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1-25 15:40:20

第1篇: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分为“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四个篇章。

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物:一个是成龙,他在成名之前是跑龙套的,最开始演的角色是死尸。他在拍戏期间,坚持不用替身,全身多处受过伤,他还做过开颅手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不放弃,肯努力,肯加油。

另一个是俞敏洪,他参加了三次高考,他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大专院校。第一次高考,他的英语考了三十三分,第二次考了五十多分,第三次他考上了北京大学。他这种坚持到底,努力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我也有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放弃的小故事:今年暑假,我想学滑冰,因为我在滑冰场边上看到冰上的小朋友做着优美的冬装,就想象着自己在冰上优雅地滑行。于是,我就对爸爸说明了我的想法,爸爸同意我学滑冰了。我一有时间就去滑冰场,跟着教练学习滑冰。一开始,我只能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练习行走,过了一段时间,我已经可以在冰面上小步滑行了,我坚持去滑冰场练习,从不偷懒。到最后,我开始大胆地在冰面上滑行。练习期间,我偶尔会摔跤,但我没有放弃,坚持练习,终于我能在冰面上稳稳地,自由畅快地滑行了。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及暑假里的经历,我知道了:一个人要有梦想,向着这个梦想奋斗,在奋斗的途中要勇于探索,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共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第2篇: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在韩庚的歌声中,在主持人欧阳夏丹、撒贝宁、王小丫的话中《开学第一课》开课啦!这次一共有四节课分别是: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谐美,这些美背后有一个个美的故事,一个个美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创造它的人。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课和谐美。由撒贝宁老师主持的第四课中,出现了两个团队,一个是由陈一冰带领的男子体操团队,一个是由娅伦。格日勒带领的合唱团。今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子体操队肩负国着中国人的希望走上了团体赛预赛的赛场,但是在比赛中运动员们并没有发挥好,甚至创造了他们历史以来最差的成绩,惊险的进入了半决赛,可以说给所有人都是一种打击,包括整个团队。但是,他们没有互相责怪,而是互相激励,依旧保持着那种和谐的团队氛围,在预赛结束的那天晚上,他们开了一个小会,会议的内容就是自我调侃,缓舒压力,互相支持。结果男子团体决赛中他们从容不迫,发挥出色,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金牌,并创造了奥运会男子团体体操决赛中零失误的记录。这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和谐精神,在遇到困难时,只有互相鼓励,相信彼此,抛弃压力,齐心协力,才能达到事业的巅峰。

由内蒙古的同学组成的一个合唱团,也来到了《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这些从大草原来的同学来到娅伦。格日勒组织的合唱团中才明白几个人在一起要唱出一种声音是多么难,在草原上他们可以各自放声高歌,但是在合唱团里他们需要控制声音要唱出一个人的声音,因为他们是一个团体,因为他们每一个人的声音要融入到一个团体融为一种声音。要达到这种效果,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各位同学每天在一起为停的排练,互相磨合,互相交流和探讨,一段时间后,最后大家都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团体,在日后的各种比赛中他们的合唱团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

我们班也是一个团体,每个同学都是其中的一分子,缺一不可,每个人都有优点,当然也存在不同的缺点,因此我们学习和生活中要求同存异,不能相互指责,要彼此激励,融入这个集体。就像于丹老师说的,生活就是一锅滚开滚开的水,在三锅滚开的水里边分别投放鸡蛋、胡萝卜和茶叶,煮相同的时间。鸡蛋会被煮熟,变得硬邦邦,就是太过自我,变得铁石心肠;胡萝卜变成一团软塌塌的泥,就是在生活中失去自我;而那把茶叶,它和水的完美融合把水变成了香茶。我希望我们班中的成员都变成那把茶叶,让我们班变成那锅香茶。

和谐美是美的一种最高表现形式,也是人们积极追求的一种境界,如果我们的周围多一些和谐之美,那我们的社会将是一个充满温馨和祥和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将是一个团结奋进国家,让我们从一个班级,一个小团体做起,努力形成和谐的氛围,不断的创造和谐之美。

第3篇: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去年,韩国棋手李世石以1:4落败于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围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人机大战的胜负与否的极大关注。

在《开学第一课》中,中国围棋高手柯洁在谈及自己与阿尔法围棋对战的失败经历时表示,他虽然因走错决定胜负的一步棋子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但并不觉得输给人工智能有什么遗憾的,因为阿尔法围棋不会真正喜爱围棋,尽管赢上再多局都不可能展露出由衷的笑容。

人工智能的技术虽然日益成熟,对人类贡献也很多,但它终究是输给了人类,无法随心所欲地行动。作为当代人工智能的代表,阿尔法围棋程序容纳十的八百零八次方种变换方法,应变各种招数不算难事。但它只能根据数据库,按照对方的走法寻找教科书式的对策,按部就班的下完一盘棋。棋手输给他的是反应能力和知识储备,它输给棋手的是它的棋永远走不出自己的想法,胜负也始终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棋盘上的风云变幻毕竟离生活太过遥远,有机器人闪亮登场的现实生活变得历历在目。机器人逐渐以各种各样的姿态走入寻常百姓家,风靡全国的机器人餐厅便是个中翘楚。机器人餐厅内地面就像旧上海一般划上了纵横交错的轨道,机器人便在固定的轨道上将菜送到客人的餐桌。餐厅基本上没有回头客,为什么呢?稍微有点情商的人就知道其中的缺失。试想:如果餐厅中没有一句贴心的“小心烫到”,没有细致入微的服务生,没有随时改进创新的菜品,那与坐在一个冰箱中用餐又什么区别呢?

