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23 22:42:10

第1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了,大家又可以见到可爱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了,相信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激动。当然啦,每年9月开学季最令人激动的事情,莫过于《开学第一课》的播出啦。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堂生动且有意义的教育课。每年的《开学第一课》的内容都非常引人注目,可以让大家瞬间陷入思考,让大家成长得更快。

以往的《开学第一课》,我都会和妈妈如约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上课铃声的敲响,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在2020年9月1日晚8点播出,这一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节目中一个又一个励志感人的片段,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给大家启发了许多人生道理。原来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许多人都在为这个社会传播着正能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不知不觉,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就结束了,这一刻我陷入了深思,然后妈妈也安静了。说真的,看了这个节目让我明白了许多,收获了许多,以及成长了许多,好比一堂人生哲理课。让我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重新思考了一遍又一遍,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人生的方向又在哪里呢?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着我,需要努力学习,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还有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更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的发展离不开祖国,祖国的未来离不开我们。且大家都知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正承载着祖国的希望。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勤奋学习,积累知识,珍惜自己的青春,并以“我与祖国同成长”作为自己的心声,将来能够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此刻,九月,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拼搏,在学习的海洋中遨游,奋勇前进。《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可以让大家学到许多课堂中没有的知识,所以还没有观看的同学,记得去收看哦!

第2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每年的9月1日,我都会如约观看“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主要由王亚平、朗朗等“老师”给全国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上课,讲述的是关于“梦想是学习的动力、有梦想才有坚持、有梦想才能出彩”等方面的内容。

其间的一幕幕励志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有时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有时让我伤心得几度哽咽,有时让我惊喜得欢呼雀跃,有时让我惋惜得长吁短叹,有时,又让我笑得前仰后合。

瞧,一位一出生就患智障和严重自闭症的同学,原本无法与人交流,经过他妈妈的不懈努力,如今上初一的他,不仅学会与人交谈,而且可以用钢琴演奏许多中外名曲;一位热爱舞蹈的美丽女教师,在地震中失去了可爱的女儿和双腿,她安上假肢后,依靠顽强的毅力,苦苦地练习走路、旋转与跳跃等动作,并练习轮椅舞,完成了自己重返舞台的梦想。

这些真实的励志故事,引起我的深思:有的人因为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看了那位廖智老师的经历,是不是自惭形秽呢?人家在废墟里求生,失去了双腿依然不放弃梦想,你尚且双腿健在,又该作何感想呢?

再看看吧,一位魔术师,能与平板电脑里的人交谈。魔术师先叫醒电脑里的人,再给他倒牛奶,电脑里的人又回赠了几块面包给在舞台上的魔术师;一位老师发现了气流中隐藏的科学秘密,做出的纸飞机,能够利用气流,永远不落地在板和空气之间飞行,令纸飞机“活”起来。

同时,这些奇妙的科学现象,也吸引着我们去探索、解开知识的奥秘。奇妙的东西离我们不远,就像气流,不就是空气产生的吗?而它,虽是无时不刻存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最最普通的东西,但研究过它的人又有多少呢?

上完这一课,我的梦想越来越清晰,仿佛听到:梦想正站在不远处金光闪闪地向我招手:快来,快来!又仿佛看到:梦想,正与我携手周游世界。

第3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不知不觉,又一学年开学了,岁月的时光总是那么匆匆,在9月1日这一天,我们迎来了2020年开学第一课。在全国人民上下抗疫的背景下,注定这一次的开学第一课令人十分难忘,意义非凡。每次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时候,让人首先关注的地方就是它的主题,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有许多地方都与以往大不相同,如这次开学第一课结合了“云课堂”的全新概念,2020年《开学第一课》在北京、武汉同时设置了课堂,到时可以让全国多地的中小学生参与了课堂互动,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开学方式”呀!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要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关于担当、团结和科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节目第二篇章。是关于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毕业生付巧讲述了她在隔离期间,只能在方舱医院学习,她画了一幅关于教室的画,然后她的刘进老师在这幅画写上了一个名字,就是“梦开始的地方”。看到这一幕,我我思考了许多,明白了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在节目中,我们还看到张定宇和毛青,其中张定宇用四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神兵天降!”而毛青在节目中说到,“我不认为是逆行,我更觉得是一种冲锋!”向战疫中的逆行者致敬,一起弘扬战疫精神。

