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学读后感
自从从象牙塔进入五彩缤纷的社会之后,我才发现社会真的很大,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思想,世间万象进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间万象”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别墅、豪车、美女、奢侈品,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而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我总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最后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于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结果努力的成果与欲望的比例趋近无穷小。我开始困惑,开始纠结,开始愤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父母、讨厌朋友、最后讨厌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
也曾回忆起自己在少年时的`快乐时光,父母从来不管我,但是邻居家的奶奶每天都夸我能干,说我成绩好,会做家务,懂事,孝顺,会照顾弟弟。有时候看到可怜的乞讨者,还会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攒下的零花钱都赠给了他。可是为什么长大了,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机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读了一些儒学,原本我对儒学之类的书并不感兴趣,觉得深奥难懂,并且是天方夜谭,现在发现,儒学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明灯。其中最让我感受之深的是《礼记·大学》,很多人说《大学》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进修的阶梯,我从中受益匪浅。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的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三纲,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古有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这句话让我明白,小时候学习的知识和技艺比较简单和纯粹,算到当今时代,也顶多算到大学毕业,学习的终究是能够存活于世的最基本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要学习的则是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说到这里,我才明白,工作之后,我的努力早已偏离了方向,而是在舍本求末,哪怕就是得到了别墅、豪车、奢侈品,对自己来说也不过是活在腐朽上的寄生虫;在别人看来,也只不过称你一声“奢侈的有钱人”而已,对他们毫无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大学》的八目,总结起来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照这八条人生进修的阶梯,我发现,毕业后,我不仅没有继续要求自我进步,反而退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就连小时候那最简单,最纯粹,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了。困惑、纠结、愤懑则是必然要出现的心理状态。
《礼记·大学》,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心门,我经过自我反省,认为自己选错了追求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内心充实,让父母开心,让身边的同事朋友开心,让全天下的百姓开心,而不是过分关注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反思后,我决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进修旅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第2篇:大学读后感
《飘》是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发表的唯一一部小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它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啦主人公斯卡丽与几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同时,也揭露啦人性的丑恶,赞扬啦人性的善良。
阅读完整本书,我觉得每一章,每一段,都让人感受颇深,可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飘》的结尾啦。
“斯卡丽,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们凑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啦的东西跟新的完全一样。一样东西破碎啦就是破碎啦,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起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啦的地方。”瑞德叹啦口气,“亲爱的,我一切都不管啦。”
她默默地望着他上楼,感到嗓子里痛得厉害,仿佛要窒息啦。随着楼上穿堂里他的脚步渐渐消失,她觉得这世界上对她关系重大的最后一个人也不复存在啦。她对她所爱过的两个男人哪一个都不啦解,因此到头来两个都失掉啦。现在她才恍惚认识到,假如她当初啦解艾希礼,她是决不会爱他的,而如果她啦解瑞德,她就无论如何不会失掉他啦。
此刻她心里是一片恍恍惚惚的麻木,她依据经验懂得,这种麻木会很快变为剧痛,“我不能让他走!一定会有办法的!”她说很响,“我要回塔拉去,明天就走。”她站啦一会儿,回忆着一些细小的东西,如通向塔拉的那条翠松夹道的林荫道,那一排与白墙相映衬的茉莉花丛。
“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啦。明天,我会想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
看到这里,整本书就完结啦,为什么看这个结尾,我的心会有那么些许难过呢?如果斯卡丽珍惜瑞德的爱情,不去痴心妄想追那个并不爱自己的艾希礼,那么,一切不就都皆大欢喜啦吗?
许多时候,我们都和文中的斯卡丽一样,不懂得珍惜,可最后想到去珍惜的时候,便什么也没啦。
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莫过于斯卡丽啦。我喜欢她的勇敢坚强,也喜欢她的有个性,在文章结尾时,她决定要找回瑞德,安慰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时,无疑更加深啦我对她的好感。
但我有时也认为,斯卡丽就像一个孩子,对自己想要的东西非常执着,但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懂珍惜。我们要懂得放手,放下那些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
斯卡丽尽啦如此多的努力,但到头来却什么都没啦,艾希礼走啦,瑞德走啦,邦尼和媚兰也都死啦。自己的亲人也因病无一幸免。所以我们要明辨是非,不要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而葬送啦自己的一切。
每当在遭受挫折,痛苦不堪的时候,我都会像斯卡丽那样对自己说:“歇一歇,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也不知这句话陪我走过啦多少风风雨雨。
我也挺喜欢看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虽然它和《飘》都是爱情小说,但带给我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战争与和平》的结局是美好的,娜塔莎和皮埃尔最终在一起啦呀!可《飘》的结局却是令人心痛的.,我想,这也是两本书吸引世人眼光的一部分吧!
不知多少次,我疑惑《飘》这本书的名字,为什么只用“飘”这一个字来概括?我猜想啦很多个答案,或许是想表达女主人公斯卡丽的爱是那么的不稳定,总是在飘一样。也或者是表达啦斯卡丽爱的男人是那样的虚无缥缈。
《飘》的魅力体现在男女情感错位之上。在这里,一切都是混乱的,混乱的情感、混乱的背景、混乱的时代、混乱的婚姻……然而斯卡丽在这所有混乱之中坚强、不畏艰险地追求着艾希礼,可最后却发现自己爱的是瑞德,我们应该学习斯卡丽无畏的精神,去追随自己想要的。我不由得想起斯卡丽的一句话:“乱,是佳人。”
我认为,《飘》是历史上最棒的小说。刚读这本书时,我似乎还有些读不懂,后来又看啦几遍,终于从书中读懂啦许多道理,学到啦许多知识。
斯卡丽没有留住瑞德,但她留住啦希望。明天,她就会用剩下的这希望去寻找瑞德。只要有明天,就还会有希望,新的一天的曙光,将会再次来临。
第3篇:大学读后感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不计其数的传世巨著。读后感又俗称读书笔记,是对于一句话,一段文字,一本书的感想和见解。好的读后感应该是和原著作者在思想上的一次火花交锋,在文学修养上的一次升华。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的第三部,小说记叙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喀山,不久便参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动,可俄国的腐朽和个人的困境使他自杀未遂而受伤,伤愈后,他带着新生的力量离开了喀山,重新踏上了流浪的道路。《我的大学》是文学巨匠高尔基所著的。这是高尔基上“社会大学”时批评沙皇统治黑暗的一本最佳的书。在这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中,作者力图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为主线,塑造出一个努力探索生活的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内心充满了激烈冲突的人物形象。
作者是一个孤儿,没有人给他呵护,没有人给他引导,独自成长在一个底层世界,他大敞着年幼的心,睁大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他的观察不成体系,甚至杂乱无章,但就是这样的观察使他倔强地成长了起来。面对苦难的生活,他没有一点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满了感恩和希望。他知道苦难的'日子很漫长,他对自己说:“苦难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坚强了,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求偶然的好运降临,生活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年少单纯,在苦难面前,他更深切地觉察出的是苦难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财富!