人是有活跃的思想,需要吃饭的动物,而人工智能只能按照人特设的命令进行动作,没有人灵活可变,无法喜不自胜,情不自禁。《开学第一课》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钢琴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有53根手指,弹奏只是动动手指的事儿。表演时钢琴家郎朗与另一个少年二人沉醉于乐曲中,随着乐曲中情绪的变化,时而蹙眉,时而微笑。但反观机器人,它的脸朝着观众,只是有规律地摇动眉毛,令人感觉他只是在完成一个枯燥的任务。主持人撒贝宁在最后感慨:“郎朗把一首曲子弹上一百遍,可以弹出一百首不同的曲子;机器人弹上一百遍却永远只是一首一成不变的曲子。”机器人可以干很多事,但它怎么也表现不出对事物的热爱。

就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的深入学习刚刚起步。深入学习包括语音表情,识别等。《开学第一课》中机器人特奥的随问随答就是一种深入学习;近来能识别他人的面孔表情进行人机对话的机器人也是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能表达与人类相似的开心、难过、生气等,逼真到让人无法辨别真伪。但这些人工智能比起人类丰富的情感,仍然只能算是牙牙学语。

机器输给人类,代表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仍有很大的创造空间;人类输给机器,代表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上前进了一大步。正如柯洁所说,阿尔法围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他们谁赢了,都是围棋的胜利。同样的,无论这场激烈的人机大战中谁是赢家,代表的都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胜利终归是属于人类。

第4篇: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亲爱的同学们,开学啦!”

随着主持人撒贝宁一声高喊,我期待已久的开学第一课终于开演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所以这一课的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这节课上有一个环节是红蓝两队机器人救援比赛,舞台上搭建了一个微缩灾难现场,常规情况下,对于伤员来说,72小时是抢救他们的最佳时间,而今天,把救援时间压缩成了三分钟,如果不能在三分钟以内完成救援,就算错过了黄金救援时间。在比赛中,红蓝两队争分夺秒,各显其能,激烈的比赛结束后,蓝队技高一筹,赢得了比赛。看到这些大哥哥们的精彩表现,我心里非常兴奋,因为我也正在学习编程,这里面的很多知识我也知道,看完节目之后,我对编程更加感兴趣了,而且,这个世界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机器人,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创造更好的机器人,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中国登山队员前赴后继,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成功地插在了最高点。我们的学习和他们爬山是一个道理,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知难而上、勇往直前,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

今天的开学第一课非常精彩,高山上的五星红旗让我学会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军舰上的五星红旗让我学会了保家卫国、珍惜和平,白公馆监狱里的五星红旗让我学会了铭记历史、感恩先烈,月球背面的五星红旗让我学会了不断创新、追求突破,濠江中学的五星红旗让我学会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让我心潮澎湃、震撼不已,作为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的幸福一代,我们应该像前辈们一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第5篇: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于9月1日21时播出啦,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贝宁化身“班主任”,带领大家从前辈们身上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任嘉伦、柯洁、郎朗、吉克隽逸集体上线,还有我们超级喜欢的吴磊小哥哥带领大家唱响“班歌”!最难忘的是第五节:丝绸之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在“走出去”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的岁月中,焕发出了持久的光芒。

这节课的重要嘉宾之一是来自巴基斯坦的汉语教师米斯巴(右),她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本土汉语教师,在巴基斯坦百分之九十会说汉语的人都是她的学生,因此她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看了节目,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自豪。今年的舞台被布置成一个打开的“书卷”的造型,两侧是卷起的书边,在“书卷”下,是两排一共32套课桌椅,简直就是教室的模样。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爷爷。他长期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已有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还曾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很多我们熟悉的中外名著都是通过许渊冲爷爷的翻译才能为我们所熟知。他说自己每天都至少翻译一页纸,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有时也会半夜坐起,打着手电筒写下想到的内容,生怕第二天忘记。

许渊冲爷爷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我要翻译到一百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传播到海外。”

我们做为年轻的.学生,应该向许渊冲爷爷学习,为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前进。

第6篇: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天依然那么蓝,也依然没有我的影子。蝴蝶折了翅膀,失去了飞翔的勇气,那我的翅膀呢?是梦想吗?

看了《开学第一课》,李中华,一举挽波澜;刘伟,双足谱神话;杨孟衡,无臂“游”天下。一个又一个坚强的化身,铺成了中华的光辉。我突然明白了,梦想不在于远大,只要有意义。

小时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她要烤鸭,我也要烤鸭,分她一半;她要衣服,我买两件,给她留一件;她要火炉,我会对着暖气使劲地吹,把温暖传给她。随着时光的消磨,梦想像沉淀的美酒越藏越香,也越来越迷茫。

我在迷雾里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影子。

直到我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那生离死别,喜极而泣,大喜大悲的场面,心猛地颤了一下。原来生和死之间只是隔着一片纸。而这张纸就是医生医术的高低。

过了一段时间,婶婶病了,很严重。我坐在病床上,看着那闪烁的指示灯和仪器,心也开始跟着忽明忽暗。一霎那间,我仿佛读懂了好多。大概这就是《唐山大地震》伤者家属的感觉吧!人面对生命的死亡,原来是那么无奈。嗯,我要当医生,救死扶伤的医生。这样我就不用面对死亡,袖手旁观,而遗憾了。

有了梦想,就要去追。这是刘伟哥哥交给我的。虽然在这条泥泞的道路上,我曾经跌倒过。可现在,我已经掌握了小小的医学知识了!眼前涌出那些欣慰,欣喜的笑脸。呵呵。

你不会有梦想,除非你没有梦想。

给自己一个机会,给梦想一个机会,插上翅膀,努力飞!

哪怕痛,也要笑着痛。

更多相关内容: