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辈》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7-15 16:06:41

第1篇:《我与父辈》读后感

《我与父辈》是中国首位卡夫卡奖获奖者阎连科的散文四书之一,它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没有诡异离奇的惊悚故事,有的只是那浓浓的亲情。

作者从自己的童年写起,带我们回到了上世纪那个贫困与饥荒的年代,那片令作者忧思难忘的乡土——河南嵩县的一个小村庄,讲述了生活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的父亲、大伯以及四叔,艰辛而坎坷、勤勉而隐忍、平淡而平凡的人生。

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写作者父亲的那一章节。

“他们自做了父亲那一日、一时的开始,就刻骨铭心的懂得,他们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要给儿子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子女的出世带给父母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的'责任,从那时起,父母就是为了子女而活的。为了让子女嫁娶顺利,父亲和母亲每天早出晚归,在深山老林内,在荒芜的田地里,无数次弯下腰,挥起锄头又放下,始终重复着这个动作,直到再也直不起腰,直到夜幕来临。

可怜天下父母心,就像文中所写的,“盖起房子的那一年春节,家里没有一粒小麦,没有半把面粉,是借了人家一碗污麦面粉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每人吃了半碗饺子,而父亲和她则一个饺子都没吃。”为了儿女,活干得最多,吃得最少的永远是父母,他们总是不计任何回报地将自己最好的一切留给自己的孩子。常言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孝,可又有多少儿女懂得父母的苦与乐,懂得体谅父母。或许,只有当他们自己也成为父母的那一刻,才会明白这一切吧。作者在书中表达了对自己失孝的后悔,深深地流露出他的歉疚与自责。

而在“战争”一节中,因为作者去参了军,所以在中越战争的那一段时间,作者的家人每天都聚在一起,听广播里报道的消息,到邮局去查看信件,到庙里去许愿祈福或甚至彻夜不眠,在夜风中通宵散步。读到这儿我们是不是都有同感?当我们生病时,父母会不分昼夜地照料;当我们伤心时,父母会忍住内心的痛楚来安慰我们;当我们遇到麻烦时;父母会不辞辛劳替我们解决麻烦……

父母永远只会将微笑面对孩子,而将所有心酸的泪水藏于身后。读过了《我与父辈》,那些父母还健在的人,一定会为了被及时警醒而感到庆幸,而那些已经失去父母的人,只能暗自悔恨。

从开头到结尾,《我与父辈》这本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浓浓的亲情、辛酸、忏悔与苦涩,我相信它一定会是一本令父母和子女都为之心动的书,它一定会用最质朴的文字、最真挚的情感,打动最多的读者。

第2篇:《我与父辈》读后感

“我与父辈”,这本书是我在许多应阅读的图书中选出的一本,接着,按照每天的阅读时间我翻开了这本书,起初我觉得很平淡,没有吸引力,但是我还是继续往下看,在看到清欠这一节上,我放慢了速度,像是一块有磁性的吸铁石,让我反复的停留在这段文章上。

主人公在文章中说到清理一下他所欠的债务,而这债仅是十块钱的数字,对于现在来说,十块钱并不值钱,花十块钱对于谁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事,可在那个年代十元钱好比现在的一百元,甚至更多。

在他父亲病重的时候只想看一场少林寺的电影,那时候十元钱就能够包一场,他曾经想实现他父亲临终前唯一的愿望,让他父亲亲眼目睹一下他一生都有些津津乐道,飞檐走壁的那种神话和传说,可是他没有这么做,是小气吗?当时的确日子过的很艰难,可是更重要的,不止是客观上的条件,是否能承受。而是从小没有养成那种体贴孝敬,因为那时候他身上有十七元钱,他是可以做到的。但他没有做到成为了他一身的遗憾。

他想到小时候,父亲劳动回来省一点吃的回来给他,可当时他独自“享用”不知道让父亲来尝一尝,父辈们常会说,燕子养儿一场,我曾听过这个故事,说的是燕子妈妈辛辛苦苦地把小燕子养大,燕子老了,飞不动了,小燕子扔下燕子妈妈自己飞走了。

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的脸一阵热,好像是在说我似的。可怜天下父母,小时候,大人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往我嘴里塞,就是为了给我们吃好,穿好,生活的.好。过去他们的生活苦,所以现在想让我们生活的好一点。大人们一回到家,拿这个拿那个总是先给我吃,而我,自己拿进房间,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也没有想到大人有没有尝过,心安理得的自己吃起来,没有想到给他们吃一点,尝一尝。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小时候奶奶给我讲的故事,和我爸爸同辈的一个小孩,他经常到爸爸家来玩,那时候吃的东西可没有现在多,仅仅是几颗枣子,奶奶分给了他两个。可他没有吃,看了半天,后来把一颗藏在口袋里了,我奶奶一直注视着他。原来他一直在比较着,哪个大,哪个小。最后他居然把大藏进口袋,奶奶跟他说,快点吃了吧。可他说,不,我要留一个大的给妈妈尝尝。这么一件小事让我奶奶感动了好久。

不但当时没有想到大人,就连现在,在大人面前有的时候也要耍耍脾气,让他们生气,真是太不应该了。看了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从小就要有爱心,爱长辈胜过爱自己。把父辈们的爱心延伸下去。

老师教育我们,要培养三自的能力,自辩,自理,自主,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扬下去。不能像他一样让自己留下终身的遗憾。

我将再次翻开《我与父辈》这本书,更加深刻的去体会书中主人公的心境。

第3篇:《我与父辈》读后感

看到书名时,我有些犹豫,担心这本书也会如回忆录般写了无数生离死别的故事而成为一本忏悔录。翻过目录,书中的两行字吸引了我:“终于就在某一瞬间里,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与病死”,正是这文字后透出质朴与真诚使我决定读读这些有关柴米油盐故事里生老病死。

和一个朋友谈起我的困惑:读书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读或者不读、多读抑或少读,似乎没什么差别,忙碌时我也曾这么功利的想过。然而朋友平淡的叙述里却道出读书最贴切的感受:“读书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读它会有什么用,可到你遇见问题、愁肠百结时,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故事、甚至书中的人物便如海水般潮你用来,为你答疑解惑、使你心明澄澈”。我相信读过的书便也如经过的事那般,虽已过去,却仍会在某个起风的日子,在你的心头萦绕徘徊。便是这样一些原因,作者有关生死、有关长辈对晚辈生命的庇护的描述,一次次浮现在脑海,再拿起这本书……

1.清欠——自我反省“恶”之所在

虽有能力让父亲看那十元一场的电影却在那时退步缩手;违背父亲意愿,执拗地服役开始逃离土地;甚至某个瞬间里的一丝恶念。作者开始剖析自己,也开始剖析人性:“人总是这样,在来不及的时候才明白,在不需要的时候才会大方和无私,在一片推让中才会无私和慷慨”。他毫无保留地坦诚内心自私想法,袒露自己捶胸顿足的悔恨,这些内心独白椎心泣血,终于使人明白要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使用和抚摸,好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他们这一生是生养过儿女的、是有着儿女的。

2.有关死亡

在《后事》《面向死亡》中,大伯的死让作者对大伯产生了敬重。大伯并非知识分子,他既没对死亡升华到学理的境界又不知晓生死转换的轮回,可就是他那死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另一个开始的简单而又模糊的想法,使得他可以平静的面对死亡。

3.故事和语言

对这本书语言的喜欢程度超过对书中故事的关注,特别是作者在《墙里墙外》中深入浅出得把祖辈对后辈生死的`庇佑写的那样真切:父亲的离世在家族完整的围墙打了缺口,从那口中吹来的风不断带走剩下的生命,家族的墙便倒下了一面,从那儿望去,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死亡了。

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只有日复一日的苦难;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有浅吟低唱的述说;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只有纯洁质朴的情感。借助巧妙的比喻,用平实的语言和真诚的记叙,作者讲述着父辈那代人活着的人生道理。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