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观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24 10:40:48

第1篇:《死亡诗社》观后感

现代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面对学校各种社团的影响,这就是电影《死亡诗社》带给我的思考。

1959 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 John Keating 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 Neil 由于坚持自己的表演梦想和父亲发生争执,但父亲并不理解他,甚至百般阻挠,于是 Neil 在绝望中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Keating 老师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被学校开除。

看完影片,不禁同情 Neil ,一个大胆追求自己梦想的青年有错吗,但就是得不到父亲的理解。同时也有些同情 Keating 老师,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深入地了解所学知识有错吗,但就是违背了威尔顿预备学院固有的风格,被大家所排斥。毫无疑问,让作为学生的我们来选择教师,我们一定会选像 Keating 一样的老师。中学的我们都期待大学多元的教学模式,都希望大学的学习环境是开放的,灵活的。在我们的印象里,大学老师应该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讲起课来滔滔不绝。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老师屈指可数。更多的老师都拘泥于知识本身,他们忽略了传授知识的方式,他们忽略了学生的接收能力与兴趣,说得更严重一点,他们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像沉浸在自己的演说中而不像在上课,这样的课堂效果显然是不好的。我们呼吁像 Keating 一样的老师出现,带领我们走出课堂,用心灵去感受知识,接受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再说说大学的社团。大学的社团五花八门,往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摇摆不定了,一些宣传者的劝说很多时候都能左右我们的意向,于是,我们就忽视了自己本身的兴趣。其实,社团应该是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的。另外,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社团,我们也有动力坚持下去,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就比如影片中的 Neil ,他清楚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 Keating 老师的鼓励下他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出色地完成了演出,父亲不支持他的做法甚至百般阻挠,他不惜用生命向父亲表示抗议。我佩服 Neil 的做法,但并不完全赞同,追求梦想没错,可是付出生命未免不值。真正对一门艺 术感兴趣可以暂且先把它当做业余事业,把父母为自己铺设的轨道当成主业,等到自己学有所成,再去更深地投入自己的爱好,这样未尝不可,而且也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先例了。也许 Neil 当时理性一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如果 Neil 没有选择这一条绝路, Keating 老师也不会被开除。从我的观点来看, Keating 老师是成功的。他虽然没有得到学校的承认,但他得到了 全体学生的认可,他把在当时来说全新的,先进的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他让学生真正享受课堂,乐在其中,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看待教材,看待世界,他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说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典范。该为 Neil 的自杀负责的不是他,是 Neil 的父亲,是传统的思想,是古板的教学模式与理念, Keating 老师不过是替罪羊。

最后,我希望《死亡诗社》里面的悲剧不再重演,希望当代的年轻人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理性地面对周围的影响,希望越来越多像 Keating 一样的老师出现在大学校园,让学生愿意主动汲取知识的甘霖,全面地认识自己,全方位地认识世界。

第2篇:《死亡诗社》观后感

影片《死亡诗社》所讲的故事发生于1959年,美国的威尔顿预备学校。这是一所以高升学率和严格管理着称的学校,许多家长满怀期待地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希望他们将来考上名牌大学,成为律师、银行家、医生、工程师等社会上层人物。

威尔顿学校严肃刻板的教育,压抑甚至扼杀着学生的天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沦为学校教育下的顺从者。基汀老师的到来就像一粒小石子,打破了学生沉闷无趣的学习生活,像一缕清风,给他们带来了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

第一节课,他通过浪漫的诗歌和参观校史楼内的旧合照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完成自己心中的事业。课堂上讲课,他要求学生把课本前面的导言全部撕掉,告诉他们学习自己思考,找寻生活的意义;他引导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学会灵活运用语言,寻找自己心中的声音;他带领学生轮流站在讲桌上,启发学生用不同的眼光和角度看待事物;绿茵场上,他激发学生大声喊出心中所想;他教育学生诗歌要有新意,不落俗套,鼓励他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想象力;户外活动中,他启发学生要坚持自己的步伐、步调,坚守与众不同的信仰……

基汀老师既是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还是和蔼可亲的长者。他的教育迥异于生硬的说教,或动情,或启发,或引导,或体验,如春风化雨般自然而然地滋润着学生。

