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6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7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7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第11篇:孔子的名言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2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7、过,则匆惮改。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1、巧言令色,鲜矣仁!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33、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0、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3、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6、匹夫不可夺志也。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8、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9、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0、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5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52、不迁怒,不二过。
5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54、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6、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8、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6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6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6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6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6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0、听其言而观其行。
7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6、吾日三省吾身。
7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79、不学礼,无以立。
8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12篇:孔子的名言
1、“有教无类”。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0、学而时习之!
1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2、“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德不孤,必有邻!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7、听其言而观其行!
2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其身正,不令而行!
34、“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3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7、三思而后行!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不学礼,无以立。
40、敏于事而慎于言!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4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第13篇:孔子的名言
1、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9、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0、 (“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2、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3、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5、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6、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7、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8、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9、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3、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4、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6、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7、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8、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9、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0、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3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2、 不迁怒,不二过。
33、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4、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5、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7、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38、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9、 过,则匆惮改。
4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1、2.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3、 不学礼,无以立。
44、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5、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6、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8、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9、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0、 放于利而行,多怨。
第14篇:孔子的名言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4、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5、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6、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7、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9、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0、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第15篇:孔子的名言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句话选自于《论语·公冶长》,意思就是说“勤奋好学,不以向比自己不如的人请教为耻。”我想,这句至理名言应是我们当代学生乃至全社会所应具备的。
一定就有人问:“为什么呢?”
敏,乃勤奋也。好,乃喜爱也。所谓“笨鸟先飞早入林,”你勤奋好学终会有所成就。当你学习时,必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是必然的,有何“耻”可言。通过勤奋学习,会增长见知,提升自我;不耻不问,又会进一步地升华自己。因此,能做到它是十分重要的。况且,对于社会来说,每个公民谦虚而优秀,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将得到无限的'发展。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那又怎样去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呢?说起来简单而又复杂。
本文标题:孔子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