开学第一课结束了,可我还停留在节目的那些故事里,久久没有反应过来,我想,今年开学第一课将主题定为“少年强,中国强”必有一定的独特的意义,希望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对于祖国的未来建设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我们是中国少年,我们是中国的未来,我们将会是建设强大中国的生力军。当然啦,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了,我们要主动学习,把学习当做是自己的兴趣。大家在新的学期里,更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第4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当敦煌的经卷被运出中国,湮灭在漫漫黄沙中的时候,我听到敦煌无声的呼唤。当英法联军的铁骑踏上中华大地的时候,我听到圆明园无声的呼唤。余光中说,用了几千年的文化似乎还是不够用。而我们却连传承下来的文化也无法守住。

中华文明在呼唤着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中国传统的用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被韩国人成功申遗,而与中华文明八竿子打不着的圣诞节情人节却在中华大地上愈演愈烈,大有席卷之势。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被视为龙的传人,但许多知名的教授却叫嚷着要改换中华民族的图腾。相反,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却用鲜血维护真理,扞卫文化。布鲁诺,执着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最终被教廷判处火刑。他从容地面对死亡,毫无畏惧。他深知,他只有在死亡中才能唤醒沉睡中的人们,才能获得永生。火焰夺走了他的身躯,而他自己却化身为一盏明灯,指引人们前进的路程。从此,西方人永远铭记:一个叫布鲁诺的人为扞卫真理而从容捐躯。斯巴达克斯,一个奴隶,但当他砸断手链成为第一个站起来的奴隶时,他被当作是为自由而奋斗的战士,而被人们永远铭记。然而,在中华大地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中华文化的呼唤,没有人听得见,因为人们正沉醉于功名利碌而数典忘祖!中华文明的无声呼唤换来的只是不屑一顾甚至于背叛离弃。长城被肆意破坏,古建筑被钢筋水泥取代,历史被戏说,包公被恶搞成对选美大赛的冠军———辣妹垂涎三尺的恶棍。中华文化在某个角落里无声哭泣,竭力呼唤。虽然人们在醉着,但我仍想摇醒他们只有守住中华文明,才能从容淡泊,精彩人生,才能继续传承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不败之林。

人们,摘下你们的名利耳机,去听听中华文化的呼唤吧!

第5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看过这次的《开学第一课》后,我感触很深。这次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里面的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这些品质都有一些故事,我都很欣赏和敬佩,但是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勇往直前。

贺龙将军就是对应着品质的其中一个:贺龙的女儿贺捷生出生才18天就跟着他的父亲贺龙参加红军开始长征。因为长征实在太苦了,但是战士们都喜欢听她哭,她一哭,战士就很欢喜,因为这样可以证明他没有死。他一开始把孩子放在小马上,后来,敌人的战斗机扔过的炮弹在水里炸开了花,那匹小马一惊,把前蹄翘了起来,差点把孩子摔下来,因为这件事,贺龙将军就把孩子抱在怀中。后来,他的父亲看见敌人来了,就把孩子像丢包裹一样丢到了草丛里,打完仗的时候,他发现怀里的孩子没了,就脸色煞白,战士们从来没有看见过贺龙将军这样的惊慌,后来找到后,他就把孩子紧紧的抱在怀里。到了敌人的防卫线的时候,有些同志提议把孩子放到老乡家里,因为过防卫线的时候,孩子要是哭了,他们被敌人发现了就完了,可是贺龙将军说:“我们要是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怎么解放全中国?”就这样,贺龙将军带着她的孩子完成了长征。

可是现在,真是没法跟人家相比较,现在遇到一点困难,就克服不了,人家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历尽了艰苦和危险。那怎么相提并论呢?现在我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要保护孩子还要跟敌人战争的战士们差远了。我们和他们差远了,就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现在的生活,可是我们,连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都干不好,还怎么为全中国人做贡献。

现在的我们没法和他们比,可是以后我要和他们一样,建设祖国,变成一个祖国的栋梁!我会像红军战士一样,做一个值得人们敬佩的人,做一个对人们的生活有贡献的人。

先辈的精神引领着我们前进,我敬佩他们的精神,所以我也要学习先辈的精神!让先辈的精神流传千古,永不消失!