他生活在沙皇专制的时代,他那双敏锐的眼睛见证了当时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及思想真实——底层民众庸俗、空虚、无奈、亵渎,同时又具有在苦难的洗礼中积淀出的善良、乐观、吃苦等美好的人性。他们的丑陋与美好无掩无余地裸露在作者观察的眼睛里,对于人们那些粗俗甚至低级下流的举止,他流露出淡淡的悲伤和无奈,但他富有同情心,他满眼都是善,所以,那些丑陋甚至不显得肮脏;他极力赞美人们的美好,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歌声,甚至是一点点美好的流露,在他眼里,这些美好闪烁着高贵的纯净的光泽——他几乎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在他眼里,劳动是一种心旷神怡的战斗。在简单的纯净的心里,他学不会去在意生活的艰辛,更多的他会直接发现苦难中的美丽,感恩它,赞美它,并在这些荡漾在苦难的河流中的真、善、美中寻找成长的底气。
作者曾想过自杀来结束那种承重的痛,加入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没有善,同样也没有恶。当还不会辨是非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把恶当作宝贝珍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直接发现并深刻地记住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重重叠叠的抱怨,那是因为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变得成熟起来,不安分的心积极地追求如同世界般的复杂。当遇到麻烦甚至苦难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是为苦难所累,而是为我们面对苦难的态度所累。纵使世界万般复杂,我们时常会身不由己,但我们仍需要保持一份浓郁率真的心气,成长从这里开始,也必将在这附近达到它的极致。
成长的过程不是像白杨一样由时间直直地拉离地面,也不像瀑布一样清清爽爽地径奔幽深的潭底。如果说人的思维是草,那么,成长就是这株草的幼芽在时间与空间里蜿蜒招展的结晶。成长在短时期内真的不具有有机性和完整性,尽管理想是牵引成长的一条线,它存在,但不清晰,甚至辽远而迷茫,有好多闪光的片段散落在这条线之外。只有当回首时,在得与失、喜与忧的反复回味中,我们才会真真切切地听到自己拔节的声响,仿佛一条绳子自然而然地拉直。
高尔基在他的大学里无情地吸吮着社会发展创造的各种财富。在病态社会里的毒瘤完全没有腐蚀掉他童年岁月里的思考着。
高尔基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净,一片蔚蓝。
第4篇:大学读后感
通读全书,《乡土中国》让我明白了不少道理。见识颇长。说实话,以前并不怎么关注这方面的书籍,这次读后感受到许多。其实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即使是现在,农业仍是农村生活的物质基础。农业与商业、工业的一点很重要的区别是农业发展所直接依赖的土地是不能流动的,农业收成也需要时间的等待,需要的是安稳。试想,如果迁移,势必得重新寻找适于耕作的地皮、开垦荒地,结果是劳力伤财;而农作物收成需要时间等待这一特性也决定了人不适合经常迁移。限于农业的这种需要安稳的特性,在乡土社会里,祖祖辈辈只能也像植物一样,也把自己的根扎在自己耕作的土地里,“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千百年来就在一块狭小的地盘上繁衍生息,非到万不得已,绝不流动。而我们也将发现,乡土社会的这种求安稳、不流动的特点,将引发许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产物。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聚居的社会,熟人之间的交往是讲人情、讲互相信任的,如果涉及到金钱等精细的利益计算,对熟人之间来讲便是“见外”了,于感情有损。在这样的社会中,商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商人追求利润,他必须精于计算,排除感情的干扰,而以一种理性的.思维来经营自己的产业。人情世故一旦涉入商业之中,势必成为商业经营的一块很大的绊脚石。所以纵观古代的商人的发迹史,很少能找出一个是在本地发迹的,大多是少年出外,历经艰辛而发财。所以中国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悠久,发展显眼的几乎都是农业文明,商业很难发展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这不能否认与乡土社会的特点有关。而乡土社会的这种稳定、不流动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又是基于传统农业的特点而产生的。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聚集的社会,绝大部分情况是,他们之间具有血缘关系,也就是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在几个世代以前迁居到某个地方,繁衍生息。在许多地方往往可看到聚姓而居的情况,一个家族自己形成一个村落,从而有了李家庄、潘家园之类的地名。在这么一个有限的区域内共同生活、朝夕相见,他们有事情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即使是先人的遗训等也可通过一代代人口头传下来,文字在这种社会里是无需的,这也无怪乎传统社会里文盲的数目之众了
在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原则呢?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在书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是作者的一大创举,被认为是对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一种精妙的概括,在学界上很有影响力。在提出这个概念以前,作者在书中举了很形象的例子将中西方的社会类型作了比较。他将西洋社会的类型称为团体格局,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就像一捆捆扎起来的木柴;将中国乡土社会的类型称为差序格局,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按亲疏远近向外扩开一圈圈的社会圈子,就像石头投入水中荡起的一圈圈波纹。这种差序格局中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那样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作者把社会关系的这种一轮轮波纹之间的差序称为人伦。中国人讲究人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讲的是一种差等关系,这种种差等关系各自有它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伦”为基础的。当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会圈子时,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们往往根据其实际需要而相应扩大或缩小其圈子的范围。正因如此,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时候父母子女是一个家,大的时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个家族。但是无论这圈子如何伸展收缩都只局限于父系一方的范围内,这是中国传统父系社会的特点。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古代的官员退休返家后有义务负起整个家族的生计,为此李贽才决定出家摆脱俗事困扰,这以现代的眼光看来似乎有点不可理喻,但确是乡土社会的真实写照——家与家族有时候是很难区分清楚的,这是由于差序格局的人伦关系的可伸缩性所致。等等。。。
《乡土中国》很适合我们这些大学生多去读读,不读你无法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它会让你对我们的乡土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跟了解。同时,我觉得我们应该在业余时间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会对我们帮助更多!
