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春节习俗

句文网    发表于:2021-03-11 15:17:37

2015广东春节习俗  不知不觉已经9月份了,离春节只有半年的时间了,小编因每个地方春节习俗不同,给大家带来了广东春节习俗,希望大家会喜欢小编整理的内容。

2015广东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广东也和全国一样,开始了春节的准备,但是广东的春节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年前腊月廿三的灶神上天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夜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称为“过年”,即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如果从预备“年货”开始计算,大约从腊月十五六便进入年关大忙,然后整修房屋,购置新家具、新用品,添制新衣,购买与制作过年食品等。旧时初一,清晨有乞丐或孩子作“派财神”之俗。他们用小红纸写上“财神”二字,在各家门口高叫“财神到”,主家闻声开门接过小红纸“财神”,回以“利市”一封。

旧俗年初一那天,家人吃过早餐,开始行贺岁礼。晚辈向长辈道贺,然后平辈间互相作揖道喜。行礼时,互相要说些吉利的祝词,礼毕,长者向少者赏赐红包利市。接着出门拜年,从亲到疏,拜年时要携带自家制作的煎堆、油角,水果等作为见面礼。

【風俗習慣】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4、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遠的地方。

5、谢灶 :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6、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

7、正月初7吃7樣菜,然后初7,20要全家出去玩。

8、12點,要在家里守歲。

9、广東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为什么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广東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桃花之于广東人,犹如圣诞树之于西方人。广東人对花情有独钟,无论是高雅之士还是庸俗市井,过年都要买桃花等老几样,再配搭各种各样的鲜花。

10、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制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广东的特色。广东醒狮舞起源佛山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借此活动希望狮子能把好运带到家里。其次是舞龙,广东的龙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态,不同的龙舞,寄托着人们不同的理想和愿望。春节是喜庆之日,耍舞的多是热烈奔放的彩龙、金龙和纱龙之类,白天舞布龙,晚上耍龙灯。至于踢踺子,是很久以前的传统文化

【廣東人的禁忌和習慣】

按照“老广们”的旧习俗,农历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怕洗走财气;年初二是开年,自除夕年夜饭后,到今天才能动荤;年初三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跟着车公诞、人日等等有说不完的讲究。还有,过年时不能买鞋,因粤语发音“鞋”同“唉”;买书更不行了,书发音同“输”,怕这一年都“输、输”声,更是大忌。在大时大节,喜筵寿宴上,习惯于谈吉利语,不说丧气话。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声“岁岁(谐碎)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過年的飲食】

煎堆是家家必备的。煎堆馅为爆谷拌糖胶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开,去掉谷壳便成。煎堆皮是用糯米粉制成,很薄,外面粘着芝麻。整个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黄色即可。现在也没有那么讲究,有的人家做煎堆,里面不会放馅的也有。另外,还有油角,其中又有软角、脆角、酥角之分。

春节还必备瓜子,有红瓜子、cj/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之分。中式糖果有糖莲藕、糖莲子、糖马蹄(荸荠)、糖冬瓜、糖桔饼、糖椰角、糖椰片等。

糕类则有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九层糕、松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年糕也叫“大笼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开口的竹笼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数十斤的米做成一个年糕,金黄色的糕面插上红枣、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鸿运长驻。萝卜广州方言称“菜头”,取“菜”与“财”的谐音,过年食萝卜糕,是寓意招财进宝。马蹄糕用荸荠作原料,粤方言称“荸荠作“马蹄”,过年食马蹄糕,可以清热、消滞,其调节胃口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还有“马不停蹄”、自强不息的寓意。

广东地区新春美食品种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赋予美好的名称,使人乐意享用。如发菜炆猪手称“发财就手”,发菜炆蚝豉即“好事发财”,咸酸菜炒猪舌(广州人称猪利)叫“一本万利”,炒鲜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胆扒冬菇叫“满地金钱”,鱼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还有各种鸡类制品,美其名曰“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等,不一而足。鸡是新春菜肴中必不可少的,所谓“无鸡不成宴” 嘛,还有烧猪肉,除婚嫁中象征贞洁外,新春则寓意壮旺。年初一午饭时,还必备一味素菜,俗称“罗汉斋”,用绍菜、木耳、粉丝、虾米配制,亦有些人家蒸腊味的,但起筷时要先吃“斋”。

当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过年习俗。

广州人过春节

广州人过春节,居民家中的厅堂上摆着插满鲜花的花瓶、四季桔、水仙花等。墙上贴“挥春”,写上“新春大吉”、“迎春接福”、“万事如意”等,东西墙上贴“东成”、“西就”,南北墙上贴“南和”、“北合”等。60年代以后已少贴“挥春”。80年代后,多用红纸金字或金纸红字写成的“挥春” 贴于各个房室的门楣上,客厅上多悬挂装饰字画。

过去春节的传统食品有煎堆、油角、年糕、九层糕、马蹄糕、芋头糕,以及糖环、蛋散等油炸食品。还有瓜子、糖冬瓜、糖桔饼等,除了自食外,要各拿出一小部分用糖果盒装好摆在厅堂上,招待客人。正月初一的中午饭,必须有一种素菜,用“罗汉斋”或绍菜(大白菜类)煮粉丝虾米,也有人蒸腊味,但动筷时,必须先吃“斋”。

初一有许多禁忌,如不能扫地,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出门拜年,不能打碎碗碟,万一打碎了要说“落地开花,宝贵荣华”,或“岁(碎)平安”等,有病也不能看医生,以上禁忌现已逐渐淡化。

春节的文化娱乐以舞狮为主。人们认为舞狮有驱邪、迎吉的“好彩头”。广州舞狮,狮前有“大头佛”戴着面具走在狮子前面,执扇引路,戏逗狮子。小孩则玩烟花、炮竹,青少年踢毯子,成年人打麻将、“天九”。街上多江湖艺人耍杂技,以讨“利市”钱。也有艺人用桔子叶挂在龙舟杖上,到各家各户门口唱龙舟、木舟歌,以讨赏钱。

现在,民俗事象已逐渐消失,代之以看电视、出游、参加文娱晚会,观看由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娱表演,邀请亲戚朋友聚会等。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