第6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9月1日晚,我约好了伙伴一同观看了2017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一般,它永远是我们的中华骄傲和豪情。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正是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和精神的传输,阅读是一个最富有智慧的精灵,通过阅读可以更加丰富我们的世界和视野。在我们的生活中,阅读无处不在,不管你走到哪里,它都会跟你到哪里,不离不弃,相伴始终,你要你用心,它永远在都会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你随时随地都可阅读。谁说阅读没有生命?阅读是一个精美无比、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阅读,那文字的演变,不正是阅读生命的体现吗?在这个世界,阅读无处不在。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阅读,将怎样开出灿烂之花呢,怎样去传承文化的精髓呢?

汉字具有宇宙精神,靠近源头,接近自然,充满了景象,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原始的惊奇,充满了缤纷,百门大开,从中飞出诱惑,泌出芬芳,吐出黎明,即使空白,也具有无限的生命,我骄傲,我拥有汉字!中华汉字的世代传承不仅止于中华儿女,节目中的“汉字叔叔”是个美国人,但他却对古汉字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独到的见解。这源于一种喜爱,对文学的情怀和依恋。王宁女士从汉字的形体角度展开了讲解。

诗词,更是中华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诗词的喜爱不分老幼,翻译家许渊冲老人就为我们解了诗词的三美,并举例说明。老人对诗书的喜爱崇尚与执着深深的打动了我。

琴棋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不久前,以为机器人打败了我国的围棋世界冠军,但这位冠军对围棋的喜爱分毫不减。钢琴大师朗朗携手意大利的钢琴机器人和一名钢琴少年在舞台上展开了一场速度比赛,黑白琴键中散发着对钢琴热爱,也有这机器与人类似伯牙子期的知音情。

我的中华骄傲,凝聚这无数人对自己的爱好的热爱与执着,也通过世代人不断传承!

第7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有这么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八十多年前,在若尔盖大草原上,走着一支队伍,他们扛枪的扛枪,拄棍的拄棍。队伍里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他手中那着一根柳棍,那还是从他的老家湘西天子山上折下来的。孩子叫侯徳明,他的母亲刘大梅、父亲侯清芝,都是红二方面军贺龙将军的战士,经过无数次战斗,父母和孩子走散了。不过,侯徳明并不害怕,因为身边的红军战士都喜欢这个娃娃,都用自己的身边呵护着他。傍晚时分,他们看见一星微弱的灯光。黑牦牛毡的帐篷里有一对藏族夫妇,看到侯徳明点那一眼,他们的眼睛亮了——男主人递过肉干,女主人端出酥油茶。小孩子侯徳明大口吃下去,然后,他安然入睡。头顶上不再是月光和星星,而是一顶黑牦牛毡帐篷。肚子里也不再是虫咬般的饥饿,不是辘辘的肠鸣,所以小娃娃侯徳明如死亡一般沉睡着,甚至连梦都不曾有。时间好像停滞了似的,当侯徳明猛然睁开眼时,身边除了藏族老夫妻,一个人也没有了。侯徳明一下子明白,藏族老阿妈正冲他露出母亲般的微笑,她的手上是牦牛肉干,还有侯徳明从天子山上折下的柳棍。小娃娃走出帐篷,把故乡的植物伙伴插入松软的土地。如今,在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旅游胜地,有一处著名的景点:红军柳。

在《开学第一课》中,我认识了许多老红军和他们的长征故事,不过,我最喜欢胡正先老爷爷的长征故事了。

当时,红军物资却少,所以,身为通信员的胡正先,电池就是他的命。电池用完了就用自己的土方法做电池。他就把电池系在自己的脖子上。有一次,他掉入了一个深四五米的山沟里,他的电池掉了。当他醒来时,他发现山沟里有自己的电池,口粮,黄金。他把自己的电池重新系好,就顺着岩壁爬了上去。胡正先的选择是对的,如果他选择了别的东西,那么,他们可能失去了救命的机会。

看着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冉冉升起,我心中激动万分,看着看着,我就不禁想起长征时期感人的故事,不禁想起课文《金色的鱼钩》。