曾经顺从听话的学生在基汀老师的用心引导下,学会解放自己的天性,冲破牢笼束缚,满怀激情地寻找心中所爱,努力实现火热的理想和追求。他们甚至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汀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偷偷溜出学校,在校外很远的印第安山洞中谈诗歌,谈人生,谈理想。

诺克斯爱上了即将订婚的女孩,碍于世俗的眼光,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心中的女神,苦恼又备受煎熬,却压抑自己不表白。老师的课对他触动很大,他勇敢地追求心中所爱,给心仪的女孩打电话,热血冲动地女孩的学校送花表白,真诚邀请女孩看舞台剧表演,一步步赢得了女孩的芳心,收获了爱情。

托德曾经是一个内向胆小的乖乖孩,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虽有作诗,但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是基汀老师鼓励他、引导他学会咆哮,找回野性,酣畅淋漓地、行云流水地抒发胸中诗意。在基汀老师的帮助下,托德终于突破了自我,找回了自信,他的出色表现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尼尔的父亲专横固执,早已为他规划好未来的路,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医生。这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但是父母的殷切期望又让他活得痛苦压抑。在基汀老师的影响下,他坚定地追求舞台表演之梦,努力争取到出演机会。演出大获成功,好评如潮,尼尔成就感爆棚。看到势头不对的父亲强迫儿子转学,粗暴打断他还未说出口的话。尼尔绝望至极,以死抗争,年轻的生命还未盛放就已凋零。

尼尔的父亲悲痛欲绝,却不反思自身原因,反而要求学校进行深入调查。学校领导本来就不满基汀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便把他当作此次事件的替罪羊,逼迫他离开他所深爱的学生,及他所深爱的教育事业。

基汀老师将要离开的时候,学生们不顾任课老师的严厉喝止,纷纷站上课桌,以老师曾经教给他们的这样一种仪式,表达对老师的支持和敬佩,对老师离开的依恋与不舍,对学校做法的不满和抵制。基汀老师满怀感动和伤感地离开了,然而他所播下和用心守护的生命之树、自由之花已在学生的心中慢慢发芽、成长、绽放!

影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学校古板的四大支柱“传统、纪律、荣誉、优秀”催生了学生的四大原则“嘲弄、恐怖、颓废、排泄”,其他教师循规蹈矩的教育方式衬托出了基廷老师的特立独行与对传统权威的挑战,学生由影片一开始的驯服安分到之后的张扬个性、勇于追梦,这些对比让影片的冲突明显化、激烈化,增添了影片的张力和震撼力,从而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第3篇:《死亡诗社》观后感

在美国一所著名预备教育学校的高中里,一个教英语文学的老师基丁,用特别的教学方法,引导一个班的高中生寻找自我。在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青春时期,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方式,开始释放自己的天性,不再被压抑。

基丁老师在第一节课时就带领学生们观看走廊里的伟人像,鼓励他们像伟人一样思考,一样抓紧时间,越早找到自我越好。我们也会想一想,其实伟人们都是各有天性,各不相同的,世界上哪有两个一样的天才呢?他们的成就与性格都很独特,他们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即使没有那么早,也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前行。抓紧时间找到自己热爱的是多么重要。

基丁老师在教诗歌的时候,让学生们把现实主义诗人的诗歌都撕掉,直接进入到浪漫主义诗歌的讲解上。就像他说的,我们读诗写诗不是为了好玩儿,而是要表达人类的激情,证明自身的存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诗歌,人们要多关注自身的天性品质。人人都热爱戏剧,人人也都在上演戏剧。要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要浪漫,要活得有热情。站在平地上与站在桌子上能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要敢于站到桌子上去,要敢于飞得高远去看世界,更要敢于去开拓新的世界。

基丁老师在体育课上让学生看到从众的害处,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独立思考,不能轻易跟随他人,要有主见,要努力保持自我。