第5篇:大学读后感
进入大学,相比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然而看书的时间还相对减少了。即使拿起教科书以外的书来翻阅,也很少看什么有营养的书。对于大学生适合读什么书,自己也感觉很迷茫,最近有人介绍《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虽然书中许多观点与现在人们的思维背道而驰,让许多人难以接受,但我不得不说它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中涉及了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恋爱,人际交往,兼职等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的事。
“爱情是永恒的”这一直是文人骚客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此书也涉及到了这一方面。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花开堪折方须折”,“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越要警惕爱情,花开堪折方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枝”这其中一句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以说这两者是处于相对位置的。每一次不管是课堂之上,还是课堂之外,往往同学们都对此讨论的很激烈。大学恋爱真的是可以“快餐式”来形容,他们可以认识几天就拍拖,也可以相处几天就结束。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互不了解的人怎能相处长久呢。我想说的是:恋爱不是寂寞的借口。
其中书上谈到的逃课问题,作者是这样说的,“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读大学,关键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逃课没有错,但是不要逃错课;英语角绝对不是学英语的地方,为了英语丢了专业,那就舍本逐末了。书中提出了更雷人的观点: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当我看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难道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不逃课、不迟到)都是错误的吗?同时,作者讲到要注意逃课的策略,要逃课,但是不要逃错课。同时,不但要逃课,而且要让老师给高分。很多大学课程唯一的作用就是浪费青春,一定要自主性地学习,不要让老师牵着你的鼻子走。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大学要注重学习的方法,也就是思维模式,我们经过了十多年的学习,一些知识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但是思维方法,分析能力我们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这就是要求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要一直追求成绩的高低,读死书即使在每年期末都拿到奖学金,即使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以后在用人单位却平凡至极。
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系统分析的能力,当然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应该培养自己观察力,洞察力,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经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了,我们仅仅学习别人的知识,那样只会永远走在别人的后面,永远没有自己的事业。换句话说,创新很关键,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当然这应该是建立在观察力的基础上的,平时就要多想问题,一些细微的小事里面也许蕴藏着大的道理与智慧,学会见微知著。
大学中的各种证书到社会后也不近有用,过四六级,计算机三级,也许还有许多类似的证书。当然,过四六级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所需,抑或说是必须,但是其他的东西我们能记住多少呢?或许到了社会都会忘记。四六级证书只是一个敲门砖吧,口语应该比书面的东西更重要。计算机,当今社会,应经把它称作是第三只手了把。
大学里面还有个关注的就是做兼职,找一份业余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但能锻炼自己,而且可以为家里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也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读大学,就是在读人生,找准自己的方向,培养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学,更需要丰富思想,将思想根植于现实,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我看了这本书后很是感触,将我这个幻想青年拉回了现实,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要再停留在那幼稚的年代,我们应该感受到压力还有责任。来自社会的压力,还有一份家的责任。大学生读什么究竟读什么,除了专业技能,还有各个方面就是让你适应在社会中如何更快的转换角色。
读大学要掌握学习能力,思维的方法,系统的逻辑思维才是真正重要的。至于大学里的爱情,有没有无所谓的,因为我们还年轻,有些事情还不懂怎样理智的去处理,尚且爱情是等待来的,不是计划制造就能成功的。大学,看似美好的时光,其实也就不过如此吧,不过一定比工作以后要好,所以还是要好好珍惜即将逝去的大学生活。作文
第6篇:大学读后感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经济学家,近代人口问题研究的的先驱。他的著作《人口原理》是人口学的开山之作,其书的发表引起了许多国家对人口问题的重视。阅读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从它的产生背景来看,他的人口论,是为包括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在内的英国统治阶级辩护的,是为了压迫广大的基层劳动人民而生的,但不得不得承认,他的理论中也有可被借鉴的东西。在《人口原理》这本书中主要由以下理论:
首先,是“两个公理”,他的人口理论将人类所固有的食欲和性欲这两种生理现象作为“两个公理”,并据此分析人口现象。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人类要生存,首先得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需求,物质资料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人首先是生物的人。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把人当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式的英雄,就使人失去其存在的生物基础。性欲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是一种先天的,孔子说的“食,色,性也”,性就像我们饿了要吃饭一样平常,相比而言,弗洛伊德把性作为一种人类最原始、最根本的驱动力的观点是比较偏激的,但不是没有道理。它们是所谓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但是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食物是十分有限的.;人总是在繁殖的,而人类繁殖的能力是无限的。以有限的食物对无限的人口,因此,食物必然会短缺,势必会导致饥饿、贫困。而马尔萨斯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建立在“两个级数”的基础上。
其次,“两个级数”即人口若是不受到有效的抑制,便会以几何比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却是以算数比数增加的。人口的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增长是不平衡的,生活资料的增长难以赶上人口的增长,人均的生活资料便会下降,再者人口的增长会带给劳动力市场很大的压力,工人工资水平会下降且失业率会上升,因此,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下降,渐渐陷入贫困状态。但是,他所认为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将一些相关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事实上,人口在长期的发展中总是受到某种阻碍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大量的战争、疾病、瘟疫、灾荒、贫困等极大地抑制了人口的增长。到了现代,生育控制更是直接从出生的角度对人口增长施加了影响。