第8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为助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切实提升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大庆支队以开展“消防安全第一课”主题活动为契机,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积极为在校师生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全面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此次培训课主要以了解校园火灾的危险性、火灾预防措施、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火场逃生自救技能等知识进行详细解析和剖析。宣讲员结合近年来全国各类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和校园防火的特殊情况,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如何正确拨打火警电话、火场中正确逃生自救、如何开展自查自纠消除火灾隐患等消防安全知识,并结合实际火灾案例辅助讲解工作、援引近期发生的全国重特大火灾事故案例、播放相关火灾视频,让师生直观了解火灾的严重后果惨痛教训,将校园常见火灾预防、初期火灾扑救、疏散逃生自救常识贯穿其中,让新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消防宣讲员说,从活动现场来看,师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比较单薄,感觉火灾离他们很远,在这种意识下,一旦发生火灾学生们会发生恐慌,后果严重。通过这次宣讲员对火灾危害的讲解,让学生们加强了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从而带动大家重视起来,防患于未然,为构建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宣讲员们精彩的讲解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宣讲员向全体新生提出的“消防安全从我做起”的倡议,也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响应。通过此次“开学第一课”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热情,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消防知识、遵守消防法规的浓厚氛围,为扎实做好火灾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切实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第9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我们开学的第三天上午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一期《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

第一堂课的主题是汉字,语文课上专门研究汉字的王教授给我们讲了“正”和“直”两个字的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后来来自美国的理查德叔叔为了学习并了解我们祖国的汉字就在二十岁来到中国,自己做了上千个卡片,每一张卡片上面写了汉字,英语和拼音,每天每时都把卡片拿在手里学习。到现在理查德叔叔还在坚持不懈的研究汉字。这可见我国的汉字知识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啊!

第二堂课的主题是琴棋书画,这堂课一开始是一群人给我们表演了武术,后来吴京导演以视频的方式送给我们寄语。后来世界围棋冠军柯洁给我们讲了他和机器人比赛的事情。后来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郎朗给我们分辨了机器人和人类的演奏时的不同。后来徐子航和机器人特奥比赛速度,后来徐子航比奥特慢了两秒。但是特奥的情感没有徐子航充沛。后来他们三个又合奏了一曲钢琴曲。

后来许老爷爷给我们讲了他八岁的时候连W和X都不会读但是现在却把我们中国的文化知识翻译成了法语和英语。

来自巴基斯坦的米斯巴给我们讲了教给她学习汉语的杨老师,她还决心要把汉语传播下去一直到自己不能说话。

看完《开学第一课》以后我收获了很多,我从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知道了我们中国文化中汉字的奥妙是深不可测的,我国的武术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人们在音乐方面也是大有成就的。我们中国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源远流长的。我国的文化在全国世界各地的魅力和影响都是非常的大的,我们的中国文化是让全国各地的人永远都体会不完的。

我长大以后,我要把我们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他们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是非常的有趣,非常的值得学习的一门文化,让所有的人都爱上学习中国文化。

第10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晚上八点,我准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已经举办了好几年了,几乎每年都会看,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性的节目,我很喜欢。

大家应该知道,中国名片——成龙老师吧!那位可是很厉害的武功高手呢!成龙老师从一个跑龙套的小小人物到电影主角的大人物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几乎都受过伤。别人手指头上有个小刺都会疼的哇哇哭,但成龙老师的手指骨折了还是继续拍戏,真是了不起。并且他经常做慈善活动,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让许多辍学的小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努力学习。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片”。

我们都喜欢大飞机,但飞机的制造可不简单,从设计到生产,再到试飞,共需要几十万人才能完成。C919就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大飞机。今天,这架飞机的试飞员也来到了现场,还带来了他们在飞机上试飞时穿的试飞服,是橙色的,通过试飞员的介绍,我知道了他们的衣服为什么是橙色的。因为如果在飞机试飞时,飞机出现故障,试飞员逃生时橙色非常明亮,搜救队员会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橙色的试飞员。当我知道了这一点,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试飞员的工作是多么危险,试飞员是在用他们的生命换取乘客的安全。他们是最可敬的人。

在节目中还请来了纪实摄影家谢海龙,他用他的摄影作品帮助了“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等许多贫困的孩子,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国家有用的人。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姐姐,她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为国争光。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的未来由少年创造。我作为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现在就应该努力学习,长大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要努力,就有收获;只要敢拼,就有成果。同学们,我们一起加油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