基丁老师也毕业于这所著名的'高中,考上了著名的大学,他的种种教学都是对那个时期被压抑的思考。他们那个时候成立了诗社,当时同学们所做的诗歌都被收录到一本厚厚的书里,放进了图书馆。如今基丁老师又回母校教课,他难以忘怀自己的高中时期,在教学中就光明正大的引导学生们释放天性,追寻自我。但这并没有得到校长与其他老师的赞美,而是要求他停止这种教学。现在比基丁老师在高中的那个时期还要现实,这所高中就是要送学生们去著名的大学,将来做律师、医生、银行家等。而且现在的教学都是以前反复使用过,验证过,保证能清洗学生们的头脑,最后达到学校与家长的要求,光荣毕业,无论学生的理想是什么,最内心的要求是什么,都将会被埋没起来。一套教育方法就这样形成了传统与经验,而忽视了因材施教。

基丁的学生们暗地里效仿基丁的时期,也成立了诗社,开始热热闹闹,学生们找到了快乐,在迷茫中探寻着自己前方的路。其中一个学生特别热爱戏剧,报名去参加了演出,但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虽然同意他演完,尽管他那么有演戏的天赋,但他的父亲还是坚决把他带回家,要为他转学,一心让他上哈佛成为医生,当天晚上这个学生开枪自杀了。

这个悲剧发生以后,校长进行深入调查,叫停了诗社。把诗社成员的家长请来,在校长和家长的威严逼迫下,学生们一个一个的屈服了,最后的责任都要由所谓的基丁老师不当的教学来负。

基丁老师来教室取东西,其中一个寡言的学生,在基丁老师的教学中被激发了内心的热情,写出了自己心中的诗歌,与同学们一起度过诗社快乐时光。突然站起来,大胆说出这不怪基丁老师,又突然站到桌子上,大胆说不是基丁老师的责任,紧接着,很多同学都站到了桌子上去。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一切的责任应该谁来负。

这部电影与我们如今的高考何其相似,学生们只能听从学校和家长为他们指定的路,没有多少其他路可以走,学生们只能压抑自己的热情,把热情虚伪地放到为高考的学习中去,于他们是一种痛苦,也许这是时代的痛苦,是生不逢时的痛苦。在过去的年代,可以不学习,天性释放,却少了引导。如今的年代,学习过重,甚至压抑天性,循规蹈矩。我们一直在走着两级的教育之路。

如今更少了基丁这样敢于改革的老师,传统与浪漫一直都在叫板,只是传统的势力越来越大,浪漫的时间都被吞噬了,看来浪漫只能在夹缝里生存下来了,但浪漫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一代一代的诗人在践行着浪漫的脚步,希望这个时代有人能跟着一起前行。

电影很是感动人,电影狠狠地印证了青春的魅力与冲动,学生们不但是热情的,但也是能分清是非的,只是所有的路上都会有错误与死亡的影子。

第4篇:《死亡诗社》观后感

对于这部电影,我并不陌生。在大学期间,老师曾经组织我们观看了这部电影。通过观看《死亡诗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和教育的影片,一部让人沉思的电影。当时还是学生的我,看完后对于这部电影有了自己的一番体会。现在身为老师的我,当再一次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有了对于这部电影更深的理解。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所重点学校拥有良好的声誉。学院的校旨是: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可当学生们关上房门,校旨却变成了:虚伪,恐怖,颓废与污秽。同时,学生们还为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地狱。影片开场的一组镜头就形象地表现了这一“地狱”对学生强大的威摄力。可是这一切,却因为一个特别的老师的出现而改变了。这位新英语老师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但因他的教育违背了当时的传统,孩子们的梦想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然而这位教师最终也被开除。

影片的主要冲突是尼尔和他的父亲。尼尔梦想成为一名演员,而他的父亲却为他的人生安排好了一切,让他成为一名医生,并阻止他登台演出。他父亲是个严格、顽固的家长,而尼尔缺乏与父亲据理力争的勇气,最终他选择了死亡。尼尔的死对我来说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让我体会到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由的禁锢。

影片最后的那一幕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老师即将离开教室的那刻,一向软弱的托德突然爬上桌子高喊“oh, Captain, my captain!”接下来,受老师影响的那些孩子们也站上了桌子。我觉得这些孩子们以这样的方式向老师告别,老师肯定非常欣慰。老师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的思想留了下来。以后,这些孩子们也许不会再反叛,他们会依照学校的要求,完成父母的期望,但在他们的心里,永远有着自由而勇敢的光。