再次,“两种抑制”即对人口增长的抑制有两种方法:第一,积极抑制,罪恶和苦难缩短人的寿命,过度劳动、极度贫困、恶劣环境、城市拥挤、疾病和战争、饥荒和瘟疫等都会降低人口增长;第二,道德抑制,提倡晚婚、晚育、不结婚及严守性道德等办法来降低出生率。如果人口增长过快,抑制人口增长的因素会起作用,工资会下降,食品价格会上升,人们会开拓新土地,改良旧耕地。当人口与食物的矛盾得以缓和时,新一轮人口增加又会重新开始,循环逻辑使人口围绕生活资料上下波动。
当前,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分布不均衡,仍然是困扰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提倡晚婚,男女在有负担能力的时候再结婚。晚婚可以提高父母的抚养能力,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同时,人口生育时间的延后,相应地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因此我国把晚婚晚育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原则。马尔萨斯还看到贫困家庭生育率高,富裕家庭则相反。他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教育程度不同。因此,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无疑是极有价值的思想。简言之,我们应当历史而客观地看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通过批判《人口原理》中消极、错误的思想,吸取其合理内核,为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充分认识到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这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实现人口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社会稳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7篇:大学读后感
前些天我刚刚看完小说《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以为是一本小说,后来发现是作者的自传。作者的经历深深的打动了我,其中很多感触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述的,真的,面对作者这般顽强的生命和对生活那种坚韧,我真的感到羞愧。自己的所谓的痛苦和作者相比真是不值一提。
这本书的作者出身卑微,家境贫寒,自幼丧父,小小年纪便辍学上山砸石头,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血汗挣来的微博收入养活全家,供妹妹读书。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她依然对生活怀着无限的憧憬与希望,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艰辛的生活做不屈的斗争。19岁那年,作者因母亲生病欠下巨债到上海打工,先后做过餐厅服务员、服装厂流水线女工,时装公司技术员,吃尽千辛万苦,作者怀着一定要出人头地的信念,顽强拼搏,终于在海纳百川的大上海树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打工者中的佼佼者。
赵美萍的童年时十分悲惨的,父亲的去世,亲人的冷眼,母亲的苦难等都刺痛着她幼小的心灵。生活的压迫使她不得不从事辛苦低下的工作,然而她从未退缩过,从未低下过头。在学习上,她是全公社第一,全村第一个考上芜湖第二十五中的女孩,大家对她考上大学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家庭负担不起这一切。我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悲凉和无奈,但她所承受的苦难却不是我和现在的一般人能体会的。在漫漫的成长过程中他是这样排解自己的---人必须有两个精神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精神世界的。如果现实世界令我们痛苦,那么我们就要从精神世界寻找安慰。这种安慰来源于我们的心,我们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不要沉浸于苦难无法自拔,怨天尤人,要学会自己拯救自己,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作者在如此苦难的生活中还能如此坦然,何况我们呢?看看现在的我们,在父母的关怀下,成天讲究吃好穿好,承受不了一点苦难和挫折,对生活还充满了抱怨。有些同学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却不知珍惜,不好好学习。相比赵美萍的生活,真是令人惭愧。
正如作者在书中说到过的一样,她的苦难是她的财富。我觉得她的苦难的另一个好处便是:因为受了好多苦,便不会对生活挑三拣四,对现实各种不满,容易满足的人终究是幸福的。再想想大学生的我们,打着养活自己的口号挑剔着各种“廉价”的兼职,望着长远的未来却不曾想过从现在开始。这么多的不满足不禁让我自问:你有什么闪光的地方让社会、让他人主动来满足你自己却站在一边挑剔!再这么下去,恐怕将不是我们选择自己的命运,而是命运淘汰了我们。真想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学生们说一句:眼高手低的年轻人,你有什么资格?
边读小说边思考着,如果我是赵美萍,我会走到哪一步。对于我这种还没有尝过生活的滋味的挂牌大学生,甚至于不知道逆境究竟是什么。稍稍自信一点,或许生活所迫,我会去砸石头,努力的去砸石头,但是,摆脱现状逃出那个地方?不见得了!恐怕首先进入脑海的便是,一个女子,去向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该怎么过活?甚至于,会不会有“别人都没去我也不去”这种荒谬的念头?说实话,我没有这个自信。假设我走出了那个地方,在我成为一个技术人员的时候,我会不会不满足自己的生活而坚持追逐自己的梦想,会不会为了迎接生活挑战生活而果敢跳槽?我更没有自信了。假设……不能再假设了!差别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我仰望着她——她嘴巴里面的小学生。也许这就是赵老师能够成功而我只能默默无闻的原因了!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很大,我也认真思考了几天。像赵美萍那样的目标,我还是没有。我有执着,不过,也许那是一种习惯,是从小就被灌输的。在学习上要优秀,要有毅力,要坚持。但是,坚持什么呢?坚持使自己变得优秀,最终的目的还是一个美好的未来!甚至于这个未来是不是我想要的都没有考虑过!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努力,为未来努力,如果不想做行尸走肉的话!又或许,慢慢的,我会爱上我在学的东西而改变追逐的方向!一个是为了未来的物质,一个是为了未来的自己!
第8篇:大学读后感
网友布莱克在书的最后一页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女孩郭辉,你让我泪流满面”,我想是的,此刻我也是同样的泪流满面。
——题记
遇到你之前,我不知道一个人居然可以在经历过这些之后仍然有不断向前奔跑的勇气和动力;遇到你之后,你让我相信,一个人只要有巨大的精神力量便是可以无所不能的。
最初选择这本书的时候,是因为看到在封皮上的介绍“她小学没有毕业,她是一位高位截瘫的轮椅女孩,她完全依靠自学,成为北大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那个时候在心里默默地犯嘀咕,“咦,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自学考上北大的博士,我当时高考费尽千辛万苦也没有考上北大,她都高度残疾了又怎么能考上北大,居然还是博士,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还是一切都是机缘巧合罢了... ... ?”幸运地拿到书之后,我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带着这些疑问,把她的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读到最后,泪流满面,甚至以为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就一直陪在她身边。
哭笑全在自己,成败不由他人。记得郭辉考北大博士的时候,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候需要用的专业书才以电子书文件的形式出现在她眼中,在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六七百万的电子书,父母从学校借来了一台针式打印机,自己购买了3条色带盒20包打印纸。连续三天两夜,可怜的打印机“吱吱”地响着,直累得头昏脑胀,气喘吁吁,硬是把上万页纸全部打印了出来......郭晖一头扎进书海里,开始了最后的冲刺。英文原版的《欧洲文学史》、塞万提斯的《唐吉坷德》、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薄伽丘的《十日谈》、契科夫的《樱桃园》、歌德的《浮士德》、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古罗马维吉尔的史诗《伊尼特》和拉辛的《菲德拉》等30多部著作......两个半月时间,要把这一切全部融会贯通,梳理成辫,这是一个怎样的工程?
