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家》观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24 10:34:10

第1篇:《远方的家》观后感

《远方的家》是由中央著名主持人彭祖主持,带领摄制组和两辆车队由广西边境出发,走人云南边疆,寻找边疆的美景。体验边疆旅游节目。踏上艰难的边疆行感动也自从开始。

摄制组在奔腾不息的湅沧的边上,学校、场镇却在江的对岸,听村民介绍、离这最近的一座桥也有708公里远。所以两边互相弄了绳索,这样如果你想去那边,就可以用滑轮把你滑过去,但是小孩的妈妈说:“走,赶集去,你们去不去。”他们都会很高兴的说去,每次穿戴好衣服时,来到江边就会被吓得哭起来。记者问:“这里没有修桥吗?”他们说,有是有,但是桥离这里太远了,如果要走的话,就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政府他们说要修桥,可是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修桥。一位阿姨说:“这里一般很小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过来这里。”

记者看见对面有两个孩子,便滑了过去,正要快到了的时候,被卡住了,他们说这是正常现象,有时这里还发生事故坠入江里死了的事情。出现卡住的现象是因为身上带的东西很多,要靠臂力才能得救。那两个孩子都是6岁,一个叫斯那拉姆,另一个叫次仁卓玛。记者问:“你们想过去吗?”那两个孩子都想过去,可是很怕坠入江里,只好在那等着父母的到来,他们很想去赶集,但是又怕,别说去赶集,连城市都没去过,如果这里修了桥,他们又可以去玩,又可以去上学。如果说去过那个远远的桥,但是要走七八个小时才到记者又滑过来了,然后他感动的甚至哭了,说:“有些事情等你真正做到的时候 ,你才会理解它到底有多辛苦,现在我的手还很疼,但是村民们天天在这滑,他们都没有任何抱怨,这说明都有一颗坚定的心……”

尽管《远方的家》还未全部播放完毕,但是我相信后面还有更多的感动等着我,让我怀揣着一颗真城的心,跟随着节目继续寻找吧!

第2篇:《远方的家》观后感

在江河万里行的节目里看到了衡水湖的介绍,衡水湖生物多样,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I、II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高贵的仙鹤、美丽的天鹅、灵巧的鸥鸟、轻盈的白鹭,翩翩起舞、悠然嬉戏,衡水湖是人间的仙境,是鸟儿的乐园。同时,在美丽的衡水湖畔也有衡水三绝之一的徐氏金鱼,还有正在举办汉式婚礼的我们的华北首席汉文化主题度假酒店——琴瑟园客栈。

作为琴瑟园客栈的一员,这不是我第一次接触汉式婚礼,却是我第一次在电视上,而且是在人们心中最正统的媒体中央电视台上看到我们的汉式婚礼,那场面比现实更显隆重,也让我由衷地感到骄傲。

我们琴瑟园客栈不只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汉式婚礼,更有多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例如过年的花灯庙会、衡水湖的开湖祭祀大典、六一的成童礼、十月一的`乡射礼等等,这多种多样的活动既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我们的琴瑟园客栈增加了知名度和人流量,人流量多了也就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辛苦。就像今年的正月十五,因为举办花灯大庙会,人流量很大,很多员工都忍着疲劳加班到晚上十一点。通过这些活动,弘扬了琴瑟园客栈的文化之名,也为我们以后的活动积累了经验。

我们琴瑟园客栈的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现在我们的国家大势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地利:我们位于美丽的衡水湖畔,是衡水湖旅游景点之一。我们的天时、地利都已经占尽,只要我们的员工团结一心,致力于公司发展努力提升自己,为客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达到人和,我们琴瑟园客栈还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呢?

第3篇:《远方的家》观后感

34集电视连续剧《远方的家》看完了。有2点感触

一是:老了,儿女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父母全心全意地爱着儿子的小家,把儿子家的买洗烧,接送孙子都承包了,自己舍不得买好的吃,买贵的穿,替孙子交学费,眼都不眨一下的。把全部的退休工资都垫在每天的开销里了。但是,儿子媳妇以一种“应该的”姿态坐享其成。这就是社会上普遍的现象,叫“孝子”。等到孙子大了,媳妇就各种理由变着法子赶老父母走,给他们的小家腾地方。

所以,上海人要记住“老句不脱手,脱手不老句”。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家的老窝。千万不能卖掉老房子。

《远方的家》里,这对老夫妻,将老家的房子卖掉了,给儿子在北京买了三居室的大房子,媳妇要将房子换成学区房,一下子就把老人出全资买的房子变成媳妇也有一半的房子了。房产证上很容易就抹去了老人的名字换成儿子媳妇孙子的名字了。在剧里没有体现,在生活里比比皆是呀。

二是:老北京人有那么实诚的富大爷吗?将四合院都租给了外地人。本地人老房东才母子2人,搬进来的外地人那是全家倒啊,不但母子进来住,还有外地的村里姐妹也跟着住进来,还有儿子、女儿家住不进去了,也搬进来住的老两口,更是将门面房也租给外地人开家政公司,房东不收租金不算,还要倒贴进劳动力帮她们打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我倒要问一问:这些个外地女人是只狐狸精投胎吗?这些北京老爷们都怎么了?

还有那个宋歌的婆婆,一个外地人,徐娘半老了,值得一个老北京绅士神魂颠倒地追吗?还被那个老女人架子十足地拒绝之。

我看,这部剧的编造成分过多了。只有一个地方是真实的,那就是外地老夫妻在儿子家,无立足之地。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