我相信所有观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会很喜欢这位英语老师。他是一位敢于打破传统、勇于创新的老师。他总是很喜欢学生们叫他船长。他的课总是充满意外和激情,在课堂上,他让学生们把所谓的理论上的序言从课本上撕掉,让他们站在讲台上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他甚至将课堂搬到操场,让他们列队行走,从他们的走路姿势分析他们的个性和心态。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打破传统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好处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育人。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怎样去学习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品质。在影片中尼尔是一位喜欢戏剧的学生,可由于父亲的阻止,尼尔最终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反抗家庭。事实上,我们学生应该学着自己主动规划自己的人生。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有时可能会很不成熟。但是家长和老师应该聆听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影片中老师做的最好的就是这一点,他懂得聆听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作为老师,更应该懂得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青少年,他们可能没有理想,不自律,浮躁,叛逆。但是谁没有这样一段时光呢,所以更多的是需要老师在学习生活中,对他们进行更好的引导,使他们知道: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而活,生命的意义和本质,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心情。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充满理想、勇于追求理想的同时,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亲近自然,学会享受美好的人生,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放飞属于自己的梦想!

第5篇:《死亡诗社》观后感

在《教育科研方法》的课上,我们欣赏了一部美国的片子《死亡诗社》,它的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威尔顿预备学院,那是一个扼杀个性的年代,也许我们今天仍处在这个时代中。在学校庆典礼上,学生们穿着一样的校服,一口同声的说着校训:传统、纪律、荣誉、卓越。学校礼堂里庄严和死气沉沉,但青春,叛逆,生命力还是从他们的眼睛里泄露了出来。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

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基丁老师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一群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反抗给予他们压抑和束缚的教学体制,但又以一个学生的自杀和基丁老师的被辞为结尾。情节的安排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花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很纯净的故事。只是在喜剧式的上半场走到沉郁的结局时,多少让人有点心情黯淡了,但正是这种被现实挫败的感觉,和最后一个场景里抑郁中的高潮,升华了该片的寓意。一直以来,学校教育自以为是其精髓的便是其传统。然而这传统,是来自于我们的成人社会的现实主义的传统,而不是发自作为当事人的青春年少的孩子们的浪漫主义的传统。在成人社会中,出于他们的本能,把他们的实利主义的性格灌输于学校教育的诸种体制之中,并且,作为师长,作为父辈,他们自以为这所做的一切均是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他们认为,唯有一个在贯彻了实利主义教育的体制之下成长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免受伤害。

于是,我们学习经济,学习法律,学习各种生存规则。同时,也学会屈服。在他们的现实主义的教育培养之下,我们感染上成人世界的各种气质,我们变得现实,我们变得急功近利。我们也许会成为一名合乎他们设计的会计、医生、律师、政客……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逐渐丧失了生命本质中的创造力,反叛力,活力。

在基丁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育人者如何在体制和教条下成为放逐者的故事。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在没有遇见基汀老师之前,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宿命;在遇见基汀老师之后,我们的自由欲望被不可遏制地扩张了。也因此,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人生所面临的,竟然是怎样的一出悲剧!

如果说,这部片子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象征着束缚和压抑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体现了自由和激情的梦想的世界。那么,基丁就是这两个世界的联系点。他是现实世界里的老师,是拥有现实世界里诸多光环的人,但他更是指引着学生发现并珍视内心梦想的舵手,帮助学生坦然面对自己,面对生命的友人。他教会他们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样的自己,挑战那些在别人眼里是金科玉律的教条,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是让学生撕掉权威关于诗歌的评价用自己的心去品读,还是让他们看到自己是如何随着别人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步伐的,基丁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恢复了飞翔的勇气和向往飞翔的激情。但是,属于基丁自己的结局是被校方因为“毒害”学生思想为名赶走了,似乎和遥远切近的时空里,那些个挑战者,背叛者的悲剧式命运无奈地呼应了。盗火者给人们光明,而自己却永远只能背负着盗者的恶名,默默走开。

《死亡诗社》从头到尾都让我被一层一层的激情侵袭着,但这里不是天堂,它从未离开过现实世界。我想这部电影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也许正好像一个实利主义的社会风气里重新呼唤学校教育的人文关怀。