试想一下,如果这是我此刻正在面临的情形,我想我肯定没有这样的勇气和毅力吧,三十多部英文原著,就算每天没日没夜的读书也是不可能办到的吧,对我来讲简直是巨大无比的折磨,更何况是胸部以下完全瘫痪的人啊。日日夜夜,头昏脑胀,满眼发昏,云里雾里......郭晖的眼睛就是在这个时候近视的。两个半月的时间,无法想象,郭晖是怎样一步步坚持走下来的,即使连她自己也感觉自己快要垮掉了,但仍放不下,心底的激情像一团燃烧的大火不可抑制。越努力越幸运的郭晖啊,简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学习,让我顿时无比的羞愧,不禁想到一年前为了高考而努力的那一年最多也只是熬到夜里两三点钟,白天也并没有高效率的利用好每一秒时间,而现在呢,每天也只是浑浑噩噩的背几个单词来弥补因为懒惰而没有好好准备来年专业考试的愧疚。
和郭晖一比,现在我们年轻人所面临的那些生活中的所谓困难又算的了什么呢,大学中每天抱怨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三级考不过的那些人们啊,看看郭晖,15岁的少女,两平方米的世界里,她自学完小学初中高中,专升本,山东大学的英语硕士,北大的博士......这些荣光不是平白无故飞来的,是用无数个日日夜夜拼命换来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某些人问过的问题了“为什么我都已经那么的努力了还是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标?”在给出答案之前我要先讲一件事情,记得之前高中班主任曾问我们一个问题,“如果有绑匪绑架了你最爱的父母亲人,筹码不是巨额的赎金,而是要你集中全部的精神和力气学习去考上清北,不然就杀死所有的人,那么你会不会考好?会不会尽全力去学习?”。当时真的觉得很好笑,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是当我遇到了郭晖,知道了她的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只有你把学习当做和性命一样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拼尽全力,才是真真正正的努力过了。
郭晖的成功事迹,不排除幸运的成分,但有绝大的部分是她真真正正努力的结果,是她一直坚持着从最初单纯的想努力活下来到最后努力学习的结果,是她一直坚持着用精神力量战胜身体残缺的强大勇气的结果。
像郭晖一样,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路,只要集中精力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就好。越努力越幸运。
加油郭晖,我为你泪流满面,你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第9篇:大学读后感
这是一本读来使人唏嘘动容、催人奋进的励志之书。描述了作者对不公正命运的不屈抗争,最后梦想成真的不平凡人生。
作者出身卑微,家境贫穷,自幼丧父,小小年纪便退学上山砸石头,用柔弱的双肩扛起家庭重负,用血汗挣来微薄收入养活全家,供妹妹读书。
就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她依然对生活怀着无限的憧憬与希冀,以坚忍不拔的意志与艰难的生活作着顽强不屈的抗争。19岁那年,作者身负因母亲生病借下巨债,到上海打工,先后做过餐馆服务员、服装厂流水线女工,时装公司技术员,广告公司业务员……吃尽千辛万苦,但作者怀着一股“一定要出人头地”的信念顽强拼搏,终于再海纳百川的大上海树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了打工族中的佼佼者。
再艰难的打工生涯中,作者一直没有泯灭对文学的喜爱,打工之余坚持写作,笔耕不辍,终于以飘逸的文笔,超然的灵气敲开了文学大门,最终,被《知音》杂志社领导慧眼识珠,破例录用为记者,编辑,圆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从作者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我的经历不像作者那样悲惨,但也刻骨铭心。
我17岁技校毕业后便踏入社会,开启了迄今为止九年之久的独自漂泊、奋力拼搏的成长生涯。也因为家庭的一系列变故使小小年纪的我担负起了养家的重任。
可想而知这份重担对于当时一个十七八岁瘦弱的小女孩来说意味着什么,简直喘不过气来!但永不言败、倔强如牛的性格绝不允许自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头。
青春年少,无所畏惧!刚毕业那时几乎从底层做起的,先后做过电子厂流水线女工、网吧收银员、电话销售员、保险公司人事助理同时兼职餐厅服务员;金融公司业务员、到后来的主管、小股东。也曾一度成了家里最有力的经济顶梁柱。
后来又因行业变动改行做了人事行政,节目编导、制片等等,九年来我飘过了全国大半个城市,其中的千辛万苦更是不必说了,像做金融那六年间我从来没有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
每天从早8点到办公室开始盯着电脑一直到晚上12点有时候凌晨2点,带团队、搞业绩,超负荷工作。现在想想那时候真的是在拿命来拼。除了辛苦经历了无数次曲折,比如找工作碰壁、找兼职被骗、被黑心的老板拖欠工资、险些被骗入传销等,这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每每回忆起这些经历都会让我泪如泉涌,五味杂陈。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对于作者来说苦难是她人生的大学,也是一笔财富,我随没踏进过大学校门,却也实实在在的攻读了社会生活这所人生的大学,它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品格,也培养了我面对苦难时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向上攀登的勇气及决心!
这些年来不论生活多么艰难,工作多么辛苦,都没有放弃对于文学的热爱,对于知识的渴求。自从技校毕业之后我开始培养了自己阅读的习惯,平时宁愿在自己吃饭穿衣上吝啬,也绝不在买书时吝啬。看到喜欢的书毫不犹豫买下来。
这些年买书上大概也花了两三千了。前前后后加在一起大概有三四百多本,这些里面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看到了高尔基、保尔柯察金、冉阿让、约翰克里斯朵夫、斯佳丽、大卫科波菲尔、简爱等大文豪笔下无数个经典人物的苦难悲惨经历,同时也感受到了一颗颗在泥泞不堪的人生中熠熠闪光着的伟大灵魂及散发着的那一股生生不息的光芒和能量。
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人有两种生活,第一种是现实生活,第二种是精神生活,当你抵不住现实生活的磨难时,便可以从精神生活中汲取些营养和能量。
使你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的确,阅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使你的眼界、格局、思想境界、思维方式、辨别是非、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会起到一定的提升和指引的作用。
一直以来经常有人说我像个大学生,一点都不像历经风雨的“社会人”,是,岁月在我外貌上似乎没留下太明显的痕迹,看似从来没有长大过的女孩,但却从未停止过成长。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也还没有像作者那样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但我仍然在努力、坚持阅读、积累、写文等,来日方长,我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自己喜欢的金句:成长是痛苦的,这种痛苦就像是生命中的盐,缺少了它,生命就会变得苍白无味。
第10篇:大学读后感
年过"知天命"之年,又拿起《大学》咀嚼了几遍,更有些感悟。
《大学》为我们指明了人生进修的阶梯: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内涵深刻,振聋发聩,对我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实际的指导意义。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做人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做一个不平庸之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做人要彰显内心的光辉品德,要把普天之下的人民放在心上,胸怀天下,志存高远,要永葆一颗至真至善的善良之心。在追求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今天,在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今天,我们扪心自问,为人之本的"德"究竟还存有几何?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温暖的"至善"还存有几缕?
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难以言状的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突出表现,终日思索成功要诀而不得其门,于是乎,抱怨这抱怨那的.,丝毫不审视自己。其实,《大学》早就给我们指明了道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事有始终"。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明确一个跃之能及的志向目标,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事思虑周详,坚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终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半途而废。需要"适可而止"和"知足"的心态去调整、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持之以恒地付出应有的努力。倘若我们具备了这样一种为人做事的品格和精神,试问成功离我们还会远吗?