第6篇:《死亡诗社》观后感

在一所以“传统、荣誉、纪律、优秀”为四大支柱的贵族男子学校中,几个被家庭寄予厚望的17岁左右的男生们,总结的四大支柱却是“嘲弄、恐怖、颓废、排泻”。反应了年轻人对身处其中的学校教育现状的扺触与无奈。尼尔的父亲强迫他放下自我喜欢的、课余校史年鉴修改工作,要他一心一意考医学院,他的争取立即被父亲的恩威并重镇压了,他甚至没有太多的难过,说明年轻人成长中被强制、无自我的现象普遍而深远,观者对学生有点同情。

学校来了一名新的英语教师基丁,他以往是该校最优秀的毕业生,因为在该校受过学生们正在受的传统教育之苦,他理解学校教育缺失的是什么,理解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特的人需要的是什么,他实施了与传统教育相反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他让学生撕了课本上的序言,认为序言中对诗的思想性、哲理性的解读僵化,诗本身就是生命的歌唱。这一撕掀倒了权威、解放了思想,让学生不是用观念去理解诗,而是用生命去感悟诗。他让学生在课堂上站到讲台上,引导学生从不一样角度看世界。引导循规蹈矩的学生托德发现内心的活力,语言的诗意。他让几位同学一齐走步,最终他们走向一至而围观同学也鼓掌击节,以此告诉学生每个人本来是独特的,但坚持自我不容易。他告诉学生:文字和思想能改变世界,诗才是生存的原因,人生很短,及时行乐,活出自已。

基丁的新教育唤醒了学生们内心压抑的自我,他们效法教师年轻的时候成立了死亡诗社,个别同学甚至冒着被学校开除的风险在校报上以死亡诗社的名义提议学校招女生。尼尔在基丁的鼓励下,说服了父亲参加了《仲夏夜之梦》的演出。学生们个性得到张扬,活力得到释放。他们爱戴让他们的生命有新的体验的基丁教师,称他为“船长,我们的船长。

然而,校报发表传统教育者认为不堪的文章的风波未平,尼尔又因不堪忍受父亲要他转学上军校的强制安排自杀。尼尔的父亲认为尼尔的死与基丁的影响有关,向学校提出控告。在学校调查这件事时,死亡诗社成员发生分化,有人为求自保把一切算在基丁教师头上,有人被迫在调查报告上签字,基丁教师被学校开除。

一个想有独立思想与独立意志的孩子死了,一个想培养学生有独立思想与独立意志的教师被开除了,一个能让人享受独立思想与独立意志的死亡诗社解散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在与以知为本的教育博弈中失败了。然而,当基丁回到他曽经的课堂取自已的东西准备离开时,他的学生不顾校长的阻挠,像基丁当初鼓励他们做的那样站上课桌,向教师致敬、致谢、道别。自由、独立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向死而生……

看完电影,心里有点乱。我能看清传统教育的弊端,也十分欣赏基丁教师,可我做不到绝对的批判与推崇。学校的四大支柱是“传统、荣誉、纪律、优秀”,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什么样的传统、什么样的荣誉、什么样的优秀标准。基丁教师说:“诗、美、浪漫、爱是我们生存的原因”,那前提条件是生存,倘若不能生存,谁还想得起这些奢侈的原因呢?尼尔的父亲说你要先去学医,等你毕业了你想做什么,就能够做什么。这是世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经验,你要先占得人的位置,才能做一个梦想的人,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基丁教师说:“每一个人总有一天要停止呼吸、僵冷、死亡”,“要努力寻找自已的声音,因为你起步的时光愈长,愈不容易找到。”世上谁能不顾一切为自我而活,就是基丁教师自我,也是优秀地毕业了、上过梦想的大学、有过辉煌的经历,才有机会回到母校追求自我的教育梦想。

我想,传统教育与基丁的新教育都需要反思。禁祻思想、压抑人性、把教育做成流水线、漠视学生自主权固然不对。但为了实现自我,不恤向死而生也不值得提倡。教育要使人对人生种种滋味,畅快与压抑、自由与束缚、期望与失望、爱与恨、称心与违愿。都要经得起,并且怀一颗诗心去对待,那才是真正自由、独立的生命,也是教育的追求。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