除了事业,人生的另一头就是婚姻家庭。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之剧增,事业和婚姻家庭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和谐的音符。多少人为事业和家庭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顾此失彼,多少人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而摈弃糟糠之妻,一些人则为了家庭而放弃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国有句俗话: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于事业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说是个人事业的基础,这也是《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所表达的哲理。因此,不论你从事何等崇高的事业,也不论你工作再忙再累,请记住"必先齐家"。
无论是立德,成事,抑或齐家,都离不开修身。不重视自身修养,就不会有远大的志向;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勤奋治学;不勤奋治学,就没有出色的才干,也就无从谈起成就功名。而最好的进业修身之道就是多读书,更要多读"圣人"的书,可以启迪心志,开阔视野,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成就高尚的人格,可以洗涤心灵,净化灵魂,让人更好地感受生命之美,自然而然也就成就了个人的事业。
回想少年时代,在充斥着做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谆谆教导中,耳熏目染,立誓为祖国、为人民做个有用的人,周恩来总理便是崇拜的对象。第一次在课文里读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中充满了深深的震撼,但是并不知出处。工作后,面对着第一份严重污染的工作及环境,在百无聊赖、情绪低落中,偶尔得到了《大学》一读,激起了自己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一改颓废,发奋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境遇。
现在,关注着年轻一代的成长,有很多感慨!提高年轻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他们的远大志向迫在眉睫。在班组建设中充分利用早会和大讲堂的时间,带领班员们学习、感悟"四书五经"的精华,以此来滋润心灵。
想起,周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魄和胸怀多么令人肃然起敬!
春天来了,让我们敞开胸怀,迎接时代的伟大变革吧!
第11篇:大学读后感
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一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启迪意义。
很早以前就接触过这本书,最近也经常在早晨基础教育的学校里听到朗朗的读《大学》的孩子们的声音,每次听到我的思绪都不禁会出现短暂的停顿,仔细分辨读的是哪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对于像《论语》、《大学》这种儒家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感悟,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优秀的、经典的道理是永恒的,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的,这是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我觉得我的态度应该是比较端正的,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对诸如《大学》这样的中国经典文学的理解是肤浅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但总碍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一直停滞不前。
也许是机缘巧合,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北京教科院组织的北京市农村成人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并以学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华传统文化讲师团培训,其培训的内容就是《大学》。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的聆听了包括学习大学的重要意义、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等内容,从学习者的角度听取了马教授对大学的讲解。下面就说说我的学习感悟,也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
且不说国家政策要求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单从儒学在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影响与作用来看,就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再者,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金钱至上、信仰缺乏、宗教侵蚀等,影响着中国年轻的一代,甚至是更多的中华儿女。从这一点来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拾明明德与克己复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升个人国学文化底蕴,也应该做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一观点在开班当天王东江处长那热情洋溢的.讲话,那充满期待的口吻,证实了我的观点。所以,我非常感谢教科院安排的这次培训。
马教授那种待人谦和的性格,给我以长者和儒学弘扬者的感觉,而讲解的内容给我以行政领导或者退休老干部感觉,换句话说,我是学到了从政层面的大学。
回忆整个学习内容,给我最深刻的是格物致知、明明德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是最朴素的道理,都是修身的范畴,但是在生活中做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格物是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宋代朱熹解释为,即物而穷其理。简单理解为观察分析万事万物并解其根本,转化为人心灵之认识,而得其道,并以致其知。明代王阳明认为格为正,物为意念,格物就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或良知。也有佛学大师认为格物致知是格除掉人心之物欲,方能显其本有真知。这些解释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或者生活环境中产生的,虽看着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都是深层次的挖据事物本质,而获得某些知识或者达到某种境界。在我看来格物致知其实就是探究、认识事物的规律或本质,而获得知识或真理,更深层的含义如果从致知格物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做事情我们要遵循事物的规律。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格物致知又怎么会有拔苗助长的故事。在当今社会家长们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谨遵格物致知。
对明明德的理解,分歧不多,意思是人要弘扬光明的德性。用在当下就是弘扬正能量。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要以格物致知的态度去明明德。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锦句,在这里不多说了。
四次培训结束,留给我更多的是思考,学校里虽然有绕梁的《大学》读书声,而没有几个孩子懂得它的含义,甚至没有几个老师说的上来,更不用说学而时习之了。生活中夸大其词、拔苗助长、精神空虚的也大有人在,我希望有关专家和领导能掀起一阵重拾儒学经典之风,希望北京教科院的领导和老师出一套有关最普通的老百姓的诸如《身边的经典》之类的教材或者微课,以为广大公民提供优质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
第12篇:大学读后感
我对简单、干净的故事有种天生的爱好,比如对几米手绘画的喜爱。在诗歌阅读上,我喜欢简短,也许是懒惰的缘故,也许也不尽是。简单、留白会少去很多压迫感,会给人静谧如幽谷的感觉。《小王子》的故事简单,文字素淡。我很轻松地就读了两遍,没有丝毫的倦意。童话也许就是对平淡生活的一种恩赐,他让你轻松地阅读,同时在轻松间也给予你一些东西,比如生活的纯真与美好,比如简单与清澈。
故事中的小王子热爱生活,每天周而复始的清理火山,拔猴面包树的幼苗。我想这猴面包树的幼苗,正如生活中的烦恼一样,如是任由其发展,那便会像洪水般蔓延,一发不可收拾。当然,小王子也有烦恼,他的烦恼不能像猴面包树那样拔掉,一个人忧伤时就会爱上日落,当他看了四十四次日落的那天,是否心中溢满了烦恼与孤寂。有幸的是一朵玫瑰进入了他的生活,玫瑰有着沉静的柔情,她在谎言被揭穿后会反复咳嗽,她是一朵美丽而且非常骄傲的花。她恋着忧伤的小王子,小王子也真诚地爱着玫瑰。然而一件小事最终却使他们分开,敏感的小王子因为玫瑰的一次恼怒而对爱生起怀疑,随着迁徙的候鸟,他离开了自己的星星,抛下了玫瑰,开始了自己孤单的旅行。
小王子在旅行中接触着新的人和物,比如追逐权威但不失明智的国王,比如为了躲避醉酒耻辱而喝酒的酒鬼,比如占有星星并自认为严肃的商人,比如拒绝旅行的地理学家和忙碌的点灯人。但是小王子厌恶着他们的生活,他一路上只是感觉到大人的怪异和不可理喻,这一切的一切,或许只因为他是个孩子,他心中装的不是什么“拥有”类的字眼,那是如水般纯洁的童真啊,人们说向往童真,可为了拥有,哪怕只是为了一粒沙,也会放弃童真。
小孩与狗童真分隔线
而直到他来到地球,碰到了小狐狸,并且在小狐狸的要求下驯养了她。她认为,如果小王子驯养了她,她的`生活一定会是欢快的。她会辨认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其他的脚步声会使她躲到地下去,而小王子的脚步声就会象音乐一样让她从洞里走出来。她知道小王子终究是要离开的,但是她是知足的,她为拥有麦子的颜色而欢欣,因为看到麦子,她会想到小王子金黄的头发,因为她孤独的心有了张望的方向,便是这一抹透着淡淡忧伤的金黄色。小王子在与小狐狸一起的日子,懂得了玫瑰的独一无二,他开始认为玫瑰驯服了他,他必须对玫瑰承担起责任。小王子在狐狸那里学会了爱,明白了他所要追求的东西,他要离开小狐狸去承担他的责任,然而小王子却不知道他驯养了小狐狸,同样他对小狐狸也有必须担负的责任。但是小狐狸还是送走了小王子,并且告诉他,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到。正如小王子仰望夜空时的心情一样,当他知道玫瑰对她而言还是独一无二的,他如泉水般清澈的笑声又回响起,他便暂时没有了烦恼。
小王子的心如水般细腻,如此优柔寡断,却又让人如此喜爱,当他决定用蛇的毒液结束生命,摆脱沉重的躯壳去寻找玫瑰,倒在柔软的沙地上,他金黄色的头发和沙地融为一体,化成这黑夜最忧伤又梦幻的轻纱时,他是否像缥缈的烟雾回到B-612行星,我们无从得知,正如作者安托万一生都在追寻梦想一般,没有尽头。
小王子的爱情,纯净淡雅,诚恳认真。如果死能够使他回到自己的星星上,如果死能够让他和所爱的人相会,他会义无返顾地选择死去,因为他深沉地爱着她,因为他的心被玫瑰所驯服。他也是这么做的,他轻轻地倒下,正如他无人知晓地来到地球。
梭罗说,人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他是远离人群的,阳光下去找寻一切颓废的根源,一无所获,这是一个落满灰尘的天堂。有幸的是我们的心中还有一个关于小王子的故事,忧伤但美好,小王子的忧伤是因单纯的爱恋;美好,是因为爱恋给人的感动和希望。
小王子就生活在人们身边,他用会笑的眼睛告诉人们,像清泉般纯洁吧,不顾一切,大胆的热爱生活吧。留恋你心中所想,保持你心中童真,在静静的生活时,心里有着希望和温存,有着感动和关于驯养的责任。
第13篇:大学读后感
说到乔布斯,你也许会羡慕他的财富,也许会惊叹他的事业,同时你也一定会喜欢他带来的iPad和iPhone,但是当你读过他的自传以后,你就会发现,他带给你的不仅仅只是让世界各地的人疯狂的苹果产品和美国引领世界IT潮流的科技,而是关于生命与理想的更深层次的东西。追寻他走过的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私生子,一个只能忍受六个月大学生活就退学的叛逆者,一个曾经吸食的瘾君子,一个不创新就等于死亡的践行者,却在内心深处的理想引领下,坚持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战斗,为今天而活,这才是让我为之震撼之处。拜读了《乔布斯传》后,有这么几段让人感触颇深的话与大家分享。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么,有一天你一定会认为这是正确的。在乔布斯眼里,生命就是一场战斗,激励他在创新的道路上永不止步。就算乔布斯癌症缠身,苦苦挣扎,他也很少慢下脚步。疾病反而帮他更集中了精力,用来追求他最宏大的一些梦想。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最后一天,这个近乎偏执的信念,然而却是乔布斯成功的关键所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却是相反将每一天都看成是开始的第一天,很多事情可以慢慢来做,也许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今天的`时间对成功的人来说是永远不够用的,因为你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没有做完的事情,过了今天,也许你明天或者今后更加无法完成,甚至会成为你一辈子的遗憾。所以为今天而活,将今天的事情当作你生命最后一天要做的事情,或许你就会因此像乔布斯一样取得如此的成功。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做出了生命中的重要决定。乔布斯就是因为这样的信念,为追求卓尔不群,他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也不惧怕任何失败。在创新途中,他曾经被董事会赶出了自己一手创办的苹果公司达13年之久;他创办的NeXT公司亏损到差点全军覆没;他收购并倾注了大量心血的皮克斯公司,在早期也差点被迪斯尼抛弃每推出一款苹果新产品,全世界人民都疯狂地趋之若鹜。正是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才能逼迫自己付出一切做好事情。我感到中国的年轻人最缺的可能就是为内心的理想敢于放弃一切的破釜沉舟的胆略。很多想创业的有才华的人,总是因为思前想后,患得患失而不敢迈出关键一步。如果每个中国的创业者都像乔布斯一样,不怕用生命的代价去追求与众不同,只为今天而活,那么他们都会取得令人感叹的成绩,如果我们中国有一万个乔布斯,那么我们的国家就能真正强大,我们的人民就能真正富裕。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最好的办法,能帮你躲开认为自己有什么可失去这个陷阱。你赤裸裸的身无一物,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心。只要用自己的全部心血追求理想,全身心投入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中去,那还有什么不可以成功的呢?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乔布斯的经历也不比我们顺畅,甚至可以说是坎坷,但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毫不畏惧,始终记住自己即将死去,并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也许这便是乔布斯之所以能够抛开一切追求独特创新的最好方法吧!多数人不缺乏选择生存的勇气,没有人会有勇气放弃生命,求生的本能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只为今天而活,总是要活得越久越好,却因此丧失了很多创造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所有优秀的创业者就是要像乔布斯一样抓住这个最好的方法,去苛求自己为心爱的事业付出一切。中国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李彦宏因为敢于放弃美国的富裕生活,才有了今天的百度;王文京敢于放弃最高国家机关的名利,才成就了今天的用友;任正非敢于放弃部队正团级待遇和社会地位,才有了今天的华为。
有人说,理想有多远,你的路才能走多远;也有人说,生命有多久,你才能走多远。这似乎是很有哲理,但这肯定会禁锢你的创新步伐。学习了乔布斯,回顾了乔布斯走过的路,你就会发现,只为今天而活,你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永不止步;只为今天而活,你才能做出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只为今天而活,你才能追随你理想的心;只有为今天而活,你才能真正把握现实的今天,你的生命才真正有活着的意义!
第14篇:大学读后感
“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这一句可以概括了一本书的结局以及主角祥子的结局。
看了《骆驼祥子》这本书,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现实中的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为什么呢?因为年轻人总是潮气蓬勃,怀着梦想,每天都干劲十足为了梦想而奋斗。他们或许会遇到挫折,就像祥子第一次被要走了买拉车的钱那样,梦想还在那里,坚持心中那份执着便还没输。于是这些年轻人继续执着追求自己的梦想,当你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你是不知道的,偶尔有点顺风,就会以为阳光总在风雨后,扛过了困难成功就要来了,但有一部分人不是这么幸运的。
而祥子,让人心疼和可怜,不幸运的孩子,悲剧再一次光临。年轻人要经过些时间与困难才能成熟的。可是困难不会待到他们用时光抚平伤口,祥子第二次将要买车的钱又被要了,老实能吃苦,再苦再累也一笑而过最多嘴里念叨一下的祥子终于哭了,哭得撕心裂肺的。但是,这个城市不会因为你落泪而不会下雨,人只要还活着,必须承受着生命发生的种种切切。所以才会有人说,人死了才会解脱。对于这灾难性的打击,祥子妥协了,与虎妞成婚。他以为有些事可以告别有些东西可以放下,直到他的真正喜欢的人小福子被卖去白房子然后自尽了。他的善随着小福子的死被恶吃了,他的心随着小福子已化为尘土。
失去了的心的人,在城市里宛如一具具行尸走肉
祥子最后的堕落仿佛不是一个命运的作弄,书中其他的车夫添加了佐证,他们狡猾,知道哪里可以抄近路,他们好占便宜,懂得用怎么样的姿势去跑车会最节省力气。看书的时候我也会对这种反派角色,在我看完书之后,我才在想为什么每一个车夫都是这样的呢?他们之前是怎么样的人?也是些好吃懒做的恶人吗?结果是否定的。
每一个人都想做好人。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可能当初他们也是像祥子那样怀着梦想,虽然不太伟大但贵在真实。这些小人物注定会被忽视的,他们的自怨自艾没人能听到,他们祈求上天,天还是无动于衷;他们诅咒上天,天也是无动于衷。于是,想其他的出路。有些人会更努力的赚钱,有些人则加倍恨其他人;关于正义与邪恶的对量,人们总说邪不能胜正。但生活不是童话,当他们仍然在为自己的坚持寻找理由时,天使会给你鼓励,而恶魔却给你诱惑。
堕落是注定的,这是个吃人的社会,它就像吃人不读骨头的怪兽,把你的心你的梦想你的追求你的希望所有所有正能量的东西给吃了,把剩下的还给你。祥子是悲剧的,悲剧的不仅在于他被生活压垮,更在于生活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击。祥子的梦想很简单,买了一辆车,找一个女子成家,过上简单生活。
车得到了,却是用不会幸福的婚姻换来的。爱情得到了,却很快消失在那个白窑子那棵树上。
写到这,我轻轻地哼出老男孩“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
追逐梦想有错吗?追求幸福有错吗?祥子,小福子甚至虎妞都没有错,他们都是可怜人,无辜的`人,但是,梦想,幸福对于他们这种小市民来说奢侈品。小市民有小市民的追逐,小市民有小市民的追求,他们错的是追逐不该渴望的东西,追求无法拥抱的事情。既然在一条错的路上走,不管他们再怎么挣扎,也只是在痛苦的深渊中原地转了一个圈,困难和痛苦从未离他们而去。
可是,他们都还满怀希望,祥子希望能够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小福子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虎妞希望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只是,希望对于一个在深渊中的人无疑是前面绑着一个胡萝卜的驴子,可望而不可即。他们都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祥子在结了婚在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人是小福子,小福子在祥子结了婚才勇敢。说起来,虎妞是个棒打鸳鸯强拆幸福的人,虎妞可能是书中唯一一个感到幸福的人。手段尽用,终于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拥有父亲给的一笔分家费,不用为生活而奔波。一切都是好的,不过要再加上个如果,如果祥子没有遇见小福子,如果没有难产,那么一切都是完美的了。尽管对虎妞的手段不大认同,但追求幸福的人是值得鼓励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剧本,剧本上是各个角色的结局,不管怎么修改,你不能否认缺陷美有一番滋味,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
第15篇:大学读后感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了余华写的小说《活着》,《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作者的笔触很平静,没有刻意去烘托一种跌宕起伏的气氛,随着作者平实的叙述中,经历着主人公的一生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谁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
自从做了佃户,也许劳动是能改变一个人,不,应该说是生活,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贵努力劳作,再不若从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标。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了俘虏后面对解放军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现在想想,如果那时他选择的是留下,也许人生会有所不一样吧,就如那同样成了俘虏选择留下参加解放军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买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龙二被枪毙了,真当是福兮,祸兮。这一刻,主人公已经想开了,认命了。用家珍的说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经历过分离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团圆的真实可贵。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这样清贫而又安稳的过去了。直到……
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时有庆已经不行了,可是出来的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那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还不住手,等到有庆的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到产房救县长的女人了。
看到这里真是说不出的愤懑,一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没了,怎么会如此荒唐怎么会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样的人心也许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沉重吧。
回头看我们的主人公,他活着,因为家珍。儿子有庆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随时会跟了有庆而去,想着往日种种,徐福贵撑了下来,跟着他受尽苦难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时候生病成了聋哑的女儿凤霞嫁人了,女婿虽然是个偏头,却是个极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头。凤霞的怀孕更是让这家饱经苦难的人喜极而泣,可是,这简单的幸福又终结在凤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来了,凤霞却死了。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贵和他的女婿围着他们的希望——苦根,艰难的活着。苦根,一个古灵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让人心疼。四岁的时候,苦根的父亲,徐福贵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压成了肉酱。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岁,发着高烧,帮着徐福贵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贵心疼外孙,没钱买药,煮了一大锅豆子,出门下地去了。不想回来后就发现苦根被豆子撑死了。
书看完了,很压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无所谓活着,尘世的苦难,活着的人总得承受,在命运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独,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只是在陈述活着这样一个事实。套用徐福贵夫妇对春生的话来说:活着,好好活着。我们只能等待被时间和命运遗弃,而没有权利抛弃生命。在命运面前,也许不能不感叹人类的无力吧。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就改变活着的态度吧,只要活着,总有希望,态度也许至少是可以改变活着的状态,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尽头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活过,也曾经努力过。
本文标题:大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